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能感受到变凉与寒意,夏季的酷暑已然全消,沿海地区台风季节也跟着结束。
“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此时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但事实上,“霜降”与“降霜”并没有多大的关系,“霜”反映的仅仅是天气渐渐变冷的特征,并非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
霜降节正值晚稻收获,千百年来,民间有许多特色的庆祝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广西壮族的“霜降节”。据说在这一天,劳作了一年的壮族乡民们,会用新糯米做成“糍那”“迎霜粽”,招待亲朋好友。人们也趁农闲的机会交朋结友、走亲串戚、对歌看戏。2014年,“壮族霜降节”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当然,民以食为天,时令节气自然也和吃有关。民间有句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柿子,因为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老人们还常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走红的百年古柿林
每年霜降时节来临,杭州的横一村就有“好事”发生。村书记傅临产忙得团团转,采访、考察、参观,光顾村里的外来客在这个时节突然多了起来。
在社交媒体上,这座仅有600多户人口的小村庄,一夜之间也成为了“顶流”,人们蜂拥而至,只为凑凑“好事”的热闹。
那“好事”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柿子。
横一村,地处杭州萧山区临浦镇的最南端,由横一自然村、大坞坑自然村、梅里自然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打开地图,搜索 “梅里探柿”这个好听的名字,从上海开车出发,最快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
傅书记说,横一村梅里自然村有一片古柿林,种植有1500多棵柿子树,树龄普遍在百年以上,最老的能有五百多年。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火红火红,像一只只小灯笼挂在枝头,黑色的树干遒劲有力,千姿百态,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有一种写意的美感。
挂在枝头上的柿子像一只只小灯笼。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根据我们的考察求证,这里最早的一批柿子,是村里倪氏族人的老祖宗在明朝时期种下的。因为我们这里土壤肥沃,气候、地理条件都很适宜种植柿子,于是就从北方引进了过来。”傅书记告诉记者。
梅里的柿子顶部四四方方,因此被称为“方顶柿”,平均一个能有5到6两重,最大可重达1斤左右,用食客的话来说就是看起来十分“敦厚”,吃起来十分爽口,肉多核小,甜而不腻。
梅里的方顶柿 萧山文旅 图
不过,柿子刚从树上摘下来,其实是不好吃的,又苦又涩。傅书记介绍说,在梅里,传统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柿子放入调配好的石灰水中浸泡,这种人工脱涩的方法,就是俗称的“炝柿子”,炝好的柿子外观看起来像沾上了一层白色的“霜”,口味是脆甜的。还有一种叫“捂柿子”,就是把柿子和苹果、梨等其他水果放一起,密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捂个三四天,取出来的柿子便又甜又软了。
“炝柿子”、“捂柿子”是这里的传统吃法。 萧山文旅 图
柿子村的“新玩法”
有 “方顶柿”这样有名的特色农产品,临浦镇横一村从2018年起举办方顶柿丰收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购买。从城区赶过来的市民还会带着孩子,一起来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村民们还会在现场展示青团等传统糕点的制作,“梅里探柿”的名气就是这样起来的。
不过从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改变。傅书记说村里决定不摘柿子了,要把柿子完完整整留在树上。
“现在的模式是,我们把古柿林的柿子全部保留下来,用于兜售的柿子就从周边村庄收购过来,这样可以让更多游客看到柿子树挂果的美景,优化体验,从而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傅书记说道。
古柿林的柿子全部保留下来,不再采摘。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换句话说,在如今的流量时代,梅里古柿林成为了横一村的一张“名片”,一个可以供游客沉浸式体验的“打卡景点”。而为了让柿子不被外人提前摘走,据说村民们还组建了巡逻小分队,每14个小时轮流巡逻一次,让即将成熟的柿子“一个也不能少”。
果然,当满山的柿子树变红时,涌进小山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也深挖柿子文化,设置了 “如意柿界”“海柿山盟”“一柿粮缘”等带有美好寓意的打卡场景,吸引不少年轻人拍照留念。在半山腰的柿林中,横一村还开出吉柿茶馆,办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青年创客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等配套设施。
从卖柿子到卖风景,老百姓的收入反而提高了。“我们现在有20多家民宿,星巴克也开到我们村里来了。”傅书记骄傲地说。
今年的柿子节将于11月初举行。 傅临产 图
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横一村“梅里探柿”的帖子。 小红书截图
乡村微改造,让好“柿”进行到底
“现在这个时节,不光有柿子,我们的稻田也是一大看点。”傅书记说。
从2018年起,横一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光秃秃的泥土路浇上了柏油,路面拓宽了,沿途绿化完善了,村子的颜值得到大大提升。在这次的改造中,村子还迁移了原有的1200亩的苗木丛,种上了小麦、大麦、水稻,打造一个多功能郊野公园,开创了“Hi稻星球”品牌。城市里人来到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农作物生长的活力,体验稻田捉鱼等有趣的活动。
横一村的稻田风光和配套设施建筑。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在一望无垠的金色麦田边,还有一座鸭棚咖啡馆同样令人瞩目。鸭棚咖啡馆的前身真的是一座养鸭棚,它的主人胡达成是村里资深的养鸭专业户,从业已有25个年头了。2021年,为了配合乡村改造,胡达成将这片鸭棚贡献了出来。
改造前的鸭棚房屋很破败,环境也比较脏差,通过设计师的改造后,石块垒砌的墙面、大大的落地窗户、覆盖着茅草的人字形屋顶,不但简约时尚,还和金灿灿的麦田风光完美融合。
虽然变成了一家咖啡馆,但茅屋外还保留了一处“小鸭子嬉戏区”,小朋友可以近距离与小鸭子互动,此外田间还有摸鱼抓蟹的体验活动,或者乘坐小火车飞驰在田间,感受不一样的乡村气息。
改造前的鸭棚
改造后的鸭棚咖啡馆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如今,许多的村镇都在探索乡村旅游新思路,用现在流行语来说,人人都想掌握“流量密码”,那么“流量密码”是什么?从横一村的例子来看,把一个特色做深做透,显然是成功的关键。
傅书记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修缮村里的倪朝宾故居、梅里庙、郑旦庵等历史建筑,收集补遗“郑旦传说”、“炝柿子”等非遗文化;围绕稻田打造稻鱼共生、稻鳖共生、稻虾共生等更多元化的体验产品;计划搭建柿子电商平台,开发柿子周边产品等等。
用他的话来说,“稻子、柿子、院子”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希望越来越多的村民能在家门口实现共富。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个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都能感受到变凉与寒意,夏季的酷暑已然全消,沿海地区台风季节也跟着结束。
“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是此时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但事实上,“霜降”与“降霜”并没有多大的关系,“霜”反映的仅仅是天气渐渐变冷的特征,并非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
霜降节正值晚稻收获,千百年来,民间有许多特色的庆祝活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广西壮族的“霜降节”。据说在这一天,劳作了一年的壮族乡民们,会用新糯米做成“糍那”“迎霜粽”,招待亲朋好友。人们也趁农闲的机会交朋结友、走亲串戚、对歌看戏。2014年,“壮族霜降节”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当然,民以食为天,时令节气自然也和吃有关。民间有句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柿子,因为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老人们还常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走红的百年古柿林
每年霜降时节来临,杭州的横一村就有“好事”发生。村书记傅临产忙得团团转,采访、考察、参观,光顾村里的外来客在这个时节突然多了起来。
在社交媒体上,这座仅有600多户人口的小村庄,一夜之间也成为了“顶流”,人们蜂拥而至,只为凑凑“好事”的热闹。
那“好事”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柿子。
横一村,地处杭州萧山区临浦镇的最南端,由横一自然村、大坞坑自然村、梅里自然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打开地图,搜索 “梅里探柿”这个好听的名字,从上海开车出发,最快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到达。
傅书记说,横一村梅里自然村有一片古柿林,种植有1500多棵柿子树,树龄普遍在百年以上,最老的能有五百多年。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火红火红,像一只只小灯笼挂在枝头,黑色的树干遒劲有力,千姿百态,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有一种写意的美感。
挂在枝头上的柿子像一只只小灯笼。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根据我们的考察求证,这里最早的一批柿子,是村里倪氏族人的老祖宗在明朝时期种下的。因为我们这里土壤肥沃,气候、地理条件都很适宜种植柿子,于是就从北方引进了过来。”傅书记告诉记者。
梅里的柿子顶部四四方方,因此被称为“方顶柿”,平均一个能有5到6两重,最大可重达1斤左右,用食客的话来说就是看起来十分“敦厚”,吃起来十分爽口,肉多核小,甜而不腻。
梅里的方顶柿 萧山文旅 图
不过,柿子刚从树上摘下来,其实是不好吃的,又苦又涩。傅书记介绍说,在梅里,传统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柿子放入调配好的石灰水中浸泡,这种人工脱涩的方法,就是俗称的“炝柿子”,炝好的柿子外观看起来像沾上了一层白色的“霜”,口味是脆甜的。还有一种叫“捂柿子”,就是把柿子和苹果、梨等其他水果放一起,密封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捂个三四天,取出来的柿子便又甜又软了。
“炝柿子”、“捂柿子”是这里的传统吃法。 萧山文旅 图
柿子村的“新玩法”
有 “方顶柿”这样有名的特色农产品,临浦镇横一村从2018年起举办方顶柿丰收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购买。从城区赶过来的市民还会带着孩子,一起来体验亲自采摘的乐趣,村民们还会在现场展示青团等传统糕点的制作,“梅里探柿”的名气就是这样起来的。
不过从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改变。傅书记说村里决定不摘柿子了,要把柿子完完整整留在树上。
“现在的模式是,我们把古柿林的柿子全部保留下来,用于兜售的柿子就从周边村庄收购过来,这样可以让更多游客看到柿子树挂果的美景,优化体验,从而带动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傅书记说道。
古柿林的柿子全部保留下来,不再采摘。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换句话说,在如今的流量时代,梅里古柿林成为了横一村的一张“名片”,一个可以供游客沉浸式体验的“打卡景点”。而为了让柿子不被外人提前摘走,据说村民们还组建了巡逻小分队,每14个小时轮流巡逻一次,让即将成熟的柿子“一个也不能少”。
果然,当满山的柿子树变红时,涌进小山村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也深挖柿子文化,设置了 “如意柿界”“海柿山盟”“一柿粮缘”等带有美好寓意的打卡场景,吸引不少年轻人拍照留念。在半山腰的柿林中,横一村还开出吉柿茶馆,办起了游客接待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党群服务中心、青年创客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等配套设施。
从卖柿子到卖风景,老百姓的收入反而提高了。“我们现在有20多家民宿,星巴克也开到我们村里来了。”傅书记骄傲地说。
今年的柿子节将于11月初举行。 傅临产 图
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横一村“梅里探柿”的帖子。 小红书截图
乡村微改造,让好“柿”进行到底
“现在这个时节,不光有柿子,我们的稻田也是一大看点。”傅书记说。
从2018年起,横一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光秃秃的泥土路浇上了柏油,路面拓宽了,沿途绿化完善了,村子的颜值得到大大提升。在这次的改造中,村子还迁移了原有的1200亩的苗木丛,种上了小麦、大麦、水稻,打造一个多功能郊野公园,开创了“Hi稻星球”品牌。城市里人来到这里,可以近距离感受农作物生长的活力,体验稻田捉鱼等有趣的活动。
横一村的稻田风光和配套设施建筑。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在一望无垠的金色麦田边,还有一座鸭棚咖啡馆同样令人瞩目。鸭棚咖啡馆的前身真的是一座养鸭棚,它的主人胡达成是村里资深的养鸭专业户,从业已有25个年头了。2021年,为了配合乡村改造,胡达成将这片鸭棚贡献了出来。
改造前的鸭棚房屋很破败,环境也比较脏差,通过设计师的改造后,石块垒砌的墙面、大大的落地窗户、覆盖着茅草的人字形屋顶,不但简约时尚,还和金灿灿的麦田风光完美融合。
虽然变成了一家咖啡馆,但茅屋外还保留了一处“小鸭子嬉戏区”,小朋友可以近距离与小鸭子互动,此外田间还有摸鱼抓蟹的体验活动,或者乘坐小火车飞驰在田间,感受不一样的乡村气息。
改造前的鸭棚
改造后的鸭棚咖啡馆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 图
如今,许多的村镇都在探索乡村旅游新思路,用现在流行语来说,人人都想掌握“流量密码”,那么“流量密码”是什么?从横一村的例子来看,把一个特色做深做透,显然是成功的关键。
傅书记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修缮村里的倪朝宾故居、梅里庙、郑旦庵等历史建筑,收集补遗“郑旦传说”、“炝柿子”等非遗文化;围绕稻田打造稻鱼共生、稻鳖共生、稻虾共生等更多元化的体验产品;计划搭建柿子电商平台,开发柿子周边产品等等。
用他的话来说,“稻子、柿子、院子”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他希望越来越多的村民能在家门口实现共富。
北京时间6月21日22时58分将迎来夏至节气。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是夏季的第4个节气。标志着炎热的盛夏来临,意味着高温的炙烤开始。
制图设计 宋德政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夏至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频繁,多雷阵雨,民谚说“夏雨隔田坎”。此时,也是江淮“梅雨”季节,梅子黄熟,空气潮湿,阴雨连绵。
在古代,夏至和冬至一样,是民间的重要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民间在这天有祭神祀祖的习俗,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夏至时,新麦已收割,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之意。民谚说:“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一些地区也有夏至吃馄饨、食粽子的习俗。此外,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西瓜、苦瓜、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夏至,人生好时节。夏至时节,万物自在生长,佳木秀而繁阴,赏荷正当时。
今日夏至,
愿美好也如期而至。
记者 宋德政 综合整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家喻户晓的节气歌,用合辙押韵的语言描绘了中国人独创的时间制度——二十四节气。今天正逢夏至,想必不少家庭的餐桌上都摆着香喷喷的夏至面,这说明从数千年前走来的古老历法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这项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夏小正》流传版本之一源自农历置闰的需求说到二十四节气,就不能不说中国古人对时间的认识以及历法的诞生。古人对于时间的认识最早起源于对物候的观察,这种以物候标记时间的传统在《诗经·豳风·七月》和《夏小正》中均有体现。如《夏小正》中就有“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响,鱼陟负冰”的记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初春画卷——正月,冬眠的虫苏醒了,大雁向北方飞去;野鸡振翅求偶;鱼游出薄冰……满眼春意。
随着古代星象观测和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更能准确标注时间的天文历随之问世,并细化完善为回归年与朔望月相结合的阴阳合历。阴阳合历,顾名思义,就是阴历和阳历的组合,又被称为农历。阴历,又称太阴历,是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作为天文依据,采用朔望月,即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为基本周期编制的历法。其特点是每月长短依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于朔望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年的月数人为规定,与太阳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回归年的时间无关。阳历,又称太阳历,是根据太阳的运行周期为天文依据编制的历法。其特点是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月的长度和一年的月份也是人为规定,与月相盈亏无关。
人们对于时间单位的确定,最初都是源于生活中的观察。太阳东升西落,最易被观察,这个周期被称为一天;月亮阴晴圆缺,也很容易被看见,这个周期被称为一月;寒来暑往、四季轮转,这个更长的周期则被称为一年。从生活经验来看,月相变化有易于观测的优势,而四季流转有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故而智慧的中国人将回归年和朔望月巧妙结合起来,制定了农历。
但是朔望月和回归年从数学上并不能很好匹配。1个回归年约等于365天,1个朔望月约等于29.5天,按一年12个月来计算,12个朔望月就是354天,比1个回归年少11天左右。如果长此以往,则会出现夏天过年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混乱局面。为了平衡这种差异,中国人便发明了大小月和置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其中闰月的设置就与二十四节气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划分为24份,每个节点称为一个节气或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每个历时约15天。其中,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共12个被称为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共12个被称为中气。
中国人在历法中一般将12中气固定于某一朔望月,比如十一月对应冬至中气。但由于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合起来的长度大于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故而每经过一段时间,将会出现某个月没有中气的情况,一般该月就被定为闰月。
如果进行粗略计算,一般每三年便会出现一个闰月。更精确的结果在汉代《太初历》中出现,当时已经有19年7闰的精准算法,这样将回归年和农历的误差就缩小到了区区2个小时。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二十四节气决定了阴历闰哪一个月,而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朔望月鲜明的月相特征,从而兼顾了阳历和阴历的优势,塑造出两全其美又独具特色的时间制度。
从四节气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并非某一人某一时发明的,它的产生与完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中国先民就已经可以观测到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节气。考古学家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经过多年发掘与观测,发现了一座史前的观象台。经过测算,当时的人们可以利用观象台石柱的狭缝与山脊的切线,观测到上述四个节气的日出。
《礼记·月令》明确提到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加上仲春、仲秋两个月中的“日夜分”和仲夏之月中的“日长至”、仲冬之月中的“日短至”,共有八个节气。《左传·僖公五年》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是说春秋时,国君于分、至、启、闭八个节气之时,都要登高台,观天象,占卜吉凶。“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人左丘明所作,可见最晚在战国初年,历法中的分、至、启、闭八个节气,已经形成。
到了秦汉时期,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子》一书,其中所记载的二十四节气,就与后世完全相同了。《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一段对二十四节气完整、科学的记载:“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斗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由此可见,书中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就是北斗的运行方向,通过北斗斗柄的旋转指向来确定季节节气,构成了一个天文、气候、节气、农事、音律、方位等多维一体的完整体系。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又将二十四节气引入《太初历》,并确定了无中气置闰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计算,最终得出了19年7闰的置闰方法,与古希腊著名的默冬章不谋而合。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经历了一个独特的发展过程,出现了诸多变化。在清初颁布《时宪历》之前,节气是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节气之间日期相同,称为“平气法”。而《时宪历》之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上,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15度为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按黄经度数编排。也就是说,视太阳从春分点即黄经0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我们知道,由于太阳在黄道上并非匀速运动,有疾有缓,故这种按度数平分的方法使得每节气时间并不均等,称为“定气法”。现行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方法其实就是来自于“定气法”。
农事活动的风向标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其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这套独特体系客观地反映了中原地区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古老中国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
黄河流域是早期中华农业的主要发源地,这里分布着大面积的黄土。黄土颗粒细腻,质地松软,富含矿物养分,十分利于耕作。但是这一地区冬春季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风沙肆虐,不利于春播作物的发芽和生长。为了节水保墒,克服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中国北方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整套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奠定了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既然要精耕细作,先民们自然会关注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养分这五大要素。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如约而至的四季轮换,让“二至二分”和“四立”的气候特征鲜明展现。中国先民很早就注意到了季节变化与太阳照射的关系,将“不违农时”作为务农原则的重中之重。为有效掌握农时,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形成了各种农时系统。二十四节气因为符合自然节律,顺应历法发展,也就从中脱颖而出,并得以发扬光大。
二十四节气在农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耕作方便,中国人在农事活动中将二十四节气的循环起点定为立春。立春之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象征着农作物开始蓬勃生长。除去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等都是直接与春种夏收相关的重要节气,是农事活动中的风向标。西汉著名农书《氾胜之书》就首次记载了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书中现存内容涉及13种主要农作物,其中7种作物的播种和收获都与节气密切相关。明代农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农事·授时》中附有《授时之图》,图有7层圆圈,其中第五层即为二十四节气、十二月份,而第六层和第七层则为七十二候和农事,可见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全年农事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除了高置庙堂之上的农学著作,位处江湖之远的农家谚语中也有很多与节气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等。这些朗朗上口的谚语正是二十四节气与农事安排如影随形的典型例证。正所谓“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古代农民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便可以不违农时地完成农事工作。
全民庆祝的重要节日二十四节气作为自然节序,它不仅是农时,还是日常生活的节点,人们依据节气性质逐渐形成传统节令。节气作为一种符号慢慢融入民俗和文学作品之中,流传至今。
以立春为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迎春则是立春时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淮南子·时则训》中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可见古代天子对于迎春的重视。天子迎春礼毕,便象征性地用鞭子抽打预先制作好的泥塑“春牛”,有督促春耕之意。唐宋以后,鞭打春牛演变为各地府县“劝农”的例行活动。根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鞭打春牛之后,百姓们争相抢土还田,祈祷丰年。明清时期,北京的迎春活动主要在东直门外五里处的春场。官员们皆“衣朱簪花”迎春,百姓们也参与其中,再配上社火表演,俨然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的大型节庆巡游。
除官方组织的巡游活动,民间还有立春时节食春盘的习俗。春盘就是把果品、蔬菜、糖、饼、饵等放在盘中食用,取迎春之意。蔬菜主要都是蓼芽、蒿、笋、韭、萝卜等应季品种。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诗圣杜甫寓居夔州,立春之日的春盘让他突然回忆起过去的太平岁月,不禁悲从中来,挥手写下“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的传世佳句。小小的春盘不仅是一种节令美食,更承载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眼下正值盛夏,夏至日对古人来说不仅是节气,也是重要的节日。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自古以来就有在夏至日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吕氏春秋·仲夏纪》中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天子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意思是说,夏至这天,要用雏鸡、新黍、樱桃祭祀祖先。“尝”是祭祀之名;“羞”,是进献之意。宋代以后,夏至这天朝廷要给官员放假三天,以避夏日酷暑。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夏至祭地,始于周代。明清两代夏至时,皇帝要到地坛祭地。位于安定门外的地坛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五月。本着“天圆地方”之说,地坛的平面是方形的,所以又名方丘。周围有水渠,象征水泽,故地坛又名方泽坛。在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因为此时的面条是用新麦磨成的面粉制成,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老北京人特别讲究在夏至这一天吃炸酱面。俗语“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则是说夏至日后,白天的时间逐渐减少,每天减少的时间大约在几分钟,和古人做针线活时用一根线的时间差不多,所以就有了“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2022年2月4日,在“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的立春之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这一独特创意亮相北京冬奥会,世界也从节气的徐徐变化中领略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历经数千年,这项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新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延伸阅读七十二候的来历
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人们又编写出了七十二候。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为“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果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
以“谷雨”为例,有“谷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三候。谷雨后,降水增多,浮萍生长迅速。只几天,河畔、水塘、湖中便一派绿意。布谷鸟在枝头梳理羽毛,纵情歌唱,催促勤劳的农民不要错过好农时。戴胜鸟飞临桑树枝头,其羽冠长而阔,呈扇状,有斑点点缀其间,羽毛华丽,在一片翠玉葱葱间十分夺目。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物候和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来源:北京日报 宋元明
流程编辑:U03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1. 立春 Spring Commences
2. 雨水 Spring Showers
3. 惊蛰 Insects Waken
4. 春分 Vernal Equinox
5. 清明 Bright and Clear
6. 谷雨 Corn Rain
7. 立夏 Summer Commences
8. 小满 Corn Forms
9. 芒种 Corn on Ear
10. 夏至 Summer Solstice
11. 小暑 Moderate Heat
12. 大暑 Great Heat
13. 立秋 Autumn Commences
14. 处暑 End of Heat
15. 白露 White Dew
16. 秋分 Autumnal Equinox
17. 寒露 Cold Dew
18. 霜降 Frost
19. 立冬 Winter Commences
20. 小雪 Light Snow
21. 大雪 Heavy Snow
22. 冬至 Winter Solstice
23. 小寒 Moderate Cold
24. 大寒 Severe Cold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今天进入“夏至”节气,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在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此时,上海通常处在梅雨期中,雨量大,雨日多,故而民间有了“夏至大烂,梅雨当饭”的谚语。
夏至节气里,上海常年平均气温26.6℃,平均降水量为160.2毫米。同上一个节气“芒种”相比,气温和降水量都有较明显上升,可以说是上海雨水最多的节气。不过,有些年份,天气也会出现反常,夏至变得炎热少雨,连带后期的天气也是既旱且热,许多农谚反映了此类天气,如“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见晴天,有雨在秋边”等。 这几年,上海的梅雨也有点应了这类古话的景,变得“型”。比如今年入梅以来,梅雨总是来去匆匆,虽有雨水,但多数以午后局部阵雨为主,下一场明显降水要在本周五前后才能抵达。没有了雨水的“压制”,最近申城的气温也是一路走高,周四将冲击35℃高温线。不过,上海最热的阶段尚未到来。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近地表的热量还在积蓄之中,还没达到峰值。 夏至时节,申城满城笼罩在闷湿的水汽中。这时候,一口冰凉的食物往往能暂时缓解暑气湿热难耐,获得暂时的清凉。因此,夏至上海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吃冷面的习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清末在上海流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家喻户晓的节气歌,用合辙押韵的语言描绘了中国人独创的时间制度——二十四节气。今天正逢夏至,想必不少家庭的餐桌上都摆着香喷喷的夏至面,这说明从数千年前走来的古老历法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这项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夏小正》流传版本之一源自农历置闰的需求说到二十四节气,就不能不说中国古人对时间的认识以及历法的诞生。古人对于时间的认识最早起源于对物候的观察,这种以物候标记时间的传统在《诗经·豳风·七月》和《夏小正》中均有体现。如《夏小正》中就有“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响,鱼陟负冰”的记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初春画卷——正月,冬眠的虫苏醒了,大雁向北方飞去;野鸡振翅求偶;鱼游出薄冰……满眼春意。
随着古代星象观测和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更能准确标注时间的天文历随之问世,并细化完善为回归年与朔望月相结合的阴阳合历。阴阳合历,顾名思义,就是阴历和阳历的组合,又被称为农历。阴历,又称太阴历,是以月亮的运行周期作为天文依据,采用朔望月,即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为基本周期编制的历法。其特点是每月长短依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于朔望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年的月数人为规定,与太阳自西向东沿黄道从春分点到春分点所经历的回归年的时间无关。阳历,又称太阳历,是根据太阳的运行周期为天文依据编制的历法。其特点是年的长短依据天象,平均长度约等于回归年;月的长度和一年的月份也是人为规定,与月相盈亏无关。
人们对于时间单位的确定,最初都是源于生活中的观察。太阳东升西落,最易被观察,这个周期被称为一天;月亮阴晴圆缺,也很容易被看见,这个周期被称为一月;寒来暑往、四季轮转,这个更长的周期则被称为一年。从生活经验来看,月相变化有易于观测的优势,而四季流转有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故而智慧的中国人将回归年和朔望月巧妙结合起来,制定了农历。
但是朔望月和回归年从数学上并不能很好匹配。1个回归年约等于365天,1个朔望月约等于29.5天,按一年12个月来计算,12个朔望月就是354天,比1个回归年少11天左右。如果长此以往,则会出现夏天过年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混乱局面。为了平衡这种差异,中国人便发明了大小月和置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其中闰月的设置就与二十四节气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二十四节气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划分为24份,每个节点称为一个节气或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每个历时约15天。其中,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共12个被称为节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共12个被称为中气。
中国人在历法中一般将12中气固定于某一朔望月,比如十一月对应冬至中气。但由于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合起来的长度大于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故而每经过一段时间,将会出现某个月没有中气的情况,一般该月就被定为闰月。
如果进行粗略计算,一般每三年便会出现一个闰月。更精确的结果在汉代《太初历》中出现,当时已经有19年7闰的精准算法,这样将回归年和农历的误差就缩小到了区区2个小时。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二十四节气决定了阴历闰哪一个月,而置闰的方法可以使农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农历中的月又有朔望月鲜明的月相特征,从而兼顾了阳历和阴历的优势,塑造出两全其美又独具特色的时间制度。
从四节气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并非某一人某一时发明的,它的产生与完善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中国先民就已经可以观测到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四个节气。考古学家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经过多年发掘与观测,发现了一座史前的观象台。经过测算,当时的人们可以利用观象台石柱的狭缝与山脊的切线,观测到上述四个节气的日出。
《礼记·月令》明确提到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加上仲春、仲秋两个月中的“日夜分”和仲夏之月中的“日长至”、仲冬之月中的“日短至”,共有八个节气。《左传·僖公五年》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是说春秋时,国君于分、至、启、闭八个节气之时,都要登高台,观天象,占卜吉凶。“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人左丘明所作,可见最晚在战国初年,历法中的分、至、启、闭八个节气,已经形成。
到了秦汉时期,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子》一书,其中所记载的二十四节气,就与后世完全相同了。《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一段对二十四节气完整、科学的记载:“两维之间九十一度十六分度之五,而斗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音比无射……”由此可见,书中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就是北斗的运行方向,通过北斗斗柄的旋转指向来确定季节节气,构成了一个天文、气候、节气、农事、音律、方位等多维一体的完整体系。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又将二十四节气引入《太初历》,并确定了无中气置闰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计算,最终得出了19年7闰的置闰方法,与古希腊著名的默冬章不谋而合。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经历了一个独特的发展过程,出现了诸多变化。在清初颁布《时宪历》之前,节气是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份,每节气之间日期相同,称为“平气法”。而《时宪历》之后,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上,划分为二十四等份,每15度为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按黄经度数编排。也就是说,视太阳从春分点即黄经0度出发,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24个节气正好360度。我们知道,由于太阳在黄道上并非匀速运动,有疾有缓,故这种按度数平分的方法使得每节气时间并不均等,称为“定气法”。现行的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方法其实就是来自于“定气法”。
农事活动的风向标古代中国以农立国。二十四节气是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其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这套独特体系客观地反映了中原地区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古老中国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
黄河流域是早期中华农业的主要发源地,这里分布着大面积的黄土。黄土颗粒细腻,质地松软,富含矿物养分,十分利于耕作。但是这一地区冬春季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风沙肆虐,不利于春播作物的发芽和生长。为了节水保墒,克服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在中国北方形成了“耕—耙—耱”三位一体的整套旱地耕作技术体系,奠定了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特点。
既然要精耕细作,先民们自然会关注光照、温度、土壤、水分、养分这五大要素。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如约而至的四季轮换,让“二至二分”和“四立”的气候特征鲜明展现。中国先民很早就注意到了季节变化与太阳照射的关系,将“不违农时”作为务农原则的重中之重。为有效掌握农时,保证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形成了各种农时系统。二十四节气因为符合自然节律,顺应历法发展,也就从中脱颖而出,并得以发扬光大。
二十四节气在农事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耕作方便,中国人在农事活动中将二十四节气的循环起点定为立春。立春之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象征着农作物开始蓬勃生长。除去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等都是直接与春种夏收相关的重要节气,是农事活动中的风向标。西汉著名农书《氾胜之书》就首次记载了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书中现存内容涉及13种主要农作物,其中7种作物的播种和收获都与节气密切相关。明代农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农事·授时》中附有《授时之图》,图有7层圆圈,其中第五层即为二十四节气、十二月份,而第六层和第七层则为七十二候和农事,可见二十四节气在指导全年农事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除了高置庙堂之上的农学著作,位处江湖之远的农家谚语中也有很多与节气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清明要晴,谷雨要淋”等。这些朗朗上口的谚语正是二十四节气与农事安排如影随形的典型例证。正所谓“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古代农民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便可以不违农时地完成农事工作。
全民庆祝的重要节日二十四节气作为自然节序,它不仅是农时,还是日常生活的节点,人们依据节气性质逐渐形成传统节令。节气作为一种符号慢慢融入民俗和文学作品之中,流传至今。
以立春为例。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迎春则是立春时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淮南子·时则训》中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可见古代天子对于迎春的重视。天子迎春礼毕,便象征性地用鞭子抽打预先制作好的泥塑“春牛”,有督促春耕之意。唐宋以后,鞭打春牛演变为各地府县“劝农”的例行活动。根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一书记载,“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鞭打春牛之后,百姓们争相抢土还田,祈祷丰年。明清时期,北京的迎春活动主要在东直门外五里处的春场。官员们皆“衣朱簪花”迎春,百姓们也参与其中,再配上社火表演,俨然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的大型节庆巡游。
除官方组织的巡游活动,民间还有立春时节食春盘的习俗。春盘就是把果品、蔬菜、糖、饼、饵等放在盘中食用,取迎春之意。蔬菜主要都是蓼芽、蒿、笋、韭、萝卜等应季品种。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诗圣杜甫寓居夔州,立春之日的春盘让他突然回忆起过去的太平岁月,不禁悲从中来,挥手写下“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的传世佳句。小小的春盘不仅是一种节令美食,更承载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眼下正值盛夏,夏至日对古人来说不仅是节气,也是重要的节日。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自古以来就有在夏至日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的习俗。《吕氏春秋·仲夏纪》中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天子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意思是说,夏至这天,要用雏鸡、新黍、樱桃祭祀祖先。“尝”是祭祀之名;“羞”,是进献之意。宋代以后,夏至这天朝廷要给官员放假三天,以避夏日酷暑。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夏至祭地,始于周代。明清两代夏至时,皇帝要到地坛祭地。位于安定门外的地坛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五月。本着“天圆地方”之说,地坛的平面是方形的,所以又名方丘。周围有水渠,象征水泽,故地坛又名方泽坛。在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因为此时的面条是用新麦磨成的面粉制成,营养价值高,口感好。老北京人特别讲究在夏至这一天吃炸酱面。俗语“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则是说夏至日后,白天的时间逐渐减少,每天减少的时间大约在几分钟,和古人做针线活时用一根线的时间差不多,所以就有了“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2022年2月4日,在“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的立春之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这一独特创意亮相北京冬奥会,世界也从节气的徐徐变化中领略到了古老的东方智慧。历经数千年,这项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新时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延伸阅读七十二候的来历
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人们又编写出了七十二候。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六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为“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果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
以“谷雨”为例,有“谷雨之日萍始生,又五日鸣鸠拂奇羽,又五日戴胜降于桑”三候。谷雨后,降水增多,浮萍生长迅速。只几天,河畔、水塘、湖中便一派绿意。布谷鸟在枝头梳理羽毛,纵情歌唱,催促勤劳的农民不要错过好农时。戴胜鸟飞临桑树枝头,其羽冠长而阔,呈扇状,有斑点点缀其间,羽毛华丽,在一片翠玉葱葱间十分夺目。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物候和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
来源:北京日报 宋元明
流程编辑:U03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