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大家有没有人觉得和尚为什么要叫“和尚”而不叫其他的名字呢?
现在为大家解说一下,据说呀,和尚这个词原来是从梵文中得来的,他的意思是“师”“为人之师”。而“和”是三界的统称,“尚”是至高无上的意思,“和尚”一词本是一个尊称,是需要有一定的资格,能为人师的出家人,才能够被称为“和尚”的,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被这样称呼的。有没有觉得和尚这个名词其实是至高无上的意思,有能够为人师表的僧人,才能够被称得上是“和尚”。
而且啊,刚开始的时候这个称呼也并不限于男子出家的人,女性出家人有资格的也可以被叫做和尚的。但是后来习俗上这个词被用于对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专指男性的出家者。
这就是和尚一词的由来你知道了吧,欢迎关注小草尖尖,下次再见!
尚书台在两汉三国占据重要地位。魏晋时代的尚书台“兼统内外”,尚书令、仆也取代三公,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
为了制衡尚书系统,秘书(中书)系统也随之出现,历史因此走向了新一轮的循环往复。
本文想就尚书的源流、作用、演变等问题加以论述,方便读者朋友理解制度变迁。
本文共 4300 字,阅读需 8 分钟
尚书台的历史来源尚书诞生于秦汉之际,最初是在殿中负责启奏、传递、保管文书的文秘人员。
尚书当时和尚衣、尚冠、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从性质上看,它具备较强的“宦皇帝者”色彩,即专门服务于君主的机关。不过彼时的尚书仍是趋走小臣,实际权力有限。
注:见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
西汉中叶,武帝为了强化君权,开始提拔身边的近侍,制衡公卿,因此分化出“内外朝”。
内朝,亦称中朝,即“宦皇帝者”。主要包括将军、侍中、尚书、常侍、三都尉(驸马都尉、奉车都尉、骑都尉)一类。
外朝则是以三公、九卿及二千石(郡守)为代表的士大夫集团。
由于外朝的职能分工主要集中在军政大事方面,因此皇帝便通过强化内朝权力,来削弱外朝在政务方面的影响力。可知其本质乃是一种集权手段。
在此背景下,尚书台这一机构的雏形,也在西汉武帝时正式出现。武帝时设置了“侍曹”、“二千石”、“户曹”、“主客”等四种不同前缀的尚书。它们分割了公卿、郡守的权力。
尚书四员,武帝置,成帝加一为五。有常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人庶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四夷事。--应劭《汉官仪》
汉武帝强化尚书职权
至西汉成帝时,又增设“三公尚书”,其工作内容是“主断狱事”。
成帝加三公尚书,主断狱事。--应劭《汉官仪》
照此描述,“主客尚书”的职能与大鸿胪类似,而“三公尚书”的职能与廷尉类似。可知尚书这一机构,不仅分割了三公的权力,也削弱了九卿的权力。
至东汉光武帝时,又将“主客曹”分为南主客曹与北主客曹,加上西汉的尚书五曹,合为六曹。
世祖(刘秀)承遵,后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凡六曹。--《续汉书 百官志》
随着时间发展,尚书台的权力越来越大,人员越来越多,细分功能也越来越完善,逐渐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府。学者仲长统便直言“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理,犹加谴责。--《后汉书 仲长统传》
至于三公九卿,则沦为荣衔,成为名士勋臣离休养老的职位,被视作“备员”。
《宋书》援引的东汉名士应劭言论,则更为露骨。其直言“尚书令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应劭《汉官》云:“尚书令、左丞,总领纲纪,无所不统。仆射、右丞,掌禀假钱谷。”--《宋书 百官志》
有鉴于此,在《三国志》中出现的绝大部分三公九卿,均无实权。少数例外是东汉的丞相曹操与蜀汉的丞相诸葛亮。
曹操出任丞相,是在剿灭袁绍诸子(207)的翌年(208),他当时已经有了废汉自立的野心。
且曹操自领丞相之前又“废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而御史大夫郗虑,又是曹操的鹰犬,惟命是从。
(十三年)夏六月,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曹操自为丞相。--《后汉书 献帝纪》
(曹操)以(孔)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而潜怨正议,虑鲠大业。山阳郗虑,承望风旨,以微法奏免(孔)融官。--《后汉书 孔融传》
可知曹氏的丞相府有很强的“霸府”性质,因此不能以常理度之。
至于诸葛亮的丞相之位,亦不寻常。因为在葛氏出任丞相的同时,许靖出任了司徒一职,而东汉之司徒即西汉之丞相。
章武元年夏四月,(刘备)大赦,改年。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先主传》
相国、丞相,皆秦官……(汉)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书 百官公卿表》
世祖(刘秀)即位,为大司徒,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续汉书 百官志》
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
从诸葛亮为丞相而许靖为司徒的记载看,可知蜀汉的丞相,属于凌驾于三公系统之外的特殊职务。
有趣之处,在于曹操与诸葛亮担任丞相时,均“录尚书事”,即总统内外。侧面佐证了尚书职能的重要作用。
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武帝纪》
先主于是即帝位,策(诸葛)亮为丞相……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蜀书 诸葛亮传》
录尚书事、领尚书事、平尚书事“录尚书事”一词,狭义即掌管奏事之权,广义即“总领纲纪,无所不统”。
《三国志》中,魏、蜀、吴三家的权臣,一旦染指中枢权力,必会加上“录尚书事”、“领尚书事”、“平尚书事”的头衔,代表着他们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
这一头衔可以施加给诸多职务,比如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蒋琬、费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姜维、诸葛瞻以卫将军录尚书事;董允、陈祗以侍中守尚书令等等,并无定例。
(蒋琬)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蜀书 蒋琬传》
(姜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蜀书 姜维传》
(陈)祗又以侍中守尚书令……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于(姜)维。--《蜀书 董允传-附传》
换言之,一个臣子只要掌管了“尚书事”,无论他居于何职,都等同于真正的宰相。
这里谈一谈录尚书事、领尚书事、平尚书事三者之间的关系。
“录尚书事”与“领尚书事”的含义完全相同。只不过西汉习惯于写作“领”、东汉习惯于写作“录”。
尚书有录名,盖自憙、融始。亦西京领尚书之任。--《通典》
“平尚书事”的含义则相对复杂。
“平”的第一重含义是探讨斟酌。即收集上奏文书,提出初步的处理意见,以供皇帝参考。平即评,属于两汉职官中常见的前后缀。比如廷尉下属的副官“廷尉平”,便有类似职能。
注:廷尉下属副官为廷尉监、廷尉正、廷尉平。
“平”的第二重含义是代理。如果“录(领)尚书事”的权臣不在朝中,便由“平尚书事”的人员代替其执掌朝政。
注:见黄惠贤《蜀汉尚书台之归纳与评议》。
举例而论,蜀汉延熙七年(244),大将军费祎前往骆谷迎击曹爽,镇南将军马忠则前往成都“平尚书事”。
七年春,大将军费祎北御魏敌,留(马)忠成都,平尚书事。--《蜀书 马忠传》
由于当时费祎与姜维“共录尚书事”(见前文注引《姜维传》),因此在费祎等人不在朝中的时候,身在成都“平尚书事”的马忠,便充当了代理宰相。
费祎迎击曹爽,留马忠于成都,平尚书事
蜀景耀四年(261)卫将军诸葛瞻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平尚书事”,而大将军姜维则“录尚书事”。
景耀四年,(诸葛瞻)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蜀书 诸葛亮传-附传》
有趣的是,“录尚书事”的姜维当时正在沓中屯田避祸,不敢返回成都;因此“平尚书事”的诸葛瞻与董厥,才是实际意义上的宰相。
从这个角度看,权臣即使加了“录尚书事”的头衔,也必须呆在朝中才能执行“录尚书事”的职能。一旦离开国都,其头衔所附带的权力也便随之废止。
不难看出,尚书机构的“内朝”色彩相当明显,他们必须呆在中枢,才能发挥作用。
尚书、秘书、中书“秘书”最初指宫廷秘藏图书,它在《汉书》中常与五经、谶纬、图籍等词汇连缀使用。
上方精于《诗》、《书》,观古文,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汉书 刘向传》
秘书一职,不见于《汉书 百官公卿表》与《续汉书 百官志》,大约在东汉末期出现。
这一机构最初负责“典司经籍”(见《通典》),后来逐渐成为统治者身边的亲信,与“尚书”的出现、发展过程类似。
秘书机构,在曹丕执政时期(220-226)被改称为“中书”,由当时两位得宠的秘书郎刘放、孙资出任秘书监、秘书令。
魏国既建,(刘)放、(孙)资俱为秘书郎。黄初初,改秘书为中书,以放为监,资为令。--《魏书 刘放传》
刘放与孙资“久专权宠,遂掌机密”,显赫于魏文、魏明两朝,还在曹叡病重时篡改遗诏,乃至“执帝手强作之”。权势之重,隐隐已经超过了尚书令。
(刘)放曰:“宜为手诏。”(明)帝曰:“我困笃,不能。”放即上床,执帝手强作之。--《汉晋春秋》
在秘书(中书)系统出现之后,曹魏尚书令的重要性便呈现出下降趋势。
早期的尚书令荀彧、荀攸等人具备较大的权势与影响力,荀彧甚至可以干预曹操僭号魏公的计划。
(荀)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魏书 荀彧传》
之后的尚书令华歆则近乎于曹氏鹰犬,甚至需要参与谋害伏皇后来谄媚曹操。
(曹操)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伏)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后汉书 皇后纪》
曹丕时期的尚书令桓阶、陈群、徐奕等人,虽然仍具备较高的政治地位,但权势却已经遭到秘书(中书)机构的分割。
曹叡时期的尚书令陈矫、裴潜等人,不仅没有专断之权,反而更类似年高德劭的耆老勋贵(二人皆是建安时代便追随曹操的旧人),已经与东汉的三公十分相似,近乎于荣衔。
到了曹芳时期,尚书令司马孚被三位年轻尚书架空,乃至朝中流传歌谣,称“台中有三狗”。三狗,指何晏、丁谧、邓飏,至于尚书令司马孚则遭到忽视。
故于时谤书,谓“(尚书)台中有三狗,二狗崖柴不可当,一狗凭默(指曹爽)作疽囊。”三狗,谓何、邓、丁也。--《魏略》
尚书台中有三狗、何晏、丁谧、邓飏
概而论之,在曹丕改秘书为中书之后,中书监、中书令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尚书令的权力,成为制衡尚书台的组织。
历史的有趣之处恰在于此。
西汉时三公权势过重,有封驳谏诤之权,几乎能与皇帝分庭抗礼;因此汉武帝强化尚书权力以削弱三公。
魏晋时尚书权力过重,“总领纲纪,无所不统”,权势甚至过于昔日三公,因此曹丕、曹叡强化秘书(中书)以削弱尚书。
历史的吊诡之处恰在于此。
宗法专制社会中,君主为了削弱旧机构的权力,往往会设立一个全新机构。然而在旧机构瓦解之后,新机构又难免出现权力扩张,成为下一轮的打击对象。
小结尚书台的诞生、发展与变迁,反映出宗法社会中、机构权力无限扩张的痼疾。
为了限制旧有机构的权力扩张,便需要增设新的机构,但新的机构又必然会走向相同结果,陷入无限轮回的怪圈。
它同时会产生另一个问题,即冗官冗员。
因为旧有机构不可能被完全取缔,比如尚书令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之后,三公九卿依然存在;中书令成为宰相之后,尚书台也未见撤销。
隋唐时期,尚书机构、中书机构、侍中机构分别演化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试图通过分割权力达到制衡目的。
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稍有成效,然而后世朝代“架空旧职,增设新职”的浪潮却未见缓解。
比如两汉之际的三公在隋唐之后已经成为荣誉性质的加衔;光禄大夫一职甚至沦为散官的品级序列标志,以“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等形式出现,与最初的职事彻底分离。
借用阎步克在《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中的理念来说,这一现象便是职位与品位的转化。即当局经常把职位当品位来使用,从而造成职事官的品位化。
旧的“职事官”不断沦为品位头衔,新的“差遣官”因此层出不穷,它们随着时间流逝,又成为后世的品位头衔,走向新一轮循环。
我是胖咪,头条号历史原创作者。漫谈历史趣闻,专注三国史。从史海沉钩中的蛛丝马迹、吉光片羽,来剖析展开背后隐藏的深意。
Thanks for reading.
为什么说这个尚字是一个适合取名起名的字呢?
尚的金文是这样的,中间是房子的形状,用来代表正式的场所,里面口字的符号表示场所里面的人正在讲话。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讲话呢?
尚字,上面的符号之前讲分字的时候讲过,用来代表分配判断的,正中间用了一个紫色的标志,用来表达这是公平的分配,正确的判断。
很显然,这样公平的分配方案,正确的判断方法,一定是高尚并值得尊崇的。
这就是尚字的本意,高尚、尊崇、崇尚。
那么这种高尚正确的决定也都是大家愿意听从和遵守的,所以又引申为社会上都愿意共同遵守的风尚、时尚等含义。
既高尚又时尚,既值得尊崇又符合人间风尚,这样的字在取名起名时自然是受到欢迎。
带尚字的古诗词:
更有台中牛肉炙,尚盘数脔紫光球。——出自唐·李日新《题仙娥驿》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出自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出自唐·韦庄《秦妇吟》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出自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尚被浮名诱此身,今时谁与德为邻。——出自唐·欧阳詹《秋夜寄僧》
原沉滞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出自先秦·宋玉《九辩》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出自明·袁宏道《感事》
尚平多累自归难,一日身闲一日安。——出自唐·许浑《村舍二首》
尚字虽然是取名起名的适用字,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具体可留言咨询蒋老师
视频加载中...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头条创作挑战赛#
#公司起名#
——墨兄其人其文印象
◎靳丽君(西安)
靳丽君在沉思
记得南宋戏曲《张协状元》里有句歌词:“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我觉得,用它来形容我和墨兄之间的文缘和友谊,是“篱笆配栅栏——再恰当不过”的了。
那是2012—2016年间,我和墨兄相识于“红袖文学论坛”。虽然从未谋过面,但从墨兄的文字中,熟识了才华横溢而又印象耿直的这位文学才俊。墨兄的本名叫“默庆利”,常用笔名“燕山墨客”和“moqingli”,而我总喜欢亲切地称他为“墨兄”。因为我们常在论坛上发稿、评稿,彼此之间,逐渐热络;久而久之,遂成良友。墨兄写小说散文,也写诗歌字评论,体裁广泛。不像我,只写现代诗。即使如此,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文字交流。他的文笔十分洒脱,豪放不羁,很有李白郭沫若的遗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首《归去来,诗仙李白》,我一直以来的感觉就是亲切,激动,叫好!因为它喊出了我的肺腑言,它吐露了墨兄的壮士情。对于其中重点的语句和段落,甚至全篇,我毫不夸张地说,几乎都能背得下来。
在红袖那几年,我深深感到,墨兄学识渊博,为人友善,讲话幽默风趣,文章极富特色。他经常会在“散文论坛”“呼噜诗歌”版块里,为大家分享一些教学经验和写作经验。当时的墨兄在我眼里,就是一位亦师亦友、亦兄亦长的人。
前一段时间,墨兄告知我,说他的散文集《哑嫂》即将付梓出版,嘱我写篇序。在为他高兴之余又未免有些忐忑:唯恐拙笔难言其文之美。《哑嫂》文集是墨兄笔耕多年的心血结晶,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散文集锦。其中大多篇什,是他生活工作中的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其真实故事和真实感受,既是记忆的一串珍珠,又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若要真实地反映生活,则必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传神地描写社会的具体现象。即:具体的环境、具体的人物、具体的事件、具体的主题……但这些,又绝不止步于对真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简单摹写,而是为了通过摹画现象揭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文学创作要对实际生活有所取舍,有所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予以补充、丰富,使作品中的人物不仅“有血有肉”,而且血肉丰满,成为生命鲜活的个体,以更深刻地展示社会的真实面目,或者说是一段历史价值。而墨兄正是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在最大程度上诠释了车尔尼雪夫斯基这句话的重大意义。
诚然,人们常用自然界的蜜蜂不畏路途遥远,采花酿蜜,来比喻一个人的寂寞勤奋,不惧劳苦,而墨兄恰恰就是这样一位勤奋而不怕疲惫的“蜜蜂”。并且,他在写作方面勤勤恳恳,忧劳不已,为人类,为社会,为大众,“酿造”出了一滴滴健身益智而绝色上等的文化“甘蜜”!
墨兄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对学生极负责任的教师。他三位一体,集作家、诗人、教师于一身,堪为人中龙凤、世间幸事矣。作为一名教师,他将智慧和知识的种子,一粒粒播撒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然后,它又成长为一株株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社会栋梁;作为一名作家、诗人,墨兄则通过一篇篇优美的诗文,将情感升腾于天地之间,使得人们深受感染,在黑暗中洞察希望,在困难中养足锐气。墨兄的才华和美德,让人敬仰和羡慕;墨兄的语言与文字,充满了感人的信念和力量,让人钦佩和夸耀!
此外,墨兄还是一位非常勤奋且自律的人。在他的日程工作安排中,可以说是非常单调且充实:除了教学,就是写作。他就像一位出海的渔翁,在生活的海洋中,顽强地捕捞着许多的砗磲、珊瑚、珍珠,又把它们无私地奉献给广大的读者朋友。墨兄的《哑嫂》文集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不仅有对生活故事的叙述,而且还有对人性、生命等主题的深入挖掘与思考。这些闪光的文字,匠心的布局,俯首可见的技巧,充分展示了墨兄丰富的文学素养和独具的艺术风格。
我喜欢《哑嫂》。不仅仅因为它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散文集,更是一册关于生命和爱的绝美教材。阅读它,我们将懂得如何去爱身边的人和事物,如何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和价值所在。它更让我们相信:在这个充满挑战和瞬息万变的世界上,人类有着无限的潜力;只要我们能够保持爱心和希望,我们就一定会像相貌一般而功勋卓著的哑嫂那样,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由此看来,一部《哑嫂》,饱含着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拥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拜读他的这部完美散文集,称得上是感官方面的醉美享受,更是一种哲学与美学方面的启示和激励!
“同门为朋,同志为友。”陆龟蒙说得好极了。——我眼中和心中的墨兄,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尊敬的亲朋老友,是一位道行颇深的教师、作家、诗人。见字如晤面 ,万里尚为邻。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墨兄的《哑嫂》一定会更加深入人心。在文坛上,流传也广;在读者中,盛誉独享。
是为序。
2023年6月26日于西安
(靳丽君,笔名画楼月,女,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系《和你读诗》微刊创办人,主编;“画楼月诗社”创始人,社长。热爱写作、音乐、舞蹈、绘画。崇尚自由,追求本真,现居陕西省西安市。)
【文言文阅读三】
(2022新高考Ⅰ卷改编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降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答案】C【解析】前者译为“成为赵国的屏障”;后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为“被(受)蒙蔽”之意,表示被动。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将伐魏”与“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将”字的含义不同。
B.“魏王闻之”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两句中的“之”字的含义不同。
C.“告之曰”与“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两句中的“告”字的含义相同。
D.“子为寡人谋”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两句中的“为”字的含义相同。
2.【答案】C【解析】C项,前者是“告诉”的意思,后者是“告慰”的意思。A项,前者是副词“将要”的意思;后者是“大将军”的意思。B项,前者是代词,代指“秦国准备攻打魏国”;后者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作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二者都是介词“替,给”的意思。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闻之”与“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两句中的“闻”字含义不同。
B.“夜见孟尝君”与“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两句中的“夜”字含义不同。
C.“秦且攻魏”与“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两句中的“且”字含义相同。
D.“孟尝君之赵”与“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两句中的“之”字含义相同。
3.【答案】C【解析】C项,前者是“将要”的意思,后面懂得动作“攻”即将发生;后者是“将近”的意思,后面跟表示时间的名词。A项,前者是“听说”的意思,后者是“听见”的意思;B项,前者是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在夜里”,后者是“夜晚”的意思;D项,二者含义都是动词“到”的意思。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得闻乎”意思是能讲给我听听吗?“闻”使动用法,其后省略宾语“余”,即赵王。
B.“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中的“兵”是军队的意思,与《诗经·秦风·无衣》“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中的“兵”含义相同。
C.“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与“而青于蓝”(《劝学》)两句中的“于”用法和意义相同。
D.“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中的“所以”是“……的原因”的意思,与《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含义不同。
4.【答案】B【解析】B项,前者是“军队”的意思,后者是“兵器”“武器”的意思。C项正确,符合结构“形容词+介词(于)”,“于”表示比较。D项,前者是“……的原因”的意思,后者意思是“是用来的……”。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寡人愿子之行也”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愿”字含义相同。
B.“歃盟”的意思是歃血为盟,古人盟会时,嘴唇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
C.“许诺”的意思是“同意,应允”,与《史记·项羽本纪》“项伯许诺”中的“许诺”含义相同。
D.“岁不熟”的意思是年成不丰熟。“熟”指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
5.【答案】A【解析】A项,前者是动词“希望”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愿望”的意思。
6.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王尚未许也”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酬乐天咏老见示》)两句中的“尚”字含义相同。
B.“臣效便计于王”与“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两句中的“效”字含义相同。
C.“王不用臣之忠计”与“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两句中的“用”字含义不同。
D.“魏王折节割地”中的“折节”意思是魏王主动改变志节、降低身份、降下身段,投秦之所好,以求秦退兵。
6【答案】B【解析】A项,二者都是副词,意思都是“仍然”,表示动作行为仍在继续。B项,前者是“贡献、进献”的意思,后者是“效果、功效”的意思;C项,前者是“使用、采纳”的意思,后者是“被任用”的意思.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尝君”名文,食客数千人,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乃至鸡鸣狗盗之徒,无贫贵贱,皆招致之,是战国四公子之一。
B.“寡人愿子之行也!”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两句中的“之”字含义相同。
C.“文愿借兵以救魏”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D.“燕王尚未许也”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两句中的“许”字含义不同。
7【答案】C【解析】B项,二者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子之行”本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加“之”后就变成这个句子的宾语了。“松柏后凋”也本是一个独立的句子,加“之”后就变成这个句子的宾语了。C项,前者是目的连词,连结两个动词,译为“来”;后者是介词,表示原因,后面跟名词,译为“因为”“由于”。D项,前者是动词“答应”的意思;后者是动词“期望”的意思。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效便计于王”与“难于上青天”(《蜀道难》)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
B.“文请行矣”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两句中的“行”字含义相同。
C.“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与“恐托付不效”(《出师表》)两句中的“恐”字含义相同。
D.“秦必去矣”与“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必”字含义不同。
8【答案】B【解析】B项,前者是动词“离开”的意思,后者是名词“行为”的意思。A项,前者是介词“对、向”的意思,后者是介词“比”的意思。C项,二者都是“恐怕”的意思,表示推测。D项,前者是副词“一定”的意思,后者是假设连词“倘偌,假如”的意思。
9.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国之半与秦”与“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史记·项羽本纪》)两句中的“与”字含义相同。
B.“秦必去矣”与“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两句中的“去”字含义不同。
C.“秦已去魏”与“已矣乎!”(《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已”字含义相同。
D.“魏王悉韩、魏之兵”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两句中的“悉”字含义不同。
9 【答案】C【解析】C项,前者是副词“已经”或“……之后”的意思;后者是动词“停止”“算了吧”的意思。A项,二者都是动词“给予”的意思。B项,前者是动词“离开”的意思,引申为“撤军”。后者是“相距、距离”的意思。D项,前者做动词,根据语境翻译为“率领所有的”,后者是副词,全部,全都的意思。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国之利也”与“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两句中的“利”字含义不同。
B.“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与“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两句中的“而”字含义相同。
C.“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与“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两句中的“虽”字含义相同。
D.“燕不救魏”与“或师焉,或不焉”(《师说》)两句中的“不”字含义不同。
10【答案】B【解析】B项,前者是连词,连结动词“出”和“望”,两个动词有先后关系,所以这里“而”表示顺承,翻译为“就”。后者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翻译为“可是”。A项,前者是名词“利益”“好处”的意思,后者是形容词“快、迅猛”的意思。C项,二者都表示假设关系,翻译为“即使”。D项,前者是否定副词,暗示前后句为否定的假设关系。后者通“否”,根据语境,翻译为“不从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请行矣”与“于是公子请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两句中的“请”字含义不同。
B.“又西借秦兵”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两句中的“西”字含义相同。
C.“王且何利?”与“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两句中的“何”字含义相同。
D.“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与“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两句中的“乎”字含义不同。
11【答案】C【解析】C项,前者的意思是“有什么”,后者是动词,通“呵”,意思是“问,盘问,诘问”。A项,前者是“请求”“恳请”的意思,后者是“邀请”的意思。B项,二者都是方位名词作状语,翻译为“向西”。其共同特征是结构相同,都是“西+动词”结构。D项,前者是疑问句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翻译为“呢”;后者是用作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与“度道里会遇之礼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道里”的含义相同。
B.“寡人听子”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两句中的“听”字的含义不同。
C.“乃为之起兵八万”与“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两句中的“乃”字的含义不同。
D.“以从田文”与“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两句中的“从”字的含义不同。
12【答案】C【解析】C项,前者是副词“于是、就”的意思;后者是副词“竟然”的意思。A项,二者的意思是“路上行程、路程”。B项,前者是“听从”的意思;后者是“听到”的意思。D项,前者是动词“跟随”的意思,后者古同“纵”,南北方向,也指合纵的盟约。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为之起兵八万”与“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两句中的“起”字的含义相同。
B.“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与“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阿房宫赋》)两句中的“输”字的含义相同。
C.“魏王大说曰”与“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两句中的“说”字的含义不同。
D.“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蒹葭》)两句中的“且”字的含义相同。
13【答案】A【解析】A项,前者是“派遣”的意思,后者是“起义,起事”的意思。B项,二者都是“运输、输送”的意思。C项,前者通“悦”,“高兴”的意思。后者是动词“叙说”的意思。D项,二者都是连词,表示递进关系,翻译为“而且”。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大恐”与“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恐”字的含义不同。
B.“割地请降于魏” 与“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两句中的“请”字的含义相同。
C.“归燕、赵之兵”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诗经·邶风·静女》)两句中的“归”字的含义不同。
D.“而封田文”与“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封”字的含义不同。
14【答案】B【解析】B项,前者动词“请求”的意思,“向魏国割地求和”;后者是副词,表示请求对方允许说话人(即“我”)做某事。A项,前者意思是“恐惧、害怕”;后者是“恐怕,表示估计兼担心”的意思。C项,前者是“归还”的意思;后者通“馈”,“赠送”的意思。D项,前者是“加封”的意思,后者是“疆域,分界”的意思。
1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谓赵王曰”与“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两句中的“谓”字的含义相同。
B.“文愿借兵以救魏”与“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愿”字的含义不同。
C.“愿大王救之”与“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两句中的“愿”字的含义相同。
D.“国之半”为定语后置句,“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国之半”翻译为“半个魏国”。
15【答案】C【解析】C项,前者是代词,代指魏国;后者是动词“到、往”的意思。A项,二者都是“对……说”的意思。B项,前者是动词“希望”的意思;后者是名词“愿望”的意思。D项正确。
【参考译文】
秦国准备攻打魏国,魏王听说以后,晚上会见了相国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准备攻打魏国,您为我出谋划策,该怎么办?”孟尝君说:“如果有诸侯的救援,那么国家可以保全。”魏王说:“我希望您为我走一趟。”并郑重地为他准备好一百辆战车。孟尝君到了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借兵来救魏国。”赵王说:“我不能借。”孟尝君说:“敢来向大王借兵的,是忠于大王的人啊。”赵王说:“可以听听你的道理吗?”孟尝君说:“赵军并不比魏军强,魏军并不比赵军弱。可是赵国年年太平无事,百姓也不见年年死亡;相反魏国年年战乱,百姓年年有死亡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魏国在西边成了赵国的屏障。如果赵国不救魏国,魏国就要与秦国结盟。这样,赵国就等于直接和强秦为邻。赵国将年年有战乱,百姓将年年有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忠于大王’啊。”赵王答应借兵,于是为魏国派兵十万,战车三百辆。孟尝君又到北边去拜见燕王,说:“现在秦国准备攻打魏国,希望大王能救援魏国。”燕王说:“我们连着两年收成不好,如果又要行军数千里去援助魏国,可怎么办呢?”孟尝君田文说:“行军数千里去救人,这是国家的大利。现在,魏王一出国门就可以看见秦军,即使想要行军数千里去救人可能吗?”燕王还未答应借兵,田文接着说:“我献给大王有利的计谋,可大王不用我的忠心计策,那么我只得请求离开。我担心天下将要发生大的变化呀。”燕王说:“大变化我能够听听吗?”田文说:“如果燕国不援救魏国,魏王就会割地屈膝求和,把半个魏国献给秦国,秦军一定会撤退。秦军从魏国撤退以后,魏王率领韩、魏大军,又从西边借来秦军,再联合赵军,用四国联军去攻打燕国,大王还有什么好处呢?当魏、秦、韩、赵四国联军兵临城下之时,到底是‘行数千里去助人’有利呢?还是出燕都南门就看见四国联军有利呢?四国兵临城下,燕国和四国相距已很近了,运输也方便了,这个时候,大王又有什么好处呢?”燕王说:“您可以走了,我听从您的(建议)。”于是为魏国派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随田文。魏王非常高兴,说:“您借来燕、赵军队很多,而且又快。”秦王十分害怕,便向魏国割地求和,于是魏国归还燕、赵的军队,并加封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