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泽宇】
19世纪的英国作家塞缪尔·巴特勒曾说:“我不介意别人撒谎,但我恨粗制滥造的谎话。”
最近一些西方政府、媒体、学者不遗余力地散布所谓新疆“强迫劳动”的谎言,其实这倒并不让人意外,对有关中国的事实进行歪曲性解读已经成了许多外媒的惯用伎俩。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他们最近连编造谎言都越来越不走心了,而就是这种粗制滥造的谎言,居然还被那么多海外受众信以为真。
前几天,BBC驻北京记者沙磊(John Sudworth)在没有履行任何常驻记者离任手续的情况下突然离境,上演了一出伍子胥过昭关的苦情戏,把自己打扮成一名因为捍卫“新闻自由”而被迫出逃的卫道士。
沙磊,图片来源:BBC报道截图
那他在仓皇跑路前是怎么发扬“新闻自由”的呢?
我第一次关注到沙磊是在去年2月。当时BBC邀请我就武汉疫情进行直播连线,对方主持人向我提问时提到了他的名字:“我们的记者沙磊也在中国报道疫情的进展。他与一些民众交谈过,他们对中国政府在疫情初期应对不利非常不满。沙磊说很多当地人都非常愤怒……”我当时正在武汉采访,亲眼见证了人们在疫情第一线的守望相助,而远在北京的沙磊却凭借几个有选择性的采访就勾勒出了一幅民怨沸腾的景象。
去年12月,沙磊以BBC记者名义发表了一篇名为《“被污染的”中国棉花》的报道。他在文中声称,“中国正迫使数十万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群在西部新疆地区广阔的棉田中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要知道,这是对一个主权国家非常严重的指控。这种报道如果出现任何一丁点的事实偏差,发布消息的新闻机构就不仅声誉要遭受重创,更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在一个波及面这么大的报道中,沙磊都提供了什么实锤?首先,他暗示二十多万劳工被中国“准军事组织”强迫转移,根据是当地政府网站上描述2018年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句话——“仅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跨地区到兵团拾花人数分别达15万人、6万人”。
随后他又从新浪之类的门户网站上搜罗了几条近些年新疆拾花工的新闻,从中摘出“动员、组织”“应转尽转”等词语,将这些描述政府为劳工提供运送服务的表述刻意偷换概念,成了所谓“强迫劳动”的证据。最后他采访了一位身份无法确定的所谓“流亡人士”来现身说法,强调政府官员是如何“挨家挨户让他们去采棉花的”。
下面呢?下面没了。
文章剩下的部分就是用一些卫星照片来论证所谓“再教育营”是如何限制少数民族自由的,以及把中国政府的扶贫措施歪曲成对当地人的“”和“监视”。当然,这些都是渲染威权主义气氛的传统配料。
我看到这份报道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找几篇公开新闻报道寻章摘句,偷梁换柱般地拼接到一起,居然被当成了“水门录像带”式的史诗级发现,用来指控一个国家的政府犯下行。
如果我们以最大的善意,假设沙磊本人不带有任何主观恶意、单纯怀着自诩的悬壶济世情怀写下这篇报道的话,那么他的新闻专业性也是值得怀疑的。使用这么经不起推敲的证据,他作为一名记者在下笔的时候不会犹豫一下吗?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国际知名新闻机构,BBC为什么能允许这样一篇充满事实疑点的报道被签发出来?
这就是西方“新闻自由”的打开方式吗?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今年3月底,我刚刚到新疆的喀什地区采访过,当地早已开始大范围推广农业机械化。一位维吾尔族农民跟我说,他们家的种棉采棉作业早在十几年前就由机器完成了,甚至在这段时间里更换了两台拖拉机。十亩棉田单是犁地、平地就要耗费五个劳动力半天的时间,用拖拉机则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更有很多当地农民将自家的棉田流转出去,外出务工挣得更高的薪资。在他们看来,新疆棉花种植业的“强迫劳动”实在是一种又可气又可笑的说法。
当然,沙磊的报道似乎并非毫无依据,他声称自己的这些论断基于德国学者郑国恩(Adrian Zenz)一篇名为《新疆强制劳工——以采棉为目的的劳工转移和少数民族动员》的研究报告。拜读完这篇包括封面、封底和大量插图在内只有20页的所谓研究报告,我缓缓打出一个问号——如果一篇博士毕业论文写成这样,导师会不会给他挂掉?
一个自诩为“中国问题专家”的所谓学者,在完全没有田野调查的情况下,仅凭借对官方网站消息、公开新闻报道、学术期刊进行断章取义的解读,就构建出了一个言之凿凿的反乌托邦叙事。他在报告的结尾部分还写了这么一句话:“在无法对劳工状况进行实质性和独立的观察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推定任何来自新疆的棉花都可能是强迫劳动的产物,因为那里强迫劳动的可能性是很高的。”我很难想象,在一份严肃的研究报告里写下这段话需要怎样的魄力。
徐有贞在诬陷忠臣于谦谋反时说过一句千古名言:“虽无显迹,意有之。”或许在这一点上,郑国恩与明代的古人暗合。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二手材料的搬运工,被一众西方主流媒体奉为了新疆问题的“研究权威”,把美国对黑人做过的事情、德国对犹太人做过的事情,硬生生地安在了中国头上。
这不禁让我想到,一百二十年前德国皇帝在送别侵华远征军时发表的臭名昭著的“匈奴演说”:“你们要毫不留情地持打败他们,不留战俘,格杀勿论,碰上一个杀一个!要象一千年前的匈奴一样在阿提拉国王的领导下勇敢作战。匈奴的战绩举世难忘,德意志这个名字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在中国打出威风,打得中国人再也不敢抬头看一眼德意志人!”
一个西方国家侵略一个东方国家,竟然要借由另一个东方民族为自己的野蛮行径遮羞。
两个甲子都过去了,基于自身经历的虚假想象可以少一点了,关于中国的谎言该编圆满一点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他们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
他们记录时代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年年都精彩,今年更动人——庆祝建社90周年之际,听他们讲述的故事,更懂“国社”何以为“国社”。
“民生直通车”开到百姓身边
新华社国内部林红梅
林红梅(中)在河南采访耕地侵占问题。
我在新华社记者岗位上工作了已经30多年,近年来牵头负责新华社国内部“民生直通车”栏目。这是一个为百姓的“急难愁盼”事儿东奔西走的栏目。一次采访中,一位老百姓将大红房本摔在我面前的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今年初,我们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上了解到一起房产证“失效”的线索。很快,我和团队记者来到河北井陉县福泽苑小区,在居民刘彦林家中,34户业主正在等着我们。
房子是百姓的命根子。刘彦林花几十万元的市场价买的这套房,房本莫名其妙失效五年。他把房本摔在桌上,诉说自己的遭遇。
为查找真相,我们和业主代表陆续走访县政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等。中心负责人说,他们于2016年发现,业主的房子无法落宗到土地上,房本在电脑系统里自动失效。我再三追问,为什么无法落宗?他们支支吾吾。
我们要求采访住建部门和开发商,对方在电话里说“不在县里,赶不过来”。
“不来,我们就一直等下去!”我说。
天,逐渐黑了。3个小时后,县住建局副局长和开发商出现了。开发商承认,购地没有经过国家审批;住建局副局长承认,工作人员伙同开发商,弄虚作假出具证明,致使办理房本的部门被蒙蔽,发放了合法房本。
真相终于大白!如何解决问题?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人说,补办征地手续,省里批准后,将土地与住房关联起来,房本即可有效。
1月23日,“民生直通车”栏目播发《房本办理难,难在何处》专题报道。井陉县政府随即回应,安排专人推进问题解决。
没想到,4月初,再起波折。省里特事特办,批下土地指标,县政府要求开发商补交400万元土地款,开发商却说“没钱”,事情再陷僵局。我们二赴井陉,询求政府解决办法。县政府拿出新思路,历史遗留问题不让百姓买单,完成土地落宗,房本恢复了法律效力。
我们要回京发稿,刘大爷却反对。他大声说:“你们一走,不知道又拖到什么时候了。”
我理解刘大爷的“担心”,答应负责到底。
5月15日,我们三赴井陉。刘大爷拿到不动产权证,以前不笑的他,这次笑容满面。新华社播发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榜。
业主代表要到北京送锦旗,我再三拒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们还是来了,锦旗上写着“心系百姓办实事不忘初心解民忧”,还带来装裱在金色镜框里的感谢信。退休教师武宝珍坚持要念感谢信,边念边流泪,我的眼圈也红了。这封感谢信,我放在办公桌上,提醒着我“对党忠诚,勿忘人民”。
百姓的难点,就是我们的聚焦点。“三赴井陉”只是“民生直通车”中的一个小故事。时刻保持人民情怀,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把“直通车”开到百姓身边:
“追踪房本办理难”报道,直接推动北京、广西、山东等地2300多户业主取得房本;供暖报道推动解决了5000多户居民的供暖难题;追踪网上购物投诉、追踪问题儿童用品等报道,推动电商平台向消费者道歉、赔偿……网民跟帖说“看到了新华社记者的初心和为民情怀”。
百姓的锦旗、感谢信、热评,给我巨大鼓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民服务,是“民生直通车”永远的职责。
同声合唱一首“国际的歌”
新华社国际部孙浩
孙浩(中)参加我国领导人出访报道时在菲律宾采访。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每每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我就会想起一位老人。她是我们新华社的老前辈,更是驻外记者心中的一面旗帜——瞿独伊。
老人今年100岁,与党同龄。在我们多次采访她的过程中,她总是很淡然,对年轻时的辉煌不愿多谈。但不管声音再颤抖,体力再不支,她依然能清晰地唱出这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不仅是她父亲瞿秋白翻译的歌,更是她作为新华社记者心中的歌。
采访瞿老的稿子发出后,我在朋友圈记下自己的心声:“纯粹的信仰,永久的青年,真实可亲的人。”
72年前,瞿老在开国大典中,通过电台把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最先用俄语播报给世界。那一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传播了出去,成为世界史中精彩的定格。
一首国际的歌,穿越岁月,我们唯有秉志前行,不负前人荣光。
还有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我是一个兵》。13年前,在香港油麻地一家养老院,我陪着美国人戴维·克尔,找到一位名叫李石的老人。那一年,他78岁,坐在轮椅上,说话有些含糊不清。直到他唱了一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听了翻译后,戴维一把抱住了老人。他知道,自己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李石,就是他父亲的救命恩人。
抗战时期,戴维的父亲唐纳德·克尔中尉,参加了美国飞虎队,支援中国抗日。一次,他驾驶飞机,突袭当时被日军占领的香港启德机场,战机不幸被击中,他跳伞求生。眼看日本兵包抄过来,危急关头,他被一名14岁的游击队队员带着,冲出重围。后来,游击队与敌人了20多天,终于把唐纳德送到了安全地带。
这个少年,就是李石。战后,唐纳德回到美国,反复提到“中国恩人”。他找了很多年,都没能成功,把这个遗愿留给儿子。我看着戴维把一枚袖章放进李石的手中。那是父亲的嘱托,更是历史的嘱托。
我是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战线上的一员。18年里,我走过1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访过各种肤色、各行各业的人。虽然我的工作条件与当年瞿老驻外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同样在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在马尼拉,一群孩子对着我,用中文唱出“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
在罗马,我读着一名中学生用中文写下的诗歌:“我看到花园中,不只有绿色,有一整个春天。”
在加德满都,当地工匠和中国专家一起修复在地震中受损的世界遗产,敲击声和风铃声,交织出美美与共的旋律。
回首这些往事,是为了更好地放眼未来。这些年,国际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演变,矛盾冲突不断,世纪疫情叠加,同声相和的声音,弥足珍贵,更振聋发聩。对于我们,在国际舆论战线上打拼的新闻人,为中国解读世界,也为世界解读中国,让更多人同心相向、同力而行,合唱一首世界和平发展之歌,正是我们的使命所往。
冲锋在没有硝烟的“战场”
新华社对外部徐泽宇
徐泽宇在2021年记者会上提问。
今年报道期间,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场面:一名武警战士正在广场上执勤,几个外国记者围拢在他身边,掏出长枪短炮疯狂拍照。
从他们拍摄的角度,从新闻采访的直觉,我能猜出这些外国记者的用意,他们想用扭曲的构图使看到照片的人产生一种压抑的感觉,难道这就是他们报道中国的方式吗?
这名武警战士严格执行任务,没有挪动半步,以自信、挺拔的姿势维护着他的尊严,而作为记者的我,在看到这一幕之后,则陷入了深思。
我在外媒上见过很多这样充满恶意的照片。想到这里,我停下脚步,对着那些“围攻”武警战士的外媒记者按下了快门,同时把这一幕发布在我的海外社交媒体账号上。我要让全世界的网友看一看,那些套在涉华报道上的“灰黑滤镜”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这张照片被国内外媒体大量转发,仅在我自己的账号上就被浏览了一百多万次。一名外国网友留言说,“他们明明有很多东西可以拍,却非要聚焦在武警身上,你几乎已经能猜到他们接下来要写什么样的文章了。”但与此同时,一些西方国家媒体的记者却对我表达了强烈不满。其中一名外媒记者跟我辩论了整整一下午,指责我在“恶意”误导舆论。
为什么他们戴着有色眼镜来歪曲报道就能以自诩的“新闻自由”来开脱,为什么我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他们的拍照过程却被扣上了“误导舆论”的帽子?由此,我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感悟:国际新闻舆论场同样是一个战场,这个战场可能没有枪林弹雨、战火硝烟,但却有是非曲直、毁誉忠奸。我们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来打碎“灰黑滤镜”。
在武汉前方报道的80个日夜里,我用英文Vlog视频记录下了连续几周不能回家的一线医生、凌晨四点出车备货的送菜小哥、千里之外赶来增援的医疗队员、深入疫区消毒作业的市政工人。这些普通而不平凡的人,很少出现在外媒报道里,但是他们成了我镜头中的主角,也成了很多海外观众眼中的英雄。
一位居住在美国夏威夷的第四代华裔网友发帖留言说,他之前一直不理解自己跟中国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是看到视频中援鄂医疗队表现出的勇气和互助精神,他不自觉地认为自己也是一名自豪的中国人。
我们要澄清事实,将武汉的保卫者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希望传递给整个世界。
近年来,我以中国记者的身份开设了海外社交媒体个人账号,目前拥有了将近260万粉丝。我主动申请前往海外受众关注的新疆、西藏等地区采访。我相信,在现场,在距离真相最近的地方,展示中国社会的真实切面,外国民众就不会觉得中国那么遥远,那些抹黑中国的言论便难有立身之地。
90年前,新华社在革命战争的硝烟中浴火而生,一代代新闻工作者为了中国人民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伟大胜利冲锋陷阵,150多位英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今天,我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我更认清了自己肩负的责任——用我们的声音,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让更多青年共同仰望“北斗”
新华社总编室饶力文
饶力文(左)在广西百色采访“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
我是一名90后记者,但我不是传统的记者,我更愿意称自己为新闻的创新表达者——让新闻拥有更多可能。
全媒时代,我们想要寻找一种面向年轻受众、适应网络传播的全新表达方式来讲述中国的百年风雨历程。微电影《望北斗》,就是这样唯一一部从浩瀚宇宙视角讲述百年党史的新闻产品。
一次头脑风暴时,大家偶然谈起,宇宙中大部分星星离地球非常遥远,它们的光线穿过浩瀚宇宙来到地球,需要漫长的岁月。那北斗七星离地球有多远?我们搜索了相关资料,结果让大家都震惊了——
北斗斗柄最末端名叫“摇光”的星星,距离地球恰巧约100光年!也就是说,今天我们看见的北斗星光出发之时,恰好是中国成立的年代。
百年间,北斗星光穿越茫茫宇宙,奔向地球。而中国大地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有几代人的血泪与欢笑,也有无数英雄前辈的坚守与梦想……仰望与建党同一时期的北斗星光,令人不禁产生一种奇特的穿越感。
整整10个月,我们攻克重重技术难关,终于利用特效手段将这个创意变为震撼人心的画面。我们还查阅了数百万字的文字材料,跑了10多个省份采访调研,行程上万公里,挖掘出一批鲜为人知的党史故事。
《望北斗》上线后,在网络成功引导激励数以亿计当代中国青年学习党史、致敬先烈。
用新闻更多的可能性,把深厚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当代青年,是我们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这些年,从沙漠到黄河,从雪山到森林,从悬崖“天梯”到隔离病房,我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次次走入基层、走入生活的经历,才让我更能够感知到用最新的手段做最新的新闻表达,其中蕴藏着深远意义。
今年6月,在《望北斗》的采访过程中,我接触到一个人,他带给我的感动,让我更加坚定要把这条创新新闻表达的路走得更远。
他,就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
去往广西的路上,听说老人近期比较疲惫,所以对于采访效果,我心里没底。
顶着烈日,我们赶到黄忠杰家,在架摄影机的间隙,我忽然得知,那一天正好是黄文秀逝世两周年的忌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采访这位老父亲,我实在有些于心不忍。
这时,黄忠杰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衬衫从房内缓缓走出,非常消瘦。那时我才知道,他自己也身患绝症。开始采访,当我问出第一个问题后,他的眼眶就红了。回忆起黄文秀离家的那天,老人家更是数次落泪。
两年前,黄忠杰刚刚做完肝癌手术,下不了床,黄文秀趁着周末请假回来照顾父亲。得知帮扶的村子遭遇洪水,不放心的她决定连夜赶回去,却在半路遭遇山洪。
黄忠杰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他和还在上大学的黄文秀在城楼上游览的合影。也正是那一天,在黄忠杰的鼓励下,黄文秀决定毕业后返回老家工作。
这家人,用生命诠释了坚守。中国百年风雨历程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用最新的表达,让更多网络上的青年了解他们、记住他们、传颂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我们责无旁贷。
发现和点亮“成风化人”的光
新华每日电讯强晓玲
强晓玲(右)在重庆农村采访。
7月1日清晨6点30分,在广场的人潮中,我竟然对视到一个熟悉的眼神。
“路老师!”我兴奋地叫了起来。一位鬓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翻看我胸前的记者证,激动地看着我——“强,小强,是你呀!”
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她晃着我的胳膊说:“你们的报道影响太大了!我来到,来参加党的百年庆典,太幸福了!”
她是77岁的路生梅。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她光荣成为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对象。
53年前,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从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只身来到陕北佳县从医。那时的佳县落后、荒僻,年轻的路生梅医生许下承诺——“要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53年来,这位来自北京的大夫,扎根黄土地,巡诊走遍佳县的每个角落,为患者开几毛几分钱的小药,建起了第一个正规儿科。退休后又自愿“超期服役”,义务接诊守护群众健康。路生梅守望初心从青丝到白头,深深打动我。
今年春节前,我们来到佳县。但在采访中,她说,“真的不愿意接受采访了,太耽误我看病。”她退休后义务接诊患者已经超过10万人次,怎不惜时如金!
我们“软磨硬泡”,才说动路生梅接受采访。今年2月28日,我们采写的报道《黄土梅香半世芳》播发后,路生梅的“三牛”精神感动中国。
作为全国优秀员代表,自称“佳县人”的路生梅说,广场是她儿时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小时候家住后海的她,曾在这里参加过多次大型庆典活动。在党的百年庆典,路生梅重返广场,脸上虽写满皱纹,心中却涌动风华。
偶遇路老师,我更有一种感觉:这次偶遇仿佛在告诉自己,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只要真正践行“四力”,付出再多辛劳,收获的也必定是幸福。
这些年,为办好《新华每日电讯》“成风化人”专刊,我参与采写了不少人物报道,其中有临近退休之年辞京官重返西藏创办“牦牛博物馆”的“老牦牛”吴雨初,有被誉为新中国“国家形象设计师”的百岁老人周令钊,有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的河南大学“三不教师”常萍……每一次讲述他们的故事,如同把他们共有的光芒传递出去,照亮更多的人,汇聚起“成风化人”的强光。
那个早晨,与路生梅匆匆一别。但广场上《唱支山歌给党听》《没有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声,与路生梅苍老却幸福的表情,交织在一起,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尽管一夜无眠,从广场归来,我们没有睡意,一气呵成,写成了现场报道《放歌,颂唱》。这篇报道,写出了广场内外,每一名员从心底飞出的歌——
他们,是在城楼上观礼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是观礼台上“优秀员”路生梅,是躺在病床上观礼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孙景坤……
我有点“小骄傲”,因为我们“成风化人”曾讲述过这些员的故事。因为他们,让我们遇见美好。
在雪山云端感悟“清澈的爱”
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田定宇
田定宇(左)在海拔5200多米的喀喇昆仑山腹地采访。
2020年6月,4名中人为了保卫祖国,把生命永远留在了喀喇昆仑山。18岁烈士陈祥榕那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也从这里走进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同年10月,我来到了这片英雄们战斗过和正在战斗的地方。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跟英雄们站在一起。
喀喇昆仑山平均海拔5400米,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冬天最低温接近零下50℃。我采访的这支部队,也是著名的“进藏先遣英雄连”所在部队。我们住的地方离阵地大约100多米,每次警报响起,官兵们都要迅速就位,进行目标监视,不分昼夜。
有战士对我说:“别看就100米,你跑完绝对想吐。”刚开始我并不信,但第一次拉动之后我就发现,高原上的短跑,每一步都像翻越一座山。而身边的战友们,哪怕是面对最低零下48℃的气温,依旧会狂奔到阵地,毫不犹豫。难道他们比我更适应这样的环境吗?显然不是。他们说:“这里没有界碑,我们就是雪山上的界碑。”
这位连长叫刘明辉,今年31岁,在喀喇昆仑山连续坚守了18个月,过了两个冬天。和妻子杨梅的婚期,也因为任务一拖再拖。去年年底,他终于可以回家结婚了。
他结婚后的第一件事是带妻子回到了山上,在喀喇昆仑的见证下重新举办了一场婚礼,把爱情铭刻在海拔5200米的高山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对祖国“清澈的爱”,也不仅仅是这一代军人的专属。
在一处寒冷的山口,我看到了几座半塌的土坯房,墙上的标语还清晰可见。这是一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营房。面对高寒缺氧,那时的官兵只有取暖的牛粪和硬扛高原的意志。
然而,他们依旧不是最难的那一批。
今年2月,我走过一条不寻常的路:大面积的无人区,一个个海拔5000米以上的达坂,大风裹挟着大雪……这条路就是“进藏先遣英雄连”的进藏路。
71年前的一天,先遣连来到界山达坂,战马接连死亡,全连官兵都患有雪盲,高原病发病严重……夜里,在党代表李狄三的主持下,连队召开党员大会,商讨如何翻越横亘的高山。第二天,27名党员每人背着一名病号,齐刷刷地翻过了界山。
这种场面震撼了当时还没有入党的连长曹海林,作为起义官兵的他也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
进藏路上,这27名党员就是27面旗帜。
第一个牺牲的蒙古族战士巴利祥子是党员。他是全连最强壮的人,被困雪域孤岛时,一个人打来了全连三分之一的猎物,但从没有让人看到他浮肿的双腿,直到有一天倒下,再也没有站起来。党代表李狄三是我的河北老乡,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唯一一次违反了党组织的决议,拒绝使用连队最后一支盘尼西林。全连136名官兵,63人牺牲。他们用生命走过雪山,完成了党和人民交付的任务。
在阿里狮泉河烈士陵园,站在63座丰碑面前,我明白了,这是信仰的力量,是信仰让一代代官兵像钉子一样把自己钉在边防线上。
英雄远去,精神永存。作为一名新华社军事记者,我有责任跟他们并肩作战,更有责任把他们的故事告诉每一个人。
在“英雄之城”见证“生命之桥”
新华社湖北分社肖艺九
2020年3月,肖艺九在武汉市肺科医院重症监护室采访。
2020年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作为新华社湖北分社摄影记者,我坚守在武汉采访报道。近些,近些,再近些。蹲守,蹲守,再蹲守。这是摄影记者的工作信条。但在未知的疫情面前,近些,就意味着离病毒更近;蹲守,就意味着被感染的风险更大。
2020年2月4日,10天内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为了记录这个历史性瞬间,我早早来到医院,蹲守在离转运患者几米不到的房顶上。离这么近,说不怕是假的,但新华社记者的使命,让我顾不了那么多。迅速拍摄了一组照片后,我决定再换用无人机从高空拍摄。
当无人机升起的瞬间,和煦的阳光正好照射在一条长长的通道上,医护人员正忙碌地转运患者。这一刻,我的心头也像有股暖流涌入。
这张后来被命名为《生命之桥》的照片播发后,引发广泛共鸣。尤其是对于正处在疫情“风暴眼”的武汉人来说,这就是一座生命之桥。他们评论说,这是通往生存与光明的通道,它连接着无数人的期盼与希望。
读者的评论,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我几乎每一天都在提醒自己:这些历史性的瞬间,需要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来。
2020年2月17日晚,我到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采访。换好防护服,到达四楼看台的那一刻,我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整个体育中心一格格、一间间,井然有序,患者在里面休息治疗,医护人员不断地穿梭忙碌其间。宁静而坚强的力量,弥漫在整个方舱之中。当时,我脑子里立刻闪现了一个想法,这不正是一艘“生命之舟”吗?这不正是中国人齐心协力、共战疫魔最生动的写照吗?
ICU病房俗称“红区”。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也包括我们这些记者,在“红区”里都面临着极大的心理压力。但记者的使命感,一次又一次帮我驱走了进入“红区”的恐惧:一定要靠近最真实的新闻现场,才对得起手中的相机,才对得起“新华社记者”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每次进“红区”,我都不敢告诉家人。我15次进入多家医院的“红区”采访,按下了10多万次快门,记录了武汉抗疫主战场上珍贵的影像瞬间。
这些年来,我已记不清跑了多少次突发现场。在疫情暂告一段落,正打算歇口气,突发汛情又接踵而来。2020年7月8日凌晨,湖北黄梅一村庄因大雨发生泥石流,9名尚在睡梦中的村民被埋,生死不明。冒着危险,我不顾一切挺进了充满未知的滑坡现场。
“这里发现一名幸存者!”听见有人在喊,我立即抓起相机跑了过去。突然,我整个人陷进了松软的泥石流中,一直到腰部,怎么也爬不出来。幸好旁边有人,他们费了好大力气才将我拽出来,并责怪我,“要新闻不要命啊!”
顾不了那么多,我终于在幸存者被救出的第一时间赶到,并记录了救援的全过程。
今年已是我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新闻现场,我都始终坚信一个理念,这些都是我的战场,我一定要出现在那里!手中的相机,永不会放下;心中的火焰,永不会熄灭!这是记者的珍贵舞台,也是我的初心使命!
聆听“放牛班”唱响《大地颂歌》
新华社湖南分社袁汝婷
袁汝婷(左)在采访中。
我要讲的故事,从一个女孩和一首歌开始。
女孩叫林林。一年前,我在一个山村里认识了她。她就读的农村学校,叫启航学校。她来自一个建档立卡家庭。1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多年来,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她的家乡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曾是一个贫困县,有2万多名农村留守儿童。
启航学校离县城很远。学校里,像林林这样的留守儿童有1361人,占学生人数近九成。
四年前,校长陈亮伟邀请湖南科技大学音乐系教授王育霖到学校采风。王教授说,直到去了启航学校,他才第一次真正明白,“留守儿童”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双双胆怯却充满了渴望的眼睛。
林林,就有这样一双眼睛。
启航学校有许多和林林一样的孩子,他们胆小,敏感,沉默。因为被他们触动,王教授对陈校长说:“咱们组个合唱团,教孩子们唱歌吧!”梦想的大门,就在那一天,悄然开启。
2017年,湖南省第一个留守儿童合唱团在启航学校成立了。首批入选的有60余个孩子,其中就有林林。合唱团选拔团员的标准,与音色、外貌、天赋无关,只选最孤僻、最内向、家庭最困难的孩子。
第一堂课,王教授就碰了一鼻子灰——无论他怎么引导鼓励,孩子们始终低着头,没有一个人敢开口唱歌。
王教授往返一次启航学校需要近10个小时。几年来,他几乎每周这样往返给合唱团上课,分文不取。就这样,孩子们一点一点开始变化。2017年底,合唱团第一次录制比赛视频。学校的小礼堂没有观众,孩子们却很紧张,翻来覆去录了10多遍,直到满头大汗。最终,他们获得了市里的二等奖。
三年后,反映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大型歌舞剧《大地颂歌》演出座无虚席,面对上千名观众,孩子们却笑容自信,声音嘹亮。
我和同事们辗转多地、跟踪记录了这个合唱团近一年时间。一年间,这些孩子从大山一路唱到长沙,唱到国家大剧院,唱到2021牛年春晚的舞台。今年六一,他们甚至还开了专场音乐会。我听过许多次他们的歌声。可是每一次,我还是会感动。我们见证了太多人为此付出的努力,所以更加明白,对林林而言,这种成长意味着什么。
截至2020年,全国尚有643.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也是我们共同的未来。我想起有一次,站在灯光璀璨的剧场里,我问陈校长:“您想过会有这么一天吗?”他说:“没有,我只是想让山里娃也有梦想、有志向。”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近十年的新华社记者生涯中,我见证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关怀制度的不断完善,教育扶贫让许多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再面临辍学之苦,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山里娃也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无限可能。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越来越多务工人员返乡,许多孩子的父母回家了。陈校长说,留守儿童合唱团就像中国的“放牛班”,是无数人的共同努力,是这个伟大的时代,给“放牛班”送来了春天。
15万张照片里的苗寨脱贫记
新华社广西分社黄孝邦
黄孝邦在乌英苗寨村民家里写稿。
乌英苗寨群众送别驻村工作队队员郑昌昊时,送来很多米酒、鸡蛋、粽子。这些都是苗家最珍贵的礼物,见证了群众对他的依依不舍。
他是我蹲点期间的室友,也是我的战友,他的故事要从我的蹲点说起。
2017年,我开始到桂黔交界的乌英苗寨蹲点采访,一蹲就是四年。我见证了室友们带领群众实现脱贫的整个历程。
乌英苗寨有绝美的风景,但人们无法想象它的偏远与贫困。当时,140户的寨子,还有92户尚未脱贫。基础设施落后,寨子脏乱差;山多地少,群众赖以为生的是人均两三分梯田,整体落后几公里外的寨子至少十年。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乌英有“女不读书”的传统观念,加上贫困落后,女孩子都不能上学读书。所以,现在40岁以上的妇女,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
2020年3月,乌英妇女夜校开课,很多妇女就此圆了读书梦。
开始很多妇女不想来,也不敢来,动员难只是很小的问题。当时,郑昌昊和几个队员一起住在村委所在的另外一个苗寨,距离乌英5公里。每天晚上,他给妇女们上课到10点。然后,他要连夜骑行返回村委宿舍。
郑昌昊说,看到妇女们忙完一天的农活后,仍然积极来教室上课,这份热爱和执着让他很感动。
蹲点期间,我住在联合党支部办公楼的一间办公室里,房间很小。
我跟郑昌昊说,你过来跟我一起住吧。
两个月后,他搬到乌英,跟我住一个房间。后来,又住进了一名工作队员和一名志愿者。我们就从乡中学借来四个学生床架,人睡在下铺,生活用品就堆在上铺。四个人的小宿舍,我仿佛又回到了中学时代。
郑昌昊用知识点亮了苗寨。如今,妇女夜校已经坚持了300多期。
4月16日,在苗寨的见证下,在孩子们的祝福歌声中,郑昌昊向女朋友吴晗求婚。在这场战斗中,郑昌昊不仅得到了锤炼、收获了成长,自己的爱情也经受了时间和距离考验,并在苗寨修成正果。
寨子更漂亮更干净了,妇女们会讲普通话了,孩子们进步了……
短短几年,三条公路、四座桥、排污工程、教学楼、戏台、文化广场、芦笙柱,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完工;芦笙、亮布、农耕等多个民族文化项目,正稳步推进。木楼林立百户同心,桥横路坦交通便捷。已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乌英,迎来了新的生机。
5月11日,郑昌昊结束在村里的驻村工作。离别之际,刚刚学会写字的妇女们,写下了挽留的话,涂涂改改,但一笔一画格外认真。
郑昌昊,这位年轻的员,和战友们一起,用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全心全意为苗寨谋幸福。他用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打动了一座苗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党的伟大。
四年来,在乌英苗寨,我拍摄了15万张照片,用解剖麻雀式的标本记录,见证了我们正在经历的伟大时代,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
四年来,我与这里的人们并肩战斗,已经与这里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我也会经常回来,继续扎根偏远山区,记录干部群众奋战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中国红”映照民相亲心相通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石中玉
石中玉(左)采访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今年是我在海外分社工作的第6个年头。6年来,我切身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
塞尔维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我从2019年到任贝尔格莱德分社以来,在这个本就对华十分友好的国家里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今年2月,中国-中东欧领导人峰会前夕,我有幸对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进行了一次专访。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这次采访中,武契奇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谢”。他说,向中国表达感谢的话语,重复多少遍都不为过。
这让我回想起第一波疫情在欧洲肆虐时,武契奇召开新闻发布会,满眼含泪地向中国求援。中国当时迅速作出回应,捐赠抗疫物资、援建“火眼”病毒实验室、派遣医疗专家组。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体现出两国患难与共的友谊。2020年3月21日,中国援助塞尔维亚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贝尔格莱德机场。当时,武契奇亲自到机场迎接,与专家组“碰肘”致意。我拍摄的照片,后来也作为中国援助塞尔维亚抗击新冠疫情的实物资料,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随着专家组到来,塞尔维亚社会对于中国的认可不断提升。专家组告诉我,“感谢”同样是他们来到塞尔维亚后听到最多的词。专家组成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在接受采访时说,走访医院时,医护人员有时还会列队欢迎,用刚学的中文和专家组打招呼,对他们说“你好”。进入病房后,一些病患见到中国专家,会竖起大拇指为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进入“红区”的行为“点赞”。
而最让专家组感动的还是塞尔维亚普通民众表现出来的支持。由于日程紧张以及疫情管控措施的严格,专家组和当地普通民众的接触机会不多。林炳亮记得,有一次,在前往其他城市途中,一家加油站的员工们得知他们是来自中国的专家后都争相合影。
在这些专家英雄一般的事迹背后,是他们像普通人一样温情的一面。在专家组驻地,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所一级主任科员龙其穗的床头贴着儿子和女儿的合影,在书桌上也摆着一个卡通发卡和一辆玩具汽车。他对我说,把女儿的发卡和儿子最喜欢的玩具车放在书桌前,可以缓解对他们的思念。
正是这样一群普通人,他们在塞尔维亚“战斗”了82天,其间三度延期,在塞尔维亚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正是采用了专家组的建议,塞尔维亚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处于欧洲较低水平。
为了向中国表示感谢,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多座标志性建筑亮起象征中国国旗的红色。摩天大楼、跨河大桥以及议会大厦,都披上了红色的外衣。这是我第一次在驻在国,看到“中国红”照亮当地的夜空。
作为一名中国驻外记者,能够在疫情肆虐时迎接来自祖国的医疗专家,能够亲眼见证两国在面对困难时期的“民相亲”和“心相通”,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我将继续用我手中的笔和相机,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出访俄罗斯第二站,习主席来到圣彼得堡。
6日晚,在习主席紧张忙碌的日程中,有这样一场活动——接受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6月6日,国家主席在圣彼得堡出席接受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仪式。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仪式。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包括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内的许多见证者,都表示自己感到“很荣幸”。
大家可能都还记得,一个多月前,也就是4月26日,主席在北京友谊宾馆出席了清华大学授予普京总统名誉博士学位仪式。
4月26日,国家主席在北京友谊宾馆出席清华大学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名誉博士学位仪式。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中俄两国元首之间的这种密切互动,是他们真挚友谊的生动体现,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特殊性和高水平。
活动意义何在
中俄元首外交又添色彩。元首引领是中俄关系不断前进的关键。在自己的母校,普京总统热情迎接习主席,共同参观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对华合作展览,还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成为元首交往又一段佳话。
普京在致辞中表示,向习主席表示衷心祝贺。习主席为推动俄中关系深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关系领域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并亲自推动实施。习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新华社记者李涛摄
中俄人文交流再加例证。民心相通是中俄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正如习主席在致答辞时所说,清华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分别向对方国家元首颁授名誉博士学位,既是双方教育和人文领域密切交流的例证,更是中俄关系高水平的重要体现。
罗季奥诺夫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博士毕业生,留校任教后是东方系常务副主任,汉语流利。他透露,早在一年前,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学术委员会就已经作出授予习主席学位的决议,“我们一直热切地期待他来访”。新华社记者刘春晖摄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萨莫依洛夫说,很高兴能见证习主席接受名誉博士学位这一过程,“习主席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新华社记者刘春晖摄
中俄友谊传承更增动力。大学是青年的聚集地,而青年则是中俄关系的未来。如今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师生和习主席成了校友,他们感觉如何?
6日的活动,吸引不少中俄青年学生到场观礼。新华社记者王晔摄
俄罗斯学生班扎罗夫正攻读硕士二年级。数次参加汉语桥比赛的他表示,习主席如今成为校友,更将激励自己向他学习。
为何是这所大学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是世界知名学府,由彼得大帝于1724年设立,目前教师人数超过5000人,培养出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列宁的母校。
大学十二院主楼历史超过270年。图中这条长廊,一侧陈列知名校友的塑像和画像,另一侧保存古典书籍。列宁和其兄长都曾在这里读书和生活过。新华社记者陈杉摄
在举行仪式的礼堂门口挂着这幅字碑,大意是:苏维埃最高委员会在建校125年之际,授予列宁格勒大学(即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列宁勋章,以表彰大学在科学文化领域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杰出贡献。新华社记者陈杉摄
圣彼得堡大学与中国渊源深厚、合作紧密。罗季奥诺夫说,大学开设汉学历史超过150年,是俄罗斯汉学研究的发祥地。大学收录大量中国古卷善本。
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圣彼得堡大学同中国大学开展密切合作,有力推动了中华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也促进了俄罗斯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目前,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有超过40余项和中国有关的课程,1000人在学习中文。班扎罗夫说,俄罗斯高考满分300分,进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录取线至少要270分。罗季奥诺夫说,如果现在要读和中国相关专业,近乎要满分。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校园孔子像的基座,是一个“子”字嵌在方方正正的金属孔架中,寓意为“孔子”。基座钢材是由一名开坦克厂的俄罗斯校友捐赠。新华社记者刘春晖摄
仪式结束后,俄罗斯学生向赠送油画作品,中国留学生向普京赠送油画作品。新华社记者张领摄
可以说,6日这一整天,习主席的重大活动,都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校友们有关。
6日上午,习主席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
梅德韦杰夫同样毕业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律专业,和普京师出同门。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
6日晚,习主席和普京总统再次会晤,共同乘船游览涅瓦河,并到冬宫继续长谈。
7日,习主席还将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并致辞。我们将及时跟进,为您继续发掘亮点,欢迎继续关注。
(文字记者:陈杉 魏建华 鲁金博 刘华 郝薇薇 徐泽宇 刘春晖;视频记者:刘华 刘春晖 杜瑞 齐心 鲁金博 张若玄)
五月,是气候最柔和的季节,温度舒适宜人!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季节给新家装修施工再合适不过了!
正值家装最旺季,恰逢五一小长假,沪尚茗居特别推出“五一畅享整装”抢定会,签约此次整装套餐就能享受全屋配套定制柜不限量的超级优惠。对于准备装修的业主来说,真的是一个不容错过的装修好时机!
在五一即将到来之际,沪尚茗居的总裁徐泽宇也接受了采访,和我们一起聊聊“五一畅享整装”这个活动以及装修中的恶意增项等问题~
Q1 : 为什么会推出“五一畅享整装套餐”这个活动呢?
徐总:收纳,是很多业主在装修时的一个主要诉求,不少人想做定做柜,又担心预算不够;针对这个装修痛点,我们特地推出了“五一畅享整装套餐”活动,凡是签约畅享整装套餐的业主,全屋配套定制柜不限量,充分解决收纳不足问题的同时,又为业主节省下了装修费用。
推出这次活动,还有个目的就是,不少人抱怨安装定制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增项的问题,一个定制衣柜由于前期面积计算混乱,后期可能增项大几千;而在我们的这次活动里,只要您家空间充足,本次活动定制柜就不限面积!这就杜绝了后期恶意增项问题的出现,业主可以完全放心。
Q2 : 这次活动给业主带来了哪些装修福利,能否简单讲讲?
徐总:这次活动的力度可以说是相当大的:参加我们“五一畅享整装”套餐活动的业主,可以享受到全屋配套定制柜不限量的超级优惠,包括玄关柜1个,餐边柜1个,阳台柜1个,客厅电视柜1个,厨房上下柜一套,以及每个卧室衣柜各1个,基本涵盖全屋定制柜,只要您家空间充足,本次活动不限面积!
此外还能再畅享9大不限量(地板瓷砖不限平方数,开关插座灯具不限个数,电线、水管、厨柜、踢脚线不限米数)、6大装修福利(送全房家具、免设计费管理费、软硬装双设计师双重服务、360°线上监工系统、送开荒保洁、银行免息贷款服务)和6大VIP特权(10大茗匠工艺、优先售后、720°工程监管、优选五星项目队特权等)。
Q3、不少业主在装修时都遇到过恶意增项的问题,那沪尚茗居装修过程中有没有施工增项,会不会房子装好了,费用却成倍增?
徐总:有时候客户会进入的一个误区:认为前期预算和实际支出会非常精准,没有出入,其实任何工程都会有一些合理范围内的出入,主要体现在原基础的不标准,或者方案的轻微变动,这些因素我们都会提前跟客户沟通清楚并得到客户的理解,整个合作过程是非常愉快的。市场上所谓“恶意增项”在沪尚茗居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因为我们都相信,只有凭良心做事,才会走的更远。
同时,针对一些业主担心的遇到装修黑幕,施工后增项增价。我们推出了3免6包9不限的服务标准,直击消费者的装修痛点:
3免:免设计费、免管理费、免保洁费;
6包:包建材、人工、家具、灯具、厨柜、卫浴;
9不限:地板瓷砖不限平方数,开关插座灯具不限个数,电线、水管、厨柜、踢脚线不限米数
这些在装修中容易出现增项环节的地方,我们是做了减免、全包、不限量处理,从根源处解决增项问题。但同时我们的样板房套餐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套餐内的产品都是明码标价,可以根据客户喜好进行自由删减,直接在总价上面减掉就可以的,增加产品也是同理。
Q4: 听说沪尚茗居现在提供双设计师共同服务,能否和我们详细聊一聊?
提到设计师,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硬装设计师,即为客户做户型诊断、格局设计、动线规划、施工图以及简单的风格效果设计,很少有人会关注到软装设计这个板块,也很少有装修公司会提供交房之后的全案软装配套服务。
而大部分的业主也并没有专门的色彩与搭配方面的知识,凭感觉自由搭配或者直接生搬硬套喜欢的设计图,这样往往容易导致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区别。
沪尚茗居及时捕捉到了这一装修痛点,一方面不断研发配置时下流行的高颜值样板间,硬装软装全部一站式配齐,让业主可以放心将喜欢的样板间还原到新家,保证最终的落地效果。
另一方面,针对业主的个性化需求,沪尚茗居推出了双设计师共同服务,即除了专业硬装设计师负责居所功能方面的设计外,还将有专业的软装设计师提供单独的全案软装配套服务。根据业主的预算、生活习惯及喜好,软装设计师将帮助屋主挑选合适的沙发、茶几、地毯、窗帘、定制柜等所有配套软装,以保证整体空间的统一性和美观性。功能与颜值的双重保障,帮助业主打造一个内外兼修的舒适新家。
Q5: 很多业主在装修时有一个疑虑就是在建材方面家装公司会不会以次充好,从中赚取利润,那关于这方面我们沪尚茗居是怎么把关的?
选对材料,是做好装修的第一步!沪尚茗居所有的装修材料都是经过层层把关、严格筛选出来的,所有的材料均具备合格证书,经过权威机构的相关监测后,方可进入沪尚茗居的供应体系。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我们会综合考虑品牌、品质、价格、服务等多方面的元素,为业主选择健康环保,同时又极具性价比的产品。
沪尚茗居建材展厅
同时,我们内部还组建的有材料严选团队,由我带队,不定期对200多家供应商的产品进行抽检、对供应商的服务进行突击检查,到工厂现场考察,为客户严选好材料。从地面到墙面,从空气到净水,从厨房到卫生间,选材、设计、施工、软装布置各个环节为消费者层层把好质量关。通过构建绿色家装供应链,使用健康安全的材料,为消费者营造健康、安心的生活氛围。
Q6: 都说施工是家装的生命线,决定着最终的落地效果,那么沪尚茗居在把控施工质量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和尝试呢?
为了帮助业主打造更加放心的品质家,沪尚茗居秉承“全心全意为家服务”的理念,在施工质量监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措施:
首先,为了保证装修质量,我们严格按照装修行业施工进行施工与操作,并在整个装修过程中按照18道标准验收工序进行验收,从开工到收尾,每个工艺、每个节点都严格验收。
其次,沪尚茗居工地建立了专门的播报与监控体系,业主不用到现场,在手机上就能随时检查工地施工情况,让业主省力省时更省心。
第三,沪尚茗居新成立了质量监管中心,四重监管流程,严格把控装修质量。
新成立的质量监管中心,是沪尚茗居站在业主角度,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质量管理中心会对所有工作流程进行监管,制定工作标准,并定期对工人、工程部长、交付经理进行工作标准培训,保证装修品质。
另外,在工地检查方面,沪尚茗居有四重检查体系。施工完毕以后,工长与供应商进行现场自检;然后,由公司的质量管理员即交付经理进行二次验收;接着,公司巡检部门/工程总监/工程部长抽调质检师对项目进行第三次验收;最后,总裁亲自率领总部人员对重难点工程专项检查,进行周通报、月总结。持续复盘迭代,不断更新验收标准。
注:“五一畅享整装”活动详情及细则请查看本期推送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