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明天(8月30日)是农历七月十五或中元节,新加坡的中元节有哪些习俗?
新加坡的中元节习俗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代表性的习俗包括中元祭祖、放河灯、焚香烧纸、中元、中元晚宴、七月歌台、以及福物投标等。
放河灯
河灯,又名“荷花灯”,以纸板或木板为底座,用纸糊成宫殿形,底座上放一支蜡油,置彩色三角形纸旗,称为“普渡旗”。在普渡旗或河灯上用毛笔写上吉祥语,并署上自己的姓名,让祖先或“好兄弟”知晓是谁供奉的。
放河灯的意义,一是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为活着的人祈福,寓意厄运将随流水而逝;二是用河灯为不幸溺水身亡的“好兄弟”超度,早日投胎转世。
烧街衣
新加坡华人七月就在自家门前、组屋楼下或店面走廊烧街衣,认为可以请观音菩萨度化救助“好兄弟”。几乎所有香烛纸扎铺都有售专门的“街衣包”,里面有观音衣、金银元宝、纸钱、七色衣和往生咒等。烧街衣的供品包括烤乳猪、豆腐、芽菜、龙眼、连壳花生、米酒、白米饭、米粒、糕点、瓜果(可作为香炉用)等。烧街衣时要先烧观音衣,请观音菩萨把守着关。所有供品及器皿物品,均不带走,以免将“好兄弟”带回家。
烧街衣的场景
为了便于清理纸灰,不影响公共卫生,新加坡政府在住宅区周边和组屋楼下特地摆放深色的大型铁桶状焚烧炉。这些焚烧炉是专门用来焚烧纸钱及纸扎的祭品,同时祈求自己和家人顺顺利利地度过这个月。在祭拜时,老板们还会向“好兄弟”求取数字买彩票,为公司谋福利。或许是“好兄弟”真的有灵,据说求取的数字中彩票的几率很大。
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外景
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全岛在不同地方搭起大棚举办中元普渡。这期间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中元节的热烈气氛,随处可见各家各户、商家店铺、公司企业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点烛焚香,设坛酬神。
中元普渡内景
中元普度有“家普”、“街普”、“市普”、“庙普”、“行业普”等。其中以家庭为单位的普渡称为“家普”;以街道或组屋小区为单位的普渡称为“街普”;以小贩中心、购物中心、商场为主体的普渡称为“市普”;寺庙举办的普渡称为“庙普”;行业协会举办的普渡称为“行业普”;由团体、社区、庙宇联合举办的普渡称为“联普”。整个七月份,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普渡。
中元普渡不单是为“好兄弟”减轻罪孽,早日安息,更是普渡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将士。传说罪孽深重的“好兄弟”不能投胎转世,到处游荡。为了让阴阳两界的人鬼平安,便在中元节专门为“好兄弟”设醮普渡,安抚引导“好兄弟”早日脱离苦海,投胎转世。
中元晚宴和福物竞标
中元普度结束后,便开始中元晚宴。晚宴极为丰盛,对所有人免费开放,谁都可以坐在席上尽情享用,只是最中间的那一桌是留给“好兄弟”的,不能就坐入席。
福物
晚宴大约吃到一半的时候,便开始福物投标。这也是新加坡中元节的特色之一。用来投标的福物都是中元会会员和热心人士捐赠或制作的,有神像、米桶、“乌金” (一块装饰为金色的木炭)、彩票、发糕、酒、电风扇、电视机、微波炉、手提电脑、脚踏车、儿童玩具等等,花样繁多。福物的包装被赋予富贵招财、吉祥如意、兴旺发达等美好寓意,如发财炉、发财米桶、宝莲灯、金彩大吉、特大发糕、金银山等。福物的设计也随着时代和潮流而改变。近年来,很多福物会装上LED灯,让福物看起来更加亮眼。
七月歌台
除了上述的普渡、福物投标外,中元节最受瞩目的活动之一,是为“好兄弟”提供娱乐享受的歌台表演,称为“七月歌台”,简称“歌台”。歌台或就在普渡的舞台,或在各组屋区邻里中心、工业区或社区公园的草坪上临时架起大帐篷,搭建歌台。歌台一侧是为欢迎 “好兄弟”到来的供台。供台上有烤乳猪、烤鸡、烤鸭、水果、罐头、素食斋品等祭品,插着香烛和普渡旗。
穿着耀眼而华丽服装的演员们将登台表演会演唱中英歌曲,他们也会用福建话、广东话和潮州话献唱。据说“好兄弟”也会到场欣赏上的表演,他们会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座椅,可是这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无论是流行歌曲或是民间歌谣,都能让人鬼陶醉其中。
— END —
(来源:羊城网,只做学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鸣谢,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一年365天,广东人总有神拜。广东“神仙”数量之多,类型之丰富,也让人叹为观止。
拜神,是广东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只要你愿意,每天都可拜神
在广东,“拜神”深入人的生活,一年到头,广东人天天都拜神。
每天一炷香,初一十五三柱香,这是广东家庭拜神的基本仪式。遇上传统节日,还会有特定的仪式程序。
比如,大年初一,广东的师奶们会凌晨起床,杀鸡、上香、祭祖拜神、烧炮仗。大年初一,小孩通常不是被利是砸醒,而是被一大早接连不断的炮仗声吵醒。
除了中国传统节日会拜神外,某某神仙的诞辰,广东也会有集体拜神活动。
比如,广州黄埔的“波罗诞”庙会,“波罗诞”就是南海神(祝融)的生辰庆典,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一至十三,市民会从各个地方来到南海神庙拜神上香;观音诞,村民会到附近的观音庙中拜神祈福;在广州的白云区有供奉哪吒的庙宇,每年农历三月初六,哪吒诞辰,附近的村民都会到庙宇拜哪吒,以表心意;还有各种本地的神仙诞,在佛山,有关帝诞、三界诞,不同的神仙有不同的庙宇,每到某某神仙诞辰日子,村民就到各自的庙宇进行拜神仪式。
广州“波罗诞”
传统节日要拜神、神仙诞辰要拜神,“迎新”也会拜神。比如,新屋入伙、新车上路、新公司开业、新电影开拍、孩子入学幼儿园、老公第一天上班,广东人都会拜神,祈求神仙保佑新阶段可以顺顺利利。
同时,广东人还会为了庆祝亲人生日而拜神,比如家中老人六十大寿、自家老公四十岁、小孩刚满十周岁、自己上了三十岁等等诸如具有象征意义的日子,他们都会在家上香拜神烧炮仗,与神同庆。
反正,只要你愿意,每天都可以找到一个理由拜神。
在广东,万物皆可神仙
讲起神仙的数量,广东可能是全国第一。
在潮汕,“初一、十五拜玉皇大帝;初二、十六拜地主老爷;初三、十七拜妈祖;初四、十八拜财神爷;初五、十九拜五谷母;初六、二十拜珍珠娘娘;初七、二十一拜三山国王;初八、二十二拜观音;初十、二十四拜如来;十一、二十五拜伯公;十二、二十六拜虱母仙;十三、二十七拜何仙姑;十四、二十八拜太白金星。”
光是记住上面这些神仙名号就要花上不少脑力,何况这上面的神仙也仅仅是广东神仙的冰山一角。日月星辰自然现象、古代先贤帝王、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郑和、历史人物李白鲁班关羽、各宗教领军人物释迦牟尼耶稣和上帝、神话故事人物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都有可能被广东人拜。
神仙再多,最威武的却还要数关公。
黑社会小弟出任务之前,要拜关公,保佑他们可以平安归来;与黑社会死对头的香港阿sir们也会拜关公,因为他们认为关公是他们的祖师爷;在一些武馆大厅会悬挂关公的画像,徒弟入门前先拜关公后拜师傅;在企业、士多店、普通人家里……关公的身影简直无处不在。
香港电影中经常出现“拜关公”的镜头。
知乎上一个网友有一段神奇的经历,刚毕业从外地来到广州工作,第一次开公司会议,是围着一尊关公像开的。为什么会议室要摆关公像?因为老板祖籍汕头。
所以,关公“业务”非常繁忙,他要保护好人、要杀坏人、要辟邪打妖怪、要助人发财,甚至在一些地区,关公还要助妇女怀上儿子。
紧随关公之后,最受欢迎的神仙就是“财神爷”。
在广东仙界,财神是最热门儿的职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代表财神爷的有:比干、文昌帝君、姜子牙、利是先官、五路神、七总管、关公、赵云、钟馗等等。
财神,又分文财神与武财神,文财神负责招财、武财神负责辟邪守财,在一些广东老板家中,文武财神,会配合一起用,达到价值最大化。
这种对财神的尊重也会延伸到“活人”身上。广东有一个有趣的买卖风俗,一天中,开门第一位顾客,就是财神爷。老板对待这位顾客,绝对要热情款待,目的要做成这一笔生意。如果没做成,老板就会觉得自己把财神吓跑了,这会影响接下来一天的生意。
广东拜神,拜得认真
鲁迅先生曾经感叹过——真的说过:“广东人的迷信却迷信得认真,有魄力。”
广东人对神仙的那种认真,让人叹为观止。
就拿供品来说,不同供品有不同涵义,个中细节十分讲究,烧猪是广东人最喜欢用的供品之一。烧猪红皮赤肚,看起来很“有火气”,有火气才有运气。在一些“迎新”的拜神仪式中,比如新电影开机仪式,烧猪寄托了接下来电影拍摄顺顺利利、票房大卖的美好愿望。
鸡也是广东人最常用的供品,“鸡”里蕴涵大学问。拜神一定要用没有色素的鸡,取清清白白的意思。另外鸡一定要全只,不能斩件。在选择鸡的种类上,也非常讲究,拜神一般用生鸡,而不能用阉鸡,阉鸡是被阉割过的,不完整且不能繁衍,这个意头不好。端上神台后的鸡,鸡爪不能向着神明,这是对神明的不敬。
最近几年,有些广东年轻人会用烧鹅来拜神,其实这不太符合规矩,因为广东话“烧鹅”,像“烧我”、“杀鹅”像“杀我”的意思,听起来都不太吉利。
除了供品的选择,拜神仪式中,烧纸钱也有一套严谨的法则。
纸钱又称为冥纸、冥钱、阴司钱、阴司纸、衣纸、金银纸等,是拜神仪式中的纸祭品,按照图案与功能的不同,分为纸钱类、器物类、经咒类,其中纸钱类最为常用。
纸钱与神明的等级对应。比如,天公金,只能用来拜天公,也就是玉皇大帝;寿金,是烧给等级较高的神明;而我们最常用的金纸、银纸,是烧给祖先、亡灵,还有一些等级较低的神明,诸如门口土地爷爷、地主老爷。
以中元节为例。广东在中元节当晚有“烧街衣”的拜神仪式,是为了祭祀在街上的孤魂野鬼。这个拜神的仪式,需要准备的东西,就很有特定性。首先是纸扎制品,大幽、小幽各一套,五色衣七套,元宝、溪钱、金银钱各一份,香一扎,蜡烛七对。这些纸扎制品都趋向简单朴素,因为街上的孤魂野鬼,等级比较低,不适宜用过于华丽的纸钱。
拜神金银纸
同时,为了让神仙开心,拜神还会伴随表演活动。
比如,在潮汕地区,正月十九游玄天上帝,村中摆设各个祭台,俗称“神前”。在这个拜神仪式中,有一个神前赛大鹅的风俗,村中无论贫困还是富贵人家,都会养上几只大鹅。神前的卤鹅,养得又大又肥,重的可达二三十斤,游神摆神前,任由凑热闹的乡民品评,村中的有钱人家,还会把它当作炫富的机会。
在广州,也会有隆重的神前歌舞杂技表演,目的就是让拜神仪式的场面要热热闹闹,祈求来年也可以如今年这样热闹又富足。
是迷信,也是生活的仪式感
广东人为什么如此执迷拜神?
据说是因为广东自古天高皇帝远,“事鬼敬神”的民间文化得以比较完整地传承和保留。想来并非没有道理,这大概也是广东市民文化发达的又一证明。
在广东人的生活里,拜神当然重要,却更多是求个意头,求个心安,在具体的事情上,该怎样办事从来都不含糊。
他们拜关公,生活里讲的是正义、诚信;他们拜财神,爱财爱得毫不掩饰,但靠的是用心服务客户。
也许曾经,拜神的确是一种迷信;到了现在,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无伤大雅的癖好。也是因为有这些仪式感满满的习惯,让广东人把每一天的生活都过得认真,过得丰富多彩。
撰文 | 凉亭
不知不觉,又一年的中元节就要到了,中元节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大家知道什么叫中元节吗?中元节的习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什么叫中元节_中元节的习俗大全,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叫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亡人节、七月半,是我国古代传统节日,与清明节、寒衣节并称为三大鬼节。起于北魏的中元节迄今已千年有余,在这一天,放灯让鬼魂得以转世的习俗时代承袭,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时代特色。
而在佛家的说法里,七月半这天要感恩报答父母的生长养育之恩。因此在中元节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让人谨记父母的恩德。
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中元节的习俗又有哪些,更多的精彩内容,尽在本期的中元节专题。
▼中元节的习俗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烧街衣
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做茄饼
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不过,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馋。
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祭祀土地和庄稼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说到武汉人的过年习俗,那可就要从腊月二十三说起了。过年的架势从这一天就开始了。这一天,家家户户“打扬尘”,“尘”跟“陈”同音,也就是除旧迎新的意思。
腊月二十四,就是过小年了。关于过小年到底是哪一天过还有蛮多讲究,老话说“君三民四王子二十五”,意思就是皇帝腊月二十三过,王子大臣腊月二十五过,老百姓腊月二十四过。
每年都有外国友人在武汉感受传统年味
传统上,北方人一般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人包括老武汉人,都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武汉作为历史重镇,先后有北方人随着重工业来到武汉,再加上九省通衢的商业地理位置,许多北方人在此通商、通婚,形成了武汉民俗文化上的南北大融合。因此,对不少武汉人家,今天和明天都是小年。
在北方,这个日子很受重视。小年这天要祭祀灶王爷,称为“辞灶”。供奉的主角,一是饺子,二是糖瓜等甜品。出门饺子进门面,供饺子和糖瓜就是让灶王爷骑马上天,一路顺风;用糖瓜是希望灶王爷嘴甜,只说好话。
这一天还是老鼠嫁姑娘的日子,所以以前的姑娘嫂子还要用红绿纸剪成嫁衣压在灯台下,为老鼠送上一份厚礼。
武汉的小年倒是没有这么复杂,主要是扫扬尘,拉开准备炸藕夹、办年货的大幕。当然还少不了煨一吊子排骨藕汤,喝汤吃肉,好不快活。
接下来,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割鱼肉;二十七年事毕;二十八杀鸡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桃花谢。”
腊月三十——武汉人最重视的节日,俗称"过年"。这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团年饭。
年饭一般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间的。吃饭前,人们先在门外点一挂鞭炮(现已禁鞭),放完鞭炮即关上大门准备开饭。
在大家围坐饭桌之前,守旧规矩的人家还要先祭祖,摆上几副碗筷请祖宗入席。祭祖仪式之后,大家才开始上桌吃饭。
鱼这道菜是不能吃的,以祈年年有余。家人边吃边谈,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正月初一天一亮,鞭一放,就可以半开大门出门(封门钱纸留一头在门上)。出外拜年了。
拜年在武汉也有讲究。
初一拜父族的爷爷奶奶伯伯;
初二拜母族的外公外婆舅舅(在黄陂,初二这天外甥为大,在酒桌上可以坐上席);
初三拜妻族的岳父岳母;
初四拜亲友;
初五是财神生日,商店复业接财神(蛮多做生意的都要到归元寺烧头炷香,祈求新年财源滚滚)。
初六把初一累积起来的垃圾倒掉,这叫“送穷”。
武汉关于过年还有蛮多歇后语:像腊月下油面—有盐(言)在先;三十夜里吃藕—看穿了;跛子拜年——以歪就歪等等。
如果你也怀念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爷爷做的肉圆,奶奶包的春卷,小年夜记得打个电话回家哦~他们也一定很想你。
七月十四和中元节有什么区别呢?传统意义上来说,这两天都可以称得上是“鬼”节,只是对于部分地区的风俗习惯来说,他们会在七月十四这天提前过节,而在节日这天,不少人都会携带祭品到坟上去祭祀祖先。相较于七月十四,中元节这天较为大众所知,俗称“鬼节”、“七月半”的这天被设立在了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是传统的祭祀节日,但是因为每个地方的文化习俗不一样,所以祭祀的方式也有所区别。农历七月十-至十四这几天黄昏和夜晚是“烧街衣”最佳时节。
这几天傍晚只要天一黑,广州大街小巷上,你会陆续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和老人蹲在街头小巷,携带祭品“烧街衣”
今晚正是七月十四“烧街衣”的人比往日多了不少。有的人蹲在街头把几柱香插在冬瓜上,摆上拜祭品,苹果,花生,糖果,龙眼,包子、米饭,等等……嘴里念念有词地说些吉利的话语,然后就地烧起“街衣”来。听说烧衣纸只要火烧得越旺代表“鬼”出来拿到的东西越“欢”,“烧街衣”的人也自然高兴,因为代表烧掉的这些东西“鬼”已经收到了,人也心安了!
如果大家出门经过烧纸的来回路上,遇到“烧街衣”的尽量绕开,不要踩到。正如老话所说,七月十四鬼门开,阴气相对要重,因此体弱多病的人或者孕妇,会比较容易招惹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尽量减少外出,以防不测。
七月十四和中元节是传统节日,你们家乡也会有“烧街衣”的风俗吗?大家记得在“烧街衣”的同时一定要做好防火安全喔!
1碗面是否好吃除了卤之外,重要的当然是面的本身要Q弹有嚼劲啦 ~突然就想吃拌面啦,小馋集合了家里现有的食材,做1碗豆腐鸡蛋芽菜拌面 面想要做的Q弹有嚼劲,一定不要嫌麻烦哦
By 小馋食光
用料细棍棍碱面 1人份碎米芽菜 80g鸡蛋 1枚老豆腐 1块辣椒酱 1大勺食用油 盐 胡椒粉 生抽 香油 香醋 适量生菜 香菜 熟芝麻 适量做法步骤1、少拍了1步食材展示图 热锅油温5成放入豆腐,压碎,小火翻炒至豆腐散开呈半干状态
2、加入鸡蛋,继续充分炒散
3、加入碎米芽菜
4、加入辣椒酱
5、加入生抽提个鲜
6、加入盐(1点点就可以,只为提升咸味的层次感;芽菜、辣椒酱、生抽都够咸了) 加入胡椒粉
7、不断翻炒,炒散(如果需要放的时间长些,就炒的更干些) 炒好盛出备用
8、调个料底,香油和香醋
9、煮面,细棍棍面中间点1次水就可以啦
10、面煮至5分熟捞出,凉水中一定要冲透
11、凉透的面再放入开汤中烫透
12、捞面啦 (冷热交替间,这样煮出的面才会更加Q弹有嚼劲)
13、烫些绿叶菜,小馋这次用的是生菜
14、铺上满满2勺豆腐鸡蛋酱
15、摆放好香菜
16、撒上熟的白芝麻
17、成品展示下
18、这个面是真的好次哦
做菜好吃都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搜索“豆果”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谱!
喜欢这个食谱记得收藏、关注哦!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对这道美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