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今日,#冬至#】2020年12月21日18时02分冬至,“数九寒天”的开始。
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北方有吃饺子、馄饨等习俗;南方则吃米团、长线面。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认为,这天是个吉祥的日子,预示否极泰来。你家#冬至吃啥#?
2020今年冬至是几时几分几秒
阳历时刻:2020年12月21日,18:02:12
阴历日期:冬月(小)初七,星期一
立冬是什么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因此,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确切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是反映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侯: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意思为立冬之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算太冷。
立冬节气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刚好是秋冬季的接力阶段,此时的冷空气带给我们的天气感受,在正常年份,已不再是秋风送爽,而是带有冬天意义上的大风降温了。但如果气候偏暖,这种季节的转换,冷空气的强劲程度,也有可能来得不是那么明显,那么剧烈。
立冬是表示冬天开始吗
立冬节气到来,依中国传统来讲,从这一天开始一年已经正式进入冬天了。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是什么 立冬是冬至吗?
很多人把立冬和冬至混在一起了,下面我们就对比下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就因历法的不同,使得民间一直传承著周历历法,认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才有吃圆仔后就 多了一岁的说法)这也是冬至为何在民间会那么受重视,但是这样的错误传承,使得民间的观念与目前择日学上,所用的夏历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的错误观念 应该矫正,把正确的历法传承才对。
- 立冬习俗 -● ● ●
丨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丨入补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
丨羊肉炉
在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丨饺子
我国北方,人们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冬至气候特征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左河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三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蚯蚓结:冬至之后天气还是很冷,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角解:糜的角朝后生,冬至之后,麋退而解角。
水泉动:古人认为,到冬至时节天地之间虽然愈加寒冷,但已有“阳气”萌动,即所谓“冬至一阳生”。故而深在地下的水泉也已随着“阳气”而萌动了。
冬至为什么又叫进九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1日18时02分将迎来“冬至”节气,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时节,民间俗称“进九”。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与相对应的“夏至”相反,“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称“日短”或“日短至”。“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逐步变长,夜晚渐渐缩短。
“冬至”为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阴气衰,阳气起,地下的泉水开始萌动,是冬去春来的标志。但在天文意义上,“冬至”却表示严冬应时而至。这是因为从“冬至”开始,北半球地面散失的热量要比吸收的热量多,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降至最少,天气最冷,所以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冷在三九”之说。
民间认为,“气始于‘冬至’”,所以此时为养生最佳时机。“‘冬至’补一补,一年精气足。”(综合媒体报道)
来源: 中国小康网
【今日,#冬至#】2020年12月21日18时02分冬至,“数九寒天”的开始。
冬至,北半球全年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北方有吃饺子、馄饨等习俗;南方则吃米团、长线面。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认为,这天是个吉祥的日子,预示否极泰来。你家#冬至吃啥#?
2020今年冬至是几时几分几秒
阳历时刻:2020年12月21日,18:02:12
阴历日期:冬月(小)初七,星期一
立冬是什么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因此,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确切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是反映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侯:初候,水始冻;二候,地始冻;三侯,雉入大水为蜃。蜃,蚌属。意思为立冬之后,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算太冷。
立冬节气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刚好是秋冬季的接力阶段,此时的冷空气带给我们的天气感受,在正常年份,已不再是秋风送爽,而是带有冬天意义上的大风降温了。但如果气候偏暖,这种季节的转换,冷空气的强劲程度,也有可能来得不是那么明显,那么剧烈。
立冬是表示冬天开始吗
立冬节气到来,依中国传统来讲,从这一天开始一年已经正式进入冬天了。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是什么 立冬是冬至吗?
很多人把立冬和冬至混在一起了,下面我们就对比下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区别。
根据周朝的记载,民间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动,又因为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一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就因历法的不同,使得民间一直传承著周历历法,认为冬至过后就是另一年的开始(才有吃圆仔后就 多了一岁的说法)这也是冬至为何在民间会那么受重视,但是这样的错误传承,使得民间的观念与目前择日学上,所用的夏历历法有了很大的出入,这样的错误观念 应该矫正,把正确的历法传承才对。
- 立冬习俗 -● ● ●
丨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丨入补
十月立冬,又叫“交冬”,时序进入冬令,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及鸡鸭炖八珍等。
丨羊肉炉
在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丨饺子
我国北方,人们则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冬至气候特征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诗云“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左河水)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过,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三候
图片来源于网络
蚯蚓结:冬至之后天气还是很冷,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角解:糜的角朝后生,冬至之后,麋退而解角。
水泉动:古人认为,到冬至时节天地之间虽然愈加寒冷,但已有“阳气”萌动,即所谓“冬至一阳生”。故而深在地下的水泉也已随着“阳气”而萌动了。
冬至为什么又叫进九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2月21日18时02分将迎来“冬至”节气,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时节,民间俗称“进九”。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为“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与相对应的“夏至”相反,“冬至”这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古称“日短”或“日短至”。“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慢慢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逐步变长,夜晚渐渐缩短。
“冬至”为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阴气衰,阳气起,地下的泉水开始萌动,是冬去春来的标志。但在天文意义上,“冬至”却表示严冬应时而至。这是因为从“冬至”开始,北半球地面散失的热量要比吸收的热量多,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降至最少,天气最冷,所以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冷在三九”之说。
民间认为,“气始于‘冬至’”,所以此时为养生最佳时机。“‘冬至’补一补,一年精气足。”(综合媒体报道)
来源: 中国小康网
来源:济南时报
95年前,
惨绝人寰的“五三惨案”发生,
成为济南人心中永远的痛。
95年后,
每个济南人都不应忘记历史,
祭奠同胞,勿忘国耻!
5月3日10点,
济南城市上空,
将响起声声防空警报!
关于在全市鸣放防空警报的通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和《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工作的通告〉的决定》(市政府第274号令),定于2023年5月3日上午10时许在全市鸣放防空警报,以纪念“五三惨案”95周年。
警报信号规定如下: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
灾情警报:鸣15秒,停10秒,鸣5秒,停10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
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届时请广大市民保持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勿忘国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济南市人民政府
2023年4月28日
据了解,1999年8月19日,济南市发布《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空警报设施管理工作的通告》,并于当年10月18日进行了第一次防空警报试鸣。从2000年起,每年的5月3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
“五三惨案”
1928年5月1日,当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占济南时,日本侵略者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干涉。
当年5月3日,杀害国民政府山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17名外交人员,进而强占全城,杀戮中国士兵和市民近万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
蔡公时纪念馆
蔡公时纪念馆位于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370号,周二至周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馆舍为一德式风格建筑,约建于1920年,为蔡公时遇难之地,是济南城区内一座反映济南百年开埠历史的非常重要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
勿忘历史!
警钟长鸣!
吾辈自强!
来源:济南时报综合新黄河客户端 记者牛伟密、新华社、@人民日报、新黄河客户端
刘群华
上个世纪80年代,我还是个小家伙。记忆中好像炫耀一块手表比如今炫耀一辆小车更诱人。
父亲戴的一块上海牌机械表是村里的第一块手表,按邻居最朴素的话说,呱呱叫。父亲呱呱叫的手表一度是他身份显贵的象征,他穿着一条部队里的蓝咔叽裤,还有一件蓝咔叽上衣,手腕上晃动着一块银色的手表,往卖火车票的窗口一伸,窗口的手再挤再乱再多,卖票阿姨总会优先找到戴手表的那只手。
那年头,村里人若碰到父亲,问的第一句是:“子光,几点了?”父亲此时内心无比膨胀和骄傲,十分享受这种被人捧的飘飘然感觉。他徐徐抬起手腕,放在眼前一亮,道:“12点30分。”接着吞了吞口水,喉结滚动几下,补充道:“差几秒就31分了。”
其实那时的表不太准,很少对得上广播里的北京时间。父亲为了让手表准时,便在早上七点、晚上六点各对一次广播里的北京时间。
对时间是父亲每天的必修课。有一回乡里的广播因断电停放,父亲就走路到别的乡听广播对时间。他抽着旱烟默默蹲在广播电线杆子下呆呆地等,听广播听得两耳发闷,昏昏欲睡,突然广播里清脆地嘀嘀嘀三下,一个女音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您报时,现在北京时间六时整。”父亲赶快摘下手表,转动小螺母把时间对准六时,这才慢慢起身回村。
本世纪初,我长大了,用打工的钱买回全村第一只手机,这时,村里的机械表感觉到了危机。这种莫名的感觉是窒息的、新鲜的、陌生的。父亲的旧观念此时还颇根深蒂固,盯着我的手机左翻右看,甚是好奇,发现这家伙既可以通电话,还替代了手表的功能,且显示的北京时间相当准。当手机陆续打破故乡人对机械表北京时间的依赖,以父亲为代表的那代人没有优越感了,心里就顿时空落落的,有些许的惊慌,不久就在背后议论,说我手机里的北京时间不太准,准也是一天只准两次。
这些幼稚的心态或者是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碰撞的必然的火花。
有一天,村头另一个小伙也带回了一只手机,村里老人依然质疑他手机北京时间的准确性。小伙子觉得老人是羞辱他,便勇敢地与他们比起北京时间来。比赛是在他与一名老人之间进行的,围观的邻居很多,约定以一个收音机上报送的北京时间为准。
那天大雪纷扬,他们围在火炉边静静地等着那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您报时,现在北京时间十二点整。”大伙分一拨盯着小伙的手机,分一拨瞅死老人的机械表,兴致勃勃似乎在见证一次伟大的发现。结果老人的手表慢了一分钟,小伙子手机上显示的时间与收音机上的北京时间分毫不差,准确极了!那位老人算是输了,因此萎靡不振。老人们很在意80年代上海机械表的兴奋和满足,当年梦寐以求的表失去了往日的风采,他们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上海牌机械表逐渐淡出了故乡人的视线,手机开始充盈大街小巷和村庄。那些过去失落的老人开始释怀,跟着年轻人的脚步玩起了手机。
我一个表兄一直务农,近年靠农作物与城里人做起了电商生意,前年买回了村里第一辆小车奥迪。这么一件了不得的大事马上传遍了附近的几个村,几多漂亮妹子一夜之间悄然仰慕起我的表兄。我的一个邻居满脸堆笑地走入我表兄家,不久表兄恭恭敬敬地送她出门,她则说:“放心,包在我身上。”结果,不久我就作为迎亲队伍中的一员,在一个春色迷醉的上午,从山那边迎来了我那漂亮贤惠的表嫂。
那天,作为婚礼主持人的我父亲掐着良辰吉时,不断盯住手机上的北京时间。可有几个老人却看我父亲焦急的样子不顺眼,说:“我们最讨厌子光了,狗爪子拿一只破手机,还在亲戚朋友面前扫来扫去,问现在北京时间多少了,他不是握着一只手机么!”逗大伙笑得前俯后仰。
几年前,村里有个人买了辆较好的小车,车上带有表盘,才买回的那天,此人决定开小车在集市上隆重亮相,风光风光。可当他把小车开到集市上时,熙熙攘攘的邻居们并没有过多地注意到平时根本不起眼的他及他的小车,于是此人满腹委屈,终于想出一条妙计,掸了掸西服上的尘土,扶了扶领带,快步走到卖蔬菜的邻居面前,问:“现在北京时间多少了?”邻居道:“不知道,没看表。”此人傻傻地笑了笑,说:“哦,那我去看下我小车上的北京时间。”邻居这才恍然大悟,道:“买了小车啊,该庆祝庆祝!”
小车在村里越来越多,村子在愉快的时光中更新长大,村里的人有时在满满的幸福面前竟然不知所措。父亲说:“我真没想到会过上如今美满的日子,不愁吃不愁穿,出门是小车,生病有报销,时代这么好,人活这一辈子足了。”
父亲的话,是千千万万农民最质朴最善良的心声,让我想起30多年前他的那一块手表,表上的时间指针载着改革开放40年来的每一小步,所有的进步和变化,都在北京时间里一点一点地描绘着,灿烂地展现出五彩缤纷、磅礴大气。
当停电后又恢复供电时,您如何知道将时钟设置为几点?你有没有想过时间是如何调节的?
在美国,时间标准由美国海军天文台主时钟(USNO) 规定,它是国防部的官方时间来源。这些机制的影响以闹钟、计算机、打录机和会议日程表的形式被我们所有人感受到。我们将学习所有关于原子钟的知识,以及它们如何让世界运转!
如果您阅读过GPS 接收器的工作原理,您就会知道原子钟对系统极其重要。您还经常在新时钟的广告中听到原子钟,这些时钟会自动与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原子钟同步。原子钟对各种科学事业也很重要。
那么让我们从时钟的一般概念开始。时钟的工作是记录时间的流逝。所有时钟都通过计算“谐振器”的“滴答声”来做到这一点。
在摆钟中,谐振器是一个钟摆,时钟中的齿轮通过计算钟摆的共振(来回摆动)来记录时间。钟摆通常以每秒摆动一次的频率共振。数字时钟使用电力线上的振荡(美国每秒 60 周,欧洲每秒 50 周)或石英晶体的振荡作为谐振器,并使用数字计数器计数。时钟的精度取决于指定频率下谐振器的精度。
原子钟是使用原子的共振频率作为其谐振器的时钟。根据大英百科全书,谐振器“由原子或分子的量子跃迁(能量变化)发射或吸收的微波电磁辐射的频率调节”。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原子以极其一致的频率共振。如果你拿任何铯原子并让它共振,它会以与任何其他铯原子完全相同的频率共振。铯 133 的振荡频率为每秒 9,192,631,770 次。这种精度与石英钟的精度完全不同。在石英钟中,石英晶体的制造使其振荡频率接近某个标准频率;但是制造公差会导致每个晶体略有不同,温度等因素会改变频率。铯原子总是以相同的已知频率共振——这就是原子钟如此精确的原因。
如果您认为Apple Watch是最酷的计时产品,请三思。德国Physikalisch-Technische Bundesanstalt (PTB)的科学家刚刚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历史上最准确计时设备的论文。它大大击败了之前的冠军原子钟。事实上,新的单离子时钟非常精确,可能迫使我们重新定义“秒”是什么。
要了解单离子钟,就必须先了解它的前身原子钟。科学家们花了很多时间观察原子。他们已经发现,当原子的电子在原子中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它们会做很多可预测和可检测的事情(还记得你在学校必须画的那些电子云吗?)。在原子钟中,原子被迫相对静止,然后用已知频率(如激光或微波)的能量发射。电子由于这种能量爆炸而移动,而时钟会计算这些移动。时钟通过结合两个已知事物(电子的行为和能量爆炸的特性)来计算一个未知事物(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来知道过去了多少时间。
计时的准确性是通过每个“滴答”的长度与其他“滴答”的长度相匹配的精确程度来衡量的。原子钟的计时形式非常准确,以至于我们目前对“秒”的定义来自目前最好的原子钟——铯原子钟。科学家通过他们的系统不确定性水平来衡量时钟的准确性,这是一种错误率。
德国人的单离子钟在这一点上击败了原子钟的计时系统。其系统不确定性为 3 x 10 -18。这比铯原子钟好 100 倍,这是自从物理学家汉斯·德梅尔特 (Hans Dehmelt) 在 1981 年表示这是可能的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达到的精度。
PTB 单离子钟使用镱离子 Yb+,但英国和中国也有基于其他离子(如 Sr+、Ca+ 和 Al+)的单离子钟研究项目。
在 PTB 从事光学时钟工作的 Christian Tamm 博士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们,“这些离子系统中的每一个在精度潜力和技术复杂性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
Tamm 补充道,“Yb+ 似乎具有挑战 Al+ 的高精度潜力,但也许基于 Yb+ 的时钟更容易实现和优化。”
这一发现比仅仅确保您准时参加下一次游泳比赛具有更大的意义。超精准的计时对GPS乃至互联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TB希望使用它的时钟来检验物理理论。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实验来寻找具有双拉子相互作用的超轻标量暗物质 (DM)。在存在CP违反。超轻膨胀子 DM 充当背景场,可以在标准模型参数(例如精细结构常数和质子-电子质量比)中引起微小但相干的振荡。这些微小的变化可以通过原子钟的精确频率比较来检测。我们的实验将当前对基本常数漂移的搜索扩展到动机良好的高频区域。我们提出的设置可以探测比1个0−15 电子伏特具有发现双拉子耦合的潜力1个0−11倍重力强度,将电流等效原理的界限提高了多达 8 个数量级。我们指出潜力1个04个未来光学和核钟的灵敏度增强,以及引力波探测器中可能的特征。最后,我们讨论了超轻标量 DM 的宇宙学约束和天体物理学提示,并表明它们与我们提议的实验室实验可访问的参数范围互补并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