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指纹命理

下下(下下签的意思)

时间:2023-12-30 19:09:37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好学之人虽愚笨仍是上上 不学之人虽天才仍是下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雍也篇》的第二十章。看原文——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中等智慧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最高深的学问;中等智慧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最高深的学问。”

“有教无类”是孔子最伟大的教育思想。每个人无论他穷富、愚智、善恶、贵贱都可以被教育而生命得到成长,直至成圣成贤,达于至善。但因为每个人的根机不一样,教育方法、契入方便就会千差万别、丰富多彩。所以孔子又因材设教、因材致用。观整本《论语》,孔子教导弟子的方法,可谓是琳琅满目——或循循善诱,或直指人心;或和风细雨,或呵斥怒骂;或正面拉引,或反面推助;或讲洒扫应对,或讲性与天道;或坐而论道,或寓教于乐……。本章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对不同根机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特别指出了,对中人以上根机的,可以讲上上教,对中人以下根机的,不可以讲上上教。

什么是中人?讲中人,必有下人与上人。皇侃《论语义疏》上说:“细而分之有九也,有上上、上中、上下也,又有中上、中中、中下也,有下上、下中、下下也。凡有九品,上上则是圣人,圣人不须教也。下下则是愚人,愚人不移,亦不须教也。而可教者,上中以下,下中以上,凡七品之人也。”最上上的人为极善之人,即圣人,他圆满了,就不用再教了,只有他教别人;而下下之人,为极恶之人,本性难移,故暂不教他。不教不是真的不教,而是不教而教,待机而教。在《阳货篇》,孔子也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

那什么是“语上”呢?就是告诉他上上的道理。什么是上上道理?好像也没有特别定义。但在《公冶长》篇,子贡非常感慨地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李炳南先生说:“性与天道,中人以上可闻,中人以下则不可闻。”孔子的学说,有天道与人道之分。文章,讲的是六艺与修齐治平之学,属于人道,孔子经常讲习,大家都要学,所以“得而闻也”。我们暂且把这些大家能够听得到、听得懂的做人的道理,作为“下下”来安立。李炳南先生说:“至于性与天道,则深微难知,能知之者,颜子、曾子、子贡数人而已。且孔子教育注重人道,故罕言之,是以不可得而闻也”。性与天道,讲的是“体”而不是“相”,故隐而不显。它要阐述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本来具足的规则、规律。不是普通根机的人能够认识,孔子弟子中只有颜回等少数弟子能够悟到。所以,我们把“不可得而闻”的“性与天道”,作为“上上”来安立。

隐而不显的道之本体,须由显露在外的文章六艺等“相”来阐述和呈现出来。但对中人以上,才可以直接讲隐而不显的“道体”,对中人以下,不能直接讲“道体”。钱穆先生说:“中人以下,骤语以高深之道,不惟无益,反将有害。惟循序渐进,庶可日达高明。”对中人以下,骤然间讲高深之道,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只有循序渐进,才可以下学而上达。

蕅益大师说:“‘不可语上’,须以上作下说,为实施权也。‘可以语上’,方知语语皆上,开权显实也。”“不可语上”,其实不是说不可以讲上上的道理,只是把上上的道理,用下下的方式表达出来,逐步引至上上。这是为了归于真实而施设权教方便。而“可以语上”,不管你说什么,即使是说下下教,也无不显示上上的道理,这叫开权显实,就是开除权教,直接显示真实。

上述道理,孔子是说给谁听的呢?可以语上、可以语下,似乎只有圣贤才可以做到,但圣贤都圆满了,就没有必要再讲给他们听。如果是讲给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听的话,对于圣人的言教,无论是上上还是下下,特别是整体,我们似乎都没有通达。自己没有通达,怎么可以讲给别人听呢?更不用说观机说教,选择更多的方便善巧来引导。这是否是个矛盾呢?

究实说来,我们向圣人学习,始终离不开善友作为助伴,需要相互间的切磋琢磨,甚至可以面向社会,对有缘的人力所能及地去弘道。在这过程中,我们一直被别人“教”着,也一直在力所能及地“教”别人。不是说等到我们什么都会了才可以教别人,而是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学会自利与利他。而教别人,也是拿圣人的言教来教别人。圣人说的话,显现起来有上上与下下之分,但本质上都是上上之道。我们透由听闻,将圣人的言教,或说上上,或说下下,从中提高自己的观察抉择慧,学会众多的方便善巧。

认识到这个特征之后,再回到本章,无论是我们教别人,还是别人来教我们,我们都要去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根机?这些下下至上上的种种根机是如何安立的?我们在修学圣贤之道的过程中,无论是上根器、中根器,还是下根器,应当遵循怎样的一个修习次第?

在《述而》篇当中,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自己说,他并不是生下来就懂得很多,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而得到的。刘开在《论语补注》上说:“天下无生而可以语上之人,以夫子之圣,犹必下学而上达,况贤人乎?”天下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可以语上之人,包括圣人孔子,他也不是天生就是圣人的,都是透由下学而上达成就的。又说:“今之所谓中人以上,即昔之不安于中人者也。今之所谓中人以下,即昔之自安于中人者也。”现在我们看到的中人以上,都是因为过去不满足于中人,不断学习、进趣而来的;现在我们看到的所谓中人以下,都是因为过去满足于中人,斩断了内心进趣的力量,不断退步而来的。

从中可知,中人以上或中人以下完全是变化不定的。其中最关键的是看有没有一种一直向上学习的力量。一个看上去很聪明、悟性不错的人,甚至是个天才,如果贡高我慢,在内心深处停止了学习、进趣的力量,那么似乎上上的人,离下下也不远了。如果一个看上去虽然有点愚笨不开窍,但他自己下了一个决心,笃定了要向圣贤学习的志向,并且步步上进,那么似乎下下的人,离上上也不会太远。

故判定中人以上以下,重点看他当下对学习的好乐程度,能否有持续向上的力量!如果丧失了对学习的好乐,那么无论给他讲上上教还是下下教,都没有办法提起他向圣贤学习的心志;如果对学习有好乐心,对圣贤有仰慕心,那么无论给他讲上上或下下教,都有趣入的方便。孔子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必定有象我这样忠信的人,但没有像我这么好学的!在孔子看来,“好学”是一个人生命能否成长最重要、最难得的气象。为什么“好学”如此难呢?

圣人讲好学,并不是从一个点或一个面上来讲的,而是充分展开生命的画卷,笃定成圣的坚定志向,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持续向上的力量。这种持续不断的力量可以推动一个凡夫最终成为一个圆满的圣人!如此的“好学”,当然弥足珍贵!季康子曾问孔子,在您的学生中谁比较好学?孔子说:“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在孔子心目中,只有颜回才是最最好学的,现在不幸短命死了,再也没有这样好学的学生了。即使在遍是学霸的孔门中,好学也是如此稀贵!

这种持续不断的好学的力量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每个人的修道,都是从下下开始,一步一步向上走的。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保证,在进道过程中,无论遇到困境还是顺境,都不会停滞不前呢?遇到困境时我们是否会动摇志向,失去信心,半途而废?遇到顺境的时候,是否忘乎所以,小富即安,被眼前的风景迷住而停滞不前呢?比如,一个小学生,当他上小学的时候,是否有一种力量推动他上中学;上中学的时候,是否有一种力量推动他上大学,乃至继续驱使他读硕士、博士?里边有一个关键、诀窍,或者是扼要的教授,就是孔子所说的“下学而上达”。但如何做到“下学而上达”呢?借用佛教经典上的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就是:“听闻上上,修习下下”。我们每个人的修道,都是在自己的起点上,从洒扫应对等“下下”开始的。但因为追随圣贤,听闻上上,以上摄下,这些下下的修道,都被摄为上上。

虽然是“听闻上上”,但并不是一下子就讲上上之教的,而是应机说教、观机逗教,所说或下或中或上,但在每个当下一定要产生一个决断和判断力,内心错误的东西被松动,发起一种不断向上的好乐心。在此基础上,不忽视整个内容,拓展所学内容,对修道的质、量、次第不断产生新的认识,逐步把握得住修道的整体、纲要和次第,等条件成熟时,可将整个全貌安进去。如此以上摄下,下无不是上;以大摄小,小无不是大。而且透由听闻上上,了解到修道有极大的好处,现在我们虽然吃一点苦,但想到将来有一个更为究竟的利益在,就会引动你在现有修道的基础上,不断产生向上的力量,将下下之道不断上达,这就是“下学而上达”。本质上说,这种持续不断的力量,源自于对圣贤的信念,是一种信念的力量,教言的力量,理路的力量!

了解了这个修道的扼要,我们就不会纠结于自己到底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过来人教诫我们,把自己当成下根,最为吉祥,为什么呢?因为把自己当成下根,就会愿意从听闻下下教、修习下下道开始起步,这绝对不会影响你的修道进程。如果你真的是下根器,就不会违越次第,走得比较安全,比较踏实;如果你是上根器的话,那么语语皆上、处处皆上,即使从下下听闻和起行,也会悟得上上道理,不会浪费你的一点点善根。

现在,我们很多时候是喜欢听闻上上,这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但很多人听到了一点道理,觉得有好处,就好高骛远,恨不得一口气要成为一个君子,成为圣人。最好,马上给他一个办法,很快就能成就。真正让他按照次第一步步去走,又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似乎什么道都不能修。洒扫应对的基础不牢,孝悌等做人的根基没有奠定,修什么道,都是空中楼阁,墙上芦苇。

当然有另外一类人,非常重视实践,非常想践行圣人的言教,但忽视听闻上上。走了一段时间,要么迷失方向,要么停滞不前。譬如我们上完中学,本来应该上大学的,却因为看到做生意可以马上赚钱,就放弃进一步上大学的想法,直接去经商谋生了。此中过患,就是因为没有听闻上上,不了解圣人告诉我们生命最究竟的离苦得乐,以及实现它的方法和次第是什么,被眼前的、暂时的、不究竟的好处所迷惑。在当今充满物质的时代,这种弊端尤其明显。要想看得更高更远,摆脱物质的束缚,走心灵成长之路,非得依着师长,听闻圣人的言教不可!

总结一下,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应机说教”的问题,而是圣人弘道,或者说是孔子教育的一贯原则和方法。观察不同的机,不管说上上教或下下教,本质上都是为了显示上上道。要想我们的生命成长保持一个源源不断向上的动力,“听闻上上,修习下下”是最为切要。无论是语上或语下,无非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在每一个可进可退的当下,都能够发起行道的动力,始终往前跨一步,并逐步把握住修道的“整体、纲要和次第”,在正确见解指引下,步步增上,直至究竟。

逆向思维:下下人有上上智,你很强大我也未必会尊重你

逆向思维:下下人有上上智,你很强大我也未必尊重你。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这个人很有钱,或许是一家大企业老板,很有社会地位,但是你一点也不敬重他。

虽然你们早就认识,你远远不如对方实力强大,你也了解对方发家的秘密。

正是因为这份了解,你或许在表面上遇到他也会点头哈腰,主动打招呼握手?

但是,你的内心里绝不会向对方低头,甚至还有些看不起他。

相反也是如此。

你身边也一定会有这样的人,身份低微,在社会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就是这样的小人物,品行端正,行为高尚,虽然对方没有钱,还不如你过得好?

但是你遇到对方,就会发自内心的高看对方一眼,发自内心敬重对方的人品。

这就是一个人优秀品德的巨大力量。

古人的智慧早就说过,下下人有上上智。

或许一个下下人身无分文,目不识丁,就是一个最卑微的平民百姓。

但是这个人或许有上上人的大智慧!

六祖慧能不识字,刘邦经常被称为文盲皇帝,朱元璋据说也是大字不识几个,你能说这些人没有智慧吗?

现实生活中,知信行者在身边看到那些小学初中没上完的企业老板?

管理着手下名校毕业高材生的现象,再正常不过了。

你有钱有势,聪明智慧,实力强大,诙谐幽默,我未必就会敬重你,喜欢你,爱戴你。

你没钱没势,品格高尚,性格开朗,大大方方,勇敢正直,我会发自内心敬重你,喜欢和你在一起。

不论我是否眼高于顶,不管我愿意与否,哪怕我的地位比你高,依然不影响我对你的敬重。

身份,地位,财富,无论拥有多少,我都会认为面对你自愧不如!

做一个精神和心灵富足的人,或许有时候,真的远远比拥有更多财富,要重要的多!

有些时候,别人对你人格的敬重,远远都要大于对你社会价值的认可!

现代社会,一个人的思维精神力量,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虽然你暂时可能没有赚到什么钱,但是你敢于做真实的自己,获得了人性上的真正满足!

关注知信行者,私信【电子书】。

免费赠送两份颠覆人性密码内幕的电子书,十个人看过,或许只有一两个人才能真正赚到钱。

婚姻下下签(四)

房子盖好后,姨夫继续外出打工,在这期间,表妹出嫁了,刚够登记年龄而已。表妹男友不忍她蜗居在母亲家,早早就带她一起外出打工了。

姨夫距离他去世前差不多五年的时间一直在外打工,随着年龄增大,找的工作越来越差,工资也越来越低。

第一年,秀娥姨还陪他一起,后来她就留在了家里,受不了在外颠沛流离的日子。

姨夫是个太耿直的人,又加上耳聋交流有点障碍,在外总是受排挤。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姨夫在同龄人人中算是有文化的那类人,脸皮薄,受了气就觉得丢脸,而他又无力去摆脱这一切,背后的家庭又给不了他温暖,所以负面情绪越积累越多。

也许就是在那时,沾染上了看碟片的习惯。

我很严肃地请教过我老公这个问题,让他从医生和男人的角度回答一下,他说这是男人释放压力的其中一种方式而已,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和品质恶劣更挂不上钩。

好吧,多年的革命友谊,姑且信你!

二胎政策开放,儿媳二胎又生了一个男孩,秀娥姨又被迫去看孙子,婆媳两个依旧磕磕绊绊,吵闹不断。

也许有人说看孙子又不是份内的事,不给她看就是了。

理论上是这样,可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儿媳握着儿子那张王牌,中间扯不断理还乱。

每次较量,败下阵来的永远是做父母的那方。

周围这种例子比比皆是,两代人观念的不同,力量的悬殊,似乎更新换代必须需要牺牲掉一方才可。

姨夫辛苦几年,终于攒了一点钱,据说可能是四万左右。

过春节,一家聚餐,二孙子刚满两岁,正是最可爱的年龄,爷爷长爷爷短地叫个不停,姨夫一高兴给了两千元的红包,一家暂时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姨夫一高兴还喝多了。

年刚过完,儿媳来和姨夫要钱了,说姨夫过年酒后答应的,给二孙子三万元,留作以后上学用。

姨夫说没答应,儿媳不依不饶,说人怎能说话不算数,这哪有老人的样子,这样子怎么给孩子做榜样。

儿子在旁一言不发,秀娥姨也闷葫芦一般沉默不语。

周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闲杂人等,两个一伙,三个一群,交头接耳 ,指指点点。

姨夫自知可能是酒后失言,但现在他孤立无援,儿媳像强盗一般开始砸秀娥姨老年房里的锅碗瓢盆。

最终村干部出面了,儿媳开始扮猪吃老虎,哭哭啼啼:我们刚在城里买了房子,你大侄子一人养活我们娘三个,我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老二马上送幼儿园,学费贵得要人命,我爸钱存在银行不也是贬值吗,我借用一下转转弯,他们老了病了,我还能看他们吃不上饭饿死不成。

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声情并茂,于是村干部劝说姨夫:咱过来过去还不是为了孩子,孩子有难处咱不帮谁帮,早给晚给都是给,肉烂了在锅里,便宜不了外人。

儿媳获胜,拿着钱扬长而去。

村干部很满意自己的工作能力,志得意满归去。

吃瓜群众见没什么重头戏了,很无聊地散去了。

吵嚷的小院静了下来,留下姨夫一人懵圈。

我气愤地说问什么不报警,母亲说报警当然可以,可天下哪一个父母不到万不得已,谁会把孩子逼到无路可退,何况秀娥姨还蠢到处处维护儿子。

姨夫自此开始性情大变,变得暴躁,变得颓废,每天垂头丧气,不再外出打工,要么在家蒙头大睡, 要么就是酩酊大醉。

如此颓废了半年,可人活着首先就是要解决生存问题。姨夫便开始去山脚下自留地里种菜、 养鸡、养鹅,部分自用部分销售贴补家用。

种了不少菜,为了照顾菜园,他在山上搭建了一个临时木板房,大部分时间住在山上。

最初,姨和他一起住在山上。某天晚上都近夜里两点了,秀娥姨惊慌失措给我小姨打电话,说被姨夫打了,要小姨赶紧去。

小姨赶紧把小姨夫和女儿叫起来,一家人开车去了秀娥姨家。

秀娥姨结婚这么多年,第一次被打,被打懵了,问原因,说是姨夫喝醉了,骂她一辈子不温柔,对他不好。

秀娥姨怀疑姨夫有了外心,因为他们家菜园的邻居是他们村一个名节有亏的女人,秀娥姨还告诉了小姨她偷发现碟片的事。

于是,姨夫就有了家暴、脱轨和不正派的名声。

当晚小姨心疼姐姐不已,把秀娥姨接回了自己家,养好伤送回去时去山上把卫国姨夫狠狠训了一顿。

小姨是个善良又泼辣的人,她特别会体贴心疼人,婚后和姨夫夫妻恩爱,琴瑟和鸣,把姨夫照顾得妥妥贴贴,姨夫也是一直把她捧在手心,唯她命是从,所以,小姨一直保持着泼辣果敢的个性。

记得我小时候,有次我父母吵架,母亲受了委屈,小姨知道后,气冲冲来到我家,让我姐把父亲从外面叫回家来,她则提前拿好笤帚等在墙角后。

父亲一露面,小姨先把我塞给父亲困住他双手,然后劈头盖脸打过来,爷爷和大爷想过来拉偏仗,小姨大喊:谁过来我就打谁,我笤帚可没长眼啊,我姐受屈的时候你们管了吗?[发怒]

我父亲被打得顾头不顾尾,我想笑又不敢笑,觉得好过瘾,相比我母亲的委曲求全,百忍成疾,我更喜欢小姨的爱憎分明快意恩仇!

小姨一战成名,父亲从此轻易不敢惹她,说她打人稳、准、狠!

所以,我能想象得出小姨训卫国姨夫的样子!

也是自此以后,两人开始分居,又因为姨夫耳聋,平时电话也很少打,所以才出现了去世几天都没被发现的情形。

我们急匆匆赶去参加葬礼,姐姐把礼金偷偷留出一半给秀娥姨,明面账上只登了一半,我问姐姐为什么这样做,这样秀娥姨岂不很没面子,娘家这边人吝啬无情似的。

姐姐气呼呼说:要什么面子,里子都烂成渣了,给再多也填不满那女人的胃口,你不在家你也不懂农村的事,这些你就别管了。

那时我还不知道姨夫被儿媳抢夺羞辱的事,姐姐离得近知道的多些。

最可恨的是,这个渣女每次婆媳吵架,要把婆婆这边的亲属都问候一遍,小表妹受了太多的委屈。

姐姐也是心疼表妹吧,但她不会骂人撒泼那一套,每次都安慰自己说:她骂人我没听见,大风又给她刮回去了。

太多的亲戚说这个女人凶残冷血,吃人不吐骨头,这成功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定借这个机会好好认识一下这个女人,看看是个什么物种,在我人生字典里,好像还没碰到过一次这种人呢。

结果,一见之下,大出我的意料!

每天半小时,4天后杭州这个姑娘的肾……居然破了!警惕!

工作压力大,身体常常感到疲劳,如今很多年轻人开始热衷使用各种按摩理疗仪,进行“养生”。

杭州28岁姑娘心怡(化名),最近就使用了一款热敷腰部按摩仪,虽然缓解了腰酸背痛,但由于使用不慎,竟然把肾弄破了。

按摩仪开最大挡,连用4天

姑娘疼痛难忍,出现肾挫裂伤

心怡(化名)今年28岁,杭州人,是一家培训机构的英语老师,1.66米的个子,体重不到100斤。

因为一直有生理期疼痛,每次“大姨妈”到访,心怡都要痛上几天。即便想尽各种办法缓解,她依旧感到不舒服。

男朋友看到心怡的情况非常担心,就买来热敷腰部按摩仪让她使用。虽然不是天天用,但在腰酸背痛的时候,热敷+按摩的“小马达”启动,的确能够有效缓解疲惫。

最近因为小腹一直坠胀,心怡这次将按摩时间由原来的20分钟延长到30分钟,按完后腰及背部,又按了小腹近30分钟,她还将按摩强度调整到最大档。如此往复,连续用了4天。

在生理期结束后,心怡的小腹不再坠胀,但右侧腰部却开始发酸发胀,这种酸胀持续了近一周时间。心怡开始以为是运动过量,还停了几天课,情况却没见好转。

随着时间推移,心怡右腰酸胀越来越重,她加大了按摩仪的使用频率,几乎每天都至少要按摩30分钟,多时要1个小时。可腰部酸痛没有缓解。

又过了两三天,疼痛甚至蔓延到整个下腹部,体温也飙升到38.5℃,心怡这才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

腹部CT检查提示,她右侧肾周围积血,医生建议她到浙大一院做进一步诊断。

当天因为疼痛有所缓解,心怡便预约了次日的专家号。结果当天傍晚,她右腰部胀痛难忍,男朋友紧急将她送进了浙一急诊科。

结合各类检查,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考虑心怡是右侧肾挫裂伤、包膜下血肿,并同时请泌尿外科、放射科专家会诊。

只是按摩久一点

为何会造成肾损伤?

专家团队认为心怡的血肿局限于肾周筋膜,在给予绝对卧床、补液止血、止痛、抗菌药物等保守治疗同时予以密切观察,如果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或出现血色素的进一步下降,则建议采取介入栓塞手术等进一步治疗,严重的有可能需要泌尿外科手术处理。

目前,心怡虽然已平安出院,她还要谨遵医嘱接受至少半个月以上时间的绝对卧床静养与密切随访。

陆远强主任解释,肾脏是腹膜后器官,它的外面包着一层肾包膜,一般情况下肾脏不太容易受伤。但如果撞击部位正好在两侧腰部,肾脏就相当于被逼到死角,无处可躲,只能去承受撞击,就会受伤。“患者本身又比较瘦,腰部脂肪相对较少,她把家用按摩仪调到最高档,放在后腰及腹部按摩,长时间剧烈震动,强度过大的冲击力传导到肾脏,极易导致肾挫裂伤,出血淤积到肾包膜下形成包膜下血肿,如果病情不加以控制、继续恶化,有可能会造成肾功能损伤!”

陆主任说,因按摩产生的肾挫伤其实有很强的迷惑性,患者可能开始没有特别不舒服,或者只觉得腰部酸胀,以为是腰肌劳损,热敷一下或者贴贴膏药。这可能导致轻中度的肾包膜下血肿得不到及时治疗,引起病情进一步恶化。

身体这几个部位

切记不能乱按

那么,我们还能正常进行按摩吗?

专家强调,按摩时不要盲目追求“大力”,尤其不要随意进行膝盖顶腰、脚底踩背等。

除了肾脏之外,人体还有这几个地方非常脆弱,在按摩时要果断避开猛烈按压,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保护。

△后脑勺

后脑勺的颅骨相对薄弱,但里面却有着负责控制人体呼吸、心跳、体温、睡眠等功能的脑干,这个“生命中枢”一旦受到巨大的外力冲击,人们最基本的反射活动就会进行不了,最终也会有生命危险。

△颈部

颈部也是人体非常脆弱的部位,在相对表浅的位置,隐藏着供应颅脑的全部血管和丰富的神经丛。这些重要的血管、神经在挤压或是暴力作用下极易受到损伤,甚至致人死亡。

△脾脏

脾脏是富血器官,内部结构如海绵一样,质地相当于豆腐,是腹腔内最容易受到外力损伤的器官之一,受损严重时连缝合修复都不可能,有时为了挽救生命,只能选择摘除。

△眼睛

按摩眼眶、眼周穴位可以保护我们“心灵的窗口”,但眼球十分脆弱,眼球壁只有1mm的厚度,外界的巨大压力、冲击都可能导致眼底视网膜脱离、晶体不全脱位等情况,尤其是高度近视、做过近视激光手术的人,千万不要随意按眼球。

△男性及女性

男性的及女性的对疼痛、压力极其敏感,所以有事没事都不要乱揉它们,更不要用力捏。大力按压,会出现疼痛性休克乃至不育,而按摩用力不当会损伤腺叶乳管,导致乳腺出现坏死性细小点状钙化,对于乳腺炎、乳腺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有害无益。

记者:王欣 / 通讯员:江晨、王蕊

转自:杭州交通918

来源: 杭州交通918

如何去理解“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这句话?

#多彩夏日生活#

“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

  这句话的出处于《六祖坛经》,是唐·六祖慧能大师所述,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我是不理解的。

  这里的上下实质上是对贩夫走卒、达官贵人的一种区分,你想想,这有点不符合常理啊。

  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怎么可能产生上上智呢?即使可能,那么上上人怎么又会变得没意智,变得愚蠢呢?

  这不是完全颠倒了?

  那个时候是真不懂,觉得这完全是在胡说八道,也就一笑了之。

  后面自己在社会上见过形形的人,经历过一些事情后,觉得慧能大师确实是个高人,说得真有道理。

  首先,我之前认为对这一句话一笑了之,有个很大的错误,就是完全拘泥于文字,说好听点就是着相,直白点就是钻了牛角尖。

  也就是在这里,不要去在意上上人到底是有意智还是没意智,也不要去在意下下人可能也是只有下下智。

  这里面的关键是不要“住相”,也就是我过于关注社会地位与智慧高低的关系,而不是从实际情况去分析。

  下下人是什么人群?大多就是社会的底层,社会地位低。想想看,你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你是没办法去跟别人比的,因为每一次比较,都会觉得自己这里不足那里不行。

  如果你去在意那么多,你是活不下去的。所以你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生活上,用在解决问题上。

  这个时候,马路上有一个贵妇挎着一个LV的包包,另一个职场白领拎着一个普通的包包,如果普通人肯定会点头评足。

  甚至于职场白领还会下意识得去遮挡自己的包包,因为太不上档次了。

  但如果换成是你,你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在你看来不管是LV的包包还是普通的包包,这都不影响它们都是包包的事实。

  包包是用来做什么的?装东西对吧。

  那一个LV的包包和普通的包包本质上并没有差别对吧。

  用这么一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明,底层的人最不会“住相”,这就很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往往也最容易说出真相,产生大智慧。

  那么,“上上人又怎么会没意智”呢?

  试想一下,你现在是一个企业的大领导,昨天晚上刚好读了《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深有体会。但是第二天,你的管家已经准备了丰盛的早餐,司机和助理已经在门口等着,一到公司都是前呼后拥,个个见到你汇报的时候都是点头哈腰,生怕惹到你不高兴。

  这些人,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你的身份地位。

  你想不“住相”都很难,地位越高,越容易“住相”。

  这就会导致,你对于实际情况的把握容易出现偏差,以至于做出的一些决定不切实际。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看之前如日中天的手机霸主“诺基亚”,如今市场上根本就看不到它的影子,销声匿迹了。

  当时的塞班系统有多牛?诺基亚的品牌知名度有多么深入人心,市场地位之高不用多说,但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也许到现在诺基亚那些做决策的领导都不会认为自己有做错什么,也搞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苹果公司给替代了?

  但坊间的人民群众,其实都能明白,也能列举出很多根本性的原因。

  大家都能想明白的事情,他们为什么看不明白?

  记得,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演讲的时候送给学子们一句话:“stay hungry,saty foolish。”

  这句话跟“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有异曲同工之意境,实际上指的就是如果你没把姿态放低,就容易“住相”,很难设身处地去考虑问题,因而做出来的决定都是想当然的。

  自然这样的决定就很容易闹笑话。

  比如你所处的是一流公司的位置,那么你去跟一些经销商谈合作时,势必言语间会给人有那种趾高气昂的感觉,可能你自己并不觉得。

  你心里就会想,我都做到行业顶尖了,都做到这么牛了,你不跟我合作跟谁合作?这个时候,“轻视”之心就会起了,在利益面前就会成为一言堂,很容易让经销商反感。

  所以最终也是会合作,但是你和经销商的心可能就不会在一块,因为他们可能也会跟二流、三流的公司合作。

  当然,你可能也会毫不在意,甚至于都嗤之以鼻。

  但如果整个公司长期以往都是这样的态度,久而久之,你一流公司的局面就有可能会被打破。

  世界上很多一流的公司,都是曾经在很高的位置,后面就不行了,而他们的管理者都不认为是自己决策出了问题。

  这就引出慧能大师这句话后面的另一句:“轻视他人,有无边无量罪。”

本文完,喜欢的,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