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到了
祝你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愿收到这份祝福的你
无论身在何方
幸福与你相伴
【五】月夜色空欢颜,
【二】颗心儿距离远,
【零】点思念梦难眠,
【我】把美女心中念,
【爱】河深渊真不浅,
【你】要回到我身边。
在这个世界上
总有一些人真正牵挂着我们的心
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和照顾我们
是伴侣,温柔甜蜜的呵护和陪伴我们
是朋友,真挚温暖的帮助和关心我们
是孩子,我们血肉相连的另一个亲人
我们生命的一半意义来自他们
我们生活的快乐和幸福也是来自他们
趁着这个节日的到来
让我们一起对他们说声我爱你
我爱你,简简单单的三个字
代表了我所有的感情
因为有你,我变得幸福快乐
因为是你,所以感觉很温暖
如果要在这上面加个期限
我希望是永远
让我们永远在一起,不离不弃
让我们永远幸福快乐,一生一世
520我爱你
送给我最爱的你!
520情人节:
我把爱写在字里,
我把情留在心间,
我把玫瑰送给圣洁,
我把真爱表达给你。
我爱你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世界上,
最浪漫的力量,是不离不弃;
最温柔的力量,是一心一意;
最强大的力量,是无怨无悔;
最快乐的力量,是一生一世。
520,我爱你,
大声说出你的爱,
祝身边的亲朋好友永远幸福!
送你9朵玫瑰
愿你们的爱,更加幸福圆满
祝您幸福快乐!
520我爱你!
相扶到老情不变
才是浪漫
死心塌地心不贪
才是蜜甜
相敬如宾真心处
才是满足
白头偕老不辜负
才是幸福
5、20我爱你
亲爱的
你是我捧在手心的宝
愿你开心快乐
两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
今天是什么日子?别光说 520 了,答案就在这首儿歌里,对,今天还是世界蜜蜂日。
01
深藏功与名
提到蜜蜂,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蜜蜂采蜜和蜇人,但实际上,蜜蜂更重要的作用是它们能够为世界上许多野生开花植物授粉,其中包括不少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经济作物。
在世界范围内,近 90% 的野生开花植物物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动物介导的授粉繁殖,蜜蜂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作物传粉者群体。
全球范围内大约有 20000 种蜜蜂,中国大约有 1400 种。
蜜蜂之所以能成为重要的作物传粉昆虫,是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传粉效率,它们的传粉效率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蜜蜂采蜜的过程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蜜蜂得到了食物,植物则完成了生殖过程;
其次,蜜蜂的身体覆盖着分枝状的毛发,这使花粉粒能够有效地附着和运输,利于传粉和授粉;
最后,蜜蜂往往倾向于采集特定花种的花蜜和花粉,因为它们的身体结构已经适应了这些花种,能极大提高采集效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蜜蜂传粉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农作物的产品与质量,更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物多样性。
但是由于蜜蜂采蜜总是需要花丛,所以可能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蜜蜂种类多样性最多的地方可能在温暖潮湿的热带。
但是反直觉的是,有研究者在收集了全球范围内 20000 多种蜜蜂的分布信息数据后,经过统计分析,惊讶地发现,在特定情况下,干旱地区中蜜蜂种群的数量是高于热带地区的。
02
你是蜂儿,它是沙
为什么在沙漠地区反而有更多种类的蜜蜂呢?
众所周知,沙漠几乎是全方位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地方。
沙漠难以提供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沙漠土壤以沙子为主,难以保水保肥,十分贫瘠。此外,沙漠中的降水量也少得可怜,并且水分蒸发很快、相对湿度小。
另外,沙漠中的温度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情况,白天由于太阳的直射导致温度非常高,夜间地面降温很快,甚至可以降到 0℃ 以下。由此,沙漠每天昼夜温差变化非常大,可以高达 50℃ 以上。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由于蜜蜂需要采蜜,所以沙漠中存在更多种类蜜蜂的关键条件就必须是——沙漠中存在更多种类的花。
而花的存在需要有如下几个条件:合适的生长温度、充足的光照、足量的水分以及供花生长的基质土壤。这些条件沙漠只能满足光照这一条,这似乎也非常违反直觉。
那么有没有一种情况,能够让沙漠同时满足花儿生长开花的几种条件呢?
自然是有的,那就是沙漠中的“及时雨”。
当遇到特定的气候条件时,沙漠中就会下起大雨,并且雨水量充足。
雨水的到来,将彻底改变沙漠的情况,降雨的一部分转换为水蒸气升入空中变为云,阻挡了太阳直射地表,控制地面升温过程。
到了晚上,因为水蒸气也是一种强力的温室气体,它会帮沙漠保持温度,从而使沙漠昼夜温差缩小。
而沙漠的地面由于吸收了许多的水分,导致其保水保肥能力提升,有了花儿成长的土壤条件。
在下“及时雨”的情况下,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条件都有了,万事俱备,于是在沙漠地下的种子开始蠢蠢欲动。
已经适应了沙漠环境的植物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芽开花,它们能够吸引数百公里外的动物前来觅食。
而蜜蜂这种勤劳的小动物,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能迅速感知这些信号,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沙漠,于是沙漠中就集结了不同种类的蜜蜂。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虽然热带地区树木较多,但树木给蜜蜂提供的食物有限。而在沙漠中,气候、环境变换频繁,每年的资源分布都不相同,可能会有更多的新物种。
物种多了,自然蜜蜂就有了更多食物选择。因此,在特定条件下,沙漠地区的蜜蜂物种数量比热带地区还要多。
03
沙漠可以,生存荒漠不行
很多不同种类的蜜蜂之所以喜欢在沙漠中,归根结底是因为沙漠中在某个时间段存在着适合蜜蜂生存的环境——有很多花。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加剧,破坏了蜜蜂和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
有研究表明,物种丰度和地理分布范围与气候变化有关,随着温度的异常变化,熊蜂物种的数量明显减少。
其次,化学农药的滥用也导致大量的蜜蜂消失不见。
蜜蜂接触到农药之后,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结果:
农药直接杀死蜜蜂;农药影响蜜蜂神经系统使其代谢紊乱,改变其行为模式,使其无法找到蜂巢;使其难以躲避天敌或者因为觅食困难而死亡。
外来物种入侵也打破了原本的生态系统平衡,从而影响本土物种的生存。
如因为意大利蜜蜂的影响,导致中华蜜蜂种群数量减少了 80% 以上。
对于我们来说,蜜蜂是必不可少的,有大量的农作物和各种植物需要靠蜜蜂的授粉才能够继续繁衍下去。
如果蜜蜂数量持续减少,缺少了蜜蜂的授粉,一些瓜果的果型容易产生畸变,许多植物的花粉也得不到传播,导致地区某些植物数量的急剧下降。水果、坚果和许多蔬菜等营养作物将逐渐无法有效生长,最终可能导致人类饮食失衡。
在世界蜜蜂日里,了解了它们喜欢沙漠的这个“怪习惯”后,也要记得,它们不喜欢生存荒漠。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蜜蜂,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参考文献:
[1]Orr, Michael C et al. “Global Patterns and Drivers of Bee Distribution.” Current biology : CB vol. 31,3 (2021): 451-458.e4. doi:10.1016/j.cub.2020.10.053
[2]Karp, Daniel S et al. “Crop pests and predators exhibit inconsistent responses to surrounding landscape compos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 115,33 (2018): E7863-E7870. doi:10.1073/pnas.1800042115
[3]Requier, Fabrice et al. “Bee and non-bee pollinator importance for local food security.”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vol. 38,2 (2023): 196-205. doi:10.1016/j.tree.2022.10.006
[4]Houghton, John Theodore et al. “Climate change 2001 :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eign Affairs 81 (2002): 208.
[5]Garibaldi, Lucas A et al. “Policies for 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 of Crop Production.”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vol. 34,4 (2019): 282-286. doi:10.1016/j.tree.2019.01.003
[6]Soroye, Peter et al.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es to widespread declines among bumble bees across continents.” Science (New York, N.Y.) vol. 367,6478 (2020): 685-688. doi:10.1126/science.aax8591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武雨 分子与胚胎发育生物学硕士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
两只小蜜蜂,飞在花丛中……
今天是什么日子?别光说 520 了,答案就在这首儿歌里,对,今天还是世界蜜蜂日。
01
深藏功与名
提到蜜蜂,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蜜蜂采蜜和蜇人,但实际上,蜜蜂更重要的作用是它们能够为世界上许多野生开花植物授粉,其中包括不少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经济作物。
在世界范围内,近 90% 的野生开花植物物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动物介导的授粉繁殖,蜜蜂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作物传粉者群体。
全球范围内大约有 20000 种蜜蜂,中国大约有 1400 种。
蜜蜂之所以能成为重要的作物传粉昆虫,是因为它们具有很高的传粉效率,它们的传粉效率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蜜蜂采蜜的过程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蜜蜂得到了食物,植物则完成了生殖过程;
其次,蜜蜂的身体覆盖着分枝状的毛发,这使花粉粒能够有效地附着和运输,利于传粉和授粉;
最后,蜜蜂往往倾向于采集特定花种的花蜜和花粉,因为它们的身体结构已经适应了这些花种,能极大提高采集效率。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蜜蜂传粉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农作物的产品与质量,更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生物多样性。
但是由于蜜蜂采蜜总是需要花丛,所以可能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认为蜜蜂种类多样性最多的地方可能在温暖潮湿的热带。
但是反直觉的是,有研究者在收集了全球范围内 20000 多种蜜蜂的分布信息数据后,经过统计分析,惊讶地发现,在特定情况下,干旱地区中蜜蜂种群的数量是高于热带地区的。
02
你是蜂儿,它是沙
为什么在沙漠地区反而有更多种类的蜜蜂呢?
众所周知,沙漠几乎是全方位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地方。
沙漠难以提供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沙漠土壤以沙子为主,难以保水保肥,十分贫瘠。此外,沙漠中的降水量也少得可怜,并且水分蒸发很快、相对湿度小。
另外,沙漠中的温度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情况,白天由于太阳的直射导致温度非常高,夜间地面降温很快,甚至可以降到 0℃ 以下。由此,沙漠每天昼夜温差变化非常大,可以高达 50℃ 以上。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由于蜜蜂需要采蜜,所以沙漠中存在更多种类蜜蜂的关键条件就必须是——沙漠中存在更多种类的花。
而花的存在需要有如下几个条件:合适的生长温度、充足的光照、足量的水分以及供花生长的基质土壤。这些条件沙漠只能满足光照这一条,这似乎也非常违反直觉。
那么有没有一种情况,能够让沙漠同时满足花儿生长开花的几种条件呢?
自然是有的,那就是沙漠中的“及时雨”。
当遇到特定的气候条件时,沙漠中就会下起大雨,并且雨水量充足。
雨水的到来,将彻底改变沙漠的情况,降雨的一部分转换为水蒸气升入空中变为云,阻挡了太阳直射地表,控制地面升温过程。
到了晚上,因为水蒸气也是一种强力的温室气体,它会帮沙漠保持温度,从而使沙漠昼夜温差缩小。
而沙漠的地面由于吸收了许多的水分,导致其保水保肥能力提升,有了花儿成长的土壤条件。
在下“及时雨”的情况下,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条件都有了,万事俱备,于是在沙漠地下的种子开始蠢蠢欲动。
已经适应了沙漠环境的植物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芽开花,它们能够吸引数百公里外的动物前来觅食。
而蜜蜂这种勤劳的小动物,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能迅速感知这些信号,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沙漠,于是沙漠中就集结了不同种类的蜜蜂。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虽然热带地区树木较多,但树木给蜜蜂提供的食物有限。而在沙漠中,气候、环境变换频繁,每年的资源分布都不相同,可能会有更多的新物种。
物种多了,自然蜜蜂就有了更多食物选择。因此,在特定条件下,沙漠地区的蜜蜂物种数量比热带地区还要多。
03
沙漠可以,生存荒漠不行
很多不同种类的蜜蜂之所以喜欢在沙漠中,归根结底是因为沙漠中在某个时间段存在着适合蜜蜂生存的环境——有很多花。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加剧,破坏了蜜蜂和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
有研究表明,物种丰度和地理分布范围与气候变化有关,随着温度的异常变化,熊蜂物种的数量明显减少。
其次,化学农药的滥用也导致大量的蜜蜂消失不见。
蜜蜂接触到农药之后,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结果:
农药直接杀死蜜蜂;农药影响蜜蜂神经系统使其代谢紊乱,改变其行为模式,使其无法找到蜂巢;使其难以躲避天敌或者因为觅食困难而死亡。
外来物种入侵也打破了原本的生态系统平衡,从而影响本土物种的生存。
如因为意大利蜜蜂的影响,导致中华蜜蜂种群数量减少了 80% 以上。
对于我们来说,蜜蜂是必不可少的,有大量的农作物和各种植物需要靠蜜蜂的授粉才能够继续繁衍下去。
如果蜜蜂数量持续减少,缺少了蜜蜂的授粉,一些瓜果的果型容易产生畸变,许多植物的花粉也得不到传播,导致地区某些植物数量的急剧下降。水果、坚果和许多蔬菜等营养作物将逐渐无法有效生长,最终可能导致人类饮食失衡。
在世界蜜蜂日里,了解了它们喜欢沙漠的这个“怪习惯”后,也要记得,它们不喜欢生存荒漠。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蜜蜂,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参考文献:
[1]Orr, Michael C et al. “Global Patterns and Drivers of Bee Distribution.” Current biology : CB vol. 31,3 (2021): 451-458.e4. doi:10.1016/j.cub.2020.10.053
[2]Karp, Daniel S et al. “Crop pests and predators exhibit inconsistent responses to surrounding landscape compos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 115,33 (2018): E7863-E7870. doi:10.1073/pnas.1800042115
[3]Requier, Fabrice et al. “Bee and non-bee pollinator importance for local food security.”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vol. 38,2 (2023): 196-205. doi:10.1016/j.tree.2022.10.006
[4]Houghton, John Theodore et al. “Climate change 2001 :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eign Affairs 81 (2002): 208.
[5]Garibaldi, Lucas A et al. “Policies for 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 of Crop Production.”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vol. 34,4 (2019): 282-286. doi:10.1016/j.tree.2019.01.003
[6]Soroye, Peter et al. “Climate change contributes to widespread declines among bumble bees across continents.” Science (New York, N.Y.) vol. 367,6478 (2020): 685-688. doi:10.1126/science.aax8591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武雨 分子与胚胎发育生物学硕士
监制|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