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独龙族,人口约7000人(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等地。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
名称独龙族,自称“独龙”,他称“俅帕”、“曲洛”等。主要居住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流域,是独龙江地区最早的主人。据《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记载:“丽江路,蛮有八种,曰么些、曰白、曰力洛、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土番、曰卢,参错而居。”其中,“撬”为“俅”的同声异写,即指现在的独龙族。1952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废除了“俅帕”、“俅子”、“曲洛”等他称,正式确定为“独龙族”。
历史起源独龙族的族源及民族的形成,时至今日还没有较为清楚的脉络及线索,但从语言系属上来看,作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独龙族,应当来源于氐羌族群。归纳其民族内部所流传的传说,则主要有两种:一认为独龙族是土著民族。二认为独龙族最初居住在怒江一带,后因出猎偶然来到独龙江河谷,看到这里不仅有宽阔的猎场,而且还有较为平坦的台地,便陆续迁居至此,并逐步由北向南发展。在独龙族约15个氏族中,有8个氏族的传说都说来自怒江。而且从语言以及过去曾有过的文面习俗等文化特征来看,独龙族与贡山的怒族也很相近。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
沿革独龙江河谷在唐宋两代属南诏及大理管辖;元、明、清三代则为丽江木氏土司和丽江路军民总管府统治。此间,在有关的汉文史籍中已开始出现了独龙族先民的记载。如《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说:“丽江路,蛮有八种,曰磨些、曰白、曰罗落、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卢,参错而居”。当时的丽江路包括现在的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南部等地,其西北与今西藏自治区相接。文中所载“撬”、“吐蕃”、“卢”正是“参错杂居”于丽江路西部和西北部的独龙族、藏族和傈僳族之先民。“撬”是“俅”字的同声异写。而在以往,都曾将俅(撬)居住的河流及地区称为俅江和俅夷地,如现今贡山县西部的独龙江上游仍被称为俅江。由此可见,元朝时的俅族正处于俅江一带,以后又逐渐迁移到了下游的独龙江流域。及至清代,道光《云南通志》卷一八五转引《清职贡图》如此记载道:“俅人,居澜沧江大雪山外,系鹤庆、丽江西城外野夷。其居处结草为庐,或以树皮覆之。男子披发,着麻布短衣裤,跣足。妇耳缀铜环,衣亦麻布。……更有居山岩中者,衣木叶,茹毛饮血。宛然太古之民。俅人与怒人接壤,畏之不敢越界。”雍正《云南通志》也曾有“俅人丽江界内有之,披树叶为衣,茹毛饮血,无屋宇,居山岩中”的记载,还有乾隆《丽江府志略》以及其它史志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记载。这些记载集中反映了当时独龙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清代中叶,独龙江和怒江曾被划分为两段,分别受丽江木氏土知府所属的康普土千总和叶枝土千总管辖。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从1730年起,独龙族以黄蜡30斤、麻布15丈、山驴皮20张为贡礼,每年按期向维西康普土千总纳贡。后来,康普土千总把独龙江上游地区转赠给西藏喇嘛寺,由喇嘛寺通过察瓦龙藏族土千总向独龙族人收取“超度”费,菖莆桶(今贡山县)喇嘛寺亦来收取“香火钱粮”,而康普土千总仍照例征收贡物。每当土司属官前来收取贡物时,除了要另建草房供其住宿,并以丰盛食物招待外,还必须强迫摊购沙盐,实行不等价交换。如果贡物不足,便被强掠为奴。此外,东邻的傈僳族奴隶主,也经常越过高黎贡山,掳掠独龙族人当奴隶,激起了独龙族人民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奋起反抗,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而惨遭无情镇压,残暴的奴隶主为此还先后杀绝了独龙族的几个家族。并强迫他们立石为盟、“永不反悔”,甘愿缴纳贡物或以人抵贡,称作“尸骨钱粮”。
1907至1908年,清王朝派丽江府阿墩子(今德钦县)弹压委员兼管怒俅两江事宜的夏瑚(湖南人)巡视怒江、独龙江一带,他带领随员、向导、背夫共100多人从菖莆桶出发,翻越高黎贡山前往独龙江,并沿路向边境村寨散发盐、布、针线等日用品,委派各地头人担任“伙头”、“甲头”等职,颁发“头人”执照,下令停止当地民众对土司、喇嘛及蓄奴主的一切贡赋,严禁土司掳掠边民为奴。他还任命袁裕才、和定安为“怒俅总管”,取代了叶枝土千总和喇嘛寺对独龙江地区的统治。这位历史上以政府官员的身份进入此地的第一人,还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写成《怒俅边隘详情》,叙行程、记风土,详细记载了独龙族的居住环境、生产及生活状况,并在第三部分中向清政府提出了加强边务、开发边疆的“十条建议”。
辛亥革命后,独龙江划归菖莆桶殖边公署统辖,1918年改为菖莆桶行政委员会公署。1933年又改为贡山设治局,并先后设立了公安局和区公所。时期政局混乱,独龙族人民受西藏察瓦龙土司和的双重统治。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有效控制,在独龙江推行了保甲制,共设4保,以每一行政村为1保,每一自然村为1甲,并任命当地族长为保、甲长,三年一换,除管理村社日常事务外,负责为国民政府征纳税收。
1907年在怒江发生的“白哈罗教案”,是当地藏族、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人民对法帝国主义进行的反抗斗争。1913年,英国派遣武装人员一行10多人以“勘测队”之名,在英军上尉布里查的带领下从缅甸侵入独龙江,激起了独龙族人民的义愤,立即组织起来进行了坚决的反抗,他们断绝了敌人粮源,并埋伏在“勘测队”的必经之地——吉色鲁溜索附近,当布里查爬上溜索滑到江心时,被独龙族猎手的毒箭射中坠死江中,其余侵略者则被吓得从原路仓皇逃出了国境,彻底粉碎了这支英国侵略军企图通过独龙江进犯西藏的阴谋。
正是由于历代统治的压迫、以及近代帝国主义的欺侮,独龙族人民灾难深重,人口不断减少,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仅剩下1700多人,几乎濒临灭绝的境地。1949年8月,贡山宣告和平解放。1950年3月,成立了贡山临时政务委员会。同年4月,正式改为“贡山县”。10月,成立了贡山县人民政府。
文化社会结构独龙语称氏族为“尼勒”,意为同一祖先传承下来具有血缘关系的共同体。大多数独龙族人的氏族观念已十分淡薄,已无共同的地域以及更多的政治经济联系而显得十分松弛。只是以一种各兄弟家族所公认的祖先象征物留存在大家的记忆之中。氏族名称也没有图腾的内容,多是以该氏族的某些特征来称呼,有的还有一种超自然的象征意义。如20世纪50年代整个独龙江流域所有的15个氏族中,有叫“木金”的,意为“天上诞生”;叫“当生”的,意为“红皮肤”;还有叫“东勒”的,意为“性格暴躁”等等。有的本身就是地名,如“麻必洛”、“克劳洛”便是独龙江上游两大支流的名称。“麻必”和“克劳”大概是原氏族的名称,但其意义已不可考。而“洛”则是“河谷”的意思。氏族成员间有互相帮助及保护的责任,实行血族复仇制,任何一个成员受到外人的欺凌以至杀害,其他成员都有义务为他报仇。同一氏族内分出的家族之间不能通婚。
独龙族的家族公社是由原氏族成员的不断(迁徙)而形成的,独龙语称为“其拉”或“吉可罗”,意为整体、全部的。截止20世纪50年代初,独龙江流域共有54个家族公社。虽已处于解体阶段而不再是完整的经济单位,但较之原氏族组织仍在独龙族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具体为:①每个家族公社有共同的地域,以山岭、河谷、森林、溪流等划分各自的界线,形成一个个自然村寨。一般来说,未经允许其他家族的成员不得迁入本家族领地内或垦荒、渔猎等。②每个家族公社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家族长(有的同时也是氏族头人),称为“卡桑”,一般都是由家族内辈分高、能说会道、较为富裕的男子担任。卡桑同样参加劳动,不得世袭,如果死亡或因故失去了威信,则另找新人代之。对内领导生产、主持祭祀、排解纠纷,对外负责纳贡摊派、指挥作战、订立盟约。各家族公社之间独立、平等、互不统属。只有在共同反抗藏族封建领主和傈僳族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掠夺时,一些近亲的家族才会临时结成类似联盟的组织,较强大的家族成为联盟的核心,其“卡桑”便是联盟的领袖。有时会另产生一个军事领袖,称“甲卡”,作为“卡桑”的助手。一旦对外战争状态结束,这种联盟也就自行解散了。③家族公社内部禁止通婚,实行族外婚。④每个家族公社都有各自独特的名称,习惯用各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来命名和称呼。如,“孔当”家族意即一块宽大的坝子。“龙棍”家族,意即石头多的地方。当然也有用家族长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木千王”、“木千图”等。⑤家族公社成员的名字前须冠以家族名称或父名(女儿还冠以母名)。例如一个独龙族姑娘阿婻的全名是白丽(家族名)·丁板(父名)·顶(母名)·阿克洽(爱称)·婻(排行)。因此只要知道名字,就能判断出是哪个家族,谁的子女,以及排行第几。而且女子出嫁后也不改其家族的姓。⑥家族公社通常包括两三个以父系家长为主的原始制的大家庭,独龙语称为“宗”。 每一个大家庭一般包括父、子、孙三代,都有一个称为“吉马戛”的家长(有的同时也是家族长)。里面有好几个火塘,代表着男子娶妻后实行火塘分居的小家庭,独龙语称为“卡尔信”。所有成员都要参加大家庭共耕地的劳动,收获物归大家庭集体所有。而属于各个火塘(即小家庭)的少量土地,仍由大家庭成员协作共耕,收获物则归各火塘所有。大家庭中一般有两种仓房:一种是被称为“捧千”的用来统一存放大家庭里共同收获物的大仓房,由年老的主妇管理。另一种则是以火塘为单位的各个小家庭自已的小仓库,称为“捧秋”。由小家庭的主妇来管理,主要是储存小家庭粮物的地方。大家庭内部由各个火塘的主妇,先从大仓房中取出粮食轮流煮饭,吃完后再接着用小仓房里的,而各个小家庭不能拒绝,这已成为一种传统的义务。吃饭时,通常由年长的主妇按人平均分配,不论大小哪怕是婴儿也都要分一份。若老主妇不在,就依次由最年长的媳妇来分。这种“主妇管仓”、“主妇分食”等传统做法,是独龙族昔日母权制社会的遗俗,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劳动日益个体化,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便从家族公社中出来,成为独龙族社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小家庭包括夫妇及其子女,已很少三代同住。家庭内部男女地位基本平等,生产、家务以及子女婚姻大事一般是夫妻双方共同协商而定。家长则由男子担任。儿子婚后便要另立火塘与父分家,一个火塘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幼子则从父母共居,既是双亲的赡养者,又是财产的继承人。
宗教独龙族在万物有灵的传统观念支配下,比较普遍地相信鬼魂的存在和作用。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崇拜集中表现在对各种鬼魂的信奉与祭祀上。而“神”似乎还没有完全从其鬼魂观念里分离出来。认为人们一生中的所有祸福都是由鬼魂决定的。图腾崇拜的遗迹已绝少可见,而祖先崇拜的仪礼活动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也没有任何偶体偶像的供置和膜拜。盛行祭鬼、巫师(“南木萨”、“乌”等)治病、砍鬼和占卜等一系列巫术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藏族的苯教以及怒族和傈僳族原始宗教观念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教传入独龙江地区后,下游的部分独龙族群众开始信教。
独龙族祭鬼由巫师进行,巫师有两种,一种称为“纳木萨”,主持祭祀、打卦,另一种称为“夺木萨”,专门从事驱鬼,“纳木萨”的地位较高。
独龙族认为人和动物都有两个灵魂:“卜拉”(生魂)和“阿细”(亡魂)。人和动物的死亡总是卜拉先死。认为人和动物的卜拉是由天上的“格蒙”事先安排的,一旦卜拉被格蒙收回或被恶鬼害死,生命即告终结。卜拉既不复生也不转世,而永远消失。亡魂阿细,常加害于人畜,因此,人们常用酒肉饭食献祭,或用烧麻布发出的臭气熏赶阿细去“阿细默里”。独龙族宗教认为阿细默里居住在地的另一面,那里一切都和人间相似,不仅有山水村寨、房舍牲畜,而生前共处的阿细死后也生活在一起,生前活多少岁,阿细也存在多少年。
独龙族认为,从天的最高处至人间共有十层。第一层称“南木年各若”,“木佩朋”所居,总管天上一切;第二层称“木代”,居有“格蒙”,受辖于“木佩朋”,创造人间万物,决定人畜生死,庇佑、赐福于人间;第三层称“木达”,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是众鬼的住处,居有鬼王“南木曾木柔”;第四层称“南木郎木松”,是众鬼的休息处;第五层称“南木嘎尔哇”,是铁匠嘎尔哇的亡魂居住之地;第六层称“大不拉”,是地上的活人和生禽的灵魂能够串游到达的地方;第七层称“南木夺默里”,是世上善良人和婴儿的“阿细”居住之处;第八层称“兹力木当木”,是恶鬼关押活人的“卜拉”的所在;第九层称“赫尔木”,为各家屋顶上的空间;第十层称“当木卡”,即各家的火塘。火塘是最受崇拜的家庭圣物,每逢饮酒吃肉均要向火塘洒酒供肉祭祀。火塘上的铁三脚架或支锅的三块石头,都被视为神圣而不可亵渎。
巫师有“南木萨”和“乌”两种。过去由家族长或村寨头人兼任。相传“南木萨”是由“格蒙”选任的,他具有特殊的眼睛,能和会治病消灾的“南木”交往。南木萨治病时先点燃松树枝熏屋,以示洁净,然后设供。他身披麻布毯,摇铃击鼓,迎接南木降临,并称由南木带来天药“生登梯”,而将其滴入病人口中。如果药物被排泄,就认为病人灵魂已被格蒙收去,无法痊愈。不然,则要用鸡或猪的灵魂去交换病人的灵魂,而南木萨的职责就是举行换魂仪式。“乌”是另一种比较古老的巫师,他的职能是作预言和祭鬼。乌借助于巫术,在酒醉后又说又唱又跳,自称崖鬼(独龙族宗教中的一种恶鬼)附体,常预言某地将出现何种不幸,等等。每年春节前后,独龙族要举行一次剽牛祭鬼仪式,保村寨平安。由乌亲手持刀宰杀,别人不得代替。
语言文字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归属目前尚无定论,但据语言学家孙宏开先生调查研究认为,与景颇语、僜语、珞巴语等语言相近,有可能划为同一语支。独龙语内部可分为两大方言,即独龙江的独龙语方言和贡山丙中洛的怒江独龙语方言 。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历史上,独龙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仅以刻木记事、结绳算数及画图、刺绣图案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可认为是文字萌芽的初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在缅甸自称“日旺”的独龙人白吉斗·蒂其枯和美国传教士莫尔斯创制了一种以“日旺”话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称为“日旺文”。“日旺文”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长短音,主要用于独龙族地区传播教活动之中,曾翻译有《圣经》以及教规、教义。
1983年,根据广大独龙族干部群众的意愿,云南省民委民委派遣龙乘云同志协助在贡山工作的独龙族语言专家木里门·约翰创制了独龙族拼音文字方案。这套独龙族语拼音文字方案,是在原“日旺文”的基础上,根据独龙语使用特点,通过细致的口语、方言、土语、词汇等对比调查后,以独龙江乡孔当村委会为标准语音点创制的(后在实际运用中,也吸收了独龙江乡南部和北部的词汇),于1983年12月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指导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讨论通过,1984年起在贡山县独龙族干部群众中试推行。
天文历法独龙族有自己独特的历算法。独龙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斗争中,根据自然的变迁,从当年大雪封山至次年大雪封山时称为一年,称之为“极友”。又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时间多少不等的节月。
一月,称“阿猛”,意为过雪月,在这一月里,大家休息,个别户种旱洋芋。
二月,称“阿薄”,意为出草月,山草开始生长,是大量种洋芋的时候。
三月,称“奢久”,意为播种月,开始播种小米、芋头、棉花等作物。
四月,称“昌木蒋”,意为开花月,桃花开,鹤集中鸣叫,播种完毕。
五月,称“阿石”,意为烧火山月,大量烧火山,停止下种。
六月,称“布昂”,意为饥饿月,存粮吃光,荒月,大量采集野粮。
七月,称“阿茸”,意为山草开花月,薅草,采野粮。
八月,称“阿长木”,意为霜降月,山草被冻死,开始收庄稼。
九月,称“单罗”,意为收获月,收获小米、包谷、稗子、荞子。
十月,称“总木甲”,意为降雪月,收获完毕,储粮,山巅降雪。
十一月,称“勒梗”,意为水落月,河水降落,找冬柴,砍苦荞,准备过冬。
十二月,称“得则砍”,意为过年月,又叫“罗奢什腊”,妇女砍活麻、织麻布、跳牛舞。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开始学习先进历法,学习科学种田历已成为民间农事的参考。独龙人民逐步放弃这种原始的自然历算法,而采用汉族的历法(夏历),但民间习惯上仍有“播种月”、“收获月”、“过年月”等说法。一般老年人不大习惯用夏历,而仍以自然现象的变化作为进行生产的标志。
服饰独龙族的传统衣着十分简单。男女一律袒露臂膀,小腿都缠裹麻布绑腿。男的斜披一条称为“约德格仁瓜”的条纹麻毯,左右包抄到胸前拴结。胯部通常用麻绳系着一小块叫“能布特连”的麻布围兜着。左佩刀,右系篾箩。妇女用两块叫“其拉衣约瓜”的长麻毯围身至膝,并包抄向前。自左抄右的,用绳紧紧系在腰间。从右抄左的,则披脱自如。通常是白天为衣,夜间做被。有的男子过去甚至只能在腰下围一串树叶。
独龙族男女均散发,前垂齐眉,后披在肩上,左右盖耳。过去都喜欢坠系耳饰和佩挂项链,现男子已极少系戴。过去女子有文面的习惯,独龙语称为“巴克图”。一般在十二三岁时进行。文面时,先用竹签或树枝蘸锅烟灰水在脸部描好纹型,干后,拿一根长有硬刺的老荆棘自上而下地对准脸上图案,再用木棍轻轻敲击沿纹路打刺。拭去血水,敷以锅烟灰或一种深色的草汁并反复擦揉刺纹,使之渗入皮下。7天左右被刺纹处红肿结痂,等创口愈合脱痂后所纹图案呈青蓝色,再也洗抹不掉,永远留在脸上。文面的样式因地区不同而各有差异,通常在独龙江上游一带是满面文,即前额、双颊、鼻梁及上下唇都刺有花纹;下游一带则只在鼻尖刺一圈和唇下刺两三路。对于独龙族文面习俗的由来,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独龙族女子的成年礼;有的认为是美的追求以及避邪消灾的需要,有人则认为是历史上为躲避外族人掳掠妇女而来;有的还认为与独龙族早已消失的图腾崇拜物有着某种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文面习俗已逐渐被独龙族妇女所摒弃。
习俗生活习俗无论饮酒、吃饭和吃肉,独龙族家庭内部都由主妇分食。客人来临也平均分给一份。入夜后男子在火塘边喝酒念祝词,然后将酒碗抛在火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兆。
独龙族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形成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他们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传统习尚,视偷盗为最可耻的行径。在独龙族进行一些原始的祭祀活动时,游客不能参观祭祀活动。
饮食独龙族的传统饮食自然独特。由于受社会经济发育程度及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历史上他们的食物来源较为匮乏,属于粮食和野生植物各占一半的杂食型结构。主食品种不多,主要是玉米、土豆、青稞、稗子、荞子、燕麦等,其中淀粉质食物常常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炊具简陋,多为竹、木制成,再加上副食和调料的缺乏,故制作食物的方法也很简单,大多沿用以往烧、烤、煮的烹饪方法。近年来随着各种豆类蔬菜的陆续传入,独龙族的佐食习惯也有所改变。日常饮食一天只吃早、晚两顿,早餐以炒面、烧烤土豆为主,晚饭多是吃玉米及其它杂粮。因条件所限独龙族一般口味清淡,油盐不多。好饮酒,喝的是自酿的低度水酒。凡亲友来往、生产协作、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和节庆活动等都少不了酒,酒在独龙族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每当有客人远道而来或逢年过节,宾主都要相互搂着脖子,脸贴脸、嘴挨嘴地同时喝上一杯“同心酒”,以表达彼此间的友谊和忠心。另外,受附近藏族的影响还喜欢将茶叶、盐和熬熟的动植物油混合在特制的竹筒里“打”茶饮用。
节日独龙族唯一的传统节日就是过年,独龙语叫“卡雀哇”。一般在农历的冬腊月,即每年的12月到翌年1月间举行,没有固定的日期,具体日子由各村寨自己选定。节日的长短视食物的多少而定,或两三天,或四五天。节日里,人们祭祀天鬼山神、抛碗卜卦、共吃年饭、唱歌跳舞以至通宵达旦,而最热闹、最隆重的就是剽牛祭天。
婚俗独龙族婚姻严格实行氏族外婚制,即同一氏族的男女无论有没有直系亲缘关系,均不能通婚,各氏族之间有比较固定的婚姻集团。独龙族男女青年在婚前有社交自由,非婚子不受到社会歧视,并且结婚后还可将孩子带到夫家。但在确定婚烟上,均需由父母作主。婚姻结缔一般经过订婚和迎娶。无论 是定婚或迎娶,男方都要给女家送一定的彩礼。这种彩礼,独龙语称为“仆妈旺”。婚姻经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父母要邀上几个亲戚,带上水酒(需双数)去女方家订亲,女方父母则要请全村人来喝酒,并当而议定女子彩礼。彩礼按男方的经济情况,多寡不一,量情而定。一般是一头牛、一口锅、一盘铁三脚及几件首饰。倘若一次不能凑齐,可以赊欠,以后再给。
结婚那天,男方父母、亲戚、新郎、伴郎带上酒肉聘礼去迎亲,女方即杀猪待客。晚间,在女方家彻夜喝酒、跳舞、唱调子,表示祝贺。新郎新娘也与大家同乐。第二天,男方家即将新娘领走。新娘出嫁除一身穿戴外,并无什么嫁状。新娘一到夫家门,婆婆便要牵着她的手在房内走一圈,边走边介绍情况:哪里是仓库,哪里是水,哪里是猪圈等。当天,男方家也要杀猪款待客人,夜里亦喝酒唱调子,结婚仪式结束后,夫妻便开始共同生活。数月后,新郎需备上两筒水酒、一条猪腿,偕同妻子一起回娘家看望女方父母,以示感谢。
独龙族很少有离婚现象,倘若发生妻子弃夫而去的情况,若女家还有妹子,需由其妹来抵,否则,要退回全部采礼(身价),若男方主动提出离婚,则女家只需退少数彩礼或不退。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的婚姻习俗有了很大改变,青年男女均自由恋爱,并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丧葬习俗独龙族历来实行土葬。棺椁以便于取材而定,有用四块木板合成,也有用一株园木剜空后装尸或拿竹篾席裹尸埋入土中的。人死后第二天即抬出。按独龙人的禁忌,尸体不能直接从大门抬出,必须由住房的后壁或地板上另撬开一条缝将尸首送出。据说只有这样做才不会继续死人。出殡的时候,由一老人在前挥刀驱鬼开路、划坟圈下葬。凡属正常死亡的人,均埋在自家宅地不远的地方。独龙人认为,远葬亡故的亲人是一件于心不忍的事。
独龙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当地山高谷深,自然条件恶劣,属于深度贫困地区。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云南省以整体推进的思路对独龙江乡进行集中帮扶,加速消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才素质等“瓶颈”问题,使当地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8年,独龙族整族脱贫,实现“千年跨越”。
如今,独龙江乡1100余户群众全部住进新房,4G网络、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全乡,6个村委会全部通柏油路,大病保险全覆盖,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孩子们享受从学前班到高中的14年免费教育,独龙族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保持100%。独龙族群众已从封闭、保守、落后的“民族直过区”,走向开放、包容、发展的新天地。新华社发
如果没有准确标明,你或许很难想象,这张照片上衣不遮体、腰挂长刀,俨然一副“太古之民”模样的男子,来自1923年。
该男子系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1951年前,这支民族甚至没有一个官方称呼,彼时外人称呼他们为“俅人”,直至当地第一个读过书的人——孔志青受邀前往北京参加中央民委扩大会,见到了周总理,才定名为“独龙族”。
独龙族,云南省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总人口约为6930人(2010),千百年来生活在独龙江腹地不为人知。他们经历过巢居、穴居、树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过着屋不挡雨、衣不遮体,刀耕火种的生活。
独龙族有独龙语,却没有独龙字,他们或刻木、或结绳用以记事,所以今天的许多独龙族老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出生年月日,只大约听说过是个下雪天,或是个满月日。
图/Wtalk万物说
独特的山林气候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使得独龙族对大自然尤为崇敬,一草一木一石一溪都被视作神灵的化身。
每年的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独龙族人会聚在一起过“卡雀哇”节,这是独龙族人最重要、也是唯一的节日,节期3天。期间会举行各项祭山神、射面兽、木刻传信、跳锅庄、走亲访友、火塘烧松叶求吉祥、喝木罗酒、歌舞会、瓢牛等活动。其中最隆重、最欢乐的当属"剽牛祭天"。
图/微游怒江
地理的封闭性让独龙一族保留了众多古俗,纹面、鬼神、原始狩猎、古老宗教,处处都散发出神秘的气息,而最让外人瞩目的是“纹面女”。
因为在她们脸上,记载着一种注定消逝的文化。
图/2019年走吧网滇西大环线人文自驾之旅拍摄的“纹面女”奶奶
晚清时期记录的《怒俅边隘详情》中就描述了纹面的整个过程:“上江女子,头面鼻梁两颧上下唇均刺花纹,取青草汁和锅烟揉擦入皮肉成黑蓝色,洗之不去。”
那永久性的青紫色印记成了老一辈独龙族女性独有的纹面。
图/2019年走吧网滇西大环线人文自驾之旅拍摄的“纹面女”奶奶
关于纹面习俗的由来坊间猜测众多,一说是独龙族女性以纹面为美,一说是与已经消失的独龙族图腾有关,一说是这一种不得已的消极的自救方法:由于当地藏族察瓦龙土司的迫害,年轻漂亮的独龙族妇女常面临着被强掳到藏族地区为奴的危险,为了逃避蹂躏与践踏,独龙族女子只好采取这种类似自残的方法自救。
图/2022年第四届环驾中国勇士进入独龙江乡拍摄到的“纹面女”奶奶
这些观点是对是错已无从考究,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女性纹面的糟粕风俗也早已被取消。
如今,被称为“最后的纹面女”在世的也就剩下寥寥几人,可能再过十几二十年,世上将再无“龙纹女”。
图/Wtalk万物说
独龙族面世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不仅为独龙族人建设了福利房,还接连通电、通水、通路、通话,改善了交通和出行条件,结束了独龙族从前溜索过江、每年封山半年的历史。
今时今日,独龙江地区走得出也进得去。
独龙族世居地贡山县独龙江乡,被称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馆”,是我国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
那连绵的雪山、陡峻的峡谷、清澈的独龙江水、神秘的纹面女、七彩的独龙毯.....无一不让外人的脚步为之停留。
独龙江国家公园大自然最初的模样究竟是怎样?独龙江会告诉你答案。
这条原生态河流所流经的区域原始森林密布,有着丰富的物种资源、繁多的珍稀濒危物种、以及高度集中的特有物种和古老孑遗物种,万物自然地在这里生长,这是一方纯粹的天地。
哈滂瀑布“哈滂”是独龙语,意为“万丈悬崖缺口跌落下来一股巨大的水,人们无法通过”。
哈滂瀑布位于独龙江乡马库村,站在钦朗当的小高地上,就能看到中缅边界方向峻峭山峰间的瀑布犹如一挂白练飞泄而下,160多米的落差,巨大的水流直接撞击独龙江发出轰鸣之声,水雾随独龙江风漫天飞舞。
普卡旺村这里是最原始的独龙族原始部落,是一个独龙族聚集地大型的“活性”博物馆。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尘不染、自然流露的山水景观、人居生活,亦能最直观地感受最原始、最真实、最生态的独龙族文化,包括那独特的、日可当衣夜可当被的七彩独龙毯。
图/微游怒江
在独龙语中叫“约多”,因其用色大胆鲜丽,人们身着七彩独龙毯时就好像把彩虹披在了身上,所以独龙族也被称为“织彩虹的人”。
图/微游怒江
龙元村位于独龙江北面,是纹面女最集中的一个村子,有4位纹面女生活在这里,如果你想一睹神秘纹面女,不妨就去龙元。
图/微游怒江
巴坡村独龙江乡的老政府,这里有一条人马驿道,是1965年修建的,沿途需要穿越原始森林,翻越海拔3842米的南磨王山丫口。
孔当村独龙江公路的终点,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在这里你能感受到独龙族人特有的风采。
图/微游怒江
独特的美食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上通常用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来果腹,晚上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有时也会食用些野生植物的根磨成淀粉做成的糕饼或粥。
此外,独龙族还有蜂蛹、酸竹菜、竹筒酒等一干用来招待贵宾的佳肴美味。
图/微游怒江
图/微游怒江
110天36000公里的环驾中国梦之旅
将于行程的第84天抵达这一方“纯粹的天地”
细细感受独龙族的风姿
正在报名中
。
■王祖达 韦启位
独龙江乡位于云南西南边陲,在历史典籍中被誉为“太古之民”的独龙族群众就居住在这里。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环境,这里曾被誉为“云南最后的秘境”。
独龙族“纹面女”,是当地特有民族风俗,在当地流传着许多故事。独龙族女子在出嫁前都会不同程度地“纹面”,如今在独龙族的聚集地——云南独龙江乡,还健在的纹面女已经不多了,她们中,年龄最大已经百岁多,最小的也有60多岁了。
驻守独龙江地区,南部战区陆军某连官兵与村里的纹面女建立了深厚的军民情谊。
每次进入独龙江乡附近的山上巡逻,返回途中,官兵们都会进村入户探望她们。连队一级上士苗永春回忆,10多年前的一次巡逻途中,他不慎踩到草丛里的一条毒蛇,小腿被咬伤。
彼时,独龙江乡医院没有抗蛇毒血清,危急之时,是一位独龙族阿妈用族人口口相传的偏方,找来草药为他解毒,挽救了他的生命。
边防官兵守防条件艰苦,有时巡逻遇到雨雪天气,独龙族群众就会给他们当向导。
那年,上士王令带队上山准备溜索过江,天空突然电闪雷鸣,王令只得下令下山。独龙江乡村民老八上山砍柴,偶遇巡逻官兵,便让他们回家中烤火。
在老八家中,他告诉官兵们,“纹面”在独龙语中被称为“巴克图”。
独龙族女子为何纹面?老八这样解释:“纹面”是独龙族追求美的一种方式,几何形的纹面图案,是独龙族的吉祥图腾。独龙族先辈认为,人死后,灵魂要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只有纹了面的人,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王令说,有学者分析,纹面图案是独龙族各大家族的象征;还有乡亲说,过去,为了逃避藏族土司强掳为奴的威胁,独龙族女子才选择纹面。
独龙族纹面风俗,早在《新唐书》《南诏野史》中就有记载。时期,一本《云南北界勘察记》中有如下记载:独龙江上游一带,女子头面鼻梁两颧上下唇均刺花纹,取青草汁和锅烟揉擦入皮肉成黑色,洗之不去。
独龙族群众居住在深山密林,尽管解放后当地交通大有改善,但是群众出山看病,仍需耗费大量时间。
为解决独龙族群众看病难问题,官兵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他们送来药品。一次,时任连队军医田溉随队外出巡逻。途中,官兵们遇到一名独龙族小伙火急火燎地前来求助。
原来,小伙的家在独龙江乡的献九当村,是纹面女老人李秀华的儿子。李秀华长期患椎间盘突出,那几天不幸摔了一跤,疼得起不来床,需要尽快到乡医院看病。
田溉走进老人的家中,为其仔细检查。他和老人约定好,第二天再带战友们回来,一起将老人抬到乡医院检查、治疗。后来,在官兵的帮助下,老人得到及时治疗。
李秀华康复的故事,很快在独龙江乡传开了。从此,乡亲们更加信任边防官兵。
那以后,每次大家巡逻路过村寨,村民们都亲切地叫他们“麻闷”(独龙语意为:亲人),并向官兵们致意问候。“感谢亲人解放军,救了我的母亲。”那位小伙眼含泪水激动地说。
纹面女是独龙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是独龙江地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延续这种文化象征的生命力,连队把值班室电话、军医和连队主官的个人号码印制成军系卡片,一一发放到乡镇群众手中。
“边防官兵定期组织到我们的家里送医送药,还为我们理发、梳洗、打扫卫生……”家住孔当村的纹面女肯迪老人说,“连队官兵经常来看望我们,他们是我们永远的亲人。”
来源: 中网
我11月1日发布的文章对这条自驾线路做了详细介绍,包括每日路程如何安排?为何冬季是最佳季?自驾路况如何?以及春节期间傈僳族的传统盛会“澡塘会”。
11月3、5、6、9、12日发布的文章分别介绍了驼峰线上的片马镇,怒江上的溜索,飞来石和福贡县城的傈僳族手抓饭,傈僳族发源地石月亮,人神共居的丙中洛,独龙江进出线路及南线风光,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查看。
本文继续介绍独龙江北线。
进出独龙江,南线和北线的线路图,均需原路进原路出
独龙江游玩的线路以孔当为中心,分南线和北线,南线以月亮瀑布和中缅边境的41号界碑为重点,北线以纹面女为重点。
独龙族
是中国最具神秘色彩,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不足万人,有民族语言,但没有本民族文字。
独龙族被称“太古上民”,意为原始,最大原因是交通不便,从前通往外界只有一条简易的人马驿道,而且每年有半年以上处于大雪封山状态,难以与外界接轨,现在状况已大有改善。
新中国成立前,他们没有族称,没有姓氏,仅以地名为姓氏,以家中的排行为名。
被称为"俅人"、"俅夷"、"野人",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靠竹、木工具从事最原始的农业生产,靠采集和渔猎添补家用,靠"刻木结绳记事,鸟语花开辨时节"。
因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口很少,而经常受到周边民族的奴役和欺侮,长期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被烧杀抢掠的悲惨生活。
1952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独龙族的上层人士时,亲自给这一民族取名为"独龙族"。从此,独龙族人民不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族称。
纹面女
独龙江的纹面女,是旧时对十二、三岁的女孩进行纹面的一种奇异习俗。
由年长而有经验的妇女用竹签蘸着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出图案,用一个小木棍敲击荆棘的硬刺或带针的木棍,在脸上画好的图案处刺破皮肉,再把锅底灰或草汁揉进伤口中,待伤口脱痂后,就留下了青蓝色纹样,形成永远洗不掉的面纹。
这个习俗的起因,至今还是不解之谜,据说有这样四种说法:
一、做为美的象征,不纹面的姑娘嫁不出去。
二、用作避邪。
三、作为区别各个氏族或家族部落的一种标志。
四、防止北方察瓦龙藏族土司强霸独龙女。
如今独龙江流域已经完全没有了纹面习俗,女孩子们也不愿意纹面,所以现存在世的纹面女已经只剩一些老人。
网上记载有纹面女居住的只有龙元和迪政当两个村子。
2015年底当地政府统计,纹面的老人仅有36人在世,而最年长者已超过了100岁,最年轻的也已60多岁,他们大多深居简出,所以许多特地来找寻纹面女的人都难以得见。
龙元
从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当,继续向北就先到达了龙元。
快到龙元村口时,一位老者背着大大的草筐迎面而来。
脸上的纹路清晰可见,满眼慈祥的老人
身着紫色格子上衣,脚穿军跑胶鞋,头戴一顶很漂亮的亮蓝色帽子,手腕上还有2串彩色手珠,背上是一个超级大的竹筐,里面装着满满的树枝,仅用一根宽带子勒在前额处,身形都被压弯了。
但看上去精神很好,炯炯有神的眼睛很明亮,脸上好像圈状的纹路还清晰可见。
很想帮她卸下筐轻松点,但她摇头示意,我们也不好坚持。
老人虽然与我们语言不通,但基本明白我们想拍照,点头表示同意,神情很自然地配合着我们的镜头,和蔼完全没有不耐烦。
心疼背着大筐的老人,我们快速拍完照,和老人告别,老人继续蹒跚着背着筐向前走。
有点感慨,压弯的腰身代表了岁月的痕迹,虽然还在辛苦劳作中,但从穿着看,她的生活应该还算可以,不仅衣着整齐还挺有时尚感,希望老人的生活能安稳如意!
感觉背着的筐比人还高,瘦瘦的身躯蕴藏了丰富的能量
迪政当
告别龙元的老人,继续向北,就来到了迪政当村,这是最后一个独龙族村庄,再向前就进入西藏了。
这个村子是最偏僻的,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基本还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我们看到有人在田中耕种土豆。
一对夫妻在种植土豆,两个小孩就在田中玩耍
政府出资建造了很多房屋,免费提供给村民居住,基本是一家一栋房子,也通水通电,基本生活设施算不错了。
在这个村子,我们超级幸运地遇到了两位纹面老人,而且老人们和其家人都很亲切和蔼,特别配合我们照相。
幸运遇到两位聚会的“纹面”老人
其中一位带军帽的老人,有一对小虎牙,还特别爱笑,照相时主动伸出2个手指,比划着“耶”的手势,同时嘴里还配合着“嗨”了一下,真是位可爱又新潮的老人!
可爱的“耶”
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家人说她们俩都已经九十多岁了,年轻时就是好姐妹,这友谊一直延续到现在,今天是俩人约好了见面聚会的,我们真是太幸运了!
一对可爱的,保持几十年情谊的的老闺蜜!
虽然满脸的时代沧桑,眼神却深邃无比
可爱感满满的
我们猜测,可能是村庄位置偏僻的原因,对外界相对还是比较闭塞,所以感觉虽然房屋很新很好,也有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但家庭整体的环境稍有点乱。
房屋很新的感觉
两位老人的生活条件看上去也不很富裕,但难得的是她们精神状态都特别好,满脸的沧桑中写满了慈祥。
经历过时代变迁和沧桑,感受过民族习俗的老人们,安享晚年是对她们最大的祝福了!
以上是自驾13天云南丙中洛的一部分内容,后续旅行记录将陆续发布,欢迎您持续收看!
我是北极熊熊迹,一个爱旅行,爱户外,也爱美食的女汉子,您可以+关注,持续欣赏旅行中的那些事!
文 |史记新说
编辑 | 史记新说
-引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独龙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生活在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的一支少数民族。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独龙族保留了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成为了中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也在积极地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为独龙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介绍独龙族的概况独龙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流域,目前大约有6000人。
独龙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处于相对闭塞的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与外界接触。
独龙族以狩猎、捕鱼和耕种为主要生产方式,其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独龙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有着独特的特点,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独龙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镇和附近的一些地区,独龙族人口不到7000人,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
独龙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系,但由于受到与邻近民族的交流影响,其语言也融合了一定的彝语、白语等元素。
独龙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例如,独龙族人民有着丰富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善于演唱和表演舞蹈,其中“独龙舞”被誉为中国五大舞蹈之一。
此外,独龙族人民还善于编织、雕刻、织布等手工艺,其制作的文化产品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也有着一定的知名度。
独龙族的文化特点独龙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歌舞、织布技艺、木雕技艺等。独龙族的传统歌舞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其欢快、自然的风格而著称,被称为“独龙歌舞”。
独龙族的织布技艺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其纺织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东方手工艺术的一朵奇葩”。
此外,独龙族的木雕技艺也非常出色,其木雕作品以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和神秘意蕴而著称。
独龙族的文化特点深受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表现出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魅力。
首先,独龙族的居住环境非常特殊,其居住地多分布在怒江峡谷中的崇山峻岭之间,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塑造了独龙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例如,独龙族人民采取了一系列适应峡谷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如挂田、垄沟栽培、梯田等,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在世界上很少见,反映了独龙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
其次,独龙族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也具有独特的特点。独龙族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但其宗教信仰中也融合了一些本土的传统信仰和祭祀活动。
独龙族人民认为山神、水神等自然神灵可以保佑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在一些重要节日和活动中会进行祭祀和宗教仪式。
这种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的融合也反映了独龙族人民对自然环境和祖先文化的尊重和继承。
最后,独龙族的文学、音乐、舞蹈等传统文化艺术也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例如,独龙族的传统音乐和舞蹈中融合了许多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元素,如江水、山峦、牛羊等,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气息。
其传统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间故事等的描写和叙述,反映出独龙族人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敬畏。
独龙族的生活方式独龙族的生活方式非常接近自然,他们以捕鱼、狩猎和种植为主要生产方式。在独龙族的传统文化中,自然界被视为神圣而崇高的存在。
独龙族人喜欢在大自然中行走、狩猎、钓鱼,这些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得食物,更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和崇拜。
在独龙族的村庄中,没有大型的现代建筑,房屋多为木结构,其风格和建筑形式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独龙族的生活方式和其他少数民族有所不同,其生活方式也是深受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影响的表现。
首先,独龙族人民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以农业为主,其中以稻米、豆类、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同时也养殖山羊、牛等家畜。
独龙族人民利用当地特有的地形地貌进行农业种植,如利用梯田、山坡等进行种植,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次,独龙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在饮食方面,独龙族人民多以米饭、豆类、面条等为主食,也会食用野生蔬菜、水果、野味等。
在日常生活中,独龙族人民善于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活,如利用竹子、木材等进行制作生活用品,还会制作手工艺品等,这些传统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最后,独龙族人民的节日文化也是其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独龙族人民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如春节、农历七月半、秋分节等,这些节日都与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在这些节日中,独龙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祭祀、游戏、娱乐等活动,表达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独龙族的现状和未来独龙族在过去几十年里面临着许多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其相对封闭的状态和经济不发达,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政府对独龙族的发展和保护加大了力度,采取了许多措施促进独龙族的经济和文化发展。
例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独龙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如通公路、水电站等。
同时,也加强了对独龙族文化的保护,设立了独龙江保护区,保护和传承独龙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
未来,独龙族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独龙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将发生变化,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进独龙族的发展和保护其传统文化。
同时,独龙族也需要自身不断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发掘和创新自己的文化特点和优势,为自己的发展和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独龙族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如今,独龙族已经开始接受现代化生活方式,如电视、网络等。
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地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和投入。这些措施为独龙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独龙族的现状和未来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境。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等原因,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一定的难度。
同时,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介入也给当地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技艺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丧失。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独龙族需要更加积极地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需要更好地适应和接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政府和社会也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和支持,为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只有这样,独龙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结独龙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独龙族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促进其发展和保护其传统文化。
独龙族也需要自身不断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发掘和创新自己的文化特点和优势,为自己的发展和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通过介绍独龙族的概况、文化特点、生活方式以及现状和未来,可以发现独龙族在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适应和接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政府和社会也在积极地推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和投入,为独龙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总的来说,独龙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与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紧密相连的,它们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在未来的发展中,独龙族需要更加积极地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需要更好地适应和接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只有这样,独龙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独龙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中看到少数民族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推进现代化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和发展,为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同时,在保护和传承独龙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会发生变化和演进,这也是文化的自然规律。
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积极地拥抱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独龙族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财富。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和发展,为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条件。
同时,我们也需要积极地拥抱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注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民族,使用独龙语,没有本民族文字。独龙族原有原始群婚的习俗,现已不存在。男女均散发,少女有纹面的习惯。独龙族人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相信有鬼。独龙族,人口约7000人(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等地。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
名称独龙族,自称“独龙”,他称“俅帕”、“曲洛”等。主要居住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江流域,是独龙江地区最早的主人。据《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记载:“丽江路,蛮有八种,曰么些、曰白、曰力洛、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土番、曰卢,参错而居。”其中,“撬”为“俅”的同声异写,即指现在的独龙族。1952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废除了“俅帕”、“俅子”、“曲洛”等他称,正式确定为“独龙族”。
历史起源独龙族的族源及民族的形成,时至今日还没有较为清楚的脉络及线索,但从语言系属上来看,作为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独龙族,应当来源于氐羌族群。归纳其民族内部所流传的传说,则主要有两种:一认为独龙族是土著民族。二认为独龙族最初居住在怒江一带,后因出猎偶然来到独龙江河谷,看到这里不仅有宽阔的猎场,而且还有较为平坦的台地,便陆续迁居至此,并逐步由北向南发展。在独龙族约15个氏族中,有8个氏族的传说都说来自怒江。而且从语言以及过去曾有过的文面习俗等文化特征来看,独龙族与贡山的怒族也很相近。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后一种说法比较可信。
沿革独龙江河谷在唐宋两代属南诏及大理管辖;元、明、清三代则为丽江木氏土司和丽江路军民总管府统治。此间,在有关的汉文史籍中已开始出现了独龙族先民的记载。如《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说:“丽江路,蛮有八种,曰磨些、曰白、曰罗落、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吐蕃、曰卢,参错而居”。当时的丽江路包括现在的丽江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藏族自治州南部等地,其西北与今西藏自治区相接。文中所载“撬”、“吐蕃”、“卢”正是“参错杂居”于丽江路西部和西北部的独龙族、藏族和傈僳族之先民。“撬”是“俅”字的同声异写。而在以往,都曾将俅(撬)居住的河流及地区称为俅江和俅夷地,如现今贡山县西部的独龙江上游仍被称为俅江。由此可见,元朝时的俅族正处于俅江一带,以后又逐渐迁移到了下游的独龙江流域。及至清代,道光《云南通志》卷一八五转引《清职贡图》如此记载道:“俅人,居澜沧江大雪山外,系鹤庆、丽江西城外野夷。其居处结草为庐,或以树皮覆之。男子披发,着麻布短衣裤,跣足。妇耳缀铜环,衣亦麻布。……更有居山岩中者,衣木叶,茹毛饮血。宛然太古之民。俅人与怒人接壤,畏之不敢越界。”雍正《云南通志》也曾有“俅人丽江界内有之,披树叶为衣,茹毛饮血,无屋宇,居山岩中”的记载,还有乾隆《丽江府志略》以及其它史志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记载。这些记载集中反映了当时独龙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清代中叶,独龙江和怒江曾被划分为两段,分别受丽江木氏土知府所属的康普土千总和叶枝土千总管辖。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从1730年起,独龙族以黄蜡30斤、麻布15丈、山驴皮20张为贡礼,每年按期向维西康普土千总纳贡。后来,康普土千总把独龙江上游地区转赠给西藏喇嘛寺,由喇嘛寺通过察瓦龙藏族土千总向独龙族人收取“超度”费,菖莆桶(今贡山县)喇嘛寺亦来收取“香火钱粮”,而康普土千总仍照例征收贡物。每当土司属官前来收取贡物时,除了要另建草房供其住宿,并以丰盛食物招待外,还必须强迫摊购沙盐,实行不等价交换。如果贡物不足,便被强掠为奴。此外,东邻的傈僳族奴隶主,也经常越过高黎贡山,掳掠独龙族人当奴隶,激起了独龙族人民几代人前赴后继的奋起反抗,终因力量对比悬殊而惨遭无情镇压,残暴的奴隶主为此还先后杀绝了独龙族的几个家族。并强迫他们立石为盟、“永不反悔”,甘愿缴纳贡物或以人抵贡,称作“尸骨钱粮”。
1907至1908年,清王朝派丽江府阿墩子(今德钦县)弹压委员兼管怒俅两江事宜的夏瑚(湖南人)巡视怒江、独龙江一带,他带领随员、向导、背夫共100多人从菖莆桶出发,翻越高黎贡山前往独龙江,并沿路向边境村寨散发盐、布、针线等日用品,委派各地头人担任“伙头”、“甲头”等职,颁发“头人”执照,下令停止当地民众对土司、喇嘛及蓄奴主的一切贡赋,严禁土司掳掠边民为奴。他还任命袁裕才、和定安为“怒俅总管”,取代了叶枝土千总和喇嘛寺对独龙江地区的统治。这位历史上以政府官员的身份进入此地的第一人,还将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写成《怒俅边隘详情》,叙行程、记风土,详细记载了独龙族的居住环境、生产及生活状况,并在第三部分中向清政府提出了加强边务、开发边疆的“十条建议”。
辛亥革命后,独龙江划归菖莆桶殖边公署统辖,1918年改为菖莆桶行政委员会公署。1933年又改为贡山设治局,并先后设立了公安局和区公所。时期政局混乱,独龙族人民受西藏察瓦龙土司和的双重统治。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有效控制,在独龙江推行了保甲制,共设4保,以每一行政村为1保,每一自然村为1甲,并任命当地族长为保、甲长,三年一换,除管理村社日常事务外,负责为国民政府征纳税收。
1907年在怒江发生的“白哈罗教案”,是当地藏族、傈僳族、怒族和独龙族人民对法帝国主义进行的反抗斗争。1913年,英国派遣武装人员一行10多人以“勘测队”之名,在英军上尉布里查的带领下从缅甸侵入独龙江,激起了独龙族人民的义愤,立即组织起来进行了坚决的反抗,他们断绝了敌人粮源,并埋伏在“勘测队”的必经之地——吉色鲁溜索附近,当布里查爬上溜索滑到江心时,被独龙族猎手的毒箭射中坠死江中,其余侵略者则被吓得从原路仓皇逃出了国境,彻底粉碎了这支英国侵略军企图通过独龙江进犯西藏的阴谋。
正是由于历代统治的压迫、以及近代帝国主义的欺侮,独龙族人民灾难深重,人口不断减少,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仅剩下1700多人,几乎濒临灭绝的境地。1949年8月,贡山宣告和平解放。1950年3月,成立了贡山临时政务委员会。同年4月,正式改为“贡山县”。10月,成立了贡山县人民政府。
文化社会结构独龙语称氏族为“尼勒”,意为同一祖先传承下来具有血缘关系的共同体。大多数独龙族人的氏族观念已十分淡薄,已无共同的地域以及更多的政治经济联系而显得十分松弛。只是以一种各兄弟家族所公认的祖先象征物留存在大家的记忆之中。氏族名称也没有图腾的内容,多是以该氏族的某些特征来称呼,有的还有一种超自然的象征意义。如20世纪50年代整个独龙江流域所有的15个氏族中,有叫“木金”的,意为“天上诞生”;叫“当生”的,意为“红皮肤”;还有叫“东勒”的,意为“性格暴躁”等等。有的本身就是地名,如“麻必洛”、“克劳洛”便是独龙江上游两大支流的名称。“麻必”和“克劳”大概是原氏族的名称,但其意义已不可考。而“洛”则是“河谷”的意思。氏族成员间有互相帮助及保护的责任,实行血族复仇制,任何一个成员受到外人的欺凌以至杀害,其他成员都有义务为他报仇。同一氏族内分出的家族之间不能通婚。
独龙族的家族公社是由原氏族成员的不断(迁徙)而形成的,独龙语称为“其拉”或“吉可罗”,意为整体、全部的。截止20世纪50年代初,独龙江流域共有54个家族公社。虽已处于解体阶段而不再是完整的经济单位,但较之原氏族组织仍在独龙族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具体为:①每个家族公社有共同的地域,以山岭、河谷、森林、溪流等划分各自的界线,形成一个个自然村寨。一般来说,未经允许其他家族的成员不得迁入本家族领地内或垦荒、渔猎等。②每个家族公社都有一个自然形成的家族长(有的同时也是氏族头人),称为“卡桑”,一般都是由家族内辈分高、能说会道、较为富裕的男子担任。卡桑同样参加劳动,不得世袭,如果死亡或因故失去了威信,则另找新人代之。对内领导生产、主持祭祀、排解纠纷,对外负责纳贡摊派、指挥作战、订立盟约。各家族公社之间独立、平等、互不统属。只有在共同反抗藏族封建领主和傈僳族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掠夺时,一些近亲的家族才会临时结成类似联盟的组织,较强大的家族成为联盟的核心,其“卡桑”便是联盟的领袖。有时会另产生一个军事领袖,称“甲卡”,作为“卡桑”的助手。一旦对外战争状态结束,这种联盟也就自行解散了。③家族公社内部禁止通婚,实行族外婚。④每个家族公社都有各自独特的名称,习惯用各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来命名和称呼。如,“孔当”家族意即一块宽大的坝子。“龙棍”家族,意即石头多的地方。当然也有用家族长的名字来命名的,如“木千王”、“木千图”等。⑤家族公社成员的名字前须冠以家族名称或父名(女儿还冠以母名)。例如一个独龙族姑娘阿婻的全名是白丽(家族名)·丁板(父名)·顶(母名)·阿克洽(爱称)·婻(排行)。因此只要知道名字,就能判断出是哪个家族,谁的子女,以及排行第几。而且女子出嫁后也不改其家族的姓。⑥家族公社通常包括两三个以父系家长为主的原始制的大家庭,独龙语称为“宗”。 每一个大家庭一般包括父、子、孙三代,都有一个称为“吉马戛”的家长(有的同时也是家族长)。里面有好几个火塘,代表着男子娶妻后实行火塘分居的小家庭,独龙语称为“卡尔信”。所有成员都要参加大家庭共耕地的劳动,收获物归大家庭集体所有。而属于各个火塘(即小家庭)的少量土地,仍由大家庭成员协作共耕,收获物则归各火塘所有。大家庭中一般有两种仓房:一种是被称为“捧千”的用来统一存放大家庭里共同收获物的大仓房,由年老的主妇管理。另一种则是以火塘为单位的各个小家庭自已的小仓库,称为“捧秋”。由小家庭的主妇来管理,主要是储存小家庭粮物的地方。大家庭内部由各个火塘的主妇,先从大仓房中取出粮食轮流煮饭,吃完后再接着用小仓房里的,而各个小家庭不能拒绝,这已成为一种传统的义务。吃饭时,通常由年长的主妇按人平均分配,不论大小哪怕是婴儿也都要分一份。若老主妇不在,就依次由最年长的媳妇来分。这种“主妇管仓”、“主妇分食”等传统做法,是独龙族昔日母权制社会的遗俗,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劳动日益个体化,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便从家族公社中出来,成为独龙族社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小家庭包括夫妇及其子女,已很少三代同住。家庭内部男女地位基本平等,生产、家务以及子女婚姻大事一般是夫妻双方共同协商而定。家长则由男子担任。儿子婚后便要另立火塘与父分家,一个火塘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位。幼子则从父母共居,既是双亲的赡养者,又是财产的继承人。
宗教独龙族在万物有灵的传统观念支配下,比较普遍地相信鬼魂的存在和作用。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崇拜集中表现在对各种鬼魂的信奉与祭祀上。而“神”似乎还没有完全从其鬼魂观念里分离出来。认为人们一生中的所有祸福都是由鬼魂决定的。图腾崇拜的遗迹已绝少可见,而祖先崇拜的仪礼活动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也没有任何偶体偶像的供置和膜拜。盛行祭鬼、巫师(“南木萨”、“乌”等)治病、砍鬼和占卜等一系列巫术活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藏族的苯教以及怒族和傈僳族原始宗教观念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教传入独龙江地区后,下游的部分独龙族群众开始信教。
独龙族祭鬼由巫师进行,巫师有两种,一种称为“纳木萨”,主持祭祀、打卦,另一种称为“夺木萨”,专门从事驱鬼,“纳木萨”的地位较高。
独龙族认为人和动物都有两个灵魂:“卜拉”(生魂)和“阿细”(亡魂)。人和动物的死亡总是卜拉先死。认为人和动物的卜拉是由天上的“格蒙”事先安排的,一旦卜拉被格蒙收回或被恶鬼害死,生命即告终结。卜拉既不复生也不转世,而永远消失。亡魂阿细,常加害于人畜,因此,人们常用酒肉饭食献祭,或用烧麻布发出的臭气熏赶阿细去“阿细默里”。独龙族宗教认为阿细默里居住在地的另一面,那里一切都和人间相似,不仅有山水村寨、房舍牲畜,而生前共处的阿细死后也生活在一起,生前活多少岁,阿细也存在多少年。
独龙族认为,从天的最高处至人间共有十层。第一层称“南木年各若”,“木佩朋”所居,总管天上一切;第二层称“木代”,居有“格蒙”,受辖于“木佩朋”,创造人间万物,决定人畜生死,庇佑、赐福于人间;第三层称“木达”,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是众鬼的住处,居有鬼王“南木曾木柔”;第四层称“南木郎木松”,是众鬼的休息处;第五层称“南木嘎尔哇”,是铁匠嘎尔哇的亡魂居住之地;第六层称“大不拉”,是地上的活人和生禽的灵魂能够串游到达的地方;第七层称“南木夺默里”,是世上善良人和婴儿的“阿细”居住之处;第八层称“兹力木当木”,是恶鬼关押活人的“卜拉”的所在;第九层称“赫尔木”,为各家屋顶上的空间;第十层称“当木卡”,即各家的火塘。火塘是最受崇拜的家庭圣物,每逢饮酒吃肉均要向火塘洒酒供肉祭祀。火塘上的铁三脚架或支锅的三块石头,都被视为神圣而不可亵渎。
巫师有“南木萨”和“乌”两种。过去由家族长或村寨头人兼任。相传“南木萨”是由“格蒙”选任的,他具有特殊的眼睛,能和会治病消灾的“南木”交往。南木萨治病时先点燃松树枝熏屋,以示洁净,然后设供。他身披麻布毯,摇铃击鼓,迎接南木降临,并称由南木带来天药“生登梯”,而将其滴入病人口中。如果药物被排泄,就认为病人灵魂已被格蒙收去,无法痊愈。不然,则要用鸡或猪的灵魂去交换病人的灵魂,而南木萨的职责就是举行换魂仪式。“乌”是另一种比较古老的巫师,他的职能是作预言和祭鬼。乌借助于巫术,在酒醉后又说又唱又跳,自称崖鬼(独龙族宗教中的一种恶鬼)附体,常预言某地将出现何种不幸,等等。每年春节前后,独龙族要举行一次剽牛祭鬼仪式,保村寨平安。由乌亲手持刀宰杀,别人不得代替。
语言文字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归属目前尚无定论,但据语言学家孙宏开先生调查研究认为,与景颇语、僜语、珞巴语等语言相近,有可能划为同一语支。独龙语内部可分为两大方言,即独龙江的独龙语方言和贡山丙中洛的怒江独龙语方言 。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历史上,独龙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仅以刻木记事、结绳算数及画图、刺绣图案来表达各种思想感情,可认为是文字萌芽的初始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在缅甸自称“日旺”的独龙人白吉斗·蒂其枯和美国传教士莫尔斯创制了一种以“日旺”话为标准音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称为“日旺文”。“日旺文”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长短音,主要用于独龙族地区传播教活动之中,曾翻译有《圣经》以及教规、教义。
1983年,根据广大独龙族干部群众的意愿,云南省民委民委派遣龙乘云同志协助在贡山工作的独龙族语言专家木里门·约翰创制了独龙族拼音文字方案。这套独龙族语拼音文字方案,是在原“日旺文”的基础上,根据独龙语使用特点,通过细致的口语、方言、土语、词汇等对比调查后,以独龙江乡孔当村委会为标准语音点创制的(后在实际运用中,也吸收了独龙江乡南部和北部的词汇),于1983年12月在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指导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讨论通过,1984年起在贡山县独龙族干部群众中试推行。
天文历法独龙族有自己独特的历算法。独龙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斗争中,根据自然的变迁,从当年大雪封山至次年大雪封山时称为一年,称之为“极友”。又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时间多少不等的节月。
一月,称“阿猛”,意为过雪月,在这一月里,大家休息,个别户种旱洋芋。
二月,称“阿薄”,意为出草月,山草开始生长,是大量种洋芋的时候。
三月,称“奢久”,意为播种月,开始播种小米、芋头、棉花等作物。
四月,称“昌木蒋”,意为开花月,桃花开,鹤集中鸣叫,播种完毕。
五月,称“阿石”,意为烧火山月,大量烧火山,停止下种。
六月,称“布昂”,意为饥饿月,存粮吃光,荒月,大量采集野粮。
七月,称“阿茸”,意为山草开花月,薅草,采野粮。
八月,称“阿长木”,意为霜降月,山草被冻死,开始收庄稼。
九月,称“单罗”,意为收获月,收获小米、包谷、稗子、荞子。
十月,称“总木甲”,意为降雪月,收获完毕,储粮,山巅降雪。
十一月,称“勒梗”,意为水落月,河水降落,找冬柴,砍苦荞,准备过冬。
十二月,称“得则砍”,意为过年月,又叫“罗奢什腊”,妇女砍活麻、织麻布、跳牛舞。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开始学习先进历法,学习科学种田历已成为民间农事的参考。独龙人民逐步放弃这种原始的自然历算法,而采用汉族的历法(夏历),但民间习惯上仍有“播种月”、“收获月”、“过年月”等说法。一般老年人不大习惯用夏历,而仍以自然现象的变化作为进行生产的标志。
服饰独龙族的传统衣着十分简单。男女一律袒露臂膀,小腿都缠裹麻布绑腿。男的斜披一条称为“约德格仁瓜”的条纹麻毯,左右包抄到胸前拴结。胯部通常用麻绳系着一小块叫“能布特连”的麻布围兜着。左佩刀,右系篾箩。妇女用两块叫“其拉衣约瓜”的长麻毯围身至膝,并包抄向前。自左抄右的,用绳紧紧系在腰间。从右抄左的,则披脱自如。通常是白天为衣,夜间做被。有的男子过去甚至只能在腰下围一串树叶。
独龙族男女均散发,前垂齐眉,后披在肩上,左右盖耳。过去都喜欢坠系耳饰和佩挂项链,现男子已极少系戴。过去女子有文面的习惯,独龙语称为“巴克图”。一般在十二三岁时进行。文面时,先用竹签或树枝蘸锅烟灰水在脸部描好纹型,干后,拿一根长有硬刺的老荆棘自上而下地对准脸上图案,再用木棍轻轻敲击沿纹路打刺。拭去血水,敷以锅烟灰或一种深色的草汁并反复擦揉刺纹,使之渗入皮下。7天左右被刺纹处红肿结痂,等创口愈合脱痂后所纹图案呈青蓝色,再也洗抹不掉,永远留在脸上。文面的样式因地区不同而各有差异,通常在独龙江上游一带是满面文,即前额、双颊、鼻梁及上下唇都刺有花纹;下游一带则只在鼻尖刺一圈和唇下刺两三路。对于独龙族文面习俗的由来,人们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独龙族女子的成年礼;有的认为是美的追求以及避邪消灾的需要,有人则认为是历史上为躲避外族人掳掠妇女而来;有的还认为与独龙族早已消失的图腾崇拜物有着某种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文面习俗已逐渐被独龙族妇女所摒弃。
习俗生活习俗无论饮酒、吃饭和吃肉,独龙族家庭内部都由主妇分食。客人来临也平均分给一份。入夜后男子在火塘边喝酒念祝词,然后将酒碗抛在火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兆。
独龙族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形成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他们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传统习尚,视偷盗为最可耻的行径。在独龙族进行一些原始的祭祀活动时,游客不能参观祭祀活动。
饮食独龙族的传统饮食自然独特。由于受社会经济发育程度及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历史上他们的食物来源较为匮乏,属于粮食和野生植物各占一半的杂食型结构。主食品种不多,主要是玉米、土豆、青稞、稗子、荞子、燕麦等,其中淀粉质食物常常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炊具简陋,多为竹、木制成,再加上副食和调料的缺乏,故制作食物的方法也很简单,大多沿用以往烧、烤、煮的烹饪方法。近年来随着各种豆类蔬菜的陆续传入,独龙族的佐食习惯也有所改变。日常饮食一天只吃早、晚两顿,早餐以炒面、烧烤土豆为主,晚饭多是吃玉米及其它杂粮。因条件所限独龙族一般口味清淡,油盐不多。好饮酒,喝的是自酿的低度水酒。凡亲友来往、生产协作、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和节庆活动等都少不了酒,酒在独龙族社会生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每当有客人远道而来或逢年过节,宾主都要相互搂着脖子,脸贴脸、嘴挨嘴地同时喝上一杯“同心酒”,以表达彼此间的友谊和忠心。另外,受附近藏族的影响还喜欢将茶叶、盐和熬熟的动植物油混合在特制的竹筒里“打”茶饮用。
节日独龙族唯一的传统节日就是过年,独龙语叫“卡雀哇”。一般在农历的冬腊月,即每年的12月到翌年1月间举行,没有固定的日期,具体日子由各村寨自己选定。节日的长短视食物的多少而定,或两三天,或四五天。节日里,人们祭祀天鬼山神、抛碗卜卦、共吃年饭、唱歌跳舞以至通宵达旦,而最热闹、最隆重的就是剽牛祭天。
婚俗独龙族婚姻严格实行氏族外婚制,即同一氏族的男女无论有没有直系亲缘关系,均不能通婚,各氏族之间有比较固定的婚姻集团。独龙族男女青年在婚前有社交自由,非婚子不受到社会歧视,并且结婚后还可将孩子带到夫家。但在确定婚烟上,均需由父母作主。婚姻结缔一般经过订婚和迎娶。无论 是定婚或迎娶,男方都要给女家送一定的彩礼。这种彩礼,独龙语称为“仆妈旺”。婚姻经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父母要邀上几个亲戚,带上水酒(需双数)去女方家订亲,女方父母则要请全村人来喝酒,并当而议定女子彩礼。彩礼按男方的经济情况,多寡不一,量情而定。一般是一头牛、一口锅、一盘铁三脚及几件首饰。倘若一次不能凑齐,可以赊欠,以后再给。
结婚那天,男方父母、亲戚、新郎、伴郎带上酒肉聘礼去迎亲,女方即杀猪待客。晚间,在女方家彻夜喝酒、跳舞、唱调子,表示祝贺。新郎新娘也与大家同乐。第二天,男方家即将新娘领走。新娘出嫁除一身穿戴外,并无什么嫁状。新娘一到夫家门,婆婆便要牵着她的手在房内走一圈,边走边介绍情况:哪里是仓库,哪里是水,哪里是猪圈等。当天,男方家也要杀猪款待客人,夜里亦喝酒唱调子,结婚仪式结束后,夫妻便开始共同生活。数月后,新郎需备上两筒水酒、一条猪腿,偕同妻子一起回娘家看望女方父母,以示感谢。
独龙族很少有离婚现象,倘若发生妻子弃夫而去的情况,若女家还有妹子,需由其妹来抵,否则,要退回全部采礼(身价),若男方主动提出离婚,则女家只需退少数彩礼或不退。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的婚姻习俗有了很大改变,青年男女均自由恋爱,并依法办理登记手续。
丧葬习俗独龙族历来实行土葬。棺椁以便于取材而定,有用四块木板合成,也有用一株园木剜空后装尸或拿竹篾席裹尸埋入土中的。人死后第二天即抬出。按独龙人的禁忌,尸体不能直接从大门抬出,必须由住房的后壁或地板上另撬开一条缝将尸首送出。据说只有这样做才不会继续死人。出殡的时候,由一老人在前挥刀驱鬼开路、划坟圈下葬。凡属正常死亡的人,均埋在自家宅地不远的地方。独龙人认为,远葬亡故的亲人是一件于心不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