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不仅能够提供有关客户心理特征的客观数据,更能协助咨询师更全面地了解客户的心理状况,评估其情绪、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准确的心理咨询服务。
首先,心理测验能够提供关于客户心理特征的客观数据。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需要了解客户的性格、情绪状态、智力水平、人际关系、职业能力等方面的信息。通过使用心理测验,咨询师能够获取这些信息,更好地了解客户的问题和需求。
其次,心理测验还能帮助咨询师评估客户的心理状况。通过评估客户的情绪状态、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人际关系等方面,咨询师可以确定客户是否存在心理问题,并确定问题的性质和程度,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准确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此外,心理测验还能帮助咨询师确定心理咨询的目标和方案。通过评估客户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咨询师可以确定客户需要改变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并制定具体的咨询目标和方案,确保咨询的有效性和成功性。
因此,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咨询师更全面地了解客户,评估其心理状况,并为他们提供更准确的心理咨询服务。因此,咨询师应根据客户的情况和需要,适当使用心理测验以确保心理咨询的效果。
新学期即将到来,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新学期里的学习成绩和品德修养,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而心理健康测评是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测评,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如情绪不稳定、压力过大、自信心不足等。
所以很多学校也会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选择在新学期伊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以此来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作为心理老师,你是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呢?
今天,华怡心辰就来谈谈如何做好新学期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并附上智能一体化的校园心理健康测评解决方案。
一、选择合适的测评量表心理健康测评需要借助专业的量表进行,而心理健康测评量表是我们进行测评的基础。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类和形式的心理健康测评量表,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需求等因素,选择科学、有效、适用的测评量表。
下面我就为大家推荐几种常用的测评量表:
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由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编制的标准化心理测验,适用于小学 4 年级以上到高中 3 年级的学生。
它可以评价学生是否存在不安倾向,并分为八个内容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
(量表选自心育通SaaS系统)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这是一种由六个维度(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27 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的量表,适用于初中以上年龄段的青少年。
它可以评价青少年遭遇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压力事件,并伴有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量表选自心育通SaaS系统)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测评量表,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的比如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自杀行为问卷(SBQ-R)等。
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发展水平的测评量表,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测评量表,影响测评效果。
而华怡心辰也根据心理老师新学期学生心理测评工作压力大、量表选择难、传统线下测评量表数据统计不准确等难题,推出了华怡心理SaaS系统校园版——心育通。
心育通SaaS系统打破传统心理普查的繁琐操作带来的弊端,做到了真正的让心理普查更快捷,让心理老师工作更方便。
所以,如果作为心理老师的你对即将展开的心理健康测评工作还没有做好准备也不用担心。
心育通SaaS系统由华怡心辰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华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心理学权威专家,为各阶段学生专属定制研发量表。
内含150+量表,以雄厚的专家力量、丰富的经验保证产品专业化,信效度有所保障。
并且心育通SaaS系统满足校园心理普查需求的同时支持云端更新和自定义测评量表导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心理测评需求。
二、制定合理的测评计划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前,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测评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测评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等方面的详细信息,以确保测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分类测评,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制定测评计划时,我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评对象
我们要明确我们要对哪些学生进行测评,是全体学生还是重点学生,是某个年级还是某个班级,是某个类型还是某个问题。
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测评对象选择不同的测评工具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测评效果。
2.测评时间
我们要确定我们要在什么时候进行测评,是开学初还是期中期末,是每周还是每月,是定期还是不定期。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测评时间安排好测评进度和内容,以避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同时,我们需要确保学生能在放松、自然的状态下完成测评,可以选择在课堂结束后或者放学前进行,避免测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心育通SaaS系统经过实践调研和大数据筛查情况,根据心理老师和学校在制定测评计划及实施过程中会出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测评实践难题,做到了以下几个功能:
1.根据测评对象实现团体心理测评
心育通SaaS系统可自定义团体分级别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出具的报告简洁清晰,每份心理测评报告都具有该测评对象的姓名、所属团体、测验项目、测验时间、测评指标得分以及对应的报告解读。
学生在测试完成后,心理老师在后台可以查询测评对象的个人测评报告,并一键导出报告,做到一人一档,让心理老师实时查看测评进度。
2.学生自选时间操作便捷效率高
心育通SaaS系统有标准化操作流程,教师、家长和学生易上手,注册账号即可快速测评,多端适用操作更简洁,无需统一时间、地点,即可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普查。
三、给予准确的测评结果在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后,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测评结果,及时发现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在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确保他们的个人信息不受泄露的同时,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
例如,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行为训练等服务,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健康成长。
华怡心辰也考虑到了这一方面,因此心育通SaaS系统做到了:
1.保障数据安全
心育通SaaS系统使用SaaS云架构部署,能够快速搭建、多端适用,有阿里云服务安全保障。
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和安全策略,让系统更稳定。省去学校维护开发团队、硬件环境搭建成本以及人员变动带来的不可控因素导致的损失。
2.智能危机预警
心育通SaaS系统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通过手机端实现便捷测评,PC端后台可一键生成测评报告,并自动筛选出预警人员名单,让老师能够及时关注和辅导。
报告可支持一键导出打印,便于建立施测对象的心理健康档案。
总之,科学有效的测评方法和专业准确的测评结果,是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的重要部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心育通SaaS系统信息,欢迎私信小辰进行咨询和体验。
新的学期,华怡心辰与你一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关爱并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心理测评是一种通过科学测量和评估个体心理特征的方法,它对人们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心理测评已经成为心理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个体发展、教育、职业咨询、组织管理等各个领域。
心理测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早的心理测评工具是智力测试,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随后,更为完善的心理测评工具相继发展出来,如人格测量、情绪测量、适应能力测量等。这些工具的使用使得心理学家和专业人士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从而为人们提供更有效的咨询和帮助。
心理测评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教育领域,心理测评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智力水平和发展潜力,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教育方案和个性化的辅导方法。在职业咨询中,心理测评可以评估个体的职业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为人们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选择的建议。在组织管理中,心理测评可以用来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为组织招聘和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依据。此外,心理测评还可以用于婚姻家庭咨询、法律心理评估等各个领域。
心理测评的科学性是其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心理测评工具的开发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时,心理测评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解读和分析,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心理测评中,还需要遵循伦理原则,保护被测试者的权益和隐私。只有在科学的指导下,心理测评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心理测评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首先,心理测评只能提供个体心理特征的一部分信息,不能全面评估个体的复杂性。其次,心理测评结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解读,不能简单地作出判断。此外,心理测评可能受到被测试者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期望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偏差。因此,在进行心理测评时,需要谨慎对待结果,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心理测评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为个体和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提高社会的效益。然而,心理测评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提高,以确保其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心理测评的局限性,以避免对结果的过度解读和依赖。只有在科学和慎重的前提下,心理测评才能更好地为个体和社会服务。
心理测评的准确性如何?
虽然心理测评常被用于评估心理状态,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它所评估的并非实时的心理状态,而是一段时间内的情绪状况。有些测评可能只考察最近一周的情绪,而有些则可能考察更长期的情绪状态。
·如果认真回答问卷,需要了解问卷中是否询问了抑郁体验。如果只根据自己的感受作答,可能会选择“是”或“非常严重”,但需要了解这种状态是否持续了很长时间,是否每天都处于抑郁状态。如果是这样,就需要更加谨慎地给出评分,这样评估结果与实际情绪状态才会更加一致。
然而,有些人在填写问卷时可能没有认真审题,或者只是根据当时的感受给出了答案,这样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准确。因为抑郁情绪可能只是暂时的。今天可能会有一个小时处于抑郁状态,但并不代表整个星期都处于抑郁状态,两者并不相等。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不是有无抑郁情绪,而是持续而显著的情绪低落。只有持续且显著的情绪低落,加上抑郁情绪,才能被诊断为抑郁症的核心症状。这些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能被确认为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下面有20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最近一周的实际感觉,把适当的备选项对应的数字记下来,每一条文字后有四个选项,每题限选一个答案。
评分标准:把记下的相应数字相加即为总分,总分乘以1.25取整数,即为标准分。低于53分者为正常;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位中度抑郁;72以上为重度抑郁。该量表适用于成人。(关注同乐湾,学习更多的心理学知识)
智力测验到底怎么样?普通大众往往喜欢简单粗暴的二元式结论,比如:准或不准,科学或不科学。还有一些人喜欢将IQ值与某些知名成功人士挂钩,极尽文字渲染之能,讲述极为夸张……
如果你通过专业渠道测试了IQ值,首先相信目前常用的几种正规的智力测验的科学性都值得信赖,但你且因不可过度解读而陷入对智力测验的迷信。
我个人曾有多年的心理学学习和从业经历,对心理测验尤其是智力测验接触比较多。我们先简单梳理下智力测验的前世今生,以及在中国的普及工作,以方便大家理解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
如果把时间回溯到遥远的过去,中国的科举考试是人类历史上一项极其历史伟大的创举,如果从心理测验角度归类,科举考试应归类于学绩测验。1879年,德国威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廉·冯特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黑林的观点),这普遍被看做是心理学从哲学中脱胎从而成为科学心理学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
最早的智力测验测验叫比奈测验。1905年,法国学者比奈,在法国教育部的支持下,设计了一套测验,旨在将发育迟滞的儿童同正常学龄儿童区分开来,简单的说,就是一套较为客观的筛选测验,测验的结果以达到某一特定分数的正常儿童的平均年龄来表示,这被称之为心理年龄。
一战爆发,当时美国有数百万名应征者在招募之列,如何迅速筛选甄别是当时面临的工作难题。受比奈测验的启发,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工作者编制了陆军甲种和乙种测验,很快完成了对170万人的测试和筛选工作,实测结果令军方非常满意。由此,心理测验尤其是智力测验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为之后智力测验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今,人们提及智商习惯上会同IQ值进行关联。实际上,智商通常有两种方式表达,即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其中IQ值通常指离差智商。IQ概念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提出的。他们在比奈测验的基础上,发展出斯坦福-比奈测验,并用IQ量化。此时的IQ值不再是像法国比奈测验样,以个体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的比率智商,而是以100为“平均值”的离差智商,我们目前所熟知的某某智商测验是100上下区间的数值,即是这种离差智商。同法国比奈测验类似的是,斯坦福比奈测验,也主要用于对发展迟滞儿童的甄别。
1939纽约贝维尤医院的大卫.韦克斯勒发表了自己研发的智力测验,即韦克斯勒智力测验,简称韦氏测验。相对于比奈测验,韦氏测验的题目类型更丰富,年龄适应范围也更宽。后来发展出几个版本,以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同比奈测验的最大不同是,韦氏测验不再局限于对智力发展迟滞儿童的甄别,而是主要用于针对普通儿童及成人的智力测验。
不管是比奈测验还是韦氏测验,在推广过程中,尤其是跨文化地区的推广中,由于测验题目受文化背景的影响较大,要进行本土化工作,需要对一些题目进行调整。比如,我当年做测验时就发现一个问题,山区的孩子容易将日出时间回答为中午。这也难怪,像重庆这样的雾都,孩子们见到太阳时往往已经是中午。
瑞文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J.C.Raven)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因为全部采用图形,在规避文化背景影响因素方面很有效,非常适合跨文化研究而被广泛推崇。瑞文测验于1986年引进中国,我个人当时正上大三。有一次,老师带来了一套全新的测验,即: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全班同学自测,意料之中,同学们几乎都在智力优秀之列。是高考精准还是这个测验精准?!看来都挺精准的。从心理测验的角度讲,我们的高考属于学绩测验的范畴,二者测试结果高度相关也没啥奇怪的。
瑞文测验题目
以上介绍的三种智力测验都已引进中国,并得到广泛应用,科学性已经得到充分验证,施测者不必担忧。每种智力测验的开发都有其扎实的理论支撑,其研发和推广也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科学流程。智力测验成型之后,要在各国家和地球推广,需要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本土化修订工作,如:样本取样,统计学分析,建立常模体系,等。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心理学专业属于理科。
瑞文测验在许多国家都有其修订本。我国1986年由北师大的张厚粲教授,联合组织全国17个单位组成的协作组,经过艰苦努力才完成了对瑞文标准型测验的修订,出版了瑞文标准型测验中国城市修订版;1989年,李丹、王栋等完成了彩色型和标准型合并本联合型瑞文测验(Combined Raven’s Test,CRT)中国修订版的成人、城市和农村儿童三个常模的制定工作。
(张厚粲教授,是晚清洋务运动代表人张之洞之孙女,曾担任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心理科学联盟副主席等职务。2022年去世,享年95岁。最难能可贵的事,直到去世的头一年,她还依然在北师大心理学院坚持工作。)
回到母校,再次见到张厚粲老师
在我当年从事心理学工作的时候,参与过几次规模性的智力测验,包括比奈测验,韦氏测验和瑞文测验都使用过。低龄儿童,一般采用比奈和韦氏测验。对中学生即成人,瑞文测验效果非常好。
如果你想测试自己的智商,我个人最推荐瑞文测验。因为全是图形,受文化背景影响小。还有,即便即刚刚做完一次测试,隔段时间再做一次,同样有效。
就智力测验结果而言,目前常用的几种智力测验所测都是智力的G因素,即普通智力因素。像更高的智力层面,如创造力和元认知能力,比较难以施测,一句话:越高越难测。
这更些高的智力层面和普通的智力(G因素)有什么关系?可以这么说,普通智力优秀者,创造力也许很一般,但创造力智力突出者,其普通智力(即G因素)也一定很高。这就能解释,为何有人在上学时考试成绩优秀,但工作后却表现平平,难有作为,这和可能与他的创造力平平有关。
如果你一定执着于测验你的创造力等高层智力,请相信一句话:实践出真知!你可以用你的工作成就及一生的努力去证明自己。打个比方,你愿意相信靠书本检验军事知识优秀的赵括呢?还是更愿意相信经历过常年实战历练的廉颇?答案不言自明。
说实话,智力问题非常复杂。记得曾有位专业人士说,相对于大脑本身的复杂程度,我们目前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可以说不值一提。我很认同这个说法。
曾经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人目前只利用了大脑功能的不足十分之一。从心理学专业角度来讲,这种说并不严谨。不过,大众很喜欢这种很简单粗暴的直接结论。有一个很火爆的叫《超体》的电影,正是借用这个流行的说法而创编的故事。
尽管智力问题如此复杂,心理学界对智力的研究一直在努力,且有不少的成就,我简单梳理几种,以方便大家的理解。
1963年,雷蒙德.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将一般智力分为相对独立的成分,即: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
1985年,斯滕.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因素理论,即:成分,经验和情景。
1933-1999年,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超出IQ测验定义的理论,即:多元智力理论和情绪智力。这个情绪智力,即是我们所熟知的情商(EQ)。
霍华德在其情商理论中,将情商定义为四个主要成分:
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
理解和分析情感、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
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目前,心理学关于智力的研究更高端,有关的成果恐怕只能在专业刊物中才能见到。
智力这个概念,说到底是西方心理学舶来品。中国文化中,更习惯用聪明程度来表达智力之高低。三国魏刘劭所著《人物志》被誉为千古奇书,其中对聪明的重要性有不少精彩的论断。在“八观”部分,就如此描述聪明的重要性:
然则,苟无聪明,无以能遂。故好声而实不克则恢,好辩而礼不至则烦,好法而思不深则刻,好术而计不足则伪。是故,钧材而好学,明者为师;比力而争,智者为雄;等德而齐,达者称圣,圣之为称,明智之极明也。是故,观其聪明,而所达之材可知也。
简而言之,人有八观九征,若有想有成就,聪明之重要性排在第一位。按现在的说,在人成功的要素中,高智商的权重比最大。不过,从佛学的角度看,以上所谈到的各种智力及聪明都属于世间智,更高层的智慧是出世间智及出世间上上智。出世智慧之高已经不方便用普通词汇去表示,于是古代的翻译家们干脆用一个专门的词汇去表达,即:般若。
回到正题。若你想做智力测验,如果不是低幼年龄,我推荐你做瑞文测验。瑞文测验原本是用比率智商表达,不过现在可以方便的转换成离差智商,就是我们常见的IQ值。如果你测出自己的智商属优秀之列,那么恭喜你很聪明;如果测验结果显示“你就是个普通人”,也别气馁。普通智商,即可足以胜任一般的社会工作,混人生足亦!无论如何,别给自己贴上标签,更不要做出过度的理解。
比较之心,乃人之天性。对于智力这样的敏感问题,人们不仅喜欢和周围的人比,甚至也很关心世界不同人种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的智力差异。
其实,这种跨文化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国内反对移民的氛围有点浓,美国心理学家亨利.高达德曾提出要移民进行心理测试。美国国会1924年通过的移民限制法案,使得移民在到达纽约港的埃利斯岛时进行智力测验成为一项国家政策。根据早期的IQ测试结果,众多犹太人、意大利人、俄罗斯人及其他一些民族的移民被称为“低能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移民IQ测试的族群差异不复存在。一些心理学家解释说,主要原因可能是移民们对主流语言和文化不熟悉所致,随着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语言和文化逐渐适应,IQ值自然就逐渐“拉平”。这也从侧面说明,早期所使用的IQ测试手段确实受到一定程度文化背景的影响。也许正因为如此,瑞文测验推出后,即迅速受到广泛推崇。
有个流行的说法,东北亚人智力水平最高,是不是真的?这并不是什么传说,美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很多次的跨文化研究的智力测验显示,东北亚(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人的IQ值确实偏高。确实,美国学校里,亚裔孩子学习成绩突出是明白的事实。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也许与儒教文化圈重视教育的传统有关。
这种跨文化的规模测试结果,是基于因素统计分析的结论,基于相关系数这一统计学核心概念,因此,严谨的研究者只是对统计结论客观呈现,而不会过度解读和推论。打个通俗的比方,根据测试结果发现,某小学四年级的孩子身高平均年增长10公分,而某种植物一年的增长也大概是10公分,这两者的统计学相关系数极高,但却并无因果关系。
总一些人出于特殊目的,喜欢预设结论,然后再寻找证据进行佐证。当年搞了很多的所谓测试企图证明雅利安人种优等性。现代的基因图谱显示,雅利安基因占比最高的却是波兰(50%)和俄罗斯(47%),德国的雅利安人基因占比反而很低,只有19.5%。若能活到今天,看到这样的结果,不知作何感想。
类似这种偏执型的想法在人群中有不少。曾经在一次聚会中,为回答一些人关于智力测验的问题,我提到了关于东北亚人智力测验结果较高的事实,没想到当场引起一位教授的强烈愤慨,教授振振有词的声称,必须是犹太人智商第一,白人次之,中国人必须智商低……唉!太多的精神西方人,在“跪舔西方”和“贬低中华民族”方面极度上瘾。
上个世纪,各种跨文化研究很多,相关的智力测验结果可以大大方方的发表。在如今西方世界政治正确之风一浪强过一浪的情形下,发表研究成果恐怕得慎之又慎。曾获得诺贝尔奖,有着“DNA之父”之称的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沃森 (James Watson)在某节目中说“差异影响了黑人和白人在智力当面的差异”,导致被他就职的研究所剥夺一切荣誉头衔。
根据BBC报道,英国阿尔斯特大学退休教授理查德·林恩2006年的著作《种族智力的差异:一种进化分析》中,通过长达多年的数据收集及分析研究,列出了一个“世界各大种族智商排行榜”。根据这个排行榜:
“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105;之后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人(91),东南亚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诸岛土著居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非洲人(67);而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
于是“搞种族歧视”“歧视性研究”……等大帽子铺天盖地的朝这位老教授砸去。林恩教授是昂撒人,难道故意歧视自己的昂撒种姓?!所谓“歧视性研究”也不太对头,林恩教师只是梳理了以往的研究数据而已,他本身并没有组织什么智力测试。
补充说明下,东北亚人种,即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四国,从基因图谱上讲,就是以OM175(典型的汉族基因)为主体基因群体的族群。这些数据,是基于人类首次大规模的全球性的基因测序。上个世纪末,美国牵头五常国加上日本共六个国家,在全球组织基因测序工作。有关研究显示O系列占据我国人口的大约97%,典型的OM175也占据我国人口的大约87%。从基因图谱和文化信仰上看,我国其实就是一个大民族:中华民族。
上研究生的时候,我参与过两次规模性的智力测验。一次是,某机构组织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测试,测试对象包括数千名中学生。我做的统计分析。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具体数据因为年代久远已经模糊,但大体感觉是清晰的,我们中国的孩子真是太聪明了。
另一次,是美国心理学界搞出的一种新的能力测验,具体名字忘了,要在中国找做对比组测试。这是一份有文化背景的文字类测试,并没有进行中国的本土化工作,测试结果应该有利于美国对比组。不知道这个测试结果具体如何,以及是否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据一个老师透露,美国教授对中国对比组的测试结果之优异很吃惊,按现在网络的流行语:若不是亲眼所见……
我们这个民族拥有这么优秀的智力基因和文化基因,加上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信息化文明的社会组织成功再造,社会组织架构已经非常优化,按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制度优势。我们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看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影,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该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前景光明,重回世界之巅才是历史的常态。
如果把人类历史比作一个麻将桌,有记载的5000年历史至今,麻将桌上的各色文明,你唱罢来我登场,走马灯似的,只有中华文明一直稳坐麻将桌,且一直在胡牌。直到近代,盎格鲁撒克逊人胡了一把牌。正常嘛!也该让别人也胡一把,要不,还让不让人家活了?!
虽然已经脱离心理学工作多年,谈起智力测验,当年的很多往事如昨日重现。啰嗦了这么多,最后再次强调,如果你想做智力测试,目前已经普及的几种智力测试工具都是比较可信的,不过我个人更推崇瑞文推理测验。目前网上为自测提供了便利,还会给出一套专业的结果分析。
无论测试结果如何,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相信这个测试的科学性;第二,不要做过度解读。毕竟,这只是测试了智力成分中的G因素。对于更复杂、更高层的智力层面,要用你一生的努力去证明。即便你此生成果累累,出类拔萃,也切忌傲慢。世间智慧也只是局限于我们这个肉身的身心之内,生命的真正意义,应该在出世智和出世间上上智中去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