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从一横一竖间流淌,烙印在一撇一捺间留下,第二课堂开设《新说文解字》专栏。带你从一个汉字、一个动物一套文物领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新说文解字》第三季“动物”篇开播
单字释义拼音:hǔ
部首:虍
笔顺:21531535
笔画:8
基本字义: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穴(喻危险境地)。~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狼(喻凶残的人)。~头蛇尾。~踞龙盘。龙腾~跃。勇猛、威武:~将。~势。~劲。~威。~~。~气。古同“唬”,威吓。古同“琥”,琥珀详细解析“虎”字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上都有他的身影。甲骨文的“虎”最为形象,不但有着夸张的巨口和锐利的虎爪,甚至连身上的黑色条纹都被仔细描绘了出来。
虎 甲骨文
老虎是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动物,他有着又圆又大的脑袋,黑褐色的斑纹,前额还有着形如“王”字的纹路,主要生活在山林之间。
老虎性情凶猛,行动敏捷,“猛虎下山”带起的是凛然气势,俗话说:“云从龙,风从虎。”所以我们常常给老虎冠以王者之名。《说文解字》中就以“山兽之君”来释“虎”字,至今我们也用“丛林之王”来指称老虎。
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
所以人们很喜欢用“虎”字,来形容雄壮威猛的样子。
比如古代用虎臣、虎贲(bēn)来表示战士的威猛刚强;又比如“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和林则徐销烟的虎门则是用“虎”字来形容地势险峻。
而武器上也少不了“虎”,古人用与虎格斗来比喻自己的勇猛。河南安阳曹操墓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就印证了这一点。
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 石牌
但是,这象征勇猛的“虎”也有被欺负的时候。它在海外漂泊了158年,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它就是西周晚期的青铜重器“虎鎣(yíng)”
虎鎣
故事从1860年圆明园经历的一场浩劫说起。
“虎鎣”原属清宫旧藏,陈设于圆明园内。1860年第二次战争爆发,英法联军大肆破坏洗劫圆明园文物,并将这座“万园之园”焚毁。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军官哈里·埃文斯将“虎鎣”劫掠回国,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虎鎣顶部“卧虎”特写
直至2018年3月,“虎鎣”才传出了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国家文物局得知后便立即开展工作,推动“虎鎣”追索返还。4月底,境外买家表示愿将“虎鎣”捐赠给国家文物局。通过两方工作人员及专家的积极努力,在11月23日,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顺利、安全地将“虎鎣”运回了北京。
同年12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虎鎣”正式入藏的移交仪式,这件牵动着全国人民目光,寄托着中国人民深厚历史文化情感的珍贵文物,终于得到最好的归宿。
“虎鎣”是幸运的,因为他终究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但至今漂流在外的文物仍不占少数。所以,“威猛”的文物其实也有着脆弱的一面,更需要我们去保护、爱护他。也许我们能做的微不足道,但我仍愿同学们拾起“虎”的精神,用咱们各自不同的方式去守护他们。
END
文字:果果老师
排版:雅子老师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这幅楷书作品。需要说明是,单字是从田英章楷书字汇里摘取制作的,与作品里的字稍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已解析过的字附上链接,方便书友查阅。
第七个字:沉
沉 chén:左右结构,左收右展。
左部“氵”旁整体左斜,笔意相连,不要写宽。首点要写的饱满,收笔向左下出锋;第二点接着首点的锋尖,带出点后向下出锋;第三点为提点,切笔后提出,指向首点右侧。
右部“冗”字上正下斜,中宫收紧。上面“冖”勿宽,首竖靠近左部,注意行笔要弯,圆笔收;横撇虚接起笔,与左部首点的下端基本平齐,横画勿重,抗肩,不要长,到位后笔锋上提,然后顿笔写撇,稍长,注意指向。下面“几”字在这里可以写成“儿”字,撇笔在上面“冖”的中间起笔,撇身稍重,角度稍平;最后竖弯钩竖轻横重,拐弯要圆润自然,尾部挑钩要内圆外方,注意横的长度和钩的大小,要能平衡整字。
欧阳询
颜真卿
陆柬之
赵孟頫
怀素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 隋 智永 《真草千字文》 | 明 祝允明《行草归田赋》《乐志论》 | 唐 颜真卿《多宝塔碑》 | 隋 《董美人墓志》 | 唐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