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姓廖的人并不多,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487万人。 廖姓是现今中国姓氏排行第66位的小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7%。主要居住地分布在湖南、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四川、重庆、广西、广东、台湾、浙江、贵州、安徽、云南、海南、辽宁、甘肃等省份。
一、廖姓的起源
廖姓的起源有七种渊源:
其一、相传黄帝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飂国(又作蓼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故称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国名飂为氏,称廖氏,是为廖姓。
其二、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氏,称廖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其三、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受封于蓼,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其四、五代时期吴越国君钱镠下诏将吴越国中所有的刘氏族人皆改为廖氏,世代相传至今。
其五、源于蒙古族,明朝永乐年间蒙古王子率妻子及其部族众人归降,明成祖大喜,特赐其汉姓为廖氏。元朝黄金家族拖雷后裔,也多冠以汉姓为廖氏。
其六、源于满族,清朝满族皇室后裔爱新觉罗氏族人中多冠以汉姓廖氏。
其七、源于古代贵族姓氏,据文献《姓纪・名头志》中记载:“廖,字形源于一长发飞仙髻,以羽毛为衣,以云霓作裳的翩翩起舞的美妙仙女姿态”。原指美若天仙的女子,只有贵族才可以得到这个姓。
时期,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国家混乱不堪,民不聊生。普通百姓既不能安心读书,也不能安心务农,农家子弟投笔从戎者众。廖姓在时期人口更少,但是时势造英雄,也涌现出不少将级军官。俗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所以,这篇文章只为记录历史而已!
一、廖耀湘、(1906.05—1968.12),号建楚。湖南邵阳人,将领,曾任“五大王牌军”之一的新编第六军军长。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1940年,同杜聿明率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1948年10月辽沈战役中,廖耀湘部战败被俘,1968年12月2日心脏病突发逝于北京。
二、廖磊(1890年—1939年),出生于广西陆川,抗日战争时期第21集团军总司令兼安徽省主席。
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读,1916年到湖南唐生智部服役,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廖磊任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率第七、四十八两军北上抗日。1939年10月23日,突发脑溢血病逝,终年49岁。
三、廖震、川军将领,川军混战时属刘存厚一系,自排长升到师长,抗战时任王缵绪所部第44军军长,29集团军副总司令。
四、廖明哲,生于1923年,湖南道县人,1940年04月成都中央军校第十七期,淮海战役时期,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老虎团营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团空降特种部队中将司令。
五、廖龄奇(1905—1941),男,湖南省祁阳县人。
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排长、连长。1938年调升第74军第58师副师长,不久升任师长,少将军衔。
六、廖宇春、 字少游。1870年出生,上海松江府娄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曾充清政府驻日公使馆随员。回国后,襄助冯国璋、段祺瑞办北洋陆军学校近10年,元年,被授陆军中将,并授勋三位。
七、廖昂、生于1901年2月24日,四川资中人,字先诚。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毕业。1934年2月升任西北补充旅(旅辖三团)少将旅长,1940年4月陆大毕业。5月派任第24师中将师长。
八、“黄埔三鹰”廖运周三兄弟
中将廖运泽、少将廖运升、少将廖运周。三人分别在黄埔军校一期、四期和五期毕业。又都是将军,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被称为:"黄埔三鹰"。
九、廖卓如(1892--1951)中将。又名士翘,江西修水人。1938年兼任鄱阳湖警备司令部司令,参加过武汉会战。
十、廖泽、(1890—1952)字海涛,四川江津人。陆军中将,川军将领。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0军5师师长。1937年10月任四川省第15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940年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
十一、廖开孝(1898--1950)少将。四川重庆人。1949年11月任重庆卫戍总司令部保民军第1师师长。
十二、廖剑父(1908--1951)少将。湖南华容人。1949年春任第15军副军长,11月在贵州遵义起义。
这篇文章只能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估计还有不少漏掉的廖姓将领,欢迎各位朋友们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