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四种依恋类型的分析,皆包含着作者主观臆断的偏见,且没有任何的实证研究,亦没有做过相关的抽样调查和分组实验,各位看官请酌情观看。
回避亲密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疏离型、第二种是恐惧型。
疏离型形成的动因可能是因为“人格过于独立”或者说“过于追求自由”,这样的人内心世界极其强大,且不希望被别人打搅。
疏离型的形成动因还可能是“你并没有那么喜欢对方”。是因为“不够爱”,你才会不愿意对方进入你自己的生活,不愿意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对方的生活进行交换。你可能一开始就觉得这段关系是“搭伙过日子”罢了。可以通过如下四个问题来测试一下,你到底与她有多相爱:
1、你们之间是否有很强的情感联结?对方有多在乎你?你有多在乎对方?你为对方担心过吗?对方的喜怒哀乐是否能够牵动着你的心绪?你有没有不见面就会想念对方?你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是不是想到了对方?
2、当你们交往时,对方认真倾听你讲的话吗?有没有在认真地回应着你?你和她聊得来吗?每次聊天是不是一聊就会很晚,时间过得很快?
3、对方在你心中是什么位置?有没有其他的人,曾经挑战过这个位置?
4、你是爱着对方的这个完完整整的人,是“相中你这个人了”,还是你是在爱着“她对你有用”?这种“有用”包括“对你的事业有帮助”“家里有钱”“到年纪了找个人过日子”……“有用”说明你爱上的是对方的“功能”而不是对方这个人。这在社会上表现为“女的贪财、男的好色”(大概率这样),进而会导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关系便不会长久。同样的道理,财富也不会永远没有波动,一有负向波动可能就会导致“媳妇跟别人跑了”。“有用”还包括:“享受着对方对你的种种的好、无条件的陪伴使得你不再孤独寂寞……”等等,这在大学里面很常见:“我是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一个人很孤独,才答应做他女朋友的。”“我是觉得他对我很好,才答应他做他女朋友的”,这样的恋情常常“毕业季就是分手季”。
如果上面四个方面你的回答都是积极肯定的话,那么你应该不会陷入“疏离型”,如果你都找到真爱了还会陷入疏离型,那么只能说,你应该去先学会“如何去爱”。
俞飞鸿在对话许知远的时候也表现出来了强烈的疏离型依恋,但是她并不是不婚主义者,她很可能是没遇到真爱罢了。毕竟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与人产生联结,需要陪伴。所以她遇到真爱没准也会变成安全型的依恋。
试想一下,如果彭于晏跪下向你求婚,你麻不麻?你还会逃避吗?
第二种是恐惧型,回避亲密表现为“怕”。形成的动因常见于“被渣男伤害过”“感觉不会再爱了”。他们其实是渴望甜美的爱情的,但是被伤害的心灵无法完全愈合,于是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怕受伤”导致“不敢爱”。不把自己的心扉打开,不去接触外界,当然就关闭了“受到伤害”的通道,当然,也会把真爱阻绝到门外。带着这种心态,即使进入到一段亲密关系,你也会害怕对方抛弃你,你一旦害怕对方会抛弃你,你就会更加地启动保护防御机制,你就不会对这段感情“投入太多”,生怕自己的大好青春荒废在错的人身上,于是想要压抑自己“爱上对方的冲动”,你在本质上并不想“把自己的软肋交给对方”,你的防御机制时刻提醒你自己“如果把对方看的不是那么重要,那么我就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恐惧型的“不愿意投入”的行为模式常常会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就是说,你的“不愿意投入”被对方觉察和感知到了,会让对方觉得“你不够爱她”,于是对方也会减少投入,这就跟两个人互扇耳光一样,冲突和矛盾就会加剧,恶性循环。而跳出怪圈的办法可以是——经常给对方“我爱你”的反馈,从而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疏离型和恐惧型的区别是,疏离型是“不怕”,是“爱谁谁”,而恐惧型是“怕”,是怕投入,是怕受伤,是怕这怕那,是瞻前顾后,是“不勇敢”,是“惧怕承担风险”。
渴望亲密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安全型,一种是痴迷型。
痴迷型依然是被“害怕被抛弃”主导的亲密类型,这种类型会发展成“我想永远黏着你”的相处方式。这样的相处方式的害处是,没有给双方的足够的个人空间,对个体的独立性发出了巨大的挑战,对方会无时不刻地受到你的全方位24小时的“监控”,而对你的“指手画脚”还不能还击。痴迷型完全可以生发出非常稳固的婚姻契约关系,即交叉互锁。
一个典型的“交叉互锁”形式的亲密关系是“抖S和抖M在一起”,也就是说,男方在A方面依赖着女方,女方享受着这种被依赖的感觉,且女方在B方面依赖着男方,且男方享受着这种被依赖的感觉,这种“A方面、B方面”的“方面数”越多,关系就会越稳固。
当然也可以是一方对另外一方的全方位的控制,这就陷入到了抖S对抖M全方位的控制。抖S控制抖M,抖M讨好抖S。而现实生活中这种案例太少见了,一个有强烈掌控欲的抖S能有多大概率遇到那个命中注定的抖M呢?而且还需要保证那个抖M完完全全交出自我和独立的人格,去完成这样的畸形的恋爱关系。这个时候,抖M就是在“逃避自由”。
这种畸形的恋爱关系能造就出很稳定的婚姻关系,你愿意吗?
《逃避自由》一书说:“……(抖M)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感官方面的潜力。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感到焦虑和无能为力。他无法忍受这种孤立,他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逃避自由带来的重负,重新建立依赖和臣服关系;或者继续前进,力争全面实现以人的独一无二性及个性为基础的积极自由。……”
最后讲一讲安全型,安全型是不害怕被抛弃,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也对亲密关系有着积极地拥抱的态度。
害怕被弃的依恋类型会时刻关注如下问题:
“你关不关注我?”
“我对你重要吗?”
“如果我有需要,你会及时地回应我吗?”
“你认可我吗?欣赏我吗?包容我吗?”
“你还爱我吗?”
当然,安全型的人也会关注这些问题,但是没有害怕被弃的心绪,这可能是源自于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自尊自爱的人,他非常的自信,觉得伴侣不会背叛自己,不会离自己而去,自己有充分的吸引力把伴侣留在自己身边。所以说,爱别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而害怕被弃的依恋类型的人面对这些问题的困扰就会有两种应对措施,一种是“黏住对方”,甚至是控制对方,这样就形成了依赖型(痴迷型),这种依恋人格常常“zuo天zuo地”以证明对方还爱着自己;另一种是逃避对方,以至于根本不跟对方联系和沟通,从而逐渐演化为“恐惧型”依恋人格。
在另一个维度上,安全型也不会回避亲密关系,他们知道走进亲密关系既会获得铠甲,也会获得软肋,但是敢于暴露自己的软肋,何尝不是一种勇气呢?他们会勇于承担“被拒绝”“受到伤害”“被忽视”“失望透顶”的风险,他们在爱中学习实践,面对对方也面对自己,大胆地把“我”拓展成“我们”。
一个朋友,单身了6年,后来找到女友。前些日子来寻DR君聊天,以为他是来秀恩爱的,结果三句话不到就说自己已经分手,觉得和女友退回朋友关系更好。DR君大惑不解,刨根问底了一通才弄清楚事件始末:他觉得这女孩控制欲太强,心智不成熟,也不够独立,谈个恋爱尚可,不适宜做老婆。
“她简直没有自己的生活!去哪都得带着,很黏人,基本上没有能力跟自己相处。吵架时失去理智,不解决问题只想着发泄情绪,非常幼稚。”
“可是你们还处于热恋期啊,别说女孩子黏人了,热恋的时候男生不也这样吗?”DR君赶紧劝说。
“我就不会这样。”他毅然决然抬起了头,DR君好像从此人发光的眸子里读懂了什么。果然,他继续说:“成年人要有克制,克制情绪,克制太过感性,得时刻保持理智,哪怕在热恋的时候,人也不该靠得太近而失去自我。”
“有人靠近你,会让你感觉不安全吗?”
他想了想,这样回答:“对,但不仅如此。如果我发现自己太需要对方,同样也会不安全,下意识就要后退一些,保持距离。最终还是要保持独立,人的孤独才是永恒的。”
这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DR君感到他对回归单身并没有任何焦虑,反而是一种放松后的畅快释然,好像分手后他得以重新回到舒适区,安下了心。
再举个女性回避型的案例。小薇的朋友都知道她是个暗恋专业户,对暗恋的痴迷简直到了沉沦上瘾的地步。不要误会,她并不是对暗恋对象上瘾,而是对暗恋这种情感模式上瘾。有两位被她暗恋的男生在知道她的心意后表示过想要交往试试,甚至曾经还有一位恰好对她也心存爱慕,得知女孩有意后义无反顾展开追求……诡异的是,每到即将把暗恋的苦果变正果的关键时刻,她却一次次选择后退,全部都拒绝了。
一询问,她也觉得自己委屈:“他那么好,我是配不上的,万一交往后被他发现我那么多缺点,或者被我发现他其实并不美好,可能最后连朋友都无法做。我不明白他怎么就不能像个偶像一样,好好站在那,让我喜欢就好了呀!为什么要跑来说也喜欢我,打破了之前那么美好的关系呢!我只想默默喜欢他,心里就是有所依的,并不想跟他发生什么。”
02.回避型依恋的童年根源回避型依恋对立于焦虑型依恋,是表现为另一极端的不安全依恋模式。同焦虑型在亲密关系中刀枪火炮的热战模式不同,回避型仿佛是个巨大的冰窟窿,冻死别人的同时也在冰冻自己,而且冻得时日久长,坚硬无比,最终已然“爱无能”而不自知,杀伤力不容小觑。
每个回避型都有一张成熟、独立、理智、靠谱的面具,在感情中行事果决,擅长处理情绪、无痛分手,更擅长冷战,跟他们相处过的伴侣几乎都会给出这样的评价:冷酷、绝情。有趣的是,这类评价通常由回避型亲口转述。DR君就曾听到一位妥妥的回避型谈起上一段感情时用着很得意的语气描述如何用冷漠来屏蔽女友求和,后来被女友骂他太绝情。“好像每一任都这样说过我,习惯了!”语气中仿若骄傲,一种安全感呼之欲出。
是的。回避型在听到有人评价自己冷漠、绝情,这样的词汇,会让他们感到安全。相反,如果有人说他们感情用事,他们的小宇宙会在瞬间爆发,坚决否认!不仅如此,他们会鄙视一切感情用事的生物,否认情感的作用,企图用理智、推理、去情感的方式解决一切问题。
吵架时,你跟回避型谈情感,谈爱不爱,谈情绪怎么处理之类的问题,会被他们大手一挥:别讲那些没用的,解决实际问题!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依恋会让伴侣感到冰凉凉的懊恼,好像每天对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台机器。机器无法懂得人的情绪需要被照料、安抚、亦不懂情感的作用力有时比一万句道理都有效。
说到这,很多姑娘会跳出来喊一句:男人都这个德行!其实在中国,回避型依恋还真的大部分出在男性身上。就如同焦虑型依恋出现在女性身上的比例也较高一样。为何会有这个不同呢?跟中国父母对男孩女孩的教养方式不同有很大关系。
尤其在独生子女较多的北方地区,女孩在原生家庭中受到更多规则和父母的控制,因为传统观念里觉得养女孩要更小心一些,教养、仪态、成长安全,连回家时间都被严格限制,在高强度禁锢自由的家庭里长大,“控制和被控制的爱”就成为了女孩们从父母那习得的情感模式,是她们习以为常的安全区域,成年后在伴侣那自然而然复制,控制欲极强的焦虑型依恋由此产生。
而父母养男孩的观念却恰恰相反。曾有一位母亲就这样跟DR君说:“好在我家那个是男孩,早恋就早恋呗,只要别耽误学习,反正他也不会吃亏!”很多男生都在高期待、低情感互动的家庭里长大。传统认为男性应当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男孩的培养也会主张理性、不能哭、情绪不轻易流露,父母对男孩的高要求,逼得他们从小收敛起情感表达的部分。这种方式成为回避型习得的情感模式,同样是他们内心感到安全的区域。
普查研究也有提示,多兄弟姐妹家庭中的格外受到父母重视(表现为高期待、高压力)的那个孩子(无论男女),成年后容易成为回避型依恋者。父母若过度重视孩子的成绩、能力、未来……那么孩子的真实情感需求就会被相应忽略,这种感情上的被忽略感会被孩子带到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虽然为此痛苦,虽然他们同样不安全,同样想要被关爱,但被人忽视的感觉却是他们实实在在从小便习惯的舒适区。回避者总想要在关系里与人保持距离,极力避免情感的渗透,就来源于此——潜意识在寻找与童年相似的被忽视感。
03.永远不会有共情的朋友严重的回避型人格,在交友上也会存在着某些障碍。
如果你与一个回避型做了朋友,你会发现几乎不能跟TA聊聊有关情感的知心话。尤其在你失恋了,难过了,低落了,伤心了,情绪跌宕到谷底的时候,回避型面对一个情绪化的你态度是极其“不近人情”的,你会发觉TA冰冷理性,完全无法与你共情。永远不会抱抱你,跟你说上一句“我理解你,你受苦了”。很像一个巨型黑洞,你的所有负面情绪掉进去,发不出任何声音,没有任何你想得到的反馈。
但是,若你过了情绪爆发期,想要沉下心解决问题的时候,回避型朋友就是一个很好的聊天对象,TA的理智会帮助你第一时间找到解决方案,思路清晰,逻辑实用,止损能力一流。你会发现回避型的陪伴仿若超人在侧,给你满满的能量。
回避型的人如此对待朋友,同样也如此对待自己。他们的心像深海,似乎能容纳所有情绪而不产生任何波澜。表面上永远像个独立自主、有勇气、对待情感游刃有余、不怕任何离别与失去的“超人”,其实负能量已在内心悄然累积。不少回避型人格容易生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原因就是大海超负荷太久,想要海啸了。
别忘了回避型同焦虑型一样,都源自于内心匮乏的安全感。焦虑型是越要越没有,越是没有就越是拼命要。回避型是越躲越没有,越是没有就越在下一个机会面前再次选择逃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04.你是哪种依恋模式?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如果细究起来,其实是由一个一个漏洞拼凑而成。这些漏洞,构成了长大后我们面对亲密关系时的应对模式。非安全的心理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必然在焦虑型和回避型之间徘徊,不断做足功课,才能从童年带来的习性中得到解脱。
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曾提出成人有四种依恋类型(如下图):
除了我们上次讨论过的焦虑型和今天讲的回避型以外,还有爱的能力较高的安全型、处于焦虑状态下的恐惧型(又叫矛盾型)。矛盾型依恋可能更加复杂,呈现出回避依恋与焦虑依恋两种模式交杂切换:这个人在某些方面呈现回避,又在某些方面呈现焦虑型的特性。
无论你是哪种依恋模式,成因都是由两个因素造成:对亲密的回避程度和被抛弃的焦虑程度。而且这四种模式并没有很明显划分。如果你对亲密的回避程度低且对被抛弃的焦虑程度低,那你就是安全型的。但这个“程度”很难量化,只能伴侣两方相比较来看。
依恋类型的形成都和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对于过去的经历我们无法改变,就像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他们是否有爱的能力、能正确的照顾小孩、会给我们造成什么影响。所以不管是那种依恋类型都没有错,而且一段感情幸福与否取决于双方相处是否能破除模式上的缺陷,融洽和谐。
而且依恋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如果在一段感情中遭遇了背叛等不好的经历,很可能就会转成回避型;而一个焦虑型的人如果被人细心呵护,慢慢也会转变成安全型;一个回避型遇上了焦虑型基本就会相爱相杀(两方解决自身安全感问题方式是完全对立的),可是如果两方都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并能做到彼此退让彼此成全,共同成长,也会渐渐转化成两个安全型伴侣。
在感情出现问题时,最好先不要急于下定论,更不要给对方贴上标签。先冷静下来沟通下双方对感情的期待是否一致,比如是否愿意共度余生。再一起分析下自己和对方是属于什么依恋类型,然后再有意识的改变彼此的行为模式。这样更有利于维系一段感情。
05.如何与回避型依恋者交往
如果你的伴侣、朋友、家人是回避型依恋者,应该如何与看起来若即若离的他们交往呢?DR君的建议如下:
A,加强理解,不要强迫他们
回避型依恋者典型的表现就是排斥亲密关系,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拒绝情绪化的行为,过于理性,不通人情。但若你明白他们拒绝情感表达的原因是来源于对亲密的不信任,儿时太过缺乏安全感,才导致自保的习惯,就会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先别强迫他们,给他们留点自己的独立空间,强迫只会让他们更加排斥,甚至会排斥你的靠近。
B,主动沟通,推进关系
可能与回避型依恋者相处久了,便能够摸透他们行为和情感反应的规律,难免会产生“怎么又是这样”、“又躲着我”这些想法。这时应该表达自己的需求,与回避型依恋者沟通,千万不要跟他们冷战(因为你根本冷不过他们)。在关系的进程中,非回避型需要主动一些推进关系,给他们一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当回避型的安全感建立起来之后,回避的行为就会慢慢减少。当然,如果你本身是缺乏安全感的焦虑型,建议你们不要彼此消耗,加强沟通,让心灵共同进步,毕竟改变亲密关系质量不是单方的事情。
往期回顾:
你好,之华:你还记得青春里爱过的人吗?
从单身到恋爱,你一定会经历的4个变化
微信“跳一跳”暴露的6种感情观,你属于第几种?
自卑是怎样杀死爱情的?
男人不愿意结婚?无非是这三点原因!
回避型依恋人格,在社会,大多数的成年人受到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影响。你是否曾经和一个对关系充满爱并对之感兴趣的人有过关系,但当关系变得“涉及太多”时却离开了?你有没有经历过一个孩子拥抱你,向你表达无条件的爱,而下一个孩子却像陌生人一样与你完全分离?你的父母是否以一种奇怪的方式爱你,常常把“分离”或“独立”等同于爱或力量?为本老师将为你探讨回避型人格的症状。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与依恋作斗争,需要一个合适的时间与他人建立一种亲密而充满爱的关系。即使是孩子也会通过加班加点来学会爱父母。一旦我们了解了我们所爱的人,我们就会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帮助我们沟通需求。
比如,一个儿子知道,当他画妈妈的照片时,妈妈会给他做最喜欢的晚餐。健康的关系是对等的,我们要理解为什么关系是健康和发展的。我们通常不担心被抛弃、拒绝或无缘无故地失去。健康的关系是稳定的,因为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了解边界、需求、欲望、弱点甚至优势。
但可悲的是,有些人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他们发现很难建立有界限的健康关系。患有这种症状的人会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不信任,也会产生不信任的情绪。回避型人格通常会接近他们所爱或关心的人,然后摆脱恐惧。
他们自我或自我意识几乎是很脆弱的。许多人孤独或孤立,回避型人格的人害怕进入关系或维持他们已经拥有的人。似乎回避型的性格和我们遇到的每一段关系都在“他爱我,他不爱我”的游戏中。有些人把回避型人格称为“害羞”或“胆小”,但性格特征远不止害羞。
许多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这使他们感觉到与世界的情感联系。例如,一个有回避特征的女人可能会幻想她的老板成为自己丈夫。回避型人格似乎渴望情感和接受,但不知道如何充分体验或获得情感。
因此,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症状包括,因为害怕批评、拒绝或缺乏感觉而避免与他人接触。例如有些人逃避工作或上班,因为他们厌倦了同事嘲笑自己的错误。不愿意参与人际关系,除非他们被明确认可或喜欢。专注于被拒绝、失去或嘲笑,集中注意力是个问题。
对于心理医生来说,区分社交焦虑症和回避型人格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换言之,社交焦虑症患者也可能是孤立的、害羞的。当你感到、经历或假设被拒绝时,很容易受到伤害。对于回避性格来说,克制害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学生在课堂上不敢举手提问,害怕遭到嘲笑。因此,许多人在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方面都很困难。
#心理咨询师说#
#北京幸福公益清华大学#
现在的依恋理论,采取的是两轴四象限的分类模式,这个四象限在依恋理论系列的文章有更完整的说明。
安全依恋:建立有安全感的关系
童年时期
安全依恋,顾名思义的就是,他们能够和依恋对象,建立起一段有安全感的关系。为什么他们能够如此?如果从依恋理论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他们在婴儿时期,当自己有需要时,总能获得主要照顾者的响应,从而使他们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这个世界是温暖的。
事实上,在童年时期,我们面对外在威胁时,都会采取所谓的初级依恋策略。什么是初级依恋策略呢?就是当外在威胁出现时,我们会通过哭泣、嘶吼等方式,呼叫自己的主要照顾者,希望获得他们的响应并且破除威胁,这就是所谓的初级依恋策略。
对安全依恋者而言,初级依恋策略往往就能够唤起主要照顾者的响应。他们进而发现,他们在有需要时,是能够找到主要照顾者的;且在此同时,主要照顾者对他们的需求是敏感的,同时也会响应他们的需求。
成人恋爱
因为在小时候,他们总能获得充足的响应,因而也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感。也就是这样的缘故,让他们在长大之后,比较能够信任其他人,同时也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例如,同样是伴侣在忙而未能回复自己信息,安全依恋的人比较不会开启脑内小剧场,觉得伴侣是不是因为不在乎自己而不理会自己。正因为这样的特质,让他们在谈恋爱时,通常会来得比较顺利,也比较能够有能力度过难关,不至于过度放大爱情中的压力,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界之中。「我很好,这个世界也很好」,是他们内心中的核心信念。
安全依恋者相信,主要照顾者对于自己的需求是敏感而在乎的。
而除了安全依恋之外,其他三种依恋类型则被称为不安全依恋。一个孩子为何会发展成不安全依恋呢?如果从依恋理论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当孩子有需求时,主要照顾者并不能实时响应他们的初级依恋策略,也就是他们的呼唤。
焦虑依恋:倾向于用激烈的方式要求响应
童年时期
如果从依恋理论来看,焦虑依恋的孩子,尽管需要经历不断地呼喊,主要照顾者终究还是会响应他们的需求。也因此,他们在面对主要照顾者的不理睬时,就会采取更极端的方式,来呼唤自己的主要照顾者。
这样的方式称为次级依恋策略中的过度反应策略 (hyperactive strategy):他们必须要大力地呼喊,通过较为极端的方式,才能获得主要照顾者的响应。过度反应策略的长期累积,会为这些孩子带来什么呢?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必须要很努力、很努力地才能获得别人的关注,进而使得他们发展出这样的想法:「我必须要时时刻刻警觉自己的依恋对象是不是关心自己的。」
成人恋爱
也因为童年时期的被迫时时警觉,在他们长大、进入谈恋爱关系的时候,面对伴侣的一丝疏忽,就很有可能唤起童年可怕的回忆,使得他们倾向于用激烈的方式要求伴侣响应自己的需求,深怕一不小心就被对方给抛弃了。对焦虑依恋的人而言,他们不确定自己的伴侣是否能在自己有需求时,作为自己的安全避风港 (safe heaven),让他们能够安全的停泊。他们时常担心对方会抛弃自己,譬如自己的伴侣可能三个小时都没有已读自己的信息时,他们就会变得很焦虑不安。
正因为童年时期的无助,必须要很努力才能得到爱与关怀,因此他们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外来的威胁,他们觉得自己是无助、糟糕的,而其他人都比自己来得好,他们需要依赖别人才能生存下去。
「我不好,而别人好」,是他们内心的核心信念。但他们的强力索求,通过哭闹甚至自伤等方式来呼唤伴侣,常会使得伴侣感到无力与罪恶感,反而更没有办法回应他们的需求,进而使得关系走向终点。
如果我是焦虑依恋,我该怎么办?
看完上面的这段文字,如果你觉得你是个焦虑依恋者的话,你一定会很焦虑地问我说「那我到底该怎么办」?对我而言,焦虑依恋最需要的事情,其实是承认自己的焦虑。「我现在正在焦虑。」或许对于焦虑依恋者而言,这样的话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但这是可以练习的。
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允许自己的焦虑,就会让焦虑依恋的人,很容易把焦虑的源头强加在其他人的作为上面:「都是你这么慢回信息,才会害我这样的,你到底在不在乎我?」如果换个方式,或许可以说:「我觉得很焦虑,因为你回我信息的速度比我想象中来得慢,让我觉得很焦虑。」这样以自己的情绪为出发点,加上陈述一件事情而非强迫对方的方式,让对方更有机会把焦虑的事情听进去,取得更多沟通和讨论的空间,而不是觉得被指责,进而开启另一次的争端。
焦虑,不是你的错,这是正常的情绪。但是如何面对焦虑,如何在焦虑时做出比较有利关系的决定,是可以练习的。
焦虑依恋者在关系中总是得小心翼翼,深怕一个不小心,对方就抛下自己、不要自己了。
逃避依恋:习惯将自己摆在距离较远的位置
童年时期
对逃避依恋的人来说,他们在童年时期采取初级依恋策略时,依然无法得到依恋对象的响应,因此他们也会采取次级依恋策略。
但是和焦虑依恋不同的是,无论他们如何的吵闹,他们的父母或主要照顾者都不会给予他们响应,总是把他们冷落在一旁。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发展出另一套策略:「只有靠自己,我才能活下去」,也就是所谓次级依恋策略中的不活化策略 (deactivate strategy)。
成人恋爱
正因为这样,当他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渐渐地将自己的感觉关起来:表现脆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我必须要让自己坚强起来,才能应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唯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也因为这样,逃避依恋的孩子在面临恋爱关系时,习惯将自己摆在距离对方较远的位置上,尽量不要让自己和对方靠得太近;在面对关系中的冲突时,他们也倾向于回避冲突、躲回自己的世界里,等到冲突所造成的情绪过去之后,才能再次面对伴侣。他们看待世界的信念是「我好,而世界不好」,因此只能自力更生,努力地靠自己活下去。
但是读到这里,读者或许会觉得很好奇,逃避依恋者真的真心相信「我好,但世界不好」吗?
在比较早的教科书里面会提到,逃避依恋又可以分成排除型逃避依恋 (dismissing attachment) 和恐惧型逃避依恋 (fearful attachment)。但事实上,就我的理解来看,所谓排除型逃避依恋和恐惧型逃避依恋,其差别并不是过去所说的「我好,但世界不好/我不好,而且世界也不好」,而是「我不得不强装自己很好,因为世界太糟了,只能自力更生/我很糟糕,而世界也很糟糕,我只能时而勉强相信这个世界,时而躲回自己的小圈子里面」,他们的差别只是「能不能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有着高自尊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事实上,逃避依恋者虽然会装作「没有他,我也可以好好的活下去」——相信自己,但不相信他人;但是就发展上来看,小孩子对自我的概念,应该来自重要他人所赋予的,一个从小就被置之不理的人,怎么可能对自己发展出正向的看法呢?因此,比较有可能的是,他们是不得不把自己装得坚强,因为其他人都是危险的,所以只有信任自己,当自己的安全堡垒,才是唯一且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 因此,就我的观点认为,在两, 轴四象限的分类当中,逃避依恋者就是排除型逃避依恋的人,他们面对依恋威胁时,采取的是压抑自己需求的方式来回应威胁,让大家看不到他们需要他人照顾的一面,强装坚强来抵抗外在带来的威胁,也就是刚刚提到的「我好,而世界不好」,在求助无门之下,只能自己独立坚强的活下去;至于恐惧型逃避依恋,则是「我不好,而世界也不好」,因此变得非常紊乱、矛盾,不知道到底该依赖自己还是对方,时而相信对方、时而躲避对方,反复无常,也就是下文即将提到的矛盾依恋。
如果我是逃避依恋,我该怎么办?
当然,在谈谈矛盾依恋之前,我也要先来谈谈,万一读者读完上一段文字之后,发现自己很类似逃避依恋,那该怎么办呢?
逃避依恋的人,并非真的不需要情感的需求,而是他们害怕付出情感带来的后果,因此不敢和对方靠得太近──毕竟他们童年经历了那么多的冷落,又要如何轻易相信人呢?
但如果一直和对方保持着距离,谈起恋爱来也是挺累的,毕竟人都希望能够被对方所信赖,如果你一直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方也更有可能会觉得不被在乎。这个时候,承认自己「我害怕和对方靠得太近」也是很重要的。能够和对方坦承自己不敢太信任对方,需要时间,甚至告诉对方要怎么照顾自己,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方式,我觉得会是不错的方式,毕竟逃避依恋者长期被关在自己的世界里,最清楚的就是自己想要什么了,适时地把自己的需求交给对方来满足,一点一点的在亲密和自我之间调整那一条界线,或许是逃避依恋可以练习的地方。
逃避依恋者只能深锁心事,把自己装得很坚强,因为他们不认为其他人是值得信任的。
矛盾依恋:时远时近高焦虑高逃避
童年时期
矛盾依恋,在一些教科书上又称为紊乱依恋,它同时也是上文所说的恐惧型逃避依恋。他们同时有着高焦虑与高逃避的特质:有时候想要和焦虑依恋一样,寻求依恋对象不断保证不会离开自己;有时候又和逃避依恋一样,把自己的所有感情隔绝在外。为什么会这么矛盾呢?这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照顾者,有时候能够提供安全的协助,但有时候又是伤害他们的源头之一;甚至有一些照顾者,会对他们做出性方面的侵扰,使得他们面对极端矛盾的情境。
在我所读到的课本当中,举了两个矛盾依恋者常会经历到的成长背景,第一种是,他们的父母常常会对他们展现敌意,譬如说:我真希望我没有生你出来、你毁了我们的生活;而第二种则是他们经常遭受性方面的不当对待,或是目睹、经验到不当的身体对待。
成年恋爱
正因为这样,他们无法像逃避依恋一般,发展出稳定的抗拒策略。因为他们的自主权常常受到侵扰,尤其是性方面的侵扰,使得他们觉得自己很糟糕,进而发展出「我不好,而世界也不好」的信念。他们时而觉得自己得依赖他人才能生存下去,时而又变得对他人的亲近感到抗拒。在爱情关系里反反复复,时而想极度接近自己所爱的人,时而又对自己所爱的人逃避、避免太过亲近,是他们容易出现的情形。
如果我是矛盾依恋,我该怎么办?
矛盾依恋的情形比焦虑依恋和逃避依恋更难处理,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并没有稳定的依恋策略,时而焦虑、时而逃避,而在这一来一往之间,让他们变得很痛苦。那么,矛盾依恋的人,又能怎么办呢?
坦承自己的伤痕,我觉得是矛盾依恋可以做的事情之一。「我确实受伤了」承认自己的受伤,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除了和伴侣谈及自己的伤痕,甚至进一步和伴侣聊聊整个受伤的过程,让伴侣有机会感同身受,做出一些适当的响应,也许是矛盾依恋可以尝试的事情。
而更重要的是,我会建议矛盾依恋的人,找寻一个自己可以信赖的心理咨询师,可以信赖这一点很重要,让矛盾依恋者有机会一点一点的把伤口说出来。一个值得信赖的咨询师,是不会轻易批判与指责你的。而在安全的环境下再次经历过去的伤痕,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自己的伤,是矛盾依恋很需要的一个疗伤历程。
时而靠近、时而分离,矛盾依恋者常给人在五里雾之中的感觉,但事实上,他们的内心却是脆弱的。
面对不安全依恋,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呢?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还是有人会问我说,不安全依恋能改变的程度到底有多大?有大量研究指出,与咨询师稳定的关系,将有助于他们「重建」过去所没有的安全避风港(有需求时能有一个信赖的对象)与安全堡垒(平时能够放心的信赖对方,从而投入自己有兴趣的事物)。
依恋关系的修复,重点在于「重新塑造自己看待世界的样貌」,也就是让我们看见所谓的不一样:「原来这个世界并不全然是我原本想象的样子」,这些例外事件的发现,是我们改变的重要基础。
在我的依恋演讲里面,最后都会带参与者做一个活动:从一堆说书人卡片当中,挑出最能反映自己成长经验的一张卡片,然后用这个卡片写一段故事。为什么我总会选择这么做呢?无非就是希望能带读者重新去看见自己的童年,到底经历了什么。或许详细的故事已经很难想起来了,但重要的是,当我们重新再次回忆我们的童年时,我们就有机会能够重新认识自己,不再被习惯性的反应所捆绑,进而有机会为自己的童年赋予新的意义。
(本文内容图片来自网络,文章只提供学习参考。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