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逾万名眼科行业专家、学者代表云集长沙,出席第二十七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3)。会上,不少与会者在分享视觉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之余,也注意到了8月28日至31日上映的这部科学纪录片——《眼睛的故事》。“这是我国首部眼健康科学纪录片,以此唤醒更多人关注眼健康,意义重大。”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院长唐仕波教授说。
《眼睛的故事》共4集总时长100分钟,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湖南卫视、芒果TV、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联合出品。美兰德数据显示,播出以来,纪录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融合传播影响力居全网纪录片第一,节目传播超3亿次,美誉度95。节目播出在C全国网平均收视率0.14、份额0.65%;欢网同时段非剧类项目同时段排名省级卫视第一。
“我有一个梦想”
超3亿次传播,这一收视效果令唐仕波有些惊讶。作为眼底病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参与了《眼睛的故事》拍摄,“我原以为传播量可能会上亿,没料到居然超过了3亿次。”
唐仕波觉得,《眼睛的故事》宣传片中的几句台词,精准解读了拍摄初心:“每个人都有眼睛,但我们常常对它视而不见,眼睛的构造是什么样的,它怎样帮助我们实现看见,在被电子产品充斥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眼睛?”“让老百姓了解眼病知识,将眼病预防落实在‘未病’阶段,这是我们所有眼科医生的梦想。”
唐仕波教授坐诊为患者检查眼疾
失明是什么样的体验?日常工作中,唐仕波常向患者提出这个问题,“如果先天失明,根本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将是一辈子的遗憾。成年人失明,痛苦程度常人难以感受。有的病人翻来覆去说,生不如死,真想从楼上跳下去。”他提到,研究生入学,他上的第一堂课是“盲目体验”,要求学生蒙上眼睛走3分钟,“我想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眼健康的重要性”。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2022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3.6%。今年6月发布的《青光眼综合防治管理》显示: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人群青光眼患病率达2.58%,约占世界青光眼患者的四分之一,致盲人数达567万。
唐仕波认为,上述数据充分说明了眼健康科普的紧迫性,“经常遇到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的病人,比如一只眼睛看不清,由于缺乏眼科知识,没当回事,甚至还开车,直到另一只眼睛也出现问题,才来检查,结果是青光眼,追悔莫及。”
孙丰源教授在为患者做眼部检查
前段时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整形眼眶病学组副组长、爱尔眼科四川省区常务副总院长孙丰源教授也遇到了这样特殊的病人。一位来自边远地区的妇女,抱着孩子来看病,肿瘤引起眼球凸起,比正常人高出足有十厘米。“我问她怎么到现在才来?她说,反正眼球会一直长,索性长大些再做手术。”
“如果提前了解到眼科常识,他们会不会及早治疗?”孙丰源说,面对类似病人,他经常扼腕叹息。他也参与了纪录片拍摄,“希望被更多人看到、知道,出现哪些问题是眼睛在示警,在喊‘救命’,能够早一些关注、早一些医治,而不是到了较难治疗的程度才前来就诊。”
6岁的萌萌(化名)暑假期间主要由老人带,整天不是看平板电脑就是玩大人的手机,老人也管不住孩子。最近,萌萌的妈妈刘女士到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配眼镜,医生了解到他们夫妻都是高度近视,提醒她一定要尽早关注孩子的眼健康。
医生的话引起了刘女士的重视,于是带孩子到医院做了视力检查。经过散瞳验光,萌萌的右眼+1.25D、左眼+1.00D,数据显示没有近视。可正在刘女士长舒一口气的时候,医生却提醒她,通过眼轴长度检测,孩子的眼轴已经过度发育,达到了24.5毫米,相当于正常曲率情况下,约-2.00~-3.00D(即200~300度近视),但因为角膜曲率比较平,近视度数才被掩盖了。而且萌萌的远视储备值只有0.75,容易过早出现近视。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介绍,在眼视光门诊通过检查、预测,发现了不少“藏”着近视的儿童,他们目前视物清楚验光正常,但眼轴长度和远视储备值已经偏离正常值很多,必须及时干预。“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控而言,眼健康科普尤为重要,因为在近视预防上花1分钱,产生的效益比在治疗上花的1分钱大无数倍。”
兼职“翻译家”
唐仕波、孙丰源都是第一次参与科学纪录片拍摄。《眼睛的故事》由18位全国知名眼科专家组成“出镜”团队,其中15人来自爱尔眼科。“足有大半年时间,我们一直在反复打磨台词”,杨智宽说,“出镜”团队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担任“兼职”翻译,把医学专业知识“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百姓语言。
杨智宽教授提醒科学防控近视,守护孩子视力健康
《眼睛的故事》一共分为四集。第一集从眼睛生理构造、成像原理展开,第二、三、四集则分别根据不同眼部构件的变化,而引发的干眼症、白内障、青光眼、远视、近视等与大众相关的眼部疾病出发,讲解预防、治疗眼部疾病的相关知识。
18位医生按照各自专长,分工负责不同的章节,不断推敲怎样将“高冷”的知识解毒即精准又有趣?执行制片人李玉燕回忆,“翻译”的难度很大,直到正式录制的最后一刻,还在修改台词。“全世界没有谁用100分钟去梳理眼睛的故事,这是史无前例的。不能没有‘门槛’,失去医学的严谨性;更不能‘高门槛’,不能让人看不懂,所以我们要在科学性和趣味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李玉燕说,不停脑力风暴,激荡出不少火花。比如青光眼初始无痛无觉,基本感觉不到,专家们形容为“偷走视觉的杀手”。还有“眼球形状若变成橄榄球,即有一面的弯曲程度不一样,就会发生散光”,以及“白内障发生在晶状体。光线通过晶状体,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影像,像透过结霜或起雾的窗户一样模糊不清”等等。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第一集“眼睛的生理构造”。
“最开始的脚本,我怎么读都觉得不行,专业性太强,晦涩难懂。”她回忆,她和专家们熬了一个通宵,终于找到一个有趣的角度,通过照相机工作原理结合“闯关游戏”,讲述眼睛是如何“看见”的,“用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模仿眼睛的成像原理,讲述光在眼睛里怎么一步步闯关,成像。”
这个角度,令杨智宽眼前一亮。他在第一集中三度出镜,讲解光在眼睛中的“闯关”之旅。“年轻的时候,我们的晶状体是透明的,光线全部都能够穿过去。随着年龄的增加,它慢慢地就变成不透明了”,他说。晶状体有弹性,会自动调节厚度,为了看清近处的物体,它会变厚;看远处时,它则变薄。一旦晶状体本身的透明度下降,或者弹性减弱,就会看不清。
杨智宽还有一个身份——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成员。去年,他在爱尔眼科拉起一支队伍——国内首个“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博士宣讲团”。谈及建团初衷,他表示,“上网课成为很多孩子的日常学习方式。但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近距离看电子屏,尤其是小屏幕,对视力影响大,所以这几年因上网课而导致近视度数猛增的情况不断出现。如果能更早地让更多家长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电子屏上网课,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孩子度数增长。我们希望,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教,让全社会都知道如何正确做好近视防控工作,真正降低近视发病率。”
“博士宣讲团”由22名资深博士组成,杨智宽说,成为“博士宣讲团”的成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深厚的人文关怀,还必须会做科普宣教。“要懂得针对不同的特定的人群,将复杂的医学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清说透,这非常重要。”
难的不仅仅是“科”,更有“普”
这几天,李玉燕经常刷评论区留言,看到不少网友点赞, “这个科普片上线得太及时了!刚好开学用得着”;“这样的纪录片多来一点吧,非常适合学生”。
她感觉,台词打磨、兼顾科学性和趣味性,相当于科普中的“科”;运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推广,则是科普中的“普”,“‘科’不容易,‘普’却更难。我们希望让大家知道,让更多人知道得更多。播出只是第一步,后续相信眼科医生们都是宣传员。”
杨智宽就是这样的“医生宣讲员”。近日他经常推荐这部片子,“老年人渴望了解的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白领想了解的干眼,儿童、青少年应该了解的近视眼、弱视,片子里都有。从我的专业角度来说,特别希望推荐给家长看一下。”
青少年近视防控博士宣讲团走进学校给小学生做宣讲
李玉燕关注到,近年来,爱尔眼科做了不少眼健康科普尝试,比如《超级“眼”说家》线上栏目,儿童舞台剧《瞳梦国奇旅》等等,“这次拍摄跟爱尔眼科合作,一方面是他们拥有庞大的专家团队,可以提供学术支撑,另一方面就是他们有比较丰富的眼健康科普经验。我们看到他们经常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比如数次到我们单位,开讲座办展览。”
前不久,汉中爱尔眼科医院邀请40余组家庭,观看了《瞳梦国奇旅》。家长李女士说,舞台剧讲述了主人公“爱宝”帮助好朋友“大眼仔”恢复能量,寻找“超能神器”——5P护盾之旅的故事,旅途中,他们遇到了“手机怪”“平板怪”“瞳梦国国王——食睛兽”等各种角色和挑战,“用游戏、歌舞、问答等方式讲解近视防控知识,生动有趣,孩子们很爱看,边看边笑边收获眼健康。”
今年爱眼日,各地爱尔推出了以“看见自己,更看好自己”为主题的眼健康科普展,活动现场“植入”了、“来找大不同”、“愤怒的小鸟”等护眼互动游戏,孩子们用弹弓道具,可以将“吞睛兽”们一一打落掉地。
在李玉燕看来,《眼睛的故事》只是一个“导读”,“一共只有100分钟,不能囊括所有。”
唐仕波也觉得意犹未尽,“眼健康科普是一个大课题”,他表示,近年来我国高度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眼健康科普水平明显提升,但仍有进步空间。“很多年前有部电影《人到中年》,潘虹主演了一名眼科医生。类似涉及到眼健康的影视作品非常少。产检中有唐氏综合症的筛查,但是白内障等眼科疾病也有一定程度的遗传因素,是否可以纳入到产前筛查?这些也许都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
杨智宽同样认为,眼健康科普局面整体好转,“不少家长定期带孩子测眼轴,这就是科普的效果。”但是网络科普宣传有碎片化倾向,“是不是可以推出一个认证功能,帮助网友们方便快捷的查询到正确权威的信息?这更有利于眼健康科普宣传。”
文/王姝
人体眼球的结构是怎样的?人体眼球呈球形,直径约为2.5厘米,由多个部分构成,包括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等。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突起,用于折射光线;巩膜是眼球的白色外层,提供支撑和保护。
虹膜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呈环状,颜色因种族而异,可调节瞳孔大小,控制光线进入眼球的量;晶状于虹膜后方,是透明的,能够调节光线的折射,使眼睛可以调整焦距。
玻璃体填充在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呈透明凝胶状,保持眼球形状;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部,是感光层,包含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负责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视神经由视网膜发出的神经纤维束组成,将光信号传递到大脑,产生视觉。
除上述主要结构外,眼球还包括眼睑、泪腺、泪液等辅助结构,协助眼球保持湿润、清洁和保护。
眼睛是人体感官器官之一,进行视觉感知,它由多种结构组成,包括角膜、巩膜、睫状体、晶状体、虹膜、视网膜等等。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1.角膜:角膜是眼睛的透明表面,它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其薄而透明,可以让光线穿过进入眼眶内部。
2.巩膜:巩膜是包裹在眼球表面的一层结构,呈白色,可以防止眼球受损。
3.睫状体:睫状体是眼内的一种结构,它位于晶状体后面,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厚度从而使眼睛对近距离物体的清晰度增加。
4.晶状体:晶状体是眼内的一个透明的透镜,可以在眼中折射光线,起到聚焦的作用。
5.虹膜:虹膜是眼睛的有色环状结构,它能够控制瞳孔的大小,以便让不同量的光进入眼球的后部。
6.视网膜:视网膜是眼中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它像相机中的胶片一样,能够记录下眼睛所观察到的影像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使我们能够感知周围环境中的事物。
眼睛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视觉感知。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它会被角膜折射,并进入晶状体,被调节后再投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再对信号进行解码,使我们看到周围的物体、颜色、形状、大小、亮度等信息。
此外,眼睛还具有调节瞳孔大小、感知光的强度、颜色和方向、维持眼球的形状和稳定性等功能。它也是我们交流、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器官。
人眼被称为“心灵窗口”的美誉。
与人类眼睛的独特魅力相比,动物的眼睛有着不可思议的神秘感和无穷奥妙。从某种意义上说,动物的眼睛常常很好地反映它们的生活习惯。动物眼睛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和特点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奇异的。
你有眼一双 我有目无数在动物眼睛的数量上,有很大的差距。生长在澳大利亚的蜥蜴头上有三只眼睛。
它用三只眼睛环顾四周,以防不速之客。在南美洲的河流中,有一种双焦点“眼镜鱼”,叫做四眼鱼。当它沿着水面移动时,不仅能看到清水中的物体,还能看到水面上的目标。虽然四眼鱼只有两只眼睛,但每只眼睛有两个瞳孔。
不同种类的蜘蛛有不同的眼睛。南美洲有一种凶猛的蜘蛛,头上有六只眼睛,呈对角交叉排列。头部前方有一对大而明亮的眼睛,头部两侧各有6只起协调作用。这八只眼睛需要同时动。以便在360°空间内相互配合,准确地看到物体。另有一种圆蜘蛛有12只眼睛,胸部8只,两侧2只。不管怎样,它可以看到六个方向。
有些动物有复杂的复眼。苍蝇的两个大眼睛由3000-4000个小眼睛组成。苍蝇的复眼长在从头顶伸出的两个长柄的顶部。把手的长度是身体长度的1.5倍。它看起来像两根火柴棒,但可以自由旋转,视野开阔,感觉灵敏。
蜜蜂头上有一对复眼。每只复眼由6300只小眼组成。这些小眼睛对偏振光非常敏感,具有特殊的定向功能。它们可以测量天空中不同的亮度区域。即使乌云挡住了太阳,时间也可以根据太阳方位的变化来修正。因此,当蜜蜂出去采蜜并返回巢中时,它们永远不会迷路。
在动物中,蜻蜓的眼睛最多。除了头上的三只单眼外,还有29000多只小眼睛。但蜻蜓的视力并不随眼睛的增加而增加。因为复眼中的每个小眼可以说是独立的,只能看到整体图像的一小部分。所有的小眼睛将不同强度的刺激所得到的图像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像马赛克的粗粒度图像。因此,多目昆虫总是看起来模糊不清。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昆虫的视力模糊不清楚,为什么蜻蜓能在空中快速捕猎,而讨厌的蚊子和苍蝇能如此轻易地避免被殴打?虽然昆虫的视力很差,即使是视力最强的蜜蜂也只有人类的1/80,但是昆虫的复眼有一个很大的特长,就是对移动的物体非常敏感。当一个物体突然出现时,人眼需要0.05秒才能看清轮廓,蜜蜂需要0.01秒才能做出反应。这种对移动物体的反应能力对于昆虫捕食和躲避敌人非常重要。
昆虫的复眼长在头顶上方,其曲面突出,使小眼能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光线,因此其视野比人眼宽。有些昆虫的水平视野是240度,垂直视野是360度,而我们人类的视觉只有180度。
眼力胜过人 越黑越灵便在动物中,鹰的眼睛是看的最远的。人的眼睛通常能看到6公里以外的地方,而鹰的视力是人的8到9倍,鹰是白天活动的动物,它们观察物体的敏锐性是最好的鸟类之一。鹰眼有两个中央凹面,视觉细胞密度达到每平方毫米100万个左右。当它在3000多米的高空俯视地面时,可以从许多场景中准确地识别出像田鼠这样的小动物。
猫头鹰在白天常常对眼前的一切视而不见。它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飞行,但它能看见地上的老鼠。壁虎也喜欢在夜间活动,它的眼睛非常锐利,足以在微弱的光线下看到昆虫的一切活动。
猫之所以能成为捉老鼠的专家,是因为它有一双奇特的明亮的眼睛。猫眼的瞳孔可以随着光线的强弱而放大或缩小。早晚像枣核,中午像一条线,晚上像满月。与老虎、豹子等猫科动物一样,猫科动物的双眼视野相互重叠,形成“双眼视野”,因此具有良好的立体视觉。即使在漆黑的夜晚,猫也能敏锐地看到老鼠的动作。
这些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它们的眼睛在微弱的光线下,一般能发出两道绿光,使其他动物感到害怕。这是因为这些动物的视网膜后部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可以反射微弱的光线。
分工挺明确 个顶个的事鱼蛭的眼睛长在尾巴上;海星的五只眼睛分别长在五英尺的顶端;比目鱼的两只眼睛长在同一边,而另一边却看不见。有一种蜗牛,一只眼睛生在头上,另一只眼睛长在背上;一双石龙的眼睛负责看前面和上面,另一只眼睛负责看后面和下面,真的是前后兼顾,观察四个方向。
蜥蜴的一只眼睛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它能探测到在前方和后方捕捉猎物的最佳方式,而另一只眼睛能紧盯目标。
鱼类眼睛的晶体形状是球形的,相当于“广角镜头”,视野很宽。海豹、鳄鱼和海龟的眼睛可以用于水和陆地。当它们在水下时,瞳孔增大;当它们返回陆地时,瞳孔收缩,眼力相当好。
青蛙的两只眼睛在头顶上。只要它们两只眼睛离开水面,它们就能看到水面的动静。它常常对静止的动物睁往往是视而不见,但它能清楚地看到快速移动的昆虫,而且捕捉时绝对百发百中。当一只昆虫飞过它的眼睛时,它就腾空跃起,伸出舌头,把它吞进肚子里。它的运动速度和锁定目标的准确度都非常惊人。为什么青蛙的眼睛那么敏锐?青蛙的眼睛有视神经纤维组织,恰似4张感光胶片,显映着昆虫4种不同的图像。当四幅图像叠加在一起时,它得到了一个立体图像,可以立即识别眼前的运动物体。
蛇的舌头经常伸出嘴巴,以便探测空气中的气味,并迅速识别出发出各种气味的动物。它实际上使用“舌头”而不是眼睛。响尾蛇鼻子和眼睛之间的两小块皮肤,在黑夜中能敏锐地感知红外线,从而在黑暗中“看见”猎物,将其击杀。
在非洲的尼罗河上,有一种鱼叫“水象”。它的尾巴有一个能发射电磁波的器官,它的背鳍相应地有一个能接收反射电磁波的感觉器官。因此,水象可以准确地“测量”周围各种动物的位置。
蝙蝠是个睁眼瞎。它们在飞行中不断地从口鼻发出高频超声波。当它们遇到障碍物和猎物时,超声波会反射回来并被耳朵接收。换句话说,蝙蝠用“耳朵”代替眼睛。鲨鱼则是近视眼。它们用嗅觉灵敏的鼻子来追踪猎物的气味。鼻子代替了眼睛。
虽然蚯蚓没有眼睛,但它不是瞎子。它体内的感光细胞起着“眼睛”的作用,能准确区分哪里是光,哪里是暗。
感色能力差 远不及人类虽然它们也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但动物的色彩感知能力却与人类相去甚远,令人遗憾。
哺乳动物几乎是色盲。在西班牙斗牛场,斗牛士用红色斗篷挑战公牛。人们认为是火红激怒了它。事实上,这只是因为斗篷在公牛面前不停地摇晃,让它恼怒和愤怒。如果你穿上另一种颜色的斗篷,斗牛的效果没有区别。
狗、猫、羊、马等也过着单调的灰色生活。他们眼中的世界一般是黑、白、灰三色的。狗眼中的世界与我们人类所看到的大不相同。狗眼中的视锥细胞很少,所以狗眼睛里的世界颜色非常单调。但是狗的眼睛里有许多杆状细胞,所以在黑暗的环境中它的视力出奇的好。它能比人眼看得更清楚。然而,当白天光线明亮时,它却无法欣赏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它们经常晕头转向,辨别事物的能力大大降低。此外,静态物体不容易被狗发现,因为它们的眼睛善于捕捉动态物体。狗甚至能从一公里外看到一只手的动作。
另一方面,许多飞禽都是具有色的感觉的。(除了一些习惯于夜生活的鸟类,比如猫头鹰等,因为它们的视网膜中没有识别颜色的锥体。)想象一下雄鸟经常用华丽的羽毛来吸引异性。如果它们感觉不到颜色,那雄鸟还有什么魅力呢?
当然,鸟类不能识别所有的颜色。许多鸟认不出蓝色和紫色。胸部、翠鸟和金刚鹦鹉的羽毛混合着蓝色和紫色,但它们只能在强光下被同伴看到。
昆虫有不同的识别颜色的能力。蜻蜓对色觉最敏感;其次是蝴蝶和飞蛾;苍蝇和蚊子能看到颜色;家蝇最讨厌蓝色,所以它们不想接近蓝色的门窗、天花板和窗帘;蚊子能分辨黄色、蓝色和黑色,特别是黑色。
蜜蜂在五颜六色的花丛中来来往往。他们应该是“色彩鉴赏家”了。然而,利用光谱训练蜜蜂辨别颜色的实验证明,蜜蜂实际上是红盲。无论是红的还是黑的,在蜜蜂眼中都是一样的。蜜蜂能分辨三种颜色:蓝色、黄色和蓝色,但它们混淆了橙色、黄色和绿色,不能分辨蓝色和紫色的色差。但是蜜蜂有一种独特的技能。它能看到人们看不见的紫外线,并能准确地将紫外线与各种颜色的白色和灰分开来。红盲蜜蜂经常去光顾鲜艳的山茶花、玫瑰花和其他红色的花,是因为这些花能反射阳光中的紫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