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龙江街道观音埔村,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的水利工程,故而得名,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重修,改称"祥符陂"。元符元年(1098年)再度重修,熔铜汁固其基,又改称"元符陂"。天宝陂是唐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是闽中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 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祥符年间(1008~1016年),知县郎简重修,后为洪水所毁,熙宁五年(1072年),知县崔宗臣鸣鼓兴筑,有不至者则罚之,圳长700余丈,灌溉田千余石,后又毁。宋元符二年(1099年),知县庄柔正主持重修,以铁计锢其基,广10丈,灌溉音西镇霞楼村至海口镇梧屿村的十洋之田。更名元符陂。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按察司佥事陈灏又募众重修。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知县欧阳劲、王命卿先后主持修复。清咸丰十年(1860年)秋,洪水暴发,天宝陂被冲决,直至咸丰十五年始修复,曾改名"咸丰坝"。
34年(1945年),竟有人在天宝陂水坝挖一缺口排水捕鱼,致次年受洪水冲击,缺口更大,当时政府拨款60亿元(金圆券)重修天宝陂,但雷声大,雨点小,实际只拨5亿元,这些款目,亦多为那些豪绅权贵饱入私囊,而陂却没有修成。翌年春,十三洋水利协会筹集经费折谷200担、黄金2两,在决口处抛筑块石,长47米,使灌溉得以维持。
龙江有两源:一源在莆田县北部观音坑附近的瑞云山北麓;一源在永泰县东南楼梯石南麓。两源于莆田县西北部汇合,流经大渡口谷地进入福清境内,经东张镇的漈头、岭下、芦岭、溪北、道桥、东门盆地到石坑入东张水库。穿过水库大坝,出真武殿,经宏路镇的东坪、大埔,在石门与北向来的石塍溪之水相汇合,于观音埔又与南向来的关溪之水相汇合,然后进入天宝陂。在县城西门纳入北向来的虎溪、大北溪之水,经音西镇的玉塘、霞楼、倪埔、松峰、松潭,过海口镇的里美、梧光、东峤、后路、晨光,于海口注入福清湾。引水坝系河卵石砌筑,主坝长219米,高3.5米,坝体为台阶式结构,系壳灰黄土浆砌条石滚水坝。它是留存至今的福建省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蓄水、引水和灌溉的功用。
天宝陂美景。黄崇稀摄
鸟瞰天宝陂。何敏摄
说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水利灌溉工程,一般人第一个想到的是四川的都江堰。而在福清,同样有一个“都江堰”,它就是位于龙江流域的天宝陂。作为刚刚“申遗”成功的灌溉工程,天宝陂已有1000多年历史。
悠悠龙江水,巍巍天宝陂。千年天宝陂见证了福清的沧桑巨变,也完美诠释了古人“择水而居”的理念。福清因龙江而兴盛,天宝陂因福清而不老。汩汩清流,润泽着玉融大地,而日益繁盛的福清又反哺龙江母亲河,铺展着人水和谐的画卷。
发现档案
天宝陂位于福清市龙江流域,因兴建于唐朝天宝年间,故称“天宝陂”。时至今日,天宝陂依然完整保存着古有的工程布局,其坝轴线呈东西走向,坝体长216米、高3.5米。坝体引水口设置在大坝右岸,下接19.4公里长的引水干渠,引水流量达每秒1.5立方米,灌溉下游1.9万亩耕地。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拒咸蓄淡水利工程,天宝陂于12月8日晚经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执行理事会通过,入选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第七批)。
历史溯源
独具巧思的灌溉工程
天宝陂的诞生与福清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福清自古以来就干旱缺水,龙江是福清最大的河流。天宝年间,福清地方官员带领老百姓兴建天宝陂。在龙江河畔、五马山麓,工匠们用竹笼拦水,筑木成桩,采山石围堰,砌高陂横江截流,历载建成。宋祥符年间、明万历年间曾先后重修天宝陂。34年(1945年),福清成立十三洋水利协会,再度重修天宝陂。
为最大限度发挥灌溉作用,天宝陂在设计上别具匠心。天宝陂至出海口长19.75公里,河短流急,属感潮河段,水质受海潮影响本不宜灌溉。然而,天宝陂选址在弯道下游河势较高处,上游有足够的集雨面积及水头,可拦蓄淡水,抵御咸潮上溯。同时,利用弯道环流原理,水砂分离,引清水自流灌溉。
如何抵御洪水和海潮的冲击考验着福清筑坝人的智慧。天宝陂坝轴线顺水流方向凸出成拱形,与河道斜交,在右岸处形成漏斗状;右岸的取水口正好处于漏斗嘴,不仅能够调整河道水流,有利于枯水期取水口顺畅取水,而且有意增加坝体轴线长度,使得相同洪水的单宽过流量减小,有效减轻坝体受洪水冲击以及坝脚受海潮上溯的压力。这种工程布置的理念是近现代鸭嘴堰、异形堰等长轴线堰坝的鼻祖。
天宝陂处在赶潮断面上,扼守着龙江的水势,拒咸蓄淡,位置关键、选址精妙,在航运、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控灌着龙江下游的广袤农田。
此外,千百年来,历朝历代治水者励精图治,不但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水利工程技术,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岁修制度。据明代内阁首辅叶向高在《重修天宝陂记》中记载:“水利悉复,岁不能灾。五洋二十五墩,数万人咸被其泽。”
保护传承
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千百年来,位于“中华梦乡”石竹山下、龙江中段的唐代天宝陂,滋养着龙江沿岸的世代子民。得益于历代沿袭的保护修缮工作,时至今日,天宝陂不但完整地保存着古有的工程布局,还依旧在发挥着灌溉作用。
除主体结构外,天宝陂至今保存着宋窑遗址、宋代龙江古桥、元代全国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明代瑞云塔、清代东关寨、林则徐祖居等文化遗存。同时,历朝历代维修天宝陂的故事也为人津津乐道,有唐代高璠建陂传说,有宋代郎简、崔宗臣、庄柔正修陂记载,还有叶向高碑记、传说故事、宗教民俗等。
近年来,福清市高度重视天宝陂申遗工作,加大力度推进天宝陂修复保护和申遗准备。2020年1月20日,国家灌排委将天宝陂列入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首选名单。6月30日,福清市迎接国家灌排委组织国内专家现场评估,完成现场标识展示、申遗视频制作、申遗文本材料撰写、政府对遗产的保护承诺信撰写等工作。仅一个月后,福清市就完成申遗文本视频等材料修改及翻译,并报送国际灌排委。12月8日,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执行理事会,正式公布天宝陂入选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专家点评
助力城市发展、提升百姓幸福感是水利工程的精神内核
福清市博物馆馆长 毛胤云
中国灌溉工程的建设发展伴随和支撑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的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了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效益最突出的国家。延续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都是生态水利工程的经典范例。
天宝陂的修缮保护与当前福清市深入系统推进龙江流域综合治理在核心精神上不谋而合,那就是将母亲河打造成为城市景观轴、生态轴、发展轴,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获得感。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申报与可持续保护利用为契机,深入挖掘并向世界展现天宝陂历史文化,研究总结其科学技术、文化价值及管理经验,对助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全文共2014字)
来源: 福州日报
五月,福清寻古:望一眼天宝陂,心清目明;走一遍龙江桥,豪情满怀;仰一尊弥勒佛,一瓣心香;想一想瑞云塔,乡愁入梦;登一回东关寨,思绪万千;逛一趟黄檗寺,虚一而静;上一次石竹山,美梦成真。
五月,跟着小编一起亲山近水、访古寻迹,去领略大美福清的古韵今风。
第一站:唐陂之美——天宝陂
谢贵明 摄
唐陂·宋桥·元佛·明塔·清寨
听说唐陂——千年天宝陂的美不止一点点
天宝陂位于福清市龙江街道观音埔村,因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而得名,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闽中历史上最早建成的,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列为福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福建省水文化遗产。
它的修建使福清大面积农田得以旱涝保收,为福清农业发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它还衍生出了丰富多彩、具有福清本土特色的水文化,包括文艺、传说、宗教、建筑、民俗等。
谢贵明 摄
天宝陂引水坝为河卵石砌筑,台阶式结构,主坝长219米,高3.5米,为壳灰黄土浆砌条石滚水坝,集雨面积85平方公里。灌区涵盖龙江、海口等地的14个行政村以及东阁华侨农场、三华农业园等,总灌溉面积达1.9万亩。是闽中历史上最早建成,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蓄淡拒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
明万历年间,时任内阁首辅的福清人叶向高在《重修天宝陂记》中写道:“自古循吏为民造命,莫不以导水兴利为第一义。” 千百年来,天宝陂发挥着蓄水、引水和灌溉的功用,是福建省最古老的水利工程,经久不衰、为民造福。
谢贵明 摄
福清自古以来干旱缺水
天宝年间,福清地方官员带领老百姓,开始兴建天宝陂。在龙江河畔、五马山麓,工匠们用竹笼拦水,筑木成桩,采山石围堰,砌高陂横江截流,历载建成。
宋祥符年间,知县郎简主持重修天宝陂;宋元符年间,知县庄柔正搬到天宝陂旁大树下审案,败诉者,罚其搬石修陂。
明万历年间,周大勋周文遴父子分别奉知县欧阳劲、王命卿之命,先后重修天宝陂。
34年(1945),福清成立十三洋水利协会,重修天宝陂。
天宝陂老照片
天宝陂的选址非常的精妙,体现了古人的治水智慧。天宝陂处在赶潮断面上,扼守着龙江的水势,拒咸蓄淡,位置关键,上游有足够的集雨面积及水头,可拦蓄淡水,抵御咸潮上溯。
谢贵明 摄
其次是坝体布置巧妙,采用东西斜向与轴线顺水流方向凸出成拱形的方式,使坝体长度大约增至河流宽度的3倍,泄流能力加大、上下游水位落差缩小,承受的水流冲击力减弱,增强了抵御洪水能力,延长了堰坝生命周期。
天宝陂陂首(堰坝工程)主要包含拦河坝、泄洪闸、进水口三大建筑物,陂首坝底系鱼鳞卵石砌成,坝身以条石砌筑而成,呈台阶式结构,坝高3.5米,坝体长216米,其中150米为唐至明代所修的旧坝。引水口设置在大坝右岸,下接19.4公里长的引水干渠,干渠引水流量达每秒1.5立方米。灌溉渠道主要为天然土渠、天然石渠、硬化渠等。
所有这些,无不闪烁着中国古老哲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智慧之光。
时至今日,天宝陂周边城市建筑林立,但依然保存古有的工程布局。
谢贵明 摄
END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福建新闻联播、福州新闻网、壹福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