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风俗

嫩芽的意思(嫩芽的意思指什么)

时间:2023-12-28 05:25:30 作者:落荒而逃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一__二单元难懂词语解释,需要的拿走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一__二单元难懂词语解释

第一单元:

第一课、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拂堤杨柳[fú dī yáng liŭ]

解释:指枝条轻拂着堤岸的柳树。

春烟[chūn yāng]

解释:春天的云烟雾气等。

散学[sàn xué]

解释:放学。

纸鸢 [zhĭ yuān]

解释:风筝。

碧玉[bì yù]

解释:绿色的玉石。

妆[zhuāng]

解释:打扮,装饰。

丝绦[sī tāo]

解释:用丝编的带子。课文中指柳树长长的枝条。

似[sì]

解释:好像。

第二课、《找春天》

害羞[hài xiū]

解释:因胆怯,怕生或做错了事怕人嗤[chī]笑而心中不安;怕难为情。

遮遮掩掩[zhē zhē yăn yăn]

遮蔽;遮盖。

躲躲藏藏[duŏ duŏ cáng cáng]

解释:本课指把身体隐藏起来,不让人看见。

仔细[zǐ xì]

解释:细心。

音符 [yīn fú]

解释: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

嫩芽[nèn yá]

解释:本课指初生而柔弱、娇嫩的树芽。

解冻[jiĕ dòng]

解释:冰冻的江河、土地等融化;使冷冻的食物融化。

第三课、《开满鲜花的小路》

邮递员[yóu dì yuán]

解释:从事寄发,传递信件包裹的工作人员。

邮局[yóu jú]

解释:国家专设的办理邮政业务的机构。

懊丧[ào sàng]

解释:因事情不如意而情绪低落。课文中指鼹鼠因为包裹里的东西漏了而不高兴。

绚丽多彩[xuàn lì duō căi]

解释:形容颜色鲜艳美丽,多种多样。

五颜六色 [wŭ yán liù sè]

解释:形容颜色多种多样。

花香扑鼻 [huā xiāng pū bí]

解释:形容花的香气浓厚,直入人的鼻孔。

第四课、《爷爷植树》

万里无云[wàn lĭ wú yún]

解释:形容天气晴朗,没有一点儿云彩。

兴致勃勃[xìng zhì bó bó]

解释:形容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的样子。

茁壮 [zhuó zhuàng]

解释:(动植物、年轻人、孩子)强壮,健壮。

引人注目[yĭn rén zhù mù]

解释: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

第二单元

第五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沿着[yán zhe]

解释:顺着(路和物体的边)。

年迈[nián mài]

解释:年纪老。

足迹[zú jī]

解释:脚印。

泥泞[ní nìng]

解释: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荆棘[ jīng jí]

解释:( jing ji):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晶莹[jīng yíng]

解释:光亮透明。

寻觅[xún mì]

解释:寻求;寻找。

第六课、《千人糕》

好奇[hào qí ]

解释: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

农具 [nóng jù]

解释:干农活的工具。

销售[ xiāo shòu ]

解释:卖出(商品)。

的确[ dí què]

解释:确确实实。

第七课、《一匹出色的马》

郊外[jiāo wài]

解释:城市周围的地区,离市区不远。

葱葱绿绿[cōng cōng lǜ lǜ]

解释:(草木)青翠。

异常[ yì cháng]

解释:非常。

恋恋不舍[liàn liàn bù shè]

解释:形容舍不得离开。课文中指春天的郊外太美了,我们舍不得离开。

下一篇: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三__四单元难懂词语解释,需要就拿走

『古诗词欣赏』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 辛弃疾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朝代:宋 代 ‖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译文

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东面邻居家养的蚕种已经有一些蜕变成了蚕儿。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树枝间休息着一只只乌鸦。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

注释

鹧鸪天:小令词调, 双片55字, 上片四句三平韵, 下片五句三平韵。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于此。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

些:句末语助词。

平冈:平坦的小山坡。

暮鸦:见王安石《题舫子》诗:“爱此江边好,留连至日斜。眠分黄犊草,坐占白鸥沙。”这里隐括其句。

青旗:卖酒的招牌。

荠菜: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茎叶嫩时可以吃。

赏析

全词从不同视角描绘乡村春意盎然的景象,看上去好象是随意下笔,但细细体会,情味盎然,意蕴深厚。上阕头二句在描写桑树抽芽、蚕卵开始孵化时,用了一个“破”字非常传神地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仅有动态,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第三句“平岗细草鸣黄犊 ”“平岗细草”和“黄犊”是相互关联的,黄犊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放牧在平坡上时被乍见春草,欢快无比 。“鸣”虽写声音,但可以让人想见黄犊吃草时的悠闲,神态。第四句中的“斜日”、“寒林”、“暮鸦”按说会构成一片衰飒景象,但由于用了一个动词“点”字,却使情调发生了变化。“点”状乌鸦或飞或栖,有如一团墨点,这是确切的写实,早春的寒林没有树叶,所以黑色的乌鸦,在林中历历可见。作者却是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

从表面看,这首词的下半片好象仍然接着上半片在写景。这里下半片的写景是不同于上半片的,是有波澜的。首先它是推远一层看,由平冈看到远山,看到横斜的路所通到的酒店,还由乡村推远到城里。“青旗沽酒有人家”一句看来很平常,全词都在写自然风景,只有这句才写到人的活动,这样就打破了一味写景的单调。这是写景诗的一个诀窍。尽管是在写景,却不能一味渲染景致,必须加入一些人的情调,有人的活动,诗才显得有生气。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它又象是在写景,又象是在发议论。这两句决定了全词的情调。如果单从头三句及“青旗沽酒”句看,这首词的情调是很愉快的。但词人是一位忠义之士,处在南宋偏安杭州,北方金兵掳去了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还在节节进逼的情势之下,他想图恢复,而南宋朝中大半是些昏愦无能,苟且偷安者,叫他一筹莫展,心里十分痛恨。就是这种心情成了他的许多词的基本情调。这首词实际上是愁苦之音。“斜日寒林点暮鸦”句已透露了一点消息,到了“桃李愁风雨”句便把大好锦绣河山竟然如此残缺不全的感慨完全表现出来了。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象征地说出来。辛词凡是说到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都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这里的“城中桃李愁风雨”也是慨叹南宋受金兵的欺侮。

词中用了反衬手法,反衬就是欲擒先纵。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悲苦的就更显得悲苦。前人谈辛词往往用“沉痛”两字,他的沉痛就在这种地方。但是沉痛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词人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这希望是由词人在村中看到的劳动人民从事农桑的景象所引起的。上句说明“诗可以怨”(诉苦),下句说明“诗可以兴”(鼓舞兴起)。

词人发现和捕捉农村中最平常也最典型的风光景物和生活情境,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调、素净淡雅的色彩,描绘出一幅幅意象鲜活、层次清晰、生机盎然的图画, 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进而触发出心弦的共鸣。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纸刊投稿邮箱:ahhfsk@163

主办:《淮风》诗刊社

支持:安徽佑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