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蝎座

届不到是什么意思(届不到表情包)

时间:2024-01-15 19:14:47 作者:饕餮少女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爱国”两个字,这所大学书写了一百年

“爱国”两个字,这所大学书写了一百年

回望东北大学与祖国命运与共的岁月

颠簸21天奔赴洛杉矶,只为胸前的“中国”现身奥运赛场。东北大学学生、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为国参赛”的经历,浓缩了东北大学百年历史——爱国奋斗。

2023年4月26日,迎着第一缕曙光,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在广场冉冉升起。2023年9月,东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这面编号为2023-0116号的国旗被正式赠予东北大学,这是祖国送给“忠诚报国”东大人最珍贵的生日礼物。

1923年4月26日,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曾任校长的东北大学,撑起了一面“兴学育人、文化救国”的大旗。

这是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在北平,他们走在一二·九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在西安,他们走上街头,请愿要求“停止内战、枪口对外”;在抗日战场,他们投笔从戎,浴血奋战。

这是为祖国需要甘愿奉献的大学,106位同学主动申请“为国转系”,“热血青年、献身矿业、刻苦学习、敬业报国”的“54煤”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万千学子。

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教授曾在东北大学任教3年。民族危亡之际的1929年,25岁的林徽因为东北大学设计了第一个校徽,白山黑水两边分别绘有一只狼和一头熊,熊狼环伺,表达了这位年轻的建筑学教授对风雨飘摇的祖国深深的忧患。

1949年,林徽因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金、红两种颜色表达了她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喜悦之情。

百年东大,始终和祖国命运紧密相连。

“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

孤独的身影留在奥运赛场,白山黑水战袍上的“中国”字样,被历史永远定格。

刘长春,东北大学体育专修科首届学生,1932年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届奥运会男子100米短跑预赛的时候,万里之外,他的家乡东北已经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他的母校正辗转于流亡路上。

当时的报纸这样写道:“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刘长春的奥运之旅是爱国之旅,是向日本帝国主义的抗争之旅。

1932年二三月间,日寇多次以高官厚禄相引诱,提出要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同年7月举办的奥运会。正与东北大学师生一道流亡的刘长春公开发表声明:“苟余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又岂能忘掉祖国,而为傀儡伪国做马牛。”刘长春与校长张学良联系,请求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在张学良的支持下,刘长春只身一人独闯奥运,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刘长春的传奇史犹如东北大学百年风云史中一朵激涌的浪花。成立于民族危难之际的东北大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以兴学育人、文化救国为己任,在白山黑水之间发出培育英才、御侮兴邦的时代强音。

东北大学建校前期,日本对东北采取殖民侵略和文化侵略,就是要从思想文化上来瓦解东北人民的民族斗志,企图为它永久侵占东北打下基础。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公然反对成立东北大学:“你们要读理工科,我们已有‘旅顺工科’;你们想学医,我们早有‘南满医学堂’;你们愿学文法科,也可以派留学生到帝国大学去上学,大日本政府将予以优待,给予官费补助,你们何苦自不量力,自寻苦恼,而去自办大学呢?”

日本人的反对更加坚定了中国人自己办学的决心,“我国文化落后,国势陆危,愿求急起直追,非倍力倍速不可。”1928年开始兼任校长的张学良时时倡导“建设东北、警惕帝国主义侵略”的办学责任,奠定了学校百年赓续的爱国底色。

1928年8月,从欧洲回国的27岁的梁思成受聘担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第二年3月,妻子林徽因也受聘担任教授,两人在国外留学的同窗也陆续来到东北大学。一群不到30岁的年轻人,撑起了中国第一个生机勃勃的大学建筑系。

东北大学仿佛一颗耀眼的明珠,吸引国内外各界学者纷纷前来,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夕,东北大学已建成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有300余名教授、3000多名学生,教师中有大名鼎鼎的张伯苓、金毓黻、章士钊、刘仙洲、梁漱溟等,学校当时被称为“东大之盛,在当时可与任何其他大学相比”。

1931年3月,学校制定了雄心勃勃的5年计划,包括扩大农学院、扩大东北大学工厂、扩充图书馆等等,然而仅仅过了半年,日本侵略者的阵阵炮声彻底炸碎了东北大学的文化救国梦。

9月19日,当时的代校长宁恩承在枪炮声中向全校师生发出慷慨誓言:“古人说,‘士报国恩’,今天国难当头,我们全是一国的善士……如果发生任何危险,应该恪守‘士报国恩’的信条,就一切无恐无惧了。”

几天后,学校大量的珍贵图书档案资料、教学仪器设备落入日寇手中,昔日琅琅书声的校园沦为日寇的养马场。

“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抗日流亡大学,流落飘零15年。

“我们这个饱受欺凌的民族要起来反抗,东北青年要做全国青年的先声!”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遮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这段激动人心的歌词出自一首著名的抗战歌曲《五月的鲜花》,这首歌曲的曲作者就是时任东北大学音乐教师阎述诗。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不到30岁的阎述诗就投入到抗日爱国歌曲创作中。他把歌曲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教育学生不要忘记苦难中死去的同胞,要永远怀念自己的祖国。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举世闻名的一二·九运动,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被阻隔在校园里的情况下,东北大学300多名爱国学生作为游行队伍西路纵队的唯一主力,在东大学生、员宋黎的带领下,高举大旗冲出被军警封锁的校门,面对皮鞭、木棍和枪刺,东大学生视死如归,冲锋在前。

12月16日,学生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游行,阎述诗也积极参与营救学生。他目睹学生被军警的惨状,悲愤不已。当学生拿着《五月的鲜花》歌词请他谱曲时,悲壮激昂的歌词一下引起了他的共鸣,含着眼泪反复吟唱。这首诞生在一二·九运动中的抗日救亡歌曲很快传遍神州,流传至今。

在东北大学的校史馆,可以看到一张发黄的“东北大学流亡办学路线图”,从1931年离开沈阳到1946年回迁,15年的时间,东大师生流离燕市,转徙开封、西安、南下四川三台,在流亡的路上,他们没有一刻停止战斗,始终冲在抗日救亡的第一线。

1936年12月,一二·九运动一周年之际,西安市万名学生走上街头,呼吁“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此时已辗转到西安的东大学子再一次站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勇敢面对军警的枪口。老校长张学良闻讯赶到,他以校长的身份向学生承诺,“一周之内,用事实答复”。仅仅3天后,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017年8月1日东北大学公众号曾发布“东大老兵,不应被遗忘”,让人们再次回想起那些投笔从戎、为国奋战的东大学子们。

1932年从东北大学毕业后就投身抗日战场的苗可秀,1934年任中国少年铁血军总司令,驰骋辽南疆场,痛击日军,1935年负伤被俘,写下了“誓扫匈奴不顾身”后慷慨赴死,年仅29岁;1928年考入东北大学机械工学系的佟彦博,1933年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立志报效国家抗击日本侵略,1938年5月19日,他和战友驾机远征日本本土进行轰炸,投下传单100多万张,周恩来代表中央赠送锦旗:“德威并用,智勇双全”;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大学学习的丛德滋就投入到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打入敌人内部被捕后,于1942年狱中遇害,年仅32岁;1950年,一张由毛主席签署的烈属证颁发到了丛德滋家属的手中,这是新中国编号00001的烈属证,以纪念这位遇害的东北大学学生……

“我们这个饱受欺凌的民族要起来反抗,东北青年要做全国青年的先声!”从一二·九运动的挺身而出,到西安街头的大声疾呼,再到抗日战场为国捐躯,东大人在抗日救亡路上再现爱国情怀,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彰显报国底色。

“国家建设的需要,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1950年,年仅17岁的林韵梅,响应国家号召只身从上海来到东北工学院(建国初期东北大学改名为东北工学院)求学。正当她憧憬如何攻读自己喜爱的土木工程系、畅想美好未来时,学校开始动员党员、团员转入采矿系——国家百废待兴,地质采矿先行。

后来成为东北大学教授、著名岩石力学专家,将岩石力学学科引入中国第一人的林韵梅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同学们思想斗争很激烈——转,谁不知道采煤危险,煤矿俗称“四块石头夹块肉”,围岩的片帮、冒顶时刻威胁生命安全;不转,党和国家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怎么能只想个人,不想国家?

爱祖国胜于爱自己的专业,林韵梅和其他105位同学主动申请“为国转系”,1954年,他们从东大毕业奔向全国各地,这个光荣的集体也因此被称为“54煤”。“热血青年、献身矿业、刻苦学习、敬业报国”的“54煤”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东大学子。

如果说当初“为国转系”是凭着一腔爱国热情,在随后的不断学习实践中更是增添了他们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1951年暑假,他们到鸡西煤矿实习,矿务局的负责人谈到日寇投降后,由于没有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只能留用一些日本人,他们趾高气扬,竟敢拍着我们的头说:你们中国人的脑袋是大大地不行啦。“你们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祖国期待你们啊!”没有大幅标语,没有激动人心的场面,更不是誓师大会,但是听到这番话后,同学们都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心中默默发出了不可磨灭的誓言:“为建设祖国不遗余力。”

多年以后,这个光荣的集体走出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0位大学教授、60余位总工程师,他们为国家采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1年,林韵梅的学生冯夏庭当选为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现在的国际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会)主席时,林韵梅激动地说:“这是该学会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位黑头发黄皮肤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坐上了掌门人的位置。”这时候林韵梅的脑海里浮现出60年前在鸡西矿务局那个让她终生难忘的情景。

与“54煤”形成东北大学“双璧”的“可可托海东大人”是一个多年来默默无闻的集体,是一个将一生奉献祖国的传奇。

凄美忧伤的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让人们熟悉了这个位于北疆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小镇,“可可托海东大人”则在这座小镇为中国稀有金属工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两弹一星”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1969年1月4日,天还没亮,25名东大学生(后去4名)从乌鲁木齐启程,穿着没有面子的老羊皮大衣,脚踏毡靴,乘坐一辆车窗还算完整的大客车北上,一路颠簸三天来到可可托海。小镇气候寒冷,人烟稀少,自然条件恶劣,冬天最低气温零下50摄氏度,大学生们从打草、伐木、扛麻袋、挖煤、清理露天厕所开始。

在这里,他们有的晚上推矿车跌入废石堆里;有的修柴油机,喷灯爆炸烧伤脸和手,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烙印;有的下夜班骑自行车从桥上掉入冰冷湍急的额尔齐斯河,自己在黑暗中爬上岸;有的给摇床刷生漆中毒,脸肿得惊人;有的女同学怀孕几个月,还在水库大坝上和男同学一样搬运石块……

这些可可托海的东大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忘我工作,就为一个目标:为祖国找到急需的稀有金属。

从1952年到1982年间,先后有45名东大毕业生奔赴可可托海,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一块块稀有金属矿石从可可托海源源不断送往祖国各地,铺就了中国尖端工业的崛起之基,熔铸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

1950年,主席就东北工业发出指示:“鞍钢出了钢材,还要出人才。”新中国对工业人才的渴望,赋予了学校的责任和使命。当时的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迅速行动,将几所院校合组为新中国专门培养冶金科技人才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东北工学院,校址设在沈阳南湖,从此成为一代代东大人梦想启航的地方。作为共和国冶金人才的摇篮,东北大学在冶金、信息、矿业、材料等学科领域,为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新中国钢铁冶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工学院首任院长靳树梁,主编了第一部炼铁专业课教材《现代炼铁学》。他带头喊出“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带领团队攻克钒钛磁铁矿冶炼中炉缸堆积世界难题,为承钢的恢复生产和攀钢的起步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冶金热能工程学科的开创者陆钟武院士在东北工学院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冶金炉专业,他回忆道:“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为新中国的建设建功立业,奋斗终身。”

中国第一台模拟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李天华,哈佛大学毕业后来到东北工学院任教,当时美国、苏联等国的模拟计算机都已经问世,他放言:“既然外国人能搞出来,难道我们就搞不成吗?”

新中国建设时期,东北大学星光闪耀:中国首次炼铝试验的主持者、新中国第一座铝厂恢复建设的主导者邱竹贤院士,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铝电解教材;我国工业自动化教育的开拓者之一郎世俊教授,创办中国首批工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提出开闭环控制的新思路;被誉为中国“超级钢之父”的王国栋教授,他领衔研发的超级钢在国际竞争中连创四个第一……

“54煤”班毕业生韦晓光在《煤炭》诗里写道:“我!只等召唤,跃身炉膛,敞开胸膛。捧出升腾的火,奔流的电……化成缕缕的烟,碎碎的灰……仅仅,仅仅为的是哟,我期待了千万年的献身光明的愿望。”

这首咏煤的诗,又何尝不是东北大学师生忠诚报国的真实写照。

“巡天、探地、潜海,进入新时代,东大人自觉肩负起高水平科技强国的使命”

2023年8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在由辽宁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的“开学第一课”的演讲题目就是:国家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回顾过去,百年东大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步入新时代,东大人正在书写爱国奋斗新篇章。白鹤滩水电站、川藏铁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飞船、新一代战舰、核潜艇等一项项超级工程和大国重器都留下了东大人爱国报国的印记。”

在被称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的青藏高原上,随着铁路隧道的开挖,原本致密的岩石被挖走,一侧凌空,另一侧仍连接着原本的岩体。积蓄的能量在一瞬间爆发,岩块呈片状,四处飞溅……岩爆是隧道施工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直接威胁人员、设备的安全。东北大学重大铁路岩爆科技攻关小组的主要工作是在工程现场进行安全监测与现场试验研究,用科技支撑保障工程的安全高效施工。

小组现场技术负责人何本国教授介绍,隧道内常会有淋雨状出水,过高的温度和湿度把隧道内变成了“桑拿房”。冬天,室外温度在0℃以下,隧道内外温差可达40多摄氏度。往往是全身湿漉漉的“水人儿”从隧道里出来一会儿就变成了“冰人儿”。

在这样的环境下,岩爆科技攻关小组日均洞内工作时间8个小时以上,目前平均预警准确率达到85%以上,受到各界广泛好评。参与项目的青年教师张伟说:“一想到这个跨越两个世纪的梦想,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期盼的重大工程,我就由衷感到使命的神圣和责任的重大。”项目带头人冯夏庭表示:“未来,我们将积极响应总书记‘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继续迎难而上,敢为人先,争取实现更短时间范围的岩爆时间预警,为祖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新时代的东大人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肩负起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强国使命。

面向控制学科国际前沿,东北大学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生产全流程全局优化控制理论与方法,成果被写入国际自控联引领未来自动化发展方向;学校研发的关键核心材料和腐蚀防护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构件、特种安全检测设备、高端数控机床、“复兴号”高铁等装备……

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在各行各业绽放芳华:2015年,本硕博均就读于东北大学的车德会,以重要成员身份加入笔尖用钢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了我国的笔尖钢产品,让国产笔用上了自己的笔尖;

2017年,第11届模拟钢铁挑战赛世界总决赛,东北大学冶金学院2010届毕业生周文涛,战胜了来自37个国家的1478名选手,不到10分钟第一个炼出合格钢水,以压倒性优势摘得职业组桂冠;

2014届毕业生、“奋斗者”号主驾驶试航员赵兵,在中国第二代、第三代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和“奋斗者”号的研制中,担任控制软件负责人。他曾面临众多艰辛,顶着37℃的高温连续下潜调试12小时,驾驶潜水器执行过数十次下潜任务……

“百年发展历程,东北大学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抗日救国、工业报国、产业强国、科教兴国,东大人正在用一个又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东北大学党委书记郭海说。(记者于力 李铮 王莹)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循此苦旅,以达星辰——杨鸣的三次转身

新华社沈阳9月18日电(刘艺淳、张逸飞)“杨鸣你在哪儿?我只离开几个月,回来你怎么不见了?”辽宁男篮外援莫兰德16日的幽默喊话,像是离别的预告。

17日,辽宁男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杨鸣卸任主教练。随后,杨鸣用一组“告别”老照片追忆他在辽篮的难忘瞬间:少年时代“断腕耀京城”一战成名;职业生涯末期圆梦双冠、成为队史首位获得“退役球衣”殊荣的队员;执教后,率领辽宁实现“三年三冠”。

循此苦旅,以达星辰。三次转身后,杨鸣与辽篮的故事也将告一段落。

一人一队

“我的职业生涯太有戏剧性了,再好的编剧也写不出我的剧本……”杨鸣用15载篮球生涯,证明“一人一队”的经典故事,不是科比或库里的专属。

杨鸣1985年生于大连,受父亲曾是篮球运动员的影响与篮球结缘。2004-2005赛季CBA联赛取消升降级,幸运保级的辽篮请“中国篮球教父”蒋兴权出山。在他手下,杨鸣得以飞速成长。

2021-2022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常规赛中,时任辽宁本钢队主教练杨鸣与顾问蒋兴权(左)在场边观赛。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在CBA的第二个赛季,杨鸣“一鸣惊人”。对阵山东队的客场比赛中,杨鸣砍下44分、6记三分单骑救主,之后又在与吉林队的比赛中贡献41分。赛季结束,杨鸣场均贡献13.2分和3.2次助攻。这个长相俊朗、球风飘逸的20岁少年赢得了球迷的喜爱,也获得了中国男篮教练组的青睐,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

但随后发生在杨鸣身上的故事,用跌宕起伏来形容都有些苍白。2006年3月10日,CBA常规赛第42轮,辽宁队客场以113:110险胜北京队。比赛的主角是拿到全队最高的35分的杨鸣。赛前杨鸣被确诊为左手腕舟骨骨折,医生告诫他:不想当残疾人的话,马上打固定!为让球队顺利保级,他拖着受伤的左手,面对巴特尔镇守的内线,命中9记抛投。

罚篮时,杨鸣面对主场球迷的喧嚣,用左手傍耳扮倾听状作为回应。鲜衣怒马、意气风发,“断腕耀京城”的故事流传开来。

球员时期的杨鸣(前)。新华社发

后来,杨鸣历经漫长的康复期重回赛场。他在个人博客上曾发表一篇名为《无奈的告别》的文章,其中感叹号足有28个。作为球员,带伤作战的代价,他再清楚不过。

相比于俱乐部,杨鸣的国家队履历有些乏善可陈。他仅在2007年代表中国男篮二队参加了亚锦赛。

三次身份转换

2018年4月22日,辽宁男篮夺得队史首冠。杨鸣高举双臂庆祝胜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为这很可能是我最后一个赛季。我是在辽宁队(险些)降级的那一年上来的,可以说那时候的辽宁是倒数,今天能夺得总冠军,我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

十五载圆梦,他选择功成身退。2019年11月4日,在杨鸣退役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红色幕布缓缓揭开,12号球衣就此高挂在辽宁主场,永久封存。

2019年11月4日,辽宁男篮为杨鸣举行退役仪式。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退役后,他火速完成三次身份转换:从场上串联球队的控球后卫变成助理教练;走出场外,出任辽宁男篮俱乐部的副总经理,负责“拉赞助”和“带青训”;在成绩不佳的2019-2020赛季复赛期间被委以主教练职务,将一身球衣换成了西装革履……杨鸣践行了那句:“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

“我是CBA辽宁队主帅,主要负责帅……”综艺节目中,临危受命的杨鸣这样调侃。他完整执教的首个赛季,辽宁队在总决赛最后一场经历加时赛不敌广东队,痛失冠军。

2019-2020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复赛第二阶段(崂山赛区)比赛期间,杨鸣(右)与辽宁队队员在赛前升旗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总决赛就差在主教练”“就输在五分钟,杨鸣的换人脱不了干系”“球员用青春等教练成长”……铺天盖地的质疑让杨鸣也觉得输在了自己身上,“能接受所有的谩骂,唯独怕对不起球队、对不起球员”。

三年三冠

直至2023年接受受访时,杨鸣仍然摆脱不了总决赛加时赛的“黑色五分钟”:“最后那五分钟,是我当主教练这三年难以忘怀的五分钟。”甚至无论干什么事,他都会突然想起那五分钟:“换小阵容是为了防挡拆,但是篮板丢了,那五个篮板要命了。”

不停地念叨、熬夜看录像、场边激动地争取每一个球……球迷们笑称,看到杨鸣的眼角和眼袋,就知道他拼尽全力了。“真的!你看我三年形象上的改变,就知道我现在怎么样了。”杨鸣说。

辽宁队在2022-2023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总决赛中夺冠。时任主教练杨鸣在赛后参加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自媒体平台上,杨鸣的视频被球迷频繁转发,时常看到他“衬衣被汗水打透”、情急时“狂干一瓶水”、坐在替补席静静地“低头不语”、站在领奖台“高举双手”如释重负的生动画面。球迷们对儒雅球员转为严厉教头的故事津津乐道,也见证着曾经的“菜鸟”教练逆风飞翔。

2022-2023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季后赛四分之一决赛首场比赛中,杨鸣在场边指挥。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执教的第二个完整赛季,杨鸣努力的成果开始被球迷们看到:生死战中摆出联防,将朱荣振的内线优势发挥到极致;关键时刻把张镇麟按在板凳,摆上状态更好的付豪,后者单节贡献11分成为总决赛奇兵;执教的第三个赛季,杨鸣更加游刃有余,吃了太多“伤病亏”的他尝试在常规赛保护老队员,在季后赛加强轮转,最终水到渠成般收获队史第三座总冠军奖杯。

自2020年6月28日担任辽篮主教练起,杨鸣率队赢得“三年三冠”,包括2021-2022赛季、2022-2023赛季CBA总冠军和第十四届全运会冠军。38岁的杨鸣成为辽宁男篮队史第一个分别以球员和教练身份收获联赛总冠军的人。

收获队史第三座总冠军奖杯后,辽宁队球员将杨鸣抛向空中庆祝。新华社记者 龙雷 摄

什么是幸福?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杨鸣在不同阶段做出了不同的回答。

2018年夺冠圆梦时,杨鸣说:“职业生涯中始终坚守在辽宁队,我感觉非常幸运和幸福,能跟队拿到全运会和CBA联赛的双料冠军,此生足矣。”

退役后,杨鸣说:“人生不同的角色转换都在同一支球队,这一点是我的荣幸。”

17日,有人问杨鸣:“你觉得什么是幸福?”杨鸣回答:“能达到部分人的预期,当辽宁男篮主教练,拿冠军、赢球让大家感到幸福,自己就很幸福。”

部分图片由新华社记者江汉、孟永民拍摄

《红旗颂》激荡半个多世纪,作曲家吕其明还有很多话想说

图说:吕其明在发布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红旗颂》用音乐的语言深情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情景,成为新中国乐坛经典,还原《红旗颂》的谱写者、著名作曲家吕其明先生一生传奇的传记《人生步步是音符•吕其明》今天在上海市文联文艺会堂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吕其明说:“音乐融入我的生命,使命铸就我的灵魂,音符塑造我的人生。用我全部的赤城,毕生的精力,热情讴歌亲爱的祖国和人民,这就是我的心愿。”

除了《红旗颂》之外,吕其明曾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红日》(合作)、《庐山恋》、《城南旧事》、《焦裕禄》等二百余部(集)电影、电视剧作曲,留下佳作无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众多歌曲传唱至今。《人生步步是音符•吕其明》共分为十个章节,作者薛锡祥以充满情感和诗意的笔触,叙述并展现了作曲家吕其明的艺术人生和艺术成就。正如书中“艺术访谈”部分的标题“艺术家接地气,艺术才有底气”。吕其明的作品之所以那么“有底气”,是因为他是一个“接地气”的艺术家,为人谦逊、待人真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图说:新书书影 主办方供图

吕其明把上海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受父亲、皖中根据地行署主任吕惠生影响,他10岁参加革命,19岁随部队进驻上海,20岁转业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电影作曲,35岁写就传世之作《红旗颂》。弹指一挥间,已成为耄耋老人的吕其明深深爱着这座伟大的城市,“我喝着黄浦江水长大,上海养育了我,我有难以割舍的上海情结。因为我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愿望和人生价值。”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首演于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节开幕式。红旗在共和国大地上飘扬了整整70年,《红旗颂》的旋律也在广大人民心间激荡了半个多世纪。50多年里,吕其明对乐曲不断修改、几经打磨,于今年春天定稿,作为对新中国70周年华诞的献礼。“15岁入党,我将我生命的全部热忱交织在我的音乐作品中,将自己的人生,与共和国这70年一起写成了歌。”吕其明说。

新书发布会还来了很多吕老的粉丝。其中一位带来了他悉心收藏的当年《红旗颂》在“上海之春”演出时的票根,及一张当年吕其明亲笔签名的《红旗颂》唱片。那时他只是一个初二学生,而今也已是两鬓染霜的老者。看了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上吕其明传记新书发布会的推送,他第一时间就在后台报名参加,没想到真的收到了邀请。多年之后,再度与敬仰的艺术家面对面,让这位老乐迷激动感慨不已。(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