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在《水浒》中有这样一段话:看天色黑了,妇人在房里点上灯,下面烧了大锅汤。听那更鼓时,却正好打三更,那妇人先把砒霜倾在盏内,舀一碗白汤,把到楼上,叫声:“大郎,吃药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要等到更夫敲三更时,才动手用砒霜药死武大郎的。
她为什么要等三更天呢,因为古代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没有什么准确的时间概念。白天依靠太阳定时间,晚上就需要更夫来定时间了,三更天相当于现在的晚上十一点,古时没有夜生活,夜里十一点正是人熟睡的时候。所以要选择三更天动手,弄出再大的动静也不会有人知道。一更为落更(即晚上七点),二更为息更(即晚上九点),三更为平安更(即晚上十一点),四更为鸡鸣更(即凌晨一点),五更为起床更(即凌晨三点)。五更天一过,古人便起床做家务了,一日之际在于晨,就连皇帝也要在五更天准备开始早朝了。
更夫可以追溯到周朝的“鸡人”。那个时候司时制度还不是很完善,人们只能通过鸡鸣来判断时间。而鸡人就是在宫中养鸡的人,他们整天与鸡在一起,熟悉鸡的习性,他们可以通过鸡鸣来判断时间,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在宫中报时的人。在《周礼·春官》中这样记载:“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在祭祀,夜旦以叫百官。”
古代更夫除了晚上打更还有什么作用。
一,防火。
古人的照明都是依靠蜡烛和油脂之类,一不小心很容易引起火灾。古时的房子基本都是木头、稻草等建筑而成。一旦有一个小火苗就能引起大的火灾,加上水源受限制很难扑灭,会给老百姓造成很大损失。打更人打落更时就会大声喊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提醒大家伙注意防范。
二,防盗。
古代曾经是宵禁的,就是到了规定时间,人们不允许上街的溜达的。而且古时治安并不好,房屋、墙头等比较矮。盗匪会利用晚上活动,他们开始溜家窜户寻找财物。此时更夫,又可以当作巡逻保安一样,给盗匪以震撼作用。更夫在打息更时会喊道:“禁门禁窗、防偷防盗。”
三,驱鬼。
有的学者认为,打更起源于巫术,打更主要是为驱鬼。古时候照明不多,到了晚上鬼就出来活动。打更人都是强盗的胆大之人,鬼最怕响声,打更人的声音特别洪亮,底气足,可以驱赶邪气。在《红楼梦》里这样写道:“晚上吴贵到家,已死在坑上。外面人因那媳妇不妥当,都说是妖怪爬过墙而死。于是老太太着急了不得,派了好些人将宝玉的住房围住,巡逻打更……”。因为打过了五更天,天就快明,此时更夫会大声叫道:“平安无事,回家喽。”就是告诉那些游魂野鬼们,天快明赶紧离开。
看来古时更夫在晚上打更有很大的重要性,古代白天人们可能日昝等太阳投影,来计算时间。那么晚上古代更夫又用什么方式来计算时间的呢,他们怎么知道几更天,出去打更。
没有表的时代用晚上用什么来计时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漏刻。
漏刻又称刻漏、漏壶。早期刻漏多为泄水型。水从漏壶底部侧面流泄,使浮在漏壶水面的上漏箭随水面下降,由漏箭上刻度指示时间。刻漏的最早记载是见于《周礼》,已经出土的文物最古老的刻漏是西汉遗物。
二,沙漏。
因为冬天水容易结冰,故改用流沙驱动。中国最著名的沙漏是1360年詹希元创制的“五轮沙漏”。流沙从漏斗形的沙池到初轮边上的沙斗里,驱动初轮,从而带动各级齿轮旋转。最后一级一齿轮带动在水平面上旋转的中轮,中轮的轴心上有一根指针,指针则在一个有刻线的仪器圆盘上转动,以显示时刻,有点类似今天的钟表。
三,燃香。
以上两种方式,必须是有条件的皇宫、省城等大城市才能用得起的设备。乡村县城根本没有这样的财力弄这样的设备,普通县城打更最常用的方法是燃香。一柱香的时间大约是30分钟,在日落时开始燃香计时,燃几柱香出去打更都是有规定的。还有古发明了一种盘香,能燃12时辰,在燃香打上时间刻度,燃香烧到那个刻度,就可以出去打更了。
古人对时间的精确度要求不高,都是用大约的时间来约定事物,对于农业社会的农民来讲,早一分晚一分都不耽误事,反正天黑关门搂老婆睡觉,天明起床劳作,更夫的作用就是防火防盗。而在皇城就不同了,皇帝与官员每日都要早朝,这时更夫报时最为重要。因为地域不一样,更夫的作用也不一样。
古代晚上要是没有打更人,那就太恐怖了。
明朝末年,也就是公元1600年左右,在一个人口只有四五万的偏远小县城里,有一位60多岁,依旧无儿无女的打更人。
古代的打更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也不缺乏流传下来的江湖传说,由于经常昼伏夜出,几十年如一日,而且绝大多数打更人都无儿无女,所以这一职业,尽管也算是个公差,但是却一直跟赊刀人,散仙一样,都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别看只是简单出门巡个逻,但是据说这一行可很有讲究,更重要的是讲究传承,而且据说打更人具有驱邪避秽的特殊用途。
那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笃笃--咣咣
60来岁的林老汉,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村里的老一辈人都经常说,林老汉还在年轻的时候,做过木匠,也做过山贼,但是每当有人问起林老汉这些事儿的时候,他只是憨憨的一笑置之。
总之就是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给人一种相当神秘的感觉。
原本在县城之中的打更人,并不只有林老伯一个,但是这段日子说来也奇怪,其他的打更人不是有事,就是出事儿!
所以今天夜里就只有林老伯一个人打更了。
为了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打更人一般都是两人为一组,一个人手里拿锣,另一个人手里拿梆。
每天夜里只敲5次,间隔一个时辰敲一次,敲完第5次也就说明今天的工作顺利结束了。
这时候天也就大亮了,就是我们俗话说得五更天。
由于搭档有事儿,今天晚上的打更人只有林老汉一个,所以他的工资直接翻倍了。
林老汉也像往常一样出门了,毕竟多拿一份工资,就得多负起一份责任来!
毕竟要是连林老汉也撂挑子不干了,那还真说不定,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尽管夜色已深,但是毕竟那是走了无数次的路,即便是只有一个人,林老汉工作这么久,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所以也没放在心上。
一更天到了,林老汉只是自顾自地敲锣打梆子,随便用了厚重而又嘹亮的声音喊道: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只不过这回说来也奇怪,原本呼啸的大风也停了,空荡荡的街道上,除了林老汉自己的声音,月亮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藏到了乌云背后。
即便是这样,这些年没少见过怪事儿的林老汉,只是心里咯噔了一下,但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溜达完了第1圈,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林老汉,就折返回来了,迷迷糊糊没过多久,就要开始新一轮的打更了。
一般这个时候需要人打起精神,毕竟这也是极易发生意外的时间段。说来也奇怪,二更天并没有什么异常。
一晃就来到了三更天,林老汉还是按照原来的路径,晃晃悠悠在街道上走着,没想到前面的一幕让他呆住了。
原本空旷无人的街道上,突然闪过不少的人影,隐隐约约之间,他们向林老汉所在的方向迎面而来。
林老汉手中的灯笼,也在这个时候不偏不倚,摇摇晃晃起来,借着微弱昏黄的灯光,林老汉也看不清那是多少人。
压根不信邪的林老汉,也相当好奇。
这大半晚上的,这么多人集体出动,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看到林老汉大摇大摆向他们走去,那伙人影居然定在原地不动了。
随即在夜色中传出一个低沉的声音:
老三,不是你说交代的事情都办好了嘛,怎么还会有打更人?
旁边的瘦子随即悄声说道:怎么把这老汉给忘了?等下就去解决了他!
就在说话间,林老汉也已经走到了他们跟前!
看清楚了眼前这几个人的打扮,林老汉不由得心中一惊:
这黑灯瞎火的,对面足足有8个人,个个披麻戴孝,还抬着一顶黑漆漆的大棺材,挂在棺材顶上的灯笼便忽明忽暗,在那一瞬间,仿佛有种阴间鬼差的感觉,但其实这点场面,对于林老汉而言,也还不算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是普通人可能就吓尿了。
双方在碰面的那一刻,都没有人率先开口打破寂静,只是默默地盯着对方。
直到林老汉试探性地开口问道:诸位这是去干嘛呀?
只见领头的那位汉子不客气地说道:看不出来我们这是去送葬吗?
眼看对方来者不善,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林老汉就想要快点走开了,毕竟对方人多势众,即便是发生什么,自己也没有任何办法!
那帮人本想对林老头动手,但是看到老头也是明白人,很识趣地走开了,所以也就没多做什么,而且他们神色慌张,应该是有更重要的任务去做,所以也就没有过多耽误时间。
看着逐渐走远的一行人,林老汉终究还是留了个心眼,毕竟他在刚才经过那伙人的时候,深吸了一口气,凭借着敏锐的嗅觉,他知道这里肯定有问题,而且那种特殊的气味,只来自于一个地方,那就是城中的死牢,毕竟那里经常会有死刑犯的尸体。
那种味道林老汉再熟悉不过了。
再看看一行人经过,留在地上的那一串湿漉漉的脚印,更加印证了林老汉的猜想。
关键是眼尖的林老汉还发现,那几个人的棺材里绝对有东西,并且不是一般的东西,8个彪形大汉,都差点被压弯了腰,事出反常必有妖。
刚想到这里,对面为首的那个大汉,突然向并未走远的林老汉狂奔而来,意识到大事不妙的林老汉,赶紧拎起手中的铜锣,当当当连续敲了三下,这也相当于打更人的暗号。
就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况,随即转身就跑的林老汉,边跑边喊道:杀人灭口啦……
其实在古代,晚上衙役们也会值夜班,就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况,林老汉连续三声铜锣响,就已经惊动了值班的衙役,眼看着前面亮起的灯火,林老汉笑了。
背后那名彪形大汉再也不敢追了,转头就带着那一伙白衣人,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就连抬着的那一口木棺材,也被扔在了地上。
几名衙役看到气喘吁吁的林老汉,赶紧问道:林老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
还没顺过气来的林老头,转身就指了指扔在地上的棺材,随后又把刚才发生的事儿讲了一遍。
带头的衙役感觉此事非同寻常,随后就带着手下前去查看,顺便让身边一个年纪较小的衙役去禀告县太爷。
等到县太爷召集人手来到那口棺材前面,随即就吩咐衙役打开了,看到棺材里的东西,他傻眼了。
偌大的棺材里竟然没有人,反而被无数的金银财宝填满了,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只不过稍作迟疑,林老汉当即就脱口而出:是盗墓贼!
县太爷当即就让手下们去搜寻,但是林老汉却说:慢着,跟我来。
林老汉这才说出了自己的分析:他们鞋子上有泥,并且身上有刺鼻的味道,应该在城中死牢附近!
果然,县太爷带着衙役们,在死牢附近的一个隐蔽角落里,找到了盗洞,并且成功抓获了这伙盗贼。
至此,这个故事也算告一段落了,林老汉也因为抓捕盗墓贼有功,得了一笔赏钱,彻底回家养老去了。
看完了打更人巧抓盗墓贼的故事,你是不是也对打更人有进一步的了解呢。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聊聊这几个问题。
什么是打更人,打更人的历史究竟从何时开始的?
其实,古代打更还有另一种说法,叫做击柝,这里的柝,也就是打更人常用的木头梆子,说白了就是一根中间空心的木头。
由于我国古代房屋主要是木质结构,而且古代没有先进的照明设施,依赖蜡烛和煤油灯,是极其容易引发火灾的,所以打更的行业也由此而生。
所以由此可见,打更的第一个用途,主要就是为了预防火灾发生,即便是有火灾也能够提前敲响警报,惊醒睡梦中的人们,防患于未然。
目前已知打更的最早记载始于东汉,所以打更距今至少也有2000年的历史。
而且由于打更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所以这一传统的职业,其实也算是公务在编人员,和今天的保安大叔,多多少少有点相似的味道,但二者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只不过古代的打更人来说,由于门槛比较低,唯一的要求就是胆大心细,而且上的都是夜班,所以有时候要特别注意,这一职业甚至成为了许多乞丐争先恐后选择的工作,再怎么说能够吃饱饭,晚上巡个逻,也比无家可归要好太多了。
打更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
其实除了刚才提到的防火,还有报时,防盗。
报时也是打更的基础属性。
根据打更人所喊的口号变化,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古人的作息时间!
戌时一更天,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晚7:00~9:00,这个时候打更人喊的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亥时二更天,是晚上的9:00~11:00,古人的活动到这个时候基本上都结束了,也是该休息的时候了,所以这时候打更人喊的就是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子时三更天,打更人喊的是平安无事,毕竟这个时间段,也算是事故高发期,所以注意安全很重要。对应的就是11点到次日凌晨1点。
丑时四更天,对应凌晨1:00~3:00,这个时候已经会有鸡鸣叫了,而且由于是气温相当低的时候,打更人也会善意的提醒:天寒地冻。
寅时五更天,就是古人该起床的时候了,古代皇帝起床,也差不多这个时候,别以为当了皇帝就能睡懒觉,大臣们也一样,毕竟还是要领工资的,所以这个时候的打更人,就犹如闹钟一样,当然也是他们该下班的时候,所以就会喊道: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毕竟在古代不能人手一块手表,也没办法人均一个手机,所以打更人就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那么聪明人就会问了,打更人是如何知道时间的呢?
这个其实很有讲究,古代人计时,一般用漏壶,一般也会标有刻度,加满水之后通过水位变化,来观测时辰的变化。
当然古代人也会用点燃一炷香的方式,来计算一个时间段。
只不过古人一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且古代人,不论是夜生活还是熬夜,都没有现代人厉害,所以一天24个小时,对于他们来说基本是够用的。
别看他们三五点就起床了,但是他们睡得也早呀。
所以打更人除了报时,一般还兼顾防火防盗的任务,林老汉抓住盗墓贼,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且在黑漆漆的夜里,打更人能够很好的警报失火,除了避免发生人身安全意外,更重要的是保护居民财产。
当年就因为打更人的失职,在光绪皇帝即将大婚的紧要关头,紫金城内突然失火,无数珍宝和建筑化为灰烬,龙颜大怒的光绪皇帝,直接上当晚值班的打更人和看守领了盒饭!
知道了打更人的主要用途,其实就不难理解大根人家今天为什么消失了。
一是由于钟表的发明,人们不再需要打根人来提醒时间了,再加之建筑水平的迭代,所选用的建筑材料也更容易防火防盗,所以直接弱化了打更人的作用。
其实当年先生的父亲,就是一位兢兢业业地打更人,而且培养出来这样优秀的儿子。
所以你明白古代人为什么要打更了吗?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百家姓》。需要说明是,单字是从田英章楷书集字里摘取制作的,与作品里的字稍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已解析过的字附上链接,方便书友查阅。
第一百六十五个字:昝
昝 zǎn:上下结构,上展下收。
上部“处”字形扁宽,要舒展宽绰。“夂”首撇露锋起笔,向下落笔,然后向左下方稍重行笔,不要写长,稍重,顿笔收笔;横撇不接起笔,横画一带而过,接着往上稍提笔锋,然后顿笔略内擫写长撇,上部稍直,行笔角度比首撇略立,渐给力出撇肚后稍弯撇出,注意长度;捺笔起笔紧挨首撇,藏锋起笔,接着向右下方行笔,注意行笔角度,渐加重,要拉长,行至波脚,稍停顿,然后向右上方缓慢出锋,到捺尖时略平收,不可出现虚尖。“卜”字稍靠左,竖笔高起,稍重,然后略提笔锋、中锋下行,注意轻重细微变化,收笔勿重;点笔位置稍靠下,虚接起笔,角度平,渐重。
下部“日”旁形稍扁方,要上靠,平稳端庄。左竖斜切起笔,竖身略左斜,勿长、勿重;横折虚接起笔,横画勿重,抗肩,到位后向右下方顿笔(折肩紧挨上部捺笔),然后稍内擫向下写竖,稍重,稍长,收笔略回锋起一小台阶;里面小横略偏上,虚接起笔,稍抗肩,勿重、勿长;最后底横实接起笔,略抗肩,略呈俯势,收笔搭在右竖的小台阶上。
徐伯清
第一百六十六个字:管
【每日一字】管(413)2015.10.07
博览荟
周 乾
时间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参考依据。现代人往往通过钟表来计时并安排工作和生活,但我国在清代以前是没有钟表的,要想计时的话很不容易。当然,这并不代表古代没有计时工具。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不断观察,逐渐掌握了日升日落、星辰出没、月亮圆缺等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契机便发明了各式各样的计时工具。“日晷”就是其中之一。所谓日晷,就是人类根据日影位置的变化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作为明清皇宫的紫禁城,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养心殿、慈宁宫等建筑前都有日晷。
日晷由底座、晷面、指针组成。底座与地面平行,晷面与赤道平行,指针与地轴(指向南北极)平行。指针与地平面的夹角必需与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北京的纬度为北纬39.9度,所以太和殿日晷的指针与地面的夹角也为39.9度。指针一般为铜质,垂直穿过晷面,其最重要的作用是确定南北方向。由于晷面平行于赤道面,这样,指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所以,太和殿日晷的指针是南北向设置,指针朝向北极固定。指针的第二个作用才是用来确定时间。其时间的确定,主要通过太阳照射指针在晷面的投影来实现。晷面呈圆盘形,石质,正反两面都刻有12个时辰。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指针的影子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指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晷面的刻度是均匀的,移动着的指针影子犹如是现代钟表的指针。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晷针影子在盘上移动一寸所花的时间称为“一寸光阴”,而“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日晷利用太阳射影的方向来测量时间,但是,在阴雨天和夜间就会失去效用,且在春分、秋分时期无法使用。所以,我国古代工匠又发明了漏刻。作为计时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为普遍,时间也更为久远。紫禁城交泰殿内,就有一座铜壶漏刻。漏,是指盛水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交泰殿内铜壶漏刻初造于清乾隆十年(1745),由清宫造办处制作。乾隆六十二年(1797)十月二十一日,乾清宫大火,不仅乾清宫被毁,还殃及交泰殿及其中的铜壶漏刻。现存于交泰殿内的铜壶漏刻,为清嘉庆三年(1798)仿原件制成并安装于此的。漏刻使用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流到水壶下放置的容器中,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时刻的标竿,称为箭。箭下以一只船相托,浮于水面。当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我国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漏刻。早期漏刻大多使用单只漏壶,滴水速度受到壶中液位高度的影响,液位高,滴水速度较快,液位低,滴水速度较慢。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人进一步创制出多级漏刻装置。所谓多级漏刻,即使用多只漏壶,上下依次串联成为一组,每只漏壶都依次向其下一只漏壶中滴水。这样一来,对最下端的受水壶来说,其上方的一只泄水壶因为有同样速率的来水补充,壶内液位基本保持恒定,其自身的滴水速度也就能保持均匀。
紫禁城的铜壶漏刻与日晷一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紫禁城内的主要计时工具。到了清代后期,自鸣钟开始流行,日晷和漏刻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皇家礼制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构造简单,设计科学,实用性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为古人的生活提供了时间判断保障,因而是古代工匠智慧的体现。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武亦彬 实习记者 柴嵘
“这是始建于元代的万宁桥,7个世纪以来它在中轴线上的地标位置从未变过。”5月1日18时,首都博物馆一层展厅内,十多名观众在讲解志愿者王利的带领下,欣赏“辉煌中轴”主题展览,开启首博夜游之旅。
“为什么北京城的建筑是对称的?”“中轴线有多长?”“住在远处的居民能听到钟鼓楼上晨钟暮鼓的声音吗?……”注视着16米长的中轴线全景沙盘,7岁的刘羽佳十分好奇,不禁发出一连串的疑问。“华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掌握了以测日影、观天宇,确定时间节令和空间方位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中’为美为尊的观念和对称布局的理想都城范式,7.8公里的中轴线由此而来。”王利一边耐心讲解,一边带领观众在镶嵌着先农坛、天坛、永定门等建筑的沙盘前,一睹中轴线全貌。
伴随着精彩的讲解,移步换景,不少观众流连忘返。“上午才带孩子参观了天坛祈年殿,晚上又在首博参观了中轴线展览,喜欢历史的他今天很满足。”刘羽佳的父亲刘巍说,趁着“五一”假期,一家人从山西来北京旅游,本来白天的活动安排得有点满,以为赶不上参观首博了,没想到博物馆开了夜场,让一家人大饱眼福。
“延迟2个半小时闭馆,对文博爱好者来说,是个特别好的消息。”今年刚退休的喻力军是个资深的博物馆迷,听说首博开夜场,他便立刻预约门票,来了一场“深度游”。“首博展品琳琅满目,每次来参观都觉得逛不够,只能浮光掠影看个大概,现在可以有更多时间细细品味了。”
除了展厅延时开放,观众还能亲自上手体验有趣的互动项目。17时30分,在首博地下一层纸艺空间,一场别开生面的日晷手工课正在进行。首博“芳华讲解队”队员赵静荣从日晷的起源、用途、分类、原理讲起,并拿出彩纸、剪刀和尺规,带领孩子们动手制作赤道式日晷,绘图、裁纸、折叠、粘贴……课堂上的10名小朋友忙得不亦乐乎。“制作日晷既能增长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孩子们都非常喜爱。”赵静荣说。
首博宣教部教育活动主管宋珊珊介绍,恰逢首届北京博物馆活动月启动,首博自5月1日至6月3日,每日将延时开放至19时30分,“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等常设展和“辉煌中轴”等临时展都将延时开放,并配有夜场讲解。其中1日的首个夜场就吸引了500多名观众参加。未来,首博还将根据夜场观众的不同需求,推出更丰富的教育活动及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