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明天除夕夜,我家乡有“洗吉祥澡”的习俗,寓意来年吉祥如意。明天大年30了,各家各户都在准备着除夕晚上的食材与食品,而在我家乡除夕那天也是特别忙碌而喜庆的,在除夕当天,父母从早上就在开始准备好食材、做好当天所需要的风俗习惯,比如酬神、礼佛。而我们一帮小的就把屋前屋后都清理一遍。室内也清理打扫拖干净。傍晚的时候,父母都在做晚上要吃的美食,大哥就给门贴上如意的对联。
而我呢!嘻嘻……就是在煮除夕夜我们用来洗澡的“吉祥如意澡”。我们当地的农村人都会洗这个澡的,每年都洗,男女老少全都要澡。因为加了三种树叶子,煮出来的味道很香、很正气。闻了这味道就好像污秽全都被清除了。
要问我是从几时开始要洗这个澡的,我也不知道哇!问我妈?我妈就说我记事起都要洗这个澡了。可能有很多小伙伴都会好奇到底是用什么洗的这个吉祥如意澡?那就是柚子叶+黄皮叶+桔子叶。这三种叶子的味道令人一闻就神清气爽的,所以这三种叶子煮出来的水洗澡,我们当地的人是认为去除这一年的霉运、衰事、不如意的事也全部洗掉。
柚子叶和黄皮叶、桔子叶是我国民间用来祈福、驱邪、避秽、消毒的祥瑞之物。用柚子叶水洗手的民俗由来已久。古时的人们都认为人在手气背、办事不顺、探病后、参加葬礼后等情况下或者在进香前、抽奖前、考试前、比赛前、博弈前等需要运气的情况下,会用这三种叶子其中一种来洗洗水,希望自已能带来好运。
【桔子叶、柚子叶、黄皮叶】民间流传,用柚子叶和桔子叶、黄皮叶煮水洗澡能够起到驱邪、去晦气和霉运、转运、祈福、净化等作用,所以在民间,柚子叶、桔子叶、黄皮叶都是一种祥瑞之物。
小伙伴们,你家乡有这习俗么?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是岁末除夕值得永久传唱的诗篇,虽用的只是白描手法,但渲染喜气洋洋的新春气氛仍让人情不自禁的感到愉悦。除夕是指腊月的最后一天,也叫大年三十,意为旧岁至此而除,来年换新岁的意思,这一天在国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除夕是团圆的象征,漂泊在外的游子也总会想尽办法和家人团聚,在漫天的烟花中全家一起迎接新春的到来。
除夕是一年中的大节日,寄托着家人之间沉甸甸的情感,也有很多民俗活动和“规矩”,这些习俗流传千年,经久不息,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新年的老传统别丢了,牢记除夕“做5事忌3事”,尊重老传统,日子也会越过越顺当。
除夕要做的5件事1、大扫除
除夕有着“除旧布新”的含义,需要把家里打扫得焕然一新,张灯结彩,才能开始祭祀迎列祖列宗回家,不但家里的房子要清扫干净,个人的卫生也要清洁干净,洗澡、理发都要及早的完成,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的到来。
2、贴春联
贴春联是大年三十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早在宋代就有了“桃符”这种春联的早期形式,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将人们对新年美好的愿望写在春联上,贴在在家大门之上,不但能增加春节的喜庆气氛,更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除了贴春联,很多地方还有贴窗花、挂灯笼等习俗。
3、守岁
守岁也叫“熬年夜”,除夕夜里的灯火通宵不灭,古代还没有电灯的时候,大年夜里会有长辈守着蜡烛、油灯等“岁火”不让其熄灭,围坐在一起闲聊,象征把一切邪瘟都驱赶跑。
4、祭祖
祭祖是除夕夜的头等大事,在年夜饭开席之前,必须先完成祭祖仪式,燃起香火,倒上美酒,摆上年夜饭用的一些菜肴,长辈率领子孙们叩拜,说一些新年的期盼,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请先祖们享用过年夜饭后,祭祀才算完成。
5、吃年夜饭
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寄托了阖家欢乐的情感,是大年三十的重头戏,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年夜饭一般都异常丰盛,腊月里采购的年货大多要在这时候“亮相”,吃的时候还有很多讲究,如一定要有一条完整的鱼、饺子、年糕等食材,一家老小在一起共叙天伦,吃了年夜饭,这一年基本就算正式的成过去式了。
除夕不能做的3件事1、忌关灯
除夕这一天即便是不“守岁”,睡觉的时候也是不能关灯的,祭祀先祖的房间里也不能关灯,等待灯火驱走“邪瘟病疫”,一直要等到正月初一天亮了才能将灯关闭。
2、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除夕夜也叫“吉祥夜”,这一天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说“吉祥话”,不能说晦气的话、不敬的话,如果小孩子不小心乱讲了话,大人在旁边也要干净圆场,说一些“童言无忌”之类的来缓解,团团圆圆,和和气气才是除夕的主题。
3、忌把鱼吃光
传统的年夜饭上会有一条完整的鱼,鱼和“余”是谐音,象征着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吃鱼的时候也有讲究,要从中间开始吃,最后留下鱼头和鱼尾,不能给鱼翻面,更不能把鱼全都吃光,一定要“年年有余”,把剩下的鱼留到大年初一吃,寓意着连年有余,富足美满。#红红火火过大年#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祝大家牛年万事顺心,财源广进,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大年三十过后就是春节了,很多人都会在大年三十洗头洗澡,还会打扫家里,那么2018大年三十洗澡好不好呢?
2018大年三十洗澡好不好
是好的。一般没有禁忌说除夕不能洗澡,但是如果当地习俗有不能洗澡的规定就顾忌一下,没有的话除夕洗澡还是很不错!
干净清爽地踏入新春,寓意着辞旧迎新沐浴更衣,也是一种好的兆头。除夕洗澡可以除掉今天的秽气,来迎接新的一年到来!除夕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
大年三十的习俗有哪些
1、贴门神和春联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还有在大年三十到来之前,家家户户都会一定要贴上一副红彤彤、喜洋洋的春联,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也预示着来年的好兆头。
2、包饺子
大年三十包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特别是北方在各大节气都会吃饺子,大年三十也不例外,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早起包饺子,在众多的饺子中只包上几只带有花生或其他果仁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3、点灯笼
大年三十都要在家门前挂上红彤彤的灯笼,春节期间都要彻夜通明。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不能关灯,这意味着益寿延年,香火不断。
4、吃年夜饭
大年三十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也是合家团圆的一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每家每户的年夜饭都置办得非常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
5、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6、放鞭炮
大年三十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也是迎接未来一年新的开始,大年三十晚跨年的那一刻就会响起“隆隆”的鞭炮声,预示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红红火火。#p#副标题#e#
除夕怎么洗澡好
正确的顺序是:先洗脸,再洗身、最后洗头。第一步洗脸,是因为人体触碰热水后,毛孔会迅速扩张,先洗脸,可避免脸部毛孔进入过多灰尘,造成阻塞。
清洗身体时,应先洗四肢,适应温度,最后洗头,一是可以避免冷热交替刺激脑部血液循环,二是经过一段时间热水冲淋,头皮跟头发在水蒸气中得到充分滋润,更利于清洁头皮。洗澡时,最好不要反锁浴室门,以免发生晕厥等意外时,增加救援困难。即使有洗冷水澡的习惯,水温也最好不要低于10℃。
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老人、小孩和心血管患者最多不超过20分钟。研究表明,在42℃的水温中浸泡10分钟以上,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跳次数和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增大。饭后立刻洗澡不健康,要在饭后1小时再洗。
洗澡的次数不应该太勤,冬天天气干燥,皮脂腺收缩,洗澡太勤会使皮肤更干很多人也有每天洗澡或两天一洗的习惯,这对皮肤不好,夏天由于出汗等原因,可以每天适当冲洗一下。就算很长时间没有洗澡也不要使劲揉搓皮肤,这样会损伤皮脂膜或毛细血管,洗好用柔软的海绵沾上沐浴露轻轻擦洗。
隋代杜台卿在《玉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可见,从古至今人们都异常重视正月初一。不过环顾历史,大家却发现很多不同的民俗正在这一天慢慢消失。你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正月初一可是过年的大日子。它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也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在传统的正月初一习俗中,家家户户皆要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这些民俗大家想必都习以为常了。不过在老人的口中,还有大人们自己童年的对比中,甚至是不同年代的电视剧、历史书籍,大家都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消失的习俗。
首先就是“初一不出门”这档习俗。因为在民间有“初一出门走财漏福”之说,所以很多老百姓在这一天只会和家人们吃吃丰盛的饭菜,并和邻居朋友互相祝贺拜年,将彼此的新年祝福送到身边人的心中,便也足够了。但是让他们出远门走亲戚或者出门办事情,是万万不可的。不过在21世纪的今天,大家仿若慢慢忘记了这档民俗,有的人不仅会出远门,还会拖家带口地出门旅游,去温暖的南方甚至国外。也有的人比较忙碌,哪怕在正月初一也会出门办公。大家渐渐有了自己更重要的生活和价值观,而“初一不出门”这档习俗自然就慢慢消失了。
第二个在春节渐渐消失的习俗,也很有意思——不能洗头洗衣。这是因为“洗头”、“洗衣”都涉及到“水”,而水在民间被认为和“财气”相关,若是在新年的第一天就洗头,洗衣服的话,就会把这一年的财运给洗走了。所以人们通常都会在大年三十的当天去洗澡,把一年的污秽祛除,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的来临。这种对于新年的美好愿望是非常真诚的,但是放在当今的社会当中,若是大家在大年初一的当天,真的有洗衣服或者是洗头的需求的话,也会打破以往的习俗传统,也没人会过多的说什么。这档习俗在现在,好像并不是必须遵守的约定,而是成了一种老人口中的念叨,也要慢慢地消失了。
第三种正在慢慢消失的春节风俗,其实有一些可惜,那就是“贴门神、窗花”。因为在传统的民间风俗当中,热热闹闹地“初一迎财神”,要将送来的财神神像倒贴于墙上,在巧手的人手中剪出漂亮的红彤彤的窗花,贴在透明的玻璃窗上面,代表着这一年顺顺利利。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剪窗花这样的手艺已经渐渐的消失了,而在家里墙上贴门神的传统,也慢慢的消失。大家在过年的时候,好像只会贴春联贴福字,而财神画像却不常见了。
这第四种正在消失的春节习俗和美食相关。因为在传统的民间习俗当中,大年初一的早上,一定要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吃了汤圆之后就代表着一家团圆美满,事事如意。勤劳又善良的人们,还特意给初一吃的汤圆起了新名字——元宝,吃汤圆叫“得元宝”,寓意更是好听。不过在现在的社会,大家在初一的早上,可能就会吃一些除夕夜的剩饭剩菜,也有的人甚至会偷个懒,一直到中午才起床,对于早上一定要吃汤圆的规矩,大家都没有遵守下来。
第五个春节正在消失的习俗,其实和现在的环境也有非常大的关系,那就是大年初一要开门放炮迎接喜神。在传统的民间观念当中,大年初一开门放炮,就会将与财运相关的喜神迎接到家里面,这一年都会升官发财。而民间对于大年初一放炮仗也有很多的讲究:放三个大爆竹,叫“连中三元”;放四个大爆竹叫“福禄寿禧”;放五个大爆竹叫“五福临门”;放六个大爆竹叫“六六大顺”。爆竹炸开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不过现如今的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加的严格,很多的小区或者是一些城市不可以再放炮仗了,因为会污染空气,也会给打扫者带来很多的麻烦。所以这民俗,也就渐渐地消失了。
而第六档正在消失的习俗,就是“压岁钱”。在传统的大年初一当天,很多孩子都会收到压岁钱,往往压岁钱会被家长放在孩子枕头底下。但是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很多的孩子都渐渐的有了更独立的思想,不愿意主动给长辈磕头了,而长辈也都很喜欢在手机上发一些红包给孩子,或者是直接将看不见数额的钱放在红彤彤的红包里面,代表着喜庆祝福给孩子。仿佛现如今的压岁钱已经没有了“压岁”的功能,而是长辈对于晚辈的一种关爱了。
这些民俗的消失,是因为现在的环境还有科技的发展,有了更多不同的庆祝春节的方式,也有了更好的代替方法。其实这也代表着现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越来越开放包容了,所以大家才会用更新的方式,去迎接新年。
现在是大年三十晚上,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在我的家乡,广东粤北山区的农村,春节有很多习俗,虽然现在的年味不如小时候,但还是有很多习俗保存了下来。
比如大年三十提着整只煮好的鸡(鸡头还要抬起,特别考验煮妇的能力),酒,杯子,茶叶,桔子,苹果,糖果等等,去庙里给土地公拜神,去祠堂祭祖。
回来后还要在家里拜神,父母会念叨保佑家庭平安,保佑新年顺利,保佑孩子读书好之类的。
傍晚吃完年夜饭后,家家户户开始贴对联,门联,然后要么出去串门,要么在家看春晚。
到正点时,即大年初一00:00,开始放鞭炮。
除此之外,我们家乡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
比如大年初一开门要放鞭炮,父母要给孩子红包,结婚的人要给没结婚的人红包。
比如大年初一要聚财,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扔垃圾,传说这天是扫帚生日,打扫卫生会扫除运气,把“扫帚星”引来。
大年初一这天不能洗澡,因为会洗去财气,我们叫囤财。
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开刀,不吉利,所以所有的菜都是大年三十晚上会切好放着。
还有,大年初一至初三的晚上,每个房间,包括厨房,厕所,都要亮灯。
不知你们那里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