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
石楠花进入开花期
标志性的气味又回来了
近日
话题#石楠花又腥又臭为何还大面积种#
冲上热搜
湖北、浙江、江苏、广东等多地
普遍将石楠作为城市绿化植物
这种在南方常见的白色小花
究竟靠什么
每年都能吸引这么多的关注?
它味道不好闻为何还要种?
1
气味独特 “闻了就想吐”
如果不是亲临现场闻过,光看照片很难想象出石楠花到底能有多“腥臭”,毕竟论长相,尤其是远观,它跟当下颜值巅峰期的木绣球以及下图中的女贞极为相似。
来看看网友都是如何“锐评”石楠花的。
有研究认为,石楠花的臭味,主要是精氨酸氧化导致的,精氨酸是一种氨基酸类化合物,当它与氧气相遇的时候,就会释放出令人难以忍受的味道来。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石楠,它的自然分布区涉及近20个省(区、市)。在网上,也可以找到一大堆大家对石楠的“花式吐槽”。
2
好处多多 省心又省钱
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植物,名字本来应写作“石南”,对此,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的解释是:此种植物“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所以得名“石南”。只是在后来的植物著作编写中,通常写作石楠,就这么一路“将错就错”地流传了下来。
既然这种花这么臭,为什么还要种?而且还全国各地大面积种,公园绿地、小区里、高校园区里,哪儿哪儿都是它。
因为它,除了臭,真的就再也找不出其他缺点了!
从城市绿化的角度来看,石楠花是一种“低维护”植物,所谓低维护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省心又省钱。它们树形漂亮,四季常绿,可以观花,细密的小花朵一簇簇聚在一起,非常漂亮;也可以观果,等秋天结果的时候,果实是红彤彤的,就像一只只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给鸟类提供了越冬食物。
园林专家表示,石楠观赏性高、耐寒耐旱、易养护,是非常好的绿化树种。除此之外,石楠还有降尘、吸附周围环境里的有毒有害气体的作用,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石楠花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李白曾写“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广受诗家好评。
相传唐玄宗在杨贵妃去世后,有一天在寺庙里看到了盛开的石楠花,洁白秀丽又端庄整齐,唐玄宗就想起杨贵妃来,因为贵妃生前梳洗的地方叫端正楼,于是唐玄宗便把石楠称之为“端正树”。
石楠花气味虽刺鼻,但并无害。主要还是为了吸引昆虫传花授粉,为自身繁育做长久计。另外,石楠花期其实很短,一般只有15-20天左右。
综合|新华网新民晚报·长三角工作室
来源: 江苏新闻
前一阵子网络上“对食”这个词语突然风靡了起来,那么“対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对食的意思就是古代太监宫女假扮夫妻,在明清时期,这种情况最多。为什么呢,因为明朝末年十万太监,这么庞大数量的女太监全都在宫里呆着,难免会寂寞难耐,什么荒唐事没有。就算是他们有些缺陷,可也阻止他不了渴望家庭生活,没事儿的时候都是这么一帮知己聚集到了一起,也算是人之常情。所以皇上又往往恩赐某些宫女能够选太监合为对食,大致就是做个伴一起吃饭的意思,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假扮夫妻。
假扮夫妻最出名的非熹宗乳母客氏和魏忠贤,这一对“対食”莫属,明熹宗从小是被客氏抚养的,这个客氏竟然产生了有些变态的心思,竟然嫉妒熹宗皇帝的嫔妃,只要熹宗的妃子哪个有喜了,她就要想方设法把这个人给迫害死。除了有一个人皇后她不敢迫害之外,其他妃子她都不放眼里。有的人说魏忠贤没阉干净就进宫了,这个可能性不是特别大,当时这个技术绝对是个毫无差错的活,非常的专业,不能不干净就放你进宫。本来呢这个奶妈的对食可不是魏忠贤,而是他的师傅,魏朝。魏忠贤自从进宫就一直由他师傅罩着提携着他,一步一步把拉起来了。
后来他跟师娘勾搭上了,把师傅也害死了,和跟这个奶娘狼狈为奸,控制朝政,狼心狗肺也不过如此吧。客氏在后台控制后宫,魏忠贤就出面权倾朝野,当时人们就把他们叫客魏,客氏还是排在魏忠贤前面的呢,即使魏忠贤在外面大权独揽,但是见了客氏他也得低三下四的。没有客氏的提拔,他是不可能这么和皇帝搭上线,哪还有这么大的权力?能够这么大影响历史的也只有这一对儿了吧。到了清朝,这种事就少多了,为什么呢,一是因为清朝宫中的人数变得太少,太监不奉旨不准出宫的。但是宫女28岁是可以出宫嫁人的,宫女不用老死宫中,这在以往的朝代可是开了先例。
明朝宫女没出过宫,不能出宫嫁人的一个人过日子未免太凄苦,只能跟太监対食,结成假夫妻。不同的是到了清朝,宫女28岁就能出宫,这些宫女可是见过世面的,出宫了宫外的男人抢着要,她们自然也会把这样的事情藏在心底。
来源:壹读(ID:yiduiread)
图片来自网络
不要感到孤独!中文难学这件事,被老外吐槽已经不是一天两天——
在许多语言里,要拒绝一个人,可以说“等你先学好中文再来见我吧”。
而听不懂一个人所说的话,可以说“你在说什么呢?听着和中文似的”。
以至于法语里“c’est du chinois”(这是中文吧)已经成为了固定用语,爵士歌手赛日·甘斯布还有一首歌,歌名就叫“女人啊,你简直就像中文一样”。
还有法国版“女人心,海底针”的连环画:
更有无数前赴后继的中文学习者,温顺地排着队倒在学中文的沙滩上——
你觉得德语难学?中文说,“你真可爱。” (冷笑.jpg)
蜂蜜和蜜蜂?他们两个听起来完全一样,但是意思却不同?
所以中文到底为什么这么难学?壹读君总结了以下原因:
难写的汉字
汉字对于写惯了字母和单词的西方人来说,是首当其冲的令人头疼。
对于拉丁语系(英语德语法语……)的所有语言来说,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字母。一个英国人,学会26个字母,以及标点符号、空格所有这些句子的组成部分,需要多久?大约一两天。
中文呢?
中文里,并没有和拉丁语系的字母相对应的基本单位。非要说组成语言最基本的“字素”,只好算偏旁部首。可是偏旁部首的数量可比拉丁字母的数量要多得多了,尽管各种字典的分法不一:《说文解字》分为 540部,《康熙字典》分为214部,《新华字典》分为189部,最新出版又变成了201部。
不管是哪种算法,都比拉丁字母的数量多多了,可这还不是汉字最难的地方——
因为即使记住了所有偏旁部首,如何将它们组合还是一个难题。英语的书写是一维的,每个字母挨着从左向右写下去。可汉字却是一个个二维图像:偏旁部首们可以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内一外,还有三个、四个部分拧在一起变成一个字。更甚的是,在组成汉字的过程中,这些部首会被挤压、被拉抻、被扭曲、被异化,最终才能全部被fit进一个方块字中。
所以对于母语是拉丁语系的西方人来说,学英语,隔层纱;学汉语,隔座山。
写了还是不会读
好不容易学会了写字,学中文的人还会遇到第二个当头一棒的难题:写了还是不会读。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是拼音文字,看着一个单词的拼法,就能大致读出它的读音来。
可中文不是因缺思厅,汉语言里会意字的逻辑超乎想象地复杂——
首先说,虽然多数中国人都称汉语是象形文字,但按照语言学上的归类,汉字其实并不是象形字,而是会意字。
象形文字在古中国、古埃及这些文明里都出现过,但是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象形字在现代语言中已经几乎绝种了。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不是有些和中国的还蛮像?
现代汉语经过衍化,从象形渐渐发展成了会意字,从完全的图画转变为方块字,每个方块字由一些“字素”组成。这些字素中,有的会意,有的象声,还有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在那里。
汉字中,有一小部分可以从字形和偏旁部首里大致猜到读音,但是大部分不行。所以对于母语是拼音文字的人来说,学中文相当于学两门语言——一门说的汉语,一门写的汉语。即使会讲流利中文的人,也可能一个字也不认识。(这也是在教育未普及化的中国,文盲率极高的原因。)
语境,一切都是语境啊
初学一门语言时,各位有没有遇到这样的状况,一句话里每个字都认得,连成句子却不知所云?
学汉语的外国人一定遇到过。因为汉字比拉丁语系中的单词语义要模糊许多,乃至于往往单看一个字,完全无法知道指的是什么意思。
往往越常用的字,可能的意思就越多,理解也就越依靠语境。譬如上一句里的“就”字,单拿出来,谁知道在说什么!
更甚的是,看书本文字的难度还是其次。口语中,不仅每个字的意思众多,每个读音可能指代的字也动辄成十上百,譬如一个yuan的音,是公园、人缘、还是类人猿,不联系上下文是猜不出来的。
还有声调?
最令歪果人无法理解的,莫过于中文里的四个声调。同一发音,声调不同还能表示不同意思?(我还没开始说粤语里有九个声调呢……)
目前世界上的所有主流语言中,中文是唯一一个用不同声调表示不同意思的语言。
对于歪果人来说,这必定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关于汉字四声的麦当学法
神奇的语法
每个人说起自己的母语,都会认为自己的母语没有语法。中文有语法吗?除了语言学专业的学生之外,大部分中国人都没学过中文语法。中文似乎“天生”就是这么讲的,选词造句的方式、句子的结构,似乎“天生”就是这么自然。
但是学中文的外国人会沉痛地告诉你:中文的语法难到让人摸不着头脑。
确切地说,中文语法的难处不在于复杂,却在于简单:动词不分人称和时态、词性转换没有变化,没有不规则动词,没有动词单复数之分,没有阴性阳性,不用担心主谓一致……
“我吃”与“你吃”,“今天吃”与“昨天吃”,“我爱”与“我的爱”,没有前缀后缀,一个字用遍各种场合词性。
没有这些复杂的语法规则,中文岂不是变得很简单?
非也。
因为原本可以从词性变形和动词规则里体现的时态和语义,在中文里只能通过语境和少量语气助词来体现。请看以下对话——
“你吃了吗?”
“我还没吃。”
“那你吃点吧。”
“不,我吃不了。”
第一句中的“了”表示完成时,第二句的“还”是副词,表示到现在为止(“还没”相当于not yet),第三句的“吧”表示祈使语气,到了第四句同样一个“了”字,表示可能。
可真应了老子的那句著名的开篇语:道可道,非常道。
壹读君解释到这儿,已经有种吃不下饭的感觉,剩下的汉语语法,只能请诸位自行体会了。
不过!如果你也有外国友人,请让我最后送出一句金玉良言,方能以不变应万变,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定要记好了啊——
参考资料:
1. The Chinese Language: Fact and Fantasy, John DeFranci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 Aspects of Chinese Sociolinguistics, YR Chao 赵元任,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对牛弹琴,是一个很有趣的成语。为什么说它有趣呢?想想看,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居然把一头牛当作唯一的观众,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操琴演奏个没完没了。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很搞笑?这样的脑回路,是不是有点太清奇?
其实,这只是“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的浅层次解析。虽然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其作为笑料,但其中深层次的一些东西,很多人未必能够体会得到。
话说古代有个名叫公明仪的人,是个音乐天才。在他的一双巧手下,那琴弹得,真叫一个行为流水、清脆悦耳,简直就是天籁之音。然而,公明仪弹奏表演的欲望经常有,欣赏追捧的粉丝观众却不常有。这是为什么呢?音乐教育事业不够发达,人们对音乐不够重视,音乐环境不友好,音乐家地位不够高啊。弹琴是个什么东东?能赚钱换饭吃么?如果不能,那弄那劳什子做啥,咱们能不能填饱肚子都成问题呢。由此可见,公明仪有点生不逢时了。
过人的才能没有机会展示,表演的欲望得不到宣泄,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所以,公明仪不会放过任何展示自己操琴技艺的机会,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一个人处于这种心理状态时间长了,难免就会多少有些走火入魔。
某天,公明仪带着自己那架心爱的琴,来到了一处鲜花盛开的芳草地。那天,天高云淡、阳光明媚,令人心旷神怡。此时不弹奏一曲,岂不辜负了这良辰美景?但是环顾四周,公明仪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没有观众啊!正郁闷着呢,公明仪发现不远处有一头黄牛在悠闲地吃着草。没有观众,只能拿这头牛暂时凑凑数了。大约此刻不仅是牛,如果是头猪或者鸡什么的,公明仪也是不会挑剔的。
于是,公明仪就对那头黄牛演奏了一首最高难度的曲子——“清角之操”。公明仪弹得如醉如痴、十分投入,然而那头黄牛却无动于衷,只顾低头吃草。有点纳闷儿的公明仪就想,也许这首曲子的难度大了些,那牛听不懂。不妨换首相对简单、曲调欢快的曲子试试。但是不管公明仪怎么调换曲子,那头黄牛依然是无动于衷,只顾吃自己的草。
自己优美流畅的琴声,在黄牛那里成了耳旁风,这让公明仪如何不郁闷。正郁闷间,一个路人劝慰他道:“先生啊,不是你的琴声不够动听,而是不对那头牛的耳朵啊!”既然这样了,还能再说什么?公明仪只能悻悻地抱起琴走人。如此看来,公明仪不仅有点走火入魔,智商方面好像还存在一定问题。
关于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多数人恐怕只是解读出了说话不看对象的含意。而我认为,这其中还有知音难觅的苦恼。公明仪在对牛弹琴之时,弹出的曲调中,分明隐含着这样的倾诉:哥演奏的不只是乐曲,还是深深的孤独寂寞。如果能有听众众星捧月,人家公明仪何至于对着一头牛使劲?
公明仪大约没有想到,在很久很久以后,对牛弹琴竟然真就成为了现实。不是说某种肥牛,在养殖过程中,是听着音乐长大,因而肉质格外鲜美么?如果公明仪泉下有知,大约会琢磨着如何为自己追讨专利费了。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含意可不是只有说话不看对象那么简单。在这个成语的背后,还隐藏着走火入魔、知音难觅、观念超前等等意思,是不是?
壹点号谷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