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配对 > 名字配对

玛尼石是什么意思(歌曲玛尼石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2-29 09:10:03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去西藏前你应该了解的内容

去西藏旅游,

应该是每个人旅游的梦想。

想必大家做了很多去西藏的旅游攻略,行程、住宿、美食等等,为了让你的旅途更加快乐及美好,今天分享一下藏地风情——雪域高原的文化景观,使你更进一步地先从认知到情感从心里先走入西藏,了解藏地的民俗风情,爱上它为你的旅途增添更多的美好,懂了再去,不一样的旅程……

藏族是一个个性鲜明的高原民族,他们在服饰、美食、民居与节庆、歌舞等各方面无一不流露出高原的独特韵味。

藏族可能是最重视衣物与装饰的民族之一,深入西藏,处处可见藏族人民身着宽大舒适的藏袍、华丽鲜亮的皮帽与粗犷舒适的牛皮靴子。西藏最常见的特色食物有酥油茶、奶茶、青稞酒、糌粑与风干肉等,它们是抵御高原酷寒的绝佳食物。牧帐与碉楼是西藏最传统的民居,此外还有庄园、古堡等。藏族是我国节日庆典最多的民族之一,较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有藏历新年望果节、林卡节等,大型的宗教节日有雪顿节、传昭大等。每逢年节之际,热情的藏族人民都会聚集起来,顿足为节连臂踏歌,跳起传统的锅庄、堆谐、热巴卓、羌姆等。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体会到那种极富感染力的热烈与欢快。

藏地风情之——高原霓裳

最能表现藏族风情的服饰可能就是藏袍了。

藏袍主要用棉布、绸缎、羊皮、氆氇等制成,没有口袋,不系纽扣,犹如一种无须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它最明显的特点是长袖、宽腰与右襟,最讲究的地方在衣领、襟边、袖口、下摆与腰带等处,许多藏族群众往往会在这些地方镶上贵重的毛皮、氆氇或丝绸绲边。藏袍与青藏高原的独特地理与气候环境及长期形成的畜牧业生产和生活习性紧密相关,青藏高原海拔高,年平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很大,即使在夏季,早晚与中午也冷暖有别。早先的藏族同胞多以游牧为生,经常露天行宿,在炎热的中午,他们会脱下一只袖子围系在腰间,傍晚或早晨来临时,再穿上两只袖子,待到夜宿时,牧民们又会将藏袍腰带解下系住底襟,再将袍领提至头顶,这样,宽大的藏袍就变成了暖和的睡袋。

藏族男女非常喜欢这种袍式衣服。白天劳动时,他们会脱掉一袖或者双袖,左右围扎在腰间,冷了便穿上袖子取暖,更冷时还可以拽起长长的袖口捂住鼻子,将衣袖部分当作口罩使用。女式藏袍要比男式藏袍长些,男子在束腰带时,通常将袍子下摆提到膝盖处,女子束腰带时,先用头部顶住衣服领子,再穿袖束腰,而且提起袍子下摆时只需遮住脚踝。这样来,袍子长出的那一截便会在她们胸前鼓突出来,成了个大口袋,木碗、装糌粑的食袋、酥油盒,甚至一只小羊羔、一个小婴儿都可以往里塞。

藏袍主要有农区、牧区之分,一般而言,牧区藏袍讲求实用温暖,农区藏袍讲究美观漂亮,甚至可以直接用于舞台表演。农区藏袍把藏族同胞们的爱美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这里的藏族女子,会在节日期间,穿上珍贵的羊皮袍、水獭皮袍,再缀上用金银美玉、珊瑚玛瑙、珍珠猫眼石、玻璃赛珞璐等制成的各种精美饰物,有些爱美的姑娘甚至将塑料小玩意儿也佩在身上,这些林林总总的饰品加上藏袍,重量可达三四十斤,穿戴起来并不轻松。

别小看了虽然笨重却富丽堂皇的藏袍,那些用金银珠宝、珍珠松石等穿缀而成的袍子极其昂贵,价格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很多藏家只凭一代人之力根本无法置齐一套贵重的藏袍,他们往往会累积两三代人的资财才会做成这样一件类似传家宝的衣物。在西藏东部的昌都等地,还可以看到一些康巴汉子在头部、颈部、耳朵、手部佩戴着用金银或玉石制作的首饰,腰间悬挂着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等。

藏北的女性还喜欢将头发梳成多股小辫,再戴上缀有绿松石、贝壳、银币的呢绒或氆氇长披。在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中,很少见到如此重视衣物与装饰的,所以有人说,藏族人民是把财富穿在了身上。

藏饰

藏族女子很喜欢佩戴具有浓浓民族特色的饰品。西藏的珠宝首饰主要由珍珠、玛瑙、金、银等材料制成,每个饰品的寓意也各不相同。其中比较名贵的有西藏天珠,单眼天珠代表智慧,并能保佑夫妻和睦,三眼天珠能带来滚滚财源。此外,她们的手镯、戒指等饰品上通常还刻有梵语,据说能起到辟邪、祈福的作用。

藏地风情之——卡垫

“卡垫”藏语的意思是“覆在上面的垫子”。一般藏族家庭都会在屋内沿墙两面或者三面摆上矮矮的木床,上面覆盖着约10厘米厚的毛垫或草垫,最上面再铺上卡垫。这种床,白天可以坐,相当于沙发,晚上就在上面睡觉。藏族人过林卡节或外出时,就把卡垫直接铺在地上当坐垫。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藏族家庭,还会在卡垫上再铺上一层垫子,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下面比较大、比较贵重的卡垫,另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客人的尊重。据资料记载,古代藏族上层社会聚会时,垫子的层数越多,表明此人的官职越高,身份越尊贵。

卡垫是在“汪丹仲丝”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起来的,其织造过程中的“穿杆结扣法”,在全国乃至世界地毯织造技术中都是一个独特的创举。卡垫的织法、色彩以及纹样组织,都鲜明地体现了它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传统的卡垫织机是一种小型的木制机台,结构比较简单,由两根方木和两根圆木组成基本框架,每根方木上装有两块倾斜的木头,作为脚支撑着这个基本框架。方木上端有横梁,用来放置桄综,下面有带动桄综上下运动的脚踏板。框架前后两端的圆木是用来固定经线的经轴。

卡垫是由经线(纵向的线)和纬线(横向的线)交织而成的。经线绕在经轴上,然后从“综眼”(综是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的装置)里穿过;纬线绕在木梭子上。用脚踩动踏板,连在踏板上的桄综就会上下交错形成开口。穿纬线时,用一根光滑的细木棍作为辅助,将梭子上的纬线绕过一组组经线并且一圈圈缠绕在木棍上,最后抽掉木棍,纬线就形成了一个个小圆圈,再用剪刀将纬线形成的圆圈剪开,手握纬杆打紧纬线,完成纬线的一次运动。每织五六寸,还要停下来卷布并放松经线。

卡垫由深蓝、浅蓝、黄、浅黄、金黄、红、紫红、深粉红、黑、白等十几种颜色组成。过去制作染料的原材料主要来自西藏当地的野生植物、矿石、色土等,可配制成各种不同的颜色,现在一般使用化学媒介染料。卡垫的图案丰富多彩,传统图案有龙、凤、仙鹤、花木、云、海、城郭等。如今,聪慧的藏族人民又开发了许多具有时代风貌的新图案,赢得了海内外人民的喜欢。

藏地风情之——雪域高原上的狂欢

说起藏历新年,要追溯到1027年。那时,藏族地区刚刚开始启用藏历,藏族群众便将每年的藏历正月初一定为新年天。第一天。新年大约持续3~5天,但从藏历十二月初,各家各户便开始准备年货。有些人家在水盆里泡上青稞种子培育青苗,有些人家用酥油和白面炸成各种形状的“卡赛”,即油馃子,如耳朵状的“古过”、长形的“那夏”、圆形的“布鲁”等。临近年关时,每家都会准备好“竹索琪玛”五谷斗,接着进行大扫除、摆新卡垫、贴年画、用干面粉在灶房里撒上“八吉祥徽”等。

到了除夕之夜,藏族人家要吃面团突巴,有些面团突巴里会特意包上一些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石子代表心肠硬,辣椒代表嘴如刀,木炭代表心黑,羊毛代表心肠软。若有谁碰巧吃上这种面团突巴,在吐出时会引发满堂哄笑。初一这天,家庭主妇们将青苗、油馃子、羊头、五谷斗摆上供桌,天蒙蒙亮时就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而后叫醒全家人,排位坐定后,长辈端来“竹索琪玛”五谷斗,每人抓取几粒向上方抛去表示祭神,最后才抓一点送进嘴里。按照传统习俗,长辈还会依次向后辈祝福“扎西德勒”,意即吉祥如意,后辈也会回敬说“扎西德勒彭松措”,意即吉祥如意功德圆满。这套仪式进行完毕,家人们才开始随意吃喝。

余下几天是亲朋好友互相走访的日子,男女老少穿上新装开始登门拜年、赠送哈达,处处洋溢着喜庆与欢乐。在新年期间,藏族群众还会在草地上跳起锅庄舞、弦子舞,演唱藏戏等,一些角力、投掷、拔河、赛马、射箭等活动亦会相继上演。

沐浴节在藏语里叫作“嘎玛日吉”,即洗澡之意。它通常在藏历的七月六日至十二日间进行,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七月一向被藏族人民视作沐浴的最佳时节,沐浴节期间,不管是城市、农村还是郊区,不管是男女老幼,藏族人家几乎是全家出动,在河边溪畔搭起帐篷铺上卡垫,摆出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美食,尽情饱餐一顿后纷纷下河洗浴。老人们会在河边洗头擦身,年轻人在河里洗澡游泳,孩子们不停嬉水,女子们也会挤入河中尽情沐浴,顺便将家里的大堆衣服、被褥带来洗涮。他们希望这个吉祥的节日能为自己带来一生的好运。

望果节的历史更为悠久,距今大概有1500年的历史。在藏语里,“望”指土地,“果”指转圈,合起来即是“绕着地头转圈”。这个节日在藏地非常流行,但称呼不一,如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通称“望果节”,拉孜、定日一带通称“雅吉”,工布巴拉一带通称“帮桑”。望果节一般历时1~3天,于秋收前举行。每到此时,人们会穿上节日盛装,抬起用青稞、麦穗扎成的丰收塔,再在塔上系起哈达,敲锣打鼓地行走在田间地头与街道上,有些地方还会举办赛马、射箭与藏戏比赛。因为各地的收获季节不同,望果节的日期也略有不同,大多集中在每年八月进行,节日结束以后,勤劳的藏族人民才开始紧张而忙碌的秋收。

林卡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园林”,许多藏族同胞把林卡节称作世界欢乐日或郊宴,简言之就是逛公园。这个节日大概于每年藏历五月一日前后举行,而且节期不定,有些地方一两天即告结束,有些地方长达十多天。在节日期间,藏族群众也是全家出去,带着美酒美食与乐器等,在圆草坪上、古树下搭起帐篷铺上卡垫,欢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进行野餐与各种娱乐活动。拉萨、日喀则、昌都等地尤其流行逛林卡,藏地东部某些地方的人们甚至还会跑到原始森林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藏地风情之——连臂踏歌舞锅庄

藏族舞蹈大致可分为民间舞蹈与宗教舞蹈两大类,民间舞蹈又可分作“谐”与“卓”两大类。“谐”中的代表性舞蹈有果谐与锅庄、堆谐等,“卓”中的代表性舞蹈有卓谐和热巴卓等。

果谐由藏语音译而来,“果”意为圆圈,“谐”意为舞,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围成圆圈唱歌跳舞,所以有人也称其为圆圈舞。它是流传在西藏广大农村的一种拉手成圈分班唱和、以连臂踏歌顿足为节的自娱性集体歌舞。这种古老的舞蹈从干年前诞生后一直方兴未艾,它的跳法简单易学,通常是重拍起步,三步一变、顿足为节,跳时膝盖到脚掌硬直落地,结实稳扎,节奏鲜明,以抒发集体的热烈情绪为基本特征。这种舞蹈属山南地区的最具特色,它的表现形式大体如此:场地中央摆着一缸青稞酒,男女舞者围着酒缸各站一边,手拉着手臂挽着臂,载歌载舞,顿地为节,从左到右沿着圈儿踏步走动,动作以身前摆手、转胯、蹲步和转身等为主,不时加入呼号,整体气氛活泼而热烈。有的地方也需男舞者执起铜铃,女舞者举起手鼓。当唱词告一段落,歌舞队的组织者“谐本”会带头发出“休休休休”的叫声,其他舞者随之一起拉手发出“曲曲曲”的应和声,或者一起叫道:“阿甲嘿!当下次仁!宋甲月拉!”此句相当于汉语里的:“ 一、二、三、四,一起跳!”

锅庄,顾名思义,就是“灶台”的意思。而锅庄舞,最些重初大概也就是围绕着灶台跳的一种舞蹈。舞蹈开始之前,所有参加的人都手拉手围绕场地或者火堆站成一圈唱歌。由一人领歌,随后大家分班合唱。随后,众人一边唱,一边逐步增加甩手、踏步的动作。等到一曲唱罢,只听得众人齐刷刷一声呼啸,然后就开始散开双手跳起正式的舞蹈。男性的舞蹈幅度稍大,宛若雄鹰展翅。女子的步幅则相对较小,加上漂亮的袖子在身后翻飞,如同孔雀一般亮丽柔婉。

作为藏区的一项民间舞蹈,果谐与锅庄并没有时间限制,舞者可以跳十几分钟,也可以跳几十分钟、几小时,甚至从日落跳到夜晚,再从午夜跳到天明都无人管束。可爱的藏族朋友们已经习惯用这种独特的舞蹈来消除劳动的疲累,抒发对家乡的热爱,或是倾吐心中的爱恋。

堆谐是西藏西部地区的一种民间圈舞。“堆”在藏语里有“上”或“高地”之意,藏族人民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昂仁、定日、拉孜、萨迦及阿里一带叫作堆,当地农村的歌舞也就叫“堆谐”。17世纪中期,五世规定在每年雪顿节时让各地藏戏团云集拉萨献演,这种舞蹈由此传入拉萨并经过了多次加工,逐渐开始盛行起来。因为堆谐舞蹈中的典型动作类似于现在的踢踏舞步,人们遂称它为“踢踏舞”或“拉萨踢踏舞”。

传统的堆谐在舞蹈时,男女舞者会在体前或体后交叉拉手,以区别其他圆圈舞,现在的堆谐不仅保留了这一特色动作,还引入一些固定元素,比如伴奏音乐需有引子、歌曲与尾声,舞蹈讲求气氛热烈、动作灵活既不拖也不赶,必须踏点准确,保持集体舞蹈的整齐与统一。堆谐的伴奏乐器比较多样,常见的有竖笛、胡琴和被称作六弦琴的札木聂,其他的还有扬琴、根卡、横笛、串铃等。

卓谐起源于古代祭祀,现在舞蹈中的祭祀成分已逐渐减弱,多以祝福安康、五谷丰登、生活幸福为主。这种舞蹈一般分为三段,表演中会由舞者演唱歌曲,具有歌时不舞、舞时不歌的特点,另外,还会出现大段技巧与队形变化的鼓舞表演,典型作品有《大鼓舞》等。

热巴卓是一种由男女艺人共同表演的双人“铃鼓舞”,它是“卓”中极具特色的一种鼓舞。表演热巴卓时,男女艺人会在开头说些称颂吉祥炫耀技艺的话,而后,男执铜铃女执手鼓,绕圈走动翩然起舞。当舞至高潮时,鼓点激昂铜铃声声,女舞者会表演“顶鼓旋转”“缠头击鼓”“扭腰打点”等技巧动作,男舞者再表演“单腿跨转”“躺身平转”“躺身蹦子”“踢腿跨脖”“兔子跳”等。这种鼓舞粗犷奔放,非常讲究技巧动作,在藏区素来享有“金铃银鼓舞热巴”之说。

藏地风情之——藏戏

根据《西藏王统计》记载,早在7世纪,松赞干布在庆祝颁发《十善法典》的宴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嫠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其歌舞就带有了戏剧的形式,可谓藏戏的雏形。

公认的藏戏祖师则是14世纪时的高僧汤东杰布。相传当时云游四方行善修行的汤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处江河上搭建桥梁,但是因为筹集不到足够的款项而难以实现。焦急的汤东杰布在江边徘徊,突然看见不远孩们的歌舞,于是心生计,选了7个能歌善舞的女孩,将佛经上的故事设计成了简单的唱腔和动作,自编自导成歌舞剧,借此宣传宗教教化人民,希望筹得更多的善款。

果然,这种戏剧大受藏民欢迎,经费问题迎刃而解。由于这七姐妹天生丽质、歌舞迷人,仿佛是天仙下凡,所以大家就将这种形式称为“拉姆”,意思为“仙女”。之后藏戏不段吸收杂技、瑜伽、跳神中的元素,并且在17世纪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去,有了自己的脚本和专业剧团,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逐渐流传开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藏戏的创作与表演中。

经过几百年的锤炼,藏戏保留下的十三部剧目可谓经典,俗称“十三大本”,即取材于宗教和历史故事的《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和《智美更登》8大藏戏以及《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和《绥白旺曲》5部藏戏。

尽管剧本变化不大,但藏戏依然深受藏族人民的欢迎。比起其他剧种中多变的故事情节,他们更习惯于欣赏藏戏中唱腔和技艺的细微之处,一个动作、一个音调,往往就是一流剧团高出其他的理由,一场出色的藏戏经常能吸引藏族人民策马百里而来。

由于游牧民族的特点,藏戏很少有室内和舞台表演,一般只在广场平地上种下一棵树,以示这就是舞台的中心。剧团的人员会给这棵树包扎上彩纸,挂起像,放置好各种道具。比如用柳枝插成圆圈表示水井,绿绸铺地表示河流等,然后以此为中心立起几顶帐篷。云集而来的藏族人民则围在旁边,等待好戏登场。

藏戏演出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是“顿”,即开场。盛装的猎人们(藏语称“温巴”)会手持彩箭歌舞净场,太子装束的演员紧随其后,象征着对舞台进行佛法加持,祝福观众。最后女演员们翩翩起舞,代表着大家将与临凡仙女共享人间欢乐。

戴温巴面具的演员

温巴面具是藏戏中最重要的面具,蓝色温巴面具多由纸板或多层纱布黏合,上面裱糊蓝缎制成,造型夸张,绘制精巧,装饰美观。

戴着面具的演员

红色面具象征权力、正义,表示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凡扮演国王、大臣者均戴红色面具。

进行祭神歌舞,向神明祈祷和祝福观众后,剧团会向大家介绍剧情。尽管几本藏戏名篇故事都为大家所熟知,但是不同的剧团有着不同的介绍风格,除了常见的在歌舞中缓缓道来,有的剧团别出心裁地将之编成唱词,或者让小丑、国王等特别角色上台宣布演出内容,所以观众们期盼、好奇的心情并不亚于观看一出新戏。

开场完毕后则是“雄”,也就是藏戏表演的主要部分——正戏传奇。所有的演员依次出场站好,排列成半圆,随着剧情介绍者的说明,轮到谁表演就出列,结束后回到原位为别人伴唱。演员们并不化妆,演出中途也不会更换戏服,只是将软面具挂在脸上,硬面具戴在头上来表示不同的身份和心情。

面具是藏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藏戏各个流派的区别也源于此,通常分为旧派的白面具和新派的蓝面具。除了这两种颜色还有父亲的红面具、母亲的绿面具、隐士的黄面具等专用彩色面具,孩子们戴上纸做的面具则表示羊群。

戴着不同面具的演员们轮番出场,歌声在简单的乐器伴奏下高亢入云,具有高原歌曲洪亮粗犷的特色。他们的舞蹈动作定的程式性,无论是爬山还是骑、乘船还是飞天,都有规定的动作,尤宗教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擒魔斗妖,演员更是需要以一连串高难度动作来表示。中间过程有时还夹杂着杂技与滑稽表演,舞台上彩衣纷飞,身影翩翩,气氛十分活跃。

藏戏可长可短,一个剧本慢慢演来可以演上几天,每一个情节都表演到位。不过有时为了节约时间,则会用后面的道白将不重要的剧情一带而过,只演出最精彩的片段。

精彩纷呈的正戏结束后的部分被称为“扎西”,意思是祝福迎祥。所有的演员载歌载舞祝福观众,同时按照数百年来的惯例接受观众们的馈赠,最后推倒舞台中间的那棵树,念经谢幕。

一场藏戏完毕,观众们往往都会陷入剧情和精彩表演中难以自拔,尤其是一流剧团的演出会成为附近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话题,藏戏在藏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藏地风情之——格萨尔王传

国际上一些知名的长篇史诗,如《罗马史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等,在经过最初的口头传播之后,都被人记录下来,变成了文本形式。逐渐地,它们的传唱方式被遗忘,人们只能过书面阅读的方式来了解它们,而不知道它们是以什么形式、什么曲调传唱的。而《格萨尔王传》从始创到现在,有1000年的历史了,却仍以活形态的方式在民间流传,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藏族的民间艺人们将《格萨尔王传》这部史诗深深地记在脑子里,然后代代相传。所以,它的传唱方式才能流传至今。

早在7世纪之前,格萨尔王的故事就开始流传,约在9世纪时,故事内容趋于完整。从目前搜集整理的情况看,《格萨尔王传》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故事的内容梗概是:很久很久之前,藏区妖魔鬼怪横行,天灾人祸不断,黎民百姓遭受荼毒。为了拯救苍生,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白梵王之子下凡降魔,这就是格萨尔王。格萨尔王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5岁时,格萨尔王同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带领部落迁移至此。12岁时,格萨尔在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之后,格萨尔开始率领国人降妖驱怪,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先后降服了几十个部落,维护了本民族利益。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和王妃一起返回天界。为了让格萨尔王能够完成降妖伏魔、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创作者们赋予了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历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

不同颜色的面具

半白半黑面具表示嘴甜心毒、两面三刀、专门挑拨离间者。

唐卡《格萨尔王》

整个故事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降生,即格萨尔王降生的过程;

第二部分为征战,即格萨尔王降妖伏魔的过程;

第三部分为结束,即格萨尔王返回天界的过程。

三个部分,以第二部分“征战”的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多。除了著名的四大降魔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一个宗就是一个城堡,降服个城堡,夺回财物)、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故事和每场战争都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以这种吟唱的方式,表达着对格萨尔王的崇敬和赞美之情。它所流传的范圈,已经超出了藏族地区,蒙古族地区以及云南纳西族、白族、土族等地区都有《格萨尔王传》的流行。这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的史诗,是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藏地风情之——舌尖上的西藏

藏地最常见的特色食品要数酥油茶、奶茶、青稞酒、糌粑与风干肉。

任何人到藏族同胞家中做客,主人都会敬上醇香的酥油茶。许多外地人喝不惯这种藏地饮料,但不得不说,它确实是一种补充体力的好东西。酥油的提炼方法比较特别,人们先将牛奶或羊奶加热后倒入当地一种称作“雪董”的大木桶里,上上下下来回抽打几百次,让奶汁油水分离,这样水面上就会浮起一层淡黄色的脂肪,脂肪冷却后便是酥油。这套程序结束后,人们通常会将酥油储存起来,食用前先将砖茶用热水熬成浓汁,而后倒入木桶,加入酥油使其交融,最后再倒进锅里加热,便制成可口的酥油茶。在藏族同胞家里喝酥油茶千万要注意别一口喝完,那样的话,主人会不停添加。不想喝了就满斟着不要动,待到告别时再一饮而尽,这才合乎当地的礼节。

比起酥油茶来,奶茶更容易受到外地人的喜爱。藏地奶茶主要有两种,一种叫甜茶,一种叫卧甲。甜茶用红茶熬汁,再加入牛奶、白糖等,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拉萨市内随处可见,尤以廓街的最为出名。卧甲是将茶水烧开后,直接加入牛奶与盐即可,这种饮品在安多一带比较常见。

青稞酒是在藏族同胞几乎每户人家都可见到的一种自制白酒,它由青稞制成,大概只有15~20度,外国游客通常称它为“西藏啤酒”。青稞酒的做法也很简单,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稍稍降温后,便可加进酒曲,装进木桶或者陶罐里密封。经过两三天的发酵,需要添入适量清水,而后再过一两天即成青稞酒。当地主人在招待登门拜访的客人时,一般都会请客人喝满杯青稞酒。按照习俗,客人会先喝一口,待主人斟酒后再喝,连喝三个满杯后,才可以随意聊天。

糌粑是藏族人民一日三餐的主食,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这种食物的做法非常简单,先把酥油溶化在热奶茶里,加上适量的青稞粉与白糖,在碗里搅拌成团,用手捏成形后直接抓起送入嘴里。糌粑的携带也很方便,很多藏族牧民在出远门时腰里都挂着个叫作“唐吉”的皮口袋,那里面装的便是糌粑。饿了从怀里掏出碗来装上糌粑,再倒点酥油茶、加上盐,一手抓紧袋口,一手隔着皮口袋抓捏几下,很快便能进食了。有些藏族人家还在里面加入肉、菜做成“土巴”,佐以酥油茶和辣椒一块食用。

小贴士·喝茶礼节·

在藏族人家做客喝茶时,最礼貌的做法是先用右手无名指在茶碗中蘸取少许茶,而后手指举起,向空中弹洒三次,表示奉献给神、龙与地祇。饮茶时不能太快,要轻轻吹开茶面浮油,轻啜慢饮不宜出声否则会被戏称为“毛驴饮水”。喝茶时切忌一碗饮尽便走,一般以三碗最吉利当地居民中还流传着“一碗成仇人”的谚语。

藏地的糌粑按原料的不同大多分为四种:

第一种是由青稞制成的青稞糌粑,叫作 “乃糌

第二种是用豌豆制成的豌豆糌粑,叫作“散玛”;

第三种是由去皮豌豆炒熟磨成的糌粑,叫作“散细”;

第四种是用青稞和豌豆混合磨成的糌粑,叫作“白散”。

在藏历新年时,四种糌粑就成了藏族家庭里不可缺少的吉祥之物。到那时,藏族人家每户都会摆上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木斗里装着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木斗表面还有用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做的彩色纹饰,寓有喜庆丰收、人畜兴旺的含义。当有人来拜年时,主人便会端过“竹索琪玛”,客人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撒三次,再放进嘴里少吃点,而后对主人说上新年里的祝福之语“扎西德勒”。

风干肉,顾名思义,就是风干的牛羊肉,藏地常讲的风干肉是指生肉干,而非熟肉干,这和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因为藏地一带气候干燥,温度较低,生牛肉、生羊肉的风干速度非常快,不会出现肉韧而费嚼的现象,所以风干的生肉干要比风干的熟肉干好嚼得多,而且味道更为纯正。

每年冬天,有些地方的藏族人民将牛或羊宰杀后清理干净,整个保存起来,他们管这种方法叫“歇考”,意即整肉腔。更多的藏族人民会把生牛肉、生羊肉割成小块串起来,用竹笼挂在帐房、屋檐下阴凉处冰冻风干,自然脱去水分。待到第二年三月后取出来即可直接食用或烤后食用。藏地最出名的风干肉产于羊卓雍湖边,这种风干肉被切成1寸宽、1尺长左右的肉条,挂在风雪里吹干,待到吃时蘸上辣椒盐粉,顿觉美味无穷,齿颊留香,当地人将这种美食称作“羊卓干素”。

藏地风情之——藏医

藏医的萌芽,至少有2000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代西藏人就有了“有毒必有药”的医理。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强盛的吐蕃王朝。文成公主入藏,不仅标志着两大强势之间从对立走向和平,也是一次包括医学在内的中原地区对西藏地区的输血。松赞干布的雄才大略,一方面体现在文治武功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社会的发展上。他在烽火渐熄之时,邀请印度、尼泊尔医生入藏,会同本地医生与中原赴藏医生一道,编辑整理了大量医学经典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宇妥·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这部医典的问世,标志着藏医体系的完成。

藏医认为,宇宙是由小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大五行(气、火、土、水、空间)组成,小五行在人体是指心、肝、脾、肺、肾;大五行则包括整个宇宙,整个宇宙都依赖大五行的运行。藏医学以其独特的“三因学说”“人体七大物质”和“三种排泄物”为基础理论,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建树。由于佛教思想已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藏医学自奠基时期便具有浓厚的藏传佛教色彩。

藏医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三大因素,“龙”、“赤巴”、“培根”;七大物质基础,即饮微、血、肉、脂肪、骨、骨髓、精;三种排泄物,即小便、大便、汗。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上述三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保持着相互协调和平衡,当三者中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由于某种原因出现过于兴盛或衰微的情况时,则会出现龙病、赤巴病和培根病,治疗上就需要对三者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到协调状态。

与早期的中医相比,藏医对于人体解剖及生理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于人体内的器官,藏医认为人有五脏六腑。五脏是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六腑指大肠、小肠、胃、膀胱、胆和三姆休。古代藏医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各脏器的功能:心脏——国王,端坐在宝座上,居人体胸腔的正中;肺脏——犹如大臣和太子,围绕着君王;肝脏和脾脏——似君王的大、小后妃,处在君王下端,但关系又很密切;肾脏——像一座房屋的脊梁,没有它,身体就不能成为一栋大厦。

藏医学产生于青藏高原,具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特点。青藏高原为高寒地区,与外界交通极不方便,因而藏医学长期保持着它固有的特点。

藏地风情之——哈达

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就非常崇尚白色。在西藏,只要稍微留意,随处可见白色崇拜的印记。而白色的哈达则象征着纯洁、美好、忠诚、吉祥、正义、善良,不但在藏传佛教寺院大门的铜饰门环上系着一条条的哈达,连春天播种的农具都要系上哈达,以祈愿当年五谷丰登。

据一些学者分析,哈达起源于八思巴第一次返藏时。八思巴是历史上联系中原与西藏关系的著名人物。1244年,他跟随叔父前往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元太宗的次子阔端,并在宫内生活数载。元世祖即位后,八思巴被尊为国师、帝师,统领全国佛教。1265年,八思巴第一次返藏,带回中原的锦帛,向菩萨、佛像和僧俗官员敬献、赐奉,就是现在的哈达。传说当八思巴向拉萨大昭寺的菩萨像敬献哈达时,旁边壁画中有一尊度母伸出手向他讨要哈达,被称为“卓玛塔尔联玛”,即“要哈达的度母”,民间还尊称哈达为“仙女的飘带”。

不过,也有人认为哈达应该是藏传佛教进入蒙古的时候,为了表示对蒙古统治者的敬意,僧人们便制作了洁白的丝绸带,赠予当时的蒙古贵族。在那之后,哈达就在西藏广泛流传,成为藏族人民礼节中的重要物品。

哈达按照颜色可分为白色哈达和五彩哈达两种。五彩哈达是最珍贵的礼物,颜色为蓝、白、黄、绿、红,每种颜色各有寓意: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绿色象征河水、红色象征空行护法,黄色则象征大地。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只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如献给佛或近亲做阿西(彩箭)。

哈达按照质地可分为四等:特等内库哈达约3米长,质地优良,边沿织有长城图案,面上织纹为八吉祥徽或吉祥文字,用于赠送政治、宗教界的高级人物;头等阿喜哈达比内库哈达略短,长2米多;二等索喜哈达和三等索达哈达多用棉麻为原料,长约1米,四种哈达的两端均有拔丝敬献哈达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赞美与祝福。不过,献哈达也有一定的规矩和形式:首先将哈达顺长对叠成四幅双楞,把双楞一边整齐地对着对方。敬献给有名望的活佛、高僧时要躬身俯首至90度,双手捧哈达过头顶,献于案上,或通过代理人员转献,对方会将哈达回挂在敬献者颈项上;敬献给长辈或一般活佛时,要弯腰、低头双手捧哈达过头顶;敬献给平辈时略微躬身,将哈达送到对方手中或手腕即可,受者也应躬身双手承接,以表示恭敬和谢意;对晚辈或下属要将哈达披挂于对方颈项,也可用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一般情况下,接受哈达的人要将接到的哈达调转折叠口还给主人。

洁白神圣的哈达象征一切纯洁美好的事物,已成为西藏特有的礼仪往来必备之物。纯朴的西藏人民就这样世代相传,将至高无上的祝福与祈愿赠予对方手中。

藏地风情之——风马旗

风马旗在藏语中称为“隆达”,也称为“祭马”“禄马”“风马经幡”或 愿幡”,藏语“隆”是风的意思,“达”则是马的意思,所以内地人们更习惯称它为“风马旗”。

最初的“风马”是一种原始的祭祀文化,源于对动物灵魂的崇拜,祭祀者直接将羊毛系挂于树枝或草丛,向神灵祈求庇佑,后来渐渐发展成为绘有魂马图像的送魄幡旗。9世纪前后,随着阴阳五行观念和内地的木板纸传入西藏,风马旗演变为绘有五种动物的幡旗。藏族认为,“风马”在深层意义上是指人的气数和运道,或者特指人的五行。

关于风马旗的来源,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当年佛祖正静坐在菩提树下,手持经卷闭目沉思,忽然,一阵大风呼呼刮起,竟然吹走佛祖手中的经卷。经卷在风力的作用下,转眼间碎成成干上万片,被大风吹送到世界各地,带到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的手中。这些饱受沧桑的人们得到佛祖经卷的碎片,命运突然发生改变,都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另一种说法是有一位藏族僧人到印度求佛,取得真经归来时路过一条大河。僧人背着经书过河,经书不小心被河水打湿了。僧人担心经书受毁,情急之下将经书一一摊在河边晾晒,自己坐在大树下打坐入定,等待阳光晒干经书。突然,阵阵法锣在天地间响起,锣声中传来美妙的梵音,如春风拂面般沁入僧人心智,盘旋不已。僧人听闻后顿觉开悟,并且浑身通泰,睁眼一看,原来是风把经书刮起来,放眼望去满天满河面都是,所以才出现令人开悟的梵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高僧和颂扬佛经,就把经书印在布上,挂于天地之间飘扬,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如今祈愿所用的风马旗。

因为藏族人民尊山神为地方保护神,认为其时时刻刻关注着众生的安危,并骑马巡视辖区,保护众生平安、抵御魔怪邪恶的入侵,于是便在灵气聚集之处,如神山圣湖等地,挂置愿的风马旗,上面印着一匹驮着圆锥形火焰图案(象征着福、禄、寿、财及兴旺发达的“诺布末巴“) 行走的马,或一些经文、祈愿文或咒语,让风将自己的心愿传达给上苍神灵。

藏地风情之——玛尼石

玛尼是藏密经咒六字真言“嘛呢叭咪吽”的简称,类似于汉传佛教里的“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是一切善德的本源,涅槃解脱的大道,能证悟清净菩提心,除却一切烦恼,断除一切垢染,加具一切功德。传说某位菩萨在一念之中感叹轮回众生所受的颇多苦难,阿弥陀佛告其曰:要想彻底解决众生之苦,必须弘扬六字真言。因此,六字真言成为藏传佛教中最受尊崇的一句咒语,佛教徒们认为凡是看到、听到、触及、意念六字真言的人,都可以得到庇佑,种下成为佛或菩萨的因。

在古代,石头不仅能打制各种工具攻击野兽、抵御敌人,还能造屋建城,有些地方还用石头镇宅,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根据记载,西藏古代存在一种大石崇拜文化,藏族人民形容牢固不变之心为“如同石上刻的图纹”,认为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能够久远保存,于是人们拜祭石头时,自然而然选择把无所不能的六字真言刻在上面。久而久之,一块块刻上经文或各种佛像、吉祥图案,并饰以色彩的普通石头就变成了玛尼石。虔诚的藏族人民相信这些石头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能够消除苦难和罪孽,带来吉祥如意。

玛尼石大的有几米长,小的只有十几厘米,刻图纹除了六字真言”和藏经文及“卍”符号以外,还雕刻有各种佛像(护法、金刚等)以及龙、蛙、鱼、鸟、狮、象、佛塔、花草等图纹,刻有经文和佛像的一面在摆放时总朝着人们可以看到的方向。有的人甚至将整套的经书完整地刻在很多块石头上,连封底、封面都刻了出来。

藏族人民一般遇到家中有人生病、亡故,或诸事不吉利时,都会先到寺庙找喇嘛卜算,然后选定要刻的咒文、经书或佛像种类,再备好石料请制作玛尼石的石刻艺人进行加工。除此之外,还有用来忏悔或发愿的玛尼石。忏悔类的玛尼石往往是人们在不经意中伤害了昆虫、青蛙等小生物以后,在某个良辰吉日虔诚祷告后,刻一块带有小生物形象和一句或连续不断的六字真言的玛尼石,石头背面还刻上一行赎罪的落款。发愿类的玛尼石通常是某个属相的人犯了错,旁人虽然不知道,但自己寝食难安,所以到较远的地方,请朵多刻制一块或几块带有个人标志(大多数用属相)的玛尼石去供奉,表示自己的决心,发愿痛改前非。

小贴士——桑炉

在藏族地区,许多人家都在院子里或屋顶依山处备有桑炉。逢年过节拜祭天地诸神时,他们会在桑炉里燃起松柏树枝,再加入糌粑、青稞酒等,依次跪拜叩首。当家里生育婴儿,远方亲友前来贺喜时,家人也会点燃松柏树枝,待来客从火上跨过,据说这样便可使婴儿免受邪气侵害,一生健康平安。

藏地风情之——擦擦

“擦擦”一词最初仅用于表示佛塔,后来才衍生出佛像,大的约有30厘米高,小的仅几厘米。《元史·释老志》中曾记载:又有作“擦擦“者,以泥作小浮屠也。制作擦擦的原料以泥土为主,一般使用凹形模具,题材多为佛、菩萨、金刚护法、高僧像、佛塔等。绝大多数擦擦是由一两件模具压制成型、脱范而出,也由几件模具在同一块泥土上、经过多次压制成型的特大型擦擦,因尺寸较大,存世极少。

擦擦的制作原料虽然基本相同,但也能分出多不同:仅用泥巴所制的擦擦在民间比较常见,有的压膜时在泥像背面黏入青稞或其他圣物,以示祈祷;过去的上层人士或贵族还会在泥巴中掺入金、银、宝石粉、珊瑚、松石等物,做成较贵重的擦擦;有一些病人为了析求自己早日痊愈,便把所服药物和泥后烧制成药擦,戴在身上祛邪;那些由、班禅等大活佛或知名人士亲手制作的擦擦,被称为“名擦”,名擦的背面一般都有本人的印鉴、标记或指纹。

还有一些是善信为了报答自己的上师、父母或亲友的恩德,在他们离世火化后,将骨灰和泥制作擦擦,期待能够消除罪业,祈求“善业 攘除“恶业”,或表示将身体供奉于佛,这就是“善业泥”。“善业泥”一般多认为是唐代制品,因为流传下来的擦擦像背有“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的标识,至今西藏仍用这句话来赞誉擦擦。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非常神圣的“布擦”,是在、班禅等大活佛圆寂以后、葬入佛塔之前处理法体时,将融合着活佛血水的药物和盐等物品融入泥中,再用这种泥来制作擦擦。藏语中法体的意思是“布”,所以称为“布擦”。传说这样的布擦有治疗百病的作用,被信徒们奉为至高无上的法物。

擦擦已经传承干余年,与其他宗教的艺术品一样,谨遵佛像不同于凡人形象的根本,恪守制作佛像要具备“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特征,即所谓的“相好庄严”“相”“好”是完美塑造佛像必须遵循的原则,如果不依此制作,便会造成不像佛的“佛像”,导致善男信女膜拜的时候总有些说不出的别扭,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例如“三十二相”中的第三十一条“眉间白毫相”,指佛两眉之间所生右曲白毛、大放光明的法相,有些擦擦便用半球形的小珠塑造出白毫,再加以装饰佛光来体现。再比如第十五条“常光一丈相”,指佛自身经常放射出一丈高的佛光,擦擦在体现形式上充分发挥了人们的智慧,出现了圆形光、放射光、舟形光、轮形光、随形光、云形光、宝珠光、火焰光等多种多样的体现形式,这些构思巧妙、精心制作的擦擦,总是令人爱不释手。

除了“相好庄严”的要求以外,还要遵循制作佛、菩萨、明王等擦擦的八种成套造像尺度,藏语中称作“提康”,意为“线房”,分别对“垂直端坐的神、佛”“护法神”“善恶像兼备的神灵”“多首多手的本尊神”、“半人半兽的怪神”、“声闻弟子和独觉佛以及普通凡人”等造像时应该使用的姿势、相应的比例和尺寸、象征装饰、辅助图案的纹饰进行非常具体而严格的规定,尤其对于释迦牟尼像,绝不允许有丝毫的自作主张。

虽然有关限定如此烦琐,但多才多艺的信徒制造者们依然在能够允许的范围内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天分,使擦擦成品趋于完美,成为别具特色、各有干秋的艺术品。例如将不动如来七十种不同模式的古代擦擦相互对照,就会发现细节处无一雷同,令人着实惊叹。

藏地风情之——唐卡

有关唐卡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源于印度人在说书讲故事时,要悬挂有关图像进行指点讲说。这个习俗传到西藏后,喇嘛们也学会了这个办法,将其作为传经讲佛时的示意图绘制在布帛上,便于悬挂和携带,随时可以向藏族人民展示。从那以后,这种挂图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美,逐渐形成唐卡艺术。另一种起源与松赞干布有关。传说有一次他得到神示,顿感佛法无边,遂用自己的鼻血绘制成白拉姆的愤怒像,以示自己对佛法的虔诚之心,这就是最初的唐卡,而后便成为一种传统艺术流传至今。

唐卡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称作“国唐”用丝绢绸缎等材料以手工绣制,拼接后使用缝合、编织等方式制成。高级的有珍珠唐卡、彩绘、刺绣、织锦、缂丝、提花、贴花和宝石缀制等十余种。寺院一般用于“晒佛”的大型国唐又叫“国固”,最著名的是布达拉宫的无量寿佛“国固”,长约55.6米,宽46.8米,由五世阿旺罗桑嘉措圆寂后第司桑结嘉措主持制作。另一类称作“止唐”,是用颜料绘制在布面上的作品,颜料以金粉、银粉、朱砂、雄黄等矿物颜料为主,也用植物颜料相配,依据绘画底色分为金唐、赤唐、黑唐、彩唐,画幅表面通常还罩有一层锦缎面盖。

唐卡的制作程序分绘画、裱制、装饰三道工序,上下均有卷轴,可以悬挂起来欣赏。由于唐卡艺术的形成与宗教息息相关,使它的绘制内容非常集中,大都是藏传佛经中的人物及其相关的故事片段,再辅以高原上美丽的景色和传统的风俗人情:大到由上万人物组成的恢宏场景,小到一草一木、衣物装饰,无一不符合当地人们的真实生活,所以它既是宗教画卷,又是历史及民俗画卷。人物造像唐卡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关于大昭寺举行传昭大盛况的手卷,这幅唐卡长27米,宽只有13厘米,上面绘制了1300多个人物形象,再现了当时一年一度的传昭仪式的繁荣盛况。

绘制唐卡非常讲究用色。红、黄、蓝、绿、白为主色,紫黑、淡胭脂、橘红、土黄、翠绿、骨白等颜色为中副色,每个颜色又有很多不同的分色,绘制时再运用不同的配色方法,便形成琳琅满目的多样色彩,而且使用的天然矿物颜料可令唐卡色泽干百年不褪。六世班禅所绘的《仁登尼安》,虽然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色彩却依然如新,是一件极为珍贵的精品之作。

藏地风情之——藏刀

在世界屋脊生活的人们不仅要同严酷的环境作斗争,也要同高原生存的猛兽进行搏斗,于是佩戴藏刀成为藏族人年不变的传统。

最初的藏刀实用性第一,锋利、耐用是最基本的标准,美丽的装饰只是锦上添花,于是渐渐形成四大板块和风格:拉孜和南木林都地处西藏日喀则境内的西南部、雅鲁藏布江上游,高海拔、多矿藏,这里的匠人打制的藏刀注重刀刃的钢火,讲究刀的实用性,从鞘到柄几乎全部使用金属,以银和铁居多。因而,西藏拉孜和南木林藏刀在全藏有“锋利”的美名。刀鞘和刀把一般不镶珠宝,有的也会在上面镂刻一些吉祥图案。

藏东的林芝市一带,山高林密,野兽出没其间,伐薪狩猎是家常便饭。所以人们使用的刀具以宽、长为多。刀鞘多为木质,外面用兽皮包裹,一般是用野兽腿骨上的皮,有些还带有爪子。易贡藏刀属于顶级藏刀系列,古代属于贵族和上层官阶佩戴的专用武器。

安多地区主要以放牧为主,牧民的刀主要用于宰杀和吃肉,有严格的男用女用之分。安多人喜欢珠宝,头饰、胸饰、腰饰,它们无不光灿耀人,这些饰物同样被用在刀上,刀鞘和刀把镏金错银,镶嵌着珊瑚和绿松石,像精美的艺术品。

康区人性格粗犷豪放,刀对于他们来说,主要是战斗的武器,他们爱刀胜过爱牛羊。正因为此,他们不仅对刀本身有较高的要求,对作为衬托武士气概的刀的外在形制也有特殊的喜好。刀鞘材料一般使用黄、白铜或纯银,镶珠嵌宝,正面雕龙画凤,背面线刻卷草,佩在身上起到了美观和威慑的双重作用。

对西藏风俗民情有了详细的了解,如果你到西藏旅游希望能够帮助你玩的尽兴,并且不失礼节,看完了上述文章,让人不免有些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文章参照《走遍西藏》

【正果书堂】哈尔滨社区书店

让智慧的蓝莲花在您心中绽放

正果书堂传播正能量

什么是玛尼石,玛尼石又有什么传说呢?我给大家唠唠

最年很火的一首歌曲《玛尼情歌》都听过吧,简单的旋律,朗朗上口,在小视频上多有传唱。 歌曲里有一句“玛尼石的传说”有人听了很好奇,什么是玛尼石呢?玛尼石又有什么传说呢?下面我和大家唠唠,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斧正。

玛尼石是藏秘经咒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简称。和汉传佛教里的“南无阿弥陀佛“差不多,这六个字是一切善德的本源,涅槃解脱的大道,能证悟淫清净菩提心,除去一切烦恼。断除一切垢染,具足一切功德。这六字真言能够清除贪、瞋、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啬这六种烦恼,堵塞六道之门,超脱六道轮回,往生净土而证菩提。

传说:某位菩萨在一念之中感叹轮回众生,所受的颇多苦难,阿弥陀佛告其曰,要想彻底解决众生之苦,必须弘扬六字真言,因此六字真言成为藏传佛教最受尊崇的一句咒语。

藏传佛教徒们认为,凡是看到听到处到想到六字真言的人,都可以得到佛的庇佑。种下成为佛或菩萨的因。

在古代,石头不仅能打制各种工具,攻击野兽,抵御敌人。还能造屋建成,有些地方还用石头镇宅,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大家最常见的就是”泰山石“。泰山石上常刻”泰山石敢当“放于冲路的房子墙下或固定在围墙上。

据记载,西藏古时候存在一种大石崇拜文化,藏族人形容牢固不变之心为“如同石上刻的图纹”。认为在石头上留下的痕迹能够经久保存,于是人们拜祭石头时,自然而然选择把无所不能的六字真言刻在上面,久而久之,一块块刻上经文或各种佛像吉祥图案并饰以色彩的普通石头,就变成了玛尼石了。

虔诚的藏族人民相信这些玛尼石,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能够消除苦难和罪恶,带来吉祥如意。

亲爱的朋友们,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都是人类的瑰宝。玛尼石的传说就和大家说到这儿了,关注我,一起了解世界上各种遗落的”宝石“。

举报/反馈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