尼泊尔学生宝王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昆明10月13日电(记者严勇)喜欢中国功夫电影的尼泊尔学生宝王,对剧中的武侠人物很是崇拜。后来,他来到中国学习汉语,现在他的梦想是当一名“翻译官”。
他用汉语来形容自己的经历就是两个字:“缘分”。四年前,18岁的宝王来到中国昆明,就读于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此之前,他连汉语学习班都没有上过,只知道“你好”和“谢谢”两个词。
宝王说,老师曾建议他先上一年预科班,可他想跟自己“较劲”,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三个月不到,他就坐在了现在的班级里,和一群有基础的同学一起学汉语。
“好看!”宝王说,第一次见到汉字,觉得它跟画一样,可真正学起来,远比画画难。“看上去是一层小楼,也像是一个迷宫。”他说,最难的是记笔画,一个复杂的“赢”字就让他懵了圈,不知从哪下笔。
为了跟上同学的节奏,宝王开始苦修基本功。他白天认真听课,下课就在宿舍钻研,遇到不懂的就请教室友,或上网查询。半年不到,他就基本能听懂汉语课了。
宝王在课上发言。受访者供图
课上,老师刚教的汉字,宝王都会一遍遍默写在本子上,还想方设法去与形近字做区分;外出时,手也会时不时比划着,只为把刚认识的一个汉字记在心里。
对于汉语学习,宝王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追剧。古装剧、都市剧都可以用来学习汉语,“古装剧好玩,能看懂多少就多少;我看都市剧,是学习口语和听力。”他说。
宝王记不清自己看了多少部中国电视剧。“追剧一旦开始,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知道他有这个爱好,同学让他模仿剧中情景,他就演了一些滑稽的桥段,逗乐大家。
学汉语过程中,宝王也闹了不少笑话,尤其是面对中国人的“口头禅”。一次,宝王和一个中国朋友约好见面,快到约定时间了,接到对方打来的电话说:“实在不好意思,我可能要放你鸽子了。”
“哪来的鸽子?”后来,他才知道“放鸽子”是爽约的意思。慢慢地,他也知道,一个简单的“菜”在中国能有几种说法:比如,“你不是我的菜”是指两个人不合适;“小菜一碟”说的是做起事来不费功夫。
宝王与同学参加班级活动(右三)。受访者供图
宝王清楚,除了打好语言基础,还得努力了解中国文化。大三时,学校开了中国历史课。课程结束后,他又买来几本书,一有时间就看。
真正接触到翻译是在去年8月,当时他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6级,参与了尼泊尔相关部门在云南的接待活动。“做好一名翻译,需要处理很多细节,尤其是翻译数字必须精准。”他说,经贸翻译是他今后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云南吸引许多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学生来学习交流。目前,共有包括宝王在内的9名尼泊尔学生在云南大学学习,学习专业涵盖汉语、土木工程、物流及服务管理等。据了解,从明年起,云南大学打算开设尼泊尔语专业,并适时开展交流项目。
“希望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发挥语言优势,为两国交流做贡献。”云南大学国际学院党委副书记杨华表示。
这也是宝王想当一名翻译官的目的。毕业后,他打算继续留在中国攻读硕士学位,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得到“与”失去“看似简单,然而经历的事情多了就发现,”舍得“是我们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领悟的东西。刚毕业的大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往往处处要拔尖,事事都不愿意吃亏。实际上呢?一味的争上风,其实是吃了大亏。
因为我们在不断的争强好胜中,格局在不断变小。就像上篇文章说的那样,格局好比农田的质量,如果格局越来越小,等于农田越来越贫瘠。当年易学大师邵雍病得很严重时,感觉就要不行了,朋友问他:”从此我们可能就要永远的分别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邵雍一开始没有说话,只是举起两手,朋友不解,便问什么意思,邵雍的回答是这样的:”一个人眼前的路须宽,路如果太窄,自己都无法前行,更何况让他人行走。“我们想想,如果事事都不愿意吃亏,事事都算计的精明,还有谁愿意与你共事?
那些上阵杀敌的大英雄,能够斩杀强大的敌人,却未必能降服自己的一颗心。能够掌控大局,却未必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这些情绪,事业上多牛的人,往往还是被带着跑。所以才要修心,不修心,一遇到事情就被情绪带着跑。
禅宗《宝王三昧论》,有十条警语,总共也没多少字。句句看似矛盾,但仔细琢磨一下,却发现表面的矛盾下面处处藏着智慧。佛法常说世间之人处处颠倒,这个“颠倒”二字用的极好,《宝王三昧论》的十条警语就是要人在颠倒处用功,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模式。
我个人把这十条警语写成书法,贴在了书房墙壁上。每次躺在床上发呆的时候,我便看一看这十句话。久而久之,感觉这十句话真是良药,要是每句话都能看到心里去,认知模式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一 、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易生
一个人无病的时候,很容易顺着习气走。贪财的掉到钱眼里去了,贪名的苦心钻营,总之永远不知满足,一刻不得闲。唯独大病一场的时候才会稍稍收心,从这个角度来讲,念身不求无病,有的时候生病也是一种提醒。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
一位朋友在事业单位上班,感觉顺风顺水、好没意思,最后闹着辞职了。本来他有想法,希望进一步发展也没错。但前提是必须对自己的能力有客观的判断,可惜这位朋友没有这个能力,等他辞职以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以为的“能力强”,其实很多是平台给的,离开平台,什么也不是。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
这个其实说的就是内心的执念。你执着什么,什么地方就看不破。要想看破,就要放下内心的执念。所以《金刚经》中才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得与失是人生的大智慧。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
所谓的魔,其实就是一种考验,不改初衷真英雄。《菜根谭》里说:“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我们看历史上有大成就的人,哪个不是从各种磨难中走出来的?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
太容易的成功,就会以为是自己英明神武所致,便会看不起那些普通人,却不知道“时来天地齐努力,势去英雄不自由”。
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则亏损道义
交情如果还加上利益,便成了生意。所以朋友这件事,顺其自然最好,不要刻意的排斥朋友的帮助,也不用总想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好处。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
那些骄横跋扈之人,大抵都是因为小的时候,周围的人处处都顺着他,以至于渐渐养成了一种错觉,他会认为大家本就该处处顺着他,以为他必须是中心,所有所有人必须围着他转。这样的想法没走上社会还好,一旦走上社会,很难与大家融洽相处。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
与上面说交情的一样,施德之后还想着别人的报答,这就是生意,与德行无关。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
《菜根谭》:“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跟这句话说的意思差不多,得于此处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却不知道失于彼处,一得一失,没什么好高兴的。
十、被抑不求急明,抑急明则怨恨滋生
这个比较难,人被冤枉的时候,如果还能一声不吭,没有大智慧做不到。但我们如果想扩充心量,就必须在这些事上磨练自己,不在事情上磨炼自己,坐在那里空想是没法提升自我的。
世人都说《心经》或者《金刚经》讲空,但这个空不是断灭空。“不生不灭”不是离开生灭之后,还有一个单独的叫“不生不灭”的东西,而是说“生灭”这个现象本身就是“不生不灭”的。
也就是说空与有是不二的,所以佛门才有“烦恼即菩提”的说法,因此炼心不需要逃离世间,真正的炼心反而是“身在红尘、心无染着”,这就对了。以上十条警语就是要我们在事上炼心,不在事上炼,怎么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烦恼和痛苦也于暗处慢慢滋生,于生活,徒增烦恼,于修行,难得解脱。
妙叶禅师《宝王三昧论》云:今依佛经立十种大碍之行,名十不求行,下十段每段第一句标起,第二句反明病根,第三句详列病症,第四句出正义,第五句显力用。
“十不求行”虽是佛门修行要诀,但也不仅仅有利于修行,而是有利于一切众生。
1、念身不求无病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修行之人,不要奢求自己的身体永远都健健康康,永远无病无痛。无病则不知身是苦,不知身苦而贪欲生,贪欲一生,便会破戒退道。人之肉体凡身,总难脱因缘业障,病由业生,业由心造,身体有病,便更能感悟病苦,体悟道心。身体无病,自然最好不过,身体有病,也不要愤怒懊恼,而要以病苦为良药,发清净心,以远离诸病。
2、处世不求无难
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在为人处世上,不要怕困难。不管是行事还是与人打交道,如果一直一帆风顺,毫无波澜,既没有经历过巅峰的喜悦,也没能品尝过低谷的酸涩,这样的人生岂不是宛如一潭死水,又怎么称得上是“人生”?况且,不经历磨难,人易生骄慢自高之心,这于修行也全无益处。
3、究心不求无障
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障既自寂。以障碍为逍遥。
要谨慎的探讨、审视自己的心,不要追求修行之路上全无障碍。修行不可急于求成,一步登天,如果不曾直面障碍,不曾学习如何解决障碍,便无法找到障碍的来源和根基,则更难得到解脱,
4、立行不求无魔
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究魔无根魔何能扰。以群魔为法侣。
修行不要怕魔难,修行无魔难,会影响我们上进的发心,只有经过魔难的考验,才能使发心坚固,使誓愿坚定。
5、谋事不求易成
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想办成一件好事,就不要总想着此事轻而易举便能完成,成事太轻易,会让人产生狂妄与轻慢的心理,此后办事,也会贪图轻易,而钻投机取巧的空子。
6、交情不求益我
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在朋友的交往上,不要总希望朋友能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朋友是用来交的,而不是拿来用的,如果总希望在交往中获得益处,那么这段友谊也意味着不再是单纯的情谊,这样不纯净的交往势必会放大朋友之间的嫌隙,分别也即将来临。
7、于人不求顺适
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人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不要总想让其他人都顺从、服从于你,被人顺从易生自矜之心,自矜会让人陷入我执的漩涡。
8、施德不求望报
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非实。以市德为弃屣。
帮助别人不要贪图回报,希望回报的布施其实来源于欲念,本质上是贪图一些别的东西,而追求这些虚妄的东西,反而会造成我们德行的损失。
9、见利不求沾分
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为富贵。
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不要总想着赶紧从中获取一份,想要沾一分利益就会产生一分痴心,产生痴心就会贪财,富贵不是沾来的,更不是贪来的,因为利益引诱而产生贪图之心容易害人害己,有利不要妄求,疏利布施才会对修行有所益处。
10、被抑不求申明
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心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
有的时候,受到一些小的误解不要执着去申明,执着会引争执,争执会生怨恨,心生怨恨,就会损害我们修行的善德,我们可以将受到的误解和压力转变为修行的道力,提高心境,助益修行。
随喜关注【凤凰网华人佛教】头条号,转发分享功德无量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知了
编辑|t
2018年度,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出土了12000余件文物,此消息震惊了国内外。
要知道早在2017年时,“江口沉银”遗址就已挖出3万多件文物。
很多人好奇,为何江口岷江河道有那么多宝贝?
其实,专家之所以对其重视并挖掘,还源于涉资3个亿的“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
村民捡到50两重大金锭
2005年,四川彭山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引水工程,对岷江河床清理,以便于雨季来临时雨水及时排出。
这一年4月,工程队的进程推进到江口镇岷江河道,数台挖掘机来到河道内清理淤泥,其中一台挖掘机在地下2.5米深处挖到了装有七锭银元的圆木。
从银锭上刻有的铭文和形制可见,该税银为明崇祯时期,且这些税银来自不同地方,如黄冈县、京山县、湘潭县、沅陵县等。
考古学者敏锐发现,这些税银和当初张献忠一路转战的方向极其吻合,且时间上也十分契合,这让专家们想到张献忠“江口沉银”这一历史事件。
这之后,彭山政府对江口河段河道保护,并申报为“江口沉银”遗址,为市级文保单位。
可随着江口挖掘宝贝的消息传出,江口镇附近的百姓们沸腾了,他们祖祖辈辈都听着“江口沉银”的故事长大,无数人为了追寻张献忠宝藏而溺水身亡。
而如今江口再次出土银锭,引来了众多人前来捡拾宝藏。为了加强巡查,当地公安机关和文物局成立联合巡查组,对约两公里的岷江江口河道加大巡查力度,使得寻宝之风戛然而止。
然而,2011年4月,当地政府在江口岷江河道取砂时,又出土了一批文物,这些文物再次证实了“江口沉银”这一历史传说,也燃起了寻宝者的热情。
几年后的一天,江口镇一个村民,在岷江边上捕鱼时,捞出了一块重达50两重的大金锭,只见在阳光之下,这枚大金锭金光闪闪,即便是经历了数百年,仍不惧腐蚀,光彩照人,而同时期银锭却已发黑发暗。
村民为了能够弄清这枚金锭的价值,还特意去古董店询问其价值,但对方给的价钱并不符合其心意,决定等段时间再出手。
然而,该村民捞出金锭的消息不胫而走,其他人得知后惊讶不已,纷纷前往该村民家中目睹金锭“芳容”。
而该村民“天上掉馅饼”的经历,也引来了众人新一轮的打捞潮,很多人纷纷带着装备下水捕捞。
专家连夜上门
当地村民的异常举止,引来了巡警的注意,得知一村民捞出了大金锭后,连忙将此事上报给文物局。
文物部门得知后,心急如焚,连夜派专家组来到江口镇该村民家中,做起了其思想工作。
最初时,该村民死活不说话,可当警方拿出法律并告知不上交的后果后,村民只好无奈之下将金锭拿了出来。
当看到这枚金锭后,一个专家惊呼道:“哇,品相如此完好如此精美,就算是在全国都很罕见,这是一级文物中的甲级宝贝啊!”
通过对该金锭研究发现,上面刻有“长沙府天启元年分岁供王府足金伍拾两正吏杨旭匠赵”这一字样,其外形为束腰船形,两端上翘,铸纹清晰、金光闪闪,甚是好看。
从铭文可见,这枚金锭是1621年长沙府上供应藩王王府的黄金,为明朝已知最大的金锭。
大金锭
从出土文物来看,明朝金锭多为五两或十两,二十两都不是多见。如北京定陵万历皇帝墓中的103枚金锭,主要为五两和十两两种。
此次打捞上来的金锭,应该是特供藩王的金锭,非市面流行货币,存世量极少,市面上50两金锭不超过十枚,因而价值非常之高。
那么,如此一枚特殊的金锭,在明末年间到底能值多少钱?
在明朝末年,黄金愈发昂贵,和银子的比例为1:13,这意味着50两黄金等同于650两白银。
崇祯时期,一石大米可值一两银子。而根据相关数据来看,明朝一普通人士每年可消费12两银子,而一枚50两金锭可足够其生活50年之久。
那么,50两金锭今天价值多少钱呢?明朝一两为31g,50两金锭为1550g,最新黄金价格为456元/克,那这枚50两足金价值70万元人民币。
但如果算上金锭的历史文物属性,其价值只会更高。如09年的嘉德春拍中,一枚国宝级的50两金锭卖出了224万元;2014年的保利春拍重,嘉靖年间铸造的50两金锭卖出747.5万元。
专家走访发现,当地村民经常能在江口河道捞出价值不菲的文物。早在1990年时,一位村民在江口夫子岩河道钓鱼时,就曾钓出金银鞘,里面装有几枚50两银锭。
次年,一工人在江口岸边施工时,再次挖出两枚银锭,其重量均为三斤七两。该消息引来了附近众人的骚动,大家纷纷在此处挖宝,挖出了金耳环、金杯、银锭、金册等,其中金册为纯金铸造,重量为740g,这在文玩界十分稀罕。
通过这些调查,专家愈发肯定张献忠“江口沉银”这一故事的真实性,村民所发现的众多文物,均是源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张献忠“江口沉银”
明朝末年政治,土地集中、赋税加重、灾荒频发,全国多地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纷纷自立为王。
崇祯十四年二月,张献忠攻打襄阳,此地为军事重镇,为襄王王府所在地,张处死襄王、贵阳王,没收了王宫内所有财产,为了讨好百姓,发银50万两赈济百姓。
两年后,张献忠又攻下武昌,武昌楚王朱华奎所在地,此人在武昌剥削民众,掠夺了大量财富,每年光农田租银就多达21300两。
张献忠画像
而这些巨额财富便宜了张献忠,光是没收这些银两就用了数百辆车,动用了上千余人,可见金银财宝之多。
紧接着,张献忠向长沙、衡州推进,分封湖广的楚王、桂王、吉王、荣王、岷王狼狈逃窜,而他们积累的大量财富,均被张献忠的大西所掠夺。
不久后,张献忠攻下重庆、成都,当时成都是明蜀王封地,蜀王利用权力四处掠夺土地和钱财,都江堰灌溉的11个州中,7/10的土地都已被蜀王所掌控。
而这些财产也均被张献忠所收拢,凭着巨额财富,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蜀王府被改为皇宫。
但张献忠仍不满意,他又派出手下四处掠夺钱财,瓜分官僚、贵族财产,并大量印钞。
然而,他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清兵入关后,大顺三年九月,清军大军攻打成都,张献忠见状,连忙率50万大军退出成都,计划迁移陕西一带。
随后,一千多艘携带财宝的大船沿着岷江向北转移,然而,因金银财宝太多,大大拖累了大西军撤离的进程。
当大军抵达彭山江口镇时,被地方武装杨展伏击。张献忠见大西军遭遇四面埋伏,只好舍弃金银财宝逃窜。
为了便于日后搜刮,他下令将金银财宝倾泻于江水之中。
然而,这一年冬,清军派吴三桂、肃亲王豪格攻打大西军,张献忠再次逃窜,可大军早已被清军包围,他只好匆忙率部出城迎战,被乱箭射死于凤凰山。
张献忠只当了两年皇帝,但他却不得民心,成都有块《七杀碑》就记载了他杀人如麻的狠毒手段,就连手无寸铁的百姓都遭其手刃。
不过,历史上更关心张献忠四处掠夺的巨额财宝所在地,但众说纷纭,关于张献忠宝藏藏于何方,民间有多个版本。
《明史》记载,张献忠在被迫撤离成都前,曾让部下在锦江筑堤,在下游泥沙挖出了数米深大坑,将掠夺而来的财宝全部放入其中,再放开堤坝,大水瞬间将大坑淹没,就此宝藏没有了踪迹。
《蜀难叙略》记载,张献忠的巨额财宝曾沉入新津渡口,这片水域支流比较多,且江水较浅,张献忠派千余人将掠夺财富投入这段河流。
也有记载,张献忠将金银埋在峨眉山普贤峰顶;其部下刘文秀曾透露,张献忠曾在汉源县、雅安市“埋金20万!”
不过,记载最多的是,张献忠曾在彭山江口倾泻了大量金银。
如杨展部下费密曾著书《荒书》,其中记载杨展率部攻打大西军时,采用火攻方式烧毁张部战船,船上金银沉入江底,杨展最先并不知情。
不久后的一天,渔人捕鱼时捞出不少金银,杨展得知后大喜,派出部下搜罗了大批金银财宝,并用上这笔钱壮大军队势力,发展为明末四川最强军阀。
而《蜀难》、《蜀警录》等也都记载了这一历史事件,均指示张部遭杨展部兵马埋伏后,被迫将金银投入江口附近。
以上这些藏宝地点,只有彭山江口时不时有重宝现身,可见“江口沉银”并非虚构。
专家分析后,认为彭山江口正是张献忠宝藏所在地,立即向上级申报对其挖掘。
然而,眉山政府认为,岷江河流湍急,打捞文物难度巨大,且没有太多经费,暂时不予批准,待日后时机成熟后再进行挖掘。
就此,“江口沉银”遗址挖掘工作没能正常进行,专家只好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可仍无法阻止人们在这片区域的盗掘之风。
“5·1”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
2014年4月,眉山公安接到一则举报电话,举报人称“江口沉银遗址”盗掘、倒卖文物已泛滥,不少村民盖上别墅、买上跑车。
此消息引来了警方的高度重视,眉山公安随即成立专案组,对江口镇附近村庄走访调查。
果然,原本江口镇村民都靠在外打工赚钱,可如今很多年轻人纷纷返乡,他们回乡后整天在家待着,花钱却大手大脚。
警方又发现,每天凌晨一两点江口镇附近河道热闹非凡,这些船只从四面八方驶来,警方起初以为这些船只来捕鱼的,可接下来却有不同发现。
这些船只会随即选择一处江面,随后抛锚固定,紧接着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手持金属探测仪。待天快亮了后,这些小船又神秘消失于夜色中。
很显然,这些人都企图盗挖张献忠宝藏,而他们八成是附近村民,他们白天扛着锄头在农田里种地,一到晚上就成了盗宝人。
最初时,村民们只是用铁锄等农具在河滩上掏挖,捡拾着价值不太大的银饼、铜钱,可时间长了,他们就花费大价钱购买专业潜水装备,并学习如何潜水、探宝。
为了提高效率,这些人多是合伙挖宝,挖到宝贝后,他们就将其卖给文物贩子,将钱平分。
有了钱后,这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禁不住诱惑,纷纷盖上别墅、买上跑车。
警方意识到,江口河道文物遗失情况已十分严重,当务之急就是打击盗掘、倒卖文物之恶风。
同年5月1日,“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立案,为了尽快侦破案件,追缴流出文物,眉山公安投入了大量警力,锁定了十个团伙和70余盗宝贼,他们来自十多个省市。
经过一年的侦查,警方已掌握了盗挖、倒卖团伙作案证据,理清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并决定于15年4月正式对其逮捕。
此次抓捕中,不仅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也没收了作案工具和部分文物。
又经过一年的努力,警方奔走数千公里,追回了1000多件文物,其中8件国家一级文物、38件二级文物、54件三级文物,其涉案金额多达3亿多元。
在这些文物中,价值最高的要数“永昌大元帅印”,该文物其实是虎行印纽,长为10.3厘米、厚为1.6厘米、高为8.6厘米,重达3195克。
该文物盗挖人为李某、郑某,其中李某曾从事过潜水工作,且其收入较低,一年才一万多元。当郑某邀请他加入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自2012年开始,李某、郑某等人每周都要去岷江三四次,通常每晚九十点去,挖上两小时就离开。
没多久,他们就挖到了一个50两重大银锭,卖出7万多元,这次盗挖成功,让这伙人信心大增,继续加大盗挖力度。
这之后,李某又挖到了几枚银锭、金银“西王赏功”钱。2013年清明节前后,李某先后两次入水,摸到了“永昌大元帅”印。
文物贩子袁某以800万元将其回收,转手卖出了1360万元,后来又经过几经周转卖出了一亿元。
为了追回弥足珍贵的“永昌大元帅印”,警方进行了一系列追踪调查,直到2016年4月,警方才从山西煤老板手中收缴。
用20台水泵抽干江水
当“永昌大元帅”印收缴之后,专家欣喜若狂,经过研究发现,该金印铸造年份为1643年,这一年张献忠攻占武昌,打出“大西王”旗帜,按理说他没理由再用该金印。
不过,当时李自成兵力更为雄厚,张为了避免和其交锋,主动臣服于李自成,因而得到“永昌大元帅印”。
但一年后,张献忠称帝,这枚金印就此没有再使用过,直到300多年后再现世间。不过,这枚金印的存在也印证了岷江江口宝藏的真实性。
为了不让盗贼进一步偷盗和倒卖文物,四川文化厅于2016年4月正式下达对“江口沉银遗址”抢救性挖掘。
这年年底,国内多名顶级考古学家组建联合考古队,对江口镇河道进行挖掘,可这段河道如此之长,其宝藏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了弄清埋藏地点,专家查阅了大量史书,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然而,越是查阅古籍,专家们的心越是冰凉。
原来,从清代以来,官方或民间对江口沉银遗址的打捞工作一直未停止,可收获却少之又少。
如乾隆五十九年,有渔民打捞出一把刀鞘,四川总督得知后,连忙派大军前往江口打捞宝藏,经过数月奋战,捞出了万两银锭、众多珠宝。
咸丰帝
咸丰年间,因太平军来势汹汹,清军在军事上处于被动状态。为了增加财政,咸丰帝派人前往彭山、眉山一带打捞,可并没有任何收获。
到了之时,各路军阀对这处宝藏自然也是垂涎欲滴,首先就是袁世凯,他派人挖了70多个大坑,抽干了30多条支流,可始终没发现宝藏。
后来,川军将领范绍增得到了一张民间流传的“藏宝图”,他正为抗日军费而苦恼,看到这张图纸后大为兴奋,将此事交给师长马昆山。
马昆山根据图纸,认为藏宝地点就在望江楼下游对岸,立马派人前去挖宝,可前后忙活了10个多月,只挖出了大石牛和大石鼓和三箩筐铜钱,别无发现。
可以说不管是清政府、地方官员还是各路军阀,对张献忠宝藏觊觎的大有人在,但没人挖出宝藏。
范绍增
专家们开始犹豫了,这么大的工程,忙到最后一无所获该如何向大众交代?
就在此时,专家突然想到了当地孩子都会唱的“寻银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也就是说,只要找到石龙和石虎,就可以破解张献忠的宝藏之谜。
当地政府派出了大量人力,很快就在茂密的山林中发现了石龙和石虎。让专家诧异的是,石虎和石龙指向同一个地方,此地就在岷江江口段,当年村民捡拾大金锭的所在地。
这一消息让专家们激动不已,他们认定藏宝地点就在这一段河段。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该如何才能将水下宝藏挖掘出来呢?
专家本想派人下水摸宝,但当时岷江虽处在枯水期,但水流依旧比较湍急,且水比较浑浊,在水中摸宝如同“瞎子摸象”,不可能有太大收获。
经过数次讨论后,专家们提出了“围堰筑堤”这一方案,也就是将江水分流,将大致沉银位置围起来,再将这段区域江水抽干,以方便考古发掘工作。
这一方案难度也非常之大,围出两万多平米的区域,这在国际上都是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内河考古先河。
方案确定后,一辆辆重型卡车装载着砂石,在挖掘机的工作下被填入江中。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围出了宽20米、长1500米的围堰。
紧接着,20台大功率抽水机日夜不停的工作,成功抽干围堰中的河水。
发掘亚洲第一宝藏
正当考古专家来到围堰处考古发掘时,没想地下河水喷涌而出,又一次淹没刚露出的河床,没办法,抽水机只好再次日夜工作着。
随着江水抽干,露出了3-8米深的卵石层,而文物则埋在了卵石层内,工作人员拿着锄头辛苦敲开鹅卵石。
2017年2月4日,考古人员发现了第一枚文物“银锭”,上面刻着“银五十两,匠张道”的字样。
没几天,专家又发掘了“西王赏功”金币,它是张献忠为了嘉奖有功将士而铸造的钱币,分金银铜三品,其中金币存世量极少。
2011年的一场拍卖会上,“西王赏功”金币卖出了230万元,银币卖出55.2万元,可见其价值之高。
这之后,不断有文物破泥而出,大量金锭、银锭、金册、珠宝首饰出土,让专家看了眼花缭乱。
因珠宝太多,负责拍照的十多余工作人员根本忙不过来,快门按到手软。
不过,专家根本不敢休息,毕竟枯水期只有4个月,且人手不够,工作强度大,专家们每天从早上八点忙到凌晨才停止工作。
收工后,专家们还需要写挖掘日记,将所有文物出土经过详细叙述一遍,方可休息,可以说考古工作十分艰苦。
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考古专家挖掘了3万多件文物,除了金银钱币、首饰外,也包括金碗、金锁、铜镜、银勺、铁秤砣等生活类用具及铁制兵器。
2017年11月开始,专家又开始了第二次考古挖掘,这次又挖出了一万多件文物。
前后两次水下挖掘,共计在这片水域中挖出52000件文物,因出土文物众多、等级颇高、种类丰富,使得“江口沉银”遗址成为我国乃至亚洲考古发掘收获最大的宝藏之地。
在众多文物中,有一串金册价值颇高,该金串记载了厚勋、载瑾、翊珍、常袁的生平,研究发现,这四人是朱元璋子孙后代,且四人依次为父子关系。只可惜,他们遇上张献忠后,大概率被杀了。
专家还发现,这些金锭、银锭多是各地的供银河官银,但有一种银锭是张献忠下令铸造的,为避免工匠偷工减料,每位工匠都要刻上名字,一旦出了问题工匠要负连带责任。
此外,专家还发现了一枚价值珍稀的蜀王金宝,这是国内首次出土的明藩王金宝,只可惜已碎成10多块。
金宝之所以价值珍稀,还因每个王府的金宝只有一枚,它是藩王发布政令以及和中央书信往来的凭证,世代传袭,因而价值非常之高。
有人好奇,为啥张献忠的宝藏多是金银却没有字画?
说白了,张献忠常年四处征战,对金银需求量大,随时可兑换成银两使用,而字画在战乱时期体现不了什么价值,且张献忠本就是穷人出身,没什么文化,对书籍字画更是不感兴趣,掠夺后通常一把火烧掉。
考古挖掘结束后,当地政府决定在附近建立“江口沉银遗址”博物馆,其投资多达10亿元,如今主体工程已完工,预计2024年将正式和大众见面。
它是我国唯一一座以金银器为主题的博物馆,突出了水元素,地下部分面积达2.14万平米,真实再现了张献忠巨额财富的来源及其文物分布情况。
截止今日,“江口沉银”遗址已出土、追缴文物超7万多件,这些文物为历史学者研究明末文化、制度等均有重要意义。
有专家粗算了一下,张献忠至少拥有千万两白银,明末一两白银等同于如今的300元左右,也就是说,张献忠拥有30亿人民币的财富。
尽管张献忠富可敌国,可因他作恶多端,杀人无数,不得民心,使得“大西”只维持了两年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