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书法作品而言错字、漏字、漏句这些文字、文义上的问题均被视为一件书法作品的硬伤,是致命的。
50个易混繁体字
(仅供参考)
1、“後”与“后”,“后”在古代确实有两种写法:“後”和“后”,但“後”表示方位,例如“後面”、“後来”等,“后”则是一种特定称谓,例如“皇后”、“后土”等。
2、“干”的繁体有三种写法:“乾”、“幹”和“干”。当表示“湿”的反义词时写作“乾”,例如“乾燥”、“乾脆”;当表示事物的主体和重要部分,或者表示动词“做”时,写作“幹”,例如“主幹”、“幹部”、“幹活”;其余都写作“干”,例如“天干地支”、“干戈”、“干将莫邪”、“干宝”。
3、“尽”的繁体有两种写法:“儘”和“盡”,前者用于“儘管”(现在读第三声),后者用于“盡頭”、“前功盡棄”(现在读第四声)。
4、“历”的繁体有两种写法:“歷”和“曆”,前者用于“經歷”、“歷史”、“歷代”;后者用于“日曆”、“曆法”。
5、“范”的繁体有两种写法,用作姓氏时写作“范”,其余写作“範”。
6、“钟”的繁体有两种写法:“鐘”和“鍾”,前者用于“鐘錶”、“時鐘”、“敲鐘”,后者用于“鍾情”、“鍾愛”、“鍾靈毓秀”。
7、“丑”的繁体有两种写法:“丑”和“醜”,表示“丑陋”之意用“醜”,例如“醜八怪”;表示天干地支或戏剧角色时用“丑”,例如“丑時”、“生旦淨末丑”。
8、“里”的繁体有三种写法:“裡”、“裏”和“里”,表示长度单位、居所之时用“里”,如“千里”、“邻里”;表示与“外”相反时用“裡”或“裏”,例如“心裡”、“裏面”。注意,“裡”和“裏”是异体字,读音意义都相同。
9、“云”的繁体有两种写法:“雲”和“云”,前者用于“雲雨”、“白雲”;后者用于“人云亦云”、“詩云”、“古人云”。
10、“制”表示“制造”之意时写作“製”,其余写作“制”。例如“製作”、“監製”、“制止”、“限制”、“制度”。
11、“于”用作姓氏时写作“于”,其余写作“於”。
12、“面”繁体有“面”和“麵”两种,前者用于“表面”、“裏面”,后者用于“麵粉”、“麵條”。
13、“准”表示批准、允许时写作“准”,例如“准许”、“不准”、“准奏”;其余写作“準”,例如“精準”、“準则”。
14、“脏”作形容词时写作“髒”,例如“骯髒”;作名词时写作“臟”,例如“心臟”。
15、“发”的繁体有两种写法:“發”和“髮”,前者用于“發出”、“發送”、“發財”;后者用于“頭髮”、“千鈞一髮”。曾经有人说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押韵时重复了,押了两次“发”,其人家原来写的是“雄姿英發”和“早生華髮”啊!
16、“台”的繁体有“台”、“臺”、“檯”和“颱”四个,第一个用于“兄台”、“台鑒”;第二个用于“舞臺”、“高臺”、“平臺”、“臺灣”;第三个用于“檯面”、“燈檯”;第四个用于“颱風”。注意:“臺”一般是站人的,而“檯”则是放物品用的。
17、“斗”表示争斗之意时写作“鬥”,如“战鬥”、“鬥争”;其余仍写作“斗”,如“北斗”、“刁斗”。
18、“复”的繁体有两个:複和復。前者用于“複雜”、“複習”;后者用于“光復”、“復出”、“復興”。
19、“欲”用作动词时写作“欲”,例如“魚我所欲也”、“己所不欲”;用作名词时写作“慾”,例如“慾望”、“貪慾”、“清心寡慾”。
20、“秋”用于“秋千”时写作“鞦韆”,其余都写作“秋”或“秌”。
21、“游”用在与水有关的词汇中写作“游”,例如“游泳”、“上游”;其余都写作“遊”,例如“漫遊”、“旅遊”、“遊歷”。南宋诗人“陆游”应写作“陸遊”。
22、“征”的繁体有两个:“征”和“徵”,前者用于“長征”、“征程”;后者用于“特徵”、“徵求”、“徵詢”。
23、“吊”在表示凭吊之时写作“弔”,例如“弔唁”、“憑弔”;其余都写作“吊”。
24、“系”的繁体有三个:“系”、“係”和“繫”。注意组词:“系統”、“中文系”、“干係”、“關係”、“聯繫”、“維繫”、“繫鞋帶”。
25、“郁”的繁体有两个,“鬱”和“郁”。注意组词:“憂鬱”、“鬱鬱寡歡”、“蔥鬱”、“文采郁郁”、“濃郁”、“馥郁”、“郁达夫”。
26、“几”在表示小桌子时写作“几”,例如“茶几”、“條几”;其余都写作“幾”。
27、“借”在表示凭借、依靠之意时写作“藉”,例如“藉口”、“藉著”;表示借出之意时仍写作“借”,例如“借錢”、“借用”。
28、“咸”在跟“淡”相对时写作“鹹”,例如“鹹菜”、“鹹魚”;在表示“全,都”时仍写作“咸”,例如“老少咸宜”、“少長咸集”。用作地名或年号等专有名词时也写作“咸”,例如“咸陽”、“咸豐”。
29、“松”用作树名和人名时写作“松”,例如“松樹”、“松柏”、“李如松”。其余都写作“鬆”,例如“鬆緊”、“鬆懈”、“放鬆”。
30、“谷”表示山谷及姓氏时仍写作“谷”,表示谷物时写作“穀”,例如“五穀豐登”。
31、“岳”在表示山时写作“嶽”,例如“五嶽獨尊”;用于姓氏时仍写作“岳”,例如“岳飛”。
32、“奸”在某些词中写作“姦”,例如“姦淫”;其余仍写作“奸”,例如“漢奸”、“奸細”、“奸雄”。
33、“御”在表示抵挡之意时写作“禦”,例如“防禦”、“禦敵”、“禦寒”;其余写作“御”,例如“御駕親征”、“御花園”。
34、“出”在表示量词时写作“齣”,例如“一齣戲”;其余均写作“出”。
35、“布”用作名词时仍写作“布”,用作动词时写作“佈”,例如“布匹”、“抹布”、“發佈”、“佈局”。
36、“姜”的繁体有两种写法:“薑”和“姜”,前者表示植物“生薑”;后者用于姓氏,例如“姜尚”。
37、“党”在表示政党时写作“黨”,例如“黨员”;表示姓氏或民族时写作“党”,例如“党项”。
38、“汇”的繁体有两种写法:“匯”和“彙”,前者用于“匯合”、“匯款”、“匯集”;后者用于“詞彙”、“彙編”。
39、“苏”的繁体有两种写法:“甦”和“蘇”,前者用于“甦醒”;后者用于“江蘇”、“蘇軾”。
40、“须”的繁体有两种写法:“須”和“鬚”,前者用于“必須”;后者用于“鬍鬚”。
41、“获”在表示收成时写作“穫”,例如“收穫”;其余写作“獲”,例如“獲取”、“捕獲”。
42、“才”在表示副词时写作“纔”,例如“剛纔”、“现在纔來”;其余写作“才”,如“人才”、“天才”。
43、“冲”用在与水有关的词汇中写作“沖”,例如“沖洗”、“沖走”、“沖刷”;其余写作“衝”,如“要衝”、“衝擊”、“衝突”。
44、“舍”作为动词时写作“捨”(现在读第三声),例如“捨棄”、“施捨”;作为名词时写作“舍”(现在读第四声),例如“宿舍”、“寒舍”。
45、“筑”在表示古代乐器时写作“筑”,例如“擊筑”;其余写作“築”,例如“建築”、“築造”。
46、“采”作为动词时写作“採”,例如“採花”、“採摘”;作为名词时写作“采”,例如“神采奕奕”、“文采”。
47、“丰”在表示丰富、丰盛之意时作写“豐”,例如“豐富”、“豐年”;其余写作“丰”,例如“丰韻”、“丰采”。
48、“只”作为量词时写作“隻”,例如“一隻雞”、“形單影隻”;其余写作“衹”和“只”均可,用“衹”更为正式,例如“衹是”、“衹有”。
49、“表”在表示计时工具时写作“錶”,例如“手錶”、“鐘錶”;其余写作“表”,例如“表面”,“表現”。
50、“注”的繁体有两种写法:“註”和“注”,前者用于“註冊”、“批註”、“註解”;后者用于“注射”、“注意”、“全神貫注”。
铺,箸门铺首也。意思是:门上的铺首(衔门环的底座)。小篆体为形声字。从金,表示底座是金属做的;甫表声,兼表义,甫,有美好之意,底座是大门上漂亮的装饰物。本义:衔门环的底座。又称“铺首”。课文中字的意思是:把树叶摊开。以上义项读pū。又读pù,店铺、床铺、五里铺。
泥,小篆体为形声字。左边为水,表示与水有关;尼表声,兼表义,尼是呢的本字,有亲近、接近之意。两部分联合,意思是泥是水和土亲近混合而成。本义:水和土的混合物。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像泥一样的东西。
晶,精光也。意思是:光辉。小篆体为会意字。由三个日(星星),组成,意思是许多星星在一起,表示光亮之意。本义:光亮,明亮。课文中的词语:亮晶晶,水洼明亮,闪光。
院,坚也。意思是坚固的围墙。小篆字体为形声字,阝(阜)表形,表示院墙高起如阜;完表声,兼表义,围墙将院子四周完整地围起来。本意;围墙。后指有围墙的院子、房屋。课文中字的意思是:院子。
墙,垣蔽也。意思是:筑墙把谷物保存起来。简体为形声字。简体为会意字。从土,垒土为墙;从啬,啬为穑的本义,收获谷物。本义:筑墙把谷物保存起来。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墙壁,用砖石等砌成承架房顶或隔开内外的建筑物。
印,执政所持信也。意思是:执政者所持的信物,即公章。小篆体为会意字。字形由两部分组成:上方是一只手指张开的大手,下方是一个半跪着的人的象形。两部分合起来,就表示出了一个人在用手按压另一个人的意思。本义:按。课文中字的意思是:留下痕迹。
排,挤也。意思是:推挤出列。小篆体为形声字。从手,表示用手向外推开;非表声,兼表义,非有相背的意思,推者与被推者亦有相背的意思。本义:推开。课文中字的词语:排列,按次序摆放。
列,分解也。意思是:肢解极刑。小篆体为形声字。刀,表义,表示用到分割。歹,表音。本义:分割。引申为:摆出。课文中字的词语:排列,按次序摆放。
规,有法度也。繁体字为“規”。小篆体字为会意字。左边夫,成年男人;右边見(见),睁大眼睛看。合起来表示成年男人的见识有规度。本义:合乎法度。课文中的词语:规则,意思是整齐。
则,等画物也。意思是:均等划分财物。繁体字为“則”。金文为会意字。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课文中的词语:规则,意思是整齐。
乱,治也。意思是:治理。繁体字为“亂”。金文为会意字。字形像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课文中字的意思是:没有秩序。
棕,隶书体为形声字。从木,表示棕是一种树木;宗表音,兼表义,树梢以树干为宗。本义:棕榈树。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像棕毛的颜色,棕色。
迟,徐行也。意思是:缓缓行走。繁体字为“遲”。小篆体为形声字,左边“辵”(辶)作形旁,表示行走;“犀”作声旁,兼表义,犀,犀牛,人后面跟着一头牛,当然行走缓慢。简体从辶,尺声。本义:缓缓行走。课文中字的意思是:晚。
盒,隶书体为形声字。皿字底,表示盛东西;上面合表音,兼表义,盒子的盖子和底子要相合。本义:盒子。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颜,眉目之间也。意思是:两眉之间,印堂。繁体字为“顔”。小篆体为形声字。从页,与头有关。彦(yàn)声。本义:脸或者脸色。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彩色。
料,量也。意思是:称量谷物。小篆体为会意字。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课文中的字意思是:原料。
票,火飞也。意思是:火升腾。隶书体为会意字。西,日落西山,鸟儿归巢,有所依托;示,显示金额。钱币有了面值才能有所依托,才能使用。本义:印的或写的凭证。课文中字的意思是:作为凭证的纸片。
飘,回风也。意思是;盘旋而起的风。繁体字为“飄”。小篆体为形声字。从风,从票,票亦声。“票”意为向上飞腾。本义:旋风。引申为:随风飞动。课文中的字从引申义。
争,引也。意思是:对拉。小篆体字为会意字。字形是上下两只手在争夺一条像弯曲的木棍一样的东西。本义:争夺。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力求达到。
仙,人在山上。意思是:人进山修道成仙。楷书为形声字。从人,山声。表示人进山修行成仙。本义:仙人。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闻,知闻也。意思是:听到。繁体字为“聞”。甲骨文中,像一人跪坐,竖起耳朵,以手附耳,似乎正在聚精会神地听什么东西。简体从门,从耳,门中有耳,倾听。本义为听见。课文中字的意思是:用鼻子嗅。
勾,小篆字体为象形字。古人看到植物的扭曲须蔓盘勾之状,而造的字。课文中的意思是:牵绊。
紧,缠丝急也。意思是缠丝缠得紧。繁体字为“緊”。小篆体为会意字。下面丝,表示丝弦拉紧;上臤(qiān),意思是牢固,丝弦拉紧有牢固之意。本义:丝弦拉紧。简体字为:紧。课文中字的意思是:事情急。
油,水。意思是:油水,水名,在今湖北荆州市公安县北。小篆体为形声字。从水(氵),字形像一道水流;由声。本义:油水。现在多指油脂。课文中的词语是:油亮亮,光润明亮。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意思是:像器具凹曲以承载物品的形状。小篆体字为象形字,像一把曲尺。本义:弯曲。引申为乐曲,由音符高低婉转而成。课文中字的意思是:量词,用于歌曲。
丰,草盛丰丰也。意思是:草木繁盛。繁体字为“豐”。小篆体为象形字。字体像一棵植物萌发枝叶的样子。本义:草木繁盛。课文中字的意思是:丰富。
柴,小木散材也。意思是:由原木劈成的小块散材。小篆体为形声字。从木,从此,此亦声。“此”本义为“就餐”。“木”与“此”联合起来表示“边烧边吃的时候在手头的束薪”。本义:炉灶或篝火旁摆放的束薪。课文中词语:火柴,意思是用细小的木条蘸上磷或硫的化合物,而制成的取火的东西。
旧,繁体字为“舊”。小篆体为形声字。上面是“萑”形旁,是鸱鸟类;下面是“臼”声旁。本义:猫头鹰。后来假借为新旧的“旧”,本意不用了。课文中字的意思是:东西因经过长时间而变了样子,与新相对。
裙,下裳也。意思是:一种围在腰以下的服装。楷书体为形声字。从衣(衤),表示和衣服有关;君声,兼表义,君是群的省文,有多的意思,表示裙有多幅布帛制成,且裙身有许多褶儿。本义:下裳,就是裙子。课文中的词语是:围裙,围在身前保护衣服或身体的东西,用布或橡胶等制成。
怜,哀也。意思是:哀怜。繁体字为“憐”。小篆体为形声字。从心(忄),粦声。表示发自内心的哀怜。简体从心(忄),令声。本义:哀怜,怜悯。课文中词语:可怜,意为值得怜悯。
饿,饥也。意思是腹中饥饿。繁体字为“餓”。小篆体为形声字。形旁为食(饣),表示腹中空无食物;声旁为我,表示腹中饥饿只有自己知道。本义:饥饿。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焰,隶书为形声字。从火,表示火焰;臽(xiàn)声,兼表义,意思是人掉入陷阱,表示火焰是能够伤人的。本义:火苗。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蜡,蝇蛆也。意思是:苍蝇的幼虫。小篆体为形声字,从虫,昔声,表示蜡是虫昔日分泌出来的物质。本义:蜜蜡。课文中的词语:蜡烛,用蜡或其他油脂制成的供照明用的东西,多为圆柱形。
烛,庭燎火烛也。意思是:庭中照明的火把,火烛。繁体字为“燭”。小篆体为形声字。火为形旁,蜀为声旁。蜀为葵虫。古时火炬多以苇麻做芯,外用布包裹,其样子像葵虫。简体为会意字。从火,从虫,表示烛用虫蜡制成。本义:古代照明用的火炬。课文中的词语:蜡烛。
伸,不屈也。意思是:不弯曲,伸展开。隶书体为形声字。人为形旁,表示人体伸直;申为声旁,兼表义,有伸展之意。本义:展开、舒展。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忽,忘也。意思是:因忘记而无视。字形采用“心”作边旁,表示粗心大意;采用“勿”作声旁,兼表义,表示不放在心上。本义:不重视。课文中的词语为:忽然,表示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
板,隶书体为形声字。从木,表示木板;反声,兼表义,反与正相对,将木一剖为二,彼此相对。本义木板。课文中字的意思是:片状的较硬的物体。
富,备也。意思是:所需皆备。另一种说法认为,“富”是家底厚实。小篆体字为形声字。从宀,表示房屋;畐(fú,酒器)声。意思是:在一所往屋里摆放着酒器,说明生活富足。课文中字的意思是:财产多,与贫相对。
颗,小头也。意思是:头部小。繁体字为“顆”。小篆体为形声字。从页( xié),果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果,兼表义,果多为圆形与头相似且体型较小,表示头小如果。本义:小头。引申指颗粒状物。课文中字的意思是:量词,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
很喜欢一个词,
叫做万事胜意。
如果说万事如意是所有事情都如愿,
那万事胜意就是所有事情都比期望中的还要好出一点。
没有对未来抱很大希望,
只是希望在我努力的时候,
这个世界会偶尔善待我们,
给我们一些小小的惊喜,
超出期望的那一小部分,
最让人欣喜。
过年应该要快乐的啊,
我们爱的人。
不愉快也可以先放下,
因为勇敢跨过这一年,
一定会万事胜意。
——八月长安是二熊
其实你并不想谈恋爱,
因为你知道那不是喜欢,
你只是想找一个人在落寞的晚上
陪你说话让你知道你并不孤单。
其实你也有人陪,
只是你不想再那么主动的去联系别人,
你想要乖乖的站在那里就有人过来关心你。
你喜欢的那个人终有一天会来找你,
走的有点慢,你别急。
你看,
煎饼果子摊完鸡蛋抹完辣酱洒点芝麻加根油条烤肠,
还要等5分钟呢。
肉夹馍从火烧烤的酥香到烧肉辣椒葱花剁碎,
还要等10分钟呢。
就算泡一包方便面,
还要等3分钟呢。
吃一顿饭都等那么费劲,
何况等一个爱你的人。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táng
注音: ㄊㄤˊ
繁体字: 唐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口
简体部首: 口
五笔86:YVHK
五笔98:OVHK
UniCode:U+5510
四角号码:00265
仓颉:ILR
GBK编码:CCC6
规范汉字编号: 2037
唐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10
笔 顺: 捺横撇折横横竖竖折横
夸大,虚夸:荒唐。唐大无验。
空,徒然:功不唐捐(功夫不白费)。
传说中的中国朝代名,尧所建。
朝代名:唐代。唐诗。唐僧。唐人。唐三彩。后唐。
古代朝堂前或宗庙门内的大路。
古同“螗”,指蝉。
姓。
三、姓氏起源
一源于汉族
出自姬姓与祁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六世孙,姓伊祁,名放勋,他最初被封于陶(故地在今山西永济北),后来迁于唐(故地在今山西临汾),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他的后代世袭为唐侯(故地在今山西翼城西唐城),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也姓了唐。后来北方的唐国改称晋国,唐叔虞的后裔燮父的后代在南方建立新的唐国(故地在今湖北随州西北唐县镇),后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又有唐尧后代受封于郚(故地在今山东潍坊鄌郚镇),世称唐郚(鄌郚),后人以唐为姓。另有复姓唐山姓、北唐姓改为唐姓。
二源于西南夷
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后汉书·南蛮传》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
三源于羌族
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甘肃)羌族中有唐姓。
四源于维吾尔族
元朝畏兀儿人唐仁祖,字寿卿,其祖名唐古直,后代取名首字为姓,是为唐姓。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尔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唐仁祖授翰林学士承旨。在此期间,元成宗尊太母元妃为皇太后,由于唐仁祖精于书法,特诏令他书写册文,深得元成宗的器重。唐仁祖逝世后,被追封为洹国公,赐谥号为“文贞”。在唐仁祖的后裔子孙中,皆以汉姓唐为氏。
五源于蒙古族
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塔喇氏,人数庞大,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ra Hala,汉义“旷野”。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唐氏、匡等。
蒙古族图罗鲁特氏,亦称佟尼果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lo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
另外还有唐古特氏、夏日那氏、唐努氏等后裔均有姓唐者。
六源于满族
满族本有唐姓,世居沈阳。又有其他姓汉化为唐,分别为:
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他他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众多”,世居扎库木(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宁古塔(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马察(今吉林浑江)、占河(今吉林双阳)、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吉林市)、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以及长白山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谭氏、舒氏。
满族泰瑚特氏,亦称唐乌勒特氏,满语为Taihut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满族唐达氏,满语为Tangda Hala,世居科普沁(科普喀滩,今乌苏里江北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佟氏。
满族唐古氏,亦称汤务氏、陶古浑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 Hala,汉义“百”,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陶氏。
满族唐佳氏,亦称汤佳氏,满语为T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多冠汉姓为唐氏。
满族唐尼氏,满语为Tangni Hala,世居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满族唐颜氏,满语为Tangya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七源于回族
元西域回回人纳速剌丁之后有唐氏,定居上海松江。明洪武年间有锦衣卫唐哈散,回族,其后定居南京。
八源于佤族
佤族贡然氏,后改唐氏。
九源于土族
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土族唐氏,源出土族拉什唐氏族部落,在清朝中叶多取部落名称中的谐音汉字“唐”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十源于其他民族
属于汉化为氏。今瑶族、苗族、彝族、黎族、哈尼族、仡佬族、布依族、朝鲜族、东乡族、鄂伦春族、毛南族、水族、壮族、纳西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布。
四、得姓始祖
唐尧、唐叔虞、唐仁祖。
五、人口分布
唐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人口排行榜上名列第25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唐姓发源地当有四处:陕西、山西、豫鲁(今河南、山东间地)、湖北。上述陕西、山西、豫鲁三地在发展中成为唐姓繁衍中心,是唐姓主要望族所在地。
秦汉时,唐姓分布于江苏、江西、四川、广东、安徽、浙江、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据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属江苏),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今属四川)令,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颍川(今属河南),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今属浙江)太守,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太守。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姓人随着南迁队伍,更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地。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在那时任孙吴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今属甘肃)刺史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隋唐时期,随着河南固始人陈元光开漳入闽,唐姓人有加入者。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璟任职宰相。宋元时又有唐姓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姓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明清时,又有唐姓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
先秦时期,唐姓最初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
秦汉时期,唐姓已经进入了山东、江苏、安徽、四川、广东等地。据史籍记载,战国时魏国人唐雎之孙唐厉迁于沛国(今江苏沛县),唐厉四世孙唐都任临邛令(今四川临邛),唐都之孙唐林被封为建德侯,唐林之子唐蔚因封地被除,徙居颍川(今河南登封),唐蔚之三世孙唐帽任会稽太守(今浙江绍兴),唐帽之子唐翔任丹阳太守(今安徽当涂)。
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北方战火连天,唐氏族人随着南迁队伍,广泛地分布于南方各处。此时,唐雎一支唐翔之子唐固,任孙吴中的尚书仆射一职,唐固三世裔孙唐彬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唐彬之子唐熙因娶凉州刺史(今甘肃凉州)张轨之女,遂把家安到凉州,唐熙之子唐郓任前凉凌江将军,从凉州迁居晋昌(今山西定襄),后发展成为唐氏历史上最大郡望。唐郓之曾孙唐瑶那时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唐瑶之孙唐褒任后魏华州刺史、唐纯任后魏太原太守,太原发展成为晋阳郡,唐氏重心。唐纯之子唐令世,唐令世之子唐灵芝,为寿阳令。唐灵芝之子唐邕,字道和,北齐尚书。唐邕三子唐羲,唐鉴,唐懿。唐羲隋府州刺史,唐鉴为武贲郎将,唐鉴之子唐俭,字茂约,唐尚书特进莒国公。唐俭弟唐宪,字茂彝,终金紫光禄大夫。唐褒之子唐茂任秦州刺史,唐茂之子唐翼任后魏凉州太守。南朝齐国时有三吴地区农民起义首领唐寓之,曾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后称帝,国号吴。可见,晋朝时,唐姓已是湖南的著名大姓,甘肃、浙江等地也有唐姓的聚集点。南北朝时期的唐氏族人已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的许多地方。
隋唐两朝时期,河南固始唐氏族人随陈元光开漳入闽。唐雎一支有唐瑶的七世孙唐休璟任职宰相。
宋元两朝时期,又有唐氏族人迁居南方,由北方发展而来的唐氏已是大量的居于南方了。宋朝有晋昌唐氏族人随宋室南渡,定居江西宁都,后迁福建永定,广东潮阳,大埔,又有迁梅州及广西者。 明、清两朝时期,又有唐氏族人移居台湾,远徙海外的。至此,唐氏族人足迹遍布中国大地。在清朝时期,闽、粤唐氏族人有的移居,进而又有人远徙海外,如当代“航运大王”印度尼西亚华人唐裕等。今丹东凤城凤山乡满族他他拉部唐氏族人隶属正红旗满洲,明崇德年间奉旨驻守奉天府(今沈阳)新城堡,后其世祖他他拉·古巴达奉命移驻凤凰城城东村,后裔今散居于凤城草河、岫岩灵沟等地。宋朝时期号称“五豸唐门”有:唐肃、唐询(唐肃之子)、唐坰、唐介、唐淑问(唐介之子);唐坰后裔居于广西全州、广西灌阳、四川广安岳池、绵阳安县、重庆等地;唐介后裔居于广西玉林、桂林、广东、四川广安、四川绵阳、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宋朝时期,唐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8%,名列第四十四位。唐姓第一大省是湖南,约占全国唐姓总人口的31.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浙江、广西,这五省唐姓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78%,其次分布于江苏、河南、安徽,这三省的唐姓又集中了16%。全国形成了以川鄂湘桂、苏皖浙为中心的两大唐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唐姓大约有51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5%,为明朝第四十一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唐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湖南仍为唐姓第一大省,但比宋朝时减少了近一半,约占唐姓总人口的17.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浙江、江苏、广东,这四省唐姓又集中了24%。宋元明期间,唐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湘川、苏浙皖赣、粤桂三大块唐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唐姓的人口已达1010余万,为全国第二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6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唐姓人口由51万激增到1010余万,唐姓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唐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二省,大约占唐姓总人口的20%,其次分布于安徽、重庆、广西、江苏、贵州、云南六省,又集中了20%的唐姓人口。湖南居住了唐姓总人口的9.1%,为唐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湘桂云贵川渝、皖苏两大块唐姓高比率区域。在近600年间,唐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向西南和南方的移民成为移动的主流。
唐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湘桂渝、云川东部、广东北部、江西西端、湖北西南,唐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14%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3%以上,这一区域的面积仅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4%,居住了大约30%的唐姓人群。在云川西部、海南、广东大部、鄂赣大部、皖苏沪、浙江北部、福建西部、山东东部、河南南端、陕甘宁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东北角、黑龙江西北角,唐姓在人群中的比例在0.38%--1.14%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3.7%,居住了大约20%的唐姓人群。在韩国分布于江原道,京畿道以及忠清南道。在日本分布在九州,本州一带,全日本共91户人姓唐。 [1] 唐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5.6%,A型占29.6%,B型占26.7%,AB型占8.1%
六、家谱文献
广西全州沙坪(灌阳)、四川广安岳池、四川绵阳安县河边、四川阆中、重庆合川于修《沙坪唐氏家谱》,老谱珍藏于广西全州沙坪庙头共11卷,始祖唐孟权;宋朝时期先祖有唐介、唐坰,号称“五豸唐门”。
上海唐氏重修族谱八卷,()唐锡瑞纂,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江苏泰兴延令唐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38年(公元1949年)双凤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丹徒关沙唐氏族谱十卷,(清)江静亭等纂辑,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江苏丹徒关沙唐氏宗谱十二卷,()唐念曾等重修,七年(公元19l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五卷,(清)唐正麟主修,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常州唐氏渑豸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卷,(清)唐云和等修,清光绪28年(公元1902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江苏常州唐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唐晋歧等修,16年(公元1927年)慎修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宗谱,(清)唐锺琦等修,清光绪12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24册。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唐顺德纂修,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22册。(缺一册)。
江苏常州毘陵唐氏家谱,()唐宗海主修,唐肯总纂,37年(公元1948年)排印本。
江苏武进唐氏家谱,著者待考,清光绪末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本。
江苏武进唐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唐增儒纂,六年(公元1917年)垂裕堂排印本十二册。
江苏武进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首一卷,()唐苍玉纂,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唐泰诚、唐续彬等续修,十年(公元1921年)崇彝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家谱,著者待考,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在江苏省档案馆(存世系一册)。
江苏武进毘陵唐氏宗谱,(清)唐允中等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残本。
江苏无锡前洲西里唐氏六修宗谱十二卷,(清)唐肇瑾等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无锡前洲西里唐氏七修宗谱十二卷,(清)唐茂盛等修,清光绪32年(公元1906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江苏无锡前洲唐氏宗谱十九卷,附谱一卷,()唐秋泉修,27年(公元1948年)享叙堂排印本22册。
浙江兰溪东鲁唐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在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上唐村(缺第七~八卷)。
浙江兰溪东鲁唐氏族谱二十卷,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在浙江省兰溪县黄店镇新唐村。
浙江兰溪唐氏宗谱五卷,()唐文卿纂,25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在浙江省兰溪市黄店镇山後塘村。
浙江常山晋昌唐氏宗谱四卷,()祝其三重修,六年(公元1917年)木刻活字印本。在浙江省常山县天马镇七里弄村猪母山底。
浙江常山球川里山唐氏宗谱八卷,22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序)。在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杨家村里山(缺第四卷、第八卷)。注:首修於清乾隆16年。
浙江常山唐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在浙江省常山县新昌乡岩前村(不全)。
浙江遂昌蔡溪唐氏宗谱,著者待考,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在浙江遂昌县焦滩乡格路口村。
安徽含山濡须唐氏宗谱四卷,(清)唐之传、唐名庚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桐城唐氏宗谱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情美、唐步鳌等三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绍勋堂木刻活字印本22册。
安徽桐城皖桐唐氏七修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一卷。
安徽潜山崇本堂唐氏宗谱十八卷,首三卷、末一卷,(清)唐萤英五修,清光绪26年(公元1900年)潜山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册。
安徽石台唐氏宗谱六卷,(清)唐洪松、唐为均等纂修,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福建莆田续北苕国唐氏宗谱六卷,(清)唐朝泰等纂修,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绩溪唐氏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西唐氏欧苏合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三卷。
江西万载唐氏续修族谱十一卷,首两卷,(清)唐景皋等纂修,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万载唐氏族谱七卷,首一卷,(清)唐萤等纂修,清道光16年(公元1836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铜鼓金鸡唐氏宗谱,()唐忍铭、唐烈明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
河南固始唐氏族谱,(清)唐颂平、唐舜英撰,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北新洲唐氏宗谱著者待考,()唐江涛、唐秀清等重修,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北江陵唐氏家谱世系图一幅,著者待考。在湖北江陵县荆城渔场湖北江陵县档(复制件)。注:文字为满文。
湖北随州南郊唐家湾,据考为明初,三位唐姓人家来次居住,主要以现在的柳树塘和唐家湾及南郊国元,因某原因一家唐姓迁出,后又三家唐姓一起迁住今唐家湾。
湖南长沙唐氏续修支谱,()唐树林等修,四年(公元1915年)长沙唐氏桐封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宁乡晋阳唐氏重修族谱,首一卷,(清)唐启煦纂,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而卷、卷首。
湖南宁乡石汉唐氏六修通谱五卷,首一卷、末三卷,()唐藻亭、唐荫宝等纂,十九年(公元1920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潭锦石唐氏四修族谱三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垂镌等纂,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
湖南湘潭中湘唐氏朝支六修谱十四卷,()唐泽耀纂修,26年(公元1937年)德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湖南湘潭唐氏敦本堂七修谱二十二卷,()唐述春、唐泽煌等纂修,31年(公元1942年)敦本堂排印本32册。
湖南湘乡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乡唐氏族谱十卷,(清)唐星焕纂序,清咸丰三年(公元1863年)福星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湖南湘乡新园唐氏七修族谱二十六卷,()唐业凖、唐业棐等续修,五年(公元1916年)伦鉴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湖南衡山衡邑唐氏续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唐卿杜、唐文青续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湖南衡山治平唐氏四修族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唐思芳等续修,清朝道光年间唐氏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
湖南衡山治平晋昌唐氏五修族谱,(清)唐清思纂修,清朝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十九册。
湖南邵阳唐氏四修族谱,(清)唐荣朝、唐鼎元修,唐明铣等纂,清道光22年(公元1842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邵阳唐氏五修族谱,(清)唐吉光纂序,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武冈唐氏三修族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
广东唐氏族谱著者待考,()唐丙德、唐汝梅等纂,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印本。
广东揭阳唐氏房谱著者待考,(清)唐昭喜纂修,清光绪33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新会白石唐氏族谱,(清)唐元栋纂修,清乾隆50年(公元178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广东新会唐氏族谱,(清)唐集瑶续修,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修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七卷。
广东新会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
广东琼山唐氏族谱二卷,(清)唐焕章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广西唐氏族谱五卷,(清)唐廷植等纂修,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褥经堂木刻活字印本。
广西永福唐氏族谱,(清)锄经草堂重修,清朝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四川绵竹唐氏家乘,()唐渊儒编,六年(公元1917年)锦竹唐氏石印本一册。
四川中江唐氏族谱,(清)唐迪瑔续修,清道光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关县唐氏族谱六卷,(清)唐道济撰,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四川关县唐氏族谱八卷,著者待考,十五年(公元1926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仪陇唐氏宗谱一卷,(清)唐勋纂,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
四川宣汉唐氏谱一卷,(清)唐治儒编,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石印本。
春风唐氏家谱一卷,(清)唐殿选纂辑,清光绪八年(公元1881年)木刻活字印本。
唐氏族谱十卷,(清)唐学珊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采芝堂木刻活字印本。
玉祁唐氏族谱二十四卷,()唐荣惠等重修,36年(公元1947年)梧封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
绵西唐氏二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唐恭文等修,十七年(公元1928年)昌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唐氏家谱,(清)唐子俊纂修,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安乐唐氏宗谱二十卷,(清)唐笙等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4年)思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毗陵迁锡唐氏家乘,(清)唐锡纂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6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唐氏谱十二卷,首一卷,()唐苍玉纂修,六年(公元1917年)忠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毗陵唐氏家谱东分,西分九卷,首一卷、末一卷,()唐肯纂修,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三十册。
衡邑唐氏续修族谱十二卷,首一卷,(清)唐文青等续修,清朝乾隆年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浙江永康永康唐氏志,(现代)唐岩昌等修,1999年修胶印本一册。
湖南桐木桥唐氏三修族谱,(清)唐文裕等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08年)桐圭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不可考唐氏族谱,(清)唐家谟,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3年)四敬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三册,近有缺卷。
江苏无锡唐氏家谱,著者待考,铅印本九册。
江苏丹徒开沙唐氏宗谱,()唐德榜等修,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江苏无锡唐氏家乘,著者待考,清朝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上海唐氏族谱六卷,(清)唐国海等纂,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德容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十八年唐在复增补重订。
上海唐氏世谱,(清)唐锡瑞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上海唐氏族谱八卷,()唐锡瑞纂,七年(公元1918年)铅印本八册。
平江金鸡唐氏十一修族谱,著者待考,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晋阳唐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平江黄社唐氏族谱,著者待考,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平江黄社唐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8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阴唐氏支谱,(清)唐季达等纂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8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奉贤唐氏族谱,(清)唐贞吉纂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武进新河唐氏宗谱八卷,(清)邵之俊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7年)凤梧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善邑唐氏续修支谱十九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丁丑年索贻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缺第十三卷。
唐氏五修族谱,十一卷,首一卷,著者待考,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
桥木桐唐氏三修族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宣统二年(公元1908年)桐圭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
桥木桐唐氏四修族谱八卷,首一卷,著者待考,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桐圭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唐氏族谱四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贵州镇远唐氏族谱,(清)唐安,唐朝聘,唐明纂修,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43年)晋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山东菏泽东明县渔沃乡唐庄村《唐氏族谱》一卷,1970年-1990年编撰。
七、郡望堂号
郡望
晋昌郡:晋昌郡在历史上有两处:
①该晋昌郡在西晋至北周时期分敦煌郡所置,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安西县、玉门市一带,其地在隋朝时期均属敦煌郡,唐朝时期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
②该晋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间的后梁设于今陕西省石泉县一带。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晋阳郡: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始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国改置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属太原郡辖属(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为太原郡。西汉初年曾经设为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又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晋阳归属于冀州,分置为恒山、西河二郡,在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时期予以扩建。南北朝时期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朝时期以龙山县为晋阳,而原晋阳则为太原。五代时期为北汉都城。大宋王朝灭北汉后,毁掉晋阳,将其移到并州至阳曲(今山西太原)。
堂号
晋阳堂︰因郡立堂。
晋昌堂︰因郡立堂。
鲁国堂︰因郡立堂。
北海堂︰因郡立堂。
禅让堂︰因唐尧开禅让之功而得。
圣仁求正堂︰尧禅于舜,舜禅于禹,而圣仁贤名得正天下。
八、字辈排行
江苏徐州睢宁县唐氏一支字辈:“书典献章慈和允良家学永昌。”
湖南长沙望城河西晋阳堂唐氏字辈:南楚家声振,西河世系绵,振朝惟学士,开业绍明贤。忠厚培源远,诗书治国先,显扬支锡福,祖德度长延。
湖南湘潭唐氏字辈:“青紫傅芳昭如圭章学遵诗礼行重伦常惟著有庆家声辉煌”。
湖南湘潭河口武冈益阳沅江唐氏字辈(唐辉后裔):始祖凉陵将军居晋昌讳辉公主
迁祖明季卜居古塘讳思铭公主
老字派:普正宗廷可知唐如汉,永世成伦祖佑万代昌
续字派:传家敦孝友,佐国建忠勋,绍美昭先泽,诒谋裕后昆。
新字派:诗书堪继武,行谊迪前光,品学珪璋选,声名带砺长。
湘潭唐氏作述昭先泽,声名起继贤,传家贻令绪,树德务心田。
湖南双牌唐氏字辈:“一二三建光成如亚澳欧非美”
山东高唐唐氏字辈:“德凤光永存善良咸寿吉康文同书在本一泽长”。
山东夏津唐氏字辈:“登有风显□天进□学善文清世立致常”。
江西丰城唐氏字辈:“大士金之秉光垂鉴泰来燕台铨毓象熙逵衍锡材”。
贵州镇远一支始祖祖籍江西丰城玉兰街来于明季唐氏子孙字辈:“学家大廷士其正有元仁永胜兴中朝天必贺文光“。
湖北新洲唐氏字辈:“大启辉先志鸿功继世长”
湖北随州唐氏字辈(叁道坟):“正大万国世道洪光”
江苏连云港东海、新浦唐氏字辈:“学建维宪碧臻(震)祥吾福乃荣昌”;连云港连云区魏庵唐氏曾有家谱,后于期间焚毁,据族老口述为清朝本,现有辈分为“茂学建庆(齐)逸定家邦”。
晋阳堂。淦田唐氏庭梅公(自湘潭迁益阳衡龙桥唐家坪)后裔派语(17派始):
富显仲表,倚添日名。万世培本,庆远泽成。连开甲第,大众家声。
勋铭钟鼎,运翊升平。绳其祖武,率乃攸行。永兴道德,博厚高明。
优良传统,硕果丰盈。
江西金田唐氏字辈:“新系培本庆远泽成连开甲第大振家声勋铭钟鼎运翊升平绳其祖武率乃攸行”。
浙江唐氏一支字辈:“福禄永隆昌和良瑞世美才智端宁聪”。
江苏唐氏一支字辈:“本立元孝起宗节义”。
达”四川南充营山骆市新华村唐氏字辈:“正元世登高,文运昌其子,代有贤良仁,懿体长发
唐氏一支字辈:
行辈:“飞鸿广大……”
字辈:“文思朝光大德……”
唐氏一支字辈:“开辟乾坤久声称敦擅长伦常千古在孝悌百年芳甲第宜高占利名卜远物流罄波浩荡遗泽自汪洋”。
安徽安庆宿松县(原松滋侯国故地)唐氏字辈:“道正耀天光学富功先裕得崇明仕章”,堂号:枫湖
安徽安庆枞阳钱桥唐湾一支字辈:
孟之嘉时国 世德启文光
积庆贻燕翼 昌炽振家邦(灵台供奉有“晋阳郡”三字,相传祖辈4兄弟来此传衍了后代)
安徽亳州唐氏字辈:“亨井士学文传家保敏善作福言”。
贵州遵义唐氏一支字辈:“一国从来盛,俸律紫微祥,应知忠孝茂,政治启大昌”。
湖南东安一支字辈:“荣添善喜以 太应尚廷世 人立高明志 纯修方可传 守宜开佐治 师济绍孚先 敬溯发祥第 本源启晋昌 桐圭锡祚胤 祖德远流芳”
湖南永州祁阳(自清康熙迁入四川达县):泉仲仁芬(林)元,世明文永延;开国超方远,鸿昌德绍天;治家万代兴,礼仪福众全。
湖北枣阳一支:田运赵开,玉树金南,乃家之宝
山东莒县一支:月明永和顺,正立乾坤在,忠宪传开成,仁义玉启智。
湖北建始一支:世代斉荣昌,贻谋继远长,流芳传美秀,垂裕绍吉祥,诗书保国本,俊士启文光,大庆开儒第,朝廷选贤良
陕南安康一支:文学仕化章,国正明家帮,天太登科帝
四川金堂金龙:楚国有贤才引为朝中仕良善定盈昌
安徽阜阳太和县的唐氏一支字辈:...德洪朝廷广...
安徽阜阳颍泉区唐氏一支字辈:...启(付)瑞(fèi)超洪...
湖北麻城夏家冲一支:太先积德盛,立心本在明。贻传家泽远,继绍福祥兴。
四川南充蓬安县银汉镇大红村唐氏字辈:贤良忠孝世荣昌
四川南充高坪区金台镇唐氏字辈:正大光明,旭日东升。
四川达州大竹永胜唐氏字辈:家道昌隆,远忠安信作君先。
九、姓氏名人
唐叔虞:晋国开国诸侯
唐昧: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军
唐勒: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
唐狡:战国时期楚国将领
唐举:战国时期相术家
唐雎:战国时期外交家
唐厉:唐雎之孙,迁江苏沛国
唐秉:号东园公,秦末汉初之际隐士,“商山四皓”之一
唐蒙:西汉外交家,出使夜郎国
唐都:唐厉四世孙,任临邛(今属四川)令
唐林:唐都之孙,封为建德侯
唐蔚:唐林之子,迁徙居颍川(今属河南)
唐帽:唐蔚三世孙,任会稽(今属浙江)太守
唐翔:唐帽之子,任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太守
唐固:唐翔之子,任孙吴中的尚书仆射一职
唐彬:唐固三世裔孙,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晋代军事家
唐熙:唐彬之子,娶凉州刺史张轨之女
唐辉:唐熙之子,任前凉陵江将军,迁居晋昌(山西定襄县西北),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
唐瑶:唐辉之曾孙,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
唐褒:唐瑶之孙,任后魏华州刺史
唐纯:唐瑶之孙,任后魏太原太守
唐茂:唐褒之子,任秦州刺史
唐翼:唐茂之子,任后魏凉州太守。
唐令世:唐纯之子,为寿阳令
唐灵芝:唐令世之子,为寿阳令
唐邕:唐灵芝之子,字道和,北齐尚书。唐邕三子唐羲,唐鉴,唐懿。
唐羲:唐邕之子,任隋府州刺史
唐鉴:唐邕之子,为武贲郎将
唐俭:唐鉴之子,字茂约,唐尚书特进莒国公。唐朝前期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宪:唐俭之弟,字茂彝,终金紫光禄大夫。
唐临:唐朝名臣
唐绍:唐朝著名文人
唐彦谦:唐朝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唐休璟:唐朝著名军事将领,两次大破吐蕃
唐衢:唐朝诗人
唐肃:北宋官吏,“五豸唐门”之一
唐询:北宋御史,“五豸唐门”之一
唐坰:北宋御史,“五豸唐门”之一
唐介:宋神宗宰相,“五豸唐门”之一
唐淑问:北宋御史中丞,“五豸唐门”之一
唐庚:北宋诗人
唐慎微:宋代医学家、药学家
唐寓之: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曾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后称帝,国号吴
唐婉:南宋才女
唐棣:元代画家
唐胜宗:明国功臣之一,帝师唐瑜祖父
唐寅:唐辉后裔,明代画家,文学家,书法家,“吴中四才子”之一,“明四家”之一
唐顺之:明朝文学家、军事家
唐赛儿:明初白莲教农民起义领袖
唐瑜:明成祖朱棣的老师
唐甄:清初思想家
唐梦赉:清初文学家
唐英:清代传奇小说家
唐再丰:清代杂技家
唐鉴:清末大理学家,曾国藩之师
唐才常:清末著名学者,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
唐廷枢:清末大买办
唐正才:太平天国将领,封为“航王”,总管水军
唐景崧:清末台湾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