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君子修德而不修身,其究如之何?”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很重要,但是,如果自己不注意修身,那么这种德行就可能会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帷薄不修,是描述一种人的状态。这种人可能有很多德行,但是他们却不注重自己的修养。换句话说,他们可能有很多好习惯,但是却没有自律的能力去保持这些习惯,而且也没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意识。
帷薄不修的人,通常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和态度。他们可能会放任自己,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可能会有一些不合适的言论或行为,也可能会缺乏对自己的自我监督能力,导致自己无法有规律的生活和工作。
如何避免帷薄不修?首先,我们需要重视自己的修养,注重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能力,以及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我们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计划,并根据这些目标和计划认真执行。这样,我们就能够有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子。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给我们提供正面的反馈和支持,这对我们的个人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帷薄不修是一个令人不满的状态。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名有德行的人,我们就必须注意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方面的修养,保持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与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子保持联系,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行为得当,成为一名值得信赖和尊重的人。
帷薄不修是一个典故中的词语,出自《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话:孔子在衡山游历时,在一处山庄中住宿,发现山庄主人的帷幕薄而破,没有加以修补。孔子评论说:“帷薄不修,非礼也。”意指这种行为不符合礼仪之道。后来,“帷薄不修”这个词语被引申为指一种无所顾忌、不修边幅的潇洒不羁的生活态度。比如说现在常用的“不修边幅”这个词语,就是帷薄不修的现代诠释。
《帷薄不修》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他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反思和批判。文中的“帷薄”是指帷帐和床幔,而“不修”则指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修饰和规范。白居易自认为自己年纪已经不轻,但生活却像一个少年一样,没有规矩,没有修养,缺乏秩序。他自嘲自己像是一个“金良犬”,虽然生活平淡无奇,但也不能为所欲为,随便改变自己的处世方式,因为除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社会形象和责任。白居易在文章中提出了“生活的修饰在于细节”的观点,认为只有注重细节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品格。他用自己的生活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比如说要注重自己的行容举止,要穿戴整洁得体的服饰,要讲究饮食卫生,要有规律地作息等等。通过这些修饰,不仅能够让自己精神面貌更加清爽、自信,也能够让别人对自己更加尊重和信赖。总之,这篇文章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了白居易对生活修养和自我规范的认识,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思考意义。
出处:。《庄子·外篇·天地》:“帷薄不修,迷蒙不明。”。释义:。帷薄不修指外在的器具不修整,比喻精神境界不高尚;迷蒙不明指内在的认识不清楚,比喻缺乏清晰明了的思想。典故:。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天地》篇,是道家哲学中的一句话,用以形容人们在精神、思想上的迷茫与不清晰。近义词:。1. 糊涂 - 糊涂不明,不明事理。2. 迷惑 - 犹豫不决,不明真相。3. 蒙昧 - 不知道事实情况,缺乏知识和教育。反义词:。1. 精神高尚 - 精神境界高尚,有高尚的追求和理想。2. 知识渊博 - 拥有广博的知识,具备扎实的学识和教育背景。3. 明晰清楚 - 看事情清晰明了,洞悉事物的内在本质。例句用法:。1. 他的思想境界帷薄不修,缺乏高尚的追求和理想。2. 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迷蒙不明,需要再进行深入了解。3. 做事要明晰清楚,不能帷薄不修,否则容易犯错误。
“帷薄不修”是指帷幕或窗帘薄弱不结实,没有修整。这个词语比喻人的内心和外在都缺乏修养和修整,没有坚定的人生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