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鲍 bào
注 音: ㄅㄠˋ
繁体字: 鮑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鱼
简体部首: 鱼
五笔86:QGQN
五笔98:QGQN
UniCode:U+9C8D
四角号码:27112
仓颉:NMPRU
GBK编码:B1AB
规范汉字编号: 2977
鲍的部首笔画: 8
总笔画: 13
笔 顺: 撇折竖折横竖横横撇折折横折
〔〕a.咸鱼,如“如入鲍鲍之肆,久而不闻其臭”;b.鳆鱼的俗称。
姓。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鲍广父、鲍叔牙:
祥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也就是鲁君伯御十一年,逃到宗周的鲁懿公的弟弟称二十二岁,已经加冠成人了,也就是在这一年,宜姜病重,去世前周宣王还专门去看望她,宜姜希望周宣王能把称送回鲁国去,了却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周宣王答应了。因为这个时候四夷基本已经平定,诸国归附,周朝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就是历史上说的“宣王中兴”,所以周宣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腾出手来处理鲁国这件事了。这年春天,周宣王开始东巡,来到了东都洛邑的郏鄏王城,召集众臣商议,准备兴兵伐鲁。最后决定调集成周八师中的两个师五千人,再加上郑、宋、虞、虢等国的军队,三师又一旅,共计八千人(周代军事编制是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师,每师两千五百人),战车四百乘,宣王亲自领兵出征。大师皇父、卿士虢仲、樊仲山父等大臣共同随行,鲍广父、梁买子为先锋,兵发鲁国。周宣王考虑到鲁是大国,附庸国很多,如果他们集结起来,攻打起来很困难。大师皇父献计,让宣王假装是东巡观兵(军事演习),然后趁鲁不备进行突然袭击,打鲁国一个措手不及。宣王同意了,就陈师于宋、鲁之间的郜国,郜国也是鲁的附庸,因此事先通知了鲁国,说宣王要东巡观兵济阴,让鲁国供应王师所用物资。
(注解:由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推算,管仲逝世后,鲍叔牙在隰朋(公元前?~前645年)后继任齐国相,管仲享年74岁,而鲍叔牙若100岁,那鲍叔牙最早可能出生于公元前745年,远不及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鲍广父。但是《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也提到鲍广父和梁买子,而此刻的鲍广父是鲍叔牙曾孙鲍国(公元前501年)相同时期人物,真伪存疑。)
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夏禹裔孙敬叔之后,以邑(国)名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命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夏禹的裔孙姒敬叔(杞公子)仕于齐国,被赐封食采于鲍邑(今山东济南历城),其儿子姒叔牙以邑名为自己的姓氏,称鲍叔牙,尊称鲍子,他以知人善交著称千古。鲍叔牙,公元前?~前644年。自青年时期起,鲍叔牙即与管仲相交为友,深知管仲之贤。起先鲍叔牙于事公子小白,管仲则事于公子纠。后在周庄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为争夺齐国君位,管仲箭射公子小白中钩,及至公子小白于抢先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鲍叔牙后来被齐桓公任为国相,拟任鲍叔牙为上卿。他力劝齐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流传千古的成语“鲍子遗风”、“管鲍之交”,便是源于他们二人之间的友谊故事。二人相佐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业。故而,后世言人之相知,必称管鲍,世传美谈。在齐桓公执政时期,齐国空前强大,而鲍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任。管仲曾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在鲍叔牙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其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相传为鲍氏,史称鲍氏正宗。
源流二,庖牺氏,即使远古第一帝伏羲氏,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唐朝学者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北魏时期的著名学者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也记载:“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帝太皡庖牺所生之处也。”清朝学者王念孙在《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季子》中也记载:“伏牺字,《汉书》皆作宓。庖字古读若浮……浮、宓声相近,故宓牺或作庖牺。”庖牺氏,就是远古第一帝伏羲氏,是为其别称之一,他教会人类烹食而餐,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蛮荒状态,因此被称为庖牺氏。
“庖”字,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包”有通假之义“鲍”(注:鲍的繁体字“鲋”),因此在庖牺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谐音字“鲍”为姓氏者,或称鲍氏。(注:就是因为伏羲非常古早有记载的人,故大部分远古姓氏都追溯是源于伏羲,之所以如此多,是由于伏羲是可知的最早记载的人氏。)
源流三,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申鲍胥,是历史上著名的楚国爱国英雄,为伍子胥的好朋友。周景王姬贵二十三年(楚平王熊弃疾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了大夫费无忌的谗言,将太子太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害,其幼子伍员(伍子胥)被迫逃奔吴国。临行前,伍员忿忿地对申鲍胥说:“我必覆楚国!”而申鲍胥则回答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到了周敬王姬丐十五年(楚昭王熊壬十年,公元前506年)年末,吴王阖闾率领吴国大军及孙武、伍员、伯嚭等人,并联合了唐、蔡两国共伐楚国,楚军大败,郢都沦陷,楚昭王弃国出奔。伍员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以泄其灭家之忿。正在楚国处于几乎被吴国灭亡的危机关头时,申鲍胥却独自一人跑到秦国请救兵去了。申鲍胥到了秦国后,向秦哀公说明来意并请求秦国赶紧出兵援救楚多,秦哀公不愿意惹事,因而再三推辞,不肯出兵。申鲍胥看到这种情况后,内心焦急万分,于是他连续七天“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秦哀公被其爱国精神所感动,终于作出了出兵救楚的决定,并派子蒲、子虎二将率领五百乘战车前去救楚国。周敬王姬丐十六年(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年初,秦国救兵及时杀到楚国并向吴军发起猛攻,吴师败绩。当时,越国乘吴国以倾国之师大举伐楚时,趁吴国国内空虚的机会举兵伐吴国。迫于这种不利形势,吴王阖闾只得撤军。吴军败走后,楚昭王才得以返国。事后,当楚昭王对申鲍胥进行嘉奖时,申鲍胥却反而逃走了。后来在周元王姬仁二年(楚惠王熊章十五年,公元前474年),楚惠王派遣申鲍胥出使越国,越王勾践还曾向其请教如何灭吴国的策略。
在申包胥(注:申包胥或称申鲍胥,或“包”通“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鲍氏,后有简笔为包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北魏王朝代北地区的鲜卑族俟力伐氏(俟力发氏)、鲍俎氏随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南下,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改汉姓为鲍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孛儿只斤氏,为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即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四弟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孛儿只斤氏,亦称孛儿吉德氏、孛儿吉根氏,博儿济吉特氏、孛儿吉济锦氏、博罗特氏、布儿赤金氏、保佳氏、孛尔吉氏等,是蒙古尼鲁温诸部之一,源楚古老的乞颜部。孛儿只斤氏远流为乞颜氏。自从成吉思汗第十世祖孛端察儿蒙合黑单建氏族后,始称孛儿只斤氏,这个姓氏是由“孛端察儿”这个尊号演化而来,在史籍《蒙古秘史》中有一段专门的记载:“孛端察儿为孛儿只斤氏矣。”在成吉思汗第四世祖合布勒汗时期,乞颜被置于孛儿只斤之前,表述为乞颜·孛儿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时代,单用孛儿只斤为姓氏。在孛儿只斤·铁木真颠沛流离时期,许多孛儿只斤氏族人纷纷投奔到其他分支群体,只剩孛儿只斤·铁木真一门仍为孛儿只斤氏。因此在孛儿只斤·铁木真成为大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后,鄙视那些“善择而尔”的族人,严厉规定只准由孛儿只斤·铁木真兄弟五人及其后裔使用孛儿只斤这一姓氏,被誉为“黄金家族”。自孛儿只斤·铁木真称蒙古汗国大汗到孛儿只斤·额尔克洪果尔(林丹汗之子)降后金的四百三十余年间,蒙古族中除了绰罗斯·也先曾出任大汗一年这种极个别情况,蒙古国大汗、元朝皇帝及北元大汗历代皆出自孛儿只斤氏。实际上,孛儿只斤氏蒙古族人分布很广,今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高原平湖均可见到。
在元末明初,孛儿只斤氏族人纷纷开始改冠汉姓,多为鲍氏、包氏、宝氏、博氏、金氏、奇氏、罗氏、波氏、陆氏、王氏、梁氏、彭氏等,其中的鲍氏为主流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保佳氏,亦称鲍佳氏,源出蒙古孛儿只斤氏,为女真引借姓氏,满语为Boogiya Hala,世居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鲍氏。
⑵.满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源出蒙古孛儿只斤氏,为女真引借姓氏,满语为Borjigit Hala,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锡喇木楞(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一带)、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克鲁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巴岳特(今辽宁阜新)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鲍氏、包氏、博氏、李氏、陆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⑶.满族布吉尔根氏,亦称博勒济尔格氏、鲍尔吉根氏,满语为Bugirgen Hala,世居额尔敏(今吉林浑江)、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上游。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鲍氏。
⑷.满族乌雅氏,亦称吴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延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兀颜部,满语为Uya Hala,汉义“猪”,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鲍氏、吴氏、乌氏、穆氏、包氏、黄氏、邵氏、朱氏、牛氏等。
源流七,源于景颇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景颇族金别氏,在明朝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汉姓为鲍氏,亦有汉族鲍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景颇民族联姻后融入景颇族,形成汉姓鲍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州。
源流八,源于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佤族羊布拉氏,亦称尤斯拜氏,世居云南西盟、沧源、孟连地区,在清朝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汉姓为鲍氏。
源流九,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鲍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鲍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宋皇祐四年(1052年)龙图阁学士包拯,时任河北都转运使,在邱县境捕得因灾铤而走险之“强盗”,在今鲍庄设衙问案,挽活多人。人感其德,纷改包姓,后因犯忌,加鱼旁为鲍,沿用至今。
四、得姓始祖
鲍叔牙·夏禹裔孙敬叔之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其父敬叔被封于鲍,叔牙开始以封邑为氏,称鲍叔牙。叔牙少时与管仲友善,管仲家贫母老,他常给以资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他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及襄公被杀,小白得内援回国,被立为齐君,拟任他为上卿。他力劝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鲍之交,世传美谈。鲍姓子孙也就尊这位德行高尚的鲍姓先人为其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先秦时期,鲍姓很少为人所知,其主要活动在山东地区。宋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1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当时鲍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3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江苏等。明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4干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这二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66%。明时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江西等。全国形成以浙皖苏、陕西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
当代鲍姓的人口大约有67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4%,为全国第一百七十九位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鲍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态势。鲍姓主要分布于浙江、山东、青海、江苏,这四省大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河北、河南,这四省的鲍姓又集中了23%。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浙苏、西部青海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鲍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和东部,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鲍4.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2.2%,居住了大约在浙沪苏、山东南端、安徽大部、赣闽北部、吉林中部和东段、黑龙江中部、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3%一0.26%之间全国总面积的12.6%,居住了大约30%的鲍姓人群。
六、家谱文献
辽宁本溪鲍氏谱册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淮安鲍氏族谱一卷,(清)鲍揄弼等纂,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镇江古润城南官塘桥凤凰山鲍氏族谱二卷,()鲍祖顺等重修,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浙江余杭鲍氏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余杭鲍氏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萧山长潭鲍氏宗谱八卷,()鲍宪陶纂,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浙江鄞县三桥鲍氏重修宗谱,()鲍传发、鲍传肃等纂修,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五卷。
浙江鄞县三桥鲍氏重修宗谱十六卷,首一卷,()鲍茂焘、鲍茂权等纂修,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伦叙堂重修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
浙江鄞县勾甬鲍氏宗谱六卷,闰谱一卷,图一卷,()袁政襄鲍咸临等重修,十三年(公元1924年)正始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鄞县光溪鲍氏宗谱十二卷,()鲍瑞亨、鲍匡鳌等纂修,二十年(公元1931年)报本堂重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四卷、第六~十一卷。
浙江绍兴会稽高车鲍氏宗谱六卷,(清)鲍存良辑,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浙江绍兴鲍氏五思堂宗谱稿四卷,首一卷,()鲍德福续修,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五思堂铅印本三册。
浙江兰溪鲍氏宗谱十六卷,著者待考,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歙县重编棠樾鲍氏三族宗谱二百卷,首一卷,(清)鲍光纯纂修,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安徽省枞阳县义津高甸鲍,光绪版及三十七年版宗谱均有完整版本,其中版由蒋中正题“子姓藩衍”,十七年版存家谱四十九卷。
高甸鲍历代祖宗:禹王、启王、太康王、仲康王、贞公、铎公、零公、济之公、瑾公、懿殳公、瀞公、胄公、明公、乾叔公、丙公、政公、轸公、隆公、仪甫公、衍公、克良公、贤广公、遟公、孔著公、谅叔公、频公、滔公、明道公、仲英公、嘉殳公、环公、喜祥公、镇公、长裕公、如山公、济迪公、渊公、定远公、1敬叔公(鲍邑)、2叔牙公、3清夫公、4玮公、5伋公、6辙公、7昌公、8哲之公、9昂公、10光公、11释公、12克和公、13文齐公、14连公、15膏叔公、16伯茂公、17悦公、18仲鸾公、19元礼公、20允公、21淮公(上党)、22世民公、23温公、24宣公、25永公、26昱公、27德公、28殷公、29勋公(青州)、30玟公、31品公、32绩公、33崇公、34伸公、35贤公、36宏公、37虎臣公、38容公(新安)、39适公、40安国公、41梦符公(鲍屯)、42理一公、43三四公、44弥逊公、45举之公、46百一公、47十三公、48万三公、49杰公、50祀公、51思聪公、52仁规公、53诚公(棠樾)、54启公、55天一公、56坤三公、57震一公、58汝芾公、59光远公、60明一公、61子宏公(歙县)、62琚公、63槐公、64十四公、65福一公、66廿四公、67仕动公、68文志公、69仁寿公、70仪公、71敌公、72樟公、73华一公(高甸)
安徽歙县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鲍琮纂修,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家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歙县歙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十六卷,(清)鲍存良等增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著存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湖北麻城鲍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清)鲍兆南等纂,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鲍氏宗谱不分卷,(明)鲍从善纂修,明正统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会稽高车头鲍氏宗谱六卷,(清)鲍含章纂辑,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五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鲍氏诵氏录雨篇附鲍氏集,()鲍友恪纂修,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六册。
勾甬鲍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鲍孝裕等纂,十三年(公元1924年)正始堂铅印本六册。
鲍氏诵先录,著者待考,时代出版社铅印本五册。
七、郡望堂号
上党郡:“上党”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地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都占据了上党地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韩国置郡,但是具体的郡置如今已经难以考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地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这个郡级行政区划辖治范围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为中心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西汉时期沿置,辖县十四个;东汉时期辖县减少到十三个。三国时期,上党郡治所向东北迁移到壶口关(今山西长治北部,但不是壶关县)。西晋时期,辖县十个,郡治进一步向东北迁移到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部)。十六国时期,除后周短暂改名为潞州外,上党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时期郡治又迁回壶关。隋朝建立后,废并原壶关县,建上党县,并将上党郡治迁往上党县(今山西长治市区),辖县十个。唐朝时期,改上党郡为潞州,从此上党郡之名不复存在,但之后历朝历代仍保留上党县,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党县为长治县,从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再存在。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
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
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
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时期建为河南省。
堂号
东海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上党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清懿堂:常言道:“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鲍氏“清懿堂”为颂扬鲍氏历代烈女贞妇而建的纪念馆,是中国少有的“女祠”。古代祠堂的修建,注入了浓厚的封建思想。在封建社会里,男为天,女为地,妇女的地位是绝对低下的。为了做到克勤克俭,恪守孝道,完成大礼的孝道,许多妇女“功名成就”面成了烈女和贞妇。其实这都是对妇女精神的一种压迫和对幸福生活的剥夺。因此,男祠要大于女祠。修建女祠的原因,道来更是令人淆然泪下。
八、字辈排行
浙江定海宁波鲍氏字辈:“龙凤卿相 荣华富贵 国朝资治维忠孝 盛世宏谟悌圣贤”。
浙江绍兴鲍氏字辈:“天心一目善 立志诚存德 亦世其荣昌”
浙江岭前鲍氏字辈:“必大日上山川秀,云开万象新;丹心荣国册,鸿业振声名”
浙江临海鲍氏字辈:“老思先人作合”。
浙江宁波鲍氏字辈:“式序于斯英明作则”。
浙江玉环鲍氏字辈:“昌孔孟金……”
浙江嵊州鲍氏字辈:“祥家道广明”。
浙江兰溪石渠鲍姓字辈:“万闻富聪俊、怀晟淮贵干、鸣茂鼎吴升、昂旦昱方裕、红绍经综绪、维絙缙绣纹”。
江苏睢宁鲍氏字辈:“宗如德庆昌盛治亚洲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江苏东海鲍氏字辈:“宗恩广贞,成尤俊业,宜吉兆昌,永寿长延,光华万年,高尚奇杰,兴科登宇”
江苏沭阳鲍氏字辈:“洪恩俊叶光华万年”。
江苏宿迁鲍氏字辈:“井长守安乐”。
江苏扬州鲍氏字辈:“春圣正志……”
山东烟台鲍氏字辈:“吉忠欲之隆国恩家庆”。
山东冠县鲍氏字辈:“廷观春庆(景)培(学)茂树(国)修”。
山东鲍氏一支字辈:“端学汉朱得”。
山东鲍氏一支字辈:“顺天衍宗茂德守信”。
山东鲍氏一支字辈:“直衍登斌升,瞻道和一统,肇民流赞寿,皆仁就犀顺”。
山东德州临邑德平鲍氏辈分排列:“(其前不详)先新怀玉明广万世继修传本盛昭悠久家居庆繁祥(其后不详)”
山东临沂平邑鲍家坡鲍氏字辈:“万一化,衍光克守信,明德兴瑞祥,继世荣运起,传家贵永昌”。
湖北洪湖鲍氏字辈:“君臣英词启流恩百世芳文昌开泰景新贵述呈祥道义钦宏范才华济社邦永怀诚信德真善美名扬”。
湖北麻城鲍氏字辈:“正大光克明裕厚在先德”。
湖北十堰鲍氏字辈:儒吉承隆 升喜哲鸿。
湖北钟祥鲍氏字辈:“维祖有则其世必光家之以兆易学可上兴崇道义贵重典章本荣枝茂源远流长”。
四川广安鲍氏字辈:“可从文登仕大芝天心顺国正民自安”。
四川成都鲍氏字辈:“厚德一方心”。
辽宁葫芦岛鲍氏字辈:“年天春凤(如)洪永守德万纯国恩家大庆”。
辽宁抚顺鲍氏字辈:“学长文明昌”。
重庆万州鲍氏字辈:“希于明良玉一朝泰运开石锲仁安家国书贤才”。
重庆潼南鲍氏字辈:“国应天兴顺,上清民治安,继圣诚大定,万世永昌兴”
重庆璧山县鲍氏字辈:绍美楚山川、士师居璧繁、崇儒重道德、世代永流传。
云南宣威鲍氏字辈:“连怀褔学祖绍忠光德”。
福建长乐潭头镇鲍朱村鲍氏字辈:...........
福建安海鲍氏字辈:“心志存忠信高明振加声祖宗贻则德子孙尚书经”。
江西万载鲍氏原有字辈:钟济模勋在,钧洪桂焕培 锦源植恢坦,锡泽树炳基。后添加字辈:钦江林炜圣,钊沂本烂壁,铭津松煜垒,锁洁杰灵城,铣涛栎炫至,镇浩集炎增。
安徽徽州鲍氏字辈:恭宽信敏惠
安徽贵池香山鲍氏字辈:经元乾师覆,谦豫临观复,颐咸恒晋益,翠(萃)昇(生)梦节济。
安徽枞阳,高甸鲍 婺源迁桐城高甸华一公(敦敍堂):应世启纯士,登朝正大时,观光其汝志,允以孔为师,秉德绳前哲,怀仁奕叶垂,图南博万九,高举奋冥池。
安徽青阳鲍氏字辈:“光基中年本佳申”。
安徽九华山鲍氏字辈:“启象贤”。
安徽合肥鲍氏字辈:“精中报国必有余庆忠孝维”。
安徽寿县鲍氏字辈:“汝继广世献宜方”。
安徽安庆鲍氏字辈:“家维孝克成”。
安徽池州鲍氏字辈:“登朝正大时官光其余志”。来源于枞阳(老桐城)高甸鲍。
安徽六安鲍氏字辈:“鸿俊家传远,秉忠克少良,守先寻礼法,修善庆恩”。
安徽阜南鲍氏字辈:“广朝德恩 四大同凤 其祥文明 仲魁元芝 金永乾安 国正成镇”。
鲍氏一支字辈:“心志存忠信高明振加声祖宗贻则德子孙尚书经”。
鲍氏一支字辈:“忠孝绵恩锡家道永昌龙传先接启后留长本自生立功开”。
鲍氏一支字辈:“自占洪维正家传万世长”。
九、姓氏名人
鲍叔牙,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后因齐乱,随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任命他为相,他辞谢,保举管仲。后来齐国经管改革,日渐富强,齐桓公也成为春秋时期的首霸。
鲍敬言,中国两晋之际思想家。 生平事迹不详, 仅在葛洪(284年~364年)所著《抱朴子·诘鲍篇》中有零星资料,推知大约生活于葛洪同时或稍前。鲍敬言“好老庄之书,治剧辩之言”,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君论。
在门阀势力大盛,政治黑暗的两晋之际,鲍敬言对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远古之世,人们本无尊卑,“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居乐业。后来,人类有了强弱、智愚之分,出现了强智欺凌弱愚的现象,于是“君臣之道起焉”。这既非天意,亦非民愿,儒家所谓“天生民而树之君”之说是欺人之谈。
鲍敬言指出,由于“君臣既立”,社会便产生了不平等,“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贫”,“宿卫有徒食之众,百姓养游手之人”。统治者骄奢淫逸,欲壑难填,对百姓“劳之不休,夺之无已”,使他们“食不充口,衣不周身”,以致铤而走险,“冒法犯非”。统治者之间为了一己私利,还不断挑起纷争杀伐,“推无仇之民,攻无罪之国”,使天下大乱,这些“皆有君之所致也”。
鲍敬言还指出:“无道之君,无世不有,肆其虐乱,天下无邦。忠良见害于内,黎民暴骨于外”。这些暴君如果是普通百姓,“性虽凶奢,安得施之?”他们之所以能够“肆酷恣欲,屠割天下”,正因为他们是君主。君主是一切罪恶之源,所以“古者无君,胜于今世”。
鲍敬言幻想一种没有君主和政府的社会,在那里人们没有徭役租赋负担,“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以上引文均见《诘鲍篇》)。这种社会理想不过是一种“乌托邦”。但他的无君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独树一帜,对于后世的反君主专制主义思潮有重要影响。
鲍宣,渤海高城(也就是今河北省盐山东南)人,西汉大臣。好学明经,举孝廉为郎,官至司隶。常上书谏争,其言少而文多实。曾批评西汉末年“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
鲍永,上党屯留人,汉初大臣。更始时任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封为中阳侯。汉光武时出任鲁郡太守,封关内侯。后又出任司隶校尉,东海相、兖州牧等。
鲍昱,上党屯留人,东汉大臣。任汝南太守时,因郡多陂池,岁岁决坏,他征发民工,用石头建造水门,拦泄得法,民以殷富。迁司徒,又代牟融为太尉。
鲍恢,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人,东汉官吏。光武时,被鲍永辟为都官从事,抗直不避权贵。帝告诫贵戚,当敛手以避二鲍。
鲍信,泰山人,东汉末官吏。任骑都尉,避董卓之乱,引兵回乡,旋为济北相,与袁绍等共讨董卓,后为黄巾军所杀。其子鲍勋刚直守正,曹丕时拜侍御史,出为右中郎将。
鲍照(公元414-466年)字明远,南朝宋著名作家,主要成就在诗歌创作方面,尤其是乐府诗。他的作品在我国诗歌发展史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的诗人。他的骈文亦佳。鲍照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李白曾把鲍照比作“凤与麟”,杜甫形容李白的诗歌是“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长于乐府诗,最有名的有杂言乐府《拟行路难》18首,五言乐府《代出蓟北门行》、《代白头吟》等。这些诗作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自己沉沦下寮的愤懑和不平。艺术上能吸收民歌的精华,刚健清新,感情丰沛,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当时歌功颂德的庙堂诗以及游山玩水、谈玄理、慕神仙的时代风尚迥然不同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著有《鲍参军集》。
鲍靓,晋代道教徒。字太玄,东海人,或云陈留人,或云东海陈留人,或云上党人。汉司徒鲍宣之后。据《晋书》等记载,5岁时对父母说:“我本是曲阳李家子,9岁坠井死。”父母寻访得李氏,推问,果符其说。靓兼学道教和儒典,明天文、《河图》、《洛书》。迁南阳中部都尉,为广东南海太守。曾入海遇风,煮白石充饥。曾与许谧往还。曾见仙人阴长生,得受道诀。为许迈、葛洪之师,葛洪之岳父。享年百余岁。或云年过七十而尸解。或云后还丹阳,卒葬于召子冈。或云于罗浮山得道。
鲍姑,名潜光(约309-363),上党(今山西省长治)人,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医家葛洪之妻。鲍姑从小生长于仕宦兼道士家庭,深受道教影响,后从夫在广东罗浮山行医炼丹。鲍氏医术精湛,尤长于灸法,以治赘瘤与赘疣擅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取得显著疗效。“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针灸家。
鲍防(722--790),字子慎,唐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人,唐代大臣。玄宗时进士,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大历初为浙东节度使薛兼训从事,官尚书郎。五年(770)入朝为职方员外郎。累迁至河东节度使。德宗朝,历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礼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以工部尚书致仕。所至皆有政绩。工诗,喜将针砭时弊入诗。在浙东时,为越州诗坛盟主,与严维等联唱,编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与谢良辅全称“鲍谢”。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卷一百九十六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鲍超,字春亭,后改字春霆,四川省夔州(今奉节)人,行伍出身,清朝湘军将领。曾救曾国藩于安徽祁门脱险,旋升提督。所部号“霆军”,为湘军主力。
鲍慎由,处州龙泉(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学者。哲宗时进士,累官工部员外郎。曾从王安石、苏轼学,为文汪洋闳肆,诗尤高妙。有《夷白堂小集》。
鲍象贤(1496-1568),字复之,号思庵,明朝时歙人(今安徽歙县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选授御史,出为湖广佥事,部署江防,以获盗功升云南副使,兵备监安,累任至右副都御史,嘉靖三十年巡抚云南,嘉靖三十二年升兵部右侍郎,提督两广军务。不久改南京兵部右侍郎,寻又罢官家居,嘉靖四十三年四月以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嘉靖四十四年七月进兵部左侍郎,至隆庆二年(1568)正月三十日卒于家。年七十三岁,卒赠工部尚书,立坊旌表。
曾先后在七省十二任为官,曾领兵镇守南北边陲,有“仕不择地,官不择位”的名言。
鲍承先,明末清初应州(今山西省应县)人,初为明将,曾任参将。后降后金,曾献离间计,使崇祯误杀清之大患袁崇焕。后又建汉军八旗,他隶正红旗,官至宰相。现北京鲍家街即其府第。山西应县鲍氏即其后裔。
鲍廷博,字以文。清朝安徽歙县人。家中藏书极富。乾隆时茧访遗书,廷博进家藏书600余种。又校刊《知不足斋丛书》30集,每集8册,收书200余种,在清代丛书中,以精善见称。著有《花永轩泳物诗存》。嘉庆十九年(1814年)逝世。终年86岁。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荀卿庠 >>>
1.《千字文》-每日一字练字视频。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3.《荀子》-传统文化,国学学习。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鲍 bào
注 音: ㄅㄠˋ
繁体字: 鮑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鱼
简体部首: 鱼
五笔86:QGQN
五笔98:QGQN
UniCode:U+9C8D
四角号码:27112
仓颉:NMPRU
GBK编码:B1AB
规范汉字编号: 2977
鲍的部首笔画: 8
总笔画: 13
笔 顺: 撇折竖折横竖横横撇折折横折
〔〕a.咸鱼,如“如入鲍鲍之肆,久而不闻其臭”;b.鳆鱼的俗称。
姓。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鲍广父、鲍叔牙:
祥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也就是鲁君伯御十一年,逃到宗周的鲁懿公的弟弟称二十二岁,已经加冠成人了,也就是在这一年,宜姜病重,去世前周宣王还专门去看望她,宜姜希望周宣王能把称送回鲁国去,了却自己多年来的心愿,周宣王答应了。因为这个时候四夷基本已经平定,诸国归附,周朝出现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就是历史上说的“宣王中兴”,所以周宣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腾出手来处理鲁国这件事了。这年春天,周宣王开始东巡,来到了东都洛邑的郏鄏王城,召集众臣商议,准备兴兵伐鲁。最后决定调集成周八师中的两个师五千人,再加上郑、宋、虞、虢等国的军队,三师又一旅,共计八千人(周代军事编制是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师,每师两千五百人),战车四百乘,宣王亲自领兵出征。大师皇父、卿士虢仲、樊仲山父等大臣共同随行,鲍广父、梁买子为先锋,兵发鲁国。周宣王考虑到鲁是大国,附庸国很多,如果他们集结起来,攻打起来很困难。大师皇父献计,让宣王假装是东巡观兵(军事演习),然后趁鲁不备进行突然袭击,打鲁国一个措手不及。宣王同意了,就陈师于宋、鲁之间的郜国,郜国也是鲁的附庸,因此事先通知了鲁国,说宣王要东巡观兵济阴,让鲁国供应王师所用物资。
(注解:由管仲(公元前719-公元前645年)推算,管仲逝世后,鲍叔牙在隰朋(公元前?~前645年)后继任齐国相,管仲享年74岁,而鲍叔牙若100岁,那鲍叔牙最早可能出生于公元前745年,远不及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鲍广父。但是《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也提到鲍广父和梁买子,而此刻的鲍广父是鲍叔牙曾孙鲍国(公元前501年)相同时期人物,真伪存疑。)
源于姒姓,出自春秋时夏禹裔孙敬叔之后,以邑(国)名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系出姒姓,夏禹后。春秋时杞公子有仕齐者,食采于鲍,因以命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夏禹的裔孙姒敬叔(杞公子)仕于齐国,被赐封食采于鲍邑(今山东济南历城),其儿子姒叔牙以邑名为自己的姓氏,称鲍叔牙,尊称鲍子,他以知人善交著称千古。鲍叔牙,公元前?~前644年。自青年时期起,鲍叔牙即与管仲相交为友,深知管仲之贤。起先鲍叔牙于事公子小白,管仲则事于公子纠。后在周庄王姬佗十二年(公元前685年)为争夺齐国君位,管仲箭射公子小白中钩,及至公子小白于抢先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鲍叔牙后来被齐桓公任为国相,拟任鲍叔牙为上卿。他力劝齐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流传千古的成语“鲍子遗风”、“管鲍之交”,便是源于他们二人之间的友谊故事。二人相佐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业。故而,后世言人之相知,必称管鲍,世传美谈。在齐桓公执政时期,齐国空前强大,而鲍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终如一地礼让、尊重、信任。管仲曾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在鲍叔牙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其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世代相传为鲍氏,史称鲍氏正宗。
源流二,庖牺氏,即使远古第一帝伏羲氏,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唐朝学者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北魏时期的著名学者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也记载:“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帝太皡庖牺所生之处也。”清朝学者王念孙在《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季子》中也记载:“伏牺字,《汉书》皆作宓。庖字古读若浮……浮、宓声相近,故宓牺或作庖牺。”庖牺氏,就是远古第一帝伏羲氏,是为其别称之一,他教会人类烹食而餐,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蛮荒状态,因此被称为庖牺氏。
“庖”字,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包”有通假之义“鲍”(注:鲍的繁体字“鲋”),因此在庖牺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其谐音字“鲍”为姓氏者,或称鲍氏。(注:就是因为伏羲非常古早有记载的人,故大部分远古姓氏都追溯是源于伏羲,之所以如此多,是由于伏羲是可知的最早记载的人氏。)
源流三,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申鲍胥,是历史上著名的楚国爱国英雄,为伍子胥的好朋友。周景王姬贵二十三年(楚平王熊弃疾七年,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听信了大夫费无忌的谗言,将太子太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害,其幼子伍员(伍子胥)被迫逃奔吴国。临行前,伍员忿忿地对申鲍胥说:“我必覆楚国!”而申鲍胥则回答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到了周敬王姬丐十五年(楚昭王熊壬十年,公元前506年)年末,吴王阖闾率领吴国大军及孙武、伍员、伯嚭等人,并联合了唐、蔡两国共伐楚国,楚军大败,郢都沦陷,楚昭王弃国出奔。伍员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以泄其灭家之忿。正在楚国处于几乎被吴国灭亡的危机关头时,申鲍胥却独自一人跑到秦国请救兵去了。申鲍胥到了秦国后,向秦哀公说明来意并请求秦国赶紧出兵援救楚多,秦哀公不愿意惹事,因而再三推辞,不肯出兵。申鲍胥看到这种情况后,内心焦急万分,于是他连续七天“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秦哀公被其爱国精神所感动,终于作出了出兵救楚的决定,并派子蒲、子虎二将率领五百乘战车前去救楚国。周敬王姬丐十六年(楚昭王十一年,公元前505年)年初,秦国救兵及时杀到楚国并向吴军发起猛攻,吴师败绩。当时,越国乘吴国以倾国之师大举伐楚时,趁吴国国内空虚的机会举兵伐吴国。迫于这种不利形势,吴王阖闾只得撤军。吴军败走后,楚昭王才得以返国。事后,当楚昭王对申鲍胥进行嘉奖时,申鲍胥却反而逃走了。后来在周元王姬仁二年(楚惠王熊章十五年,公元前474年),楚惠王派遣申鲍胥出使越国,越王勾践还曾向其请教如何灭吴国的策略。
在申包胥(注:申包胥或称申鲍胥,或“包”通“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鲍氏,后有简笔为包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在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北魏王朝代北地区的鲜卑族俟力伐氏(俟力发氏)、鲍俎氏随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南下,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后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改汉姓为鲍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孛儿只斤氏,为蒙古“黄金家族”后裔,即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四弟铁木哥斡赤斤的后裔。孛儿只斤氏,亦称孛儿吉德氏、孛儿吉根氏,博儿济吉特氏、孛儿吉济锦氏、博罗特氏、布儿赤金氏、保佳氏、孛尔吉氏等,是蒙古尼鲁温诸部之一,源楚古老的乞颜部。孛儿只斤氏远流为乞颜氏。自从成吉思汗第十世祖孛端察儿蒙合黑单建氏族后,始称孛儿只斤氏,这个姓氏是由“孛端察儿”这个尊号演化而来,在史籍《蒙古秘史》中有一段专门的记载:“孛端察儿为孛儿只斤氏矣。”在成吉思汗第四世祖合布勒汗时期,乞颜被置于孛儿只斤之前,表述为乞颜·孛儿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时代,单用孛儿只斤为姓氏。在孛儿只斤·铁木真颠沛流离时期,许多孛儿只斤氏族人纷纷投奔到其他分支群体,只剩孛儿只斤·铁木真一门仍为孛儿只斤氏。因此在孛儿只斤·铁木真成为大蒙古汗国的成吉思汗后,鄙视那些“善择而尔”的族人,严厉规定只准由孛儿只斤·铁木真兄弟五人及其后裔使用孛儿只斤这一姓氏,被誉为“黄金家族”。自孛儿只斤·铁木真称蒙古汗国大汗到孛儿只斤·额尔克洪果尔(林丹汗之子)降后金的四百三十余年间,蒙古族中除了绰罗斯·也先曾出任大汗一年这种极个别情况,蒙古国大汗、元朝皇帝及北元大汗历代皆出自孛儿只斤氏。实际上,孛儿只斤氏蒙古族人分布很广,今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高原平湖均可见到。
在元末明初,孛儿只斤氏族人纷纷开始改冠汉姓,多为鲍氏、包氏、宝氏、博氏、金氏、奇氏、罗氏、波氏、陆氏、王氏、梁氏、彭氏等,其中的鲍氏为主流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保佳氏,亦称鲍佳氏,源出蒙古孛儿只斤氏,为女真引借姓氏,满语为Boogiya Hala,世居安楚拉库(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后多冠汉姓为鲍氏。
⑵.满族博尔济吉特氏,亦称博尔机锦氏、包结虑驼氏,源出蒙古孛儿只斤氏,为女真引借姓氏,满语为Borjigit Hala,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通辽地区、吉林西部一带)、锡喇木楞(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一带)、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克鲁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呼伦贝尔(今内蒙古海拉尔)、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阿巴噶(今内蒙古锡林郭勒阿巴噶)、巴岳特(今辽宁阜新)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鲍氏、包氏、博氏、李氏、陆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⑶.满族布吉尔根氏,亦称博勒济尔格氏、鲍尔吉根氏,满语为Bugirgen Hala,世居额尔敏(今吉林浑江)、乌鲁特(今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上游。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鲍氏。
⑷.满族乌雅氏,亦称吴雅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延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兀颜部,满语为Uya Hala,汉义“猪”,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乌喇(今吉林永吉)、德尔吉穆湖(今黑龙江虎林)、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鲍氏、吴氏、乌氏、穆氏、包氏、黄氏、邵氏、朱氏、牛氏等。
源流七,源于景颇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景颇族金别氏,在明朝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汉姓为鲍氏,亦有汉族鲍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景颇民族联姻后融入景颇族,形成汉姓鲍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州。
源流八,源于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佤族羊布拉氏,亦称尤斯拜氏,世居云南西盟、沧源、孟连地区,在清朝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汉姓为鲍氏。
源流九,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回族、侗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鲍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鲍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十,宋皇祐四年(1052年)龙图阁学士包拯,时任河北都转运使,在邱县境捕得因灾铤而走险之“强盗”,在今鲍庄设衙问案,挽活多人。人感其德,纷改包姓,后因犯忌,加鱼旁为鲍,沿用至今。
四、得姓始祖
鲍叔牙·夏禹裔孙敬叔之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其父敬叔被封于鲍,叔牙开始以封邑为氏,称鲍叔牙。叔牙少时与管仲友善,管仲家贫母老,他常给以资助,遂成莫逆之交。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他随公子小白出奔莒。及襄公被杀,小白得内援回国,被立为齐君,拟任他为上卿。他力劝桓公将囚拘的管仲开释,使之代己位,而以身下之。管鲍之交,世传美谈。鲍姓子孙也就尊这位德行高尚的鲍姓先人为其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先秦时期,鲍姓很少为人所知,其主要活动在山东地区。宋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1千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当时鲍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30%。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浙江、江西、山东、江苏等。明朝时期,鲍姓大约有8万4干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0.09%,排在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这二省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66%。明时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陕西、江苏、山东、江西等。全国形成以浙皖苏、陕西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
当代鲍姓的人口大约有67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54%,为全国第一百七十九位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鲍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下降的态势。鲍姓主要分布于浙江、山东、青海、江苏,这四省大约占全国鲍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河北、河南,这四省的鲍姓又集中了23%。浙江为鲍姓第一大省,占鲍姓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浙苏、西部青海为中心的两块鲍姓分布区。鲍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和东部,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鲍4.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2.2%,居住了大约在浙沪苏、山东南端、安徽大部、赣闽北部、吉林中部和东段、黑龙江中部、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鲍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3%一0.26%之间全国总面积的12.6%,居住了大约30%的鲍姓人群。
六、家谱文献
辽宁本溪鲍氏谱册一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淮安鲍氏族谱一卷,(清)鲍揄弼等纂,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镇江古润城南官塘桥凤凰山鲍氏族谱二卷,()鲍祖顺等重修,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浙江余杭鲍氏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余杭鲍氏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萧山长潭鲍氏宗谱八卷,()鲍宪陶纂,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浙江鄞县三桥鲍氏重修宗谱,()鲍传发、鲍传肃等纂修,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五卷。
浙江鄞县三桥鲍氏重修宗谱十六卷,首一卷,()鲍茂焘、鲍茂权等纂修,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伦叙堂重修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
浙江鄞县勾甬鲍氏宗谱六卷,闰谱一卷,图一卷,()袁政襄鲍咸临等重修,十三年(公元1924年)正始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鄞县光溪鲍氏宗谱十二卷,()鲍瑞亨、鲍匡鳌等纂修,二十年(公元1931年)报本堂重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四卷、第六~十一卷。
浙江绍兴会稽高车鲍氏宗谱六卷,(清)鲍存良辑,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浙江绍兴鲍氏五思堂宗谱稿四卷,首一卷,()鲍德福续修,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五思堂铅印本三册。
浙江兰溪鲍氏宗谱十六卷,著者待考,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
安徽歙县重编棠樾鲍氏三族宗谱二百卷,首一卷,(清)鲍光纯纂修,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一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安徽省枞阳县义津高甸鲍,光绪版及三十七年版宗谱均有完整版本,其中版由蒋中正题“子姓藩衍”,十七年版存家谱四十九卷。
高甸鲍历代祖宗:禹王、启王、太康王、仲康王、贞公、铎公、零公、济之公、瑾公、懿殳公、瀞公、胄公、明公、乾叔公、丙公、政公、轸公、隆公、仪甫公、衍公、克良公、贤广公、遟公、孔著公、谅叔公、频公、滔公、明道公、仲英公、嘉殳公、环公、喜祥公、镇公、长裕公、如山公、济迪公、渊公、定远公、1敬叔公(鲍邑)、2叔牙公、3清夫公、4玮公、5伋公、6辙公、7昌公、8哲之公、9昂公、10光公、11释公、12克和公、13文齐公、14连公、15膏叔公、16伯茂公、17悦公、18仲鸾公、19元礼公、20允公、21淮公(上党)、22世民公、23温公、24宣公、25永公、26昱公、27德公、28殷公、29勋公(青州)、30玟公、31品公、32绩公、33崇公、34伸公、35贤公、36宏公、37虎臣公、38容公(新安)、39适公、40安国公、41梦符公(鲍屯)、42理一公、43三四公、44弥逊公、45举之公、46百一公、47十三公、48万三公、49杰公、50祀公、51思聪公、52仁规公、53诚公(棠樾)、54启公、55天一公、56坤三公、57震一公、58汝芾公、59光远公、60明一公、61子宏公(歙县)、62琚公、63槐公、64十四公、65福一公、66廿四公、67仕动公、68文志公、69仁寿公、70仪公、71敌公、72樟公、73华一公(高甸)
安徽歙县棠樾鲍氏宣忠堂支谱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鲍琮纂修,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家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歙县歙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十六卷,(清)鲍存良等增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著存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湖北麻城鲍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清)鲍兆南等纂,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鲍氏宗谱不分卷,(明)鲍从善纂修,明正统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会稽高车头鲍氏宗谱六卷,(清)鲍含章纂辑,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五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鲍氏诵氏录雨篇附鲍氏集,()鲍友恪纂修,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六册。
勾甬鲍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鲍孝裕等纂,十三年(公元1924年)正始堂铅印本六册。
鲍氏诵先录,著者待考,时代出版社铅印本五册。
七、郡望堂号
上党郡:“上党”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与天为党也”,故名。上党地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此后赵魏韩三家分晋,都占据了上党地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韩国置郡,但是具体的郡置如今已经难以考证。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地为三十六郡,上党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长子(今山西长子),这个郡级行政区划辖治范围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长治市为中心的山西省东南部地区。西汉时期沿置,辖县十四个;东汉时期辖县减少到十三个。三国时期,上党郡治所向东北迁移到壶口关(今山西长治北部,但不是壶关县)。西晋时期,辖县十个,郡治进一步向东北迁移到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部)。十六国时期,除后周短暂改名为潞州外,上党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时期郡治又迁回壶关。隋朝建立后,废并原壶关县,建上党县,并将上党郡治迁往上党县(今山西长治市区),辖县十个。唐朝时期,改上党郡为潞州,从此上党郡之名不复存在,但之后历朝历代仍保留上党县,直到明朝嘉靖八年(己丑,公元1529年),改上党县为长治县,从此上党作为地名不再存在。
泰山郡:西汉高祖七年(辛丑,公元前200年)设泰山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泰安县一带。东汉朝时期有个博县,在西晋朝时期移郡后,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部一带。唐朝时期为乾封县。宋朝时期改乾封为奉符,即今山东泰安。大金国天会十四年(丙辰,公元1136年)改置泰安军,后改为州。清朝雍正时期(公元1723~1735年)有泰安府,东平、肥城等县均属此府。时期废府为县。“泰安”,是从“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一语中来,取意国泰民安。泰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五千多年前便形成了繁荣的大汶口文化。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
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
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
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时期建为河南省。
堂号
东海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上党堂:以望立堂。
泰山堂:以望立堂。
清懿堂:常言道:“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鲍氏“清懿堂”为颂扬鲍氏历代烈女贞妇而建的纪念馆,是中国少有的“女祠”。古代祠堂的修建,注入了浓厚的封建思想。在封建社会里,男为天,女为地,妇女的地位是绝对低下的。为了做到克勤克俭,恪守孝道,完成大礼的孝道,许多妇女“功名成就”面成了烈女和贞妇。其实这都是对妇女精神的一种压迫和对幸福生活的剥夺。因此,男祠要大于女祠。修建女祠的原因,道来更是令人淆然泪下。
八、字辈排行
浙江定海宁波鲍氏字辈:“龙凤卿相 荣华富贵 国朝资治维忠孝 盛世宏谟悌圣贤”。
浙江绍兴鲍氏字辈:“天心一目善 立志诚存德 亦世其荣昌”
浙江岭前鲍氏字辈:“必大日上山川秀,云开万象新;丹心荣国册,鸿业振声名”
浙江临海鲍氏字辈:“老思先人作合”。
浙江宁波鲍氏字辈:“式序于斯英明作则”。
浙江玉环鲍氏字辈:“昌孔孟金……”
浙江嵊州鲍氏字辈:“祥家道广明”。
浙江兰溪石渠鲍姓字辈:“万闻富聪俊、怀晟淮贵干、鸣茂鼎吴升、昂旦昱方裕、红绍经综绪、维絙缙绣纹”。
江苏睢宁鲍氏字辈:“宗如德庆昌盛治亚洲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江苏东海鲍氏字辈:“宗恩广贞,成尤俊业,宜吉兆昌,永寿长延,光华万年,高尚奇杰,兴科登宇”
江苏沭阳鲍氏字辈:“洪恩俊叶光华万年”。
江苏宿迁鲍氏字辈:“井长守安乐”。
江苏扬州鲍氏字辈:“春圣正志……”
山东烟台鲍氏字辈:“吉忠欲之隆国恩家庆”。
山东冠县鲍氏字辈:“廷观春庆(景)培(学)茂树(国)修”。
山东鲍氏一支字辈:“端学汉朱得”。
山东鲍氏一支字辈:“顺天衍宗茂德守信”。
山东鲍氏一支字辈:“直衍登斌升,瞻道和一统,肇民流赞寿,皆仁就犀顺”。
山东德州临邑德平鲍氏辈分排列:“(其前不详)先新怀玉明广万世继修传本盛昭悠久家居庆繁祥(其后不详)”
山东临沂平邑鲍家坡鲍氏字辈:“万一化,衍光克守信,明德兴瑞祥,继世荣运起,传家贵永昌”。
湖北洪湖鲍氏字辈:“君臣英词启流恩百世芳文昌开泰景新贵述呈祥道义钦宏范才华济社邦永怀诚信德真善美名扬”。
湖北麻城鲍氏字辈:“正大光克明裕厚在先德”。
湖北十堰鲍氏字辈:儒吉承隆 升喜哲鸿。
湖北钟祥鲍氏字辈:“维祖有则其世必光家之以兆易学可上兴崇道义贵重典章本荣枝茂源远流长”。
四川广安鲍氏字辈:“可从文登仕大芝天心顺国正民自安”。
四川成都鲍氏字辈:“厚德一方心”。
辽宁葫芦岛鲍氏字辈:“年天春凤(如)洪永守德万纯国恩家大庆”。
辽宁抚顺鲍氏字辈:“学长文明昌”。
重庆万州鲍氏字辈:“希于明良玉一朝泰运开石锲仁安家国书贤才”。
重庆潼南鲍氏字辈:“国应天兴顺,上清民治安,继圣诚大定,万世永昌兴”
重庆璧山县鲍氏字辈:绍美楚山川、士师居璧繁、崇儒重道德、世代永流传。
云南宣威鲍氏字辈:“连怀褔学祖绍忠光德”。
福建长乐潭头镇鲍朱村鲍氏字辈:...........
福建安海鲍氏字辈:“心志存忠信高明振加声祖宗贻则德子孙尚书经”。
江西万载鲍氏原有字辈:钟济模勋在,钧洪桂焕培 锦源植恢坦,锡泽树炳基。后添加字辈:钦江林炜圣,钊沂本烂壁,铭津松煜垒,锁洁杰灵城,铣涛栎炫至,镇浩集炎增。
安徽徽州鲍氏字辈:恭宽信敏惠
安徽贵池香山鲍氏字辈:经元乾师覆,谦豫临观复,颐咸恒晋益,翠(萃)昇(生)梦节济。
安徽枞阳,高甸鲍 婺源迁桐城高甸华一公(敦敍堂):应世启纯士,登朝正大时,观光其汝志,允以孔为师,秉德绳前哲,怀仁奕叶垂,图南博万九,高举奋冥池。
安徽青阳鲍氏字辈:“光基中年本佳申”。
安徽九华山鲍氏字辈:“启象贤”。
安徽合肥鲍氏字辈:“精中报国必有余庆忠孝维”。
安徽寿县鲍氏字辈:“汝继广世献宜方”。
安徽安庆鲍氏字辈:“家维孝克成”。
安徽池州鲍氏字辈:“登朝正大时官光其余志”。来源于枞阳(老桐城)高甸鲍。
安徽六安鲍氏字辈:“鸿俊家传远,秉忠克少良,守先寻礼法,修善庆恩”。
安徽阜南鲍氏字辈:“广朝德恩 四大同凤 其祥文明 仲魁元芝 金永乾安 国正成镇”。
鲍氏一支字辈:“心志存忠信高明振加声祖宗贻则德子孙尚书经”。
鲍氏一支字辈:“忠孝绵恩锡家道永昌龙传先接启后留长本自生立功开”。
鲍氏一支字辈:“自占洪维正家传万世长”。
九、姓氏名人
鲍叔牙,春秋时齐国的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后因齐乱,随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任命他为相,他辞谢,保举管仲。后来齐国经管改革,日渐富强,齐桓公也成为春秋时期的首霸。
鲍敬言,中国两晋之际思想家。 生平事迹不详, 仅在葛洪(284年~364年)所著《抱朴子·诘鲍篇》中有零星资料,推知大约生活于葛洪同时或稍前。鲍敬言“好老庄之书,治剧辩之言”,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君论。
在门阀势力大盛,政治黑暗的两晋之际,鲍敬言对君主政治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远古之世,人们本无尊卑,“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居乐业。后来,人类有了强弱、智愚之分,出现了强智欺凌弱愚的现象,于是“君臣之道起焉”。这既非天意,亦非民愿,儒家所谓“天生民而树之君”之说是欺人之谈。
鲍敬言指出,由于“君臣既立”,社会便产生了不平等,“有司设则百姓困,奉上厚则下民贫”,“宿卫有徒食之众,百姓养游手之人”。统治者骄奢淫逸,欲壑难填,对百姓“劳之不休,夺之无已”,使他们“食不充口,衣不周身”,以致铤而走险,“冒法犯非”。统治者之间为了一己私利,还不断挑起纷争杀伐,“推无仇之民,攻无罪之国”,使天下大乱,这些“皆有君之所致也”。
鲍敬言还指出:“无道之君,无世不有,肆其虐乱,天下无邦。忠良见害于内,黎民暴骨于外”。这些暴君如果是普通百姓,“性虽凶奢,安得施之?”他们之所以能够“肆酷恣欲,屠割天下”,正因为他们是君主。君主是一切罪恶之源,所以“古者无君,胜于今世”。
鲍敬言幻想一种没有君主和政府的社会,在那里人们没有徭役租赋负担,“内足衣食之用,外无势利之争”(以上引文均见《诘鲍篇》)。这种社会理想不过是一种“乌托邦”。但他的无君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独树一帜,对于后世的反君主专制主义思潮有重要影响。
鲍宣,渤海高城(也就是今河北省盐山东南)人,西汉大臣。好学明经,举孝廉为郎,官至司隶。常上书谏争,其言少而文多实。曾批评西汉末年“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
鲍永,上党屯留人,汉初大臣。更始时任尚书仆射,行大将军事,封为中阳侯。汉光武时出任鲁郡太守,封关内侯。后又出任司隶校尉,东海相、兖州牧等。
鲍昱,上党屯留人,东汉大臣。任汝南太守时,因郡多陂池,岁岁决坏,他征发民工,用石头建造水门,拦泄得法,民以殷富。迁司徒,又代牟融为太尉。
鲍恢,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人,东汉官吏。光武时,被鲍永辟为都官从事,抗直不避权贵。帝告诫贵戚,当敛手以避二鲍。
鲍信,泰山人,东汉末官吏。任骑都尉,避董卓之乱,引兵回乡,旋为济北相,与袁绍等共讨董卓,后为黄巾军所杀。其子鲍勋刚直守正,曹丕时拜侍御史,出为右中郎将。
鲍照(公元414-466年)字明远,南朝宋著名作家,主要成就在诗歌创作方面,尤其是乐府诗。他的作品在我国诗歌发展史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的诗人。他的骈文亦佳。鲍照是南北朝时期文人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李白曾把鲍照比作“凤与麟”,杜甫形容李白的诗歌是“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长于乐府诗,最有名的有杂言乐府《拟行路难》18首,五言乐府《代出蓟北门行》、《代白头吟》等。这些诗作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自己沉沦下寮的愤懑和不平。艺术上能吸收民歌的精华,刚健清新,感情丰沛,形象鲜明,并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当时歌功颂德的庙堂诗以及游山玩水、谈玄理、慕神仙的时代风尚迥然不同对唐代的李白、高适、岑参等人的创作有一定的影响。著有《鲍参军集》。
鲍靓,晋代道教徒。字太玄,东海人,或云陈留人,或云东海陈留人,或云上党人。汉司徒鲍宣之后。据《晋书》等记载,5岁时对父母说:“我本是曲阳李家子,9岁坠井死。”父母寻访得李氏,推问,果符其说。靓兼学道教和儒典,明天文、《河图》、《洛书》。迁南阳中部都尉,为广东南海太守。曾入海遇风,煮白石充饥。曾与许谧往还。曾见仙人阴长生,得受道诀。为许迈、葛洪之师,葛洪之岳父。享年百余岁。或云年过七十而尸解。或云后还丹阳,卒葬于召子冈。或云于罗浮山得道。
鲍姑,名潜光(约309-363),上党(今山西省长治)人,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医家葛洪之妻。鲍姑从小生长于仕宦兼道士家庭,深受道教影响,后从夫在广东罗浮山行医炼丹。鲍氏医术精湛,尤长于灸法,以治赘瘤与赘疣擅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取得显著疗效。“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针灸家。
鲍防(722--790),字子慎,唐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人,唐代大臣。玄宗时进士,天宝十二载(753)登进士第,授太子正字。大历初为浙东节度使薛兼训从事,官尚书郎。五年(770)入朝为职方员外郎。累迁至河东节度使。德宗朝,历京畿、福建、江西观察使、礼部侍郎、京兆尹等职,以工部尚书致仕。所至皆有政绩。工诗,喜将针砭时弊入诗。在浙东时,为越州诗坛盟主,与严维等联唱,编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二卷,与谢良辅全称“鲍谢”。
鲍溶,字德源,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卷一百九十六首,《全唐诗补编》补诗一首。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鲍溶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孟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鲍超,字春亭,后改字春霆,四川省夔州(今奉节)人,行伍出身,清朝湘军将领。曾救曾国藩于安徽祁门脱险,旋升提督。所部号“霆军”,为湘军主力。
鲍慎由,处州龙泉(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学者。哲宗时进士,累官工部员外郎。曾从王安石、苏轼学,为文汪洋闳肆,诗尤高妙。有《夷白堂小集》。
鲍象贤(1496-1568),字复之,号思庵,明朝时歙人(今安徽歙县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选授御史,出为湖广佥事,部署江防,以获盗功升云南副使,兵备监安,累任至右副都御史,嘉靖三十年巡抚云南,嘉靖三十二年升兵部右侍郎,提督两广军务。不久改南京兵部右侍郎,寻又罢官家居,嘉靖四十三年四月以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嘉靖四十四年七月进兵部左侍郎,至隆庆二年(1568)正月三十日卒于家。年七十三岁,卒赠工部尚书,立坊旌表。
曾先后在七省十二任为官,曾领兵镇守南北边陲,有“仕不择地,官不择位”的名言。
鲍承先,明末清初应州(今山西省应县)人,初为明将,曾任参将。后降后金,曾献离间计,使崇祯误杀清之大患袁崇焕。后又建汉军八旗,他隶正红旗,官至宰相。现北京鲍家街即其府第。山西应县鲍氏即其后裔。
鲍廷博,字以文。清朝安徽歙县人。家中藏书极富。乾隆时茧访遗书,廷博进家藏书600余种。又校刊《知不足斋丛书》30集,每集8册,收书200余种,在清代丛书中,以精善见称。著有《花永轩泳物诗存》。嘉庆十九年(1814年)逝世。终年86岁。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荀卿庠 >>>
1.《千字文》-每日一字练字视频。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3.《荀子》-传统文化,国学学习。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bǎi bó bò
注音:ㄅㄞˇ ㄅㄛˊ ㄅㄛˋ
旧繁体字/异体字: 栢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造字法:木
简体部首: 木
五笔86:SRG
五笔98:SRG
UniCode:U+67CF
四角号码:46902
仓颉:DHA
GBK编码:B0D8
规范汉字编号: 1432
柏的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9
笔 顺: 横竖撇捺撇竖折横横
bǎi
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柏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姓。柏(Bǎi,旧读Bó)
bò
同“檗”。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嬴姓,出自远古舜帝时候的贤人柏翳(伯益),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在史籍《史记·秦本经》中记载:“大费拜受佐舜,调训鸟兽,鸟兽多训服,是为柏翳,舜赐嬴姓。”柏翳,就是大费,又称伯益,为舜帝执政时期的司徒,专职负责畜牧之事,因功被舜帝赐姓为赢,此之后柏翳便有了两个姓氏,即赢姓和柏氏。柏翳就是柏氏的始祖,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了。据古书记载,柏翳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帮助舜帝驯养鸟兽,教人们将牛、羊、猪、狗、鸡、鹅驯养后,物质生活的来源就更有保障了。
伯益还曾积极帮助大禹治水,也立了大功。在伯益的后裔子孙中,形成了两支主流姓氏,其中一支称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柏皇氏后代,出自周朝时期的柏国,属于以国名称为氏。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一个柏国,亦称柏子国,是周公旦赐封柏皇氏后裔的一个子爵小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南中部。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柏国在今蔡州西平县,为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考察柏皇故地,古籍记载其古柏子国“立于正阳之南”,开国君王就是黄帝的臣子柏高。上古时期所说的“地中”,一般是指黄帝定都之地新郑,后来的柏子国封地应距其地不远,古西平位于新郑之南,应为柏皇氏之祖地,柏子国都城古称柏亭,即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及周围地区。今史学界相辩,一说柏子国当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西平县,一说柏子国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的舞钢市,其实并没有根本冲突,汉、唐、宋时期的蔡州西平,其地囊括今西平县和舞钢市,实为一地之称。2006年11月,古柏国都城柏亭遗址在今舞钢市尹集镇谢古洞村一带被发现,都城南门就在肖湾村东,而田岗水库东岸一条两千多米长的古柏国城郭遗址,就是古柏国西门所在。
西周时期,柏皇氏后裔所建柏子国,其国人将先祖时期的一些地名带到了封国,如“皇人山”。著名的南宋学者罗泌在《路史·前纪六》中记载:“皇人山,谓之伏羲山。”柏皇氏为伏羲氏之一,因此称“伏羲山”有证可循。柏子国人崇尚柏树,称顽强、高大而长寿的古柏为柏皇,并以柏为氏族图腾,可见柏皇氏影响之久远。柏子国在春秋时期是个弱小的诸侯国,因此依附于强大的齐国,为齐国的盟国之一,在史籍《左传·僖公五年》中记载:“江、黄、道、柏方睦于齐”。在齐桓公姜小白霸业鼎盛时期,柏子国与江国、黄国、道国等小国与齐国十分和睦。
春秋末期,柏子国为楚国所灭。国灭后,柏子国王族后代和国民就用原来的国名作为姓氏,称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赢姓,出自远古喾帝时候的贤人栢招,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栢招,为帝喾之师,史称栢公。传说他曾力促帝喾“扫夔门之陋,惟嘉植之足珍,故美名之可究。”栢,就是古代的俗“柏”字,与柏字同义通用,因此栢招亦称柏招。
在栢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栢氏、或柏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源流四
源于柏皇氏,出自远古时代东方部族的首领柏芝,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相传远古时代有柏皇氏,是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芝,因为以柏木为图腾,所以称为柏芝。据说,柏芝曾担任伏羲氏的助手,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众而无所求,所以深得百姓们的拥戴,被尊为皇柏,称柏皇氏。柏皇氏是华夏古老的一个群族,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
在史籍《庄子·胠箧篇》中记载上古帝君顺序为: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戏氏→神农氏……
在史籍《金缕子·兴王篇》中排列古帝顺序为:容成氏→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郝苏氏→宗卢氏→祝和氏……
在史籍《资治通鉴·外纪》中,胡克家补注其顺序为:有巢氏→遂人氏→大庭氏→柏黄氏→混沌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
这些上古帝君皆袭伏羲之号,即他们都可称为伏羲氏。因此,柏皇氏海是较古老的一代伏羲氏帝王。对于柏皇氏,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前纪六》中记载:“柏皇氏,姓柏名芝,是为皇柏,出搏之日之阳,驾六楷,以木纪德。为而不有,应而不求。立于正阳之南,是为皇人山。”在史籍《命历序》也记载:“柏皇出搏桑之阳,驾云龙上下。”在史籍《汉书·礼乐志》中记载:“柏皇独乐六龙”。六龙,就是六匹骏马,指天子出巡时的车驾规格,柏皇氏乘坐六龙之车,可见其地位在当时非常显赫。柏皇氏住在皇柏山上(皇伯山,今河南开封陈留),传说他名叫柏芝,以柏木为图腾。他曾协助伏羲治理天下立了诸多功劳,但并不因此而自满,因此深得伏羲的信任,后当上东方部落的首领,所以史家又称他为柏皇氏。
柏皇氏的后裔子孙后代以先祖居地名称“柏山”为姓氏,称柏氏。由于柏皇氏聪明睿智,所以一直到周王朝,他的后代都为帝王师,如黄帝的地官是柏常,颛顼帝的老师为柏夷亮父,帝喾的老师为柏昭,尧帝治理天下时柏成子高立为诸侯,佐禹治水的则是柏翳等。所以,柏氏一直是古姓中的贵族,西周初期柏有为太仆正等等。
后来,柏氏族人大多演变为其它姓氏,所以如今以柏为姓氏者反而很少了。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撒勒只兀惕部,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萨尔图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代撒勒只兀惕(山只昆部)部后裔,先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始祖萨尔图·柏德携族迁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rtu Hala。蒙古族、满族萨尔图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以先祖名字首音为姓氏,汉化称柏氏。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名、清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包括俄罗斯滨海地区南赫席赫、鄂漠和苏鲁、佛讷赫托克索等地)、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戴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⑵.满族赛密哷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白号姓氏之塞蒲里氏,以姓为氏,满语为Saimire Hala,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齐齐哈尔(今黑龙江齐齐哈尔)、长白山、黑龙江沿岸等地,是满洲巨族,后多冠汉姓为柴氏、赛氏、柏氏等。
⑶.满族伊拉哩氏,亦称伊里氏、伊拉礼氏、伊喇立氏,满语为Ilari Hala,汉义“开”,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伊罕阿林城(今吉林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松花江流域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伊氏、何氏、赵氏、尼氏、潘氏、苏氏、许氏、岳氏、禹氏、仉氏、柏氏、樊氏、郝氏、靳氏、李氏等。
源流七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今回族、布依族、土家族、羌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八
源于姜姓,出自远古炎帝的后代伯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柏氏始祖中另有一位著名人物,就是伯夷。伯夷是炎帝的后代。伯夷,为殷商末齐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起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至孤竹君逝世,叔齐却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这样忤逆了父命,遂逃跑了,而叔齐亦不肯即位,也逃之夭妖。后来,二人听说西伯侯姬昌赡养老人,遂一起往归周地。当二人抵达周原时,正值西伯侯逝世,而周武王姬发正准备兴兵伐纣,二人当即阻拦在周武王的马前叩谏,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当时周武王的手下认为这二人无理阻拦,欲动武驱之,被姜太公制止了。姜太公说:“此义人也!”遂扶而去之。后来周武王灭商纣之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二人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及饿将死,二人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最后这二人皆饿死于首阳山(今河南偃师雷首山)。
古书记载伯夷,也有记作柏夷。上古时期“伯”、“柏”二字通假,因此其后裔子孙中亦有称柏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四、得姓始祖
柏芝(柏皇氏)、柏常、柏招、柏夷亮父、柏翳(大费、伯益)、柏有。
五、人口分布
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源起历史非常古早,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六位,人口约五十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31%左右。
按史料记载,柏姓曾是华夏民族在远古时期的贵族姓氏,因为柏姓人天资聪颖,所以曾有多人当过上古皇帝的老师。这些上古先哲的后代曾在河南西平县西部建立过一个柏国,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弱小的柏国被楚国灭掉了。如今,在柏国故地,仍矗立着一座建于北宋时期的宝岩寺塔,这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塔于塔下民间盛传的柏皇氏的传说相映成趣。相传上古时期东方部族的一个首领叫做柏皇氏,因为他们以柏树作为图腾对象,所以又称柏皇氏为柏芝。柏芝曾担任过伏羲的助手,传说,闻名中外的中华太极八卦图,便是远古时期三皇之首的伏羲发明的。当时有一只龙首蛇身的怪物,见到伏羲后便精神抖擞,背上龙磷闪闪发光,构成一组图案,伏羲见状只顾顶礼膜拜,而柏皇氏却用烧过的木炭将图案画在大石上,献给了伏羲,籍此发明了太极八卦图。显然,这其中凝聚了柏姓人的聪颖与智慧。柏皇氏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百姓而无所欲求,所以深得百姓的拥护,并尊为柏皇。他居住在柏皇山,其后人便以“柏”作为自己的姓氏。柏姓的另一支起源形成于春秋时期,当时的柏国百姓以国名“柏”作为自己的姓氏。柏姓祖宗在河南开封,后大部分南迁,现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南、陕西、江苏等地。柏姓本是小姓,据《中国姓氏寻根》记载:“黄帝时有地官(司徒)柏常、帝颛顼有师傅柏亮文、帝喾有师傅柏昭、帝尧时有柏成子。西周时,柏国君柏曾任周的太仆,唐代有左拾遗柏耆,明代有延安指挥史柏英,清代有书法家柏谦”。
如今,柏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山东、安徽等省为多。
六、家谱文献
陕西长安柏氏家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咸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陕西长安柏氏族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咸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陕西长安柏氏家谱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
柏氏族谱,(现代)柏氏合族编修,1994年碧山堂计算机排印本。公开发行。
四川岳池柏氏族谱四卷,首一卷,双碑桥支、遇仙桥支、科甲桥支、奶山坡支世系表各一卷,(现代)柏用硕等修,1996年油印本。注:先祖为[北宋]柏楚望、[元]柏荣福、[清]柏又新、柏恒新、柏基林、柏维扬等。
四川岳池柏氏续谱纪念册一卷,(现代)柏斌武编,1999年铅印本一册。注:该谱是1996年油印本《柏氏族谱》之附册,记载有各支字辈。
湖南祁阳柏氏三修族谱,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永州宁远柏氏续修宗谱,()柏万成、柏万胜、柏万发三户合修,三十年(公元1941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桂郡上塘柏氏重修宗谱七卷,首一卷,()柏选等重修,十四年(公元1925年)玉树堂木刻活字印本
维扬江都柏氏重修族谱四卷,()柏正贵重修,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
七、郡望堂号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时期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魏郡:秦、汉之际刘邦置郡,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其时辖地跨今冀、鲁、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国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内黄县、临漳县、浚县、河北省大名县、魏县、成安县、山东省冠县之间一带地区。北周末年迁治到安阳。隋朝时期改为相州魏郡。唐朝时期改为为相州邺郡(今河南安阳),而魏郡之名则移给魏州。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区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定陶区一带,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堂号
平原堂:以望立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
济阳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海岸堂:以望立堂。
忠恕堂:柏氏宗祠主堂号,源出魏郡。
碧山堂:出自唐朝柏贞节(或柏茂琳)的典故。唐朝晚期时,四川夔州太守(都尉)柏贞节,年轻睿智,聪敏好学,多次立下战功,受到皇帝的嘉奖受封,守卫夔州要塞。体贴民众,爱好文学,出书奏章,留传深广。隐居碧山,人们称谓“碧山学士,柏学士太守,碧山柏都尉等”。大诗人杜甫流落四川夔州,太守热情款待,结为义兄,成为诗友,谊情深远,同卧席塌,多次赠诗留墨以表寸心。如“碧山学士”、“柏学士茅屋”等。有唐朝大诗人杜甫《送柏大世兄》诗:“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后人为纪念,即以《碧山堂》为祠堂号,伊传至今,通用为柏家。如今安徽、江苏,四川、河南、山西等柏氏族人用此堂号还很多,红白喜事,或有家族大的活动都会标明“碧山堂”的封贴等。各地建的碧山堂也风格不同,派行也有所区分不等。安徽泗县碧山堂,由柏法宝于明朝洪武间由山西,临汾府,曲沃县迁至安徽宿州泗县赤山里建村,即今泗县山头镇,大柏街。后在清朝建宗祠,创柏氏学堂,期间重修,在时期被[破四旧]拆除。后人在1990年待又集资重建《碧山堂》复古虹乡八景之一“柏浦荷风园”,重新修定《柏氏家谱》。
八、字辈排行
山东枣庄柏氏字辈:“文士会应永如运学俊昭效宗传继广修敬志成祥”。
山东济南柏氏字辈:“永宗绪方圣会”。
山东临沂柏氏字辈:“自十五世后统一,广建庆树兆,东兴奂立振”。
山东邹城柏氏字辈:“继玉振传学秀井祥广兆”。
山东泗水县柏 氏字辈:“学秀井祥广兆永”。
四川岳池柏氏字辈:“榜仪用学富成先洪义”。
湖北随州柏氏字辈:“长命富贵世代荣华承前取厚治国齐家”。
湖北襄樊柏氏字辈:“印尚从君子文明盛世仁宜培植德修万年”。
陕西镇巴柏氏字辈:“昌宗光先茂培作永发祥成辉云上国万代广荣良”。
江苏金湖柏氏字辈:“本毓传基广安寿福碌长”。
湖南宁远柏氏字辈:“万林维善新□式成”。
安徽泗县柏氏字辈:“茂法大有朝玉秀芳立基盛久培业隆昌”。
河北迁安柏氏字辈:“万树长春青山秀玉林永镇运书香”。
柏氏碧山堂一支字辈:“法翰文仲继太良思世永大有朝毓秀芳立基盛久培业隆昌”。
柏氏一支字辈:“正人井先赵大德家厚坤光辉从宗治明月命运昌”。
柏氏一支字辈:“国禄世学福永万常盛德安荣守成宪明新启廷泽敬忠茂同居传家庆子科”。
九、姓氏名人
柏常,黄帝时有地官(司徒),帝颛顼有师傅柏亮父,帝喾有师傅柏昭。帝尧时,柏皋封在柏(今在河南舞阳县东南),号柏成子。柏,神话传说中的蜀王。《汉·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 ,后者名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
柏高,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山海经·海内经》:“山青水之东,有山名曰:「肇山」有人名曰: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於天。”郭璞注:“柏子高,仙者也。”
柏良器,唐朝时人,他的父亲被安禄山杀死,他立志报仇,少年从军,打了六十多场战,当上将官时,才二十四岁,以后更立大功,做了大官。
柏丛桂,明朝宝应人。洪武时,他上书朝廷建议筑淮堤 ,建 槐楼40里,以防备水患。后来,明太祖皇帝采纳了柏丛桂的建 议。在淮扬一带征用民工56 000人,给他率领修建河堤、槐楼四十 里这个宏伟的工程,大功告成后,乡人称为“柏家堰”。世代造福于 民,流芳千古。
柏文蔚,字烈武。率镇江新军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后被 推为南京临时政府北伐联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安徽都督。4 年在上海参加护国运动。6年在广东参加护法战争。13年以 后,历任中央执行委员、革命军军长、国民政府委员等职。民 国21年日军进攻上海,主张抵抗,为时论所推崇。
西周时,柏国君柏冏曾任周的太仆。
东周时有史官柏堂骞。
汉有柏直、柏始昌。
唐代有左拾遗柏耆,左领军卫大将军柏良器,封平原王。
元代有画家柏子庭、柏招。明代有延安卫指挥史柏英。
清代有著名画家、诗人柏立本,书法家柏谦,画家、书法家、诗人柏古。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蒲华(1839—1911)晚清画家,书法家,与虚谷、吴昌硕、任伯年合称“清末海派四杰”。原名成,字作英,亦作竹英、竹云,号胥山野史、种竹道人,一作胥山外史,斋名九琴十砚斋、芙蓉庵,亦作夫蓉盦、剑胆琴心室、九琴十研楼。浙江省嘉兴人。曾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只得秀才,从此绝念仕途,专心致志于艺术创作,后携笔砚出游四方,以卖画为生,最后寓居上海。生性嗜酒,疏懒散漫,有“蒲邋遢”的雅号。去世后由其好友吴昌硕为他料理丧事。
蒲华与张玉珊大令同受知于万文敏公,入邑庠。工绘事,尤善竹石。其题画行款,不论字体之大小,地位之疏密,无不圆转如意,一气呵成,为历来画家所仅见。壮岁即橐笔出游,客甬江最久,淹寓滬渎,孑然一身,无室家之累。喜蓄古琴,遇即购之,亦奇癖也。著有《芙蓉庵诗草》。吴昌硕序云谓其“搦管写竹石,墨瀋淋漓,竹叶如掌,萧萧瑟瑟,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所作诗类,见于题画,不解思索,援笔立就,疏宕之气,播为天籁。斯真为画家之诗”云云。其画与诗之声价可知矣。
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曾作诗《存没口号十二首》,其中一首为《蒲作英华》:
蒲老竹叶大于掌,画壁古寺苍崖边。墨汁翻衣冷犹善,天涯做客才可怜。朔风鲁酒助野哭,拔剑斫地歌当筵。柴门日午扣不响,鸡犬一屋同高眠。(《缶庐诗》卷三)
蒲华年长吴昌硕十二岁,二人关系在师友之间。吴昌硕对蒲华有相当的了解,他的这首诗就是对蒲华其人、其画和其生活的诗意概括。
蒲华一生贫困潦倒,四处漂泊,以卖画为生,性格放荡不羁,豪壮落拓。
生逢乱世,慷慨悲歌清道光十二年(1832),蒲华生于嘉兴学子弄(今育子弄),家境贫寒。自幼天资聪颖,得外祖父姚盘石器重。道光二十二年(1842),蒲华十一岁,战争的战火烧到乍浦,英军袭击乍浦唐家湾山寨。蒲华曾作诗追忆此事:
此地曾兵劫,归樵拾断戈。野花开废垒,寒日浴沧波。风势雕盘起,沙痕虎渡过。荒凉天险在,凭吊发悲歌。
有人推测此诗乃蒲华青少年时期所作,从中可见蒲华的才情和心情。他亲身经历了战争和太平天国攻战嘉兴,看着国事日颓,战火不断,他忧时伤世,将满腔的忧患之情诉诸笔墨。蒲华后将其诗稿自编为《芙蓉庵燹余草》。星湖逸史读后,感叹“几经兵燹叹何之,豪横人间笔一枝”。
我本悲秋客,伤时泪转多。清樽聊复对,古剑不须磨。裙屐延新爽,风云动浩歌。酒阑酣拇战,霞绮照霜柯。
银灯绿酒唱娇红,剩水残山感慨中。三月玉龙愁作舞,瑶天飞雪撼东风。
虽然清朝的天下只存剩水残山,但日子还得继续过。蒲华自幼读书,也和当时的读书人一样,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咸丰三年(1853),蒲华二十二岁,中秀才,同年与缪氏晓花成亲。晓花亦善丹青,且能诗。夫妻性情相投,感情甚笃。蒲华喜游历,爱交友,时常不在家,晓花绘桃花并题诗以讽喻丈夫,其诗曰:
本来我是画家儿,煆粉调脂擅一时;不绣鸳鸯常弄笔,桃花无语笑人痴。怕牵画孽举毫难,绝世丰姿动艳观。镜影只应鸾自惜,东风拂面昼生寒。
蒲华见而和之:新愁莫罄托莺儿,桃叶桃根晓渡时。恍见隔江春色好,几多绮语了情痴。画欲超群亦甚难,生绡香艳醉中观。青衫红雨春人梦,深感年年旅食寒。
其夫妻间的情趣可见一斑。蒲华视妻子为知己,晓花亦欣赏且怜惜丈夫的才华。日子虽然贫困,却很温馨。可惜好景不长,同治二年(1863),晓花病故,遗下一女。蒲华悲痛万分,他叩问苍天,与妻子的缘分为什么这么短;他借酒浇愁,半醉半醒间,有风吹动,他渴望是妻子的魂魄归来。
在蒲华八十多年穷困潦倒的人生中,与妻子相伴的十年是其一生中最温暖和开心的岁月。妻子去世后,他没有再续娶,至死孑然一身。
天涯做客,卖画为生妻子去世后不久,蒲华就离开了家乡,开始了天涯做客、卖画为生的生活。蒲华身无长物,一支笔,和满腹的才华陪他漂泊江湖。他奔走于杭州、宁波、台州和温州。1881年,蒲华还东渡日本,其书画深受日本人爱重。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画家要生存下来并不容易。蒲华颠沛流离,备尝人间冷暖。朱瑶春在《粗头乱服 地行散仙——蒲华其人其画》一文中提到,蒲华曾寄宿诸暨城隍庙,由庙祝带到当地一些乡绅、地主家里作画,赚取润笔之资。有一次,蒲华正在一位地主家里作画,这个地主看到蒲华的字写得歪歪斜斜,就对庙祝说:我家挂账先生的字写得比他好。后来开饭时,只有地主家一个放牛的陪蒲华和庙祝吃饭。
蒲华的书法放而凝,拙而趣,淳厚多姿。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没有因为时人的轻视、不能欣赏而媚俗取容。《近代六十名家画传》记载蒲华:“书极自负。每告人,我书家画也。”
画画不仅是蒲华谋生的手段,更是其一生的寄托和追求。
蒲华初学画于周闲。周闲字存伯,居范蠡湖,性格简傲。其画浓部密致,似宋人。工摹印。熟悉地方文献。罢官后以卖画为生。周闲的为人与绘画风格对蒲华有很大影响。
中年出游后,蒲华转益多师,博采众家之长。朱瑶春说他:“近取赵之谦、吴让之、傅啸声、姚大梅、陈允升,而后上追青藤(徐渭)、八大(山人),特别是在徐渭的画风里,蒲华找到了寄托情感的凭借。”
蒲华尊重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而是自创新格,以书入画,酣畅恣肆,纵横潇洒。蒲华画花卉,也画山水,尤其擅长画竹。吴昌硕在《芙蓉庵燹余草序》中写道:“尝于夏月间,衣粗葛,槖残笔三两枝诣缶庐。汗背如雨,喘息未定,即搦管写竹石,墨沉淋漓,竹叶职掌,萧萧飒飒,如疾风振林,听之有声,思之成咏。”蒲华赋予竹以生命,观蒲竹让人产生无限的想象。
蒲华在《文苏余韵》册页十四幅的自叙中描述自己画竹的技法与心得:“画竹之法,须于介字、分字,五笔、七笔起首,所谓整而不板,复而不乱。竹干须劲挺有力,忌在稚弱,小枝则随手点缀。无须粘滞。然必悬臂中锋,十分纯熟,庶几有笔情墨情,不落呆诠。由法而化,雅韵自然,切不可失笔墨二情也。”他对于自己所画之竹也极为自负:“胸襟潇洒墨花飞,漠漠风情与露霏。消得尘氛医得俗,从知吾道入精微。”
蒲华虽一生落魄,尝尽生活的心酸,在世时画也不受重视,但他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书画的价值所在,并对自己的作品极为自负,这显示了他强大的内心世界。因内心强大,豪爽落拓,面对颠沛困顿的生活,他仍能矢志不渝地做自己,追求自己所认可的艺术;因内心强大,他对世人有一种悲悯的情怀。
蒲华晚年寓居上海。1909年,上海豫园书画善会成立。蒲华和吴昌硕、杨伯润等各捐书画义卖以赈灾。
1911年,蒲华卒于上海登瀛里之九琴十研楼寓所。因假牙落入喉管,气塞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