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2019年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15级学生努尔古丽·夏衣哈孜凭借《新疆典型地区水环境中微塑料和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一文,获“绿色未来奖”,化学化工学院2017级研究生周珂艺、丁艳洲、刘锦花为代表的“绿苗计划小组”凭借研究报告《石河子地区大气环境中VOCs和NOx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获得2018年“绿苗计划奖”。
努尔古丽·夏衣哈孜的作品《新疆典型地区水环境中微塑料和全氟化合物的污染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基于新疆塔城市淡水系统、乌伦古湖、博斯腾湖及玛纳斯河流域中部水库群开展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新疆典型地区水环境中微塑料及全氟化合物的迁移分布规律,在评价微塑料环境风险、改善新疆典型地区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保护人群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周珂艺、丁艳洲、刘锦花为代表的绿苗计划小组,围绕本次绿苗计划的主题“城市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交了《石河子地区大气环境中VOCs和NOx的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以探究石河子大气环境中VOCs和NOx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为目标,探究了石河子地区污染物的行业来源,并对其中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了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对石河子地区大气中VOCs和NOx的控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次获奖的研究报告均由化学化工学院鲁建江老师指导完成,该教师指导的学生已经多次荣获“托普弗环境奖学金”“绿苗计划”“绿色未来”等奖项。
“绿色未来奖”和“绿苗计划奖”,由北京绿色未来环境基金会面向在中国境内就读的高校环境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而设立。“绿色未来奖”面向学生社会实践,鼓励学生针对家乡和当期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并就国家或地方现有环境政策、法规、标准的适应性评价,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绿苗计划奖”面向学生科研项目,鼓励青年学生在环境科学领域开展小发明、创造或学术问题研究,特别鼓励交叉学科研究。
本次大会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新华通讯社、北京绿色未来环境基金会共同举办,来自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青年学子参加。与会学子通过专家学术报告、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分享全球青年学子在相关领域的最新实践与思考。
(通讯员 鲁建江)
今天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作为联合国世界环境日全球庆祝活动的组成部分,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当日下午在线上举行。大会得到了新华社、北京绿色未来环境基金会、中国农业银行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姜微、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张国兴、同济大学校长陈杰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致闭幕辞,大会由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伍江主持。来自全球43个国家的青年学子、学校职能部处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涂瑞和表示:
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是联合国旨在提升全球环保意识、推动环保行动的旗舰节日,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环境保护公共宣传平台。今年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50周年,也是与同济大学合作的第20个年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直重视青年在可持续发展转型中的力量,非常高兴地看到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已经成为全球青年进行创新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姜微表示:
新华社愿为包括青年朋友在内的全球受众提供更多有益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资讯和媒体支持,携手联合国等国际机构和高校研究机构,为实现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更多贡献。
张国兴表示:
中国农业银行愿与合作伙伴一道,大力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积极参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治理,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陈杰表示:
20年前,同济大学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约共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开创了中国高校与联合国机构共建国际化学院的先河。为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要求,推动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自2011年起,双方共同发起举办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极大激发了全球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使命感和创新热情。同济大学愿意持续为全球学子搭建跨专业、跨领域、跨国界的合作交流平台,希望他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全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评估处处长皮埃尔·布瓦洛、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阿润·艾格若沃、科思创亚太区可持续发展和公共事务部副总裁陆伟国、中国农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专家李长波,先后从人类健康与地球健康、可持续发展治理、循环经济、绿色金融等方面为大会作主旨报告,分享创新的全球环境治理理念、前沿的产业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气候变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
作为第十一届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的重要内容,2022全球环境挑战赛围绕“人类健康”“循环经济”“气候变化”“智慧环境”4个议题,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创新解决方案,邀请全球学生自由组队参加比赛,一共吸引了来自全球43个国家171所大学的160个学生团队参赛。最终,包括同济大学团队在内的全球25个团队获28个奖项(其中3个团队获得2个奖项)。大会同时颁发了2022年“绿苗计划”社会实践项目奖学金,来自国内高校的15个团队获奖。
在闭幕式上,吕培明向所有获奖者表示祝贺,他表示,一年一度的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盛会见证了全球青年学子为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的探索和付出的努力,相信大会未来将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国际学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生大会”自2011年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累计有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中外学子在世界环境日之际齐聚同济,围绕世界环境日相关重点议题,通过海报展示、论文、演讲、研讨会等形式分享各自最新思考与科研成果,交流感想心得,向世界发出青年宣言和倡议。大会为全球青年学子提供了交流与探讨重大环境议题的平台,也为有志于环保事业的学生提供了跨专业、跨领域以及跨国界的学习机会,现已成为参与国别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可持续发展青年会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