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松树塔(松树塔泡酒)

时间:2024-01-16 14:45:17 作者:未及挽留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工人乘氢气球打松塔漂走!月入10万的“打松塔”,究竟有多危险?

9月4日,黑龙江牡丹江市海林,一年一度地“打松塔”工作到了收尾阶段,一群工人正在山上像往日一样用氢气球采松树塔,这时候意外却发生了!

只见升起来的氢气球,刚刚飞到树冠的高度,气球下的工人正准备用木棍去“打”松树塔,可是氢气球却没有停住,依然在往上缓慢飘去。

地面上的朋友以为是上面的人没有控制好,稍微产生了一些起伏,可是没成想氢气球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时候地面上的工人开始慌了,但是面对缓慢升空的氢气球却只能干着急,就这样,氢气球在地面人员的眼皮子底下,越飘越远,直至消失!

截止到目前,这名随氢气球飘走的工人通过将氢气球中的气体放出的操作后,已经安全落地,在政府指导下操作定位后已经安全回家,虽然人身安全没有危险,但是确实给家里的人吓得够呛!

那么采松树塔为什么会用到氢气球这样的装备?每年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不顾一切去采松树塔?这项工作为什么被称为“最危险的工作之一”呢?

一月顶一年的诱惑

这群人采的树塔,就是人们常吃的松子,这种坚果主要产在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这两个地方的大兴安岭地区。

当地人管上山采山货叫做“跑山”或“采山”,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山货供人采摘,每到一年中的8月份到9月初,就迎来了采塔的季节,不光仅吸引着本地人上山采摘,也吸引着相当多的外地人来此跑山。

当地对于松树塔有“三年一小收,五年一大收”的说法,每年去当地采塔的外地人都特别多,到了大收年头,更是能把一个镇子的帐篷都买光,只为了上山采塔。

那么松树塔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人前往呢?主要原因还是这东西值钱,今年当地的松树塔收购价大约在八元每斤,这还是未加工的,如果是去掉鳞片和塔桩的纯松子能达到二十七八元每斤。

一个人如果辛苦肯干,跑通勤的情况下一天保底能够采出一麻袋松树塔,一麻袋就有100多斤,如果是在山上驻点(搭帐篷住在山上),一个人一天就能采出2~3袋的松树塔。

如果是赶上“五年一大收”的丰收年,一家子几口人全体出动在山上驻点,那么采塔季这一个多月甚至能靠卖松树塔赚到将近10万元。这样的收入,相当于月薪8千多的人,工作一年的收入。

就是在这样的利益诱惑下,才吸引了大批的人不顾艰辛地扑向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中!

但是采塔也面临着“高利润,高风险”的情况,每年都有人因为采塔受伤甚至死亡,很多人可能会想,长在树上的东西把它采下来能有什么危险呢?这就要先了解一下采塔这个工作是怎么做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采?

“塔”是这么采的

1.传统采塔方式

因为松树有高有低,矮一点的松树比人高不了多少,而高一些的松树往往在2-3米以上,所以跑山的人会准备一个长木杆,木杆的一头绑上一根铁钩子。

这样遇到矮一些松树,直接用手去摘,而遇到稍微高一些的松树则需要用长木杆去勾那些树枝,通过晃动或者敲击把松树塔给震下来,这就是为什么采树塔也叫打树塔,因为动作很像是用木棍在打松树一样。

如果遇到一些树木特别高,长木杆够不到,则需要人爬上去,一般用一根绳子把自己和树干绑在一起,然后慢慢爬到树冠的位置,用短木棍去敲打树枝,把松树塔震下来。

1.氢气球采塔

无论是用长木杆去勾,还是爬到树上去打,效率都特别低,而且还很累,所以近两年跑山人员发明了用氢气球采塔的方法。

这种氢气球和电视中常看到的热气球很相似,一个大的气球下面挂着一个篮子,然后一个人站到篮子里,等到氢气球上升到树冠高度的时候,篮子中的人再探出身子,用木棍敲击树枝把松树塔给震下来。

这样做,确实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效率提高的同时风险也在提高。

就像上文提到的工人,氢气球失控,最终飘到天上,如果当时没有及时放气落下,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采塔被称为“最危险的工作之一”不仅仅是因为氢气球失控这一个方面,还有如下几个方面!

拿命换钱

1.交通危险

因为这些产塔的松树长在深山老林中,而山路并不好走,所以大部分人选择用摩托车作为进出老林子的交通工具。一方面为了省油,另一方面摩托车也更加便捷。

在运送松树塔的时候,一辆摩托车后座往往绑着2-3袋的松树塔,这些松树塔不仅重,而且体积也很庞大,这就影响了摩托车的行车平衡性,再加上山路难行,每年因为在山路上骑摩托车跑山而摔伤的不在少数,甚至有因为摔车导致丧命的。

2.迷路危险

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树木的树冠遮天蔽日,很多当地人在进入其中的时候偶尔都会分不清方向而迷路,更别说外地人了。

在以前的时候,每当有人在老林子迷路,他的亲戚朋友就会号召一大帮人,带着火把和鞭炮上山寻找,一方面放炮发出响声,一方面用火把照亮,这样可以引导迷山的人循着响声和火光走出老林子。

如果是外地人单枪匹马冲入老林子最后迷了路,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

3.野兽危险

在松树林中,常常有野猪和黑熊出现,这些动物往往不会直接去招惹人类,但是如果不幸遇到了它们,并让它们感受到了威胁也是很危险的。

尤其是野猪,一种没有什么智商的动物,在追逐人类的时候往往“不死不休”,人们遇见它即使爬到了树上,它们也会在下面一直守着,甚至有些细点的树,它们会直接拱断,然后对人发起袭击!

4.超负荷劳动危险

山上的环境异常艰辛,闷热潮湿让人喘不过来气,再加上需要背着100多斤的松树塔走山路,往往让人吃不消,在这种工作条件下每个跑山的人都是在做超负荷劳动。

曾经发生过有人在山上背树塔的时候,因为劳动强度太大,诱发心脏病猝死的事件。

而且高强度的劳动还会带来腰肌劳损,扭伤等一系列人体伤害。

5.摔伤危险

不是所有的松树塔都长在伸手可摘或是用长木杆就能够得到的地方,大部分的松树塔都长在高高的树冠之中,所以需要有人爬上去,这些人往往需要爬到2-3米高的地方才能摘到松树塔。

而这个高度已经属于国家规定的高空作业了,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从树上掉下来,轻则摔伤重则丧命。

如果用氢气球的话,离地面的高度只会更高,摔下来只会更严重!

“要钱”还是“要命”

从上文可以看出,采松树塔面临着交通,迷路,野兽,过劳,摔伤等风险,在每个环节稍有不慎就会“悔恨终身”,所以它才被称为“最危险的工作之一”!

虽然松塔的价格昂贵,但是还是希望这些“家庭顶梁柱”要重视自己的生命安全,宁可效率低一些,也不要为了多采松塔而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因为松树塔明年还会有,但是宝贵的生命只有一回!

参考资料:

东北网 《工人坐氢气球打松塔不慎飘走!警方:人还未找到,已布置警力监控》

作者:无敌铁将军 校稿:李子

“男子乘氢气球打松塔获救”背后:揭秘东北神秘的“打塔人”

2022年9月8日,一位打松塔工人爬到松树上借助长杆采摘松塔。新京报记者杨柳 摄

9月10日,距离获救已过去了4天。38岁的胡永旭躺在病床上仍不能自由翻身。他长久地盯着医院雪白的墙壁,神情茫然,大片黑紫色瘀斑从他的左胯蔓延至半个腰身,护工帮忙翻身时,他拧紧眉头,发出抽气的嘶嘶声。

9月4日7点30分,黑龙江省牡丹江海林市山市镇的林场内,胡永旭乘坐氢气球升至10多米的空中打松塔。氢气球突然失控升空。在四五百米的高空飘荡10多个小时,飘行300多公里后,胡永旭绝望自救:他像自己曾打落的那些松塔一样,坠落在丛林中。

9月6日9点多,经过接力营救,胡永旭在方正林业局万宝山林场一带被找到。

胡永旭的脱险故事,也使打松塔这一被称为“最危险职业”之一的工作展露在大众面前。每年9月,白露时节前后,是东北三省松子丰收的季节。为采摘松塔里的松子,全国各地来打松塔的工人们汇聚于充斥着松香味道的红松林中,来挣这份危险的“快钱”。

打塔者攀爬上高度近20米的红松,他们也如同流动的候鸟,楔入密林和天空。

失控的氢气球

胡永旭回忆,9月4日清晨6点,他像往常一样,与工友刘成会乘坐氢气球在山市镇林场打松塔。约1平方米的氢气球吊篮内只能站立两个人,他们一般在10多米高的空中作业,地面的两个工人则拽紧氢气球垂下的安全绳。

胡永旭说,7点30分,氢气球突然失控,飘向空中。手足无措下,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自己的姐夫——同是打松塔工人的刘金祥。

刘金祥是山市镇本地人,从16岁开始打塔,有超过40年打塔经验。刘金祥告诉他们要冷静,打开安全气阀拉链放气,让氢气球降落。

刘金祥告诉记者,“排气了一段时间,球降了四五百米,球快落在松树尖上我告诉他们抓住树头。”刘成会在半空中抓住树枝,跳下吊篮自救。胡永旭没来得及自救,被氢气球带走。

胡永旭身高1.57米,体重不到120斤,乘坐氢气球打松塔时,这种体形具有优势。而此刻,阴沉的天空风力微弱,失去工友承重的氢气球越飞越高。

2022年9月4日,胡永旭乘坐氢气球采摘松塔时,随氢气球飞走。图片来源:网传视频截图

胡永旭回忆,他眼见氢气球越飞越高,起初,还敢站立起向下望,直到地面上的车辆变成一个黑点,巨大的风力发电机都变得渺小。上午11点后,风变得强劲,吊篮开始晃动,胡永旭感到一阵眩晕,坐在吊塔内不敢再站起。

除了身上穿着的薄衬衫、牛仔裤、胶鞋,剩余百分之四十电量的手机,5根长白山烟,一个打火机,两块压重的石头,高空中的吊篮里再无一物。他感觉到恐慌与在空中飘荡的氢气球一样巨大悬浮,既无法落地,也没有抓手。

“这很高!什么也看不见!”胡永旭录下视频向地面上的刘金祥求助。传到刘金祥耳朵里的声音惊恐,被信号撕扯得断断续续。刘金祥告诉胡永旭,“继续排气,立刻关机保存电量!等降落后发定位。”随后,胡永旭失联。

刘金祥立刻报警,同时在社交媒体求助:“你们帮帮忙,球飞了。现在联系不上,球上站一个人儿,如果谁知道的话,请与我联系,球大概飞向东宁那边儿或者穆棱,发现球的话请立刻和我联系。”

“放气没有用,就跟塑料袋一样,飞天空了。”事后,躺在病床上的胡永旭说。坐在吊篮里,他抽了三根烟,尽力让心绪下沉。氢气球自然下落看来艰难,唯一的自救方式是跳树,他开始寻找机会。近十个小时后,随着太阳西斜下落,高飞的氢气球终于有了下降的趋势,距离地面五六十米时,他看到了树尖,“最后的机会来了!”胡永旭把氢气球的安全绳拴绑在吊篮一颗十来斤的石头上,朝着树的方向扔下石头。

“顺着30多米的绳子秃噜下来,往树上蹦。一蹦到那个树上……”

失重,呼吸困难,冲击力的撞击……在头脑发蒙,被死亡的恐惧裹挟的几秒钟内,胡永旭感觉时间变得很慢。好在树木粗壮的枝丫分杈托住了他。他勉强抱着树干滑落到地面。在地面趴了近一个小时,他动弹不得,左腰和背部开始剧烈疼痛,汗出了一层又一层。

从自救到被救

胡永旭自述,落地后,手机只剩百分之二十的电量。为了缓解疼痛,他背靠着大树坐下,抽完了剩余的两根烟。等到夕阳褪去,落日变成密林间的一豆烛火再到颤巍着熄灭。森林陷入完全的黑暗。胡永旭发现连手的轮廓也看不清。

夜晚,雨水也落了下来,身上的衬衫完全被打湿,身下的泥土散发着湿寒气,再加上左腰的疼痛撕扯着整个背部和左腿。9月4日这一晚,胡永旭坐着迷糊地陷入半梦半醒中。

9月5日上午10点左右,他打电话给姐姐,“我下来了,快报警,让警察给我定位,来接我。”10点40分,警方通过手机与他联系,但由于手机定位有偏差,搜救仍在继续。

随后,有电话源源不断地进来,来自救援人员、媒体、家人。电话那头的救援人员告诉他有无人机在山上寻找他,但因为昨夜下雨,树林能见度太差,他可以生火,无人机会根据林里冒出的烟确定他的位置。上午11点钟左右,他开始尝试,但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柴火燃不起多大的烟,烟气来不及达到树冠便消散了。

手机信号也越来越差,为了节省电量,他把手机关机,并决定去更高的山坡找到信号,寻求救援。

身上尚存一丝气力的是右腿,他右腿使力,拖动着左腿和整个身体向上走。这段寻找信号的道路,胡永旭走了将近8个小时。终于到达较为高处的树下后,他靠着树坐下,打开手机,信号仍然微弱,发不出去消息。

落日后,又是一个冷雨夜。9月6日清晨6点钟,胡永旭终于和姐夫以及救援人员成功通话,用手机重新定位后,手机只剩百分之三的电。

在等待救援的时间,他用了两个多小时找到了一片水洼,两天两夜中第一次喝水。“光喝水喝了20多分钟”。

9月6日上午9点多,救援人员终于来到。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6日上午,经过手机重新定位,发现被困男子在方正林业局万宝山林场一带,龙江森工集团方正、海林林业局有限公司干部职工、扑火队员,省公安厅林区公安局方正分局以及地方公安干警、蓝天救援队五百余人组成搜救队伍,进行接力式拉网搜救。最终将胡永旭成功营救。

9月7日晚,胡永旭从方正林业局医院转院至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该院对胡永旭的病情诊断为肋骨骨折,创伤性血胸,脾破裂,肺挫伤以及腹部闭合性损伤和多处软组织损伤等。治疗的意见是对脾脏保守治疗,观察脾的变化。

2022年9月10日,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38岁的胡永旭躺在病床上仍不能自由翻身。新京报记者 杨柳 摄

缺乏安全规范的氢气球打塔

胡永旭被安全营救让刘金祥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胡永旭失联的这50个小时内,刘金祥同样无法入眠,眼睛里布满血丝。

刘金祥把内弟的这次遇险归结为氢气球的问题。“球的质量肯定不过关。为什么拉下安全气阀还是没有落地呢?”他打电话给氢气球的厂家问询,电话却一直打不通。新京报记者联系相关的氢气球制造公司,也未打通电话。

购买氢气球的人是与胡永旭一起在氢气球吊篮内作业的湖北恩施人刘成会。事件发生后,刘成会“躲”了起来。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2021年9月,他认识了山市镇当地人李裴林。李裴林手里有约100亩红松林,今年8月份,李裴林雇用刘成会负责松林的打塔工作,按照170元一袋松塔的价格结算工资。

“人工采摘太危险,每年都有摔死的人。氢气球上死人的事儿还没有过。”刘成会说。他为此购买了一个价值约2万元的氢气球,决定采取乘坐氢气球升空作业的方式打塔。他雇用了包括胡永旭在内的3个工人,胡永旭负责空中作业,每天可收入600元,地面两位拉氢气球安全绳的工人每日工资200元。李裴林则为工人们购买了1000元的人身意外险。

刘成会说,9月2日,氢气球第一次成功试飞。9月3日,他们进行了第一次打塔作业。从清晨5点到日落,刘成会和其他三位工人共打塔10多袋,收入约两千元。但他没想到的是,9月4日第二次乘氢气球作业就发生了意外。

在刘成会看来,乘坐氢气球打塔是一件“一看就知道,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他承认,他和胡永旭都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

新京报记者从海林市网信办获悉,省林业和草原局负责林地相关管理工作。就氢气球打塔的安全操作技术规范,低空空域管理等问题,新京报记者致电询问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回应,林草局对此没有相关法规和规章说明。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森林生态研究中心主任魏彪表示,目前使用氢气球打塔缺乏安全操作技术规范,“林场采摘活动多承包给个人,为了提高打塔效率,从2015年逐渐流行起使用氢气球打塔。但如何选择氢气球,使用氢气球的规范操作流程,从业者的资质和培训,空域管理等,需要多部门合作制定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刘成会购买了一个价值约2万元的氢气球,2022年8月底,氢气球被拉到山上准备试飞。受访者供图

“会爬树就行”

目前,胡永旭仍在医院接受治疗。医院病床外的东北林区,成熟的松塔悬挂在红松树梢和树冠四围,仍等待着被人采摘。从全国各地来到东北林区的打塔人们,正在红松林里度过一个危险且艰难的9月。

资料显示,我国是松子仁生产大国,是全球最大的松子仁出口地,占全球松子仁交易量的60%-70%,其中东三省林区的红松林是松子的主要产区。

知情人士介绍,在东北,繁重又危险的打塔工作以前也有,但真正形成产业,则是近20来年的事情。自黑龙江地区进行林业改革,出现林区经营权流转后,开始有“包山户”承包红松林。2005年左右,松子采收和加工在海林当地已经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产业。

正常情况下,一棵野生红松要生长25年到50年才能结出松塔。随着黑龙江地区人工红松林的大规模种植,人工红松林仅用7年的时间就可以结松塔,近年来,松子原材料价格以每年5%到10%的速度上涨。这也推动了松子产业的发展。

9月8日凌晨5点半,黑龙江牡丹江海林市西南方向的德家林场天光已大亮,附着在草叶上的露水还未化开,32岁的熊丽云和她的丈夫,以及两位来自贵州遵义同村的工友向红松林深处走去,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2022年9月8日,霍旭的工友站在红松树下,借助长杆爬到松树顶部采摘松塔。新京报记者杨柳 摄 ,新京报记者 戚厚磊 剪辑

林场的东边角落,一颗吊篮里塞满石头的氢气球被放置在草地上,并没有被使用。林场承包人介绍,他本来租用了氢气球准备打塔,但在试飞过程中,氢气球受风力影响左右飘动,精准度不高,而且地面要有工人手拽着安全绳,“风一大,(绳拽不紧)人就飞了。”说这话时,指向随风晃动的树梢,“像这风,气球就干不了活了,它必须风平浪静的时候才能干活。”

除此之外,氢气球还有折树头的风险。松子“三年一小收,五年一大收”,氢气球从树林上方下落时会把树头压弯,树上结的未成熟的小松塔会被氢气球压落,影响来年的收成。“虽然氢气球打得干净,效率高,能节省一半的人工费。但是缺点还是太多了。”解释。几番衡量,今年,他还是选择了雇用工人爬树打塔。

28岁的霍旭和熊丽云夫妇组队打塔。今年8月份,霍旭在朋友推荐下找到了这份工作。在此之前,他没有任何打松塔的经验,也是第一次来到东北。“树高15到20米,会爬树就行。”包工头这么跟他介绍。

站在红松树下,霍旭戴好手套,向上抛6米多的长杆,弯曲的铁钩稳稳地挂在树枝上。他双手抓着长杆,用腿盘住树干,腰部发力向上挪动。不出几秒,他的身体已隐入层层叠叠的枝叶深处。

松塔多结在树梢和树冠四围。站在树下向上望,十多米高的红松,只能看到灰褐色的主干和密布的苍绿色松针。站在高处则完全不同。爬到长杆悬挂的地方时,霍旭单手拿着长杆继续向上。快到树冠顶部,视野变得开阔,他双脚分开踩在较为粗壮的树枝上,一手扶住枝干,一手用长杆钩住结着松塔的树枝晃动。灰绿色松塔砰砰地掉落,松针和枝丫上的树皮屑也簌簌落下。

霍旭身高1.75米,体重只有100斤出头。有时打完这棵树,霍旭顺着接连在一起的树干顺势攀上另一棵继续作业。树下的人看得心惊胆战,下树后的霍旭却看来轻松,“七岁时我就会爬树了。我以前干塔吊的,这个高度不怕哦。”

胡永旭乘氢气球打塔失控的事情,工人们都有所耳闻。在霍旭看来,氢气球打塔需要把自身安全交付给地面拉绳子的工人,相比之下,他更相信自己。

男人们爬树采摘,熊丽云在树下捡拾着松塔。行走在倾斜度超过30度的树林里,她头发上粘着飘落的松针,右手提着桶,左手捡拾松塔,等到桶满时,再提着桶倒进大的编织袋。

因为捡拾时长时间保持着弯腰的姿势,“晚上腰板嘎吱嘎吱响哦。”熊丽云扶着腰说。

这一天,从早上5点半到下午4点,他们四人共打了23袋,每袋能装约140个松塔。按照打一个松塔5毛钱的价格,他们当天每人的收入是402元。

2022年9月8日,霍旭和男性工友在德家林场的松树上爬树采摘松塔,熊丽云在树下捡拾着松塔。新京报记者杨柳 摄 ,新京报记者 戚厚磊 剪辑

职业打塔者

同一片林场的东边,被熊丽云和霍旭称为“专业团队”的打塔人也正在作业。他们来自吉林省桦甸市,39岁的何金春就是其中的一员。19岁开始,每年的秋天,何金春都会出现在东北三省的红松林里。

何金春称自己为“职业打塔人”,在他眼里,来自贵州的工人们相对年轻,经验少。

何金春穿着的平底胶鞋上绑着铁质的“脚扎子”。这是一种L形的铁器,下部带有锋利的钢制尖刺。新京报记者 杨柳 摄

何金春使用的工具也更为复杂,他穿着的平底胶鞋上绑着铁质的“脚扎子”。这是一种L形的铁器,下部带有锋利的钢制尖刺。上树前,何金春把脚扎子紧紧绑在腿上,爬树时,他倾斜脚面,尖刺扎入树干1厘米左右的深度,双手环抱住树干或抓着树枝,一步一步攀登上去。

打塔的长杆是可伸缩的。伸缩杆合起时只有两斤重,拉长至8米时,何金春必须用双手才能握住。找到结实的松枝后,他双脚站立在两根树枝上,双手握着伸缩杆开始打塔。

依靠着伸缩杆,何金春上一次树能打完树周的5棵树,效率大大提高。但把全身的重量放在脚踩的两根树枝上,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何金春回忆两天前打塔时,一只脚突然踩空,好在胸前有一根树枝,他凭借经验快速反应,两只胳膊架在树枝上,这才脱离险境。

2022年9月11日,黑龙江省海林市德家林场,何金春绑着“脚扎子”爬树采摘松塔。新京报记者杨柳摄,新京报记者 戚厚磊 剪辑

20年的打塔生涯,何金春遇到的危险时刻不少。有时风太大,树梢随着大风剧烈乱晃,他不敢继续作业,只能抱紧树枝。有时脚下踩空,慌乱中他扔掉长杆,手紧紧抓住小杈。松树主干上长有“松钉”,是枝干断裂后伤口处形成的愈伤组织。“松钉”很硬,脚扎子无法刺入, 有时“脚扎子”碰到“松钉”会打滑……

人工林的松树不粗,能环抱住树干,自然林的松树有时3个人都抱不过来。“自然林从树干到能攀够的树枝正常有10米左右,高的有15米。这是最容易出事故的部分。”

何金春淡淡地说,眼神落在松树灰褐色的树干上。

何金春的裤子腰袢上,系着一根红色的布条。打塔人们仍保持着敬献山神的祭祀仪式。红色布条,就是从打塔前开山祭祀时裹在开山树上的红布上撕下来的,“上树的兄弟们一人系一条,土地爷保佑平安顺利!”

来自吉林桦甸市打塔人们见过太多伤痛和死亡,仍保持着敬献山神的祭祀仪式。工人们会把开山树上的红布扯成布条,绑在裤子腰袢上,祈求打塔平安。受访者供图

短暂的采摘季,流动的打塔人

伴随着风险的是在当地较高的收入。在东北林区流传着“树上钱串子,树下坟圈子”的俗语。何金春一天能打大概13袋松塔,收入约1000元。每天结束作业后在树下计算着又能挣到多少钱,是他最高兴的时刻。

抛却爬树直面的掉落危险,最恼打塔人的是凝在松鳞片尖端上的松油。松油晶莹剔透,触感黏腻,随温度升高慢慢融化,干了后变成黑点。不出一会儿,熊丽云提着的水桶桶壁和手套上都粘连了厚厚一层松针,衣服和裤子本来的颜色被遮盖,粘满了密密麻麻的黑点。

第一天打松塔时,霍旭的头发蹭到松油,变成纠结、发黏的几绺。“要用碱才能洗下来,每天洗手都要搓十来分钟,更别提头发了”,他和工友们买来包头包脸的针织帽戴着。日头越升越高,在树顶迎着大日头,头发被汗打得湿透。不一会,脖子上和脸上的汗黏上松油,黑垢堆在裸露的皮肤上。

凝在松鳞片尖端上的松油触感黏腻,随温度升高慢慢融化,熊丽云提着的水桶桶壁和手套上都粘连了厚厚一层松针。新京报记者 杨柳 摄

霍旭不是吃不了苦的人。从14岁起,他离家打工,装过空调管,上山种过树。在福建的铁厂做热处理,淬火、退火、回火,在1200摄氏度炉子的旁边工作一整天后,衣服湿得像从水里刚捞出来。最近的两年,他在湛江的建筑工地上当塔吊司机,塔吊一般有70到100米的高度,爬上塔吊顶操作室时稍微低头向下看,他紧张得腿软冒汗。

“打松塔不害怕,就是累点。”霍旭爱笑,咧开嘴一口白牙。唯一流露出低沉的时刻是讲起妻子。有天打完松塔后和妻子视频,新买的白衣服变成了黑色,爬树时还被松树枝剐破了几道长口子。屏幕这头他嘿嘿地笑,脸上和脖子上都是松油变干后的黑点,看着黑乎乎、脏兮兮的他,妻子在屏幕的那一头擦着眼泪。

短暂的松子采摘期从8月末开始到9月底结束。这意味着打塔人们只能像候鸟一样来去匆匆。几乎每位打塔的工人都有在多地打工的经历。何金春在杭州做过快递员,在北京做过保安,还当过8年矿工。

2017年,何金春回到吉林桦甸市的农村老家,干起了食用菌养殖。木耳分春耳和秋耳,11月份准备,12月开始下地,栽培,发酵期40多天后,来年的四月做春耳的出耳管理,采摘期从6月中旬到7月中旬。等到8月末,又是新一轮秋耳的栽培,发酵,出耳管理。出来打松塔的时节正好也是秋耳养殖的周期,何金春说,“我在这边挣的是雇人钱儿,要雇工人们采摘了。”

林场没有成型的道路,在山上采摘下的松塔,用拖拉机运到镇上的松子加工厂。在那里,松塔将被盖上塑料布自然发熟,再进入脱粒机剥出松子。“十斤松塔一斤子”,剥下来的松子经过筛选机按个头筛选,再以一斤30元至70元的价格出售。

工作间隙,熊丽云坐在松针铺成的草甸上剥了颗松塔吃,松子的壳在牙齿间崩裂,“吃起来比瓜子香好多哟!”熊丽云说,这是她第一次吃松子。

(文中霍旭,熊丽云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杨柳

编辑 胡杰 校对 贾宁

松树塔

小小松树塔,

层层枝头挂。

摇在春风里,

笑在蓝天下。

你见过松树塔吗?吃过松子吗?

我见过松树塔,也吃过松子。每个松子都是松树塔上的一员。

昨天,我又看见了松树塔,它们长在青松的顶端。说来有趣,松树本身也成塔形。

棕色的松塔层层叠叠,像一个个天然的艺术品,可爱极了。不信你看!

松塔不仅美观好看,据说还是中药材呢。

我很关心什么时候能长出松子,便上网查了一下,有的说三年,有的说五至六年。这里的松树,自从我看见它们,至少也应该有三年了吧,塔里面到底长没长出松子呢?我在心里问松塔,松塔说:你猜!

松树不仅坚韧顽强,可以生长在山坡平地,也可生长在悬崖峭壁。它们不畏艰险,不畏风寒,装点着大地,美化着自然,有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还很聪明,它们把自己的果实高高地举在头顶,像悬在半空的风铃。

每次走到这些松树前,我都会拍些图片。尤其是赶到好天,绿色的松针,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那绝对是超美的景观。

精美的松塔,葱茏茂密的松针,婀娜的松枝,总是吸引着我。让我更加爱松树,爱自然!

松树全身是宝,木材可做家具,松针、松花、松塔居然还有药用价值

最近比较喜欢看一些草本医书,在《本草纲目》中看到,居然松树针、松树花、松塔、松树皮都是药材,并记录其中。

当时我就震惊了,为此又对松树作了一个全面了解,发现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松树可不简单,全身是宝,可惜很多人并不知道。今天就和朋友们一起来了解下。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松树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有马尾松、赤松、湿地松、大别山五针松、白皮松、云南松、乔松、黄山松、樟子松等。在这里我们统称它们为松树。

在这么多松树品种中,一般南方的松树结的果实小,并不能取松子吃。而北方的红松、白皮松、华山松、马尾松就会结果,就是平常吃的松子。南方的松树不结果跟气候和品种有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种植松树,一般是取其树干当木材,可以做家具、建材使用,或者利用其松果,当经济作物。剩下的树枝、树叶一般当柴火烧了,松花更没有人去管它,让它自由飞散。

而实际上,除了树干和果实外,松针、松皮、松脂、松子、松果、松节、松花、松花粉、松茸等均可入药,药用范围极广,而且还价值珍贵,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而农村里有些老人就知道它的用途,经常收集一些松针、松花,关键时候身体不适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松针

松针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粗蛋白质、粗脂肪、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及氮、磷、钾、钙、镁等矿物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本草纲目》记载:“松针细切,以水及面饮服之,或捣屑丸服,可断谷及治恶疾。”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对松记载:“祛风活血,明目,安神。”

松花粉

松花就是松树开花时的花粉,松花也是宝贝。苏轼更是为花写了一首诗歌——《松花歌》,其中就是描写食用松花的情景,对松花赞不绝口。

《松花歌》

一斤松花不可少, 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 五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 浴也好, 红白容颜直到老。

从苏轼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松花可以吃,也可以沐浴,有美容的作用。现代医学也证明松花富含蛋白质、类黄酮、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有燥湿敛疮、抗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能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皮肤弹性。

平时可以用松花泡水、泡酒喝,也可和蜂蜜调在一起做成松花饼,可以延年益寿,味道清香甘甜,可以润肺补气。

松塔

松塔用来包裹松子的外壳,它的外壳看起来像一座塔,所以民间叫它松塔,有的地方叫它松球。

别小看这种看起来只能当材火烧的松塔,居然也是中药材,有祛风除湿、化痰止咳的作用,药用最佳的为白皮松的松塔。

《本草纲目》中记载松塔具有祛痰、止咳、祛风、润肠等功效。在民间更是称松塔为“长寿果”,营养价值高,可延年益寿。

结束语:除了松花、松塔、松针,松树皮中含有丰富的松节油,也有抗菌和消炎作用,树干也是优质是建材,也可以提炼工业原料松油。

松树全身是宝,原材料也随手可得,在农村生活的朋友,只要勤快一点,平时可以收集一些备用,用的时候可解决生活中的大烦恼。

唐三镜真全粮药酒技术-松针可以泡酒吗?松针酒制作方法

松树叶像一根针,药用价值高,人们根据其独特的外形特点将其取名为松针,那松针可以泡酒吗?松针酒有哪些功效?

一、松针可以泡酒吗?

刘伯温曾作诗道:“道人赠我松叶酒,味似琼浆色琼玖。咽之骨爽神魂清,令我寿同金石久....”庚信“方欣松叶酒,自和游仙吟”、王绩“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可见松叶酒在我国古代极为常见,也很珍贵。据报道,松针里含有挥发油类和黄酮类、纤维素、木质素、叶绿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能够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

二、松针泡酒的功效与作用?

1、强身健体

2、治疗心肌梗塞

3、预防心脏病: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对于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具有很好地预防好治疗作用。

4、治疗中风口斜:将松树嫩叶500克捣成汁,放1000毫升酒中浸两天后,再放在火旁加温8~12小时,初服5毫升,逐渐每餐10毫升。

5、美容养颜:年轻人常喝松针酒还可以美容养颜、减肥瘦身,治疗女性疾病等很多功效。

三、松针酒的制作方法

松针酒制作方法一

原料:松针、白糖、山泉水(纯净水)

1、准备干净无油的缸、坛,用清水浸泡后洗净;

2、农历五月初五,采摘马尾松枝头嫩的枝叶;

3、将采回松针整理,捡去老枝枯叶等杂物,洗净;

4、将整理好松针装入洗净缸中,略加按压,松针约装至缸容积的80%;

5、加酒至缸容积90%,松针重量与白糖相等,水过松毛面即可;

6、用塑料纸捆扎住缸口,注意密封,置阴凉安静处,一、两月后即可饮用。

松针酒制作方法二

材料: 当归300克,鲜松针2000克,白酒5000毫升。

做法: 将前2味加工研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40日后去渣即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