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柳”,就是折几枝柳条扎成圆圈或者帽子,戴在头上或脖颈处。这个清明节的习俗起源很早,最早的寓意是祈福。据《燕京岁时记》载:“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fúxì,水边祭祀)于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虿,读chái,是一种毒虫。意思是大臣们戴上柳圈,可以预防瘟疫侵袭。还有种说法,说唐末黄巢起义时,以柳帽为记,取义“生机勃发”。后来,孩子们清明节戴柳圈、柳帽,寓意生命长久。另一句民谚“清明不戴柳,白发成皓首”,则取义青春常在。
另外,“柳”谐音“流”或者“留”,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云:“柳枝羽而垂流,故谓之柳。”故而,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意为“挽留”。李白《忆秦娥》“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即出自汉人在长安东霸陵桥送别时“折柳赠别”的典故。
春风杨柳,细腰婀娜,柔情缠绵,她是希望春光常驻呢!(来源:别说学堂,图片选自网络)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文 | 吴亚琦
随着汉语走向国际,各种版本号称“极度烧脑”的“汉语十级真题”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其中有一道题是“汉字简体字中,笔画最少的字和笔画最多的字是哪个?”且不说外国人,估计很多中国人这道题也只能得一半的分。
网络考题固然是调侃。但像“茕茕孑立 沆瀣一气 踽踽独行 醍醐灌顶”“咄嗟 蹀躞 耄耋 饕餮 囹圄 蘡薁 觊觎 龃龉”这些生僻字,生活中并不少见,而仍有很多人觉得“只有汉语十级才能读下来”,若是再要求写出来,估计有不少人选择交白卷了。
不可否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以及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人们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笔忘字”。离开输入法,手里拿着笔,面对着白纸,半天也写不出想写的字,最后又只能再拿出手机……而汉字似乎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其实,随着时代改变,书写工具和书写文化也在改变。早期,甲骨文需要用刀刻在石头上,之后使用毛笔写在绢布或宣纸上等,再后来用钢笔,到现在用键盘,这必然会导致书写能力的改变。
如今已经不再是只靠车马邮件来传情达意的年代,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流畅的书写大致与大多数老人并不能写出漂亮的毛笔字是一样的道理。
但文字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工具,对记载和传播文化仍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我们依然离不开认真严肃的文字书写。之前《生僻字之歌》广为传唱,甚至火到国外,足见人们对于汉字的热爱,无论是关于她的读法还是写法,都仍旧充满吸引力。汉字的文化魅力,可见一斑。
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仍旧需要多认字多识字,不能忘记文字所承载的厚重内涵。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很多已经消失的社会风俗、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等,都可以在文字中找到它们的身影。
汉字“一字一语素”,有着“一图一义”的表达效果,书写汉字也会传达其包含的母语文化。因此,汉字书写自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传递着思想的温度。
比如在文学研究中,作家手稿是很重要的资源。比起打印的文字,翻看手稿,读者就会倍感亲切,不知不觉拉近与作者的距离。同样,平常看着书写出的文字,好像写作者倾注的情感、写作时的心情都可以从字里行间流淌出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
“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而书写,就是在触摸文字里的故事。
觊觎、耄耋、饕餮、蹀躞……说是“汉语十级真题”,更像一句调侃;但它们如何继续流淌在唇吻间、纸笔上,就是汉字给每个中国人抛出的一道题。
你觉得提笔忘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在语言表达方面,你还有什么困惑?可以在留言中向我们提问,光明日报将在近期邀请专家给大家解读。
文字:吴亚琦
图片:视觉中国 网络
朗诵:王茜
策划:谢文 王斯敏 尚文超
责编:王子墨
编辑:吴亚琦 宗小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形成了如国画、京剧、中医、汉字等诸多国粹文化,其中汉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感官上接触最多的,据权威机构统计收入有出处的汉字就有91251个,但我们日常用语的汉字数量在3500个左右,这与庞大的中华汉字库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现代人知识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生僻字开始变得常见。但是,现在的你真的能说得出,写得出吗?就比如这几个字:
曌:拼音zhào,同"照",意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
頔:读音dí,形容词性,意思是美好,常用于人名。
鼂:读音cháo ,同“晁”,1.虫名,也称匽鼌;2. 姓,汉有鼌错 ,见《汉书》本传。又可读zhāo,通“ 朝 ”, 早晨的意思。
奤:读音pò hǎ tǎi xīn māng等,是一个方言字,基本释义是脸庞肥大,系贵州、关中等地区对脸大肉多的人的称呼。
兲:读音tiān,古代生僻字,同“天”。
踽:读音jǔ,形容独自走路孤零零的样子,如“~~独行”。
臬:读音niè,为测量水面的器具。有词为“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则。
虺:读音huǐ huī,虺[huī] [虺尵]疲劳生病(多用于马),也作“虺隤”;虺[huǐ] 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虺虺],<古>形容打雷的声音。
尵:读音tuí,1.马病。2.病人坐着的样子。
腌:读音ā,本义:用盐擦抹肉块的办法制作咸肉。
未完待续。。。
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做自信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