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金牛座

六亲不和(六亲不和有孝慈)

时间:2023-10-11 17:26:01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我们常说的“六亲不认”到底是哪六亲!?

网上有句话传得很火,叫“六亲不认的步伐”。是指非常浮夸、嚣张的走路姿势。

六亲不认原本的含义是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那么其中的“六亲”是指哪六亲呢?

关于六亲具体是指哪些人历来说法不一,干脆泛指一切亲属。其实,历史上“六亲”有特定的内容,其代表性的说法有五种:

一、 出自《管子·牧民》:“上服度,则六亲固。”尹知章注:六亲,谓父母兄弟妻子。

这里六亲是指父亲、母亲、哥哥、弟弟、老婆和儿子。

二、 出自《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王弼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也。

这里是指父亲、儿子、哥哥、弟弟、丈夫和妻子。

三、 出自《左传》:“为父子、兄弟、姊姑、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杜预注: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辰极也。

这里六亲是指亲属关系,父亲和儿子、哥哥和弟弟、侄子和姑姑、外甥和舅舅、女婿和岳父、最后是连襟。

四、 出自贾谊《新书·六术》:“戚属以六为法,人有六亲,六亲始曰父,父有二子,二子为昆弟;昆弟又有子,子从父而为昆弟,故为从父昆弟;从父昆弟又有子,子从祖而昆弟,故为从祖昆弟;从祖昆弟又有子,子以曾祖而昆弟故为曾祖昆弟;曾祖昆弟又有子,子为族兄弟。务于六,此之谓六亲。”

这段话很长,整理一下就是指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反正一句话,都是男性亲属关系。

五是民间传统说法:“父亲为一亲(涵括祖父母、叔伯、姑姑);母亲为二亲(涵括外祖父母、舅、姨);兄弟为三亲(涵括嫂子、弟媳);姐妹为四亲(涵括姐夫、妹夫);夫妻为五亲(涵括公婆或岳父岳母);子女为六亲(涵括媳妇、女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关系社会,搞清人际关系才更有利于我们做人做事。不知上述几种说法,您更倾向于那种呢?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道德经·第十八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悟道·图

讲讲关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之争。当然,这与老子没关系,但是他的信徒们却拾起了老子留下的思想武器,与儒家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的唇枪舌剑。战斗意志最顽强的应该是庄子。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以此作为治世之策。庄子不仅不要这一套,还在《胠箧》借盗跖的口对此大加讽刺——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因为老子也说过: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什么意思呢?仁义是道德堕落的结果,大道废弛不用之后,才提出的;智谋权术出现之后,才会产生严重的虚伪狡诈行为;家人出现不和,亲情淡漠出现之后,才有了孝子慈父的典型的涌现;国家动荡不安,内忧外患,才会有忠臣的产生。

我们怎么看待这一则呢?是不是真如有些人所说的老子所宣扬的是“反仁义、反智慧、反忠臣、反孝子”的愚民政策呢?

我们先谈“仁义”。老子生活的周朝主张以“礼乐”治国,人们都自觉地遵守着无形的价值规范,尽管不是老子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百姓们还可以过着一定意义上的“我自然”的生活。但到了后期,礼崩乐坏,“陪臣执国命”,诸侯荒淫暴虐、尔虞我诈,“春秋无义战”,这是中国历史上病态最严重的一段时期。所以,孔夫子出来了,他倡“仁”,用“仁”来去其贪,来拯救人心,涤清世道,说“克己复礼为仁”。倡导人们回到那种循“礼”而治的状态中去,实现一种大同,使人民幸福。这一点,老子孔子是一致的。

再看“智慧”。《庄子》也曾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子贡(庄子编了许多儒家人物的故事)看见一个老头,用水瓮装水去浇菜,一趟又一趟。子贡劝他,你老怎么不用水车啊?多方便!老者脸顿时严肃起来,冷冷一笑“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羞而不为也”。这就是“慧智出有大伪”。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的智巧、谋略、权术也就越厉害,这样的掩饰的更深,作奸犯科起来更厉害。所以说,小人并不可怕,最怕的是有智慧的小人。

其实,老子的主张与儒家是并不矛盾的。孔子也说:“用人之智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人去其仁。”“仁”也罢,“智”也罢,“勇”也罢,用的过了都会走向反面,不如“绝”之。“无”的反面还是“无”,既然都是“无”,没有“有”的羁绊和困扰,百姓便会安然自乐、逍遥自得了。

插到“孝”前面,谈谈“忠”。要是让老子戴着“愚民”的帽子来看,那可不得了。比干、岳飞、袁崇焕这些忠臣义士大约没有什么可讴歌的了。但大家走进历史看一看,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忠心耿耿,临危受任,甚至牺牲了个人宝贵的生命。然而,这些可歌可泣的忠臣事迹无不发生在那个腐朽昏庸、生灵涂炭的黑暗时代。一个朝代,忠臣越多,哪里的历史越混乱,百姓苦难越严重,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宁愿“忠臣”们能少些。

再谈“孝慈”。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倡导以“孝”治国。《二十四孝经》记述了许多精彩的慈孝故事。可是,有时静心细一琢磨。却又发现这里面又有不少问题。先看排位居首的舜的孝。忽舜之所以成为第一孝子,关键还应该得益于那两位很不像话的亲父继母,他们为夺财产无所不用其极,土埋火烧都没能杀死舜,而舜又待之如一,这才成就了舜的美名;曾参也有一位不咋地的父亲,尽管也是孔子的弟子,为了几棵小瓜秧就把曾参往死里打。也正是曾参对这种不像话的责罚不逃不避,重重地给他在孝道里加了一笔……可细一想,又多少不是滋味:一个人的好,关键是有坏的存在。孝的倡导,主要是因为大量的“不孝”的存在,如果社会、家庭一团和气,大家和睦相处,个个看起来都是孝子贤孙,根本用不着标榜谁孝谁不孝。

老子出关·图

六亲不和,有孝慈。孝慈不是啥好现象,说明家庭不和啦!

引子:

经常看到报道孝顺慈爱的新闻,以前一直觉得孝顺慈爱本就是应该的行为啊,这个怎么还成了新闻了呢,甚至还大张旗鼓的宣扬表扬!后来从老子道德经里有所感悟,原来是因为孝顺慈爱这个平常的行为变异成了稀罕东西!

我们日常总说社会在进步在进步,或许这个进步可能更多的是从物质角度评定,如果从人心角度看好像是不进反退的状态。这个上老子在几千年前就看的极为清楚,所以道德经里大张旗鼓的提醒,对来问道的孔子那套有为也是颇有微辞。

六亲不和长啥样,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的周围人是这样吗?

帛书本原文是:六亲不和,案有孝慈。(案同安,于是也,则也,乃也),从这个几千年前句子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六亲不和,导致了孝慈的显现,如果六亲和合,孝慈就不会单独显示出来,而是悄无声息的贯穿在我们生活始终,从来没人去关注它。再联想到当年舜的父母恶劣对待舜,最后舜大德化之并为尧所重,老子所写的美好时代肯定是比尧舜禹还要早很多的时代。

何为六亲,六亲者按王弼所说,是父子、兄弟、夫妇。这个在兄弟多人的家庭里比较好理解到。按照当下社会情况,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是否和谐呢?阁下定有大概判断,本文不去讨论此社会现象,只想说,在一个大家庭里,六亲之间嫌隙较多,彼此和合度就会降低;六亲之间发展不同财富不均秉性行为也各异,于是当和合度降低时,就会出现公平不公平的想法,就会出现孝顺不孝顺的想法,人好面子,为了迎合社会的孝顺观,甚至弥合自己的孝顺缺陷,常常会在物质上大加施展,以博孝位。同时因为六亲不和后的公平心作梗,常常又将自己的迎合和弥补行为习以为常,转而诉责物质和体力上施展少的一方不孝,并且很多时候这种行为被大众认可,于是恶性循环,孝慈直接被物质绑架而畸形。

实际上道生万物,本真在心,自古孝慈只在乎心,心纯本真的话,孝慈是一种稀松平常的行为,没人会去思索我这么做是不是孝顺,是不是不孝顺,是一种鱼儿想忘于江湖的状态,只是后天社会风情转变使得我们很多的行为变形扭曲。和六亲一样,如果六亲和合,无论是贫富还是贵贱都不会成为和合的障碍,只是因为六亲先不和了才会出现后面而连锁反应。所以不和是本,其他的都是末端现象而已。一直在末端现象里来回撕扯想办法没有用的。

撇开六亲说孝慈,您看是不是这个理?

如果说六亲问题很多时候可能是身在庐山办好识真面目,我们这里撇开六亲,单说孝慈吧。孝慈者,是指对上面的长辈孝敬,对下面的晚辈慈爱,孝敬父母、慈爱子女、亲善兄弟姊妹。此乃我泱泱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之一。试想,如果人与人相处没有那么多名利纠葛,彼此是不是会很自然而和善?

王弼版的老子道德经18章里说: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后面19章里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从这两章表述来看,孝慈的出现,是因为前面的六亲不和;再底层一点原因是因为大道废,将仁义给凸显出来了。老子在38章里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既然有为,主观的为,人为,那么不同人的不同的认知,其为的逻辑和结果必然千差万别。上仁是一种为的状态,何况几年下来仁爱都变成了稀罕物了,仁义上出了问题,孝慈的问题也必然很深重了。

完全是因为前者沦落失陷了,才把后者显得好了;是一种高个子都走了,没办法在矮子里选一个来当将军。但凡原来的高个子在,谁会去矮子里选啊!

所以孝慈能成为新闻去报道也就能理解了。知其然了,也知其所以然了,但是积重难返,能奈之何?难不成同流合污?还是老子有云教我们:和其光,同其尘;人之所畏,不可不畏。我们别去管他人的言与行,只修好自己本真之心即可。向道而行,绝仁弃义,回复到一个不做秀的孝慈。

在这个孝慈上,圣贤王阳明说的更为直接和好理解,传习录里原文如下:

(徐)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王阳明)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必先有诚孝的心,然后才有孝的事。譬如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事便是枝叶。必须先有根,然后才有枝叶。哪有先找枝叶,后种根的道理。本末倒置了。

孝不孝没标准,一切在心。

没有什么标准来衡量孝顺,有的只是大家在六亲不和后累积的各种人为而已。孝否纯乎在心,如果觉得空不好理解不好量化,其实就看你做那个事之前你有没有仔细斟酌,斟酌计算则必不是纯乎本心了。或者您回首往昔,看看做过的那些事是不是自然而然的,自然而然的心境下才是您本心使然。就好比冬天冷了,你自然会想到要给父母家人准备棉衣,如果没有自然会去置办。再比如,现在学校流行让学生回家给父母洗脚,幼儿园大多数的小朋友都是高高兴兴自然而然的为父母洗脚,心里没有抵触,也没有去想这是孝顺,就是好玩,这个就是纯乎本心。但是大孩子们心里就会开始抵触,换到我们自己呢,是不是会更加抵触呢,这种现象不去评判,只罗列,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体会。

阴阳和合是大道,家和方可万事兴。

道生万物,道生我等。道也好,仁义也好,礼也好,孝慈也罢,我等都是本自具足的。所以后天感觉不到,行为上做不到,是因为蕴含本自具足之道的心被后天的名利私欲给包裹住了,而且包裹的严丝合缝,需要我们花精力一层一层拨开遮掩物,重现我们的本真和本心。这会自然就会阴阳和,六亲和,万事兴。

至于想一步达道,这种瞬间开悟的几率是超级超级低,绝大部分人都需要一点一滴的悟修,日计不足年计有余,日积跬步,每日近道一点,心情就会美好一点,生活就会美好一点,周围的一切也会美好一点。这才是生活常幸福的真谛。

禅蝉说 202307

文有错漏请指正,画有不适请告知。

各抒己见,各取所需,学悟同频,乐哉乐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