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了咕咚 时拾史事
由于《三国演义》和三国戏的原因,关羽红脸张飞黑脸的形象已深入人心,但在史料中,并没有记载刘关张的脸色,他们的“真相”没人知道。他们的脸色是古代文艺作品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而出现的,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劳动人民不但结晶了他们仨的脸色,还结晶了很多人的脸色,比如张郃的脸色是紫色的,典韦是黄色的(临死前是蓝的)。关羽红和张飞黑更出名一些。不但如此,劳动人民还有了脸色结晶成果展:京剧的脸谱。
那首歌怎么唱的来着:“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唱的就是大家的来脸色。
这种脸谱文化始于南北朝,称“代面”,这在《旧唐书·音乐志》里有记载,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是个勇冠三军的英雄,但长得实在太美,为了威慑敌军,他带着凶恶的面具。唐朝跳集体舞《兰陵王入阵舞》的时候,舞者伶人会带着面具。由此逐步发展成了中国脸谱,古代名人们才有了自己的脸色。
这种脸色的选择是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的评价折射。也蕴含着合理的成分。先说演义中面如重枣的红脸关羽。
说一个人是红脸汉子,是说这个人讲义气脸皮薄,禁不起别人说好话心容易软,是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关羽就是如此。他为人高傲,曹操给他金银美女他都没接受,却在华容道接受了曹操低声下气的央告,心软放走了曹操。
所以谁要是跟关羽摆架子公事公办,关羽绝不轻易接受,但要是放下姿态求他,他很少会拒绝。关羽是个顺毛驴。
虽然历史上没有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一出,但演义中关羽的这种性格绝非空穴来风。在《三国志》中对关羽的记载是“然羽(关羽)刚而自矜”“(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可见关羽是个高傲矜持刚愎自用,唯下不唯上的人。
咱们每个人骨子里的本性特点既源自先天,也有后天的生理因素。从医学上讲,关羽的红脸很可能是病理反应。
咱们举个演义中的例子。作为东吴使者的诸葛瑾向关羽提亲,希望把关羽的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按常理不同意就不同意吧,婉拒甚至坚拒都不意外。可关老爷立刻急了还骂人:“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把孙权骂成狗。这太不合理了:孙权也不单身啊。接着关羽还扬言如果诸葛瑾再不离开,就要杀了军师诸葛亮的哥哥。
关老爷反映如此激烈。不用大夫诊断,谁都会脱口而出:“有病。”这种速怒症的情况在演义里有很多,这里不细说了。
综上所述,关羽的身体一定不太健康。从中医讲他是肝阳上亢,用西医的病名是:高血压。
咱们可以看下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症状:急躁易怒、面红赤、头晕失眠。
以上症状关羽基本存在,头晕不晕没有明确的例子,但失眠少睡一定是存在的。有书为证,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夜读《春秋》,是一个重度的失眠患者。
所以,演义里说关公是个红脸汉子还是贴谱的。不管他是不是个义薄云天的人,起码是个高血压患者。
脸谱中的黑色代表着正直无私,刚直不阿,性格暴烈。关于张将军的黑脸,我不说其他的了,我主要还是从医学角度论证下吧。
演义中张将军性格暴躁鞭挞士卒,这也是源自《三国志》对张飞的描述:“(张)飞暴而无恩”“(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士卒)”。
书中的张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豹头环眼、暴躁嗜酒、喝退曹兵以及睁着眼睡觉。综合看,这是明显是甲状腺亢进的甲亢症状。甲亢的主要症状是:暴躁不安、高声大语、脖子粗、眼睛突。中医讲就是肝旺脾虚,木克其土。
脖子粗不粗没去考证,但其他症状张飞都有。土城外跟关羽打起来了说明暴躁,喝断当阳桥声音肯定洪亮。豹头环眼,就是没下巴(是不是因为脖子粗才显得没下巴呢?)瞪着眼-----明显有突眼症。而且,甲亢重症的脸色是黑的。
看似可以有诊断结果了,但张飞的体检报告还没有打印结束。因为脸色黑不仅仅是重症甲亢才出现的症状。
甲亢的很多症状跟肝硬化的症状是重叠的。而且,张飞还有个嗜酒如命的生活习惯。大家都知道酒能伤肝。肝硬化的中度患者中,很多人的肤色也是黧黑的。所以他除了有甲亢很可能还有肝硬化。
接着,咱们分析下张飞睁着眼睡觉的问题。从医学上讲这叫眼睑闭合不全。
针对张飞这位患者来讲,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两种可能:
一,还是因为甲亢导致的,这种病例在临床上是可以见到的。
但有个问题。演义中说:范疆、张达摸进大帐准备动手时,被睁眼睡觉的张飞吓得半死。
主帅睁眼睡觉这样具备传播点的八卦消息,难道在军营里没有一点儿风声吗?就算那些勤务兵不愿意甘当卓伟团队的卧底,但如此有意思的事情,作为饭后谈资酒后失言都是正常的。范张准备去杀死张飞,事先怎么会对此一无所知呢?这种可能性不大。
二、这里可以用另外一种思路去理解范张二位的吃惊:张飞睁着眼睡觉是当晚突发的情况。
在临床上,眼睑闭合不全还有可能在面神经瘫痪时出现。面神经瘫痪简称面瘫。民间也称小中风、吊线风。而酒后吹风、悲伤恼怒都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张飞当晚具备了上述的诱因和症状。得面瘫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谨慎的话,病例诊断一栏里可以写:重度甲亢、中度肝硬化、面瘫待查。
写到这里,真有些不好意思了,张将军已经没人样了。可是,以上的这种可能也是无法排出的。
由此可见,红脸的关羽,黑脸的张飞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深不可测哈。
现在想起关羽张飞来,总觉得他们的脸色有些难看。
更多靠谱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
投稿:historytalking@outlook
读者群号 535858375
中国的戏曲脸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一直以来都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脸谱与戏曲人物脸谱与戏曲人物角色的关系如何?是不是戏曲中的每个人物都需要勾画脸谱呢?回答是否定的,不是每个人物都要勾画脸谱,脸谱的勾画要按照人物角色的分类来进行。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性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性角色。
关羽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说所有“生”“且”行角色的面部化妆大体一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一张脸。“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绝不雷同。因此,“净”“丑”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洪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弘。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都是净扮。
张飞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三花脸。
正净(大花脸),以唱工为主。京刷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有《将相和》的廉颇、《侧美案》的包拯等,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度恢宏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
副净(二花脸),又可分架子花脸和二花脸。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抹白脸的曹操等,也由架子花脸扮演。在京剧以外的其他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有的剧种叫草鞋花脸,如川剧、湘剧等。二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一种,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去门寺》中的刘彪等。
武净(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扑摔打两类。重把子工架一类扮演的人物如《金沙滩》的杨七郎、《平山》的李元霸等。重跌扑摔打一类,又叫摔打花脸。如挑滑车》中牛皋为架子花脸,金兀术为武花脸,金兀术的部将黑风利则为摔打花脸。
“丑”(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架哏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叫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刚种中不太一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刚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更为复杂。
曹操
戏曲中的角色行当最初是用于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和职业,后来逐渐扩展到表现人物的品德、性格、气质等方面。角色行当具有类型化特征,而且对角色的区分带有明显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价,如公正忠孝者为端庄的正貌,淫邪可恶者刻画成丑形。面部化妆和服装是区分人物角色的可视的直接表征。如果说服装主要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那么面部化妆,尤其是脸谱化妆更多表现的是人物的性格、气质、品德、情绪、心理等方面。
通过脸谱对人物的善恶、褒贬的评价是直接的、一目了然的。如曹操勾白脸表示奸诈,关羽勾红脸表示忠义等。脸谱具有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和审美意义,但从根本上说,它始终是戏曲表演艺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对脸谱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特性的认识,只有在观看戏曲演出过程中,结合服装和表演才能充分理解、认识。
脸谱与服装的配合构成了舞台上净、丑角人物的外观,再配合唱、念、做、打的表演就形成了舞台上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唤起观众的心理共鸣。眼睛、面部是情绪、心理的窗户,因此脸谱是观众的视觉中心,脸谱对唤起观众审美心理的美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五颜六色,变幻无穷,内涵丰富,就连许多西方艺术大师都觉得中国戏曲脸谱“奇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