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教材分析:
《静夜思》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之一。这是一首古代诗歌,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诗歌通过描绘一个人在深夜思考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清净宁静、自身思绪纷乱的感悟。通过妙语连珠的描写,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古诗词,对于诗歌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相对较弱。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从简到难,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静夜思》的内容和作者。
2. 掌握会认和会写课本的生字。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意情感。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中的夜晚场景和人物情感。
2. 掌握要求会读会写课本的生字,理解并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隐喻。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谜语引起学生对月亮的兴趣和想象。
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掌握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
3.书写指导: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写字。
一看结构
二看笔画
三看笔顺
4.朗读分析诗歌
教师解释诗歌中重要词句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与情感。
5.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合作学习法:学生共同朗读、讨论和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通过谜语引起学生对月亮的兴趣和想象。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端,导入激起了同学的学习兴趣,才会让老师教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学的也游刃有余。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红色的字是本节课的生字,全班拼读
2.将识字放置于古诗当中拼读认读,做到了随文识字,降低了学习难度。
3.交流识字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一种识字的方法与途径。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利用偏旁、组词等方法识字生字,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积极的态度中完成生字的认记,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掌握要求会读会写的生字)
三、书写指导
1.出示会要求写的生字,仔细观察,哪些地方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
写字: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观察才能写好字。
一看结构
二看笔画
三看笔顺
2.教师重点指导:
(1)教师示范写。
(2)学生独立临写。教师提示写字时的坐姿与执笔姿势。
(3)教师巡视。
四、朗读诗歌:老师先进行朗读,床前 明月光 举头望明月
疑是 地上霜 低头 思故乡
1.男女生上下读词语,边读边想一想:读了这些一上一下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古诗里面的上句和下句特别讲究这样上下两两相对,这样在读的时候,就显得特别有节奏,这是古诗的一个特点。
2.师生配合有节奏地读古诗,感受古诗的节奏美。
一可以再现生字,在读中巩固;二可以发现古诗上下两句词语两两相对,感受古诗的节奏美。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与情感。
3.请学生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教师讲解:(古时候水井是方形的木头做的,四周围上围栏有好几米高,防止人们掉下去,它的形状和古时候的床特别像,因此古代井栏又叫银床,所以床在这里不指睡床,而是银床(井栏杆),这就是古代的语言和现在我们说的不一样的地方。
4.这么多的意思仅仅用了20 个字就写出来了,体会古诗的凝练。
五、布置作业。
①完成7个生字的书写。
②正确流利的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标题:《静夜思》
关键词:李白、生字
来源:人民日报
从理论上深刻阐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面向群众深入浅出地阐释这一历史进程,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以生动的故事讲解时代课题,以朴素的语言阐释深刻道理,力求以一种新的呈现方式讲清、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和发展前景,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清晰、具体而生动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兴起于对西方资本主义“坚船利炮”挑战的回应,而且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民族复兴运动。以现代化的方式重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进而实现民族复兴,构成了战争后中国历史的雄壮主题,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奋斗与思考、光荣与梦想。洋务运动的破产、戊戌变法的夭折、辛亥革命后的困境使先生意识到,应“按照自己的社会情形”,寻找一条“驾乎欧美之上”的现代化道路。真正找到这样一条道路的是中国人。新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之际,同志提出并探讨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同志明确提出并初步构想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新时代以来,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在长期探索、反复比较中得出的时代结论,是对如何实现民族复兴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的科学解答。《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用“人间正道是沧桑”概括这一艰难曲折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形象而生动。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在“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一章里写道:“马克思主义不仅激活了中华文明中的优秀因子,把中国引向了现代化进程,而且它作为对西方现代化批判的思想成果,引领中国突破传统现代化的窠臼,走上了一条更为理性、更为人文、更为光明的现代化道路。”这条“更为理性、更为人文、更为光明的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这一分析深刻而准确。如果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社会空间,那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文化空间。“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的关键所在。
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如此内涵丰富的理论与实践,必然能够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能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指出:“正是基于对现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把握,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它以‘坚持中国领导’起首,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向,贯通‘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落脚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结论正确而全面,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特有的概念、范畴和表述方式。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也是如此。但是,要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说服人,在群众中真正发挥作用,就不能仅仅用概念解释概念、从范畴推演范畴,还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表述方式讲清、讲透中国式现代化的道理学理哲理。理论阐释不能仅仅成为理论家之间的“对话”,更不能成为理论家个人的“自说自话”,重要的是同现实“对话”、同群众“对话”。一方面,从群众中发现实际问题,并使实际问题升华为理论问题;另一方面,用科学理论解答实际问题,用通俗语言向群众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使群众真实地感到,我们与中国式现代化同在、同行、同呼吸、共命运。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
《人民日报》(2023年09月14日09版)
副词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的虚词。
一、副词的类别
1.有的表示程度,例如:
非常、绝对、极度、十分、最、顶、太、更、极其、格外、分外、一直、才、总
2.有的表示范围,例如:
也、都、全、总体、总共、共、统统、仅仅、只、光、一概
3.有的表示时间,例如:
已经、曾经、早已、刚刚、正、正在、就、就要、将、将要、曾、刚、才
4.有的表示顺序,例如:
首先、其次、接着、然后
5.有的表示频率,例如:
常、常常、每、每每、频频、频繁、往往
6.有的表示判断,例如:
必、必须、必定、准、的确、一定、必然、
7.有的表示揣测,例如:
未必、大概、恐怕、或许、差不多
8.有的表示否定,例如:
不、非、没、没有、不用、未、别、不要
9.有的表示情态,例如:
恍惚、恍然、忽然、猛然、公然、欣然、毅然、豁然、淡然、漠然、特意、大肆、肆意
10.有的表示语气,例如:
难道、决、岂、反正、也许、大约、大概、果然、居然、竟然、究竟
11.有的表示地点,例如:
处处、随时随地、遍地、漫山遍野
二、下面再罗列一些副词:
随即、随手、各个、可是、不要、大多、多半、死活、共同、到底、到处、多方、时常、更加、好像、从此、当真、莫非、刚刚、对面、大小、老大、先后、照样、刚好、一向、赶忙、回头、来回、也许、正好、早晚、一共、再三、赶快、连忙、本来、左右、长短、尺寸、从来、只是、亲自、要紧、完全、原来、永远、真正、分别、非常、非得、非分、根本、格外、经常、急忙、高低、向来、另外、自然、高低、向来、接连、大力、千万、最好、全都、赶紧、赶趟、只好、亲手、多么、至少、重新、特别、逐渐、逐步、仍旧、未免、历来、干脆、绝对、迟早、尽量、确实、的确、仅仅、趁机、越发、轻易、不了(liǎo)
三、副词的语法属性。
(一)副词不虚
副词属于虚词,但它有时一点都不虚。一般副词不能单说,必须附在其他词语上,但“不、别、没有、马上、也许、大概、一点儿”等在一定语境中可以单独成句。
(二)副词难于严格分类
可以对副词进行大致的分类,就像以上我给归属11类一样,但很难严格的分类,因为有的副词同时具有多种副词类别的作用,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体会。
(三)副词中的同音词现象
副词当中出现的类似于其他词类的词,实际上是同音词。有些词看起来像实词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或代词,但实则是副词,这实际是同音词带来的问题。比如,在“他自然不知道老李的下落”“四十岁左右”中“自然”“左右”是副词不是名词,在“分别会见两拨客人”“死活不肯去”中“分别”“死活”是副词不是动词,在“好歹来一趟”“干脆别去了”中“好歹”“干脆”是副词不是形容词,在“一抓就灵”“千万别去”中“一”“千万”是副词不是数词,在“多少人上当了”“几多风雨”中“多少”“几多”是副词不是代词。
(四)副词有如下语法作用:
1.副词都能作状语,一些副词还可以作补语。
副词作状语时,可在放在主语的前面,也可以放在主语后的谓语中心语前面。
2.用来修饰名词主语的副词不多,有“就、仅、仅仅、只、光、单”等等,表示限制人或事物的范围。例如:“就这几个了……”“单就这件事儿来说……”
3.“才、就、好、仅、大概、已经、不过、将近、恰好”等词可以修饰数量词,这些带有数量义的结构可以做多种语法成分,例如:“恰好四个人”“好几十人”“才三天”“已经六年”。
4.部分副词有关联作用,例如:
说了又说(又)、边走边说(边)、吃了饭再走(再)、不去也行(不、也)、越帮越忙(越)、不上不下(不)、非去不可(非、不)、既大还好(既、还)
5.副词可以和连词搭配着使用,例如:
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除非……才……、如果……就……、即使……也……、虽然……却……、无论……都……
(五)副词的辨析
辨析副词是一个难点,当某个词既不是名词也不是动词形容词时,很可能是副词。
(六)错用的副词
这里不能不说说“更”这个副词。“更”在表达时逻辑上加深了程度,他不像“也”“还”表达的是并列的关系,“更”表达的是递进关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更”常常被用错。二十多年前,我曾写了一篇《说“更”》的短文,附在后面供大家参考。
附:
说“更”
“更(gèng)”,做为程度副词是人们日常交流中经常用到的,而且我感觉它的使用概率过于高了——本来不存在程度的加强,许多人非要让它加强。
例1.我爱妈妈,更爱爸爸。
例2.我爱上海, 更爱中国。
例3.收礼更收脑白金。
例4.她的爱不但包围着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天下的母亲。
儿女爱父母理所当然,可能个别子女,对父母某一方有所偏爱,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对父母都非常爱,却用“我爱××,更爱××”来表示,显然是不对头的。例1 中当属这种情况。我给孩子们讲用“更”应注意的问题时,就举这个例子,“你本来对爸爸妈妈都爱,如果说‘我爱妈妈,更爱爸爸’,你的妈妈不生气才怪呢!”
上海本来就是中国的一个城市,“爱上海也爱中国”可以,因为这里的“中国”已经是“除上海以外的中国其他地方”的含义了;“爱上海更爱中国”就不好理解了:“中国”包括不包括“上海”?如果已经包括“上海”,“更”打哪来?如果不包括“上海”,是谁把“上海”给“开除”了?
例3 出自电视广告。记得开始是这样的:“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句广告词合乎逻辑,它是隐含了假设关联词“如果”的句子。后来这句广告词变成“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句广告词也合乎逻辑,仍可以看成是省略了假设关联词“如果”的。然而“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更收脑白金”就不好理解了。既然是已经设置了“过年不收礼”的前提,如果收了,是退了一步,怎能明目张胆地有用“更”来打自己嘴巴?“更收脑白金”,含义是其他的也收,只是脑白金收得多一些;一个“更”,说明其他的收已经是放开了的,“不收礼”到“更收”,一副说假话的嘴脸。“脑白金”难道也说假话吗?其实脑白金要作系列广告也可以,最常用的副词莫如“就”。“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这里的“就”不仅与隐含的“如果”形成关联,而且它还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只”。
例4 是《寄小读者》里的句子,这是一个多重递进关系的复句。在本文中,作者盛赞“母爱”,笔墨理所当然地应该花在“爱儿女”上面,可是作者居然不吝惜地把“更”舍给了“天下的母亲”,爱天下的母亲哪里是“母爱”?其实,这句话应该这样说:“她的爱不但包围着我,而且普遍地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为爱我,她还爱了天下的儿女,她也爱天下的母亲。”
程度副词“更”用得恰到好处可以,如果不适当会适得其反。日常交流中我们用“更”是不是很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