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金牛座

入都(入都其一 李鸿章)

时间:2023-10-16 08:58:05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看看李鸿章的《入都》诗,年轻时多豪放

李鸿章在北京参加辛丑条约谈判 为什么要住在贤良寺

秋风渐起,北京城内一片肃杀。

李鸿章的心,无比萧瑟。

1900年5月,慈禧太后向英、美、法、德、俄、日、意、奥匈、西、荷、比11国宣战,引发八国联军侵华。联军在天津登录,直取北京。就在北京城陷落之际,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匆忙西逃。在西逃途中,慈禧太后一纸诏书,任命两广总督李鸿章、庆亲王奕劻为全权大臣,与11国进行谈判。

彼时,李鸿章已年满77岁。垂暮之年,仍然要被朝廷召来北京“揩屁股”。这是李鸿章的悲哀,还是大清王朝的悲哀,谁能说得清楚呢?

总之,李鸿章收到朝廷命令后,不得不离开广州,一路北上,抵达阔别未久的北京。

放眼看去,刚刚经历八国联军蹂躏的北京城,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就如时人的记录中所言:“京师尸积遍地,腐肉白骨路横。”“火焚数千万家,昼夜烈焰腾空。”

李鸿章徘徊良久,触景伤情。心中的悲凉,谁人能知?

20世纪初的清朝,犹如一座庞大而破旧的大船。李鸿章纵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过是像“裱糊匠”一般,尽力而为,却最终不能阻止这座大船不可逆转地走向毁灭。

既然是来北京参加谈判,那么李鸿章住在哪里呢?当然还是老地方——贤良寺。

贤良寺是位于紫禁城不远的一座寺庙。前身曾经是怡亲王允祥的王府。允祥死后,雍正皇帝遵照允祥的遗愿,将王府转变为寺庙,并按照允祥的谥号赐名为“贤良寺”。1755年,贤良寺迁移建至冰渣胡同,建筑规模稍减,但仍然不小。

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贤良寺成为外省督抚进京觐见皇帝的住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在贤良寺居住过。

对于贤良寺,李鸿章更是相当熟悉。他每一次进京,都选择贤良寺作为下榻之所。可以说,贤良寺见证了李鸿章数十年宦海沉浮。不管是飞黄腾达,还是心酸落魄,都被贤良寺默默地注视着。

1895年,结束了《马关条约》谈判的李鸿章,回到北京后,在贤良寺度过了一段闲散日子。

这可能是李鸿章一生最落魄的时候。因为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吃了败仗,李鸿章成了替罪羊,当了25年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被清廷解除,只保留了一个文华殿大学士的虚职。门前冷落车马稀,与往日当权时门庭若市的情形恍若隔世。

当然,对于李鸿章来说并非坏事。他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来审视自己的前半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李鸿章不无感慨地说过:“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

李鸿章还说出了那段著名的“裱糊匠”观点:“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言语里面,透露出一丝无力回天的无奈和悲楚。

与11国的谈判开始了。

此时的北京城,已经被八国联军控制起来。由于李鸿章居住在贤良寺,贤良寺和庆亲王府有幸成为“由清国政府管辖的两个小院”,保持着独立地位。不过,贤良寺的周围,已经被全副武装的俄队“保护”起来。估计要是谈判不成功,李鸿章性命堪忧。

不过,这有什么关系呢?77岁的李鸿章,早已见惯各种风浪。在与日本谈判《马关条约》期间,日本刺客开枪击中他的左面,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都没有让他产生惧怕之意。能让李鸿章惧怕的,是西方列强对于中国的虎视眈眈。

“弱国无外交”,谈判是艰难而漫长的的。最终,《辛丑条约》签订。这条被称为近代以来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让中国付出了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

李鸿章何尝不知道《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巨大危害?那几乎就是在将中国推向灭亡的深渊。签完字的当天,李鸿章回到贤良寺,就大口大口吐血,“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

11月7日,李鸿章病逝于贤良寺,享年79岁。此后,世间再无“裱糊匠”。

【参考资料:《清史稿》《走近李鸿章》《难以释怀贤良寺》等】

李鸿章最经典的一首诗,第二联豪放无比,是千古名句

晚清重臣李鸿章,一生充满争议,功过很难评说。不过我也无意评论历史人物,今天是要推荐一首他的诗给大家。

入都十首(其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野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李鸿章21岁时,奉父亲之命进京应试,途中,他写下了十首题为《入都》的组诗,抒写内心的志向,这第一首,最为经典。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这首诗起二句便写得豪情无比。“丈夫只手把吴钩”,钩,是兵器之形似剑而曲者。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冠“吴”以称。手拿吴钩把玩,即写出了诗人英姿飒爽的风采,也暗含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认可。

“意气高于百尺楼”,这一句表面是写李鸿章应试时信心满满,意气高昂,有多高呢?有百尺楼那么高。实际“百尺楼”背后有一个典故。

《三国志·魏志·陈登传》中载,一次刘备跟许汜[sì]、刘表谈论天下名士,谈到陈登时,许汜说陈登是个狂妄自大的人,他曾经去见陈登,陈登对他不理不睬,自卧高处的大床上,让他睡下床。刘备听后说,现在天下大乱,君王都流离失所,你却向他提出买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谈也毫无新意,我要是他,我定要睡到百尺高楼上去,让你睡地下。”

李鸿章用这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有跟陈登一样的意气,不仅有才学,还有经国之大志。

一万年来谁著史? 三千里外欲封侯。

这一联更是写得豪放无比,李鸿章说,一万年来,是谁在抒写历史,如今他离家三千里,想要封侯拜将。这背后的潜台词,便是他是抒写历史,出将入相。后来的历史,证明李鸿章确有这个能力,但对于当初刚刚参加乡试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异常狂傲了。

但也正是哪此豪放的诗句,才体现出了李鸿章非同一般的胸襟气魄。

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野鸥?

上句说诗人李鸿章一定要跟随并超越跟他一同赴考的人。途骥,是指跟他一同赴考的人。

下句说,自己志向远大,没有闲情去追逐野鸥。鸥,用《列子·黄帝》海上之人与鸥鸟的典故,典故说海上之人与鸥鸟亲近,天天在一起玩,后来他父亲让他抓一只来给自己玩,第二天他再来到海滩上,鸥鸟高飞于天,再也不肯下来和他玩。这是古诗词中常用的典故,通常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没有世俗的机心。而李鸿章这里反用贼,谓己自当奋力,无心悠闲。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尾联以景结情。芦沟桥,在京都西南,为京都要道也。所谓“芦沟桥畔路”,是指作者入都之途。瀛洲,《新唐书·褚亮传》载,唐太宗时,设置文学馆,命房玄龄等十八名文官为该馆学士。还命人为学士画像、作赞,题名号于爵里,时人盛慕之,谓入文学馆为“登瀛洲”。

诗人李鸿章,在泸沟桥畔的月下,抬手笑指,有几人从这里开始飞黄腾达呢?

李鸿章的这首诗,写得豪放无比,从诗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21岁的少年的自信与豪情。了解李鸿章的一生,再来说“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不免有唏嘘之感。

翻译笔记之红楼梦第三回(一)

标题------贾雨村夤(yin二声)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解释:

夤缘:本指攀附上升,后比喻攀附权贵向上巴结。复:恢复。

旧职:以前的官职。抛:抛弃,这里译离开。

译:

贾雨村攀附权贵恢复以前的官职,林黛玉离开父亲进京都。

原文//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者。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

解释:

却说:上回说到。旧小说的发语辞,后面接的多是重提上文说过的事。

乃是:是,就是。当日:当时。同僚:同在一处做官的人。案:案子。同僚一案就是同僚案。当时应该是发生“同僚案”,很多人被罢官。

参革:旧时官吏因受弹劾而被革职。号:别号。系:是。

此地:这里,这个地方。打听:探听。得:放在动词后,后面接补语,补充说明结果,得字本身不译。打听得:探听到。

革:革职。都中:京都,京城。奏准:批准。起复:重新起用。一般是指服父母丧期期满或者被革职的官员。旧员:以前的官员。

信:消息。四下里:四处,到处。寻情:寻求人情。门路:向别人请托以求晋身的途径,找门路就是找关系。

译:

上回说到雨村连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是当时同僚案弹劾革职的号张如圭的人。他本是这个地方的人,革职后在家居住。如今探听到京都批准重新启用以前的官员的消息,他就四处寻求人情找关系。

原文//

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

解释:

便将:就把。信:消息。忙忙的:急匆匆的。叙:说,谈。作别:分手,告别。

听得:听到。献计:进献计策。令:让。央烦:央求,劳烦。

都中:京城。领:领会。意:意思。馆:学馆,旧时指塾师教书的地方。

邸报:也叫邸抄。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真:真实。确:确定无疑。

译:

忽然遇见雨村,所以连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就把这个消息告诉雨村,雨村自然是高兴。急匆匆的说了两句,于是分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到这话,就连忙进献计策,让雨村央求林如海,转向京都去央求贾政。雨村领会他的意思,二人分别,雨村回到教书的地方,连忙寻找邸报看消息真实确定无疑了。

原文//

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

解释:

次日:第二天。面:当面。谋:谋划。之:介词,到。面谋之如海就是到如海面前,当面谋划。

天缘:天意安排的机缘,非常巧合的缘分,上天促成的机缘。凑巧:正好赶上。天缘凑巧:正好赶上上天促成的机缘。

贱荆:谦称自己的妻子。又称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谦辞,旧称和自己有关的,比如贱姓,贱躯,贱内(妻子)。

都中:京都,都城。家: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比如家祖,家父。

念及:考虑到。小女:谦词,对他人称自己的女儿。依傍:依赖,依靠。教育:教导,抚育。前:早前,先前。遣:派遣。

男女:译成“人”。未曾:不曾,没有。大痊:完全病愈。故:所以。

未及:没有来得及。思:考虑。向蒙:一直承蒙。

训教:教导。恩:恩惠。未经:没有经过。酬报:报答。此:这个。

岂:助词,表反问,怎么,哪里,如何。尽心图报:全心全意设法报答他人。理:道理。

译:

第二天,到如海面前,当面谋划,如海说:“正巧赶上上天促成的机缘。因为我妻子去世,京都我岳母考虑到我女儿没有人依靠、教导、抚育,早前已经派了人和船只来接。因为我女儿没有完全病愈,所以没来得及出发。这时候,正考虑一直承蒙你教导的恩惠,没有经过报答,遇到这个机会,哪里有不全心全意报答的道理!”

原文//

但请放心,弟已预为(wei四声)筹划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wei四声)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

解释:

但:只管,尽管。但请放心:请你尽管放心。

弟:朋友相互间的谦称,译成我。预:预先,事先。为:给,替。筹划:谋划。至此:到这里。

修:写,撰写。荐书:推荐人的文书或信件。转托:转而托付。内兄:妻子的哥哥。务:务必。

周全:周济成全。协佐:辅助。方:才。稍:稍微。鄙诚:谦称自己的诚意。

即:就是。费用:耗费的钱。例:类。之例就是之类。于:在。不劳:谦辞,不用劳烦。

尊兄:朋友、公事者之间的敬称。多虑:过多地担心。矣:助词,用于句末,相当于“了”。

译:

请你尽管放心,我已经预先替你谋划到这里,已经写下推荐信一封,转而托付我妻子的哥哥务必替你周济成全辅助,才可以稍微尽到我自己的诚意。就是有所耗费的银钱之类的,我在给我妻子哥哥的信中已经注明,也不用劳烦你过多的担心了。”

原文//

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gan四声,du二声)。”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

解释:

打恭:弯腰行礼,表示恭敬。谢不释口:感谢不住口,不离口。

令:敬辞,尊称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爱。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大人:对官吏的称呼。

居:担任。何职:什么官职。只怕:恐怕。晚生:旧时文人在前辈面前的谦称。草率:马虎。

骤然:突然。干渎:冒犯。若:如果。论:说。舍亲:谦辞,对他人称自己的亲戚。

尊兄:朋友之间的敬称。犹系:还是。同谱:同一个家族。乃:是。

译:

雨村一面弯腰行礼,谢不离口,一面又问:“不知你家亲戚这位大人现在担任什么官职?恐怕我马虎,不敢突然进入都城冒犯”。如海笑着说:“如果说到我亲戚,和你还是同一家族,是荣国公的孙子。”

原文//

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

解释:

大内兄:大舅哥。二内兄:二舅哥。袭:承袭。

一等将军:爵位,不是官职,贾敬是降等袭爵,所以没有袭荣国公的爵位。

现任:现在担任。其:代词,他。为人:待人处事。谦恭:谦虚恭敬。大有:很有。遗风:遗留的风范。

非:不是。膏粱:膏,肥肉,油脂。粱,精米,精面,精加工的细粮。膏粱就是肥肉和细粮,借指富贵人家。

轻薄:轻佻,放荡。仕宦:官员。仕,官宦,官员。宦,官吏。

之流: 同一类的某人或某物。故:所以。弟:朋友间谦称。方:才。

致书:寄信,致函。烦:烦劳,麻烦。托:请求帮忙。

污:玷污。尊兄:朋友间的敬称。清操:高尚的节操。即:就是。

不屑:认为不值得。为:做。矣:助词,表感叹,相当于“了,呢”。

译:

大舅哥现在承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舅哥名政,字存周,现在担任工部员外郎。他待人处事谦虚恭敬厚道,很有祖父遗留的风范,不是富贵人家、轻佻放荡的官员一类,所以我才寄信烦劳他帮忙。否则不但有玷污你高尚的节操,就是我也认为不值得做呢。

汉献帝敕封曹操“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啥意思?剑履上殿又作何解

汉献帝敕封曹操“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啥意思?剑履上殿又作何解

小的时候观看《三国演义》,很多人总是会将刘备视作正人君子和道德楷模,反而将曹操视作虚伪和奸诈的小人。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的思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开始追捧曹操,反而十分鄙视刘备这个伪君子了。

既然越来越多的人对曹操充满了兴趣,今天就来讨论一个和曹操有关的话题,那就是汉献帝为了表彰曹操的功劳,曾经当中宣布敕封曹操“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甚至还可以“剑履上殿”。

这里所谓的“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究竟是什么意思?颇有点霸气的“剑履上殿”又作何解?

何为“入朝不趋”?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古代人非常喜欢将就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说法,作为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亦是如此。

汉朝时期,为了彰显皇室威严,大臣在朝见天子的时候,不能像寻常百姓一样奔跑,也不能在皇帝面前大摇大摆目中无人。

而是规定了只能以一种“趋”的方式觐见,这里的“趋”指的是小步慢跑,也就是说要弯着腰踏着小碎步跑,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大臣对皇帝的尊重。

而一旦获得了入朝不趋的待遇,就可以不用像其他大臣一样小跑了,而是想正常人走路一样无拘无束了,在古代能够在皇帝面前无拘无束的走路,那可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何为“赞拜不名”?

我们经常可以从一些古装宫廷剧的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当大臣在朝见天子的时候,一般都会被挡在宫门之外。

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太监对内大喊:“丞相某某某觐见”,亦或是“大将军某某某觐见”等等。例如如果丞相曹操觐见皇帝,太监就会报告皇上:“丞相曹操求见!”

而一旦获得这种待遇之后,太监在报告皇上的时候,就会略去大臣的“名字”,有点类似于“为尊者讳”的意思。

因为,在中国古代直呼其名是一件十分不“礼貌”的事情,除非你是别人的上级或者是长辈,否则直呼其名就是一种嘲讽、看不起的意思。皇帝作为九五之尊的象征,都不可以直呼曹操的名字,由此可见“赞拜不名”的待遇之高了。

何为“剑履上殿”?

如果说“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只是名义上的尊贵的话,那紧接而来的“剑履上殿”就显得霸气十足了。

因为,古代大臣觐见天子的时候,按照规定都是要脱掉鞋子,小步慢跑的,更不要提所谓的带着兵器拜见皇帝了。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画面,当曹操有军国大事希望能够见到汉献帝的时候,径直走到宫门口,无需禀报穿门而过,行至大殿也不拖鞋,身上带着宝剑就走到了汉献帝的面前,这应该是一种何等的霸气。

​按照常理进行推敲的话,但凡是以这种装束觐见皇帝的人都有不臣之心,例如先前的王莽、董卓,以及后来的司马懿等等。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曹操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谋朝篡逆之心,至死也没有觊觎汉献帝的皇帝宝座,反而是一向以“匡扶汉室”自居的刘备称帝了,不知道对此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

抗美援朝70周年丨3年135万志愿军,谁守护了“最可爱的人” ?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和平年代来之不易,为了新中国牺牲的那些英雄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今天的推送,改革君想从一张动图中的老人说起。

这位脸部被烈火灼伤毁容的老人,叫涂伯毅,今年89岁,是抗美援朝志愿军的一员。

1950年,朝鲜战争全面爆发。19岁的涂伯毅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扛着大旗横渡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初,美国侵略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新华社发

那时的中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装备,第一批出国参战的25.5万士兵,每个人最多只能分到40发子弹。相反的是,美队拥有现代化的装备,又极为无耻地使用凝固汽油弹、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等杀伤力强的毁灭性武器。其中,凝固汽油弹是一种燃烧时像沥青似的粘性燃烧体,炸开时分散出很多燃烧的碎片,有粘性的碎片会在士兵的身上继续燃烧,又由于当时志愿军缺少钢盔,打仗时头、脸必须暴露在外面,所以这种烧伤以面部及手部等暴露部位多见。

涂伯毅就是被这种凶残的“凝固汽油弹”所伤。在一次作战中,他与战友埋伏在山坡上,敌机在他们头顶盘旋几个来回后,突然投掷凝固汽油弹。

“当时山坡烧得硝烟弥漫,树木、杂草都在燃烧,连石头都在燃烧,我在火海中也烧着了……”70年过去了,涂伯毅回忆起那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全身大面积烧伤、面部被毁、双手伤残,他被送回国治疗。

跟涂伯毅一样,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和反击能力的中国志愿军,伤亡惨重。加之战争突然打响,志愿军保暖装备供应不及,大雪狂飞,朔风刺骨,士兵们在酷寒中赤脚过河。冻伤、烧伤和爆炸伤,造成大量士兵器官缺损。

据资料显示,中国志愿军负伤人数共计322769人,伤类中排前两位的为炸伤和枪伤,分别占61.6%和17.0%,冻伤、烧伤和毒气伤分别占11.1%、1.8%和0.1%,头面部受伤的士兵占战伤总人数的10%左右。

历史在战士们的身上留下了伤疤,为了国家和人民,他们不曾退缩。好在,在枪林弹雨的战场后方,还有这样一群妙手仁心、医术精湛的医学科学家们,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属于那个战火纷飞年代的“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的誓言。

1

战争爆发,全国各地组建医疗队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组成多支医疗队,黄家驷、张涤生、宋儒耀、王翰章、周树夏……一批批医学专家组成援朝整形外科手术医疗队,开赴前线最近的后方战地医院驻地救死扶伤。其中以宋儒耀教授为首的“西南援朝手术队”和以张涤生院士为首的援朝医疗队特别突出。

师生参加上海市举办的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政治报告会

战争何其残酷。曾两次参加过抗美援朝医疗救治工作的周树夏永远记得那刻骨铭心的一幕:一天,从战场上抢救下来一名年仅18岁的小战士,颌骨错位而导致面部畸形,头部80%三度火器烧伤。因为面部的严重创伤,小战士咀嚼功能丧失,虽经多次抢救,但几天后终因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

在目睹了战争对战士们心灵和身体上带来的巨大伤痛后,为满足口腔颌面战伤救治的需要,回来以后,援朝医学专家们系统地学习了修复整形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对整个中国口腔颌面外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对中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奠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

为救治伤员,张涤生主动寻找病人

1950年12月15日,上海成立了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委员会,并提出组织志愿医疗手术队支援前线。很快,全市以同济医学院,上海医学院、私立医院和市立医院分别组成三个手术大队,共400余人。曾任太平洋战争远征军中唯一中国战伤外科医生的张涤生,担任上海市第一批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副大队长兼颌面外科中队队长。

第一志愿手术医疗大队

名单

1951年冬,张涤生推迟了婚期,随医疗队离开上海开赴东北。

1951年,由同济113人组成的上海市抗美援朝支援医疗手术总队第一大队在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出发前合影

2月3日,第一大队到达长春军医大学,2月10日正式开始工作。但由于身处抗美援朝战场的后方,且当时中国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战伤救治机制,很多病人都被分散到各个医院,可供张涤生治疗的病人不多,他便决定自己去寻找病人。

为了使大量烧伤、冻伤官兵能够得到集中医治,张涤生用四个月的时间跑遍了东北,甚至跑到了黑龙江最远的地方漠河,最终通过多方努力,将病人集中起来,在长春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战伤、烧伤和冻伤土兵的治疗中心,设病床60张,收治各地转来的伤员。在某种意义上,这可谓当时中国第一个整形外科治疗中心。

在战火中淬炼,张涤生立足拓展整形外科事业。随队返回上海后,张涤生继续从事唇腭裂、面裂等畸形的修复工作。1958年,他参加大面积烧伤病员邱才康的抢救工作获得成功,创造了世界上医治大面积烧伤成功的奇迹。1961年,张涤生在上海广慈医院任口腔颌面外科主任期间建立了整形外科,后又将整形外科更名为“整复外科”,促成上海整形外科的飞跃,也使我国整形外科在国际上脱颖而出。

我们是白衣战士

我们来自黄浦江边

为了响应祖国伟大的号召

我们走上了抗美援朝的征途

我们带来了五百万市民火热的心情

我们带来了救死扶伤的技能

技能要献给英勇的战士

热情要温暖北国的寒冷

过长江,跨黄河

出了山海关

还要冲过鸭绿江

同志们!

祖国江山如辽阔广大

美丽雄壮

帝国主义却在

血染朝鲜威胁我边疆

我们怎能忍受这无情的侵略

我们怎能掩没满腔愤怒的力量

同志们!

为祖国服务吧!为祖国献身吧!

献身革命不让人

服务战士要争先

我们是白衣战士

我们来自黄浦江边

——张涤生《我们是白衣战士》

(《同济大学1951年毕业纪念刊》)

3

战场“接力”

宋儒耀、王翰章等接管“冻烧伤治疗中心”

1951年7月,首批上海医疗手术队援朝任务结束,张涤生筹建的“冻烧伤治疗中心”由宋儒耀教授带领的西南整形外科手术队接管。

援朝整形外科医疗队出发之前由队长宋儒耀负责选拔队员,时年32岁的王翰章已经在华西口腔医院当了3年住院医师,是宋儒耀教授的弟子兼助手,自然是被首先考虑的人选。1951年4月31日,由宋儒耀任队长,邓显昭、王翰章、吕培锟等 10人组成的西南整形外科援朝手术队离开成都前往重庆,与重庆一支10人组成的“胸腹外科手术队”合并,成为“西南援朝手术队”,共同奔赴东北。

西南抗美援朝医疗队在长春野战医院

战时救治条件简陋,房子都被炸得断壁残垣,野战医院只能建立在日本留下的八大部政府大楼群里。“从没看到过这么惨烈的伤员。”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耄耋之年的王翰章仍很激动。他在战时日记里记录了一位伤病战士的话:“感谢你们,我不怕牺牲,是为了祖国的安全、后代的幸福……”,战士们热血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战场支援的医生们。

王翰章

在战后医院,王翰章从一名单纯的口腔外科医生,瞬间转换成一名需要面对各种复杂高难度手术的创伤修复与整形外科医师,王翰章和他的同事们不分昼夜地战斗在手术台上。“每天早晨,天不见亮起床……查完房就进手术室,一站就是一天,累了就和衣在地上眯几分钟,起来脱了衣服继续手术,回去时,已经是晚上10点过,又写工作笔记、手术记录。”伤员太多,人手太紧,即使通宵达旦、不停手术成为工作常态,他还是挤出最多的时间,边学边干,尽可能多地挽救年轻战士宝贵的生命。

也是在这里,发生了让王翰章终身难忘的一次心痛经历。

4

化手术刀为利剑,王翰章治人更治心

手术队病房开设的第二天,年仅20岁的志愿军战士金汉奎因被凝固汽油弹烧伤转送到“冻烧伤治疗中心”。

金汉奎是个北方小伙子,生得高大魁梧,被送来的时候意识还很清醒,能够跟王翰章进行对话,但耳朵、鼻子没有了,双手只剩下手掌,脚也只剩下脚掌,双眼上下眼睑外翻,眼球完全暴露,嘴巴挛缩成了鱼嘴一样,只能用管子吸食流质。检查后,王翰章发现这个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只有肚皮上的肉还是好的”。

王翰章用了3个星期时间来帮他抗感染,又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为他做了4次手术,渐渐地,这名战士能够自如闭眼、张嘴进食……在院期间,小战士金汉奎经常拿着未婚妻的照片,一看就是半天,痴痴地憧憬着回家过两个人的平凡小日子。

由于烧伤的特殊性,病人面对巨大的精神压力,为避免伤员看到自己毁容的情况,烧伤中心的病房里没有镜子,门窗也不允许有明亮的玻璃。因此,金汉奎一直没见过自己受伤后的容貌。在经历几次手术后,已经恢复得较好的他,撇开护理人员自行去卫生间,不料,卫生间的双层玻璃窗只蒙住了一面,他从另一面看到了自己的模样,年轻的他一声绝望的嘶喊后,撞破窗玻璃从3楼飞身跳下,闻讯赶到的护士只抓下了他的衣角……“他为什么不能再坚持坚持啊”,每每想起这名小战士,王翰章就止不住自己的眼泪。

这件事让王翰章意识到,颌面外科医生的那把手术刀,在帮助病人消除瘢痕的同时,夺回的更是对生活的信心,在援朝手术队近一年的经历让王翰章明确了此生的目标,心无旁骛。

志愿军回国后,王翰章和同事们用了近10年时间来为伤员整形,“这些伤员大部分被毁容,不能见人,这对他们是最残酷的,我们想尽最大办法,让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交往。”高强度的战伤救治工作没有令王翰章却步,相反,他更加体会到口腔外科的重要性。

上个世纪60年代初,王翰章领导创建了当时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齐全的口腔专科医院(原四川医学院口腔医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引领了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

几十年来,他勤于著书立说,主编了中国口腔医学经典巨著《中华口腔科学》(三卷本)、《中国口腔医学年鉴》九卷、《王翰章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等享誉海内外的著作,成为国际口腔医学界景仰的“常青树”,极大促进了我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致敬每一位出征的志愿军战士!致敬保卫英雄战士的英雄中国科学家!

张涤生

(1916.06-2015.08)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中国整复外科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整复外科之父”。

王翰章

(1919.05-2017.09)

口腔颌面外科与整形外科专家,口腔医学教育家,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与整形外科学创建人之一,国际牙医师学院院士。

宋儒耀

(1914.11-2003.02)

世界著名整形外科医学家、外科医学教育家,中国整形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视为现代世界整形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参考资料:

1.《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妙手生花·张涤生传》甄橙,胡俊,张齐 著

2.《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齿生无悔·王翰章传 》吴桦,张宏辉,王允保 著

文/科协改革进行时 编辑整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