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个农历癸卯兔年不一般
不仅有闰二月 全年共384天
还有两个立春
一年两头春
真是好事成“兔”(two)!
既然是兔年
怎么能只知道有小白兔和野兔呢?
看完这篇文章 你将了解更多!
神秘的高山“精灵”——鼠兔
这种兔许多人都不认识,它的名字中带个“鼠”字,长相也与鼠相似,小小的体形,圆滚滚的身材。但千万不要以貌取“兔”,它可是不折不扣的兔子!
在全世界的33种鼠兔中,每一种都比豚鼠更有“鼠相”。鼠兔为什么没有兔子那样的长耳朵和长后腿呢?这都是因为它们生活在气候寒冷的高海拔地区,食物匮乏,它们大多身形娇小,为了防止热量流失,当然也不能拥有像兔子那样的大长耳朵了。
在鼠兔家族中,耳朵最长的成员是伊犁鼠兔。它于1983年被科研学者李维东在天山山脉的高海拔地区发现,伊犁鼠兔在动物界十分珍稀,目前估测的数量仅两千只左右,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
唯一被驯化的兔子——穴兔
有谁可以抵挡宠物兔的魅力吗?你看那浓密的毛发,细长的耳朵,精致的小脸,还有蹦蹦跳跳的样子,人们的心都被它们萌化了!但你知道这些可爱的宠物兔是怎么驯化来的吗?总的来说,它们的祖先都是穴兔!穴兔可是世界上唯一被驯化的兔子种类。
被驯养后的穴兔又叫作家兔,它们与人类相伴已经很久了,不过大家要注意,家兔十分温顺可爱,但穴兔却并不是这样,未被驯化的野生穴兔,依然野性十足,如果你在野外遇到它,请记得和它保持一定距离哦!
我国的兔子种类繁多,从大类上看,最为常见的便是野兔。但迄今为止,研究人员并未发现我国有野生穴兔的存在。
似兔非兔的动物们——“兔耳联盟”
兔年这么热闹,一些不是兔子,但长相酷似兔子的小家伙儿也来凑热闹了!跑在最前面的是兔鼠:长长的耳朵,圆滚滚的身子,“流氓兔”一般的表情……虽然长得一脸“兔相”,但兔鼠却属于啮齿目金吉拉鼠科,它可是龙猫的亲戚,是一只名副其实的鼠!
第二个要出场的是兔耳袋狸!它们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一种有袋类动物,而且是有袋类家族中身材最小的成员!它们曾经没有天敌、数量庞大,但随着外来物种入侵,兔耳袋狸一方面要与它们竞争食物资源和领地,一方面还要防范猎食者的捕杀,种群数量也下降了许多。
最后一个像兔不是兔的动物就是可爱的长耳跳鼠了。它们的耳朵不仅大,还非常灵敏,可以在夜间的旷野中敏锐地捕捉到任何风吹草动,通过听声辨位,快速跳跃到空中来捕食昆虫,它们甚至能腾空跳跃1米多高呢!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小兔子的了解更多了呢?
兔子作为十二生肖中的一员,在本命年的婚姻搭配上也有其独特性格和偏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兔子本命年要如何选择合适的伴侣,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
首先,兔子属于温和、善良的性格,对感情非常专一。因此,最好的婚姻搭配是与蛇、羊、猪这三个属相。蛇属相的人聪明机智,能给兔子带来稳定感和智慧的引导;羊属相的人温柔细腻,能够满足兔子追求浪漫和爱意的需求;猪属相的人朴实可靠,能够与兔子共同建立一个安稳的家庭环境。
然而,并不是说其他属相就无法和兔子本命年成功地走入婚姻殿堂。除了与适合的属相配对外,兔子本命年还要考虑自身的性格特点。兔子属于内敛、慎重的人,需要与开朗、乐观的伴侣相互平衡。所以,与属虎、属猴、属鸡这三个属相的人也有不错的搭配机会。属虎的人勇敢果断,能够给兔子带来一种安全感;属猴的人机智聪明,可以给予兔子很好的支持与启发;属鸡的人认真负责,会给兔子带来稳定和舒适的家庭生活。
不过,也要注意避免与与属蛇、属鼠、属龙这三个属相的人结合。属蛇的人过于神秘,容易让兔子感到无法信任;属鼠的人过于机智圆滑,兔子可能会感到被玩弄;属龙的人过于热情冲动,可能会与兔子的稳定性格产生冲突。
综上所述,兔子本命年在婚姻搭配上应选择与蛇、羊、猪这三个属相最为理想。当然,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避免搭配不合适的属相。只有选对了合适的伴侣,才能在本命年中迎来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哦!
今年是兔年,大街小巷都是兔子相关的年节装饰,朋友之间拜年,也满满都是跟兔相关的祝福,从“鸿兔大展”“扬眉兔气”到“奋发兔强”“钱兔似锦”……
不过,看着各种可爱的兔兔元素,有没有想过,你真的了解兔子吗?
01
兔子是啮齿类动物吗?
由于大大的门齿、毛茸茸的身躯、灵活的身手,兔子常常被误认为是啮齿类动物的一种。然而事实是,这两者外貌上的许多相近特征仅仅是为了适应类似的环境而产生出的“趋同演化”,在分类上属于各自不同的家族。
兔子在分类上属于“兔形类”,和啮齿类一样,这两者的门齿都又大且没有齿根,这种没齿根的牙齿会不断地生长,因此我们总是能看到这类动物在疯狂地咀嚼着什么。
可不要小看“磨牙”这一行为,对这类生物来说,这可是至关生命的大事。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磨牙,门齿会迅速向外生长,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嘴巴闭合、饮食,最终导致死亡。
一个门齿过度生长的兔头。图片来源:@Ric Morris
但即便二者都有类似的牙齿形态,仔细观察的话还是会发现有所区别的。
兔形类上颌的门齿其实有两对,其中一对藏在显眼的大门牙后,平时不容易看到。此外,它们用臼齿咀嚼的方式是横向运动的。而啮齿类只有一对门齿,在用臼齿咀嚼时则是进行前向运动。
兔子上颌有两对门齿,一对隐藏在大的门齿之后,就是红色箭头指向的地方。图片来源:MDPI
除了上述区别外,这两个家族在食性上也有所不同。
多数的啮齿类是杂食性动物,可以说是有啥吃啥的标准吃货;兔形类则是水果和蔬菜为主的素食主义者(不过近期也有研究发现兔子偶尔还是会开荤,甚至吃同类来补充蛋白质)。
有研究发现兔子偶尔会开荤,已经有影片为证。图片来源:国家地理
透过上述种种区别,我们可以看到,以老鼠为代表的啮齿类和以兔子为代表的兔形类分属于不同的家庭阵营。
啮齿类动物的分布又多又广,现生4成以上的哺乳动物都来自这个家族,包括常见的老鼠家族、松鼠家族,以及可能比较少人知道的豪猪家族。
疗愈系生物水豚君就属于啮齿类的豪猪家族成员。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那兔形类家族又有哪些成员呢?
02
兔子家族有哪些“成员”?
兔形类家族主要包含两大支系:一个是大家熟知的兔类,另一者则是耳朵和腿都比较短的鼠兔类。
兔类的分布非常广泛,除了南极或一些极端气候外,几乎都可以见到这类生物的踪迹。也因为其适应力高的特点,在世界各地的饮食和传说文化中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从中国月宫上捣药的玉兔到爱丽丝梦游仙境时遇见的三月兔,可谓贯穿古今东西。
另一大支系的鼠兔类,大家可能就比较陌生了。不过它有个英文绰号“Pika”,这一绰号来自通古斯语的Piika,据说“精灵宝可梦”里的皮卡丘的部分灵感就是来自于此,包含它的经典叫声“Pika Pika”就是来自鼠兔的绰号。
知名卡通形象皮卡丘有部分灵感来源就是鼠兔。图片来源:The Verge
鼠兔主要分布在比较寒冷的环境,如青藏高原、中亚的高原或山地,此外,在亚洲东北部、北美洲西部和欧洲也都有分布。
和兔子标志性的长耳朵不同,鼠兔的耳朵短而圆,还有细而弯的爪子,可用来挖土穴居。
也许看到鼠兔照片后,会有人觉得“这不就是老鼠吗?”
但别忘了我们之前说的特征,鼠兔也是有四颗门齿的,因此是兔子大家族的成员。
不过,这种四颗门齿的家族独门标志,最早又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
北美鼠兔:送你一朵小fafa。图片来源: 维基百科
03
兔子祖先大揭密!
虽说兔和鼠分属两个不同的家族,但其实两者在亲缘上还是有密切关系的,都被分在一个叫“啮形动物(Glires)”的大家族下,只是两者在千万年前就分家了。
其实,在过去300多年,它俩的分类关系一直有许多争议,有些观点认为二者有相同的起源,也有些研究认为二者完全无关,仅是因为趋同演化而看起来有相似之处。
近年来,通过化石纪录和DNA分子数据的相互比对,目前的看法是兔子和老鼠在新生代的初期“分家”(新生代就是刚从恐龙手中接管地球的时代)。
而从目前的化石记录来看,最早的兔子祖先来自中国和印度,可以追溯到6000多万年前的古新世,这些化石正是论证鼠、兔间亲缘关系的重要证据。
说到此,不得不先提的就是今年春晚的吉祥物“兔圆圆”,如果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它有着兔子家族的四牙特征。而这只兔圆圆的原型,则是1970年代发现于安徽的化石“安徽模鼠兔(Mimotona wana)”。
“兔圆圆”给大家拜年啦!图片来源: 微博@央视频
这件标本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李传夔先生研究和发表,发现地在安徽潜山,时代距今约6200万年。
模鼠兔的标本可见到标志性的四颗门齿。图片来源: 维基百科
而在同一地层中也发现了另一件后来被命名为“东方晓鼠”的标本。与模鼠兔不同,这件标本仅有一对门齿,是典型的啮齿类动物。
有趣的是,这两件同一地层找到的标本在形态特征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既证明了兔和鼠有着亲缘关系,又证明了它们俩在6000多万年前就各分东西,走上了不同的演化道路。
而安徽模鼠兔这个兔形类老祖宗的标本,成为了论证兔鼠同源以及两者分家的时间点等问题的重要证据,也为困扰学术界将近300年的演化难题提供了关键线索。
另外,发现于距今5500万年前左右早始新世的中国和蒙古的钉齿兽(Gomphos)则保存有较完整的化石,它揭示了兔形类祖先的独特样貌。在标本中,可以看到它体型娇小、后肢很长,两条大长腿的长度甚至是前肢的两倍!
这些特征都和现代的兔子高度相似,因此也能推断,兔子善于奔跑的特征在此时就已经出现。
钉齿兽化石保存非常完整。图片来源:Science
钉齿兽复原图,可见有如现代兔子般的修长后腿已经出现。图片来源:Nils Hoff,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
不过,这些发现都还只是冰山一角,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世界各地还有更多不同演化阶段及特征的兔子化石正在不断被发现。
同时加上基因等新的分子技术的运用,我们对兔子的演化理解已经越来越丰富,也期待未来在兔形类和啮齿类的演化上能有更多更有趣的发现。
总的来说,我们现在所见的兔子,是经历了6000多万年的演化,通过不断地适应、改变,才成为最适合当下环境的样貌。可以说改变和适应才是存活下来的最佳法则。
在新的一年里,祝大家求新、求变,活出更好的自己、实现美好的愿望!再次,祝大家新春愉快!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廖俊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 耶鲁大学访问学者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鼠兔是一种十分奇特的动物,像鼠又非鼠,似兔却非兔,它有着鼠类的外表,却活成了兔子的样子。
鼠兔的身份更接近兔子而不是老鼠。鼠兔从面相上看像是鼠类,但它们的生理特性和食性其实和兔子更接近。普通的兔子一般都会长着长长的标志性的兔耳朵,而鼠兔之所以被叫做鼠兔,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长着和老鼠一样的短耳朵。
鼠兔的属性特征
鼠兔是一类小型哺乳动物的统称,虽然也是兔目类,却不完全属于兔科,而是鼠兔科、鼠兔属。以前的鼠兔被叫做兔鼠,就是因为它多了一对门牙,于是就改成了鼠兔。
鼠族“啮齿目”与兔族“兔形目”大都有着小巧敏捷的身体和旺盛的繁殖力,以及能够不断生长、适合啃食植物的牙齿。不同之处在于鼠类的上颌只有一对门齿,兔类上颌的门齿两侧还有另一对较小的门齿,而两者的头骨结构也有些区别。
鼠兔耳朵短而圆,爪子细而弯,适合掘土,后肢比前肢略长,尾巴短到几乎没有。它们大多栖息于草原、裸岩、崖壁等植被矮小稀疏的地区,通常在白天活动。鼠兔每天都要吃掉大量的草,用于维持身体能量。
鼠兔的生活习性
鼠兔具有社会性,领地意识也很强,它们通常以家族为单位生活,不同家族之间的洞穴系统会有界限分割,但彼此之间又有重叠。
鼠兔可谓是挖洞的好手,挖出的洞穴系统错综复杂,有交织成网状的跑道,为了安全还会打出3-5个逃生出口,方便它们在外活动时可以随时躲避天敌的捕杀。
经常会有鸟类时不时在白天利用鼠兔的洞穴躲避烈日、风暴和冰雹等恶劣天气,而鼠兔则利用鸟类的叫声来探听天敌出没的情报。
鼠兔不冬眠,它们会从夏天就忙着收集植物,储存起来以备过冬。鼠兔和兔子一样不能用前爪来捧东西,口中也没有储存食物的颊囊,只能用嘴叼食物。
鼠兔作为耐高寒的动物,普遍怕热,如果一个地方的温度持续偏高,就会迫使它们往更高处迁移。北美鼠兔如果在25.5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连续待6个小时就会被热死。
鼠兔的种类
世界上共有30种鼠兔,除了两种生活在北美地区,其余的28种都生活在欧亚大陆。而生活在中国的24种鼠兔中,有一半是中国所特有的种类,高原鼠兔和伊犁鼠兔是有知名度的两种。
高原鼠兔也叫黑唇鼠兔,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与其毗邻的尼泊尔、锡金等地区。高原鼠兔已有3700万年进化史,是鼠兔家族属中非常原始的一种。
伊犁鼠兔是仅存于中国新疆,主要栖息在海拔2800米至4100米之间的天山裸岩区。伊犁鼠兔是中国特有物种,是国际公认的鼠兔属仅有的24个物种中,耳朵最大、后足最长、体形最大的一种。
鼠兔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里的易危动物。
今年是兔年,大街小巷都是兔子相关的年节装饰,朋友之间拜年,也满满都是跟兔相关的祝福,从“鸿兔大展”“扬眉兔气”到“奋发兔强”“钱兔似锦”……
不过,看着各种可爱的兔兔元素,有没有想过,你真的了解兔子吗?
兔子是啮齿类动物吗?
由于大大的门齿、毛茸茸的身躯、灵活的身手,兔子常常被误认为是啮齿类动物的一种。然而事实是,这两者外貌上的许多相近特征仅仅是为了适应类似的环境而产生出的“趋同演化”,在分类上属于各自不同的家族。
兔子在分类上属于“兔形类”,和啮齿类一样,这两者的门齿都又大且没有齿根,这种没齿根的牙齿会不断地生长,因此我们总是能看到这类动物在疯狂地咀嚼着什么。
可不要小看“磨牙”这一行为,对这类生物来说,这可是至关生命的大事。如果没有进行充分的磨牙,门齿会迅速向外生长,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嘴巴闭合、饮食,最终导致死亡。
一个门齿过度生长的兔头。图片来源:@Ric Morris
但即便二者都有类似的牙齿形态,仔细观察的话还是会发现有所区别的。
兔形类上颌的门齿其实有两对,其中一对藏在显眼的大门牙后,平时不容易看到。此外,它们用臼齿咀嚼的方式是横向运动的。而啮齿类只有一对门齿,在用臼齿咀嚼时则是进行前向运动。
兔子上颌有两对门齿,一对隐藏在大的门齿之后,就是红色箭头指向的地方。图片来源:MDPI
除了上述区别外,这两个家族在食性上也有所不同。
多数的啮齿类是杂食性动物,可以说是有啥吃啥的标准吃货;兔形类则是水果和蔬菜为主的素食主义者(不过近期也有研究发现兔子偶尔还是会开荤,甚至吃同类来补充蛋白质)。
有研究发现兔子偶尔会开荤,已经有影片为证。图片来源:国家地理
透过上述种种区别,我们可以看到,以老鼠为代表的啮齿类和以兔子为代表的兔形类分属于不同的家庭阵营。
啮齿类动物的分布又多又广,现生4成以上的哺乳动物都来自这个家族,包括常见的老鼠家族、松鼠家族,以及可能比较少人知道的豪猪家族。
疗愈系生物水豚君就属于啮齿类的豪猪家族成员。
那兔形类家族又有哪些成员呢?
资料:科普中国
编辑:李冰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