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提起河北最有名的桥
人们都会脱口而出
赵州桥!
这座横跨在洨河上的石桥
因为小学语文中的
一篇课文
深入国人心中
成为人人向往的
神奇景观!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成于公元605年,据传为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整体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时间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两个小孔,故称“敞肩型”,它是世界造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最近赵州桥又上热搜了
其实原因并不是
“赵州桥”正在维修!
而是
1953年至1958年的
一次大规模修缮
很少有东西是长长久久的,景观会因风吹、日晒、雨淋、地震、洪水等等发生改变。更何况是担负着交通重担,人来车往的石桥?
一千多年来,赵州桥大约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但至今都岿然屹立。这得益于建成后历代人不断地辛苦修缮。
历史上曾多次修缮
赵州桥自建成以来有记载的大修缮一共进行了8次。
第一次修缮
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七月,因大水冲坏桥北面西侧的金刚墙,桥台下沉,使“排(小拱)有欹斜崩裂现象,用补石重砌方法,恢复了原状,并复制栏板望柱,以还原貌,桥工坚固。
第二次修缮
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因凿铁腐蚀脱落,被盗使外侧拱出现侧倾现象。于是众工扶正复原。实际则是因靠外之拱圈有侧倾现象,而联系拱圈的铁件又有短缺,需要把拱圈“正”起来。"千夫不能,怀丙不役众工以术正之。”针对拱圈侧倾的自然原因,设法消除这一原因,而靠技术使桥复故。
第三次修缮
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二年(公元1562-1563年)。桥之上辙迹深处,积三十年为一易石……重为修饰,以永其胜,以利驰驱,嘉靖四十二年。
此次修葺因桥面石经车辆长期碾轧,“辙迹”很深,凹凸不平,不便行车。于是新铺桥面石。
第四次修缮
明嘉靖癸亥年(公元1563年),主要修缮“南北码头及栏槛柱脚。”并仿照原来栏板、望柱上的龙兽图案雕刻,“复如旧制。”另外增加了一些新的“故事展象。”
第五次修缮
明嘉靖癸亥(公元1563年)开始。因停息桥下的船民生火煮食所致,修复桥石缝隙,加固了腰铁。
第六次修缮
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秋天动工,冬天完成。修缮原因是在公元1563年“敝于逸火”修葺后,时隔34年,因桥面“两敝于积辙”,即由于多年车辆滚轧,致使桥面破损。
第七次修缮
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城南修大石桥,州守李景梅,命其董役。元治先揖钱数千缗为倡。工竣州守赐‘急公好义’匾额。”这次修缮未说原因。
这次热议的重点来了↓↓↓
第八次修缮
1930年代,梁思成前往考察,发现该桥情况堪忧:“西面五道券,经过千余年,到底于明末崩倒,修复以后,簇新的石纹,还可以看出。后来东面三道亦于乾隆年间倒了。现在自关帝阁上可以看出桥东面的中部,已经显然有向外崩倒的倾向,若不及早修葺,则损坏将更进一步了。”他担忧该桥:“此无价国宝,行将毁灭”。
1952年,河北省公路局建议对该桥进行大修。1954年,获拨发专款,开启赵州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整修。1955年6月3日正式组成了赵县安济桥修缮委员会。
根据修缮计划,1955年6月至1958年11月,对赵州桥进行了全面、彻底修整。整个工程采用了原来的护拱石、钩石、腰铁、铁拉杆和收分五种做法。
另外,在拱背与护拱石中间,改置140号钢筋混凝土盖板,除情况完好的23券主拱和两端小拱的一部分金刚墙之外,其余全部拆除重砌。共补齐东侧拱券5道,小拱4个以及栏板、望柱等。在不影响外形美观的原则下,做了必要的结构加工。
盖板与护拱石的连结,采用锯齿咬接法,把护拱石内侧(约1米)凿一倒齿与盖板咬接。
在采用腰铁处,除外侧露现的拱券石仍旧使用,以示原状外,其余各处以钢筋混凝土盖板代替。所有是石料尽量收集使用,另从原建桥的三县采石场,取同种白色石料补充。
修缮时,还在桥面上下加设了二粘三油防水层(二层防水亚麻布和三层沥青),防止漏水腐蚀现象发生。桥面的所有栏板、望术按早期式样新制。
这次修整工作,是建桥近1400年来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壮丽雄伟风貌。
赵州桥的文物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专家组考虑到在唐、宋、明、清各朝,赵州桥都曾经历过整修,置换的旧石件很可能被弃之河中,于是先后组织了四次发掘和打捞,在赵州桥两岸与洨河河底出土了各种石件多达1500余件。
为了延长这些石件的寿命、并使它们恢复原貌,赵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2014年启动了“赵州桥馆藏栏板及构件抢救保护修复工程”。
文物专家梁书台负责主持修复工作。
这次馆藏文物抢修工程,是历史上第一次对赵州桥出土文物的大规模修复。
2017年9月,持续三年的修复工作结束,重现生机的历代栏板、雕饰与桥铭石刻,让人们看到了古老的赵州桥在历史的岁月尘烟之中,留下的每一步足迹。
在历史岁月中破损的建桥原料经过整理收集后,大多存放在赵州桥景区内的博物馆陈列。
各种石雕,形制精美,造型生动,有些虽经风雨侵蚀,图案不再清晰,但却平添了许多历史的风韵,更能吸引游人驻足仔细品赏。
千年赵州桥
依旧是河北人的骄傲!
赵州博物馆中的精美石雕
向大家讲述着
河北文化
千年传承的故事……
新闻多一点儿
赵州桥的姊妹桥
你知道吗?在赵县西侧的清水河上,还有一座古桥,被称为赵州桥的姊妹桥。
这座桥同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被称为“小石桥”的永通桥。
永通桥,建于唐代永泰年间,因为只比赵州桥晚建了160余年,所以,在建造风格上,完全模仿了赵州桥的形制,其规模却小了很多,全长仅为32米,宽为6.3米。
因为永通桥也经过了历代重修,故而桥身以及栏板上的雕刻图案,保留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现存的桥栏板上,以及各小券的撞券石上,均有精美浮雕,画面选材广泛,有花草、游鱼、神兽等,刻工精美,在当地素有“大石桥上看功劳,小石桥上观花草”的说法。
大家有空去看看吧!
提起河北最有名的桥
人们都会脱口而出
赵州桥!
这座横跨在洨河上的石桥
因为小学语文中的
一篇课文
深入国人心中
成为人人向往的
神奇景观!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成于公元605年,据传为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整体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时间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两个小孔,故称“敞肩型”,它是世界造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最近赵州桥又上热搜了
其实原因并不是
“赵州桥”正在维修!
而是
1953年至1958年的
一次大规模修缮
很少有东西是长长久久的,景观会因风吹、日晒、雨淋、地震、洪水等等发生改变。更何况是担负着交通重担,人来车往的石桥?
一千多年来,赵州桥大约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但至今都岿然屹立。这得益于建成后历代人不断地辛苦修缮。
历史上曾多次修缮
赵州桥自建成以来有记载的大修缮一共进行了8次。
第一次修缮
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七月,因大水冲坏桥北面西侧的金刚墙,桥台下沉,使“排(小拱)有欹斜崩裂现象,用补石重砌方法,恢复了原状,并复制栏板望柱,以还原貌,桥工坚固。
第二次修缮
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因凿铁腐蚀脱落,被盗使外侧拱出现侧倾现象。于是众工扶正复原。实际则是因靠外之拱圈有侧倾现象,而联系拱圈的铁件又有短缺,需要把拱圈“正”起来。"千夫不能,怀丙不役众工以术正之。”针对拱圈侧倾的自然原因,设法消除这一原因,而靠技术使桥复故。
第三次修缮
明嘉靖四十至四十二年(公元1562-1563年)。桥之上辙迹深处,积三十年为一易石……重为修饰,以永其胜,以利驰驱,嘉靖四十二年。
此次修葺因桥面石经车辆长期碾轧,“辙迹”很深,凹凸不平,不便行车。于是新铺桥面石。
第四次修缮
明嘉靖癸亥年(公元1563年),主要修缮“南北码头及栏槛柱脚。”并仿照原来栏板、望柱上的龙兽图案雕刻,“复如旧制。”另外增加了一些新的“故事展象。”
第五次修缮
明嘉靖癸亥(公元1563年)开始。因停息桥下的船民生火煮食所致,修复桥石缝隙,加固了腰铁。
第六次修缮
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秋天动工,冬天完成。修缮原因是在公元1563年“敝于逸火”修葺后,时隔34年,因桥面“两敝于积辙”,即由于多年车辆滚轧,致使桥面破损。
第七次修缮
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城南修大石桥,州守李景梅,命其董役。元治先揖钱数千缗为倡。工竣州守赐‘急公好义’匾额。”这次修缮未说原因。
这次热议的重点来了↓↓↓
第八次修缮
1930年代,梁思成前往考察,发现该桥情况堪忧:“西面五道券,经过千余年,到底于明末崩倒,修复以后,簇新的石纹,还可以看出。后来东面三道亦于乾隆年间倒了。现在自关帝阁上可以看出桥东面的中部,已经显然有向外崩倒的倾向,若不及早修葺,则损坏将更进一步了。”他担忧该桥:“此无价国宝,行将毁灭”。
1952年,河北省公路局建议对该桥进行大修。1954年,获拨发专款,开启赵州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整修。1955年6月3日正式组成了赵县安济桥修缮委员会。
根据修缮计划,1955年6月至1958年11月,对赵州桥进行了全面、彻底修整。整个工程采用了原来的护拱石、钩石、腰铁、铁拉杆和收分五种做法。
另外,在拱背与护拱石中间,改置140号钢筋混凝土盖板,除情况完好的23券主拱和两端小拱的一部分金刚墙之外,其余全部拆除重砌。共补齐东侧拱券5道,小拱4个以及栏板、望柱等。在不影响外形美观的原则下,做了必要的结构加工。
盖板与护拱石的连结,采用锯齿咬接法,把护拱石内侧(约1米)凿一倒齿与盖板咬接。
在采用腰铁处,除外侧露现的拱券石仍旧使用,以示原状外,其余各处以钢筋混凝土盖板代替。所有是石料尽量收集使用,另从原建桥的三县采石场,取同种白色石料补充。
修缮时,还在桥面上下加设了二粘三油防水层(二层防水亚麻布和三层沥青),防止漏水腐蚀现象发生。桥面的所有栏板、望术按早期式样新制。
这次修整工作,是建桥近1400年来最大的一次修复工程,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壮丽雄伟风貌。
赵州桥的文物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专家组考虑到在唐、宋、明、清各朝,赵州桥都曾经历过整修,置换的旧石件很可能被弃之河中,于是先后组织了四次发掘和打捞,在赵州桥两岸与洨河河底出土了各种石件多达1500余件。
为了延长这些石件的寿命、并使它们恢复原貌,赵县文物保护管理所于2014年启动了“赵州桥馆藏栏板及构件抢救保护修复工程”。
文物专家梁书台负责主持修复工作。
这次馆藏文物抢修工程,是历史上第一次对赵州桥出土文物的大规模修复。
2017年9月,持续三年的修复工作结束,重现生机的历代栏板、雕饰与桥铭石刻,让人们看到了古老的赵州桥在历史的岁月尘烟之中,留下的每一步足迹。
在历史岁月中破损的建桥原料经过整理收集后,大多存放在赵州桥景区内的博物馆陈列。
各种石雕,形制精美,造型生动,有些虽经风雨侵蚀,图案不再清晰,但却平添了许多历史的风韵,更能吸引游人驻足仔细品赏。
千年赵州桥
依旧是河北人的骄傲!
赵州博物馆中的精美石雕
向大家讲述着
河北文化
千年传承的故事……
新闻多一点儿
赵州桥的姊妹桥
你知道吗?在赵县西侧的清水河上,还有一座古桥,被称为赵州桥的姊妹桥。
这座桥同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就是被称为“小石桥”的永通桥。
永通桥,建于唐代永泰年间,因为只比赵州桥晚建了160余年,所以,在建造风格上,完全模仿了赵州桥的形制,其规模却小了很多,全长仅为32米,宽为6.3米。
因为永通桥也经过了历代重修,故而桥身以及栏板上的雕刻图案,保留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现存的桥栏板上,以及各小券的撞券石上,均有精美浮雕,画面选材广泛,有花草、游鱼、神兽等,刻工精美,在当地素有“大石桥上看功劳,小石桥上观花草”的说法。
大家有空去看看吧!
还有一个多月,农历新年就要来啦!
2019年是农历己亥猪年,每年发行生肖邮票是延续了40年的惯例。今年全年邮票发行的“开门票”——猪年生肖邮票《乙亥年》即将和我们见面~
肥猪旺福
肥猪憨态可掬,以奔跑的动态表现灵动生风的喜感,象征着正在奔向美好的生活。
五福齐聚
这是首次在一枚生肖邮票中完整体现“全家福”的概念,两只大猪和三只小猪同时出镜,其乐融融,寄托新春时节合家团圆、五福临门的美好祝福。
是不是很!可!爱!
据了解,这套《己亥年》特种邮票的设计出自著名艺术家韩美林之手。邮票将生肖的形象特点与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巧妙结合,赋予生肖形象以“合家欢”的设定。
发行总量创出新低
防伪工艺更加高级
这两张邮票一动一静,看着就觉得很喜庆啊! 2019年1月5日起,你就可以在中国集邮网上营业厅以及全国2000多个邮政网点买到啦~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的邮票发行将继续执行减量的发行政策,这套《己亥年》特种邮票将比2018年狗年邮票套票减少10%以上,发行量将达到近9年来最低量。而猪年生肖邮票会和猴年、龙年一样,是需求旺盛的年份。一边是发行量下降,一边是需求上升,也就是说,这套邮票将更具收藏价值!
不仅价值高,而且品质更可靠。
↑《己亥年》生肖邮票版张上的每一枚邮票,都印有与邮票版张序列号码相同的无色荧光号码。
↑邮票四边中部可见椭圆形齿孔,可供集邮爱好者辨别真伪
正是凭借着调幅调频混合加网、红色荧光油墨、无色荧光号码等“黑科技”,采用了获得过中国安全防伪产业最高奖项专用防伪邮票纸的这套生肖邮票,真正做到了“容易识别,不易仿制”。
网友:邮票里蕴藏着一个“大秘密”!
这几只小猪小编是觉得越看越可爱!不少网友还发现了邮票里的一个“大秘密”,脑洞大开地读出了邮票设计背后的“深意”
。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虽然纯属臆测,但万能的网友居然还找出了“历史依据”
。2016年发行的猴年生肖邮票,其图样里有两个猴宝宝。巧的是,那一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
↑2016年发行的猴年生肖邮票《丙申年》
生肖邮票连连看,
你最喜欢哪一套?
从1980年开始发行生肖邮票至今,我国已连续40年发行生肖邮票。收藏生肖邮票,也有了记录个人成长和时代变迁的特殊意义。小编为你梳理了目前已发行的枚猪年邮票,看看你最喜欢哪一套?
↑第一轮癸亥年(1983年)猪年邮票
↑第二轮乙亥年(1995年)猪年邮票
↑第三轮丁亥年(2007年)猪年邮票
猪在十二生肖中居第十二位,与十二地支配属“亥”。古人用表示“收藏万物”的亥字来结束十二地支的循环历程,喻示万物归根,生命伏藏。生肖邮票发行到猪年,意味着一轮12年生肖邮票的发行接近尾声。
是不是很棒!如果能集齐这12年的生肖邮票,相必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事。小编打算从猪年生肖票开始集起,若干年后回头看,肯定是满满的回忆!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臣田村位于西乡街道,地处街道中心地带,东至凤凰岗社区,南至河西社区,西至107国道,北至园艺园,距西乡街道办2.5公里。村内有107国道、前进二路等主要公路交通干线,距西乡大铲湾水运码头、深圳宝安机场均近在咫尺。
为什么叫“臣田”臣田是深圳地区比较古老的村落之一,始建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近700年历史。
相传,臣田村仇姓先祖在朝中做官,深受皇帝赏识,皇帝赐婚,将妹妹下嫁于仇氏先祖,从此仇氏先祖官运亨通。宋末元初,臣田仇姓先祖子真公以身殉国,其子携全家迁居广东顺德,最后定居于宝安县今臣田村一带。
因传仇氏先祖曾在朝中做过大臣,故将定居地取名臣田村。臣田之名最早见于清康熙《新安县志》。
在两本新安县志中均可发现臣田村之名(扫描自《深圳旧志三种》)
明万历以前,臣田属东莞县。万历元年(1573年),析东莞县,置新安县,全县划为3乡7都57图509村,臣田一带属新安县2都辖地。清代,臣田村属典史管属村庄。时期,属于宝安县第二区。
臣田村地图
新中国成立后,先属黄田人乡,后归一区新西乡。1954年,属五区新西乡。1958年,先属新西乡新西大队,后属超英人民公社西乡生产管理区。1959年,属南头人民公社。1960年,属西乡公社新西生产大队。1983年,属西乡区新西乡。1985年,属新安镇新西管理区。1986年,属新安镇铁岗村。1994年,属西乡镇西乡村。1996年,臣田从西乡村析出,属西乡镇。2004年城市化后,属宝安区西乡街道臣田社区。
臣田旧村委大楼(摄于2011年,现已拆除)
仇氏从哪里来臣田主要姓氏为仇氏。仇氏原籍为淮南西路和州含山县(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南宋时期,其祖仇恭谨自含山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为入粤始祖。
珠玑巷航拍图
珠玑巷位于韶关南雄市珠玑镇珠玑村,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全国三大寻根地之一,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
宋恭宗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兵犯境,恭宗急诏各方将领保驾,臣田仇氏始祖子真公时知广西庆远府,奉诏急征当地山民及民间武装数千人以补充兵源,发兵上路。不料出师未捷,是年十一月病逝于征途中,以身殉国,享年五十四岁。
《宋史•瀛国公纪(二王附)》:癸酉,大元兵至宁国县,知县赵与䅯出战死。甲戌,淮安总制李宗荣、知庆远府仇子真将兵来勤王。……丙申,诏张世杰、张彦、阮克己、仇子真四道出兵,遣使告天地、宗庙、社稷、诸陵、宫观。己亥,劳军。
《宋史·瀛国公纪(二王附)》书影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
后子真公之子一卿公携家族迁居顺德,定居西淋横海(今文海村)。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前后,一卿公之孙思忠公率家眷迁居当时尚属于东莞县所辖的臣田村,在此繁衍生息。殁后葬于村后飞鹅山。
臣田开村之祖仇思忠墓(摄于2011年,现已修缮)
建村之始,仇氏与卢氏共居臣田,仇氏定居于臣田村南部,卢氏居于村北部。后仇氏逐渐发展壮大,卢氏渐渐迁出,仇氏便占据了原卢氏的土地。臣田仇氏原有四房子孙,分别为思忠公四个孙子之后,其中四房子孙据说在一次瘟疫中全部染病身亡,因此现臣田仇氏仅剩三房子孙。
1982的臣田旧村
截止2015年末,臣田共有户籍人口678人,有外来人口约35000人。世居民族为汉族,属广府民系,主要方言为粤语。
臣田的发展之路清初及明代以前,臣田一带的人要以打渔制盐为生,辅之以商业。清中叶以后,清政府鼓励开垦,当地人民开始以种田为生,而盐业衰落。香港开埠之后,商业在经济成份中占比渐增。以前,臣田村仅有小规模手工业。
80年代的臣田村鱼塘(图中位置为现现在的臣田中区与金碧花园交界处)
新中国成立后,臣田村依然种田耕地为生。那时候的臣田非常贫穷,家家户户靠种田为生,农业生产仅满足自家人的需求。很多时候,臣田村村民过年时连一块猪肉都吃不起,清明重阳祭祖也仅仅用一小块猪肉做祭品。村民们基本上都秉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作息,村子里面基本没什么娱乐活动。
1992年的臣田旧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臣田村陆续有逃港事件发生,在1973年更是有大批村民逃港。因为耕种不过来,臣田村将平峦山和飞鹅山附近的部分土地免费送给凤凰岗村。
臣田旧村臣田中路,因暴雨引发的水灾(摄于90年代)
1982年,臣田村落实社员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释放了生产力。1983年,臣田生产队农业收入、拥有农业固定资产达到一个高峰。
1990年的臣田新苑一带
2005年的臣田新苑
2018年的臣田新苑
引进“三来一补”后,村中的经济情况大幅好转,发展路径以实现“三通一平”、修建厂房配套工人宿舍对外租赁、招商引资为主。
现在,臣田境内已有臣田工业区、宝臣工业区、宝亨工业城等工业区,定军山、华讯方舟等知名高新技术产业均入驻臣田。
2006年的臣田工业区
2010年的臣田工业区
2017年,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臣田国际汽车城项目经臣田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臣田国际汽车城效果图
目前,臣田村主要经营项目为物业管理、厂房出租等,村要收入为商业经营、房屋出租、工资性收入及村集体分红。
臣田的古建遗迹传统民居
臣田村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位于臣田老村内。因臣田新村的建立,村民逐渐搬离老村,由于年久失修,许多传统民居坍塌,现仍有一些保留较好的老屋,出租给外来人口,原村民已全部搬迁。
臣田旧村现状
仇氏古墓群
仇氏古墓群位于飞鹅山北坡,始建于明代,清代及时期重修,坐南向北,共四座墓分列于山北坡。墓葬形制基本一样,均为“太师椅”状。由墓堂、祭台、拜台及半月池组成。三合土夯筑,灰砂批挡,青石墓碑。
仇氏古墓群
四座墓分别为:清咸丰五年( 1855年)重修的“仇思忠、仇敏恕合葬墓”;清乾隆癸亥年(1743年)重修的乡饮宾“仇祥贵墓”;二十三年(1934年)重修的“仇起贵及赵氏、钟氏合葬墓”;清代重修的“三房仇公墓”。该墓群是臣田村仇氏立村始祖仇思忠及其儿孙聚族而葬的家族墓,对研究宝安地区墓葬及仇氏家族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仇氏古墓群
仇氏古墓群
仇氏古墓群
仇氏古墓群
2012年5月宝安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宝安区不可移动文物点。
老祠堂、神庙
在臣田旧村曾经有一座仇氏祠堂和一座神庙,祠堂在旧村西边,神庙在旧村西边。期间,两座建筑被毁,均未恢复重建。
臣田的民俗现在臣田的宗族活动主要为每年的清明节祭祖活动。每到清明,仇氏宗亲都会集体到飞鹅山仇氏先祖墓前祭拜先祖,由村中的长者主持祭奠活动,然后各家族再祭奠各自家庭祖先,最后集中进行家族聚餐。
2019年臣田村清明祭祖
点灯节
解放前,臣田村有添丁点灯的民俗,谁生了男孩就是添丁,添了丁的人家就得遵循一项重要的习俗——“点灯”。
90年代的臣田村
这是家族添丁的庆贺仪式,也是家族里新添男丁出生后,认祖归宗的一种重要仪式。家族里所有的男丁出生后,一般都在次年大年初四至正月十五期间举行“点灯”礼,在完成“点灯”礼后,该男丁就得到家族的承认,从而被记入族谱,成为家族的正式成员。“点灯”仪式结束后,添丁的家庭都会摆上几桌,邀请村民一起庆贺。
臣田醒狮队
臣田醒狮队,全称上川黄连胜醒狮武术团臣田醒狮队,属深圳市龙狮运动协会会员,成立于2009年,系上川黄连胜醒狮团的分支机构。
臣田醒狮队
醒狮队武术教学包括洪拳108式、单功伏虎拳、八卦棍三样主要武术及刀、枪、剑传统武术训练。
黄连胜醒狮团于七十年代初成形,经过刻苦训练,创下了名气,四周邻村请黄连胜去办团传艺,成立醒狮团分支,掀起舞狮热潮。臣田醒狮队现任总教练黄志忠正是黄连胜的嫡传弟子,习武数十年的他一手创办了多个醒狮队。
臣田醒狮队队旗
传统舞狮以平台表演为主,新狮初舞前,需经开光点睛仪式,开过光的醒狮便具有生命和灵气,可以进行表演了。黄连胜传下的狮舞有两个特点,一是武术引路,展示一番徒手或器械的武术套路,向观众表明武功是基础,此特点保留至今。二醒狮是“武狮”,狂野、凶狠,动作上大起大落,步伐迅猛敏捷,此特点现今有所变化。锣鼓根据需要以三、五、七星鼓作伴奏。现今的鼓点已有变更。
本报记者 赵慎珠
新蔡县西北18公里处的李桥回族镇,弯弯的洪河穿流其中,把小镇分为了南北两个部分,南来北往全靠渡船。《新蔡县志》(清乾隆六十年修订本)记载,北宋末年,洪河北岸有一棵大柳树,高约14米,因一次意外倒入水中,长长的树梢顺势延伸到了洪河南岸。洪河水流不大时,行人时常走在大树上过河,人称柳架桥。柳树浸水中,久而久之,腐朽断掉,洪河北岸的几家李姓商号,遂集资架起了一座石桥,以方便过往行人,柳架桥从此改成了李家桥。1941年,这里置李桥镇,1986年,又成立了李桥回族镇。
洪河川流不息,灌溉两岸;小镇悲喜故事,轮番上演。千年往事,不经意间,就会浮出水面。
◎葛陵故城
冬至,寒风料峭,万木萧瑟,李桥回族镇葛陵村东北部的一道土岗下,一片麦地绿得通透,是荒野和枯树间最生动的表情。
厚厚的麦田下,掩埋着一座葛陵故城。新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振南说,故城遗址呈龟背形,南北长1.33公里,东西宽1.2公里,曾经四面环水,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设有城门。城墙高出地面1米左右,仅仅在个别地段还留存着墙基,文化层大约为3至6米,由层层夯土构成。千年时光流转,故城不复存在,仅仅从故城西南角、高约1米的城墙基上,有一个大致的轮廓。故城经常发现房基、砖铺地面、水井等遗迹,出土的遗物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居多。根据文献记载,葛陵故城始建于东周,两汉时期继续沿用,有近2000年的历史。2013年,葛陵故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位于今天上蔡县城周围的蔡国故城,后来蔡国迁都到了新蔡,葛陵故城就位于上蔡和新蔡间的洪河北岸。公元前531年,蔡国为楚国所灭,这一带并入楚国的版图。
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姚期列传》中说,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光武帝刘秀封大将姚期的儿子姚丹为葛陵侯,此后数代在此沿袭侯位。相传,姚丹去世后,家人担心被盗墓,把6副相同的棺木葬在了6处,此处多为葛侯陵,人称葛陵。汉代时,这里始置葛陵城。
《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还记载了一个神奇的传说。东汉汝南人费长房成仙后,乘着竹杖归来,把竹杖顺手投到了葛陂中,竟然化而为龙。这个典故后来多被用来吟咏仙道。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云:“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蘋洲”,李白诗中有:“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岑参写道:“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说:“新蔡县西北六十里有葛陂乡,即费长房投竹成龙之陂,因为乡名也。”考古工作者分析,葛陵遗址应该为文献中记载的“葛陂”。
距离葛陵6公里的柳架桥,是这一地的水陆交通要地,《新蔡县志》(二十二年重刊本)提到,柳架桥码头商号林立,货物云集,洪河的南、北岸,陆续建成天王庙、火王庙等八座庙堂。柳架桥继而形成河南二街六巷、河北四条大街的规模,北宋时达到极盛,商业尤其繁华。
考古发掘现场
◎楚墓竹简
1985年,河南省新蔡文物保管所进行文物普查时,在葛陵故城的东北部,偶然发现了两座古代墓葬。199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该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教授宋国定说,葛陵故城位于今天新蔡县和平舆县的交界处,其中一座古墓的主人,是楚国的封君“平夜君成”,“平夜”是封地,“君”是封号,“成”是人名,故城城址很可能是“平夜君”的封邑,墓葬年代在公元前380年左右,“平夜”应该与今天的“平舆”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当地百姓回忆,古墓的墓顶,原来有10多米高的封土,1971年在平整土地时被村民推平,封土部分是逐层夯打的红褐色黏土。
墓葬的平面呈“甲”字形,墓室东西长25米,南北宽23米,墓葬四壁呈台阶状,墓口以下设7个台阶、5个室。考古人员在清理墓葬时,发现7个盗洞,其中汉代的破坏最为严重。墓葬西室,有6具人骨和玉器装饰品,还发现有盛放人骨的小型木棺和丝织品,这些骨架应该与殉人有关。
南室的随葬品比较丰富,有青铜、玉石、象牙、金箔、银箔、漆木器等,尤其是南室的东南部,在一个残破的车轮、车伞盖把等器物的重压下,分布着大量凌乱的竹简,显然,早已经被盗墓者扰动过,这引起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为了安全起见,工作人员将竹简连同淤泥全部起取到室内,进行整理、研究。在对所有竹简进行临摹、初步拼接、缀合后,又采取了密封保护措施,他们首先将单支竹简用两片玻璃片夹紧,两端用羊肠线捆扎,然后装入盛满蒸馏水的试管,用注射器将试管抽成真空后,用橡皮塞密封。
1571枚竹简,出土时呈灰黑色,处理后为黄褐色,竹简全部残断,宽度在0.8厘米左右,密密麻麻的文字书写在竹黄一面,少数书于竹青一面。文字数量达8000个,大部分墨色清晰,其字体或秀丽或奔放,字距或密集或稀疏,呈现出不同的书写风格。
楚国初封于西周,称雄于春秋、战国时期,拥有当时天下的半壁江山,雄踞南方,古蔡国被楚国所灭后,成为楚国在淮河流域北部的重要城邑。宋国定说,古墓出土的青铜器,多处发现有“平夜君成之用戟”“平夜君成之用戈”,竹简中,多次提到“平夜君成”或“小臣成”,由此可知,墓主人为楚国封君“平夜君成”。
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于成龙分析,葛陵楚墓竹简数量可观,颇具考古价值。从时间顺序上,在已经发现的楚地竹简中,只有葛陵楚简属于战国早、中期之交,补上了楚简在时代上的缺环。从地域分布上看,楚简大多是在江、汉、漳流域发现的,只有葛陵楚简出土于淮河流域,为研究楚国腹地和东部疆土之间,在礼制风俗等方面的差异提供了宝贵资料。由于平夜君是楚王的同姓近亲,其地位仅次于楚国国君,葛陵楚简为研究楚国上层贵族的习俗礼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楚墓竹简
◎清真古寺
一条水位不高的洪河在李桥回族镇蜿蜒而去,静静流淌,镇南头的洪河南岸,一座清真古寺少有来人,清幽静寂。
清真寺的东大门,保留完好,牌坊式的门额上,刻有“清真寺”三个大字,右上角有“万历癸丑年建”字样,左上角有“嘉庆癸亥年重修”字样。寺院内,一棵古老的银杏树,10多米高,树围有4米多,树下铺满厚厚的落叶。70多岁的阿訇杜培龙说,此树为雄株,只开花不结果,大约70年前和40年前,曾经两次遭受雷击,断了一个枝头,树体形成一个空洞。令人称奇的是,树内又两次长出树杈,成为树上树,树杈树围达1米多。林业部门鉴定,此树已有640多岁。
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镇南头建有一座清真寺,初建时为草顶,人称草顶礼拜寺。县志记载,自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开始,回族同胞纷纷迁徙此地。
明朝的开国名将常遇春,奉命重建清真寺,新址选在原寺东北300米处的洪河南岸。清真寺内现存一块“御赞碑”,记载下这一盛事。碑的上方,刻有龙凤图案,中间有“皇帝万岁”四个大字,碑文记有:“明太祖高皇帝御制回辉教至圣百字赞”,碑左下方的落款时间为“大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五月二十日”。
清真寺几次重修,清嘉庆年间扩建时,占地达10余亩。新蔡县民族宗教局工作人员介绍,直到上个世纪,这里仍然很热闹。寺院正中的礼拜殿为砖木结构,高10多米,明檐挑角,雕梁画栋,肃穆壮观,琉璃瓦上刻有阿拉伯文字。礼拜殿前,有花砖和彩石铺就的八卦乾坤路。殿北侧,有讲堂3间,阿訇住舍6间;殿南侧,有学堂3间,水房2间。清真寺东大门的门楼两边,立着两尊大理石兽。
古建筑在上世纪50年代遭毁,后遭遇1975年的大洪水,寺院仅留下部分遗存。冷冷清清的寺院内,建筑工人正在忙碌作业。李桥回族镇党委书记张皓磊说,群众期待早日恢复古寺的容颜。
他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的领导下,当地群众自发组建一支回族抗日救国服务队,积极抗日;解放战争时期,鄂豫皖军分区第八专区公署曾在李桥镇办公。近年来,镇党委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使该镇成为豫东南著名的牛羊饲养大镇、畜产品集散地。
清真寺内的古银杏树 宋超喜 摄
◎万户飞天
李桥回族镇西北部的夏庄村,一片麦田广阔,无垠的绿色,延伸到农人的梦里,挑起丰收的希望。
麦田边上,几间小屋一字排开,其中一个房间门头上的金色标牌,引人注目。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授予此地为“中国(新蔡)航天育种示范基地”。据称,万户飞天的悲壮故事,大约与此地相关。
1945年,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基姆在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书中写道:“约在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做WanHoo(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让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上方。他的目标是月亮。”
1958年,德国火箭学家威利·李在书中写道,WanHoo(万户)在“发明并试验一种火箭飞行器时,颇为壮观地自我牺牲了”。苏联、英国等有关火箭专家在一些著作中,也曾提到此事。
1970年,在英国布莱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学会议上,月球表面东方海附近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以纪念“第一个试图利用火箭作飞行的人”。
万户飞天(雕塑)
万户在飞天的一瞬间,他的眼前,或许是极为壮丽、美好的景象,有神鸟、天狗、有奇妙的异兽,或许他是带着无限的欣喜和,以致忘记了绝境和死亡。万户充满了牺牲精神,他的准确姓名是什么,试飞地点又在哪里?
《元史》卷二十八中记载:“壬子,建诸王驿于京师,遣回回炮手万户赴汝宁、新蔡,遵世祖旧制,教习炮法。”有人说,这个“回回炮手万户”,就是来到新蔡李桥镇试验飞天的万户。也有人说,万户的本名是陶成道,擅长制造火神器,受到朱元璋封赏“万户”。遗憾的是,“万户”在中国文献中没有记载,无迹可寻,造就了一段万户迷思,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万户为飞天献出了生命,足以告慰他的是,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并顺利返回,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
万户在当地家喻户晓,中国的航天故事与李桥回族镇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绘图:王伟宾 )
《河南日报》2019年1月4日第7版
人物:潘承家
潘承家,字可钦,号师六,南安乐峰湖内村人。出生于清顺治己亥年(公元1659年),卒于清康熙己亥年(公元1719年),享年61岁。潘承家出身贫寒,自幼孤苦,行伍出身,投厦岛水师,因护驾有功,官晋“左都督”南澳总镇,诰封“四代一品”。
遗迹:蝴蝶墓
潘承家墓位于南安市乐峰镇炉山村慕美山头,俗称“家爷墓”,又称“蝴蝶墓”,是清康熙年间钦赐祭葬的武将墓。古墓早年曾遭破坏,于1978年重修,古墓前的庙内供奉着潘承家及其夫人塑像。
鼓勇争先成良将
护驾立功统三营
李杨瑜
翻开历史华章,有多少王侯将相征战沙场、奠定乾坤。1683年,康熙用武力收复台湾时,在澎湖海域“七日两战”中,涌现出一大批骁勇善战的将士,出生于南安乐峰的潘承家也在其中。
三藩平定、台湾统一之后,康熙将河务视为首要任务。他亲自六下江南,接触社会现实、了解风俗民情、治理水患。1703年,康熙第四次下江南时,壮貌魁伟、护驾有功的潘承家让康熙记住了。潘承家也因此开启他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
出身贫寒的潘承家勇猛善战,在战乱中得帝王眷顾的事迹,被口口相传至今。300多年来,潘承家一直受到乡邻四舍的敬仰。
湖内寻迹
大暑过后便是秋,是最接近收获的季节。择一日从南安市区出发,迎着盛夏的光,驶入蜿蜒山径,穿过流水阡陌,驱车前往湖内村,期许一场邂逅。
隶属乐峰镇的湖内村,因其居住地像一个湖,故称之为湖内,数千人口散布在观音山下。潘承家就出生在这个小村庄里。
泉南潘氏奉潘源节为入闽一世祖,唐末五代,潘氏散居泉州、福州、莆田、漳州等地,明朝宣德年间,潘氏一族入南安乐峰炉内繁衍肇业。到潘承家这一辈是第几代,潘氏族人也记不大清。
潘氏五世宗祠大厅悬挂着一方“四代一品”匾额,这是康熙钦封给时任总兵官左都督潘承家的见证。小村庄走出了一位总兵官左都督,潘氏族人对此颇为骄傲。
墓庙内的“四代一品”匾额。
盛夏的湖内村里有些冷清,没有喧杂人声,没有鸡鸣犬吠,唯能不息的蝉鸣,也渐显得无力。在宗祠不远处,原有一栋潘承家修建的“官衙”,无奈,主人还未入住便亡故。而无人居住的“官衙”早已倾颓,只遗留些许残垣。
距“官衙”一公里左右的慕美山麓有座潘承家墓,当地人称其为“家爷墓”,也称“蝴蝶墓”。远眺以为是一座庙宇,走近细看,方能窥得其中玄妙。墓身前方是重檐歇山顶结构的庙宇,与潘承家墓相嵌融合,墓体呈龟状,用绿辉花岗岩打造而成。
这是潘承家与其夫人的合葬墓,早年曾遭破坏,庙内可见翻修的痕迹,庙前石埕原立有1对石将军、1对石马,均已被盗,现存物为仿制品。正门门楣上有“皇清一品总兵潘承家墓园”鎏金大字,庙内供奉着潘承家及其夫人塑像,其背后的墓碑上书“皇清总兵官左都督潘公承家,诰赠一品夫人郭氏之墓”,碑额处还有“钦赐祭葬”字样。龛的上方有泥塑“四代一品”描红大字,龛前放置的桌子,可供香客放置香烛等祭祀物品。
几经风雨,如今的潘承家墓石埕下方有一对六角“蝴蝶亭”,供人纳凉赏景消闲,青山绿水间,满眼绿树劲草,可见耕种的黄牛悠闲晃荡。
在潘氏族人的描述中,潘承家墓地里至今仍保存着一方墓志铭,由清中宪大夫、通政使司左通政叔锦所撰。从墓志铭中可得知,潘承家三岁丧父,七岁母亲亡故,孑然一身的他,不得已投奔叔父家中。自幼贫困孤寒,但潘承家不曾向命运屈服,成为乱世中雄起的一代人杰。
瓜州奇遇
“边头射雕将,走马出中军。远见平原上,翻身向暮云。”这是康熙曾御笔挥毫赠予潘承家的唐诗绝句。望着庙内悬挂的红底金字匾额,不禁让人思绪倒带。
墓庙内的牌匾上写有康熙挥毫赠予潘承家的唐诗绝句。
乱世中,叔父家无力长期抚养潘承家,他只能漂泊为生,挑柴担盐艰辛过日。没有亲人依靠,潘承家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身材壮硕魁梧,言行间透露不凡气质。有识之人劝告他投奔厦门水师靖海将军施琅部下,一来能解决生活问题,再者保卫边疆为朝廷出力,兴许还能谋个一官半职,光耀门楣。
告别了亲属,潘承家来到厦门,投靠靖海将军施琅部下当一名水兵。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潘承家刻苦操练,作战骁勇,智谋过人,逐渐闻名于军伍之中。
康熙癸亥年(公元1683年),为收复台湾,施琅在铜山龙吟宫举行祭江誓师仪式。潘承家所属的水师归铜山游击将军陈攻克指挥,因其平日训练表现优异,临战之前,被委以水军把总之职。
在澎湖海战中,潘承家所在的水师虽主要承担守备之责,他仍展现出卓越的水上作战技能,勇猛拼杀,屡建奇功,很快被提拔为水师右军千总要职,后又提左都督,任江南镇海将军。
康熙癸未年(公元1703年),康熙第四次南巡时,潘承家再次崭露头角。据墓志铭记载,康熙南巡至扬州瓜州古渡口,正坐在御船上欣赏风景时,忽遇狂风大作,将船帆吹歪,擅识信风的潘承家负责警卫任务,眼看船有倾覆之忧,连忙跳上御船保护康熙。
事情过后,康熙特地详细询问潘承家的前后征战履历,并命潘承家解衣。看到满身伤疤的承家,简直就是一条活脱脱的硬汉,不禁赞叹道:“此福建好汉子也,勇如此,宜扈从(编者注:随驾)。”第二天,康熙对皇太子说:“此大将材也,他日可大用。”
瓜州护驾之后,潘承家被授予京口右营守备之职,负责操练军队,同时防捕盐枭。不仅如此,康熙銮驾至常州时,对潘承家仍惦念不忘并赐食物。到了淮安,康熙又想起潘承家,索性挥毫御书唐代李益的《观骑射》一诗赠予。
统帅三营
康熙一生有六次南巡,潘承家三次追随护卫,与皇帝建立深厚的感情并获得信任。康熙乙酉年(公元1705年),康熙再次南巡,往苏州庆贺生日,潘承家第二次跟随左右。
据《圣驾五幸江南恭录》记载,康熙过京口闸,潘承家接驾。康熙问起他现任何官职时,潘承家回答是巡江营守备,是在前次皇上南巡时,皇太子赏的守备。康熙说道:“汉子很好,可做得总兵。”
整整数月,潘承家都陪伴在康熙左右,护其周全。后康熙重赐御书、金银、人参补品,并提升潘承家为委公署左军游击。
康熙丁亥年(公元1707年),康熙再下江南,潘承家又率舟护驾。见到他后,康熙喜不自胜道:“汝来了么?”据墓志铭记载,这次康熙对潘承家重赐金帛药饵宝物,皇太子赐御笔唐诗,大亲王赐匾额。提升其为水师右将军游击,加封潘承家上溯三代皆为一品,即“四代一品”。授潘承家左都督职衔,同时封潘承家妻室为“荣禄大夫一品夫人”。
加赏、升职、诰封,对于康熙的厚待,潘承家心存感激也更加努力工作。不久福建、广东闹饥荒,潘承家奉旨同苏松戎穆公监运御赈米船队,从福建出发到广东救济灾民。完成任务后回朝复旨,康熙非常高兴,在中和殿设宴慰劳,留在皇都赏赐、游玩多日。
康熙乙未年(公元1715年),康熙在京城召见全国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共计40余员将领,逐一论功。康熙远远就看到潘承家,让原本排在第七位觐见的他直接插队上前,慰劳良久,康熙直接让他在禁苑住了将近一年,朝夕相对。
康熙丙申年(公元1716年),潘承家被破格提拔为福建、台湾、安平三营水师副将,接替将军张国管辖台湾水军。作为最高指挥官,系整个台湾岛海防要务于一身,哪怕舟师哨巡潘承家都会亲力亲为,使得台湾海域靖晏万民称颂。
一年后,潘承家又领特旨,擢升广东碣石总兵。在广东碣石,潘承家不遗余力地察验边防形势,巩固海防力量,事无巨细皆处理稳妥。可惜的是,担任广东总兵不过两年光阴,潘承家便在官署中病故。
死讯传开,“军民哀悼,罢杵弦歌”。康熙得知痛心疾首,特赐谕旨:“潘承家仆仗很好,熟识水性,行走效力之处甚多。擢用总兵官以来,整顿营伍,和戢兵民,尽心职守。忽闻病患淹逝,深为轸恻,应得恤典,着察例具奏。”同时还给予他钦赐御葬的荣耀。
墓志铭这样评价潘承家的一生:“公神勇出于性生,自总角从戎以臻荣贵,凡有烽警,鼓勇争先;恬淡恺恻,洁己惠下,身为大帅,未尝少有兴作役一兵、偏喜怒妄赏罚一卒;用能声名洋溢,翠华频幸,所至优褒,督抚称扬,文章荐举。”彰显潘承家一生为人正直,为将则英勇无畏。这让他上得皇帝眷顾,下得军民拥戴,可谓“一时无两也”。
站在位于湖内村宫埔自然村的潘承家故居内,仿佛能看见那个孤苦却不屈的少年,奋发图强的身影。潘氏族谱中写道:“据其始则如彼,究其末则如此,非所谓不激胡奋乎?后世之人可发奋矣!”意思是说,潘承家虽是孤儿出身,无依无靠,却能奋发图强,成就一世荣耀。后辈之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发奋的吗?
记者:李杨瑜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