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寒食节,那么寒食节是怎么来的,寒食节又有哪些习俗呢?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后来因为寒食和清明离的较近,所以人们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过清明节。寒食节通常是冬至后第105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
寒食节来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现代二十四节气的定法沿袭汤氏,因此寒食节就在清明节前一日。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习俗也一直流传下来并为全国所接受。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寒食节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寒食所代表的人们对忠诚、廉洁、政治清明的赞许,是千年如一的。
寒食节习俗
介绍完了寒食节和清明节的来源和区别后,它又有什么样的一些习俗呢?
寒食节习俗一:禁烟冷食,只吃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寒食节的青团尤为出名。
寒食节习俗二:扫墓祭祖,上坟拜祭
百姓上坟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寒食节习俗三:踏青外出,尽情游览
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寒食节习俗四:咏诗歌赋,触景生情
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
节
日
价
值
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END
,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而努力奋斗。
编 辑:马丽丽
马艳梅
邵龙杰
校 对:周继贤
审 核:马振华
[闽南网]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介子推。传说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和介子推等臣子逃到偏远的地方。在重耳饥饿的时候,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来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重耳回国执政后,大加封赏同甘共苦的臣子,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为介子推叫屈,重耳感到心中有愧,便差人去请介子推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谢绝了重耳的封赏,背着自己的母亲躲进了绵山。后来重耳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还是不愿意。重耳便下令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
重耳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后悔不已,在安葬介子推时,发现他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似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重耳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寒食节的由来起源来历故事50字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相关阅读:
2019年寒食节是几月几日哪一天?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头条创作挑战赛#
文/茶人小谈
01
民间有很多的俗语,它是人们在生活中总结出的“土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老家我听到最多的一句就是“立冬寒衣前,必定是灾年”,这句俗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里面提到了两个重要的日子,立冬也就是立冬节气,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它的到来意味着进入,气象学意义上的冬天,寒衣,说的是寒衣节,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便是寒衣节。
这句俗语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如果立冬节气在寒衣之前,那么接下来的年景会变得很差,会导致粮食的减产,或者是直接颗粒无收,面对这样的情况,自然就是一个灾年了。
2022年的立冬时间是在2022年的11月7日,也就是农历的十月十四,寒衣节是在十月初一,可见他们两者相差是比较远的,属于典型的立冬寒衣后,按照道理来讲,那是不是预示着2023年就会迎来一个丰收年呢?
我想并非如此,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2023年出现灾年的情况概率会大大增加。
02
这句俗语在我看来,并没有科学依据,只不过是民间人们预测的一个“土方法”。
既然这句俗语,是针对这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农历的十月初一这个是固定的,唯一的变数就是每年立冬节气,农历的具体时间。那历年来,立冬和寒衣节谁在前谁在后呢?我们可以翻开日历进行查找,这个是不难得出的。
我们就以最近7年时间为依据,看看寒衣节和立冬节气的时间前后。
2017年的立冬节气,是农历的九月十九,属于立冬寒衣前;2018年的立冬节气,是农历的九月三十,同样是属于立冬寒衣前;2019年立冬节气,是农历的十月十二,属于立冬寒衣后;2020年立冬节气,是九月廿二,也是立冬寒衣前,2021年的立冬时间,是农历的十月初三,属于立冬寒衣后;2022年的立冬时间是十月的十四,属于立冬寒衣后;2023年立冬时间,是农历的九月廿五,属于立冬寒衣前。
从这个已知的时间来看,最近7年时间,立冬寒衣前总共是4年,分别是2017年、2018年、2020年、2023年;立冬寒衣后,分别是2019年、2021年、2022年,按照这个理论,岂不是7年时间,4年都是有灾之年?
03
既然这句话,没有科学道理,但是为啥却一直存在,并且被人口口相传呢?
唯一的解释,就是人们对这句话理解出现了问题,它有另外一个意思的存在。在我看来,这句话更多的是在强调天气的反常,一旦天气出现反常,农作物必然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的收成,于是人们便把它誉为是灾年。
比如说,立冬寒衣前,说明天气相对来说,是比较暖和的,因为到了寒衣节是寒冷冬天的开始,立冬节气仍然处在深秋之中,那么这个寒冷的时间显然要推迟,冬天暖和,春天就容易出现倒春寒,从而出现霜冻的情况,庄稼的收成自然也就不是特别好。
反之,寒衣立冬前,到了立冬,已经很冷了,那就符合天气的自然变化,庄稼之类的也可以正常地生长。
从这个方面来解释似乎存在一定的道理。
04
事实上这些俗语,慢慢地已经不准确了,一来是环境的变化,导致气候复杂多变,二来,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种庄稼的时候,已经不单单只靠天吃饭了,丰收不丰收,在于种植的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这个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2023年是否是丰收年,更多是在于人的作用,而不是在于天气的作用。
—The end—
原创/茶人小谈
从传统文化中,学习新的知识,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