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紫微斗数

梦到有人给我钱(梦到有人给我钱我没要)

时间:2024-01-24 18:52:19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落马官员梦到被查,醒来翻《周公解梦》

按理说,入党时宣誓对党忠诚的他们,不该背离初心、忘却使命;

按理说,获得提拔晋升被委以重任的他们,不该以权谋私、贪图享乐;

按理说,接受过教育警示的他们,不该明知故犯、以身试法;

但行差踏错的人生没有那么多“按理”,一着不慎便成了悔之晚矣的那个“案例”……

四川宜宾市筠连县原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卜薪智

案例

卜薪智,男,1968年10月生,四川筠连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1月加入中国,曾任筠连县原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2022年4月,接受筠连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2年7月,卜薪智因严重违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22年11月,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41万元。

案情

“大错已经铸成,人生没有后悔药,现在想想,倘若当初自己没有收那些钱,一切该有多好啊,功劳摆在那里,党和人民会记住,可是收钱后一切都变了,还谈什么功劳,人生永远被打上了耻辱的烙印。”留置室内,卜薪智痛心疾首,却早已于事无补。

忘记初心

心态失衡陷“局”中

“小时候家里很穷,日子过得很苦,组织给的平台成就了前半生的我,工作中我敢于斗争碰硬,成就了一番事业。”在调任粮食系统之前,卜薪智曾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深知贪欲之害。但是,在换岗后,他却没有坚守住自己的初心,“贪腐病”悄然滋生。

2007年底,卜薪智调任筠连县原粮食局局长,需要他签字批准的事多了,酒局应酬自然也就多了,看到老板们吃大餐、喝好酒,卜薪智心向往之、艳羡不已,认为“‘有滋有味’的生活才不负此生”,逐步从浅“尝”辄止演变为躬身入“局”。

“这个老板能给我多少好处?这个单位是如何的有权力,有哪些权力?我该怎样‘用好’我的权力,怎样才能权钱相济?”成为了身陷“局”中的卜薪智思考最多的问题。

胆大妄为

将项目作为“摇钱树”

在一次县级储备粮采购中,卜薪智收到某粮食供应商送上的5万元“感谢费”之后,他惊喜地发现“只要有项目,就有人来找你,就有人来给你送钱”。

悟出这一“生财之道”,卜薪智开始想方设法“研究”项目,费尽心思“优化”方案,打着“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的幌子,顺利拿下城北粮站的开发和粮库新建项目。那这棵“摇钱树”怎样才能更好地“开花结果”呢?卜薪智开始紧锣密鼓地组织招标,此时,工程承包商胡某进入了卜薪智的视线。

为了争取筠连县海瀛粮油工业园主体工程项目和海瀛粮油工业园低温粮库项目,胡某找人牵线,把自己“引荐”给了卜薪智,在了解到胡某的“态度”和“诚意”后,两人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卜薪智承诺在项目承建、款项划拨、项目验收等方面为胡某提供帮助。2014年至2016年,胡某心照不宣地先后六次“拜访”卜薪智,两年时间内,卜薪智共收受胡某所送“感谢费”184万元。其中,在2016年底,卜薪智一次性就收了胡某所送现金100万元。

“那个时候的疯狂难以想象,收到100万元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我迫不及待拿回家,那天晚上我看了好多遍,觉得‘人生得意须尽欢’,这种事情又不能与别人分享,于是独自一个人在储藏室开了一瓶酒自我庆祝,看着那两个装钱的袋子开怀畅饮,喝他个一醉方休,我边喝边想,想到我小时候太穷了,现在看着我老卜有多牛、有多能干……”忏悔书中,卜薪智写道。

为了让自己手中的权力最大程度“变现”,在不归自己分管的领域,卜薪智也会趁机“拔毛”。2015年至2017年,在中储粮、县储粮采购,粮站地块开发,粮站院坝租赁以及招商引资、资产收购等方面,都能看到卜薪智“勤劳”的敛财身影。

经查,2014年至2021年,卜薪智共计受贿230余万元。

信仰泯灭

不信马列信鬼神

更可笑的是,卜薪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将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命运拴系于封建迷信,其党性原则、政治信仰、道德防线早已丧失、崩塌。面对组织调查,卜薪智一边求算命先生指点迷津,一边抱着“难道我就一定会出事”的想法,自我安慰、心存侥幸,企图躲过“劫难”。

据卜薪智描述:“我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赚’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心里很激动,那天晚上我梦见我被纪委调查,一下惊出冷汗,醒后我立马去翻了《周公解梦》,看了后我觉得没啥问题,便安安心心上班去了。”吃下“定心丸”的卜薪智却不知“鬼神”这根救命稻草不“救命”,一帆风顺的仕途,不是靠《周公解梦》翻出来的,而是靠自己脚踏实地走出来的。

随着粮食领域专项整治的强势推进,心里有“鬼”的卜薪智整天靠酒精来麻痹自己,请过好几个算命先生占卜自己是否会有牢狱之灾,在进行了反复的心理斗争后,坐如针毡的卜薪智终于坐不住了……

“向组织投案自首的那天晚上我睡了一个好觉,是近段时间以来睡得最踏实的一个晚上。”留置室里,卜薪智如释重负。

案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曾经的为国守粮者,如今靠“粮”吃“粮”,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任性妄为,拿粮食工程项目当生意谈,同商人老板“亲”“清”不分,将“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置若罔闻……卜薪智没有将党员干部的优秀品质从一而终坚守下去,面对形形的诱惑,底线尽失,红线乱踩,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歧途愈行愈远。

党员干部一定要心明眼亮,切莫入“局”,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想一想“为谁掌权、替谁执政、给谁服务”的问题,想一想这顿饭“能不能吃”、这杯酒“能不能喝”,进一步厘清交往边界,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部署要求上来,以实际行动服务保障“国之大者”。

——筠连县纪委监委

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 刘阳春

转自:廉洁四川

来源: 南方新闻网

我们这里的年轻人·匠心故事丨给飞行器“瘦身”

图①:张卫红(右一)和团队成员探讨科研进展。图②:朱继宏(右一)和团队成员在做实验。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1克,有多重?

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可以给出答案:约为一个纽扣、一根塑料吸管,或者一粒花生米的重量。然而,对航空航天领域科技工作者而言,1克重量,或许意味着要用一生去探索。

1克,对动辄以吨计的飞行器,真的那么重要吗?

提运力、降能耗、减成本,就像钱学森先生曾说过的:“航天器一个零件减少一克重量都是贡献。”

20多年前,35岁的张卫红辞去国外高校终身教职,重返母校西北工业大学,投身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当年的青年学者,如今已近花甲之年,并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卫红培养的西北工业大学空天结构技术创新攻坚团队,多年来潜心钻研“飞行器轻量化”,有力支撑了我国空天科技发展。

他带领的团队,更是朝气蓬勃——187名成员中,80后、90后是绝对主力,35岁以下青年超过90%。所有人,都奔着一件事——“为减轻每一克重量而奋斗”。

时光的指针,拨回到1999年。18岁的朱继宏正读高三,在保送择校时,他早就有了主意:“去西工大,当科学家!”

这位朝气蓬勃、志向远大的大学生,让刚回国不久的张卫红颇为欣慰。在他的悉心栽培下,朱继宏硕士毕业后赴欧深造,继续钻研航空航天工程,学成回国,加入导师团队。

一个盛夏傍晚,张卫红接到电话:南方一家研究所研制的某型号飞机,需重新设计机翼结构。他打量了一圈团队成员,决定派朱继宏、谷小军前去支援。“年轻人嘛,要多锻炼。大胆试、大胆闯,我对你们有信心!”

那时,朱继宏是青年教师,刚到而立之年,而谷小军还在读硕士研究生,缺乏实战经验。第一次接到这么重要的任务,两个年轻人既兴奋又期待,坐着火车一路南下。

南方的盛夏,溽热难当。因为研究所搬家,临时办公室安排在旧仓库里,头顶的大风扇吱呀作响,仍然驱赶不走成群的蚊虫与滚滚的热浪。两人提着行李刚到,顾不上条件简陋,迅即投入“战斗”。

“设计机翼结构,得跨过‘模型处理、网格划分、载荷评估’这‘三座大山’。”在朱继宏看来,前期建模尤其难,“就跟盖房子一样,要是有一根木桩没搭好,房子就塌了。”

两人早出晚归,忙活了半个多月,却一直进展不大。深夜,月朗星稀,办公室旁的小河上映着月光,微风拂过,波光粼粼。“眼看着水面上的月牙‘长’成了满月,可咱们的设计任务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谷小军耷拉着脑袋,有些泄气。

朱继宏也不多言,小声鼓励:“咱们再加把劲!”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两个年轻人攻克关键节点,思路立马顺畅了许多。紧接着又苦战了两个月,终于出色地完成了设计任务,让机翼成功减重近百公斤。

从夏到秋,凉意驱赶了暑热,谷小军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蜕变”。

在攻坚中接受历练,团队里的年轻人,就这样一步步成长。

一次,某大型运载火箭需要“一箭多星”方案——即设计一种合适结构,把几颗卫星支起来。张卫红带领团队里的年轻人,埋头设计了几个月。

“当时,有几公斤的重量,怎么也减不下来;几赫兹的频率,怎么也提不上去……”参与攻关的谷小军记忆犹新。有一天,大伙儿正苦思冥想,有人突然灵光一闪:“谁规定,卫星的位置必须一成不变?要不,咱给卫星‘挪挪窝儿’,跟随结构一起设计?”

大家都觉得眼前一亮,可以试一试!公式推导、方程求解……一番论证后,卫星找到了合适的“新家”。

“重量减了下来,频率提了上去,整体结构高效顺畅!”朱继宏兴奋极了,“这看似简单的‘协同优化’设计思路,是在多少个通宵达旦后,才换来的灵光一闪啊。”

如今,朱继宏已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正为祖国培养更多的青年才俊。谷小军也已成为副教授,是团队里的中坚力量。

给飞行器“瘦身”,创新设计是关键,先进制造是保证。团队里的85后青年科技工作者杨昀,钻研的正是“把设计图纸变成现实”。

“在空天制造领域,零件有两个特点:轻薄、整体化高。”杨昀介绍,“轻薄自不用说,整体化高可减少连接件的数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减重’考量。”

不过,薄壁整体件制造难度很大——尺寸大、易振动、加工效率低。有一次,一家制造厂加工飞机某零件,因为形状不规则,最薄处仅3毫米,一个零件加工下来,用了35天。

“病因”在哪儿?杨昀带着几名学生,开始“查体”。“为掌握机床、刀具、原材料等的特性,我们需要采集各类参数。”杨昀记得,仅机床的参数,就反复测量了上千次。

3个月后,“药方”开出——师生新建的力学模型,优化了工艺,提高了加工效率。“如今加工零件,只要15天。”杨昀兴奋地说。

日常科研,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此前一段“卡壳”的经历,让杨昀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航空零件,加工时材料容易变形。团队里的年轻人反复尝试,变形误差范围仍超出0.1毫米。

这还不算,最让人头疼的是——加工零件时,用同一个计算模型、同一套加工参数、同一套加工工艺,每次的变形幅度都不一样。

“咋回事儿?”实验室里,师生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

杨昀决定请教导师张卫红。过了一天,导师打来电话:“你们建的力学模型中,可能有一项参数并不是固定值。”

一语惊醒梦中人。杨昀带着学生一一排查,发现问题可能出在毛坯原材料的参数上。

“每次加工,都用同一种原料,来自同一个厂家。我们就想当然地以为,这项参数是固定值。”杨昀解释道,实际上每批次的毛坯料,力学性能都可能有波动。“于是,我们把固定参数,替换成了数值区间。找准‘病灶’,模型很快得到优化。”

这些年来,导师的渊博学识和扎实功底,杨昀已多次领教。最让他感佩的,是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勤奋敬业、一丝不苟。

一次,张卫红出差回来,把论文修改意见递给杨昀——那是航班上的一个清洁袋,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原来飞机上找不到纸,张卫红便就地取材,出差途中的点滴时光,都不肯浪费。

杨昀也秉承了老师的认真劲儿,他常常和年轻学生们一起做研究,在制造厂里蹲点调研,在实验室里忙到深夜。

浩瀚苍穹中,卫星的天线与太阳能电池板,犹如一把“伞”,徐徐打开。在奔向遥远的星辰大海时,“伞”越撑越大。为给卫星“瘦身”,这把“大伞”不配备传统驱动装置,仅靠一种智能材料便能自动展开。

这幅图景,34岁的张亚辉设想过无数次。“空天结构团队”里的这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多年来研究“空天智能变体结构”——尝试在创新设计、先进制造等“飞行器瘦身攻略”之外,探索一种“更遥远的未来”。

不用外力,自动变形。什么材料,这么神奇?

“它叫形状记忆合金,能‘记住’自己原来的模样。当温度改变时,它会根据需求,主动改变形状与强度。”张亚辉说,“我天天打交道的就是这种合金,知道它刚柔并济,‘记忆’超群。”

2021年秋天,张亚辉在《智能材料与结构》选修课上,介绍了这类合金的应用场景。他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你们负责设想,我负责帮你们实现。”

大三学生陈禹丞的“金点子”,让张亚辉感叹后生可畏。

“卫星的天线或电池板,能否用智能材料,做成扇子形状?”这个00后小伙子思路活跃,“扇子‘展开比’很大,收起来很小,又轻又方便。”

“在太空展开一把扇子,这个想法很新颖!”得到老师肯定,陈禹丞很受鼓舞,他一头钻进实验室里,查资料、测数据、设计方案……

几个月的努力,换来了初步方案。方案交给老师后,陈禹丞满心欢喜。不料张亚辉一针见血地指出:方案“好看”,但不够实用,“上天的东西,不能忘记‘轻量化’的初衷,要‘死抠’每一克重量。”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老师的教导,陈禹丞心悦诚服。

又经过两年的探索,陈禹丞的“金点子”迈出了实验室原理样机的第一步:这种超轻量化装置,自主展开近1米时,所用的驱动材料仅重1.6克,相关专利申请已被授权。新的学期,陈禹丞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朝气蓬勃的“空天结构团队”里,又多了一名00后青年才俊。

自2008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后,张亚辉15年来潜心科研,记录实验数据的电脑文件越来越多。

就像数据的点滴聚垒,“空天结构团队”里,每一位成员用科研热情聚垒成了靓丽的“青春图景”。这些年来,团队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今年还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梦,在云霄之上,在星辰大海。“轻量化,是飞行器永恒的追求”,“空天结构团队”逐梦的步伐,将永不停歇……(高 炳)

来源:人民日报

梦到去世的亲人,好事还是坏事?有三点暗示!

2023年9月21日13:03:44,作为一名博主,我很高兴能够与大家分享关于梦到去世的亲人的话题。梦是我们意识与潜意识交织的产物,它可以是对我们内心深处想法和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梦到去世的亲人,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不安。那么,梦到去世的亲人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解析这个问题。

梦到去世的亲人可能传递着一种安慰和抚慰的暗示。亲人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当他们离开后,我们常常产生无尽的思念和伤感。而梦境可能是我们潜意识中对于这份思念的回应。在梦中与亲人再次相聚,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依然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无论生死隔离,亲情永存。这种梦境给予我们一种心灵上的抚慰和安慰,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中逐渐接受失去亲人的现实。

梦到去世的亲人也可能预示着某种警示或者启示。梦境是我们潜意识中的故事,常常蕴含着我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感知与理解。当我们梦到去世的亲人,他们可能通过梦境向我们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或者警示。他们可能希望我们注意某些生活中的细节,或者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一切。因此,当我们梦到去世的亲人时,我们应该警觉到其中所蕴含的深意,以此为我们的人生指引。

梦到去世的亲人也可能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释放和情感处理。亲人的离去常常给我们带来巨大的伤痛和悲伤。然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各种杂事和压力所困扰,无法完全释放这些情感。而梦境是我们情感宣泄的一个场所,我们可以在梦里与去世的亲人进行对话,表达我们内心深处的思念和情感。这样的梦境有助于我们释放内心的困扰,减轻情感负担,为我们的心灵净化提供了一个机会。

梦到去世的亲人既有可能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慰与抚慰,也有可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与警示,同时还是我们情感释放的一种方式。在面对这样的梦境时,我们应该理性地思考其中的含义,并且结合我们自身的情感与生活经历进行分析。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的梦境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因为它们可以为我们的成长和内心的平静提供帮助。让我们在每一个梦境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当梦到去世的亲人时,我们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解读和理解这种梦境的暗示。

梦境是我们潜意识中对于过去经历和情感的反映。梦境可能是我们对于逝去的亲人的思念和回忆,以及我们对于与他们共同度过的时光的缅怀。这种梦境并不一定具有特殊的暗示,而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亲人的感情的延续和抒发。这样的梦境可以成为我们与亲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让我们在梦中与他们再次相聚,从而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的离别。

梦境也可能反映我们内心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面对亲人的离去,我们常常会对生命的脆弱和有限性感到深深的触动。这样的梦境可能是我们试图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存在。通过与亲人在梦中的相聚,我们可以更好地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目标,进而更加珍惜和感悟眼前的一切。

梦到去世的亲人也可能是潜意识中的一种解脱和放下。亲人的离去常常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和伤痛,我们常常无法释怀和忘记。而梦境可以是我们潜意识中试图解脱和放下这些负担的一种方式。通过在梦中与亲人再次相见,我们可以有机会与他们告别,向他们表达我们的感激和祝福,最终实现情感上的解脱和疗愈。

梦到去世的亲人既可能是一种情感的延续和抒发,也可能是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同时还可能是情感解脱和疗愈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境和梦境的细节来理解其中的含义,并结合我们自身的经历和内心的感受进行分析。无论怎样,这样的梦境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因为它们是我们与亲人之间情感纽带的延续,也是我们与自身内心对话和疗愈的重要机会。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梦中与亲人的相聚,让我们的梦境成为我们心灵成长和寻找平静的道路上的指引和助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