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琉森最负盛名便是卡佩尔廊桥Chapel Bridge又叫教堂桥,这是卢塞恩的标志。
始建于1333年,也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桥的横眉上绘有120幅宗教历史油画,沿途还可欣赏描述当年黑死病流行景象的画作。
这座横跨罗伊斯河,长达200公尺的木桥,有两个转折点,桥身近中央的地方有一个八角型的水塔(Water Tower),高34米(111.5英尺)——建造于公元1300年前后,最初是城墙的一部分,曾被用作档案馆、金库、监狱和刑讯室。
如今,水塔的中间层是琉森火炮协会总部所在地。卡佩尔桥在1993年8月17日为一场火所毁,只剩下水塔未被破坏,都已经重新修补完整,新旧痕迹仍可清晰辨认,但梁上的图却不及当年那么引人入胜,黄昏时在此漫步,仍可领略卢塞恩的一股浪漫的中古情怀。
现今是卢塞恩明信片不可缺少的景物。每到初夏,木桥外侧就种满了天竺葵。
瑞士中部的卢塞恩(琉森)是个湖光山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城市。早在罗马时期,它还只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渔村,后来,为了给过往的船只导航而修建了一个灯塔,因此得名“琉森”,拉丁文便是“灯”的意思。1178年正式建市。
岁月的悠长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上古人类历史的文明。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长街古巷,比比皆是。卢塞恩市中心本身并不很大,主要景点都散布在步行可及的范围内。卡佩尔桥和八角水塔是琉森的地标,也是最经常出现在瑞士明信片上的建筑物。狮子纪念碑诉述了瑞士的一段历史,是瑞士人忠贞坚毅的象征。到卢塞恩,畅游四森林州湖,最为赏心悦目,不同的游船线路还可以通往湖畔的各个度假小镇和阿尔卑斯的著名山峰。
卢塞恩(琉森)具有21世纪的现代化,更具有中世纪所特有的美、和谐及生命力。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卢塞恩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朱七七 更新:2019.01.30
作者:邹雁鸿
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西江苗寨是苗族先民的一处迁徙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灭掉楚国,致使一部分苗族先民向西迁徙,进入武陵山区,即今天的湖南常德一带。在迁徙中,不同的分支逐渐形成,其中的西氏族在贵州榕江四处辗转,后来到达西江。西氏族定居西江后,陆续有其他苗族融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大融合。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是蚩尤的直系后裔。
漫长光阴的背后是曲折与艰辛,是执着、坚守与不屈。如今,这个从前被中原人视为穷山恶水的地方已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人们安然地生活,享受着颠沛之后的静好。
站在西江苗寨的脚下向上望,那些木制的建筑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地环山而建,远远望去,像是一个巨大的螺旋体。它像时光的涡流,留住了生活的印迹。西江苗寨的建筑以吊脚楼为主,这种结构的建筑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上古时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节省土地。吸引我目光的是建在堂屋外侧的“美人靠”,在苗语里被称为“阶息”,主要用于乘凉、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设计者匠心独具,用心良苦:人在颠沛流离、为生存担忧、为生计奔波之后,是需要停下脚步歇息的——在极速狂奔之后停下脚步,让自己安静下来,以便确立下一步的方向。那身体的歇息处即是心灵的休憩处。
“阶息”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刺绣。在苗族千年的迁徙史中,刺绣可谓一抹靓丽的色彩——人不仅要活着,还要美好、精致地活着。可以想象,那些身着苗族服饰的女子,要么三五成群,要么独自一人,在“阶息”上一针针,一线线,经纬交错间,勾勒出花鸟鱼虫、山川锦绣,将心中的牵挂、愿景一一呈现。
“美人靠”是个充满诗意的称呼:那斜倚的美人,那屋檐下的等待,也许跟爱情有关,也许跟亲情有关。总之,她是柔软的,是闲适的,是不争不抢的,而非栉风沐雨、辗转奔波、金戈铁马。然而正是这不同的两面,正是刚与柔,构成了苗寨的全部。正如连接各村寨的白水河,总是以柔韧拥抱着刚强的苗族子民。
建在白水河上的风雨桥一共有七座。回望西江千年的历史,除了“风雨”二字,似乎找不到更合适的词去总结与诠释。最初建造这样的桥梁主要是为了遮风挡雨,方便居民的生活,以及改善整个村寨的风水条件。所以,整个西江苗寨,连接各村寨的七座桥梁,前前后后都冠以“风雨”之名。木桥不用一钉一铆,全以榫卯连接,看似脆弱,实则坚固——相互间的融合与连接是可以形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的,也契合了苗族人刚柔相济的性格特征。只可惜洪水是它的克星,为了抵抗洪水,后来西江所修的风雨桥都采用了水泥和木材混合的结构。
绿如碧玉的白水河从桥下穿行而过,奔向远方。天色渐渐暗下来,苗家女子如花朵般盛开的裙裾也慢慢收拢,安静地在角落里休憩,等待明日的盛放。夜风吹皱了一弯河水,淙淙的流水声中夹杂着一两声虫鸣。河岸边的木椅上坐着三三两两的游人,闲谈声在朦胧的夜色中时高时低。隔岸的灯火渐渐熄灭,如同夜闭上了一只又一只眼睛。心底突然涌起一种感动,任世界如何变幻,有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比如一路奔腾至远方的河流,每天按时升起的太阳,按自然法则蔓生的植物,以及人的生老病死……我们追寻着美好,也应接受不完美,珍视寻常或不寻常的每一天。
历史上,苗族先民们曾被冠以“武陵蛮”的称呼。想想那个“蛮”字,我体味出另一层意思:执着与坚韧。与风雨对抗、与病毒对抗、与命运对抗,都需要一股蛮劲。有人说我的姓氏“邹”与“屠”“黎”“蚩”都是蚩尤的后裔,上古时期,邹姓是蚩尤手下的法师,协助蚩尤南征北战……如此,我的西江之行似乎成了一段寻根之旅。也许,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我脚下蜿蜒而去的白水河,我目之所及的那一片连绵起伏的村寨,千年之前正是我的先辈踏足的地方;而千年之后,我站在河边,听亘古不变的风声穿过山林,白水河仿佛化作血液在周身流淌。我知道,有些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不会改变的,比如坚守、执着与不服输,都可以用“蛮”字来概括。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13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张园
张园住宅一角
1878年由旅沪英国商人格农(Grone)营造为园,内有几幢洋房。
1882年8月16日由无锡商人张叔和从和记洋行手中购得,总面积21亩,成为张氏别业,取名张氏味莼园,俗称张家花园,简称张园。此后又多次增修,使面积增至61.52亩,园中建有当时上海滩最高建筑安恺第。
1885年开始对外开放,为当时上海私家花园中的三大名园之首。
1910年地图中的张园
至1918年后渐废,1919年歇业,逐步建成新、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王家沙与王家厍
1918年地图中的“Wongkashaw”即王家厍
“王家沙”是上海知名度极高的区片地名,指现在南京西路与石门路的相交处,以及附近一带区域。在南京西路805号有一家“王家沙点心店”,也是上海著名的饮食店,应该说,“王家沙点心店”使用了原来的地名作为饮食店名称,而这家著名的商店也为留存历史地名发挥了功德无量的作用。不过,许多著作把地名“王家沙”写作“王家厍”,到底应该是“王家沙”,还是“王家厍”呢?原来的“王家厍”应该指哪些区域?
王家厍天桥俯瞰(1980年)
“厍”可能与“库”是同一个字,《后汉书·窦融传》:“金城太守厍钧。”李贤注:“《前书音义》曰,厍姓,即仓库吏后也。”江南地区,“厍”是最常见的地名用词,与“村”同义。无法统计历史上的上海曾经有过多少称之为“厍”的自然村落,估计用“数以千计”来形容也不为过,“王家厍”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在上海城市化的进程中,作为自然村落地名使用的“厍”随着自然村落的消失而消失,如今所剩无几。“厍”既是自然村落,“王家厍”的所指区域不会太小,大概指现在的南京西路和石门路附近的一大片区域。
市民长跑运动会在王家厍鸣枪开跑;1937年登记的中国机器脚踏车联合会也设在王家厍一带
“王家厍”虽然堙没了,但是地名不会马上消失。20世纪以后,上海的民众体育活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其中,长跑运动以卡德路(石门二路)、静安寺路(南京西路)口的“王家厍”为起点,沿静安寺路、海格路(华山路)到徐家汇,然后原路折返;短跑运动以“王家厍”和静安寺为起讫点,或以“王家厍”为起点,沿静安寺路到静安寺,然后原路折返;上海的脚踏车(自行车)爱好者也以“王家厍”作为起点。除了参加活动的人之外,还吸引了无数市民前往观看,于是“王家厍”地名则经常见于报端,使它成为上海的著名地名。
今日王家沙点心店
20世纪后,沙逊洋行在爱文义路(北京西路)建设住宅小区,中文名称写做“黄家沙花园”。1945年,姚子初等人择址“王家厍”(今南京西路805号)开设点心店,取名为“王家沙”。“王家沙点心店”制作的蟹壳黄、两面黄、虾仁馄饨、生煎馒头闻名沪上。因此,许多人是通过“王家沙点心店”而知道这一带叫做“王家沙”的;同样,人们也一定认为“王家沙点心店”附近的南京西路、石门路口一带叫做“王家沙”。
王家厍地区鸟瞰(2012年)
斜桥
1910年地图中的斜桥一带
旧上海斜桥总会和斜桥附近静安寺路风光
现在的石门路和瑞金路原来是一条叫做“东芦浦”的吴淞江支流,河道曲曲弯弯。现在的吴江路也是一条叫不出名字的“东芦浦”的支流。19世纪,东芦浦的东侧是英国人的乡村俱乐部(The Country Club,1945年后改为“美国乡村俱乐部”或“斜桥总会”,旧址就是现在的南京西路651号上海电视台址),东芦浦的西侧则是著名的张园。在那条叫不出名字的河流边上有一座跨越东芦浦的木桥,由于这里一段的东芦浦不是完全南北走向的,所以这座桥也不是完全东西走向的,看上去桥是歪斜的,于是被叫做“斜桥”。1893年填浜筑路后,这条路就被叫做“斜桥弄”,而外国人则把它叫做“Love Lane”,就是现在的吴江路。“斜桥”被拆后,“斜桥”作为地名继续使用,并成为上海知名度很高的俗地名,指现在的吴江路、南京西路一带。
历史上与上海“盛公馆”相关的信札和明信片等都注明“斜桥”
盛宣怀(1844—1916)的住宅——“盛公馆”就在“斜桥”的东侧,相当于现在的南京西路北侧,成都路两侧,东侧是盛公馆,西侧是藏书楼和资料库。1916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五日)在上海斜桥盛公馆逝世,盛家耗资30万两举委托上海著名的“礼仪公司”——物华号貰器铺操办“大出丧”。貰器铺为盛宣怀大出丧定制64人抬的龙形灵车,以及相应的礼器。公共租界工部局特许盛宣怀大出丧的队伍从租界通行。盛宣怀大出丧的队伍,前有鸣锣开道,中有执绋汽车,后有殿军压阵,浩浩荡荡,招摇过市。《上海竹枝词·盛杏荪出丧》咏:
丧仪绚烂满长街,
今古中西一例排。
经费宽筹三十万,
破天荒是盛宣怀。
盛宣怀是大清权臣、洋务运动先驱者、腰缠万贯的实业家,把控了许多“国有资产”,自己名下有许多产业。清帝逊位后,北洋政府的许多官吏、军阀与盛宣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盛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盛宣怀死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盛家陆续转移财产,尤其是难以隐瞒的不动产,盛家的房地产陆续出卖、转让,部分没来得及转移的房地产在1924年后被政府充公或强行接管。原来的“盛公馆”的部分被房地产商建设为“修德新邨”,部分被政府接管,一度是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成都路办事处。
“盛公馆”旧貌
建承中学由戴介民先生创办于1939年,租宁波路130号民宅开学。1945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加,迁凤阳路598号。1952年,并入成都北路277号的光实中学。1956年,光实中学与振民中学合并,改名为上海市成都路第二中学。1966年,迁南京西路526号,就是以前“盛公馆”的南部。鉴于原来的“建承中学”是地下党创办的学校,该校师生在解放前夕积极参与革命活动,素有“堡垒”之称,遂于1986年恢复使用“建承中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