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周边的朋友一起再学《易经》,根据我们的学习计划,都是先初过六十四卦。我也是闲极无聊,跟上时代,让更多初学易经的朋友能在闲暇之余对易学64卦有个基本了解,制作了一些视频,希望通过视频听阅读,通过我的努力对你有些许帮助,当然刚开始学习制作视频,也不是做的很好,请你动动手点击关注给予支持,让我也有点继续向前的动力。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易经,了解了核心六十四个卦象,上经三十卦,和下经三十四卦,完了易经上经卦的三十卦。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上经卦:
整部上经以天道为主线,展现事物初始、发展到最终成功的整个过程,以乾、坤开始,坎、离结束,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为月;离为火为日;揭示世间万物都离不开天、地、水、火这四种基本因素,描述了万物生于天地,经过蒙昧时期的成长,历经社会兴衰的循环,讲的是自然社会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简单来说,《易经》上经讲的是天道循环的法则,阐述的是宇宙星辰,自然流转生发的大道规律。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天地生万物,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天地孕育了万物。所以乾坤两卦成为《易经》的开始。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物之始生也。” 天地是万物的根本,天地孕育万物后,万物开始生长,盈满世间,诞生将遭遇无比的艰难和危险。所以,乾卦、坤卦之后是屯卦,屯卦就是说的万物始生之难,万事开头难!
“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 蒙就是蒙昧,稚就是幼稚。万物初生,它一定是蒙昧、幼稚的,就好比小孩子都是需要启蒙。所以屯卦之后是蒙卦。
“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 “需”就是饮食,即需求。就是万物在获得了启蒙之后,有了认知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欲望,各种各样的需要。故蒙卦之后是需卦。
“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有了需求,就一定会产生争执,故需卦之后是讼卦。
“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当人们之间产生了争执,后面就兴师动众,靠武力战争来解决问题。故讼卦之后是师卦。
“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开战也是比较麻烦的,大家争执开战对大家都不好,不如坐下来谈谈,可以妥协,可以协调,从此和好如初了。故师卦之后是比卦。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 人们比对以后,开始磨合组队,大家一起做事,慢慢就会开始有些积蓄了,故比卦之后是畜卦。
“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 有钱有积蓄之后,千万要记住,要践行天道,跟大家分享,而不是独吞。故小畜卦之后是履卦。
“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君子践行天道后,万事亨通,便能持盈保泰。故履卦之后是泰卦。
“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 物不可能一通到底,一定会遇到一些障碍。故顺境(泰卦)之后,必定会出现逆境(否卦)。
“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 一件事情不可能永远是闭塞不通的,因为事物本身会自己调整,自我修正。大家同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困难自然能度过。故否卦之后是同人卦。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少数志同道合的人以共同的理想,同心合力,结合在一起,很多人开始认同并前来归附,这个状况我们称之为大有。故同人卦之后是大有卦。
“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什么都有了,还贪得无厌,就好比水缸里的水都满溢出去,大有得来不易,在大有的状况之下,要想继续持盈保泰,就要提醒自己谦虚、谦让,凡事退一步想。故大有卦之后是谦卦。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 一个人有了很大的成就,还能很谦虚低调,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能够做到事先有所准备。故谦卦之后是豫卦。
“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 能预见未来,自然就会有人要跟随你,要随着你走。故豫卦之后是随卦。
“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 以喜随人,一直做老好人,一定会造成的现象。故随卦之后是蛊卦。
“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 很多事情开始都是小事,如果不处理,都会变成大事。故蛊卦之后是临卦。
“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事情小的时候,大家都不容易注意到,大了,所有人都会能看到观察到。 故临卦之后是观卦。
“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事物大了之后,就会更多的人加入,一起推动事物向前,但也会有那么一少部分人,会存心作梗。这种作梗和阻碍,就是噬嗑的一种现象。故观卦之后是噬嗑卦。
“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 “苟合”苟且相合的意思,当物之间有异议不能苟合时,这时就需要对事物进行修饰,让大家都能接受。故噬嗑卦之后是贲卦。
“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事物修饰到了极致,虽然会比较顺利亨通,但是这种亨通是不能长久的,最后终于走投无路,这种情况就是“剥”。故贲卦之后是剥卦。
“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阴阳消长是自然的规律,事物都不能终尽,复代表万物的重生和再生。故剥卦之后是复卦。
“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 真正懂得了复卦的道理,他就知道了克己、复礼、归仁。不断地、好好地反省自己,恢复正当的道路,才能无妄。故复卦之后是无妄卦。
“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 人做到无妄,自然会走向一个大有的境界。故无妄卦之后是大畜卦。
“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 大有之后就容易蓄积了财富,然后就想好好地享受保养。颐,颐养的意思。故复卦之后是颐卦。
“《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 不养则不可动,一开始想要享受就容易出问题。故颐卦之后是大过卦。
“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从平常走入非常,又从非常步入平常。两种状态就像阴阳的不断地转化,水流川流不息、变动不居的,也会产生危险。故大过卦之后是坎卦。
“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当陷入危险的时候,人心总是想变换,翻转,就会想办法解决、远离危险。故坎卦之后是离卦。
《序卦传》“乾、坤者,阴阳之本始,万物之祖宗,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离为日,坎为月,日月之道,阴阳之经,所以始终万物,故以坎、离为上篇之终也。”
自此,上经三十卦已经讲完了。
本文根据曾仕强曾老讲义整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易经六十四卦中,上经30卦,下经34卦,并非对64卦平分成上下经各32卦,这是什么道理?
通过分析易经上下经各卦卦象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上经30卦,大多由乾坤坎离这四个基本卦组成,只有随、蛊、颐、大过四个卦例外;下经34卦,则大多由艮、震、兑、巽四个基本卦组成。
在先天八卦图中,乾坤坎离四个卦处在四个正位,南北东西,也称四正卦,而兑、震、艮、巽四个卦处于四个斜角方位,东南、东北、西北、西南,也称四隅卦。可见上经卦和下经卦的各卦分布是有以上的基本特点的,当然也有少数例外。这是易经的基本精神,有常例就有例外。
上下经在排卦中这样取象体现了怎样的特点?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上经从乾坤到坎离,看起来是30个卦,实际上只是18个卦,而下经从咸恒到既济未济,看起来是34个卦,实际上也只是18个卦,这样就是上经18、下经18,合起来是36个卦,为什么呢?
这又需要先从最早的64卦方圆图来看一下,按照64卦方圆图,以乾卦做中心点,向左逆时针的话,乾、夬、大有、大壮。。。,显然与易经排序是不一样的,如果从右边顺时针排起的话,乾、姤、大过。。。。显然与易经排序也是不一样的。
可见易经的排序,并非按照卦的每一爻依次变化而来,仔细研究其规律,可以发现,它是按照两个卦相综或相错一路排下来的,不是相综、就是相错,这样两个两个一路排下来。
我们把它整理一下就会发现,上经有6个卦乾、坤、坎、离、颐、大过,它们是没有综卦的,或者说,它们的综卦就是它们自己,其余的24个卦,正好是两个一对,互相成为综卦,正好12对,12加上6个无综的卦,正好是18个卦;下卦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综卦的只有中孚和小过,其它的32个有综卦,两个综卦算1个的话,正好是16个卦,加上2个无综的卦,正好也是18个卦。
这种精神对中国人的思想有何影响?就是我们重视实质上的平等,而不计较形式上的平等,正好易经上下经的数量,表面上看起来,不是平分的,但实际分析起来,却是平等的,这就提示我们,看问题,做事情,要追求实质的公正,而不要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公平。
可是现在我们受西方影响,只求表面上的平等,而非常严重的忽略了实质上的平等,这是不好的现象。我们为了方便,把卦序歌看一遍,就会发现,上经,前两句12个卦,从天地交合生出万物开始,一直到有了泰和否的观念,刚好是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之后就有了人类的很多不同的观念,从同人、大有开始,一直到坎离,把人类如何走向高度文明的发展,表达的清清楚楚,十分完备。这些以乾坤坎离为基本卦的上经30卦,象征着自然规律、天道,人应该效法天地水火的自然规律,坚守正道。
而下经主要以兑、震、艮、巽四个基本卦构成,也叫四隅卦,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规律它是以正为主的,可是人类要小心了,我们人类都有偏离正道的倾向,经常会有很多邪念,我们不断要反省,使自己重新回归正道,其实上经就说了一句话,不管你处在什么状况,都要坚守正道,而下经四个隅卦所演义的各个卦,则告诉我们,人世的现象大多都是歪斜不正的,而我们的人生目标就是要以“修己”为本,重新使人类回复到正道上来,当前的社会,看似是人们都追求的法制社会,但实际上,人类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价值没有了,就是说人的感情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疏远了,所以下卦第一卦就讲感情,即,咸卦,而是无心之感,很纯真的一种感觉,而不是有心之感,只有这种感情才是持久的,所以第二卦就是恒卦。
【成语名字】: 朝乾夕惕
【成语拼音】: zhāo qián xī tì
【成语注音】: ㄓㄠ ㄑ一ㄢˊ ㄒ一 ㄊ一ˋ
【成语释义】: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成语出处】: 先秦《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终日勤奋,不敢松懈。
【近义词】: 焚膏继晷、夜以继日
【反义词】: 饱食终日、尸位素餐
【成语例句】: 若想具备精金美玉一般美好的人品,就一定要经过炼狱般的煎熬与锤炼;要想建立改天换地那样大的功业,就必须有一段兢兢业业、殚精竭虑、朝乾夕惕的奋斗过程。
【成语故事】:
《周易》中的“周”,指“周代”;“易”,指“变易,简易,不易”的意思。《周易》为群经之首,原为古代占筮之书及其解说,后被列入儒家经典。《周易》包括经、传两部分。《经》有时称为《易经》或《古经》,是在专门从事卜筮的巫史们的长期经验和记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传》是战国时人对经的解释说明,又称《易传》。《易经》分为六十四卦,《易传》分为七种十篇,汉代学者称之为“十翼”,“翼”即辅翼经文之意。
《周易》第一卦是乾卦,指天,其实是借天来说明当时对人生的一种认识,重点不是天,而是人。乾的上三画即上卦、外卦,和下三画即下卦、内新实横的阳爻,是由八卦的乾重叠而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根据这一形象所进行的含义上的阐述,称为“象”,据传是孔子所作,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在《周易·乾》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大意是:“从太阳升起,君子就应该奋发努力、自强不息,太阳落山,君子就应该反省当天有没有过失、错误,如此才能突破困难险境而不至于遭受危害。”
【成语寓意】:
《周易》兴盛于殷周之际,承载着周人对殷商灭亡教训的反思,充满了“小邦周战胜大邦殷以后,面对混乱局面的政治焦虑”,故其文多述忧危之事,言辞多危亡之语。《周易》以此“危辞”来警醒人们须常怀戒惧之情,心存忧患之思。
祸患灾难与人类同行,而忧患意识是人类对实际生存状况生发出的一种主动性意识和理性反思,是对天灾人祸的预判与防范。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忧患意识都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只有日日勤勉努力,日日反思过失,才能突破困难险境而不至于遭受危害。
【成语辨析】:
朝乾夕惕—焚膏继晷—夜以继日
“朝乾夕惕”与“焚膏继晷”“夜以继日”意义相近,都有珍惜时间,没日没夜地勤奋努力的意思。区别在于“朝乾夕惕”除指勤奋外,还包含有谨慎的意思;“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则偏重指勤奋而不知疲倦。
【逸闻趣事】:
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进士出身且有用兵之才,在川藏一带平叛屡建功勋,康熙末年授定西将军、兼理川陕总督,一意依附当时还是雍亲王的胤禛。胤禛即位后,年羹尧备受宠信,累授川陕总督、太保、抚远大将军,爵封一等公,一度具有全国近八成军队的调配指挥权,权倾朝野。年羹尧又因妹妹是雍正的妃子,开始居功自傲,雍正忍无可忍,终动杀机。
雍正三年(公元1724年)二月,出现“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天文奇观,臣僚均上表称贺,年羹尧也上表。但年羹尧的贺表中出现了两个瑕疵,一是字体潦草,二是将“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此语意为终日勤慎,就是写倒了意思也不变,这却给已对年羹尧动了杀机的雍正提供了一个求之不得的极好借口,雍正借此当庭对年羹尧大加斥责。那些对年羹尧有怨怼的人见皇上带了头,便群起而攻之,于是年羹尧被劾成九十二条大罪,由抚远大将军降为杭州将军,进而被令自裁,亲族、同党或斩首或流放或贬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