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 潘子荻 张芮绮
【学习进行时】金桂飘香的时节,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调研。2002年10月至2007年3月,同志曾在浙江工作;党的以来,总书记多次来到浙江考察调研,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为您梳理讲述。
9月20日上午,总书记在浙江省金华市先后考察了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义乌国际商贸城,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对外贸易、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总书记和浙江,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正如他2016年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深情回忆的,他“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
一个特色专栏:之江新语
2015年5月,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一位上了年纪的市民对他说,我喜欢读你的《之江新语》。总书记说,那是每天写下的三言两语的感受,在报纸上登出来,后来汇集成册了。
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曾以“哲欣”的笔名,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两三百字,最长不过五百余字,观点鲜明,形式活泼,文字简洁明快,论述精辟有力。文章的题材也丰富多样,或赞美表彰,弘扬正气;或批评鞭挞,抨击歪风;或分析道理,揭示规律。这些短论鲜明提出了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主张,及时回答了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一些问题。字里行间,凝结着对浙江治理的思考。
2007年8月,“之江新语”专栏的文章集结出版,2013年11月重印。这本书不仅在国内持续畅销,还被翻译成英文、德文、西文等,成为外国朋友了解中国领导人的一个窗口。
一个重要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念,如今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实践。
这一重要理念,是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后不久,在“之江新语”专栏发表评论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2020年3月,总书记再访余村,沿着村里道路,看到青山叠翠、流水潺潺、道路整洁,家家户户住进美丽楼房,总书记十分高兴。他说,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2015年5月,在舟山市定海区干(石览)镇新建社区村民袁其忠家里,总书记同村民代表围坐一起促膝交谈,他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2020年3月,在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书记强调,水是湿地的灵魂,自然生态之美是西溪湿地最内在、最重要的美。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
对浙江,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一个发展战略:八八战略
今日之浙江,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义新欧”中欧班列横跨万里,搭建中西经贸友谊之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G20杭州峰会之后,杭州亚运会即将开幕吸引全球目光……谈起之江蝶变,浙江人都会脱口而出一个名词:“八八战略”。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在全面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即“八八战略”,指引浙江走出改革创新开放图强之路。
“八八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打开了浙江高质量发展之门。
2020年,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他指出,浙江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一句暖心话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2015年,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同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群众纷纷给村干部带领大家致富点赞。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在浙江工作时经常念叨的。他在《之江新语》的《“潜绩”与“显绩”》一文中就曾提到:我们常讲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埋头苦干的实事,不求急功近利的“显绩”,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总书记常说,当家就是要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代省长的在省人代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当年要为民办的十件实事。自此,浙江每年初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本年度十个方面的为民办实事任务,年底把办理情况向社会公示。“十件实事”成为温暖百姓心田的“高频词”。
2015年浙江考察期间,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多一些雪中送炭,使各项工作都做到愿望和效果相统一。
2020年,总书记再次来到浙江。他强调,要抓紧抓实农业、畜牧业生产,确保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确保农民的“钱袋子”富足殷实。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亲民爱民是总书记始终不变的情怀。
石几一对
高61-直径36。
聊起中国的文字,在网上经常能看到网友关于汉字的一种迷思:很多字好像都造错了。
比如下面这三组:
1. “矮”和“射”:“矢”是箭的意思,“委”是丢的意思,把箭丢出去,这不是“射”吗;再看“射”,“身”高一“寸”,上炕都得爬梯子,这个头是有那么一点“矮”吧?
2. “出”和“重”:俩“山”叠一块,这就叫“重”叠呀;“重”字上面是“千”,下面是“里”,这是要出门走千里呀。
3. 繁体的“魚”和“牛”:“魚”怎么有四条腿,“牛”咋杵着一根大尾巴,是不是也弄反了呀……
事实上,这些都是对中国汉字演变历史不了解产生的误会,并不是造错了。只要我们逐本溯源,从汉字演变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字,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上面提到的这三组字,到底从何而来。
“矮”和“射”
“矮”和“射”这两个字弄错了这件事,我在清朝的古书里就见过两回,一次是清初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埋怨这是“高丽人”在乱抖机灵;另一次是清中叶沈起凤《谐铎》卷七《虫书》,说发明这种说法的是一位女神童。
《功顺堂丛书》本《广阳杂记》书影。书里不仅谈到了“矮”和“射”,也提到了“鱼”和“牛”。
其实,这些都是文人茶余饭后说着玩的段子,根本就不合逻辑。
矮
先来说说“矮”。“矮”右侧的“委”确实有扔的意思,可这个“扔”不指投掷,而指丢弃。把箭矢丢弃掉,那可不能称之为“射”呀。
此外,“矮”是个非常典型的形声字。但请你猜猜哪边是形旁,哪边是声旁?
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猜左边的“矢”是声旁,“委”是形旁。但大徐本《说文解字·矢部(新附字)》中提到:“[矮]短人也。从‘矢’,‘委’声。”“短人”就是矮人。这句话说,“矮”的形旁是“矢”,声旁是“委”。
藤花榭本《说文解字》(大徐本)书影。
您可能觉得“矮”和“委”读音不像呀?其实在古汉语里,它们的读音都属于“影纽歌部”,曾经特别像。
形声字“矮”字右边的“委”是表音的,左边的“矢”也不能闲着呀,它得表义。五代时期研究《说文解字》的大家徐锴在《说文系传·矢部》说解“短”字时告诉我们,“矢”这个偏旁就有测量的意思,“若以弓为度也”。著名学者张舜徽说,在湖南有些地方,人们测量田地时会把弓的长度作为单位,六尺为一“弓”。或许和弓配套的箭矢也曾被用来丈量比较短的东西吧。除了“矮”以外,还有“短”“矬”(cuó)等十几个矢字旁的字都有矮小的意思。
再补充一个知识点:从汉字的古形来看,“矮”左边的“矢”其实是从“夫”讹变来的,其实就是“人”形。从这个角度来看,“矮”和射箭也不搭边。
射
说完“矮”,再来看看“射”字。“射”字在甲骨文中有简、繁两种写法。简体的“射”就是一张“弓”上横着一只箭“矢”。
本文采用的甲骨文字形图片全部来自李宗焜《甲骨文字编》,中华书局 2012。
或者镜像翻转一下,也是“射”。
要是不嫌麻烦,也可以选择繁写,写法是在简写体“射”的边上加上一到两个“又”字表示手。
比弓箭多出来的符号就是“又”,本来是手的象形。
金文中的“射”字通常也大同小异,只是有的“又”变成了“矢”。而到春秋战国间的石鼓文里,边上的弓箭已经变得很不像弓箭了。
字形图片来自嘉庆二年阮元原刻初拓本《仪征阮氏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
再到睡虎地出土秦简隶书中,古人给“又”加了一个点变成“寸”(“肘”的初文),这个字形再楷书化一下就差不多是今天的“射”了。
字形图片来自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 1994。
“出”和“重”
出
“出”的甲骨文字形很简单,基本就是一个“止”(“趾”的初文,指代脚)离开地洞的样子。在甲骨文时代,住的房子一般都是“半地穴式建筑”,就是找个排水还凑合的高处,刨个几平米的大坑(浅的可能只深几分米,深的可以达到一人多深),坑壁等于墙,上面搭个窝棚顶就是家了。“出”字下面的坑可能就象征着这样的“家”。
这个字形演变到战国时期,美观程度大大加强,但也逐渐看不出脚的样子了。
我一直非常喜欢侯马盟书的这个“出”字,写得很有艺术感。
这个字形再演变一点,就是后来的“出”字了。
重
“出”与“山”没什么关系,“重”与“千”“里”也不怎么认识。要想学习“重”,咱们得先认识一下甲骨文里的这个字。
你能猜到它是哪个字吗?不好猜的话,我提示一下:它表示一个方向。这下认识了吗?对,它就是“东”(繁体:“東”)。
“东”是典型的象形字,字形本义是包袱,与“束”字同源,所以大徐本《说文解字》引用官溥的观点,认为繁体的“東”是“日在木中”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
此外,尽管“东”的字形本义是包袱,但它和“东西”这个词没什么关系。“东西”这个词既不来自上古表包袱的“东”,也不来自什么东市西市、东木西金,而是产生于五代、两宋之间,最初指“简单事物”(古人认为认识东西南北是最简单的事情),后来泛指一切东西。
有点扯远了,回来看“东”。“重”即与“东”相关。金文中有一个字,一边画个小人,另一边画个“东”。
本文采用的金文字形图片全部来自董莲池《新金文编》,作家出版社 2011。
著名学者柯昌济认为这个字就是“重”,字形很像一个人背着超大的重包裹。
有人把这个字形从左右结构改成了上下结构,字形变了身,但意思没有变。
后来又有人在字形最下面添了一个“土”,脚踏实地才好负重。由此形成的“”字,就是后世“重”字的祖先了。
“鱼”和“牛”
“鱼”和“牛”都是典型的象形字。笔者也是惊讶,到底是多大的脑洞,才能从繁体“魚”字看出一头牛的样子呀?!
鱼
硬要开脑洞的话,不如说“鱼”的甲骨文字形像个人。
金文字形更多样一些。有高度写实的。
也有表情比较有个性的。
到西周后期开始逐渐在字形下方形成类似四个点的形象,其中中间两个点是鱼的尾鳍,而两边的两点则是古人嫌这里空着不好看,于是用“羡符”装饰了一下。
牛
再来看看“牛”字。“牛”本来是个牛头的象形。
不过上面这太复杂了,画着费劲,简化成了抽象的几笔。
由此便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样子。
字形图片来自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 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8。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流传没有那么广的流言。比如有人说“凤”(繁体:“鳳”,字形是“凡”加上“鳥”)和“鸭”反了,“鸭”是平“凡”的“鸟”,“凤”凰“甲”天下;有人说“炊”和“烟”反了,因为有“火”才能“炊”,“火”有“欠”缺则生“烟”……这些都是没学过古音,看不出古代形声字带来的问题,本文也就不一一辩驳了。
汉字也有错,但不是上面那些
所以,从文字学的角度说,像“矮”和“射”、“出”和“重”、“魚”和“牛”弄反了这样的说法基本都是脑洞大开的无稽之谈。不过,汉字之间弄“错”身份的情况还真的存在。咱们看个例子。请问下面这个词怎么读?
骰子
大多数都念成 shǎi zi。但要是查字典,你会发现“骰”字念 tóu,念 shǎi 的那个字是多音字“色”。
可是,指着“骰子”念“色子”,也不能算念错。最开始的时候,“骰子”和“色子”确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不过它们指的是同一种东西。后来随着语言演变,“色子”这个词在口语中越来越流行,取代了“骰子”;但在写法上,“骰子”和“色子”一直都很常见,由此产生了这种看着“骰子”念“色子”的情况。这种情况有点近似日语的训读,著名学者沈兼士称之为“义同换读”。
这种例子还有好多:
頫:元代书画大师赵孟頫的“頫”是俯身的意思,演变至今可能本应读 tiào,但大家都念成“俯”;
圩:中学地理课上学的“圩垸”的“圩”是包围的意思,本应读 yú,但今音读如“围”;
腊:人们常吃的“腊”肉,声旁是“昔”,在今天本应读 xī,但因与“臘”肉换读,现在就改成读 là 了;
尿:还有“尿泡”的“尿”,北方好些地方读成“私”(多音:suī);
石:古代的单位“石”,明明是个常用字,就因为这种单位在古代还有个名字叫“担”,所以明清以后很多人指着“石”读成“担”。但把“石”读成“担”这种读法流行得很晚,普遍性也不强。按照我个人的经验,直到今天,大多数古汉语专家提到“石”这个单位时还是读 shí 的。这只是人家没换读,所以听到时可别以为人家说错了。
最后,在文字使用的漫长历史中,出现使用错误是常有的事情。大家对于汉字“造错”的迷思,还是要从汉字演变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解开汉字的奥秘。
参考资料
[1] 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1296页.
[2] 林义光《文源》卷六,中西书局2012,第277页.
[3] 杨琳《物品称“东西”探源》,《长江学术》2012第一期,第99-109页.
[4] 古文字诂林编纂委员会《古文字诂林》第七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第531页.
[5] 裘锡圭《古文字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第219-221页.
策划制作
作者丨清洁工 南开大学博士生
审核丨王弘治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石几 青石 宋元时期
器形独特 弯腿弧门 上翻莲花底部大黄皮 皮壳沧桑 味道十足 源头包老到代
尺寸:高58-直径42。
祥云——石几 青石
尺寸 高46长33宽25
满工高浮雕雕刻祥云仙鹤
器型独特 禅意十足 可摆放庭院 增添古色古香之意#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