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兔

韩世忠怎么死的(岳飞老婆为啥下嫁韩世忠手下)

时间:2024-01-17 13:20:03 作者:无药可救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南宋中兴四将中,岳飞惨死,韩世忠、张俊、刘光世的结局如何?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风采。文艺是如此,人亦是如此。这些人,或如李白、苏轼一样,以诗文展现时代风骨;或如毕昇、蔡伦一样,用技艺展现时代潮流;或如孔子、墨子一样,用德行展现一族精神。

而有些人,他们凭借为国所立的赫赫战功,成为后世敬仰的一代名将,这些人中包括南宋中兴四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和岳飞。

作为南宋的四位定海神针一般的大将,这四人之所以会被称为\"中兴四将\",是因为他们所处的时期,被后世认为是宋的一次\"中兴\"。

从宋太宗起,宋就和辽直接发生了多次战争。后来金朝崛起,宋谋求生存的空间愈发狭小。而这样的局势,发展到宋徽宗时期,已到了北宋不可收拾的地步。

靖康二年(1127)正月,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拘于金军军营,二月二宗被废为庶人,北宋由此灭亡。

幸而赵宋血脉,在宋高宗赵构身上得到延续。

而这位开启了赵宋\"偏安一隅\"历史的皇帝,其实在为帝时,创造了赵宋的一次\"中兴\"。而这四位将领,从烽烟里逐渐成长,最终成为南宋的重臣。

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这四位大将中我们不太熟悉的张俊和刘光世两位。

张俊,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张俊出身极其普通,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十六岁的张俊便参军,成了一名弓箭手。宋徽宗末年时,张俊先后参与了镇压京东、河北起义军的战斗,然而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直到政和六年(1116),在参与了征讨西夏的仁多泉的战争之后,张俊才被提拔为授承信郎,成为最低等的武官。

然而这次提拔,并未成为张俊飞黄腾达的序幕。直到十年以后,即靖康元年(1126),张俊才开始崭露头角。这年 ,金兵围攻榆次,宋军将领不幸战死,宋军危在旦夕。而此时,张俊带领手下的数百人,迎难而上,斩杀了敌军五百余人。这一次猛攻,让张俊一炮打响,成为宋军将领眼中的可用之才。

同年,张俊便再次在东明县城立功,随后因功升任武功大夫。年底,张俊随信德(今河北省邢台市)知府梁杨祖投到赵构麾下,被任命为元帅府后军(一作中军)统制,开始了他在赵构手下拼杀的岁月。在北宋灭亡之前,张俊就官至拱卫大夫。北宋灭亡后,他也成为了首先拥立赵构为新帝的重臣之一。此后,张俊为赵构驰骋于江淮,平定叛乱,阻挡金军,为南宋争取到了宝贵的立足之机。

刘光世,字平叔,镇海节度使刘延庆之子,保安军(今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人。刘光世受父荫庇,初任三班奉职,后历任领防御使、郎延路兵马都监、耀州观察使、鄜延路兵马钤辖、奉承宣使,一路走进高级武官的行列。

然而在辽攻南京时,本该率军到达的刘光世却迟迟不到,致使宋军大败,刘光世本人也因此被贬官。之后他又因镇压河北一带的起义军有功,恢复了领承宣使的官职,并升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

然而刘光世在南宋的种种表现,简直像极了南宋末年的\"常败将军\"范文虎。刘光世虽然在面对起义军时还算有所作为,然而他对上金军,就像老鼠见了猫,能躲就躲,跑得甚至比平民还快。可是他极其善于经营人际关系,顶着一头的罪过,还一路升职,官至宣抚使,先后驻守池州和南京。也正是如此,刘光世到底能不能被列为\"中兴四将\"之一,至今仍存有争议。

在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到六月间,赵构为了攻固皇权,先后剥夺了中兴四将的兵权。这四位大将,张俊为了保自己的荣华富贵,主动亲近秦桧,开始支持主和;刘光世顶着虚职病卒;韩世忠毅然辞官病卒;岳飞被迫害致死。

为南宋建立,赵宋续存立下赫赫战功的中兴四将,遇上卸磨杀驴的宋高宗,实在可悲。

然而最初,这些满腔热血的男儿,想的不过是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可是封狼居胥只一人,勒石燕然也他功,四位中兴大将,虽欲为国灭烽烟,然天不遂人愿。

韩世忠为什么不救岳飞 韩世忠最后是怎么死的?

1140年,金兀术又一次挥师南下,攻占河南,之前曾经有过的和谈基础,至此功亏于篑,广大中原地区再次陷入一片战火之中,并直接波及江南。

不过,这个时候,较南宋初,宋朝的实力大了一些,尤其是一些大将在战火中成长,一些军队在战火中壮大,一些士兵在战火中得到锻炼。所以,兀术虽然在再次横扫宋境,但既打得不是那么力不从心,战绩也没有以前那么骄人,甚至吃了不少败仗,故他对宋朝和谈的态度,也有所软化。可以说,他长驱直入南方,一方面为掳掠财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

南宋军队与金打打停停,有逃跑,有抵抗。但整个过程中,始终有个事并没停止,那就是与金的和谈,宋高宗一路南逃,一直没放弃向金人求和。金人也掌握了宋高宗的软肋,所以始终没放弃侵略,之前的和谈是争取财物,但这次,因为岳飞对金军的威胁,所以还增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要求南宋朝廷杀掉岳飞。于是,绍兴十一年除夕夜,岳飞被杀害于大理寺狱中。同时,宋朝以称臣、纳贡、割地等为条件,与金达成和议,战争停止。

南宋中兴四将中,韩世忠是最接近于岳飞的理念的,也是最同情与支持岳飞的,在蔡京、张俊等文臣武将纷纷给岳飞落井下石的时候,韩世忠是替岳飞说了话的。在收兵权的过程中,秦桧开始以岳倒韩,即收买岳飞对付韩世忠,但岳飞非但没有卖友求荣,反而向韩世忠通风报信,说秦桧要收拾他,让他早作打算,救了韩世忠一命。秦桧见此法不行,后来又命韩世忠揭发岳飞,韩世忠也于心不忍,也没有听从秦桧的要求,出来揭发。

而且,秦桧将岳飞下狱的过程中,韩世忠还认为证据不足,向秦桧说不能轻率地抓捕大将,秦桧说有些证据虽不明,但“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听后气愤地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韩世忠在秦桧兴狱一事中的态度,一看即明,他为岳飞是说了话的,也就是说,韩世忠是救过岳飞的,只是能力不足,自身难保,救不下罢了。

与金求和后,将军没有了战场,加上在岳飞冤狱中的经历,韩世忠颇有点心灰意冷。在后来的岁月里,本来就好酒的他,喝酒更凶,又喜欢上了佛、老之学,悠然于世外。1151年,韩世忠因病去世,时年63岁。

岳飞凯旋而归,妻子却改嫁给韩世忠的手下,岳飞是如何处理的?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一生从出生,就注定要和战场结缘,母亲的殷切希望,也是让他视报效祖国为己任,从小就开始严格要求自己。

他用尽一生在战场上厮杀,最后的结果令人唏嘘的同时,也让人从他的事迹中,依稀看到了当时宋朝的无能。

事实上,岳飞不仅是最后的结局让人为之心痛,他妻子刘氏的抛夫弃子,也让人为他深感不值。

最初,刘氏在岳飞离开家去战场的时候,就笃定岳飞不会活着回来,选择离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再度嫁人。

岳飞凯旋之后苦寻不得,最后发现自己的妻子,已经嫁给了同僚韩世忠的手下。

对于这个妻子,岳飞已然没有想要再挽回的心思,顶着外界的流言蜚语,他选择果断斩断自己和刘氏最后的情谊,没有无谓的指责就纠缠,足以见得岳飞的人品贵重。

生死未卜的岳飞,出征将成为夫妻感情的最大考验

岳飞在16岁的时候,接受了父母的包办婚姻,两人一样的出身和经历,倒也没有嫌弃之意,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

但是因为家境十分困苦,岳飞结婚不久,就不得不到处奔波,卖力气赚钱。

但很显然,在当时那个社会,只是凭借卖力气,并不能改善家庭所处的环境,兵荒马乱的环境只会让生活更加难过,甚至一不小心就会失去生命。

岳飞空有一腔想要报国的志愿,一直没有得到机会。

终于在20岁那年,他得到了机会成为一个士兵,他为了自己的理想,不得以离开自己的家乡,到了战场上的他十分努力。

母亲对于岳飞的志向一直心中了然,为了鼓励他,含泪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母亲的支持,让他坚定自己的目标,沉静地等待着机会。

因为骁勇善战,他很快就打出了名声,得到了将军的赏识,骑在战马上的他,威风凛凛让敌人闻风丧胆。

他很快就在官场上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成为了宋朝的抗金名将。历史上能够提起来名字的抗金的将领,必定有岳飞的一席之地。

功成名就的岳飞,一直没有忘记生养自己的那片土地,对于母亲,他更是充满愧疚,母亲把自己养大成人,在父母渐渐衰老的时候,他却不能陪伴在父母身旁。

兵荒马乱的生活,也给母亲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征战多年之后,岳飞再度回归已经物是人非。

通过了解,他得知在自己离开之后,他的家乡就沦落在金军的铁骑之下,家人流离失所早已不知所踪。岳飞的生死未卜,成为了对夫妻两个的最大考验。

岳飞的母亲一直坚信着自己的儿子一定会活着回来,但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妻子,并没有那么大的信心,最终选择放弃了孩子和年迈的老母亲,自行改嫁。

凯旋归来的岳飞,寒心与深思熟虑下的好聚好散

岳飞一有机会就到处寻找自己的家人,恰逢战乱,岳飞愈加担心孤儿寡母和年迈的老人,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岳云和岳雷从小就特别懂事。

岳飞的母亲对于岳飞的影响很大,岳飞一直想要好好赡养自己的母亲,但无奈生活所迫,在离开的时候,他曾经嘱咐妻子要照顾好老人家。

当岳飞找到两个孩子和老母亲的时候,十分愧疚。但刘氏却不知所踪,岳飞心中很担忧,到处找刘氏的踪影,他到处托人打听刘氏的下落。

在现实的印证下,他已经对这个妻子感到失望,一个不顾家的妻子要来也没有什么用处。

当初对待这个妻子,岳飞也是敬重的,虽然他和刘氏之间的感情不深厚,但对于刘氏他还是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的。

但最后,只有岳雷是岳飞承认的亲生子,而岳云只是记在岳飞名下的一个养子,这样的结果和刘氏的失踪,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同僚韩世忠的帮助下,他成功地找到了刘氏,但此时的刘氏,已经嫁给了韩世忠手下的低级将领。

岳飞最后没有去认领刘氏,而是让刘氏好好的生活,身边的流言蜚语越来越多,岳飞最终送去钱财和刘氏断掉了所有联系。

宋高宗曾经询问岳飞,为何找到了妻子却没有认领自己回来,岳飞表示当自己在外征战四方的时候,妻子却选择了改嫁。

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母亲颠沛流离,无人照顾,刘氏不负责任的做法,让岳飞不愿意原谅她。岳云的身份存在争议,也是因为刘氏在岳飞离家之后,改嫁两次的原因。

身为孝子与慈父,继任妻子与岳飞琴瑟和鸣

对于岳飞而言,他最后能够在战场上杀出一条血路,和母亲从小对他的谆谆教诲,有着很大的关系。

他对自己的母亲也是十分敬爱的,当他母亲即将离世的时候,他早早地请假,陪伴在母亲身旁,服丧期间也不愿意出山再度征战,还是皇上用整个岳家军的前途逼迫,岳飞才再度拿起武器。

对于他而言,母亲的存在就是他的指路明灯,在关键时刻,刘氏抛下年迈的母亲,自谋出路的做法让岳飞仇恨至极,哪怕知道自己不认回刘氏,可能会给自己的仕途带来影响,他也在所不惜。

他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给母亲和年幼的孩子一个交代。

之后随着岳飞事业的发展,他又娶了妻子李氏。

李氏十分的温柔贤惠,两人结婚后拥有了三个儿子,在岳飞被冤死的时候,她仍然坚持地守候在她的孩子身边,保住了岳飞最后的血脉。

结语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对于岳飞而言,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踏破金国的土地,保护自己的家园,可惜最后却冤死。

对于这个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男人来说,他所想要的,就是也给能够替自己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懂事妻子罢了。

刘氏的改嫁他可以接受,而关键时刻的抛弃,是他一辈子不能原谅刘氏的理由。

这个在战场上为自己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是个孝子也是一个慈父,他不应该被辜负,应该被好好珍惜,好在最后他得到了上天等我垂怜,找到了可以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妻子。

和岳飞齐名的韩世忠,为什么没有被秦桧杀害?

在南宋初期,秦桧力主宋金议和,和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存在非常大的冲突。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赵构、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在此之后,秦桧不断陷害岳飞这位抗金名将。最终,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秦桧害死了岳飞,却放过了同样是主战派的韩世忠呢?

首先,对于南宋初期的朝廷,以岳飞、韩世忠等战将为代表的主战派,拒绝妥协投降,反对与金议和;而以秦桧等文臣为首的势力,企图偏安一隅,主张宋金议和。由此,对于韩世忠和秦桧之间,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此基础上,秦桧第一个想要加害的目标,其实不是岳飞,而是韩世忠。并且,秦桧还授意岳飞、韩世忠的部下去诬陷韩世忠。当然,对于正直的岳飞,显然不会和秦桧沆瀣一气,而是选择将这一信息提前告诉了韩世忠。

由此,韩世忠自然对秦桧有了一定的防备。而就岳飞来说,也遭到了秦桧的忌恨。公元1141年十月,秦桧让谏官万俟卨弹劾岳飞,张俊又诬告岳飞部将张宪谋反,岳飞父子被押送大理寺。公元1141年十二月,因岳飞在议和、立嗣等问题上和自己冲突,秦桧便诬告岳飞谩侮先皇、意图谋反。最终,在宋高宗赵构这位皇帝的同意下,岳飞于公元1142年1月被赐死狱中。而和岳飞相对应的是,韩世忠则没有被牵涉到立嗣等皇帝非常在意的问题中。

对此,在笔者看来,相对于岳飞,韩世忠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把柄在秦桧手中。这让秦桧即使想要加害韩世忠这位主战派的将领,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借口。不过,对于韩世忠来说,之所以可以从赵构和秦桧的手中保住性命,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前者。在南宋初期,韩世忠对于宋高宗赵构这位皇帝可以说是有“救命之恩”。根据史料记载,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将官苗傅、刘正彦对朝廷不满发动兵变,杀死了王渊和宦官康履,逼宋高宗赵构让位。

最后,在宋高宗赵构陷入到危险之中,韩世忠这位抗金名将率领平定了这场叛乱,从而救出了宋高宗赵构。在此基础上,韩世忠因功劳最大,从此成了赵构的亲信,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等到岳飞等人抗金将领都被收回兵权的时候,韩世忠虽然也被收回兵权,但是,因为对赵构有救驾之恩,所以他被升为枢密使。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正是因为对赵构有救驾之恩,所以秦桧只能放过了主战派的韩世忠。在岳飞被杀后,韩世忠也心灰意冷,借酒消愁,于公元1151年病逝于于临安,享年六十三岁。韩世忠去世后,南宋朝廷追赠他为太师、通义郡王。

文/情怀历史

韩世忠为什么不救岳飞,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这两个历史阶段。其中,宋高宗赵构重建宋朝,在南宋初年宋军抵御金军进攻这段历史称为“中兴”。其中有四位军事统帅抗金功绩最为突出,分别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并称“中兴四将”。对于南宋中兴四将来说,岳飞的结局是非常悲惨的。公元1141年,因为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陷害,岳飞入狱。那么,问题来了,岳飞被秦桧陷害时,韩世忠为什么不救岳飞呢?韩世忠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首先,公元1141年,宋高宗赵构升张俊与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张俊知道宋高宗、秦桧想收兵权,于是主动上交宣抚司兵权。在此基础上,宋高宗和秦桧趁势收韩世忠、岳飞兵权。在此背景下,张俊选择了依附秦桧,追随秦桧制造伪证,促成岳飞冤狱。对于南宋中兴四将来说,张俊已经站到秦桧这一边,而刘光世则选择了明哲保身。在此基础上,韩世忠虽然孤掌难鸣,但是岳飞被害时,韩世忠曾质问秦桧:“岳飞犯了何罪?”而秦桧则用“莫须有”来回应。

对于韩世忠来说,之所以不救岳飞,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兵权已经被朝廷收回了,而且自己在当时也差一点自身难保。在南宋初期,韩世忠和岳飞一样,都是力主抗金的将领。绍兴十年(1140年),在金兵大肆南侵的形势下,韩世忠竟率为数不多的军队包围了被金兵占领的淮阳,然后击败金兵主力于泇口镇。战后,他因功被拜为太保兼河南、河北诸路讨使,封英国公。不过,正当韩世忠希望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时候,秦桧等投降派获得了宋高宗赵构的支持,并且选择韩世忠作为第一个收拾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收拾韩世忠,秦桧还让岳飞告发韩世忠,但是,忠义的岳飞自然不愿意陷害韩世忠,而且知秦桧拷问韩世忠下属,意图搜罗罪状后,岳飞还立即派人给韩世忠通风报信。正是因为岳飞的通风报信,帮助韩世忠赢得了时间。对此,韩世忠选择立即觐见宋高宗,不给秦桧等人搜罗罪状的时间,并且向赵构这位皇帝表明忠心。由此,宋高宗出面保全了韩世忠这位将领。当然,虽然韩世忠脱离了险境,但是,为了打击主战派的力量,仗义之举的岳飞成为秦桧等人的眼中刺、肉中钉。于是,秦桧、张俊等人转而将收拾的目标放在岳飞身上了。

最后,由此,岳飞父子被捕下狱后,已经被剥夺兵权的韩世忠自然没有能力去营救。不过,在朝廷上下选择沉默的时候,韩世忠却勇敢地当面责问秦桧岳飞何罪之有,而得到宋高宗赵构支持的秦桧,只凭借“莫须有”就可以杀害岳飞父子了。在岳飞被杀后,韩世忠心灰意冷。如同战国时期的信陵君、汉初的萧何,韩世忠的晚年过着借酒消愁的生活,也即用“自汚”的方式来避免秦桧等人的加害。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虽然得到了善终,但是,这样的结局无疑是韩世忠自己都感到无奈和叹息的。

文/情怀历史

韩世忠和岳飞都是抗金名将,为何岳飞惨死而韩世忠却得以善终?

有读者问?同为抗金名将,并列中兴四大名将,为何韩世忠得以善终,而岳飞却莫须有惨死。

秦桧难道不想弄死同样是个剌头的韩世忠吗?

这其中原因很多,夜狼为大家列举分析一二:

其一:

资历不一:在中兴四大名将中,岳飞资历最浅,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是在完颜宗弼南征后才慢慢打响名头,他还是一个普通将领的时候,韩世忠已经率南宋水师精锐在黄天荡阻击完颜宗弼,完成对南宋政府最重要的一战。

之前,韩世忠又在明受刘苗之变中救赵构于水火。资质不一样,有时候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但结果却未必相同,都是主战派,都是刺头,但赵构秦桧一干人要找人开刀杀鸡敬猴的时候,自然选择的是岳飞,而不是韩世忠。

其二:

背景不一:韩世忠是西北军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岳飞草根出身。

韩世忠出身西北军,熟悉北宋末年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西北军是北宋帝国中后期最精锐的部队,最后南渡后的赵家王朝能保住半壁河山,西北军也是居功至伟。韩世忠早年在西北军随童贯征方腊,是力擒方腊第一功臣。

秦桧想要动韩世忠,他肯定会考虑老韩在西北军中错综复杂的人脉势力。也怕步子迈大了扯着蛋。

而岳飞却是乱世英雄草根出身,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带给他的是国难家仇,同时也给了他的人生一个奇迹,如在平常盛世,他可能会在河北老家种一辈子的地,乱世造英雄,短短十多年,从一个普通的士卒跻身为中兴四大名将。可谓是火箭的速度,但是这种爆发式的成为影响南宋帝国政局的人物,岳飞在南宋政坛的人脉和根基是不稳的,这也是为什么岳飞含冤风波亭,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为之鸣冤叫屈,还真只有老韩物伤其类出来吼了两声。

其三:

价值观不一

有人说都是主战派,都是性情中人,都是豪杰型人物,有啥价值观不一。

韩岳二人,价值观确实不一,韩世忠,在西北军厮混数十年,早就了解赵宋朝堂的黑暗与腐朽。性格其实外方内圆,对自己的政治见解主张张驰有度,并不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而岳飞,务农出身,愚忠思想中毒较深,在政治上又是菜鸟一枚,官场上猛打误撞不碰南墙不回头。

韩岳在几件事情的处理上,可以看出二人的价值观极为不同。

一是在对待婚姻上。韩世忠娶的几个老婆,不是丧夫寡妇,就是青楼,可见老韩作为一个老兵痞,对封建礼教那堆说教,根本不在乎。人活得一通透。

而岳飞,却是个极为重视伦理说教的人,他的原配刘氏,在南渡时失散,后来韩世忠给他找到,但原配刘氏在南渡后为了生存再嫁。岳飞知情后,不愿再接纳刘氏,甚至不愿再见,只是给了刘氏些银财,后来为了这事,岳飞怕别人说他抛弃糟康之妻,特意给朝廷上了封书信,说明自己抛妻是因为刘氏失节,而不是自己当陈世美。

其中彼时宋廷初立,糟心事如此多,谁会在意你一个大将的家事。

但岳飞在意。有些枷锁是自己给自己戴上的。

后来大将吴阶有意交结岳飞,曾给岳飞给了一个小妾,结果岳飞不受。给了吴阶一鼻子灰。

韩世忠就不一样,他的夫人中的一个,就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送的。谁呢?那位在刘苗之变中被 杀的王渊。

这王渊原来在东京有个周姓相好,后来南渡失散,周氏为秀州太守赵叔近所有,失去心爱的女人王渊是狠在心头,唆使帐下心腹张俊寻了赵叔近造反的由头,杀了赵叔近,又把周氏夺了回来。但抢回来没几天,又不愿要了,于是赏给张俊,张俊说您是我亲爹,你用过的女人我怎么能用呢?没敢要,王渊于是又把周美人赏给韩世忠。老韩没客气,笑而纳之。并且待周氏极善。

其四:处世方式态度不一: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韩岳二人在对待朝中非议一事的处理,也可以看出二人为何结局不同。

黄天荡一战,金人南侵来第一次被打得如此狼狈。韩世忠成为了南宋帝国的功臣,但是非议也很大,因为最后的战局毕竟是败了。朝中自然也有小人在朝前庭后非议,说老韩你得瑟啥,还不是损兵折将。但韩世忠的一个举动却让满朝文武结束争议,他让自己的老婆梁红玉主动上书,弹骇自己的老公,说老韩此战最后用兵不当,被宗弼跑了不说,还损兵折将。强烈要求赵构给老公降职处分。

梁红玉此折一上如此自黑,所有关于老韩负面的争议全没了。毕竟黄天荡一战宋人心中的分量,从皇帝到臣工,谁不清楚。原来金兵是神,这一仗老韩把金兵从宋人心里从神打成人。居功不自傲敢于自黑,皇帝老儿哪能不喜欢这样的大将。

而岳飞,却没处理这种危机的公关手段,他最有争议的一次,刘世光部被朝廷分解后,赵构一度亲口许诺将刘部交给岳飞掌管,岳飞也很高兴,向赵构夸下海口,如果拥有刘部,三年内必复东京。

但此举却遭到了张浚为首的文臣反对,理由:一个大将不能带这么多兵,危险,有违祖制。

赵构在群臣的反对不得不收回成命,但天子一言,说出的话不好收,于是他让张浚去和岳飞解释。下个台阶。

但得知天子新的决定,岳飞和张浚大吵一架,并说张浚是个小人(老张可是当时文臣中的主战中坚),再也不和老张同事。他做了一个冲动的决定,没经赵构批准,就上庐山为母亲守孝。当时在南宋朝庭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此事也是为岳飞含冤埋下了导火索。

赵宋从太祖开始的杯酒释兵权不让武将独大的国策,执宰张浚此举并无私意。岳飞的反应有些过度。把原本可以是政坛上的助力和盟友推向了对立面。秦桧一干人只会偷着乐。

所以当二人被解兵权后,韩岳二人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老韩闭门谢客,天天喝闷酒。躲过了秦桧等人的明枪暗箭。

岳飞却四处发泄自己的不满。终招横祸。

《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遇见汉潜唐昌⑧|韩世忠墓前,十年血难凉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王磊

【一】

韩彦直突然觉得父亲老了,老得快要跨不上驴,饮不动酒。

十年了。

西湖的风还是那么柔媚。

当年骑马执辔握刀的手,如今拄着的是木藜藤杖。

当年铁甲金戈浴血沙场的名将,如今喜的是释道。入寺,进观,参禅,阅经。

“清凉居士”,这是武人韩世忠给自己取的号,颇似文人,内有禅意。

抬眼深深地朝西北看去,西北望,射天狼啊,在那望不穿看不到的故乡陕西老家,有座清凉山,有生之年再也回不去了——那里已不属大宋国土,归了金国!

再次把木杖往地上重重戳去。纵有一身经略抱负,空有一腔忠勇胆气,却收复不得故土。

或许是清凉峰这个名字,拨动了心里的思乡之弦,大宋临安行在的西北角——昌化县——也有一块与家乡同名的清凉之地。

清凉山,清凉峰,清凉居士……满朝议和声,谁解清凉意。

解兵罢政十年,旁人视我高卧,放意林泉壶觞,岂知这心中热血难凉,何曾一日不沸腾?

【二】

临安府昌化县清凉峰下的义干村,多了一座墓,韩世忠的墓。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卒,年六十三岁。

关于韩世忠的墓,国内现存四处:苏州市西郊灵岩山麓、湖州菁山、河南开封朱仙镇,还有一处就在现在的临安清凉峰镇杨溪村。

杨溪村,就是以前的义干村。村里老人说,义干原名“义涧”,之前叫“义江”,若再往前追溯,则为“义将”。

忠义之将,韩世忠也。

弯弯曲曲的村中小道尽头,豁然开朗,树木葱茏,绿荫如盖,一座小山丘前的开阔之地上,韩世忠墓庄严肃穆。拾级近看,墓碑上赫然“宋韩蕲王之墓”几个大字,顶额镌刻“恩荣”,中层额为“日月争光”。两侧各有碑文。墓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两侧碑当立于清嘉庆十四年,碑文字迹挺秀,尚清晰可辨,读后可知墓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邑令甘文蔚重新修葺,之后历任邑令护持。

△位于杭州临安区清凉峰镇杨溪村的韩世忠墓。王磊/摄

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让村民们真诚地相信,韩蕲王就葬在此处。

传说中,被解除兵权的韩世忠,某日因仰慕吴越国王钱镠,遂远游钱王故里,一路西行,最后来到昌化清凉峰下。

从临安到昌化的山道,他不算陌生。20多年前,方腊自立,从者近百万,攻陷数十州县,威震东南。那时的韩世忠还只是征讨方腊大军中的一员偏将,走的就是这条道。《宋史》上有载,凭着艺高人胆大,他穷追至睦州清溪峒,潜行溪谷,渡险数里,捣其穴,擒获方腊。

韩世忠的嘴角微微一动,刚毅的脸上浮现笑意——那个意气风发的年岁啊。夫人梁红玉恰是在征方腊后因缘遇见,夫妇二人并肩作战,才有了后来黄天荡之战中梁红玉擂鼓助夫抗金。遥想当年,何等英雄气概?

如今,斯人已逝,空余报国之志、杀敌之心,收复河山遥遥无望。

【三】

逝去的,还有袍泽战友,和这个偏安朝廷的男儿血性。

从十年前的绍兴十一年腊月廿九开始,好像什么都变了。

那一天,岳飞被害。满朝噤若寒蝉。

岳飞父子下狱之时,韩世忠当面诘问秦桧。秦桧答以“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怒对:“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江南千古奇冤。

无人能知韩世忠内心难言的悲愤。人们看到的是韩世忠从此闭门谢客,绝口不言兵,或杖履幅巾,纵游西湖以自乐。

岳飞遇害两个月后,灵隐飞来峰的山坡上,悄悄建起了一座小亭子。建造者,正是韩世忠。

他让儿子韩彦直写了一则“题名碑文”:“绍兴十二年,清凉居士韩世忠,因过灵隐,登揽形胜,得旧基建新亭,榜名翠微,以为游息之所,待好事者。三月五日,男彦直书。”

语句淡淡,却似语意深深。

“好事者”应当知晓,安徽池州也有一座翠微亭,岳飞曾登山作《池州翠微亭》诗: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如今,好山好水眼前依旧,写诗的人再无归日。

两座翠微亭,一东一西,静默无声。

△六舟拓《韩世忠翠微亭题名》(局部)浙江省博物馆藏/钱江晚报资料图片

【四】

对友义,对国忠。

韩世忠的谥号,是武将最高规格的“忠武”。这个谥号在他死后25年才姗姗来迟。此时,秦桧早死,高宗禅位做了十多年太上皇。

韩世忠对宋高宗无疑是忠的。他曾两次救驾平叛,高宗手书“忠勇”二字赐之。

但面对半壁江山、遍地烽烟,让韩世忠心头酸热的,是对国的忠诚。

秦桧主张议和,他慷慨涕泣,上了十多封奏章劝阻,“愿效死节,激昂士卒,率先迎敌,期于必战,以决成败”。甚至,在听说有金国使者前来时,悄悄设伏兵准备之。

如此行径,公然抵制,秦桧焉能不恨?有人劝说韩世忠莫要惹祸上身,他答得铁骨铮铮:“今畏祸苟同,他日瞑目,岂可受铁杖于太祖(指赵匡胤)殿下?”

古人讲究避讳,他却反复告诫家人:我名叫世忠,你们千万不要避讳忠字!“讳而不言,是忘忠也。”是言,今日闻之,犹掷地有声。

忠勇以魂,坚毅以魄,故而韩世忠驻守前线楚州十余年,虽兵仅三万,金人不敢来犯。

在赵雄撰写的“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碑文”中,盛赞韩世忠“大战数十,小战数百,丰功盛烈,光照古今”,“秦汉而下,可以言智谋忠义如古名将者,若诸葛亮、郭子仪,其庶几乎?”

请允许我在此一再引用原文,用古文读来,方显铿锵之壮色,译为今文,反而无味。

这样的韩世忠,必然会被权臣甚至皇帝所忌嫉。

于是,一腔忠勇,在岳飞被害后,化作郁郁之气,终不得解,所能做的唯有跨一驴,从二三童奴,负几杖,操酒壶!

△位于杭州临安区清凉峰镇杨溪村的韩世忠墓墓碑,上有“宋韩蕲王之墓”几个大字。王磊/摄

【五】

护佑他人者,自有人护佑。

临安清凉峰镇杨溪村的韩世忠墓,得到了历代县令和当地百姓的保护。

村里其实无人姓韩。

村民们感念韩大人的好,村里流传下来说,是韩大人办起了学堂,还请来了教书先生。

村里人说,自古忠孝一体,韩大人占了忠,我们未必能得如此高的境界,那就守住孝吧。当地后来果然出了一个被皇帝表彰的孝子,如今孝子祠就立在村中心。

△位于杭州临安区清凉峰镇杨溪村的孝子祠。王磊/摄

风雨沧桑数百年,虽朝代更迭,但韩世忠墓一直在那儿,受香火,受祭拜,受崇敬。

每年正月初一,是本村村民祭拜的日子,到了初四,则是韩姓人来祭拜,周边村子、淳安、安吉甚至安徽的韩姓人都会自发而来。我去的那日,墓前也簇着几束新鲜菊花,在暗色的墓前尤其明亮。

过去村规有约,韩蕲王墓后的韩坟山上,一草一木都不得砍伐,“风吹雪压,随山霉烂”。

“”时,为免破坏,有村民悄悄地将墓前的石碑用泥土掩埋,再在外面堆上柴火。

前些年重修时,村民曾发现一条墓道,通向韩坟山深处,因不知深浅,走了一段后不敢再往前;还传说就在墓碑下面挖出一把大刀,重140斤……

天净无云,微风朗朗。站在墓前树下,听着这一桩桩一件件琐细,来时关于墓地真伪的疑虑,在此刻突然变得不那么重要。

英魂归葬何处,在时间的长河中或许会逐渐模糊,但人间英雄气不灭。建墓,立庙,竖碑,后人的纪念里俱是历史的回响。

我想,无论是哪一处韩世忠墓,当我们看到它,触摸它,哪怕只是静静伫立,仍能感受到800多年前的风,带着斑驳的历史,壮志未酬的不甘,和爱国的呼喊。

(感谢临安区委宣传部提供部分图片,感谢临安区委党史研究室审核)

【之前,我们写了什么】

遇见汉潜唐昌|开篇语

遇见汉潜唐昌①|遇见·汉潜唐昌

遇见汉潜唐昌②|其耘陌上,四季耕织

遇见汉潜唐昌③|邵氏金书铁券:嘉靖祖母的一生

遇见汉潜唐昌④|元好问和滕茂实的一段往事

遇见汉潜唐昌⑤|骆宾王: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遇见汉潜唐昌⑥|於潜问“轼”

遇见汉潜唐昌⑦|一面唐昌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