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日随笔——幸喜,有风
文/朱爱华
吃完甜瓜,坐在窗前看书,那口中的清香伴着手中的书香,心情无比的欢畅,看到紧扣心弦部分,我有意停了下来,抬头看窗外,树枝树叶不停地晃动,由于风的助力方向不同,有的单独摇曳,有的像对谁点头,貌似真有人在和它说着什么,也许不是人,或许是鸟,是花草虫之类的也说不准,但我肯定它们交谈甚欢,若再离近点,我一定能看到它们的笑,那笑一定会沿着叶脉传给枝传给树干,再通过风传给我,不信你现在到我窗下,一定会有满脸的笑溢到你的脸上!
有的叶子像是在有意迎合另一些叶子,或许那些叶子是它家族,或家族朋友,又或者是领导,同事,那笑像挤出来的,怎么看都没那么甜,那么醉人,当那些笑沿叶脉传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它们似乎有些惊慌,我想可能是怕被发现那笑里藏得那么一点不真不诚吧!原来叶子和人一样,多种形态多种变化多种无奈,幸喜,有风。我突然理解了“树欲静,风不止”的另一些意思,原来风是在帮叶孑隐瞒情绪。
想到这里,收回目光,继续读书,眼落在“好人”两字上。
什么人是“好人?”想起朋友问过我的这个问题,记得我当时笑答:
“对我好的人都是好人,反之都是坏人。”
笑完我说:我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纪,不做伤害国家和人民的事应该都是好人。
我们认知一个人的好坏不能从他自身优缺点来分。一个人的优缺点应该这么来理解:有时候对甲来说是优点对乙来说可能是缺点,反之亦然。
就好比我们看树上的叶子,黄绿红橙各种叶子,你能准确说出那片叶子好那片叶子坏吗?
各色有各色的特点,风来,它们都会“沙沙”地作响,都能奏起美妙的交响曲。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们都会像一只只蝴蝶从空中飘落下来,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最终也都会为了完成使命融入泥土。
叶子和人一样,你只能说喜欢或不喜欢,这与审美及兴趣等相关,而不是不喜欢的就是坏叶子,坏人。
想到这里,我又抬头看窗外,不知什么时候下雨了,那些叶子一动不动地或坐或站或躺在枝上,也许有的已经睡着了,和我们一样做着甜蜜的梦……。
文原创,图网络
今日随笔——幸喜,有风
文/朱爱华
吃完甜瓜,坐在窗前看书,那口中的清香伴着手中的书香,心情无比的欢畅,看到紧扣心弦部分,我有意停了下来,抬头看窗外,树枝树叶不停地晃动,由于风的助力方向不同,有的单独摇曳,有的像对谁点头,貌似真有人在和它说着什么,也许不是人,或许是鸟,是花草虫之类的也说不准,但我肯定它们交谈甚欢,若再离近点,我一定能看到它们的笑,那笑一定会沿着叶脉传给枝传给树干,再通过风传给我,不信你现在到我窗下,一定会有满脸的笑溢到你的脸上!
有的叶子像是在有意迎合另一些叶子,或许那些叶子是它家族,或家族朋友,又或者是领导,同事,那笑像挤出来的,怎么看都没那么甜,那么醉人,当那些笑沿叶脉传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它们似乎有些惊慌,我想可能是怕被发现那笑里藏得那么一点不真不诚吧!原来叶子和人一样,多种形态多种变化多种无奈,幸喜,有风。我突然理解了“树欲静,风不止”的另一些意思,原来风是在帮叶孑隐瞒情绪。
想到这里,收回目光,继续读书,眼落在“好人”两字上。
什么人是“好人?”想起朋友问过我的这个问题,记得我当时笑答:
“对我好的人都是好人,反之都是坏人。”
笑完我说:我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纪,不做伤害国家和人民的事应该都是好人。
我们认知一个人的好坏不能从他自身优缺点来分。一个人的优缺点应该这么来理解:有时候对甲来说是优点对乙来说可能是缺点,反之亦然。
就好比我们看树上的叶子,黄绿红橙各种叶子,你能准确说出那片叶子好那片叶子坏吗?
各色有各色的特点,风来,它们都会“沙沙”地作响,都能奏起美妙的交响曲。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们都会像一只只蝴蝶从空中飘落下来,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最终也都会为了完成使命融入泥土。
叶子和人一样,你只能说喜欢或不喜欢,这与审美及兴趣等相关,而不是不喜欢的就是坏叶子,坏人。
想到这里,我又抬头看窗外,不知什么时候下雨了,那些叶子一动不动地或坐或站或躺在枝上,也许有的已经睡着了,和我们一样做着甜蜜的梦……。
文原创,图网络
#以书之名#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有十四年的时间,带领众多弟子,东奔西走于当时各个诸侯国之间,前前后后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君,竭力“兜售”他的政治理想,但是,身处乱世,社会失序,最终也没有人真正用他。不过,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还是深刻影响了后来人。
有一次,孔子与众弟子经过某地,听到有人在哭,而且哭得很伤心,于是就让弟子快点赶车,想一看究竟。到了一看,是他认识的一个叫皋鱼的人,穿着粗布衣服,拿着镰刀,在大路边哭泣,伤心欲绝。孔子急忙下车,问他:"你家里没什么丧事,怎么哭得如此肝肠寸断?"
皋鱼说:"我犯了三个严重的错误,越想越后悔,越想越伤心。第一个错误,年轻的时候光知道学习,周游于诸候列国之间,没有把照顾父母放在首要位置,其间他们辞世了;第二个错误,我好高骛远,自以为品行崇高,不愿去侍奉那些昏庸无能的国君,结果老来一事无成;第三个过失,和朋友交情深厚,却因为小事断绝了往来。树木想安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吹:孩子想奉养双亲,父母却没时间等了。过去了就追不回来的是岁月,失去了就无法再见的是父母啊!不要管我,允许我离别人世,去陪伴逝去的亲人吧!"说完这些话,皋鱼更加伤痛,痛不欲生,万念俱灰,站在那里,像枯树一样,就这么去世了。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对此也很是感慨。他对弟子们说:"这件事你们要铭记在心,以之为戒。"弟子们目睹了皋鱼的遗憾,聆听了老师的教诲,想想自己多年来一直在外奔波,根本无暇顾及父母,感叹良久,有十三个人辞别老师,回赡养父母去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皋鱼说的话,现在经常有人把这句话归在孔子头上。
孔子与皋鱼的这段故事,生成了两个成语。一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很简单:树木想停止摇摆,风却不停地吹。后人将这个具体的自然现象提升为一种普遍的规律用来表达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结合具体语境,联系后面的"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也用来表达痛失双亲的无奈。
这个成语字数有点多,后人进一步将其凝练为成语通行的四字格式:“风树之悲”“风树之感”。“风”显然是个动词,字面意思是风吹树,表达的是父母亡故、不能奉养的悲伤。
“风树之悲”讲的是未能尽孝的悲哀,是关于孝的故事。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说的是所有品行之中,孝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孝"这个字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个简略的"老"字,下面是子"是儿子背负着老子的意思。孝的重要内容就是尊老、爱老、敬老、养老。中国古代养老的主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家中的晚辈负有不可推脱的养老义务。这种思想产生已久,根深蒂固。
作为子女,对父母养老尽孝是尊老养老、天经地义的事;作为父母,养儿就是防老。作为子女,如何替长辈解忧,如何尊老敬老养老尽孝,都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和付诸行动。这样才不会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记得小时候的课本中就有这么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当时不懂是什么意思只觉得这句话读起来挺顺口的,觉得意思是树想停下来但风却不停的在刮,而对于后一句的理解却了了无几,知道现在长大了经历了很多的人和事才真真读懂这句话的意思。
“子欲养而亲不待”有多少人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而却做不到,我相信大有人在。总结人的一生,前20年是真正和父母在一起,陪在父母身边,而那时什么也不懂整天就是给父母惹事,根本不懂得去孝顺父母,总想着父母还年轻一辈子还很长;中间20年我们都长大成人并且成家立业,而这时我们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父母身上了,因为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同时我们的父母也已经变老了;后20年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我们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自己孩子身上,这个时候才我们身为人父才体会到我们父母一辈子的不容易,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身边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是一名消防员,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因此很少有时候陪伴家人,一年也只有十多天假期,而这十多天也并没有完全陪伴在家人身边。我身边就有一位老班长,算起今年应该是入伍16年了,今年32岁,16岁时入伍一直到现在,从一个懵懂的少年熬到了中年大叔,由于家在外省因此一年只有二三十天的假期,经常和他一起聊天,对于“家庭”这个话题来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因为对家人的亏欠太多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聊。老班长结婚后媳妇一个人在家照顾父母孩子,真的是十年如一日,上个月母亲去世了,当时我们都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只见他急急忙忙的收拾东西就走了,大家都以为他休假了,几天后才知道他母亲离世了,处理完母亲的丧事之后回到队上我们又坐在一起聊天,从聊天中可以听出他心中的难受和痛苦。
他总是说一句话,我对我母亲的亏欠太多了,当我到家时人都已经凉了,我亲自为母亲穿好衣服,而邻居们告诉他:你母亲每天坐在门口看着,等着你回来带她去看病,当我听到这时说实话我哭了,这世间有多少母亲每天在门口盼望着自己的儿女回来。以前和他聊天时他说还年轻再多干几年,现在政策这么好工资也还可以,趁现在多存点钱以后退伍了就可以带父母老婆孩子去享受一下生活,而这次回来以后他的思想已经完全变了,说我要转业回家了,去多陪陪老婆孩子。
其实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呢,很多时候都觉得时间还很长,离我们还很遥远,只是一门心思的想着在外打拼,而却不知道父母在慢慢的变老,经历了这件事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次休完假归队时父母那不舍的眼神,不知道下次回家又到什么时候了。
所以趁现在父母还年轻多陪陪父母,不要让以后成为了遗憾。
文 | 季羡林
原题目为《一条老狗》
来源: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ID:duhaoshu)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总会不时想起一条老狗来。在过去七十年的漫长的时间内,不管我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管我是在亚洲、在欧洲、在非洲,一闭眼睛,就会不时有一条老狗的影子在我眼前晃动,背景是在一个破破烂烂的篱笆门前,后面是绿苇丛生的大坑,透过苇丛的疏稀处,闪亮出一片水光。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无论用多么夸大的词句,也决不能说这一条老狗是逗人喜爱的。它只不过是一条最普普通通的狗,毛色棕红,灰暗,上面沾满了碎草和泥土,在乡村群狗当中,无论如何也显不出一点特异之处,既不凶猛,又不魁梧。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不起眼儿的狗却揪住了我的心,一揪就是七十年。
因此,话必须从七十年前说起。当时我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小伙子,正在清华大学读西洋文学系二年级。能够进入清华园,是我平生最满意的事情,日子过得十分惬意。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是在秋天,我忽然接到从济南家中打来的电报,只是四个字:“母病速归。”我仿佛是劈头挨了一棒,脑筋昏迷了半天。我立即买好了车票。登上开往济南的火车。
我当时的处境是,我住在济南叔父家中,这里就是我的家。而我母亲却住在清平官庄的老家里。整整十四年前,我六岁的那一年,也就是1917年,我离开了故乡,也就是离开了母亲,到济南叔父处去上学。我上一辈共有十一位叔伯兄弟,而男孩却只有我一个。济南的叔父也只有一个女孩,于是在表面上我就成了一个宝贝蛋。然而真正从心眼里爱我的只有母亲一人,别人不过是把我看成能够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这一层道理一个六岁的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可是离开母亲的痛苦我却是理解得又深又透的。到了济南后第一夜,我生平第一次不在母亲怀抱里睡觉,而是孤身一个人躺在一张小床上,我无论如何也睡不着,我一直哭了半夜。
这是怎么一回事呀!为什么把我弄到这里来了呢?“可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母亲当时的心情,我还不会去猜想。现在追忆起来,她一定会是柔肠寸断,痛哭决不止半夜。现在这已成了一个万古之谜,永远也不会解开了。
从此我就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我不能说,叔父和婶母不喜欢我,但是,我唯一被喜欢的资格就是,我是一个男孩。不是亲生的孩子同自己亲生的孩子感情必然有所不同,这是人之常情,用不着掩饰,更用不着美化。我在感情方面不是一个麻木的人,一些细微末节,我体会极深。常言道,没娘的孩子最痛苦。我虽有娘,却似无娘,这痛苦我感受得极深。我是多么想念我故乡里的娘呀!然而,天地间除了母亲一个人外有谁真能了解我的心情我的痛苦呢?因此,我半夜醒来一个人偷偷地在被窝里吞声饮泣的情况就越来越多了。
在整整十四年中,我总共回过三次老家。第一次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为了奔大奶奶之丧而回家的。大奶奶并不是我的亲奶奶,但是从小就对我疼爱异常。如今她离开了我们,我必须回家,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一次我在家只住了几天,母亲异常高兴,自在意中。第二次回家是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原因是父亲卧病。叔父亲自请假回家,看自己共过患难的亲哥哥。这次在家住的时间也不长。我每天坐着牛车,带上一 包点心,到离开我们村相当远的一个大地主兼中医住的村里去请他,到我家来给父亲看病,看完再用牛车送他回去。路是土路,坑洼不平,牛车走在上面,颠颠簸簸,来回两趟,要用去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至于医疗效果如何呢?那只有天晓得了。反正父亲的病没有好,也没有变坏。叔父和我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只好先回济南了。过了没有多久,父亲终于走了。一叔到济南来接我回家。这是我第三次回家,同第一次一样,专为奔丧。在家里埋葬了父亲,又住了几天。现在家里只剩下了母亲和二妹两个人。家里失掉了男主人,一个妇道人家怎样过那种只有半亩地的穷日子,母亲的心情怎样,我只有十一二岁,当时是难以理解的。但是,我仍然必需离开她到济南去继续上学。在这样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但凡母亲还有不管是多么小的力量,她也决不会放我走的。可是她连一丝一毫的力量也没有。她一字不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能够取上。做了一辈子“季赵氏”。到了今天,父亲一走,她怎样活下去呢?她能给我饭吃吗?不能的,决不能的。母亲心内的痛苦和忧愁,连我都感觉到了。最后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最亲爱的孩子离开了自己,走了,走了。谁会知道,这是她最后一次看到自己的儿子呢?谁会知道,这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母亲呢?
回到济南以后,我由小学而初中,而初中而高中,由高中而到北京来上大学,在长达八年的过程中,我由一个浑浑沌沌的小孩子变成了一个青年人,知识增加了一些,对人生了解的也多了不少。对母亲当然仍然是不断想念的。但在暗中饮泣的次数少了,想的是一些切切实实的问题和办法。我梦想,再过两年,我大学一毕业,由于出身一个名牌大学,抢一只饭碗是不成问题的。到了那时候,自己手头有了钱,我将首先把母亲迎至济南。她才四十来岁,今后享福的日子多着哩。
可是我这一个奇妙如意的美梦竟被一张“母病速归”的电报打了个支离破碎。我现在坐在火车上,心惊肉跳,忐忑难安。哈姆莱特问的是to be or not to be,我问的是:母亲是病了,还是走了?我没有法子求箴占卜,可我又偏想知道个究竟,我于是自己想出了一套占卜的办法。我闭上眼睛,如果一睁眼我能看到一根电线杆,那母亲就是病了;如果看不到,就是走了。当时火车速度极慢,从北京到济南要走十四五个小时。就在这样长的时间内,我闭眼又睁眼反复了不知多少次。有时能看到电线杆,则心中一喜。有时又看不到,则心中一惧。到头来也没能得出一个肯定的结果。我到了济南。到了家中,我才知道,母亲不是病了,而是走了。这消息对我真如五雷轰顶,我昏迷了半晌,躺在床上哭了一天,水米不曾沾牙。悔恨像大毒蛇直刺入我的心窝:在长达八年的时间内,难道你就不能在任何一个暑假内抽出几天时间回家看一看母亲吗?二妹在前几年也从家乡来到了济南,家中只剩下母亲一个人,孤苦伶仃,形单影只,而且又缺吃少喝,她日子是怎么过的呀!你的良心和理智哪里去了?你连想都不想一下吗?你还能算得上是一个人吗?我痛悔自责,找不到一点能原谅自己的地方。我一度曾想到自杀,追随母亲 于地下。但是 ,母亲还没有埋葬,不能立即实行。在极度痛苦中我胡乱诌了一幅挽联:
一别竟八载,多少次倚闾怅望,眼泪和血流,迢迢玉宇,高处寒否?
为母子一场,只留得面影迷离,入梦浑难辨,茫茫苍天,此恨曷极!
对仗谈不上,只不过想聊表我的心情而已。
叔父婶母看着苗头不对,怕真出现什么问题,派马家二舅陪我还乡奔丧。到了家里,母亲已经成殓,棺材就停放在屋子中间。只隔一层薄薄的棺材板,我竟不能再见母亲一面,我与她竟是人天悬隔矣。我此时如万箭钻心,痛苦难忍。想一头撞死在母亲棺材上,被别人死力拽住。昏迷了半天。才醒转过来。抬头看屋中的情况,真正是家徒四壁,除了几只破椅子和一只破箱子以外,什么都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母亲这八年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不是一清二楚了吗?我又不禁悲从中来,痛哭了一场。
现在家中已经没了女主人,也就是说,没有了任何人。白天我到村内二大爷家里去吃饭,讨论母亲的安葬事宜。晚上则由二大爷亲自送我回家。那时村里不但没有电灯,连煤油灯也没有。家家都点豆油灯,用棉花条搓成灯捻,只不过是有点微弱的亮光而已。有人劝我,晚上就睡在二大爷家里,我执意不肯。让我再陪母亲住上几天吧。在茫茫百年中,我在母亲身边只住过六年多,现在仅仅剩下了几天,再不陪就真正抱恨终天了。于是二大爷就亲自提一个小灯笼送我回家。此时,万籁俱寂,宇宙笼罩在一片黑暗中,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眨眼,仿佛闪出一丝光芒。全村没有一点亮光,没有一点声音。透过大坑里芦苇的疏隙闪出一点水光。
走近破篱笆门时,门旁地上有一团黑东西,细看才知道是一条老狗,静静地卧在那里。狗们有没有思想,我说不准,但感情确是有的。这一条老狗几天来大概是陷入困惑中:天天喂我的女主人怎么忽然不见了?它白天到村里什么地方偷一点东西吃,立即回到家里来,静静地卧在篱笆门旁。见了我这个小伙子,它似乎感到我也是这家的主人,同女主人有点什么关系,因此见到了我并不咬我,有时候还摇摇尾巴,表示亲昵。那一天晚上我看到的就是这一条老狗。
我孤身一个人走进屋内,屋中停放着母亲的棺材。我躺在里面一间屋子里的大土炕上,炕上到处是跳蚤,它们勇猛地向我发动进攻。我本来就毫无睡意,跳蚤的干扰更加使我难以入睡了。我此时孤身一人陪伴着一具棺材。我是不是害怕呢?不的,一点也不。虽然是可怕的棺材,但里面躺的人却是我的母亲。她永远爱她的儿子,是人,是鬼,都决不会改变的。
正在这时候,在黑暗中外面走进来一个人,听声音是对门的宁大叔。在母亲生前,他帮助母亲种地,干一些重活,我对他真是感激不尽。他一进屋就高声说:“你娘叫你哩!”我大吃一惊:母亲怎么会叫我呢?
原来宁大婶撞客了,撞着的正是我母亲。我赶快起身,走到宁家。在平时这种事情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此时我却是心慌意乱了。只听从宁大婶嘴里叫了一声:“喜子呀!娘想你啊!”我虽然头脑清醒,然而却泪流满面。娘的声音,我八年没有听到了。这一次如果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那有多好啊!然而却是从宁大婶嘴里,但是听上去确实像母亲当年的声音。我信呢,还是不信呢,你不信能行吗?我糊里糊涂地如醉似地疾走了回来。在篱笆门口,地上黑黢黢的一团,是那一条忠诚的老狗。
我人躺在炕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两只眼睛望着黑暗,仿佛能感到自己的眼睛在发亮。我想了很多很多,八年来从来没有想到的事,现在全想到了。父亲死了以后,济南的经济资助几乎完全断绝,母亲就靠那半亩地维持生活,她能吃得饱吗?她一定是天天夜里躺在我现在躺的这一个土炕上想她的儿子,然而儿子却音信全无。她不识字,我写信也无用。听说她曾对人说过:“如果我知道他一去不回头的话,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这一点我为什么过去一点也没有想到过呢?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这两句话正应在我的身上,我亲自感受到了;然而晚了,晚了,逝去的时光不能再追回了!“长夜漫漫何时旦?”我却盼天赶快亮。然而,我立刻又想到,我只是一次度过这样痛苦的漫漫长夜,母亲却度过了将近三千次。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段时间啊!在长夜中,全村没有一点灯光,没有一点声音,黑暗仿佛凝结成为固体,只有一个人还瞪大了眼睛在玄想,想的是自己的儿子。伴随她的寂寥的只有一个动物,就是篱笆门外静卧的那一条老狗。想到这里,我无论如何也不敢再想下去了;如果再想下去的话,我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母亲的丧事处理完,又是我离开故乡的时候了。临离开那一座破房子时,我一眼就看到那一条老狗仍然忠诚地趴在篱笆门口,见了我,它似乎预感到我要离开了,它站了起来,走到我跟前,在我腿上擦来擦去,对着我尾巴直摇。我一下子泪流满面。我知道这是我们的永别,我俯下身,抱住了它的头,亲了一口。我很想把它抱回济南,但那是绝对办不到的。我只好一步三回首地离开了那里,眼泪向肚子里流。
到现在这一幕已经过去了七十年。我总是不时想到这一条老狗。女主人没了,少主人也离开了,它每天到村内找点东西吃,究竟能够找多久呢?我相信,它决不会离开那个篱笆门口的,它会永远趴在那里的,尽管脑袋里也会充满了疑问。它究竟趴了多久,我不知道,也许最终是饿死的。我相信,就是饿死,它也会死在那个破篱笆门口。后面是大坑里透过苇丛闪出来的水光。
我从来不信什么轮回转生;但是,我现在宁愿信上一次。我已经九十岁了,来日苦短了。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会在天上或者地下什么地方与母亲相会,趴在她脚下的仍然是这一条老狗。
2001年5月2日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