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18-08-29 17:22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高婷婷
胡则,字子正,初名厕(963—1039)浙江永康人。宋端拱二年(989)荣登进士榜,开八婺科第先河,宋太宗赐名则,官至北宋权三司使(代理计相),被尊称为“胡公”、“胡公大帝”。
胡则为官四十余年,逮事三朝(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十握州符(先后出知浔州、睦州、温州、信州、福州、杭州、池州、永兴军、陈州、杭州十个州郡);六持使节(任江淮、京西、广西、陕西、河北、江淮六路发、转运使);选曹计省(权三司使);历践要途(曾任许田县尉、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提举两浙榷茶事、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六部郎中、侍郎、集贤院学士、右谏议大夫、三司度支副使等)。宋景祐元年以兵部侍郎在杭州致仕。宝元二年(1039)逝世,天子震悼,敕葬杭州西湖龙井源。
胡则出身寒素,不忘初心,立志高远。他筹督军粮、遣返役夫、智去虎患、整治钱荒、睦邻怀远、重辟平反、力保庄田、治理钱塘、改革盐法、兴教重才、勤廉为政、忠君爱民、敢于担当。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他虽年已古稀,仍直言极谏,奏免衢婺两州身丁钱。百姓感恩,敬之若神。
范仲淹为胡则作墓志铭:“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胡则先后受到了宋太宗、元成宗、明太祖等十位皇帝的封赏,“天下有胡公庙三千”。
1959年8月21日,主席接见永康县委书记,称赞胡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北宋时期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的一名清官”。
2003年6月1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总书记视察永康,登上方岩,号召“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座右铭”。
2016年3月15日,中纪委网站推出《浙江金华胡则: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读书至乐 教子至要》专题,从为官、做人、家训多个方面展示胡公精神。
胡公——秉正崇善,福民益邦,百姓铭记,万古流芳!
一、 太宗赐名
胡则,字子正,初名厕,宋乾德元年(963年)八月十三出生于婺州永康库川(胡库),民间尊称胡公。他出身寒素,年少时出就外傅(学手艺),酷爱读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纳土归宋,胡厕弃艺就学于库川私塾、五峰山寺、方岩僧舍。“购经史,属文辞”,勤学苦练,品学皆优。端拱二年(989年)荣登进士榜,开八婺科第先河,宋太宗御笔去厂,赐名为则。胡则欣就《及第》诗,“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立志报国。
二、 遣返役夫
宋咸平二年(999年),胡则(37岁)任河北路贝州节度观察判官。此时,贝州倾力支前已是民困物乏,朝廷又令修筑该州的新乐、蒲阴两县城防,每县抽五万民夫。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胡则为民请愿,奋笔上书,力劝停工:高垒深沟,不如民心团聚。两县城防非急务,民生却更困苦。若百姓疲于奔命,则天下真危矣。亟待与民休养生息。此奏引起朝内激烈争论,经胡则极力争取,皇上最终准奏,十万民夫得以回家,农耕得以恢复。
三、 整治钱荒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胡则(49岁)任屯田员外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时逢大宋闹钱荒,铜钱匮乏,经济萧条。胡则入矿井、探铸场、进市坊,明察暗访,摸清结症之所在:官吏贪腐、管理松弛、矿难频发。他肃吏治、重人才、修章法、治矿山、整钱监,清正勇为,恩威并施,实现安全增产、铜质提高、钱荒缓解、朝廷增收、百姓受益。史称:查信州矿事诏治罪,缴池州吏匿铜数万斤。朝廷褒赏,百姓额庆。
四、 睦邻怀远
宋天禧三年(1019年),胡则(57岁)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有番船在琼海搁浅,向琼州府求助未果。胡则认为,番商所贸之茶叶、瓷器、丝绸诸物,外邦甚销,开拓海路,利我华夏。当即允其贷。属下劝阻,公曰:人有难,应相帮;远邻求助于大宋,置之不理,岂是大国风度焉?!胡则以自身担保,令借三百万。番商如愿,一年后十倍还。朝廷彰表胡则:胸襟阔广、敢于担当、睦邻怀远、为国增光!史曰:救番船,十倍还,朝廷嘉焉。
五、重辟平反
宋天禧三年(1019年),胡则(57岁)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有宜州上报重犯十九人,提请秋后处斩。胡则细阅案卷,疑点隐现,意往当地复核。往宜州山高路远,那里又涨洪水、传疾疫,属下劝阻。胡则认为人命关天,岂可草率。他不顾自身安危,毅然前往宜州明察暗访,重实凭据。确认十九疑犯中有九人,虽有罪,但罪不致死,遂予纠错。史载:时有大水,公不虑患,而特往辨之,活者九人焉。
六、 三保庄田
宋天圣三年(1025年),胡则(63岁)任福州知州。福州原有大片海涂、荒滩,太宗时授券予民耕。后因朝廷财政紧张,欲将福州一带庄田升值变卖,引发当地佃农群情激奋。胡则一经上任,即查明实情,上奏保田。然奏章旋被驳回,胡则再深入察访,二次奏本,又被驳回。胡则义无反顾,三次奏本,慷慨激昂:民有疾苦,剌史当言之;而弗从,剌史可废矣!胡则三保庄田之举,终引起皇上重视,下旨租赋减半,宽限至三年。三年后又予全免。佃农感激。
七、 治理钱塘
宋天圣四年(1026年),胡则(64岁)任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当时的杭城,水患肆虐,民不聊生。胡则上任的第三天,即带幕僚、工匠勘察钱塘。发布的第一道知州令,即修建钱塘堤防。他运筹帷幄,身体力行,终于将钱塘潮水驯服,潮患变成了水利,也为几十年后的另一位杭州知州苏东坡治理西湖水系打下了基础,才有了后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美景。《咸淳·临安志》载:神,姓胡名则,婺之永康人。守杭有惠政,在郡时独无潮患。
八、 改革盐法
宋天圣八年(1030年),胡则(68岁)升任给事中、权三司使(代理计相)。时值大宋连年盐荒,胡则建议“盐政改官卖为商售”,可招来一片反对声,认为有辱圣人治国之道。盐荒无解且更烈。胡则力排众异,再奏《通商五利之法》:一能解盐荒,二能增税源,三能利百姓,四能通有无,五能益和谐。言之有据,切中时弊。仁宗准奏,新盐政施行。盐荒缓解,朝廷增收,百姓称便。史称:十月,诏议盐法,画“通商五利之法”上之。
九、 奏免丁钱
宋明道元年(1032年),胡则(70岁)为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当年江南大旱,赤地千里。胡则上奏:永免江南十四州的身丁钱。不少朝臣攻讦胡则只顾百姓的粮袋,不管朝廷的库袋。胡则毫不动摇,详述民众之困苦,尽诉丁钱之积弊。皇上为三朝元老、古稀爱卿——胡则的忠君爱民情怀所动,下旨:衢婺两州身丁钱永远免除。胡则山呼:万岁圣明!并挥笔立就《奏免衢婺身丁钱》七律诗一首:“六十年来见弊由,仰蒙龙敕降南州。……臣今未恨生身晚,长喜王民绍见休。”
十、 范公作铭
宋天圣九年(1031年),胡则(69岁)出知陈州,时范仲淹(43岁)为陈州通判,胡则以国士遇之。范仲淹十分钦佩胡则勤廉为政,忠君爱民,果敢担当的品质,敬之为师长。宝元二年(1039)六月十八,胡则寿终,享龄七十有七。天子闻而悼之,进一子官,敕葬杭州钱塘县南山履泰乡龙井源。范仲淹作胡则墓志铭:“富宇量,笃风义,轻财尚施,不为私积”;“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方岩胡公殿香火
方岩庙会
市领导在方岩胡公祠祈福迎新年
婺剧《清正胡公》剧照
学习胡氏家训
编辑:高婷婷
石阶旁的花枝,抖落一身的秋风,树梢间穿进来的阳光,把它包裏着,亭亭玉立。从方岩山南边往上,石阶在山腰豁口处拐了个急弯,贴着岩壁,突然的陡峭起来。费力地走过“百步峻”,站在峻上的“步云亭”往下看,楼宇低矮,连片着黑瓦,来时的路,弯曲着从树林间进去,再从树林间出来,藏头露尾,断断续续。
来时经过的“罗汉洞”,也已在眼下。罗汉洞嵌在岩壁之上,口宽洞长,如巨岩上的一只天眼,自然天成。相传当年开山祖师“正德禅师”,就在罗汉洞修行。禅师得了洞前山泉的滋养,汲取了方岩山的灵气,到年老时,还如水中蛟龙,亦如山中猛虎。后人称罗汉洞前的清泉为“蛟龙泉”,也称“虎跑泉”。
出了步云亭,走上了“飞桥”。飞桥内傍削壁,外临深涧,七盘八转,凶险异常。圆拱的“天门”,就建在两岩对峙飞桥顶头的最陡处。这时的台阶,坡陡如梯,前人的脚跟,会碰到后人的鼻尖。圣地与世俗在此分开,天门下是平常百姓的人间烟火,天门上是古圣先贤的安座之地。有一幅对联:“天生奇境窥大地,门设雄关瞰山河”。一语中的,把方岩山与天门的雄险描述得入木三分。
一阵喘息身后传来,我侧身让了让,只见一只猪头端坐在箩筐上,徐徐从下往上移。一对粗大的黄香,挂在扁担的另一头。挑着猪头的中年男子,额上沁汗,正努力地登着台阶。猪头与大香同行,走上了方岩山,就有了灵性,佛一般肃穆庄重。想来男人是还愿去的,挑着的担子见证了他的竭诚。一定是之前许下了心愿,或是为财,或是为人。从他铿锵的哟喝声和有力的脚步中,他已经心想事成。为财财源昌盛,为人药到病除,要么更是添上了新丁。
天王殿上,四大天王炯目圆睁,分立殿的二旁。“增长天王”身着青色,手持宝剑。利剑所向披靡,斩尽阳世妖魔。“广目天王”身为红色,一条小龙紧握手中。神龙吞云吐雾,呼风唤雨,方岩山方圆百里风调雨顺。“持国天王”身穿白甲胄,琵琶紧抱怀中。向天诉求民间疾苦,为百姓弹唱归佛修身。“多闻天王”身披绿色,一把宝伞不离左右。在伞地张合之间,调节阴阳,天下良田岁物丰成。
过了天王殿,山路忽见平坦,一条“天街”店铺林立,热闹非凡,方岩山顶来得猝不及防。这就是方岩山的奇特之处,整座山平地拔起,茕茕孑立,四周崖悬壁峭,险峻幽深,山顶却又是峰平涧浅,苍翠重叠。在高空俯瞰,方岩山犹如一座擎天大柱,永康的山水大地,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地牵连。
游客来时,匆匆走过天街,着急去往“胡公庙”,急着要拜见圣人“胡公大帝”。我没有进胡公庙,去后山小坐片刻,先让凉风吹干汗水,让雾水洗净灰尘。后山清静,一木一草,有了香火长年地熏陶,容易让人凝眉深思先贤古人。
胡则,字子正,永康人。少时就果敢有才气,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胡则北宋为官四十七载,历任三朝。力仁政,宽刑狱,减赋税,除弊端,惠黎民。所到之处,清正廉明,政绩斐然。他曾犯颜极谏,请求皇帝免除衢、婺二州的人丁钱。百姓为了纪念胡则,在其少年读书之地,建“胡公庙”膜拜。
胡公庙建在方岩山顶的“广慈寺”旁。广慈寺,早在有胡公庙前几百年,就已建成。大殿分前、中、后三进,坐北朝南,飞瓦画栋,气势雄伟。能在广慈寺旁建庙,当然是胡公的殊荣。胡公亡故百年后,宋高宗为胡公赐“赫灵”庙额。从此天下皆知,敬若神明,尊称“胡公大帝”。而广慈寺,有了胡公大帝,香火更加鼎盛。善男信女上了方岩,先拜见胡公,再进广慈寺烧香祈福。有了胡公大帝的保佑,香客有祷就答,有求必应。
每年农历八月十三,是胡公生辰,直至到九月,方岩山举行庙会。作为祭祀胡公的重头戏之一,就是表演“打罗汉”。罗汉班以村为单位,多时同一天在山顶的班,就有几十个。开始时头旗翻动,喊声阵阵,接着刀、枪、叉等鱼贯而出,罗汉拳,叠罗汉,八卦阵、龙门阵都在其中。锣鼓,乐队,呐喊,地动山摇。庙会后,各班背着胡公的像,回村里举行活动。所到之处,大小村庄摆猪、鹅供奉。百姓对胡公的敬重,深入人心。
后山的古树,植入了胡公的筋骨,生长得坚韧,刚毅。好树生好风。山上的风,几下吹过,人就好似沐了浴更了衣,上山时的劳累,很快冰消瓦解。按规矩,我也先进了胡公庙。这不是我第一次进庙,但后山的休憩凝思,对胡公有了更多的了解,跨进庙门之时,更增加了一分谦卑。在胡公的像前,想起了名臣范仲淹为他的上司胡公作的铭:“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广慈寺内,香火缭绕,人群低声了好多,没有了寺外的喧闹。一座人高的大钟,挂在通道处,看着进进出出的香客。打理寺院的出家人,不停地撤下才插上的蜡烛,以便尽快迎接新的施主敬香。跪在菩萨面前求签的女子,合着双眼,摇着签筒,神情专注而虔诚。如果能求得一支上上签,也不枉她不远千百里来一回。一支签符落地,女子紧握着主宰命运的签符,紧张地向解签书的先生走去。
许完了愿,读懂了签书,慢慢走回“天街”。天街的东北尽头,“千人坑”碑亭赫然在眼。这是发生在方腊起义时期,为纪念惨痛地战争而立的石碑。那年,大批官兵被永康揭竿而起的义军,追赶得无路可走,逃上了方岩山。残军关闭天门,设卡顽抗。义军找到了一条通往山顶的石缝,准备沿沟攀爬突袭官兵。深夜,义军架起人梯,脚蹭崖壁,手挽长藤,向岩顶前进。就在即将跃上岩顶之时,被官军发现。官军投石放箭,砍藤纵火,疯狂镇压。几千义军功败垂成,全部坠涧阵亡。站在千人坑边,面对高深莫测的悬崖,腿脚发软,不寒而栗,深为英勇的义军垂泪。
天街的另一头,连接着去南岩的天桥。天桥凌空而跨,步步惊心。站在天桥上,侧耳细听,似能听到方岩山下“五峰书院”传来的读书声。书院是南宋永康学派的发祥地,大思想家朱熹、永康状元陈亮曾经在此讲学。书院被五座山峰包围,山间涧水如烟,奇石卧波,清逸秀丽。游人踏入其中,如穿越时空回到了宋朝。几分笔墨,写不下才子朱熹留存的《朱子大全》;几多上书,陈亮三次狱进狱出为天下。在永康文化的发展中,五峰书院占了重要的一席。
我在天街上看中了一种很小的哨子,竹木做的,这是我们年少时的玩具。学着小时的样子,在天桥上吹响哨子时,古刹警世的钟声,也敲响了。钟声洪亮,浑厚悠长,久久回荡在方岩山上。胡公是人,不是神,他是方岩山的魂。主席为胡公题字,言犹在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了胡公魂的方岩山,是永康人的一道脊梁。脊梁不折不挠,巍然耸立。五峰书院的读书声,借着方岩山坚如磐石的脊梁,顺着山脉,像血液一样流淌到每一寸土地上。方岩文化在每一寸土地上生根发芽,最后植入到每个永康人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