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都知道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首的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是释迦摩尼佛的上首大菩萨,是般若(音bō rě,即智慧)的化身,主司智慧。关于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为能斩断一切烦恼,劈开一切蒙昧,断除一切魔障的锋利宝剑。(文殊即手持智慧之剑)《华严经》中有佛说文殊在清凉山讲经说法,而五台山以气候清凉、地兼五顶,所以在唐朝唐高宗和武则天“二圣”的授意下,就把五台山正式确定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亦得名“清凉山”。
信徒或游客前来五台山朝台礼佛,亦或观赏佛地风光,许愿、还原显得更加功利化、世俗化。
我游五台山时住五台山寺庙群区的台怀镇民宿,适逢农历十四,房东告知当晚房价要涨,尽管房源并不紧,第二天再回降。在民间,农历初一、十五和佛教节日被认为敬香最灵验的日子,五台山是佛国圣地,或许更加灵验,人们从十四晚就开始敬香了。
五台山名寺众多,许多寺庙还要另外收取门票,但是香火最旺的是五爷庙(万佛阁),这座五台山不算大的寺庙因为供奉着五台山名气很大的五爷,香火极盛,人流不息。
晚上景区寺庙是不会开放的,当然是安全问题。经房东指点,在当日晚11点我来到镇里一处供五王爷的小庙,因不属于村里小庙,这一晚果真香火旺盛,还有戏台,为五爷唱戏。
文殊的道场为什么又冒出个五爷呢?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山峰如刀削,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酷热难当,农民根本无法耕作。文殊菩萨见百姓遭受苦难,便去东海龙宫借了一块清凉宝石——“歇龙石”,五峰山立马变成了清凉世界。
这借来的清凉宝石原本是龙子龙女们驱暑歇凉之物,他们气愤不已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歇龙石”。却被文殊菩萨降服教化而留在此地。五个龙子各守五坐台顶,龙女化为台蘑(五台山特产的一种蘑菇)。
台蘑
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就为他建造了庙宇,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康熙年间,为百姓祈雨方便,遂在这个万佛阁建了龙王殿,把五龙王从北台请下供于殿中。“五爷”也成了“广济龙王”,又成了文殊菩萨的化身。康熙帝赐了五爷一副龙袍和半副銮驾。
五爷庙又称万佛阁,或广济龙王庙,坐落在五台山寺庙集群区中心区。它承担着民间风调雨顺的职能,寄托着当地百姓祈盼平安吉祥的愿望。比起其他各大寺院里庄严肃穆的菩萨们,它更亲近群众,这也是为什么在善男信女们的心目中,它几乎成了有求必应的象征,上五台山烧香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五爷庙去的,这里是整个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
据说五爷本是黑脸,因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就变成了金脸。民间传说总是能附会的。
文殊菩萨化成的五爷很喜欢看戏,所以在五龙王殿的对面便修了一座古式戏台,专门为五爷演戏,许多来还愿的信徒会给五爷点台戏。说是五爷喜欢看戏,在民间无论哪种酬神还愿的祭祀活动,总少不了表演各类舞乐,以娱神兼娱人,历代皆然。
您到了五台山,不妨到五爷庙许个愿,一定要记住,要还原的噢。
中国四大 佛教名山是指哪四座山?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指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贤);五台,风也(文殊);普陀,水也(观音)。”后世遂称九华峨眉五台普陀为四大名山。普陀山为观世音菩萨住处。五台山为文殊菩萨住处。峨眉山为普贤菩萨住处。九华山为地藏菩萨住处。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哪些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文殊 菩萨道场)
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道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山高海拔二千八百九十米,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方圆达250千米,总面积592.88平方千米。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文殊菩萨碰巧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拿走吧!”
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
普陀山,相传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海北部舟山群岛,与舟山群岛的沉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岛上风光旖旎,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雾缭绕。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相传,在公元916年,有一个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经普陀莲花洋时,突然哪里都是铁莲花,船不能通行,慧锷以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于是把观音圣像供奉在当地姓张的居民家中。从此以后,普陀山慢慢发展成为专门供奉观音的道场,慧锷也成了普陀山的开山祖师。普陀山之成为观世音菩萨道场的原因,在佛教经典上也有明文,当时印度就有几个补怛洛伽等之说。
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至清末,全山已形成3大寺、88禅院、128茅蓬,僧众数千。“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逢僧”,史称“震旦第一佛国”山上每逢佛事,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被世人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
峨眉山,相传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因两山相对如蛾眉,故有此称。峨眉山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峨眉山金顶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最集中的地方,名胜云集,为峨眉精华所在。
据《峨眉山志》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踪”。因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和尚说是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蒲公归家后即舍宅为寺,于是峨眉山就发展成普贤菩萨的道场。另有资料说,是晋代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去。两种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
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九华山,相传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东临太平湖,西接池阳,绵亘一百余公里,主要有九十九峰,最高的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区域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
相传九华山有一代主人名叫闵让和,为人乐善好施,在九子山中修桥补路,行医送药,斋僧布道。人们都称他为闵公。闽公家中,经常开设斋会,款待四方僧众。常来他家参加斋会的僧人共有九十九位,闵公因所斋僧众不满整百深感遗憾。有一日,闵公听说山中来了一位被称为洞僧的苦行僧,住在南台的一个山洞里。心中颇为高兴。希望洞僧也来参加斋会,以实现斋僧百人的心愿;这年农历七月三十日,闵公又邀请山上的僧人斋会,并派儿子亲自去南台拜请洞僧前来参加。
金乔觉想,自己是异乡人,也该向施主讨一块立足之地。于是欣然赴约,来到闵家。闵公见洞僧前来,上前就拜,并提出:“高僧如不嫌弃,日后还请多多光临”的请求。金乔觉称谢毕,说出:“小僧外乡之人,来贵地修行,还望施主慈悲为怀,借小僧一席之地为贫僧作栖息之所”的心愿。闵公问:“不知高僧相中了何处风水,需要多大道场?”金乔觉表示:“贫僧但求一袈裟之地足矣!”闵公说:“这有何难,九子山中九十九峰,山山水水都是老夫的领地,高僧尽可随意选定”。此时,金乔觉说声:“蒙施主厚赐”。随即脱下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展,顿时山风骤起,一袭袈裟,越旋越高,越展越大,最后将九子山大大小小九十九座峰岭一齐罩住。
闵公一见大惊,赶紧匍伏于地,说:“老朽乡野俗人,不知神僧今日驾到,罪过,罪过!老夫愿将这九子山中九十九座山峰,方园百里领地,尽献神僧,以作道场,请神僧笑纳。”金乔觉连忙伸出双手伏起闵公,连说:“多谢施主,多谢施主。”后来,闵公受佛家影响越来越深,他先送儿子出家,自己也随后出家,父子俩都拜金地藏为师。从此,闵公父子就和金乔觉一起在九子山中虔诚苦修。终成正果。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原作者及各位读者
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脱
图文皆来源于网络,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提起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陌生了,分别是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和安徽九华山,佛教传入我国后,自汉朝起就开始修建寺庙、道场,一直延续至今,如今也是文化文物重点管理单位和蜚声中外的国家5旅游胜地。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九华山在安徽,但具置很少有人知道,九华山坐落在安徽池州市青阳县境内,因寺庙众多、佛教文化气息浓郁而素有“九华圣境”的美誉,引得不少游客及信徒慕名而来。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公认的“地藏菩萨道场”,在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中建有一座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露天地藏菩萨铜像,远远的望过去,铜像被群山所环绕,格外的恢宏壮观,整个人的心灵似乎都被净化了。
在九华山山麓至天台峰的山间,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至今依然保存有百岁宫、月身宝殿、慧居寺、祗园寺、化城寺等80多座寺院,拥有佛像1500多尊,在寺院中还珍藏有众多的文物1300多件,堪称安徽佛教气息最浓郁的名山。
在这众多的名刹古寺中,有一座寺院不得不提,它就是“天台寺”,天台寺又称为地藏禅寺,坐落在九华山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不仅是九华山海拔最高的寺院,也是安徽海拔最高的古寺。
天台寺,横卧在天台峰与玉屏峰的凹地之上,整座寺院坐北朝南,由三组民居式殿宇组成,布局非常的巧妙,几乎与山体浑然一体,无论是游客还是信徒到九华山后,天台寺是必去的寺院,素有“不上天台等于白来”的说法。
之前也曾去过很多的名刹古寺,但像这般鼎立于山尖的寺院确实非常少见,海拔1300多米,对于一个信徒而言也是一番挑战,且来此朝拜的信徒不会乘坐缆车上山,而是拾山间石阶而上,一步一步向着朝拜的殿堂而来。
九华山间的寺院自古以来就香火非常旺盛,素有“香火甲天下”的美誉,而山间壮美的自然风光更是使得九华山有着“东南第一山”的美誉,这双重桂冠使得九华山闻名于海内外。
除了九华山海拔最高的寺院天台寺外,山麓及山顶间还有分布着许多的名刹古寺,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一一游览一下,九华山门票包含3天有效期,时间是非常充足的。
不知道,你到安徽九华山旅游时,有没有去天台峰顶上的“天台寺”呢?对这座古刹有什么印象?如果有机会,你会到九华山游玩吗?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