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年高考全国I卷的作文题,是请考生从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个人的故事出发,写一篇班级读书会的发言稿,谈谈对哪位“感触最深”。三位历史人物瞬间成为热点话题。
作文题中提到的这段故事,发生在2700年前,大背景是周王朝最初的家天下模式已经与诸侯血缘渐远的现实无法匹配,周天子收到的供奉越来越少,诸侯国间的战争越来越多。于是,华夏社会礼崩乐坏,南方的楚国僭越称王,北部的山戎频繁侵扰,而蜜罐里泡大的周王根本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大厦将倾,如之奈何?历史开出的药方是成立诸侯联盟,由盟主来主导天下事务。盟主,就是霸主,那时的“霸”字通“伯”,是褒义词。齐桓公经管仲和鲍叔牙辅佐成为春秋首霸,所承担的就是这份历史责任。
齐国政坛“铁三角”
当时华夏诸侯众多,大国还有鲁宋卫郑等,齐国又不在中原,为何历史的重任会落在齐桓公肩上呢?这里至少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齐桓公的祖上姜子牙是周文王的军师、周武王的岳父、周成王的外祖父,也是齐国的开国国君。当年周成王在位时,授予齐国一项特权,“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史记》),即由齐国来协助天朝管束一个片区。范围多大呢?东海和黄河不必解释,而穆陵和无棣,唐代学者孔颖达认为,穆陵在当时的楚国境内,无棣则在孤竹(今河北唐山附近)境内。
想成立诸侯联盟,这段历史渊源对齐国无疑是担任盟主的利好。更何况齐国在姜子牙的治理下迅速崛起,成为东方大国,虽然身后国运也有起伏,但是到齐桓公这一辈实力仍然相对雄厚。
其二,称霸当然需要雄主,而齐桓公恰好具备潜质。在他很小的时候,管仲曾评价他“无小智,惕而有大虑”(《管子》),意思是不耍小心眼儿,头脑警醒,有大格局,得大思路。所以,他能站在更高的层面看问题,为霸业放下个人恩怨,接纳差点射死自己的管仲,这当然利于称霸。
不过,齐桓公也有一身毛病——贪恋酒色、任性张扬、刚愎自用、简单粗暴,他更偏性情一些,也可能因此把事情搞砸。事实上,在他继位的最初几年,就因迷信武力,对鲁国发动多场战争,遭遇曹刿暗算而惨败,穷兵黩武差点把齐国霸业彻底毁掉。所以,称霸这件事儿不能光靠齐桓公,还需要有一位高人辅佐,外谋大局,内匡君主,而这位高人就是作文题中提到的管仲。
管仲,按照《史记》中的说法是颍上人,为周文王后裔。身为名门之后,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史记》),并且对治国理政有着浓厚兴趣,造诣颇深。管仲出生时已经家道中落,但历史最终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在他20岁时,楚国僭越称王,接下来周王和楚王必然发生冲突,华夏社会将陷入长期混乱。管仲选择了具有称霸潜力的齐国,通过辅佐其称霸,达到联合多国制压楚国的目的。在文王和太公合作400年后,他们的后代再一次联手。
生而为人都有个性。管仲冷静、理性,谈论事情条分缕析、系统全面,这些特质齐桓公当然能接受;但管仲也关注事情的负面,经常给齐桓公泼冷水,这就难免会影响国君的情绪;管仲高度自律,没有任何不良嗜好,根本不会投齐桓公之所好。更麻烦的是,管仲最初辅佐的是齐桓公的二哥公子纠,这就让管仲和齐桓公(当时的公子小白)直接成为政敌,注定一场龙争虎斗,生死考验。
我们今天回看历史,会觉得这场大戏很精彩。虽然共同的事业是他们合作的基础,但让性情的齐桓公和高冷的管仲真正走到一起,让齐桓公原谅射杀自己的仇人,又让管仲心甘情愿地辅佐政敌,还需要一位关键人物——鲍叔。
鲍叔,即鲍叔牙,由于史料的缺乏,他的出身至今还是个谜,一说他是颍上鲍姓士人之后,一说是杞国忧天的那位国君之子。至于他什么时候与管仲结交,也没有明确记载,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们的友情堪称千古佳话。
管仲曾用自嘲的口吻赞美过鲍叔牙。他说自己年轻时生活潦倒,与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常给自己多分一些钱,给鲍叔牙出主意,却让经营陷入困境;他上战场打仗畏首畏尾,到官府当差又被赶了出来,最严重的是公子纠被杀之后,他“幽囚受辱”,因投奔政敌齐桓公而背上巨大的骂名……然而种种不堪,鲍叔牙都给予充分理解,不但没有小看管仲,反而在齐桓公面前大力推荐,并甘居其后。为此,管仲叹息了一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这段故事最终演变成一句成语“管鲍之交”。汉语当中形容哥俩好的成语有很多,比如生死之交、莫逆之交,但管鲍之交还有另外一层蕴意,就是当一个人羽翼未丰、才华没能得到施展的时候,就有人理解、欣赏和支持,这样的友情才够得上管鲍之交。直到现在,安徽省管鲍两姓之间仍有人坚持不通婚的习俗,因为他们认定管鲍是亲兄弟。
从史料上看,在管仲接任国相之后,鲍叔牙并没有作出具体而显赫的贡献。但他身为国君的老师、国相的义兄,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每当两人意见分歧甚至情绪对立,都需要鲍叔牙的居间调和。可以说,是鲍叔牙拉起了齐国政坛的“铁三角”。
孔子眼中的“仁德之人”,苏洵文中的“罪人”
因为有了“铁三角”,齐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管理等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管仲所提出的“以人为本”“以百姓为天”“以法治国”“百年树人”“和谐”“诚信”“礼义廉耻”等思想,直到今天依然是主流。国力增强,自然可以承担更多“国际”义务,称霸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公元前679年,齐国会盟诸侯,被公推为盟主,霸业拉开帷幕;公元前664年,齐国帮助燕国击退了山戎的侵略,稳固了华夏北方门户;公元前656年,齐国联合多国南下,迫使楚国在召陵与中原诸侯结盟,承诺向周王进贡,安定了南方局面;公元前651年,齐国召集多国诸侯在葵丘会盟,号召支持周襄王,一定意义上重振了周王朝。
2700年后的高考作文题,要我们谈谈对三位历史人物哪位“感触最深”。其实在这三位当中,历史上最受关注、评价最为撕裂的当数管仲。
《论语》记载,有人问孔子怎样看待管仲,孔子评价,“仁德之人”。管仲没收了伯氏骈邑的家产,伯氏只能过粗茶淡饭的日子,却直到终老也无怨言。管仲公正执法,并让伯氏内心认识到错误,是德法兼治的体现,所以是仁德之人。
学生子路却提出不同意见,认为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同事召忽自杀以殉,管仲却不自杀,怎么能算仁德之人呢?子路的意思是儒家讲究“忠”,而管仲的作为的确不符合常人眼里的忠,不忠的人能算仁人吗?
孔子并没有被问倒,他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国会盟,大家不再兵戎相见,华夏和平了,这是管仲努力的结果,这就是他的仁德。
讲到这里,子路没有意见了,另一个学生子贡的问题却更尖锐:不对啊,老师,管仲不殉死也就算了,还跑去给齐桓公做国相,这就不能算仁德了吧?孔子的回答异常精彩:“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管仲给齐桓公当国相,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今天还在享受着他创造的幸福,如果没有他,我们就会变成披头散发、衣襟向左的野蛮人。
综合起来,孔子的两段话讲了三层意思:管仲维护了华夏秩序,抗击了外敌侵略,创造了百姓幸福。可见在孔子心中,齐国霸业主要归功于管仲。孔子无论人品还是水平都令人敬仰,而且就生活在春秋时代,所以他的评价很具权威性。
可同样是管仲,到了宋代文学家苏洵那里却饱受非议。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写过同名文章《管仲论》,苏洵说:齐国的昌盛,不应归功于管仲,而要归功于鲍叔牙;齐国的危局也不能归罪于那几个小人,而是要归罪于管仲。为什么呢?因为鲍叔牙推荐了管仲,而管仲最后并没有推荐谁来接任国相。
苏洵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造诣自不必说,这种逻辑也具有思维的美感,所以很多人发出过赞叹。但是,如果再把苏轼和苏辙二人的《管仲论》读完,就会发现苏轼全是赞扬,苏洵全是否定,而苏辙比较折中。苏洵的《管仲论》更接近游戏之作,是专门跟儿子们唱反调,用来激发他们写作创意的,所以那未必是他的真实想法。并且仔细研读会发现,其中谬误颇多,甚至有些是低级错误。
比如,他把齐国昌盛全部归功于鲍叔牙,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伯乐和千里马都有贡献,伯乐的举荐之功怎能代替千里马的奔走之劳?再比如,他说管仲没有推荐国相,也并不符合史实。齐国陷入危局,主要原因是齐桓公在立储问题上态度暧昧,导致六子争位,管仲焦急,却奈何不了。
苏洵的这篇《管仲论》被收录到《古文观止》中,影响巨大。如果读者头脑不够清醒,很容易形成偏见。相比之下,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则显得更为客观通透。管仲留下了一套强大的国政系统,六位公子彼此残杀30多年,齐国仍能保持强国地位,这才是其宝贵遗产。
喜欢鲍叔牙的几乎是所有人
司马迁在肯定管仲的同时,还描述了一种状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 按理说,鲍叔牙支持小白夺位是篡权行为,但奇怪的是后人并不理会这点瑕疵,而把掌声更多送给了他。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鲍叔牙的所作所为与更多人相关。调和君臣矛盾,帝王将相喜欢;举荐人才甘居其后,读书人喜欢;重朋友讲情谊,大家都喜欢。所以,敬佩管仲的是孔子等少数高人,而喜欢鲍叔牙的几乎是所有人。
喜欢鲍叔牙无可非议,但如果简单认为鲍叔牙是君子而管仲是小人,那就没有把书读明白。管仲本意是想通过自嘲来抬举朋友,但如果真的以为他很不堪,就大错特错。《史记·管晏列传》写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两个人都是贤者,这才是他们结交的基础。《管子》中写鲍叔牙“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终身不忘”,鲍叔牙善恶分明,不可能与小人为伍。
大多数人并没有读过《左传》《史记》《管子》等史料,只是看过影视小说等文艺作品。文艺作品为了娱乐性,难免杜撰夸张,甚至有人连文艺作品都没看过就妄加评论,未免太过儿戏。
对友情的评判只有当事人最清楚,鲍叔牙乐在其中,说明他也能从中受益。两个热血青年结为好友,一起游历山水,对坐小酌,秉烛夜谈,或者背靠大树,遥望星空。这种时候,管仲畅谈他对宇宙、天地、社会的种种洞见,树立他对未来、事业、国家、百姓的远大目标,讲述他对治国理政、改善经济、优化国防、发展科技、重振华夏的多维构想。这些事情,鲍叔牙当然也有探讨能力,但毕竟无法达到管仲的高度。所以此时,管仲带给鲍叔牙的是智慧甚至是灵魂层面的导引;而家境的差异、红利的多少、生活的小节等问题,瞬间淡化,无足轻重。
辅佐齐桓公富国、称霸,本是鲍叔牙的职责,但这些事情后来主要由管仲完成;管仲想干出一番自己的事业,但同时也是在代鲍叔牙履行职责、实现愿望。兄弟一场,两人最可贵的就是都在真心付出,从不计较得失,这是两位伟大前辈给后人的示范,这样的友情足以慰平生。
现在,了解了历史之后,你对谁“感触最深”?
如果对鲍叔牙感触最深,你会更加珍视友情,很多人愿意与你成为知己;如果对管仲感触最深,你会更加倾心于事业,但请注意把自己变得温暖一些;如果对齐桓公感触最深呢,或许你会雄心勃勃、胸怀宽阔,若还能遇到管鲍一样的老师,就会如虎添翼。
(作者李任飞,系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师、百家讲坛《穿越春秋品管仲》系列讲座主讲人)
2020全国卷I作文题
▼下水作文▼
《世间难得鲍叔牙》
作者:严勇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在孔子看来感触最深的是管仲。
管仲辅助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尊王攘夷,一匡天下,这是孔子对其极其推崇的原因。
可他的弟子子贡很不服气,认为“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作为臣子怎么可以做贰臣呢?这难道不违背“仁”吗?
孔子于是就回答了上面这一句。后面还反问子贡:难道是要管仲像一般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在孔子眼中,真正的“仁”,不在于小节,而在于大行。
而在我看来,我却对鲍叔牙最有感触。他的无数次“知人”的无私之举,令我深受感动。
当你一身缺点,即将被天下人抛弃的时候,有没有一个人愿意无条件的支持你呢?
管仲有幸遇到这样一个人——鲍叔牙。
孔子认为益者有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鲍叔牙全部符合。
管仲年轻时家贫,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出得少却分得多。别人不服气,鲍叔牙不以管子为贪,“知其贫也”。
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出点子投资,都血本无归。鲍叔牙不以管子为愚,安慰他“知时有利不利”。
管仲曾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以管子为不贤能,“知我(管子)不遭时”。
管仲三次打仗,三次都躲在后面,逃跑最快。鲍叔牙不以管子怯,“知我(管子)有老母也”。
无论管仲做什么,做错什么,鲍叔牙总是竭力维护他。
无论在别人眼中管仲有多少缺点,鲍叔牙总能宽慰他、鼓励他、支持他。
鲍叔牙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看到管仲是一个有理想、有能力、有方法的人。
果不其然,机会来了。
管仲看到齐襄公的两个流亡在外的公子最有可能继承王位,于是建议和鲍叔牙一人辅助一个公子,这样不管将来谁获胜,他们都算成功了。
这样的投资,比起之前的小本买卖不知道要高明多少遍。这就是管仲对于鲍叔牙的回报。
实际上,管仲辅助的是公子纠,实力较强。如果不是管仲一箭没死公子小白的话,管仲赢定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结果他反而成为阶下囚。鲍叔牙不以管仲苟活为无耻,却让齐桓公亲自去请管仲为相国。这是鲍叔牙知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到这时,管仲才生出这样的感叹:“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之后,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早已被人熟知。
管仲临死前,并没有推荐鲍叔牙为相,说他太耿直不适合。事实证明管仲是为了鲍叔牙好。鲍叔牙担任相国后就拿几个小人没办法,不久抑郁而终。
管子拜相不足奇,鲍子知人最感人。人们将他们这一段友情称为“管鲍之交”,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我相信,像管子一样人才的人很多,像鲍叔牙这样的知己很少。所以,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牙三人,我只为鲍叔牙而感动。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公开发表文章三百余篇。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今天上午11时多,在合肥五十中新校考点和合肥一中考点,有考生陆续走出考场。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综合考生介绍,今年高考语文作文大意是给考生提供了一篇材料,讲述了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三个人物的关系,让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钟虹 叶晓 韩诚
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