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提车吉日

洋是什么意思(漾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0-16 16:33:23 作者:饕餮少女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羊字家族:洋、养、氧,它们都和“羊”有什么关系呢?

《双法字理》丛书对每个汉字的介绍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更重要的是“群字分族”识字法,让我们都能系统识字,学一个字就能带动一大串。

今日汉字主角:洋、养、氧

01

海洋的“洋”,今天多认为“洋”是“漾”的简写,其实自古它们就是两个字,分别指两条河,是古代的水名。

不论是“洋”还是“漾”,因为本就用来指水,所以加了三点水,现在一般字典说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至于为什么右边要用“羊”或“羕”呢?没有解释。

“漾”多指中国西北的河流,那里多山石,水从山上源源不断地流下来。

“羕(yàng)”字下面一个“永”字,就指明这水是从源头而来,又因多山石而使水流分叉很多,形成很多山间小溪,成为羊喝水的地方。

《说文解字》:羕,水長也。从永羊聲。《詩》曰:“江之羕矣。”

所以“羕”本身就有水的意思,指山体上像羊群一般分散在各处,但却是同一水源的水流,且这水流是很悠长的。

后来加“水”另造了“漾”,表示这些水流所汇集成的一条悠长河流,成为水名。

图〡“洋”的字形演变

“洋”则多用在山东地区,以及华北平原。

古时这里多是海,或是黄河的冲积扇,这里水很多,总是动荡不停,水面泛着大量白色的泡沫,像一群羊在水里似的,所以用“羊”字表意表音,就指今天的汪洋、大洋。

今天“漾水”作为水名已经不用了,人们误以为二者是繁简的关系了。

02

养育的“养”,是个简化字,繁体为“養”。上面是“羊”,下面是食物的“食”字,既可以认为羊食草,也可以认为羊被作为食物。

同时,“养”字最早的字形就是“牧羊”,写作“䍩”,是指放羊,目的就是为了食羊,一个“食”字在这里体现了一个小型的食物链。

所以这个字,很有中国文化的辩证思想,意思的表达中有阴有阳,有一种无形的平衡——中庸。

例如“受”字,既有给予自身的承受——受命,又有给予他人的承受——授命,后来才造了“授”字,用以意义上的区别,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阴阳”,以及“阴阳”所构成的平衡,体现在中国人自身的修养上就是“中庸”。这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内涵。

图〡“养”的字形演变

今天,汉字的简化,就是简单地从其草书形体简化而来,写成“养”。作为汉字传承者,除了解说,更要延续和重建这种文化。

在“双法字理”识字法中,我们可以这样认识:“养”字变底部的“食”为“介”,便是把羊“介”于“食”与“被食”之间,依旧是一种阴阳关系下的平衡。

03

氧气的“氧”是一个新字,清朝才造的,是随着化学的传入才造了这个字。

最开始,人们并没有造这个字,就使用了“养”字。氧气就写成“养气”,指能养人活着的气体,帮助人活着的气体。

这样使用了多年以后,整理化学文献时,针对化学元素的分 类给“養”字加了表示气体的“气字头”,因书写不便,于是简化成今天的“氧”字。

○〢关于作者:

本文改编自《双法字理》,作者:白双法老师。

读《双法字理》,学汉字文化!你值得拥有!

汉字文化的学习进步,绝不仅仅是汉字本身,更是一种文化智慧的提升,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构建。

这里是无师字通,专注分享汉字相关的故事与文化,欢迎转发,感谢支持!

人啥时候也不应忘了“本”/随笔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开头两句便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换成今天大白话就是要想让树木茂盛就必须稳固它的根基,要想让河流流得长远就必须疏通它的泉源。木无本不生,水无源不活,所以日常生活中便免不了“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可是个高频词,单纯就它的字面意思来讲也很好理解,但如果我们稍稍用点心挖掘一下它所包含的文化含义,却又觉得很有意思。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所谓的文化底蕴大概就是如此,不同的层次可以领会到不同的深度,而这不同的理解又反过来决定了你的内涵和气质。

“追”和“溯”基本同义,如果粗略理解可以概括为追寻意,但如果往细里挖掘,这两个词却又有明显的区别:“追”是时间线,逆着时光往前推,比如“追悼”“追念”“追忆”“追思”或者“追认”;“溯”是空间线,“溯”的本义是逆着水流而上,逆水流而上干什么?最后上到了哪里?那当然就是“源”,源是水之头。大苏《赤壁赋》有“击空明兮溯流光”一句,无非把流光比喻为河流,溯着流光而上找到了月亮……

那“本”呢,“本”为木之根,树无根不生,所以根是树的“本”。

水有源,树有根,人呢?什么是人的“源”和“本”呢?

也许大家会很自然地说,人的本和源当然是父母了,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啊!

对,非常对。

但我们似乎还可以往更深处挖掘,往更宽处拓展。

就人伦亲情,本源是什么?

就立身处世,人的本源是什么?

人际交往尤其是朋友之间,本源又该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品读《论语》相关的句子。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还是先用大白话来解读一下这段话的意思吧:有子说啊,一个人如果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却喜欢在外冒犯上级的,这种人大概很少;不喜欢冒犯上级领导却喜欢惹是生非造反做恶的,这种人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所以说有品性的人为人处世致力于最根本的事务,确立了最根本的事儿,为人处世的原则也就确立了。我们成天讲究”仁爱“,那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姐妹大概就是仁爱的根本吧?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家里如果是个懂礼数知长幼的人,那么在单位上肯定不会故意找碴顶撞上级,因为他懂礼数啊,有分寸啊。既然连顶撞的不敬都不可能,那怎么会造反起翅呢?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能够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兄弟姐妹,他就具备仁爱的根本了!

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亲爹亲娘都不当回事,如果连自己的一奶同胞都不当回事儿,那他心里还能装下谁?最多也只能装下他自己!不论表面上他对谁再好再恭敬再亲近,最多也只是暂时的有利可图而已,你有用的时候他可以点头哈腰像孙子,甚至比你的亲孙子还孝顺。可一旦“时位相移”你对他失去了价值,关键时候他随时都可能反咬你,甚至一口就能咬断你的脖子。

对待亲情与家庭之,人的”本“应该是重亲情人伦,心里有爹娘,眼里有兄弟姐妹。

对待工作和事业,人的”本“应该是敬事敬职,做好自己的事,把自己的岗位当成最大最重要的事儿,因为它是你的立身之本。别管你的工作多么平凡和卑微,那都是你的立身之本,除非你断然舍弃去寻找新的工作,不然你还真不能随意地贬低自己,最不堪的是你无奈地做着不喜欢却又放不下的事儿,结果是你自己不快乐,事儿也没有做好,损事又害己。

你敬事方有可能让人敬,如果你连自己从事的工作都瞧不起,那又怎么让别人瞧得起你呢?

千万不要认为做事是为单位为别人做的,说到底都是为自己,成就别人和单位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没有事业和单位你可能什么也不是。这点很多人容易犯迷糊,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

你做好了自己的事,取得了让别人羡慕或者佩服的成就,那你在获得各种声誉的同时也注定会得到别人的肯定,你这立身不就有了”本“么?

求佛不如求己。孟子曾经说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己有实力才会有尊严,说到底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应该是做强做大自己。

对待人际交往尤其是朋友呢,“本”应该是真诚忠诚信任,是尊重。以诚求诚,即使求而不得也内心坦荡。

家的本是“和”,家和万事兴,和谐和睦,长幼有序,父慈子孝友悌,其乐融融。

那一个国家的“本”又是什么?

当然是人,是人才,七十二行,行行有人才。

人才从哪里来?

当然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国之兴起之根基,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振兴首要振教育,同样要想毁掉一个国家和民族,也会先从教育开始。

教育的根本是教师,兴国必重教,重教必尊师。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强基固本的道理也许很多人都懂,可在现实生活中却又常常不把这些道理当回事儿,也许有些事落实起来很难,但挂在墙上画在墙上却很容易,慷慨激昂地挂在嘴头更容易?

壹点号壹粉唐长老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最新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虚词“而”的意思

转折连词

“但是,却”

《论语》

“人不知而不愠”“ 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山市》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智子疑邻》

“而疑邻人之父”

《狼》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顷刻两毙”

《爱莲说》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核舟记》

“而计其长”

《观潮》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而僦赁看幕”

《马说》

“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送东阳马生序》

“足肤皲裂而不知”

《醉翁亭记》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满井游记》

“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陈涉世家》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唐雎不辱使命》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而君逆寡人者”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隆中对》

“而智术浅短”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而其主不能守”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公输》

“杀所不足而争有余” “宋无罪而攻之” “知而不争” “争而不得” “义不杀少而杀众” “公输盘诎,而曰”

《孟子》

“环而攻之而不胜” “然而不胜者”

《鱼我所欲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

《愚公移山》

“而山不加增”

修饰连词

可不译

《论语》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智子疑邻》

“暮而果大亡其财”

《塞翁失马》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丁壮者引弦而战”

《夸父逐日》

“道渴而死”

《共工怒触不周山》

“怒而触不周之山”

《核舟记》

“启窗而观”

《大道之行也》

“故外户而不闭”

《观潮》

“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马说》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执策而临之”

《小石潭记》

“潭西南而望”

《岳阳楼记》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先天下之忧而忧”

《醉翁亭记》

“朝而往,暮而归” “临溪而渔” “杂然而前陈者”

《满井游记》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陈涉世家》

“佣者笑而应曰”

《唐雎不辱使命》

“挺剑而起”

《隆中对》

“挟天子而令诸侯”

《出师表》

“可计日而待也”

《公输》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孟子》

“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鱼我所欲也》

“蹴尔而与之”

《孟子故事两则》

“仰而视之”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邹忌讽齐王纳谏》

“窥镜而自视” “时时而间进” “暮寝而思之”

《愚公移山》

“面山而居”“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何苦而不平”

承接连词

“然后”

《童趣》

“使之冲烟而飞鸣”“ 拔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论语》

“温故而知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死而后已”

《世说新语》

“相委而去”

《塞翁失马》

“马无敌亡而入胡” “堕而折其髀”

《伤仲永》

“得为众人而已耶”

《孙权劝学》

“结友而别”

《大道之行也》

“是故谋闭而不兴”“ 乱贼不而作”

《湖心亭看雪》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五柳先生传》

“或置酒而招之”“既醉而退”

《送东阳马生序》

“久而乃和”

《小石潭记》

“乃记之而去”

《岳阳楼记》

“感极而悲者矣”

《醉翁亭记》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日出而林霏开”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满井游记》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陈涉世家》

“夺而杀尉” “为坛而盟”“ 收而攻蕲”

《唐雎不辱使命》

“与臣而将四矣”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长跪而谢之曰”

《公输》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孟子》

“委而去之”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鱼我所欲也》

“呼尔而与之”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孟子故事两则》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曹刿论战》

“登轼而望之” “再而衰,三而竭”

《邹忌讽齐王纳谏》

“而复问其妾曰”

《愚公移山》

“聚室而谋曰”

并列连词

“而且”

《论语》

“学而时习之”“任重而道远”

《》

“妇拍而呜之”

《核舟记》

“中峨冠而多髯者” “而竖其左膝”

《醉翁亭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而年又最高” “野芳发而幽香” “而乐亦无穷也” “往来而不绝者” “溪深而鱼肥” “起坐而喧哗者”

《满井游记》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隆中对》

“则名微而众寡” “国险而民附”

《出师表》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公输》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孟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生而取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因果连词

“因为”

《满井游记》

“而此地适与余近“

《游褒禅山记》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赤壁之战》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

表假设

“如果”

《冯婉贞》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祭十二郎文》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表假目的

“为了”

《阿房宫赋》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鸿门宴》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特殊解释:

1罢了

2紧接着

3一会儿

4有时

5不久

6才,方才

7通“尔”

8通“如”

9即“何况”

《山市》《》《湖心亭看雪》

“城市依稀而已”“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相当于“只不过……样罢了”

《山市》《》《观潮》

“既而风定天清”“既而儿醒”“既而渐近”“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不久,紧接着

《世说新语》《》

“俄而雪骤”“ 俄而百千人大呼”——不久、一会儿

《岳阳楼记》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醉翁亭记》

“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不祥》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方才

《促织》《项脊轩志》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察今》

“军惊而坏都舍”——通“如”:好像,如同

《谏太宗十思疏》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小汇总结:“而”共有 15 种用法分别为:

1、转折连词——“但是,却”

2、修饰连词——可不译

3、承接连词——“然后”

4、并列连词­——“而且”

5、因果连词——“因为”

6、表假设——“如果”

7、表假目的——“为了”

8、罢了

9、紧接着

10、一会儿

11有时

12、不久

13、才,方才

14、通“尔”

15、通“如”

注:“而”一共有15种用法,但是只有9种需要掌握和运用,分别是

1、转折连词——“但是,却”

2、修饰连词——可不译

3、承接连词——“然后”

4、并列连词­——“而且”

8、罢了

9、紧接着

10、一会儿

11、有时

12、不久

其余的只做了解。

5、因果连词——“因为”

6、表假设——“如果”

7、表假目的——“为了”

13、才,方才

14、通“尔”15、通“如”

10个不像成语的成语,第一个就“令人喷饭”!

前言

从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经”的成语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挑战不可能》最新一期节目中,几位参赛小选手要从30组词语中选出两个假成语。主持人撒贝宁被“喝西北风”“加减乘除”给迷惑了,甚至扬言发誓,如果它们是成语,就“吃掉手卡”,结果被连连“打脸”。

没错,这两个词都是成语!“我读书少别骗我!”网友和小撒一起“翻车”,但也感慨:从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经”的成语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起来看看那些不像成语的成语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吧。

1

博士买驴

这个看起来很有画面感的成语,出自《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博士在古代为官名。古时候,有个非常自负的读书人,认为自己学识渊博,常常卖弄笔墨,炫耀文采,人们便嘲讽他为“博士”。

有天,“博士”到集市买驴,付钱后,他叫卖驴的人写个凭据。卖驴的人不识字,就让他代写。“博士”洋洋洒洒写了三大张纸,满篇都是空话,甚至没有提到“驴”字。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一段话:“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博士买驴用来讽刺写文章长篇累牍,却说不到点子上。

2

令人喷饭

这是去年因为《新闻联播》播发的国际锐评中用到而出圈的成语。“令人喷饭”最早出自苏轼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筼筜(yún dāng)谷偃竹记》。

这篇文章中,苏轼写到自己和文与可相交的趣事。文与可是画家、诗人,和苏轼是表兄弟的关系。

文与可有天在山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苏轼写给他的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喷饭满案”自此成为苏轼相关的成语。

在后人的使用中,逐渐衍生“令人喷饭”,用来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3

谈何容易

“谈何容易”如今已成为一句俗语,很多人并不把它看作成语。它作为成语,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汉武帝即位不久,下令全国推荐人才。东方朔到长安向武帝上书自荐,被任命为常侍郎。

自此以后,东方朔曾多次上书提出关于朝政的建议和看法,但不少意见和规谏都没被采纳。有一次,东方朔又提出耕战强国之策,也未被采纳。

为了讽谏汉武帝,东方朔写了一篇《非有先生论》。文中虚构了一个故事,用“谈何容易”来表达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

谈何容易用来比喻事情办起来,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简单。

4

惨绿少年

这也是个容易造成误解的成语,出自搜集整理唐朝奇闻怪事的文集《幽闲鼓吹》。

唐朝时,潘孟阳当上了户部侍郎,他母亲认为自己儿子没什么本领,却窃取高位,早晚会出事。潘孟阳很不服气,认为周围的官员都和自己差不多。他母亲就让儿子请他的同僚们吃饭,自己偷偷观察,发现这些人果然没什么才能,于是放心了。

不过,潘孟阳的母亲唯独见到末座一位身穿绿色官服的少年,与众不同,认为他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后来这位名叫杜黄裳的少年,果然出人头地,当上宰相。

“惨绿少年”一词中的“惨”通“黪”(cǎn),意为暗淡。“惨绿少年”引申为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

5

药店飞龙

“药店飞龙”的确是个与中医、药店有关的成语,但意思却不如字面上那么雄浑。它出自南朝乐府《读曲歌》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道:“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描写一个独守闺房的女子,因为终日思念夫君而为伊消得人憔悴,身子瘦得像是落入药店的飞龙,只剩一副骨架。

“药店飞龙”中的“飞龙”指的是中药龙骨,它是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药店飞龙,如今用来比喻人瘦骨嶙峋。

6

哀梨蒸食

这个像是菜名的成语,与吃有关,却不是一道菜。它出自《世说新语·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蒸食不!’”

桓南郡是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桓温之子桓玄,他遇到什么人惹他生气,往往发怒道:“你得了哀家梨,总不该再蒸来吃了吧!”这里的“哀家梨”是指汉代秣陵这个地方哀仲家里种的梨,个儿大味美,名气很大。

哀梨蒸食,用来讽刺蠢人做蠢事,糟践好东西。

7

从井救人

“从井救人”,难道是从井里救人?这个不能从字面含义理解的成语,实际出自《论语》。

《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内容——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孔子弟子宰我爱钻牛角尖,喜发怪问。他以假设情景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人掉下了井里,有仁德的人会不会跟着跳下井去?

对此,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就此讲了一个道理:有仁德的人,一定会去井边救人,但是他不可能也去陷落井中;他可能被别人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因此,孔子说“何为其然也”,意思是为什么会那样做呢?

从井救人,是指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方法不当,于人于己都无好处。现多比喻冒着极大的风险去拯救别人。

8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难道不就是世界文化遗产——我国的长城吗?答案是,并不仅仅如此。作为成语,它出自《南史•檀道济传》。

檀道济是南朝宋的著名将领,曾跟随宋武帝刘裕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官至征南大将军。刘裕死后,其子宋文帝刘义隆继位,因为檀道济是前朝重臣,而且几个儿子都勇猛善战,宋文帝害怕控制不了他,就把他杀了。

檀道济在被捕时,非常愤怒,拿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把帽子扔到地上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意思是,你们这样干,是自毁长城啊!

万里长城用以比喻国家赖以守卫疆土保国安民的将士。

9

冬日可爱

这又是个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成语,出自《左传》。

《左传•文公七年》中曾有云:“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魏晋时期的经学家杜预后来在注解《左传》时写道:“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赵盾是赵衰的儿子,春秋时期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曾任晋国卿大夫。他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受到冲击与削弱。晋国国君襄公死后,赵盾在拥立谁为国君这一问题上,与晋国大夫贾季产生争执。

后来,贾季被人问到:“赵盾与他的父亲赵衰相比,哪一个更贤明?”贾季打了个比方说:赵衰是冬日太阳,赵盾是夏日太阳。

意思是:赵衰好像冬天的太阳,使人感到温暖、亲切,人们愿意接近。赵盾杀伐决断,手段狠辣,令人感到恐怖。

冬日可爱用来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与之相对的成语是“夏日可畏”。

10

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在字面意义上的确是半部《论语》。它出自宋代文言轶事小说《鹤林玉露》。

《鹤林玉露》中曾有这样的记述:北宋时期,政治家赵普出身小吏,读书不算多。他辅佐宋太祖赵匡胤东征西讨,统一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继续担任宰相。

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恰当。

宋太宗有次问赵普:“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回答:“臣平生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书。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使天下太平。”

半部论语旧时用来指对儒学经典《论语》的夸赞,比喻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能治理国家。

这10个不像成语的成语,

发给大家吧,太涨知识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环球文摘”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噗噗噔一吹……北京的年味都在这儿了

“候鸟”们正要“飞”回家乡过年

我也想到了家乡北京的年味

在老北京庙会上

有一种琉璃制的响器玩具叫噗噗噔儿

现在不多见了

我寻到几支

您听,噗噗噔儿一吹这声↓

庙会上的年味不止是声音

还有色彩、味道和人情

大年初一头一天

厂甸、白云观、龙潭湖、地坛的庙会上人群熙攘

人们看曲艺表演、赏古玩字画、尝风味小吃、买耍货杂物

其乐融融,热闹喜庆

(图片来源:东方IC)

庙会上,风车清脆的鼓声、飞舞的彩轮

预示新春将至,祈望着四季平安

这声音、色彩是北京人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

庙会上,冰糖葫芦五彩缤纷

一串串山里红、麻山药、黑枣、山药蛋、荸荠、橘子瓣、草莓

与光影共舞/摄

往糖锅里一沾,竹板上一拍

冷却后晶莹剔透,咬一口酸甜冰脆

庙会上,孩子是主角

(摄影:陈晓根)

北京城发展近千年,沉淀下无数文化瑰宝。北京人的性格又像极了正月的天气,明朗清冽。

这样的文化氛围和性格使得北京人大年初一不会窝在家里,他们会带着孩子挤进人群,让好奇心引领孩子在一看、一试、一尝中感受家乡传统文化。

就是没带孩子的大人也是怀揣着童年,一个个东瞧西瞅,笑不拢嘴。

看拉洋片。(图片来源:东方IC)

天桥“大金牙”第四代传人邹建民先生表演的《西游记》选段

吹糖人。(图片来源:京华时报\东方IC)

画糖画。(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摄)

北京春节庙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民俗文化中饱含着温情

这其中

南新华街、琉璃厂一带的厂甸庙会有400多年历史

可谓“文武双全”

庙会期间

荣宝斋、戴月轩、一得阁、萃文阁、中国书店等老店开门迎客

这里不仅纸墨笔砚一应俱全

还送“一笔福”、送春联、替市民鉴宝

请市民体验制笔制扇过程

欣赏古籍修复、木板水印工艺

游客在荣宝斋体验木板水印工艺。(图片来源:东方IC)

厂甸离天桥不远

曾经不少艺人在庙会期间撂地演出

有唱双簧的↓

厂甸庙会上的双簧表演。(图片来源:东方IC)

吞宝剑的↓

厂甸庙会天桥艺人表演吞宝剑,这活儿我劝您别模仿。(图片来源:东方IC)

舞狮的↓

北京厂甸庙会上的狮子滚球表演。(图片来源:东方IC)

跑花会的↓

“劳动同乐”成员在庙会合影

说到跑花会,家住宣武门外诚实胡同的吴宝华师傅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营了一家字号“劳动同乐”,专门在北京庙会上表演舞狮、耍中幡、踩高跷、跑旱船、骑驴、大头娃娃。表演者都是一家人,分工明确,还有人专门负责操持响器、推鼓架、看摊。一天表演两场,收入颇丰。吴家曾经逢年过节在京西妙峰山立旗舍粥,可见一斑。

“劳动同乐”老板吴宝华之女吴秀英女士

和全国各地的人们一样

北京人也盼着新年有个好光景

他们喜欢到复兴门外白云观庙会纳新福,图个吉利

白云观庙会同样历史悠久

特色项目有打金钱眼、摸石猴

寄托了人们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白云观庙会。(图片来源:东方IC)

白云观内有座单孔石桥叫窝风桥

金钱眼就在桥洞里

人们凭栏向着金钱眼投掷铜钱

祈求来年财源滚滚

(图片来源:东方IC)

老百姓还特别喜欢到白云观庙会上摸石候讨吉利↓

(图片来源:东方IC)

八十年代北京兴起了龙潭庙会、地坛庙会

虽没有悠久的历史

但是它们凭借鲜明特色

深受百姓喜爱

也不知道是不是离国家体育总局近的缘故

文体成了龙潭庙会一大特色

文体爱好者大可一试身手

不过这里遇到的对手都不弱

龙潭庙会上的冰雪大世界。(图片来源:东方IC)

“书香满堂画初成,琴声绕梁棋子落”

龙潭湖公园西南角的腾龙阁

是庙会设立的棋类活动区

众多世界冠军和国手在春节期间

轮番坐镇,迎战民间高手

陪棋迷们下棋过大年

在北京龙潭庙会上,棋手正在下棋。(图片来源:东方IC)

2013年2月13日,在北京龙潭庙会上,国际象棋大师李文良与多名业余棋手下棋。(图片来源:新华社)

2014年2月4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左)在龙潭庙会活动现场与一位小朋友交流。(图片来源:新华社 记者 公磊摄)

中国柔道队也曾在庙会期间摆擂

观众可以自由选择一名队员当对手

上擂台“挑战”

人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排队挨打……啊不,打擂!

龙潭庙会、地坛庙会还有众多游艺活动

砍不到的罐、套不中的圈、扔不进的球、投不中的篮

这些难度都不小

羡慕别人抱着奖品面带春风?

那您就买币吧

庙会上的游艺项目售币亭。(图片来源:东方IC)

游艺项目套圈。(图片来源:东方IC)

2006年1月31日,市民在庙会上玩起投篮游戏。(图片来源:新华社 记者 王呈选摄)

民俗也可以精致而小众

北京东城区第一文化馆新春游乐会

是北京独一份的室内庙会

楼上楼下三层

“非遗”展示、谜语竞猜、群众歌舞、票友演出

活动丰富多彩

庙会期间一层大厅布满了红纸写的迷条

甚是喜庆

北京东城区第一文化馆新春游乐会一层大厅猜灯谜活动。(图片来源:东方IC)

猜灯谜和吞剑哪个更危险呢?不好说!灯谜又叫“灯虎”,比喻灯谜难猜,跟射虎一样。

这些灯谜出自翟鸿起先生,翟先生一生痴迷北京民俗文化,他出的灯谜,用典、会意、增损使用巧妙,猜起来要层层解锁,难度极大。要是不知道其中门道,硬猜生想,就好比走进文字迷宫,轻则呆立原地,重则面部扭曲。不信您试试:

立足首都(打一北京地名)

弄恼了小旋风(打两个字的生活用物)

打点滴(打一物)

东城区第一文化馆新春游乐会还有很多非遗展示

比如:内画鼻烟壶↓

(图片来源:新华社)

捏面人↓

(图片来源:新华社 张传东摄)

皮影戏↓

(图片来源:新华社 张传东摄)

沙燕风筝↓

金马派风筝传人吕铁智展示沙燕风筝制作技艺。

北京人喜爱的沙燕风筝从清早期就已成为北京风筝的主角。沙燕风筝以生活在北京的家燕为原型,这种燕子每到春天飞回北方,象征大地回春,有报喜之意。更有意思的是,沙燕风筝的形象由“一家子”组成。肥燕喻男,瘦燕喻女,比翼喻夫妻,雏燕喻娃娃,寓意家庭和睦,阖家团圆。

庙会期间,北京金马派风筝传人吕铁智老师坐镇文化馆,游客可以一睹做工精细的金马派沙燕风筝,保准让您爱不释手,不忍放飞。

春节里

北京还有主打红楼主题的大观园庙会

以及朝阳公园洋庙会、石景山游乐园庙会、八大处庙会……

都各具特色,值得一逛

北京大观园庙会上热情洋溢的老百姓和冻木了的金陵十二钗。(图片来源:东方IC)

2015年2月19日,在北京石景山游乐园“迎春洋庙会”上,几名外国演员参加盛装巡游。(图片来源:新华社 李文明 摄)

庙会再热闹也是正月

天气冷,只逛不吃是不行的

灌肠、豆汁、焦圈、艾窝窝

面茶、年糕、炸糕、茶汤、油茶

……

挑两样心心念的品尝

2008年2月6日,游客在北京地坛春节庙会上挑选风味小吃。(图片来源:新华社 张迺杰摄)

临回家买点耍货送给孩子

摆在家里也喜庆

2014年2月4日,一名女孩在厂甸庙会上挑选老北京手工艺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记者郝丽颖 摄)

2013年2月14日,一名小游客在北京厂甸庙会上抖空竹。当日是正月初五,北京厂甸等庙会落下帷幕。(图片来源:新华社 记者 兰红光摄)

庙会大多是开到初五,年节就算过了。人们开始忙着工作学习和生活,忙着忙着一抬头就会触景生情脱口而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的话。恍然发现又是春天了,玉兰盛开,早樱纷落,泡桐国槐飘香,夏虫蝉鸣四起,一阵清风袭来,天高气爽、光阴婆娑、枫叶渐红,秋雨过后,雪花飘落年节又至。

生活就这么旋转轮回着,这中间实在需要一个热闹喜庆且充满温情的春节,用来感恩过往,亲近亲友,再梳理一下思绪和“羽翼”。(文/焦鹏)

【附】文中灯谜谜底:

立足首都(北京站)

弄恼了小旋风(火柴)

打点滴(注水肉)

“笕”是什么?|酆家笕桥的小石桥毁于运河第二次拓宽之时

1

看见“笕”字,人们首先会想到笕桥机场,笕桥原是杭县的一个小镇,因早在20世纪初建造飞机场而闻名于世。

“笕”是一个形声字,音从见,义从竹,是引水用的竹管。在江南水乡,竹子是最常见的植物,也是最常见的用具,人们将竹节凿通,可以接水,像现在的塑料水管。

将它埋于堤岸之下,大端连接河浜,小端悬于圩田,水便会源源不断地流入,不用时,只需堵塞一端即可,可见笕是一种简易的灌溉工具。

笕桥地处水乡,阡陌田野间肯定有许多这种引水用的竹管子,其实在唐代时候,西湖周围尚是田野,也有笕,白居易在《钱唐湖石记》中说道:“钱唐湖一名上湖,周围三十里,北有石函,南有笕,凡放水溉田,每减一寸,可溉十五余顷。”石函又作石涵,是石砌的小涵洞,与笕同时放水。

可见笕与涵都是水利灌溉设施。

时中央笕桥航校

2

京杭古运河斜穿桐乡全境,长达八十华里,将桐乡分作塘南、塘北、塘东、塘西四部分,综观整个地形,塘南高而塘北低,塘东高而塘西低。

塘东尤其是塘南,多平坦广阔的荡田,塘西特别是塘北,多低洼错落的圩田,笕最适用于圩田区,所以在塘西特别是塘北最常见。原新生镇和原炉头镇在塘北,南接运河,沿岸有曹家笕、乌道笕、李家笕、大庙笕、小同笕、穆家笕、酆家笕、正家笕等。

笕不仅建于运河边,更多建于众多小河浜两岸,这些小河浜深入圩田区,纵深数里或十数里不等。

从前,每到小满时节,要插秧了,圩田需要灌溉,随处可见笕在放水,悬于田旁,汩汩自流,农民在田间耕种,一派原始的田园风光。

抗战时期,爱国诗人钟桴作《御儿竹枝词》十余首刊登于《塘南半月刊》上,其中第一首写道:“运河衍派一条条,境内沿塘十二桥。过笕有涵横有渡,行人方便到今朝。”

从中可知,一直到近代,笕还是一种常见的灌溉工具。

3

桐乡八十里运河两岸古老的水利设施遗迹,一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初运河全线拓宽时才被毁,如石门至陡门一段原有的备河、纤道,而单桥南堍一段用以泄洪的河道,则到九十年代中期运河第二次拓宽时才填没。

我妻子娘家在塘北,属原炉头镇杨园村,距运河不远,有一次我走北岸塘路去她家,见一条小河的出口处有一座小巧玲珑的石平桥,东西走向,紧贴运河,式样很古朴,心生好奇,便停下自行车仔细察看,见靠里的中间石梁上刻着“酆家笕桥”三字,旁边还有一列小字,隐约是“光绪××年”字样,可见这里原是酆家笕。

桥北小河蜿蜒向北,长达数里,两岸便是低洼的圩田,我想象从前播种时节,农民灌溉主要是依靠笕这种简便的工具。

这座名叫酆家笕桥的小石桥也毁于运河第二次拓宽之时。

--END

文/颜剑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