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拓跋离琅的面色却是苍白如纸一般,看着睡的像是一个孩子似的顾绮萝,拓跋离琅的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了一抹浅笑,伸手摸了摸顾绮萝的额头,见高烧已退,拓跋离琅才从顾绮萝的床上走了下来,衣裳已经被他撕扯成了破布,拓跋离琅没有衣裳遮掩身体,寻了半晌,顾绮萝的房中也没有适合自己的衣裳,闪身离开了顾绮萝的房间之中,在外府的下人房中,寻了一件粗布麻衣裹身。
像是拓跋离琅这般有洁癖的男子,好在是找了一件新裁制出来的衣裳,如若不然,这可比要了他的性命更加的难受。
须臾,拓跋离琅离开了国相府之中,回到了陌亲王府,然后找来了韩炎,吩咐韩炎备下了马车,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上了马车朝着国相府而去。
与此同时,顾绮萝幽幽地掀开了眼帘,经过一晚的折磨,脑袋像是灌满了浆糊似的浑浊不堪,用力的摇了摇头,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倏然,发现自己的身上一凉,垂下了眸子一看,自己竟然不着寸缕地躺在了床上。
眸光微挪,竟赫然的发现,在地面上一块一块的墨缎碎不成衣,顿时,顾绮萝的面色一寒,眸光之上杀气尽显。
脑海之中依稀记得,昨儿晚上,自己不知道为何昏倒在了自己的房间之中,睡梦中,好像自己抱着一个男人的身体,在看着地面上的墨色锦缎,拓跋离琅的容颜,当即浮现在了顾绮萝的面前。
顾绮萝的双手紧攥成拳,欣长的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之中,口中贝齿紧咬,发出了一声声吱吱的声响。
“拓跋离琅你这个混蛋!!”
顾绮萝猛地一巴掌,狠狠地拍在了床榻之上,猛地起身,像是想要吃人一般的怒喝了一声。
梳洗过后,顾绮萝一袭水蓝色的云锦缎面,针脚细密绣着一朵朵的海棠花,婉柔墨染一般的青丝,以金海棠珠花簪子高高挽起,垂下了颗颗晶莹剔透的流苏,薄施粉黛,待素狸撩开了帘子,一只水蓝色的蜀锦绣海棠花的绣鞋,跨过了门槛,迈着莲步走出了房中。
今儿早上,顾绮萝虽然醒来时是不着寸缕的,可前世,她已然是嫁做人妇,自然知道,昨儿晚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只是偶感头疼,顾绮萝自认为这两人事情太多操累过度。
灿灿的金,从天空之中洒了下来,镀在了顾绮萝的身上,远远望去,似梦似幻的不真实,宛如九天瑶池之中的花仙,飞落了凡尘一般似的。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宝玉过生日,作者借探春之口,牵出很多人的生日来。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探春笑道:“我这个记性是怎么了!”宝玉笑指袭人道:“他和林妹妹是一日,所以他记的。”
女主人公的生日为何安排在这一天?农历二月十二日是什么特殊日子呢?它是明清时还在盛行的花朝节。
花朝节与花神传说
花朝节,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花的本字是“華”,“华”的本义是花。中国古代对花有很深的感情,“中华”、“华夏”等词汇均与“华(花)”有关,可以说,中华民族是花的民族。
《说文解字》中的“華”;“華”字下部象征花朵繁荣盛开的样子。
相传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书》记载了花神的生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但此时,还未提及过节的习俗。周处是生活于东吴、西晋时期的名将,义兴阳羡(今江苏宜兴)人。他的《风土记》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是宜兴最早的地方风物志书。此书我国第一部提到花朝节的书,书中记载了他家乡的风俗:“浙江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竞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这里的“浙江”是指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浙江,其范围大致等同于北宋时期的两浙路,包含了今天苏南、上海的“浙江”。“花序正中”,是指农历二月十五。全文意思是周处的家乡浙江一带在农历二月十五过赏花的节日。
《风土记》
《风土记》提到的“花朝月夕”,前者指花朝节,后者指中秋节。古人眼里,其重要程度可与中秋相媲, 为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因其经常与中秋节并举,进而还形成“花朝月夜”“春华(花)秋实” 等成语, 用来形容良辰美景。
《陶朱公书》和《风土记》提到的节日日期不一致,因为各时各地花朝节的日期不尽相同。
唐代定花朝定为二月十五,还成为和“正月十五元宵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并列的三个“月半”佳节。北宋杨万星《诚斋诗话》记:“东京(今河南开封)二月十二花朝。”从历史上的气象资料来看,宋朝的气温明显比唐朝低。盛唐时候,京兆一带还能种植柑橘,而柑橘对气候的要求是偏热的。据记载,唐玄宗在蓬莱殿里种的柑橘,味道跟南方出品的差不多。唐代韩鄂《四时纂要》“四月条下”已谈及麦之贵贱与贮麦之事,而宋太宗几次在开封府之郊“观刈麦”则在五月,说明北宋小麦收获日期比唐代大大推迟了。北宋开封的年平均气温和春秋季气温,应该低于13℃,有的年份甚至只有10-11℃。但是,花朝不推后反提前,估计是对春天来临的期盼之情。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当时的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风俗和晋代周处一致:“仲春十五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望之时,最堪游赏。”
上海地区赏花和祭祀花神的习俗也很久,豫园内的万花楼明代叫花神阁。清代嘉定人钱大昕于花朝节观花,曾作《练川竹枝词》:“花朝二月雨初晴, 笑语相将北部行。折得缃桃刚一朵,小鬟偷压鬓也轻。”
上海豫园导游图
上海豫园万花楼
花朝节流传下来,山西有的地区则在二月二日;就连同是河南的洛阳、开封,节期也分别有二日、十二日的记载;北京则是二月十二。曹雪芹以二月十二日花朝节是林黛玉的生日,隐喻有黛玉为百花之神的意思。按理《红楼梦》中林黛玉原籍苏州,苏州园林“定园”中的节令廊牌匾记载,苏州花朝节为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五;书中却变成了北京的二月十二。因为作者曹雪芹虽然出生在清初的江南省江宁府,但他是内务府正白旗旗鼓佐领下人,故而林黛玉也按北京风俗。至于袭人生日也是这一天,是因为她姓花,名又取自陆游诗句“花气袭人知骤暖”。黛玉、袭人也是与宝玉关系最为密切的女性,便被作者刻意安排在同一天了。
苏州定园
古代花神知多少
花朝节的信仰基础是花神,花神是明清时期的花朝节最为重要的节日内涵,建花神庙、祭祀花神为其节日的主要活动。可花神的传说,历来却不止一种。在中国传说中最早的花神是女夷,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礼记•月令》记载了更多的花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季春之月……桐始华;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上述关于二月桃花、三月梧桐花、九月菊花的花季规律与农历气候规律基本吻合。花的民族并不满足于此,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十二月花神。“十二花神”是指一年的十二个月,每月有一种当月开花的花卉,谓之月令花卉,而每月有一位或多位才子、佳人被封为掌管此月令花卉的花神。
花神女夷
清康熙年景德镇产十二月令花神杯
民间广泛流传的花神以美丽的女性形象占多数,四大美女中西施、王昭君、杨贵妃都入选了花神。如西施浣纱的形象深入人心,自然成为六月荷花花神。王昭君远嫁匈奴时带了枝红色的茶花,后世便把她敬为十一月山茶花花神。
四美图
不过,不知几何起男性也入选了花神,而且个个说得有头有脸。北宋名将杨延昭,驻守边关二十年,屡破辽军。传他抵御外寇就像桃木符之能驱逐凶祸一样,故获封为桃花花神。另外像成语故事《石崇夸富》中的石崇也居然当了花神,他是一个典型的负面人物;因传说他富可敌国,后来用金钱收买无数美女,好像有着甜美花蜜的凤仙花,招蜂引蝶,所以就成为凤仙花神。清代吴有如《十二花神图》,收有男女各类花神:一月是梅花神柳梦梅,二月是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是桃花神杨延昭,四月是蔷薇花神张丽华,五月是石榴花神钟馗,六月是荷花神西施,七月是凤仙花神石崇,八月是桂花神绿珠,九月是菊花神陶渊明,十月是芙蓉花神谢素秋,十一月是山茶花神白居易,十二月是腊花神佘太君。张大千也有名作《十二花神》,只不过其中花神都是女性。
民间流传的“十二花神”版本汇总表(点击看大图)
张大千《十二花神》
花朝节和花神传说在清代经久不衰,受其影响,有个风流官员在建花神庙之际,干起了件啼笑皆非的荒唐事,把自己封做了花神。这位风流官员不是别人,正是影视剧中常出现的李卫。李卫是雍正的第一宠臣,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清正能干;他一路成为一品大员,当上了浙江总督。李卫并非完人,如果“不通文字”不算是大缺点的话,那么生性骄纵便是大忌了。雍正就曾告诫他“谦恭持己,和平接物”,凡事做人需要检点。
杭州西湖十八景之一的湖山春社,为雍正九年(1731年)李卫治理西湖时所建的花神庙。西湖风景迷人,天下皆知,于是李卫还请人在花神庙提一佳联: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雨雨风风花花叶叶年年暮暮朝朝。上联渲染了春天花鸟相容的美好形象,下联抒写了岁月漫长而易流失的感慨之情。读者此联是不是很熟悉呢?没错,这就是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与文状元文学切磋时,出现的对联。今曲院风荷江南名石苑还存有此联的另一版本: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经典桥段“对对联”
曲院风荷现存的对联
湖山春社原供有湖山正神、十二月花神和闰月花神。《湖山便览》说:“西湖自正月至十二月,无月无花,无花不盛,亦必有主之者已。爰辟祠宇,中奉湖山正神,旁列十二月花神,加以闰月,各就其月之花,表诸冠裳,以为之识,且设四时催花使者于湖山神之旁焉。”湖山正神不是他人,正是李卫本人;而十二月花神和闰月花神,都是他的妻妾。这样,他和家人肉身成圣,一天到晚接受人间香火供奉。后来的事情说明,肉身成圣也不是那么好当的。
影视剧中的李卫
雍正的儿子乾隆也是个喜欢游山玩水的皇帝,他对西湖行宫极为喜爱,每次南巡至杭州皆驻跸于此,每次停留七到十天。乾隆三十年(庚寅年,1765年),他第四次南巡。这次,不知是哪个老兄给乾隆讲故事,或者是乾隆自己注意到了花神庙湖山春社的玄机,勃然大怒。回京后,他就下令砸了李卫一家人,还把李卫的政绩全给否定了。《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记载:“辛卯。谕:朕巡幸江浙。临莅杭州。见西湖花神庙所塑神像、及后楼小像。牌俱书湖山神位。其像大小虽异。而面貌相仿。闻系李卫、在浙江时。自塑此像。托名立庙。是以后楼。并有正夫人、及左右夫人之像。甚为可异。李卫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其在浙江。亦无甚功德于民。并闻其仰藉皇考恩眷较优。颇多任性骄纵之处。设使此时尚在。犹当究治其愆。岂可令其托名立庙。永享祠祀乎。所有庙中原像。著该督抚、俱即彻毁。”
湖山春社
元曲明清小说的花神情结
花神对文盲总督李卫一类人影响如此大,和元明清三代的文学作品不无关系。他们虽不识字,但会看戏听书。元明戏曲中经常以花朝节作为故事背景,它是才子佳人结合的吉日,明代汤显祖《紫钗记》讲诉唐代士子李益赴京应试期间在元宵夜长安灯市拾得霍小玉遗下的紫玉燕钗,并以钗定情。第九出,霍小玉应允后,媒婆鲍四娘对李益说:“十郎,花朝日好成亲。”汤显祖的《牡丹亭》和由此改编而成的昆曲《游园惊梦》中就有大花神和众小花神出场,而《牡丹亭》的主人公柳梦梅也被封为梅花花神。
连环画《游园惊梦》
明清小说也经常以花朝节为背景,用来塑造主人公的性格,铺垫主人公的命运。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灌园叟晚逢仙女》、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中《同窗友认假作真》都提到了花朝节。不少作家更是刻意安排笔下的女主人公生日为花朝节,比如《红楼梦》的林黛玉、《金粉世家》里的冷清秋都是农历二月十二生的。
央视剧《金粉世家》海报
“黛玉葬花”是《红楼梦》的经典片段。第二十三回写道:“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 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第二十七回,林黛玉又感花伤己,唱出了《葬花吟》。《金粉世家》里的冷清秋,性情也是如此清冷孤傲。她最喜欢《红楼梦》,或许她一早就明白自己会和黛玉一样。
黛玉葬花
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更是直接将主人公设定为花神之首百花仙子。百花仙子是天帝的妹妹,掌管天地人间上百种花草,被誉为“百花之主”。武则天称帝后,于寒冬下令“百花齐放”。当时百花仙子不在洞府,其所辖九十九位花仙不敢违背武则天旨意,天帝以百花仙子错乱阴阳为名,将百花仙子同九十九位花仙谪降凡尘。百花仙子下凡后,托生岭南文士唐敖家,名唐小山(后改名闺臣),便是书中的主人公。
河源镜花缘景区
参考文献:
李菁博等:《花神文化和花朝节传统的兴衰与保护》,《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11卷第3期
陈矞欣:《中国古代花朝节流变及节俗文化探微》,《名作欣赏》,2013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