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三年后周武王去世,留下了五个儿子,长子是姬诵(周成王),三子是叔虞(唐叔虞),其中当时姬诵还是婴幼儿,《史记》记载是“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所以才有周公旦代天子摄政。这段历史看似没有问题,但如果结合周武王年龄来看,却充满了诡异之处。
周武王去世时,大约已经50多岁,长子姬诵当时还在襁褓之中,那么岂不是说周武王50岁左右时才有第一个儿子?
姬诵与叔虞母亲都是邑姜,周武王的正妃,根据姬诵的年龄反推,周武王娶邑姜时的年纪应在40岁之后。以周武王的身份地位,在他娶邑姜之前,应当已有正妻与诸多侍妾,乃至已有子女,但为何姬诵才是长子、邑姜才是唯一正妻?
其实,上述诡异现象的背后,可能极为血腥残酷,让人细思极恐,只不过被史书隐藏了起来。
周武王上述疑问的背后,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他的享年,因为如果他享年只有20多岁的话,上述疑问就不是问题。但从文献记载来看,周武王至少享年50多岁。
演义小说中喜欢神化文武二王的年龄,将两人都视为百岁老人,其文献来源于《礼记》,其中记载“文王九十七乃终,武王九十三而终”。但周武王伐纣3年后去世,即90岁时带领一群老头,打败了年富力强的纣王,怎么看都不可能,所以这种说法可以一笑了之。
相比之下,《竹书纪年》记载的“武王(享)年五十四”则比较可信。根据史书记载,季历(文王之父)被杀两年后,周文王出兵攻打殷商,此后13岁生伯邑考,15岁生周武王,以及“西伯盖即位五十年”等来看,周文王享年大约60多岁,因此周武王享年54岁比较合理。
由于当时13岁就可以结婚,因此周武王享年54岁,临死时他的长子理论上年龄有41岁。然而史书记载得非常明确,周武王最大的儿子是姬诵,最大的女儿是大姬。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一共有五子,长子是姬诵、次子是邘叔、三子是唐叔虞、四子是应侯、五子是韩侯,还有一个叫大姬的年龄未知的女儿,其中除了姬诵与唐叔虞母亲是邑姜之外,其他子女母亲是谁没有记载。其中,在武王伐纣后,周武王找到了帝舜的后代陈胡公,然后将大姬嫁给了他,因而按照当时婚龄推算,大姬年龄不会超过13岁。
因此,周武王的儿子,基本都是50岁之后出生的,典型的老来得子,而且要么不来,一来就是五个。
无论从当时结婚年龄,还是从正常逻辑来看,周武王在50岁之前,都不大可能只有“大姬”一个女儿,而在50岁后突然生下五个。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周文王去世时,周武王为41岁。如果当时周武王没有儿子的话,预示周武王将来也未必能生下儿子,那么周文王为何传位给他,如此岂不是给周国将来传承埋下隐患?
可见,在姬诵之前,周武王理应还有其他子女。于是,这不得不让人疑惑:为何史书却记载周武王长子是姬诵?事实上,当这件事与姜子牙联系起来之后,就存在了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可能。
姬诵与唐叔虞的母亲是邑姜,那么邑姜到底是谁呢?《左传》记载得非常明确,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姜子牙长子)、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姬诵之子)。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魏晋皇甫谧、杜预等都认为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
纣王释放周文王之后,姜子牙才投靠周国,具体时间大约为周文王在位第43年之后。由于周文王在位50年,周武王在位13年,因此姜子牙投奔周国时周武王大约34岁。所以,周武王娶邑姜时,肯定是34岁之后,之前他至少已有正妻。
显然,邑姜背后站着的是姜子牙,周武王为了拉拢姜子牙而娶邑姜,本质上是与姜子牙联姻,双方进行更深入的利益捆绑。联姻的原因,就在于姜子牙的身份与作用,详情见下:
首先,姜子牙投靠周文王后,“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是周文王手下头号功臣;周武王继位后,“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辅”,还尊姜子牙为“尚父”,因此这时姜子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更是伐纣大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先生。随着姜子牙地位越发重要,为了让双方更加信任,于是周武王娶了邑姜,这属于古今常见的政治联姻。
其次,姜子牙投奔周文王后没过两年,周文王就越过商朝藩属吕国而攻打位于山西长治的黎国(耆国),详情见下图,而姜子牙是吕国王族后代,因而姜子牙应该是能左右吕国政局的大人物,史书对他身份记载可能有误。鉴于此,姜子牙有着强大的背景,周人要伐纣的话,就非常需要拉拢姜子牙。
由于姜子牙非常重要,为了将他彻底捆绑在周人的战车上,于是周武王采取高规格联姻的办法,立邑姜为正妃,立姬诵为继承人,让姜子牙与周人命运相连。
按照常理推测,在邑姜、姬诵之前,周武王已有妻儿子女,那么周武王、姜子牙如何处理他们,以确保邑姜为正妃、姬诵为继承人的安排呢?无疑,这一问题细思极恐,或许他们不愿接受这样安排而发动被杀,或许被周武王、姜子牙直接杀了等等。
至于其他妃子生的三个儿子,或许应该是姬诵出生之后,无人威胁到姬诵的地位时,邑姜、姜子牙自然也就无所谓了。
其实,以史书对周武王、姜子牙的记载来看,他们极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武王伐纣中,《逸周书》的记载是“流血漂杵”,周武王俘虏了30多万殷人,将朝歌收刮一空,还派兵四处攻打周围商人势力,杀伤无数,与儒家笔下的“仁义”形象截然相反。西汉《说苑》中记载武王克殷时,周武王向姜子牙询问如何处理朝歌殷人,姜子牙回答说全部杀掉、不留一个活口。由此不难看到,周武王、姜子牙都不是什么善人,而是心比铁硬心狠手辣之人。
总之,周武王50岁之前无子,50岁之后连生五子,这一诡异现象,或许真是极端的生育问题,或许背后隐藏着血腥的,或许还有其他可能,到底怎样如今已经很难说得清了。但从周朝上下层出不穷的父子相残历史来看,极为典型的是周幽王为了传位姬伯服而要杀姬宜臼(周平王),因而周武王杀死妻儿为邑姜让路、以进一步拉拢姜子牙的可能性极大。
参考资料:《史记》等
(说历史的女人——第216期)
谈起姜子牙,对于中国人而言,几乎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那么说起周武王基本上也都知道他是周朝(西周)的开国之君。这可能主要归功于《封神演义》的广为传播,当然这一段历史基本上也比较有名。姜子牙和周武王堪称中国古代史上的君臣之典范,是后世帝王将相学习的榜样。但是,在姜子牙和周武王之间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人,是个美若天仙的女人,我们多数人都不太了解。今天,“说历史的女人”就和各位小伙伴一起来分享一下他们中间那个经常被忽略的美人。
此女叫邑姜,关于他的具体出生年月情况,在史书上没有准确的记载。不过她有5样特点却有明确记载:
第1个特点是她的美貌,邑姜长相美丽端庄,是“窈窕淑女”,属于非常耐看的美女,也难怪当时周公和召公都曾给周武王介绍女朋友,但周武王一个都没看上,后来才得知,原来周武王因早先见过姜子牙的女儿,早已对其一见倾心,希望娶来做妻子。后来周武王终于得到姜子牙的同意,取到了这个自己心仪的美人,但结果证明周武王不但有选择贤才的眼光,还有选择贤妻的眼光,正是因为他娶了这样一位妻子,才使得他死后,他的江山在这位妻子的协助下得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过度和发现。
第2个特点是她的政治才能,其实在上面已经略有提及,邑姜的政治才能一方面是受到家庭的熏陶,因为他老爸姜子牙就是一位超级牛人,另外估计跟遗产也有关,邑姜虽然是女性,但颇具政治头脑和远见。最明显的是事件就是,她老公周武王去世后,新继承王位的儿子周成王姬诵年纪还很小,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国家大事,而更为令人不安的是,他还有一大批能力过人、威望出众的叔叔、兄弟和大臣。因此他的王位是危机四伏的,一些事情处理的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不可思议的后果,当时除了周武王留下的两个比较有名的大臣周公和召公之外,作为周成王之母的邑姜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特殊的作用。
但是周成王姬诵因为身体不好,只活了35岁就挂了。接着继位的是他的儿子,也就是邑姜的孙子,即西周第三任老板周康王姬钊。但是因为姬钊也年少,难以独撑朝事,而此时的邑姜刚生过一场大病,但她仍然站出来耐心教导孙子,一要尊重大臣,二要勤勉学习,三要严格要求自己,四要爱民如子。姬钊在老太后邑姜的教导下,一天天长大,逐渐磨练成熟起来,后来做出了非常不俗的政治成绩。
邑姜虽然早年丧夫,但她品德高尚,虽为女性,但才能出众,以德服人,尽心尽力辅政两代儿孙君王,使得周成王和周康王两朝政治清明,国家强盛,被史学家评为“成康之治”(或成康盛世)。这其中邑姜的功劳,不能忽略。要知道,在后世,太后和太皇太后干政乱政最终导致国家败亡的事件是屡见不鲜的,所以邑姜的作为是值得赞美的。
第3个特点是她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发明胎教的女性。史载邑姜在周武王还活着,她身怀六甲的时候(腹中胎儿为周成王姬诵),“立而不跂,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意思就是邑姜在怀孕的时候站着的时候,不用脚尖踮地,坐着的时候也不歪歪斜斜,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不懈怠放任自己的性情,就算心情不好想发脾气,也坚决不口出恶言去伤害别人,故此,这才是真正的胎教呀!
关于邑姜这一段胎教的记载,流传甚广,不但在历史上影响了很多女性,使得很多女性都以此严格要求自己,甚至在今天仍然被视为胎教良方,因为连心理学家和胎教师都认为邑姜的这些胎教经验非常有科学道理和依据。
第4个特点是邑姜和周武王一共生了2个儿子,都是贤明的国君。长子即周成王姬诵,次子为叔虞。这个叔虞的名字“虞”字颇有来历,根据《左传》记载,说周武王和邑姜同房的时候,梦见天帝对周武王(另有记载是对邑姜)说:“你生的这个儿子,要取名‘虞’,我还要把唐地赐给他。”后来等邑姜临盆生产后,这个叔虞的手心掌纹恰似一个“虞”字,所以周武王就遵从天帝的旨意给这个儿子取名为虞。
后来,叔虞被封在唐地,做了唐国的国君。他在这里政绩非常突出,受到了广泛的赞扬。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叔虞在唐国的一些政治传统,被他的儿孙们继承了下来,因为他儿子迁居到晋水之边,改国号为晋,因此叔虞被称为晋国立国和三晋文化的创始人。而叔虞治国的政治精髓综合起来就是六个字,即尚公、尚法、尚贤。这一点为后世史学家所称道。
第5个特点是邑姜死后的墓葬。作为一个王后,(严格来说,是先是王妃,后是王后),她在死后的墓葬是非常独特的,规格是非常高的。不过邑姜的墓葬一直是个谜,直到2013年,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的联合发掘之下,终于在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发现了邑姜的墓葬,在其中发掘出土珍贵的青铜器文物279件,但是有一件非常罕见,即龙纹的四角青铜簠,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是高领袋足鬲,这些文物都非常少见和珍贵,堪称国宝级别。
通过这5个方面,我们基本已经大约了解了邑姜这个伟大的女性,她生前的作为被誉为是一个女政治家的作为,她死后也得到了非常高的待遇,除了高规格的墓葬之外,她还得到了后世的广泛纪念。尤其是在山西,也就是她的次子叔虞及后代所立国之地,在这里,邑姜受到非常高规格的纪念,人们因为纪念叔虞的功劳,从而尊封其母邑姜为圣母,同时建立了邑姜庙,而且香火旺盛,人们常来这里祈福还愿。但邑姜一直被人们忽略的主要原因大概就是因为她老爸是姜子牙、她老公是周武王,因为这两个男人的光环太强大,把她给遮盖了。不过她死后被封圣母,而且墓中还出土一国宝级别的陪葬品,也足见后世对她的纪念了,总算弥补了“女人总是在历史中缺位”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