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摩羯座

大暑三候(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时间:2024-01-24 01:33:52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大暑:盛夏农事忙 珍重待秋风

【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

大暑:盛夏农事忙 珍重待秋风

作者:侯楠楠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古人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萤火虫分水生与陆生,陆生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由腐草变来的。大暑节气正值“三伏”的中伏阶段,此时桑拿天到来,大地就像蒸笼,闷热潮湿。但“七下八上”的时节,北方陆续进入雨季,雨水带来些许凉意,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俗语云“冬吃萝卜夏吃姜”,盛暑时节,山西、河南等地有“晒伏姜”的习俗。人们在三伏天时将生姜切片或榨汁,与红糖拌匀后装入容器,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后食用。夏季贪凉,吃过伏姜后,身体会发热出汗,带走身体里的寒气,是种反向的养生智慧。

(点击图片观看动态海报)

《敦煌二十四节气》原画出自《不可思议的敦煌·与万物共生长》创作展——最佳创作团队奖「豆荚创意」小朋友们的集体创作。动画制作:满晨

除了晒伏姜,广东人会在大暑时吃仙草,而在清代京师地区,时鲜佳肴就更多了。据载,京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是以公子调冰,佳人雪藕……总以白莲为上,不但果菜皆宜,晒粉尤为佳品也。且有鲜菱、芡实、茨菇、桃仁,冰湃下酒,鲜美无比。其莲藕芡菱,凉水河最胜,有坊曰十里荷香。”

大暑所在的农历六月也称“荷月”,此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开得正盛,是盛夏时节最清凉美好之所在。苏州一带还将农历六月二十四作为荷花的生日,人们在这一天泛舟赏荷,消夏纳凉。

除此之外,浙江台州葭芷一带还有送“大暑船”的习俗。据民间传说,清同治年间,当地有病疫流行,大暑日前后尤为严重,人们认为是五位掌管瘟疫的神仙带来的灾祸。葭芷地处椒江口附近,沿江渔民商定在大暑日这一天集体供奉“五圣”,将满载供品的“大暑船”送至椒江口外,以求送走瘟疫,保佑人们身体健康。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大暑时节到底有多热?北宋书法家蔡襄写有标题就很直白的《暑热帖》:“暑热,不及通谒,所苦想已平复。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人生缰锁如此,可叹可叹!”什么心静自然凉,都是骗人的,根本没地方可躲好吗?

米芾就不一样了。他也有一件书法作品,叫《逃暑帖》:“芾逃暑山,幸兹安适。人生幻法中,为虐而热而恼。谚以贵所同者热耳。讶挚在清之中,南山之阴。”米芾当时担任一个闲职,上班不用打卡,所以干脆在暑热之时“逃”进深山之中,乐得清净又享得清凉。

还有更机智的王鉷,在家也能“人工降雨”。唐代《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唐玄宗时期御史大夫王鉷家里建有“自雨亭”,“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王鉷让人通过水车等将水引到屋顶上,水沿着屋檐流下,如同降雨一般,凉快却也奢侈。

不过,人们“苦夏”,农作物却“乐夏”。从气象物候可以看出,大暑的节气特点是高温湿热,这样的气候对稻作农业丰收大有好处,是农作物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农谚曰:“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大暑不暑,五谷不起”“大暑不酷热,五谷不多结”。虽是大暑时节,农人一刻也不得闲,特别是对于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早稻抢日,晚稻抢时”,此时人们要及时收割早稻,还要兼顾种植晚稻,才能确保粮食丰收。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吃得简单、不社交也不买衣服,白居易过得很“低欲望”,好像做什么都没有心气。实际上,大暑伴着蝉鸣,是盛夏的最后乐章。夏季独有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已经准备退场。想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这酷暑都有些值得珍惜了?

光明网×敦煌画院出品

来源: 光明网

人间好时节丨大暑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元代吴澄所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再如民谚“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都形象地描述了大暑的炎热。

古人以诗词描写炎炎夏日的感受。南宋陆游《苦热》诗中写道:“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宋代梅尧臣的《和蔡仲谋苦热》诗中也写道:“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因此,古人想出了各种消暑妙招,比如吃冰。冬天凿冰,将冰块搬进地窖储藏,夏天取出,做成冰饮或直接放在家中,用于降温。杨万里《咏酥》诗中写道:“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描述的就是冰品美食“酥山”。

除了吃冰,古人还会制作各种解暑“饮料”。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卖“香饮子”的店面,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冰雪冷元子”“甘草冰雪凉水”等冰食。

节气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节,气温偏高,雨热同期,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之上,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说文解字》中说:“溽,湿暑也。”“土润溽暑”,指土地潮湿,天气湿热。

三候大雨时行:《逸周书》中说:“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指大暑时节雨量充沛。

节气习俗

喝伏茶:“伏茶”,即三伏天喝的茶。多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晒伏姜:三伏天时,一些地区的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

本期福利:《人间好时节丨大暑》手机壁纸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李东

制片人丨王薇 杨秀红 申珅

主编丨李瑛

策划丨陈宁泽一

编辑丨樊嘉晨 刘天哲 王映涵

承制丨新闻包装工作室

技术监制丨李宏海

项目制作负责丨吴浩 刘强

项目设计及AR制作丨 吴峥 李华 邢祎

音乐配乐丨王璇

书法文字丨董倚桥 王金阳

手绘及场景动画合成制作丨 邢祎 郭帅 张磊 谢依原 段晨阳 侯晓磊 付康怡 杨宇晨

AR技术丨马亮 王奕涵

视觉设计丨毕野 李灵睿

撰稿丨郭林丽

专家顾问丨丁乐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人间好时节丨大暑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元代吴澄所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再如民谚“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都形象地描述了大暑的炎热。

古人以诗词描写炎炎夏日的感受。南宋陆游《苦热》诗中写道:“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宋代梅尧臣的《和蔡仲谋苦热》 诗中也写道:“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因此,古人想出了各种消暑妙招,比如吃冰。冬天凿冰,将冰块搬进地窖储藏,夏天取出,做成冰饮或直接放在家中,用于降温。杨万里《咏酥》诗中写道:“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描述的就是冰品美食“酥山”。

除了吃冰,古人还会制作各种解暑“饮料”。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卖“香饮子”的店面,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有“冰雪冷元子”“甘草冰雪凉水”等冰食。

节气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节,气温偏高,雨热同期,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之上,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说文解字》中说:“溽,湿暑也。”“土润溽暑”,指土地潮湿,天气湿热。

三候大雨时行:《逸周书》中说:“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指大暑时节雨量充沛。

节气习俗

喝伏茶:“伏茶”,即三伏天喝的茶。多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晒伏姜:三伏天时,一些地区的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李东

制片人丨王薇 杨秀红 申珅

主编丨李瑛

策划丨陈宁泽一

编辑丨樊嘉晨 刘天哲 王映涵

承制丨新闻包装工作室

技术监制丨李宏海

项目制作负责丨吴浩 刘强

项目设计及AR制作丨 吴峥 李华 邢祎

音乐配乐丨王璇

书法文字丨董倚桥 王金阳

手绘及场景动画合成制作丨 邢祎 郭帅 张磊 谢依原 段晨阳 侯晓磊 付康怡 杨宇晨

AR技术丨马亮 王奕涵

视觉设计丨毕野 李灵睿

撰稿丨郭林丽

专家顾问丨丁乐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大暑:上蒸下煮正伏天

雨热同期,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上蒸下煮正伏天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大暑,六月中。”《淮南子·天文训》曰:“(小暑)加十五日(斗)指未则大暑。”意即当北斗七星斗柄指向天干“未”的位置,正好小暑过了十五天。大暑节气大约在每年公历7月23日左右,“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是“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我国一年之中光照最多、气温最高、各大“火炉”城市炉火旺盛的时期,同时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最为频繁的时段。

大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很多地方的气温高达35℃以上,颇为炎热。自入夏以来,由于受到太阳光直射角度与时长的影响,在这段时期地面吸收并积累的热量达到一年中的峰值。通常我国气象学上一般将每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称为高温天气。高温会让人们身感不适,类似中暑、胃肠道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等病症的发病率增多,严重影响人们工作效率,同时也对农业生产造成重要影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暑节气有三候:初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节萤火虫开始登场,萤火虫依靠其尾部发光细胞中的“荧光素”,在生物酶的作用下消耗ATP(腺苷三磷酸)并与氧气发生反应时产生光芒,伴随夜空繁星点点,空中飞舞的萤火虫装点的不只是夜空,还有夏季夜晚孩童们美丽的梦,这也算是酷热盛夏大自然馈赠给人们最为浪漫的礼物。除了炎热,大暑时节也常会出现大雨。北方地区的雨季流行有“七下八上”之说,意即大雨经常出现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此时正值国槐花盛开,北京地区盛夏时节的雨又被称为“槐花雨”。此时的降雨来得急促凶猛,所以该时段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旱涝反转现象。

从古至今人们对大暑的总体印象便是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如东汉王粲《大暑赋》中写道:“患衽席之焚灼,譬洪燎之在床。起屏营而东西,欲避之而无方。仰庭槐而啸风,风既至而如汤。”这段话形象描绘了大暑时节热得让人心烦意燥,坐立不安又无可奈何的情形,坐卧在凉席与床上都感觉像是火上炙烤,就连迎面吹过的风也顿感灼热滚烫。还有诸如“赤日暴形骸,毛发几焦秃”“水风鼓炎热,如坐蒸炊上”等描述古时大暑情形的诗句。现在的人们也经常在网上用些诙谐的桥段来表达对炎夏酷暑的复杂感受,比如“打篮球摔倒住院,原因不是骨折而是烫伤”“我和烤肉之间,只差一把葱花和孜然”“夏天的我一直都是七八分熟”等,令人捧腹的同时也多了些对苦夏难耐的感同身受。

现在不少人感慨“夏天我的这条命,就是空调给的”,也一直好奇在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代,人们是如何避暑消夏的。若能找个类似“避暑山庄”的凉快地短暂居住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种异地避暑的方式对于当时大多民众来说并不现实。唐代《封氏闻见记》中记载唐玄宗时期御史大夫王鉷家里建有“自雨亭”,“从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其基本原理是人们通过水车等将水引到屋顶上,让水沿着屋檐流下如同降雨一般。“自雨亭”的建筑设计可能与东罗马帝国技术有关,《旧唐书》记载拂菻国(东罗马帝国)“盛暑之节,人厌嚣热,乃引水潜流,上遍于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闻屋上泉鸣,俄见四檐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其巧妙如此。”另外,古代人们很早已经学会采冰度夏。如《诗经·七月》云“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凌阴”即冰窖,专门用来储纳冰块以供夏季使用。《左传》记载“方暑,阙地,下冰而床焉。”其情形相类于北方地区冬季烧炕,所不同的是在床下位置放冰块降温。《开元天宝遗事》也有类似记载,杨国忠家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除此之外,唐宋时已经流行各类冰镇冷饮,如冰镇果盘“酥山”、冰绿豆水、凉水荔枝膏等冷饮冰食,也是古代人们的消暑利器。同时,人们还通过“喝伏茶”来消热祛暑,至今广东一些地方还保留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或者煮出汤汁后,冷却凝结为仙草冻,两者都是消暑的甜品。

虽然大暑时节如此炎热,但农业生产却依然不能停辍。人们常说“靠天吃饭”,其实靠的就是夏天吃饭,农谚云“大暑不暑,五谷不起”“大暑不酷热,五谷不多结”“禾到大暑日夜黄”“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大暑时节的高温对于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特别是对于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早稻抢日,晚稻抢时”,此时人们要及时收割早稻,还要兼顾种植晚稻,确保粮食丰收。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描绘了炎夏烈日之下劳动人民在田间劳作的辛苦场景。另外,棉花也到了花铃盛期,需水量大,大豆也处于需水临界期,灌溉抗旱是最紧要的农事工作。“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天下多少事,农人最辛苦”。总体而言,大暑时节是农民一年之中抢收抢种、田间管理最为紧张、最为辛苦的时期。因此,当下的我们更应该珍视并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格言,提倡勤俭风尚,爱惜粮食。

(唐尚书 作者为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历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北京日报

今日大暑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今天9时50分

我们迎来

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此时正值“三伏”里的“中伏”

高温酷热、雨水充沛

“湿热交蒸”达到顶峰

南北携手热如“蒸饺”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农谚有云

“早稻抢日,晚稻抢时”

大暑期间,喜温作物生长快

此时也迎来了

早稻抢收与晚稻抢插的

“双抢”关键时期

稻田飘香,瓜果成熟

蝉鸣嘹亮,蛙叫声响

生机勃勃的盛夏

孕育着作物的丰收

万物也在此时

用热情礼赞生命的美好

在古人看来

大暑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此时节,虽然温高而气湿

但也是荷花开得最盛的时候

青翠欲滴的荷叶

亭亭玉立的莲蓬

红白辉映的荷花

令人赏心悦目

在这热浪滚滚的日子

各地民间饮食习俗也各有不同

广东地区流行“吃仙草”

山东地区在这一天“喝暑羊”

福建地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讲究虽有不同

平安消夏的寄托都相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