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衣赐履按:上回我们讲到,太宰何曾,日食万钱,还觉得没地儿下筷子,没能吃的菜,其骄奢淫逸的那个劲儿,立即弥漫出来了。石崇和王恺斗富,王恺用丝绸做步障,长达四十里,石崇就用锦缎搞了五十里。这些令人咂舌的记录,明明白白写在正史里,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总是想刺探一下,究竟是什么情况。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一个事儿,就是,西晋的钱,究竟值不值钱。万,这个单位,似乎不小,不过呢,一万美元,还是一万韩元,差别就大了去了。
我们看一下西晋工务猿财产来源情况,我替他们梳理了一下,大约有这么几个渠道:
一是工资福利。任何朝代,工资福利都是工务猿收入的重要部分。晋朝工务猿的工资,完全是实物,一般包括粮食和布匹,注意,工资里面是没有钱的。其他福利,则可能以钱的形式发放。比如,司马炎最喜欢的那个皇孙、愍怀太子司马遹(读如玉),按照东宫旧制,每个月可领五十万钱,以维持各项用度。但是,司马遹大约是比较能花钱的,所以,他总是预支两个月的钱,也就是说,他经常一个月申请一百万钱。
【司马遹小时候很聪明】
史官想告诉我们的是,司马遹太奢侈啦!然而,太宰何曾,日食万钱,一个月就是三十万钱,那么,整个东宫,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一个月用度为五十万或一百万,倒显得略显寒酸了。
二是封地税赋。魏末到晋朝,实行五等封爵制,从司马家的亲王,到其他公侯伯子男,封爵数量是不少的。有爵位就有封户,就可以收取税赋,这部分收入可能远远高于工资。
三是皇帝赏赐。司马炎手面儿很宽,经常赏赐臣下。除了车马、衣服、鼓吹等用具外,还大量赏赐谷物、布帛和钱。比如,平吴之后,司马炎大封功臣,除论功进爵增加封户等之外,还大量赏赐谷物、布帛等:
羊祜,帛万匹,谷万斛(此时羊祜已经去世);张华,绢万匹;杜预,绢八千匹;王濬,绢万匹,钱三十万;司马伷,绢六千匹;王浑,绢八千匹,等等。
此外,在官员退休、重病或离世等情况时,司马炎也会给予赏赐,比如:
王祥,钱一百三十万,绢五百匹,布百匹。
郑冲,钱一百三十万,绢五百匹,布百匹。
何曾,钱一百三十万,绢五百匹,布百匹。
石苞,钱三十万,布百匹。
羊祜,钱三十万,布百匹。
……
类似的赏赐次数相当多。上面这几例赏的是绢、布,有时候,也赏赐谷物,比如,司徒李胤去世,赐钱二百万,谷千斛。从钱和布、绢的比例来看,钱在百万这个级别,对应的布、绢就在数百匹,不过,也有特例,比如,杨皇后的叔父杨珧(读如姚)曾经要求退休,司马炎赐他钱百万、绢五千匹。
讲真,我都怀疑这五千匹可能是史官给记错了。
这么着看,司马炎赏赐臣下,手面儿确实挺宽,不过呢,仅就“钱”这一项来看,司马炎的赏赐相对于两汉,还是小巫见大巫的。彭信威先生在他的《中国货币史》中,作过统计:
西汉:赐钱总数1550800000,每帝平均119292461,每年平均7246728;
东汉:赐钱总数531200000,每帝平均44266666,每年平均2724102;
两晋:赐钱总数136400000,每帝平均9093333,每年平均880000。其中,司马炎赏赐38次,共23400000钱。
显然,仅就“钱”这一项而言,汉臣比晋臣有钱多啦,呵呵。
【刘彻:司马炎,咱俩都是武帝,你那点儿钱,不够我赏一次的!】
四是放贷。有的工务猿把钱借出去,收取利钱。
五是做生意。义阳王司马望,有钱而抠门。他孙子司马奇也喜欢钱,派人到交州、广州一带做买卖,后来被有关部门奏报,被贬为亭侯。竹林七贤中的王戎,不但做到了司徒,而且,特别喜欢钱,极为吝啬。《晋书·王戎传》载,王戎性好兴利,买了很多田地,磨坊,遍及天下。钱挣得太多,王戎天天跟老婆一起跟家数钱玩儿。王戎家有品种特别好的李子,拿出去卖,怕别人得了李子的种子,就把每个李子的核都钻个眼儿,被世人所讥笑。
我为什么读《晋书》经常读得苦笑?因为,经常有超出我理解范围的事情儿,堂而皇之出现在书中。王戎,作为大晋朝的司徒,把自家李子拿出去卖钱,本来就够不可思议的了,他竟然还能做出把每个李子核钻出个洞这么有想像力的事情,就让我十分怀疑自己的智商了。读者朋友们,哪位能告诉我,王戎是用什么工具钻的?又有哪位能告诉我,什么人会购买被钻了洞的李子?
这种莫名其妙的记录,真是让人有骂街的冲动。
六是跟别人要。《晋书·裴楷传》载,侍中裴楷,为人宽厚,但生活上并不很节俭,他跟很多显贵关系都不错,到人家玩儿,看到什么珍玩宝物,只要他喜欢,就跟人索要拿走。梁王司马肜、赵王司马伦,都是贵重一时的人物。裴楷每年向这两位王爷各要一百万,分给自己的亲族。有人讥笑他,他说,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王爷们有的是钱花不掉,我替他们花,这是天经地义的。
向亲王直接要钱这种事儿,或许真实存在,但一定有背后的原因,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七是滩污受会。这种情况应该是非常普遍的,史书上的记录也不少,比如,有个叫袁毅的,给京官送礼拉关系,连山涛都收了一百斤丝。再如,平吴功臣之一的杜预,镇守荆州,数次给洛阳的显贵送礼,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不是想让他们帮我加官进爵,我只求他们不要陷害我罢了。
八是抢节商旅。这个事儿,特指大富豪石崇。史载石崇任荆州刺史之后,抢劫往来商户,故成巨富。
这个记载,恐怕不实。
《晋书·刑法志》载,贼燔人庐舍,积聚盗贼,赃五匹以上弃市。
也即是说,抢节偷盗,是要论罪的,抢了五匹就要当街处决。假如在乱世,地方官借手中拳力抢节,或有可能,但晋朝统一天下已经十来年了,四海承平,石崇公然抢节,实在说不过去。山涛收受一百斤丝,就被人追着弹劾,石崇抢劫节成巨富,竟然逍遥法外,是欺我大晋朝丝法部门无人不成!
那么,晋朝时是以什么作为货币的呢?
《晋书·食货志》载:
董卓当权之后,毁五铢钱,铸小钱,因此,钱不好使了,一斛谷物,卖到数百万钱。到李傕、郭汜主政之后,长安一带,谷物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二十万钱。曹操当丞相之后,重新使用五铢钱,但由于流通中的钱币数量不多,谷帛等实物仍然承担货币的功能,形成了钱物并行的局面。公元221年,曹丕废除五铢钱,老百姓用谷帛买卖东西。到曹叡时期,很多人出幺蛾子,为了谋取利益,把谷物浸湿以增其重量,专门织薄绢来进行交易,对这种行为,政府严厉打击,但收效甚微。经过朝议,曹叡重新铸用五铢钱,一直到晋朝仍在使用。
两晋时期,由于朝廷一直没有铸钱,流通中的钱币甚为缺乏,致使谷帛的货币性质显著增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人们可以用布帛购买谷、米,生活用品,甚至可以购买奴隶。据《石崇奴券》载,石崇买了一个奴隶,用了一百匹绢。
也即是说,彼时,用布或绢来交易,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甚至比用钱还要来得方便。我之所以作出这个判断,是因为晋朝既然没有铸钱,而又没有迹象表明发生通货紧缩——钱少物多,理论上物价应该很便宜,但实际上,晋朝的物价比两汉的大多数时期要高得多。只能解释为,钱,作为通货之一,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彭先生,令人景仰!】
用谷米购物,记录很少,我们主要看一下用布帛如何交易。
据《中国货币史》载:
布帛的作价,汉以前大体上是一匹绢抵三匹布。两汉则两匹布抵一匹绢。南北朝以三匹布抵两匹绢。可见布的价格渐增。如果用铜钱来计算,则绢价也是渐渐增加的。春秋战国时代,绢价每匹自一百二十五钱到一百五十钱,布价为其三分之一。西汉时最贵的白素为八百钱一匹,缣(一种双丝的细绢。缣读如兼)价约合素价的一半,当为四百,绢比缣又便宜约三分之一,每匹约合二百六十钱。东汉缣、绢价格上涨,缣一匹为六百一十八钱,绢一匹当为四百上下。两晋时的绢价没有资料,但后赵的绢价很高。石勒时官价中绢每匹一千二百,下绢每匹八百;市价则中绢每匹卖到四千,下绢也要二千一匹。
那么,用布帛作为货币,具体怎么使用呢?如果某个东西值两匹布,五匹布,那还好说,如果某个东西只值一尺三寸,或者三尺五寸,难道说还要把布裁了不成?
对,你说对了。
有证据吗?
有。
《晋书·张轨传》《魏书·食货志》等史书均有记载,大意是说,用布来买东西,经常需要把整匹布帛裁成一段一段的,布本来还有成衣的使用价值,裁过之后,失了其本来的功能,造成大量浪费,云云。
【来,裁点零钱】
两晋的正常物价,基本没什么史料。《夏侯阳算经》提到三种米价,即每斗一百二十文、一百三十文和一百三十五文。这三种米价差不多,应当可以看作是正常的价格。一般认为夏侯阳是晋人,那么,晋代的正常米价每石应在一千三百文上下,比两汉的正常米价要高得多。
好,现在我们看一下,何曾日食万钱,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现在我们知道,晋朝的米价,大约每斛一千三百钱,一万钱可以买7.7斛米。一斛相当于现在的20升,7.7斛就是154升。我专门测量了一下,250毫升大米,大约重250克多一点,那么,一升米大约两斤重。154升,重308斤。现在的米,有很贵的,也有两三块一斤的,我们算每斤三块,那么,308斤,就是924元。
也即是说,何曾一天的伙食费,大约924元。
我以前在上班时,经常出差,我们一天的伙食费标准是100元。我是副处级,一天伙食费100元,何曾是太宰,一天伙食费924元,是我的九倍多,想来何大人有些超标吧,但要说超了多少,我也没有概念。
我们再看看王恺和石崇斗富,王恺用丝绸搭了四十里长的步障,石崇用锦缎搭了五十里(步障,指古代显贵出行时,在道旁设下遮蔽风寒尘土,或者禁止人窥视的帐幕)。
自汉朝以后,布帛的规格相当稳定,都是宽二尺二寸,长四丈为一匹,六丈为一端。
一里地,大约415米。一尺为23.1厘米,一匹布,四十尺,9.24米,一里地相当于45匹布的长度。步障当然得是双向的,40里地,双向就是80里,相当于3600匹。布宽2.2尺,也就是51厘米,步障是要能挡住他人窥视的,三匹布并列,高1.53米,显然挡不住,需要四匹并列,那么,王恺四十里步障,就需要布14400匹,石崇的50里,则需要18000匹。
《夏侯阳算经》中,布价有两种,一种是每匹1300钱,一种是1700钱。我们按1300算,石崇需要花2340万钱。但石崇用的是锦缎,比布贵得多诶,我们按三倍算,就是7020万钱。上面,我们计算何曾日食万钱,相当于人民币924元,那么,石崇为了在一条路上搭个步障,其花费相当于人民币6416280元。
倘若石崇不是疯子,就是史书瞎写。
【我理解,步障就是这玩意儿】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石崇大约是相当豪奢的,但远远达不到这种程度。上一回,我们讲过,有人把王羲之比作石崇,把王羲之高兴得够呛。我猜,在《世说新语》问世之前,石崇的名声可能并没有那么臭。
再讲一件石崇的事儿。《晋书·石崇传》载,石崇任卫尉,与著名帅哥才子潘岳(即潘安)拍贾谧的马屁。贾谧本来叫韩谧,是贾充的外孙,贾充死后,他被批准成了贾充的孙子,改名为贾谧。这样,皇后贾南风就是他大姑,贾充的老婆、广城君郭槐,就是他奶奶。因此,贾谧在朝里炙手可热。石崇在路上,只要看见郭槐的车,就会立即把自己的车停到一边,然后,下车目迎郭槐的车,郭槐的车呼啸而过,卷起阵阵尘土,史称,石崇“望尘而拜,其卑佞如此”。
跟石崇斗富的王恺、羊琇、王济等人,都是皇亲贵戚,石崇对郭槐的车子“望尘而拜”,你给他天做个胆子,他又岂敢处处压这些贵戚一头?他又岂敢打碎司马炎赏给王恺的珊瑚树?话说回来,皇上出行都没有五十里步障,你石崇什么东西,敢这么作?这叫僭越,会死人的!
关于这哥儿几个斗富的事儿,可能有些个影子,传着传着,就走样儿了。
《晋书》中关于石崇等人豪奢的记录,大约来源于《世说新语》,作者是刘宋的临川王刘义庆。刘宋灭了东晋,就得给自己得天下的合法性合理性,找些理由。而因奢侈亡国的例子,史书上屡见不鲜,于是,晋朝从上到下,穷奢极欲,导致人神共愤,是个相当不错的题材。
其实,晋朝人自己可能也觉得奢华并不太好,也作过一些讨论。比如,《晋书·傅咸传》载,傅咸觉得世俗奢侈,就上书说:
我认为,谷帛种植辛劳,不加以节约使用,就会匮乏。因此,过去的圣王教化天下,吃肉穿衣,都有规定。我以为,奢侈之费,更甚于天灾。在古代,尧才住茅草屋,现在的老百姓都争着给自家房子搞装修。古代大臣都吃不到精美食物,现在商贾之徒大鱼大肉吃到哕。古代只有后妃才有资格穿特殊的服饰,现在那些个婢妾都周身绫罗绸缎。古代士大夫才可以乘车,现在连低级小吏都驾着肥马轻车。古代人多地少而有储蓄,是因为节俭;现在地广人稀而担心不足,是因为奢侈啊。想要引导一个时代崇尚节俭,就应该坚决反对奢侈;奢侈不受责备,大家就会争相追逐,云云。
傅咸严肃批评了西晋奢侈的社会风气,给我们感觉,西晋之亡,就是亡于穷奢极欲的。实际上,不是的。傅咸生于公元239年,死于公元294年,石崇等人斗富——如果真有斗富的事儿,傅咸正是亲历者。但大家注意到没有,他一句都没有指责石崇这帮人,他反对的是老百姓搞装修,商贾大鱼大肉,婢妾绫罗绸缎,低级小吏开私家车,他反对的是这个!
也即是说,让傅咸愤怒的是,儒家森严的等级制度被破坏了,那些本来没有资格住房吃肉穿衣开车的人,竟然都住好房吃好肉穿好衣开好车了,贱民们翻身过上了好日子,你们好大的狗胆!
你还真别说,这么捋下来一看,我产生一种感觉,在司马炎治下,石崇这帮家伙大约是奢侈的,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恐怕过得也是不错的,这是社会富足的一种表现。
至于西晋为什么会如此短命,我个人认为,绝不是因为奢靡的社会风气,我更愿意从正治驾构和拳力豆争的角度去理解,我们后面再慢慢分析。
【图片来自网络】
yǔrénshànyán
32.与 人 善 言
yǔrénshànyán,nuǎnyúbùbó;shānɡrényǐyán,shēnyúmáojǐ。
与人善 言,暖于布帛①;伤 人以言, 深 于矛戟②。
(《荀子》三上p113[日积月累])
【注释】
①帛:丝织品的总称。
②戟(jǐ):古代的一种兵器,是矛和戈的合体,兼备直刺、旁击、横钩的作用。
【说说意思】
与人好好说话,比给他穿华丽的衣服还温暖;用尖酸刻薄的恶语伤人,比用矛戟刺人伤害的还要深。
【诵读点拨】
言语可以给人带来愉悦,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一句善意的话,会使人倍觉温暖;一句讽刺、挖苦的话,会使人羞愧和痛苦。会说话见修养,会做人见教养。
【拓展阅读】
嗟来之食①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②,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来④。黔敖左奉食⑤,右执饮⑥,曰:“嗟⑦!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⑦!”从而谢焉⑧,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与,可去⑩,其谢也,可食。”
[注释]
①选自《礼记·檀弓下》)
②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
③蒙袂( mèi):用衣袖蒙着脸。袂,衣袖。辑屦(jù):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④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⑤奉:同“捧”,端着。
⑥执:拿。
⑥嗟(jiē):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相当于“喂”。
⑦斯:这地步。
⑧从而谢焉:从,跟随。谢,表示歉意。
⑨微与:微,不,没有。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⑩去:离开
[说说意思]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上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
[谈谈理解]
中国的传统看重做人的尊严和骨气,尤其是气节比生命更为珍贵,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因此,帮扶别人要顾及对方的尊严,不能居高临下,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做善事也要让人易于接受。
[背背练练]
良言一句( )三冬,恶语伤人六月( )。(《增广贤文》) 暖 寒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账号”还是“帐号”?
近日,话题#账与帐很多人分不清#
冲上热搜
引发网友讨论
据长江日报报道
记者登录某社交平台时看到
多处地方使用的都是“帐号”
“帐号与安全”
“找回帐号密码”“解封帐号”
“冻结帐号”“投诉帐号”……
有网友表示
头一回知道
“马上在键盘上打了一下这个词”
还有人说
“一直很在意这个错字”
“纠正下比较好,考试写错就麻烦了”
记者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里面只有“账号”而无“帐号”。“帐”有两个释义:一是指“用布、纱或绸子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如“蚊帐”“营帐”等;二是旧同“账”。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澎湃新闻发布的《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研究报告》显示,互联网平台出错较多的错别字前20名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帐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审王楠介绍,过去写作“帐号”,现在正确的写法是“账号”。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曹志耘表示,“帐”“账”不应混用,即“账号”不应写作“帐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王耿告诉记者,古人常把账目记于布帛上悬挂起来以利保存,故称日用的账目为“帐”,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另造形声字“账”,表示与钱财有关。
去年,记者就与多家网络平台联系反馈专家意见,建议尽快把“帐号”改成“账号”。
然而,一年多过去了,7月8日记者查询时发现,除抖音已把相关页面和相关内容中的“帐号”改为“账号”外,其他多个社交软件和平台使用的仍是“帐号”。
记者注意到,一家互联网平台的相关表述中甚至同时出现了“帐号”“账号”。
湖北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若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平台在用词上如果将错就错,这是对历史文化的不负责。她说,青少年还处于学习阶段,长期受到错误的影响,就会以为错误的就是正确的。
三峡大学田家炳教育学院副院长肖劲松呼吁,网络平台应担负起文化责任,不能让错别字成为流行用法。
7月4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在答复记者时表示,针对多家互联网平台长期错误使用“帐号”一词,已拟函请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指导这些平台进行纠正。
除了“账号”和“帐号”
还有网友指出了
其他常见易错字
↓↓↓
你还见过哪些易错字/词?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记者 师文静
近日,在“典迷”的千呼万唤下,《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终于开播。前两期节目《永乐大典》《汉书》继续保持高品质呈现,深受观众喜爱。
文化节目找准了正确的“打开方式”,就能在年轻人中出圈,让丰富的文化资源“活”起来、“潮”起来,让观众跟着“燃”起来。
短故事爆发强大感染力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节目,将《尚书》《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等十多部流传千古的典籍呈现在观众面前,每期节目讲述一部典籍前世今生的故事。伏生一生守护典籍、司马迁和屈原的家国情怀、李时珍的医者品格、老子和孔子的精神高光时刻等,都浓缩在一个个情感饱满的短戏剧作品中。让高度凝练的故事爆发出强大的感染力,也只有《典籍里的中国》能做得到。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依旧是“大型的催泪现场”。首期节目聚焦典籍史上体量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编纂,故事围绕段奕宏饰演的“布衣都总裁”陈济展开。陈济“啃书”也“啃老”,爱书如命的他,花大钱买书、读书,读遍天下典籍,被路人称为“傻子”,但被父亲悉心爱护和支持。陈济立志修书,守在学者谢应芳门前几个月,终于拜师成功。谢应芳感慨流涕,自己年近百岁没有等来修书的机会,但终于等来了陈济。
四十岁那年,陈济终于被任命担任《永乐大典》“都总裁”,统领群儒,花费数载,修纂一万余册的《永乐大典》。但时空穿越到过去的读书人撒贝宁告诉他,你修的《永乐大典》虽逃过了紫禁城的火灾,但下落成谜,后世没有只字片语;虽有嘉靖副本,但副本也未能保全,至今在世界各地只保留下了四百余册……
《永乐大典》屡遭劫难,陈济从伤心到痛彻心扉,再到听到这部典籍“珠还合浦,历劫重光”的当代回归之旅,又由悲转喜。无论是典籍历劫重光的传奇故事,还是陈济千回百转的心路历程,都给观众带来心灵冲击波。节目嘉宾蒙曼教授认为:“我们可以通过陈济的视角,真切地感受《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之难、用心之深。陈济说过一句话,‘文章贵如布帛菽粟,但求有益于世尔’。这也代表了这些修书人对《永乐大典》的期许,希望它能够一直流传下去,有益于千世万世。”
《汉书》一期节目,通过演员万茜饰演的班昭的视角,再现了《汉书》的接续修撰故事。父亲班彪续写《太史公书》,哥哥班固开创断代史体例定名《汉书》,班昭最终续补,成为流传千年的典籍。《汉书》一期节目,又留下几个“好哭”的名场面。晚年的班昭与去世的父亲和哥哥隔空对话,她告慰父兄,历时十余年续补终于完成《汉书》,自己用了一辈子,完成班家修史心愿。
一个短短的故事中,班昭从一个少女成长为女史家,身上那种责任感、韧性很感染人。万茜饰演班昭青中老三种状态,她感慨表演难度很大,但一个鲜活的人物跃然在屏幕上。
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
据了解,为了让古籍“活起来”,本季《典籍里的中国》进一步进行“思想+艺术+技术”的创新,深度采用电影工业生产模式,结合绿幕拍摄、运动控制等多种科技拍摄手法,进行戏剧核心、关键场次的呈现升级。
也就是说,这一季的节目在视觉效果上更加突出。节目通过高科技的手段,将舞台变身浩瀚的时空,比如陈济悟出《永乐大典》“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修纂方式时,舞台大屏幕让浩瀚宇宙中的每颗星辰代表一部典籍,这些星辰围绕着月亮,月映万川,湖水映月,这个景象给了陈济大启发,让他领悟编书的窍门。
节目中有很多令观众赞叹的视觉奇观,把典籍与历史,与万千世界,与浩渺宇宙连接在一起,呈现出一眼千年的大气恢弘。《典籍里的中国》可谓将“大而美”做到了极致的节目。
《典籍里的中国》的“神仙选角”,也让节目中的戏剧部分大放异彩。倪大红饰演的伏生、王学圻饰演的老年司马迁、王劲松饰演的李时珍、王绘春饰演的孔子、王洛勇饰演的屈原、奚美娟饰演的王孺人、辛柏青饰演的王阳明等,都留下可圈可点的表演瞬间,正是这些演技派的精彩表演,让节目戏剧部分感染力、沉浸感做到极致。
《典籍里的中国》创新的“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等相融合的创作模式,让一档文化节目呈现出非常丰富的样貌,在年轻观众中大爆出圈。上一季节目播出时,“典迷”们迫切地催更,就能看出节目的强大影响力。这一季节目播出,更多观众翘首以盼。
一档节目如此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节目通过各种创新手段来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它年轻化的调性、极致的视听美学追求、对典籍和历史人物的深度挖掘、强大的共情力等,都让这档节目“风景这边独好”。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用生命谱写出的千古绝唱,他昭告世人,天地间有比生命更为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仁与义,是他的恩师欧阳先生传给他的“道”。
欧阳先生初名巽,晚号巽斋,但终以守道之名闻名天下,并忠贞不贰地将道守了一生。欧阳守道,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以不让古人的厚德、精醇的学问与傲人的成就成为当世公认的教育大家。欧阳守道少年孤贫,无钱读书,但积苦力学,破壁成才,人称庐陵之醇儒。进士及第后,德业日进,声誉鹊起,先后受聘江西白鹭洲书院山长和湖南岳麓书院副山长。他志存高远,心有鸿鹄,为诸生讲说,必以孟子和子思为宗,“正人心、承三圣”,桃李满天下。
得意弟子文天祥在感人肺腑的《祭欧阳巽斋先生文》中深切缅怀这位令人敬重的老师:“先生之心,其真如赤子”;“先生之文,如水之有源,如木之有本,与人臣言依于忠,与人子言依于孝”;“先生之德,其慈如父母,常恐一人寒,常恐一人饥,而宁使我无卓锥”。欧阳守道事母至孝,私塾坐馆,每餐只吃素,留下鱼肉带回家给母亲。他兄嫂早丧,留下两侄年幼,无以为养,日夜啼哭,无奈之下,他默默抱在怀里流泪不止。大侄走失,他痛不欲生,惩罚自己三年不吃肉;小侄成家,他实在无钱资助,只好向学生文天祥求助,才使其完婚。任白鹭洲书院山长时,不少富贵之家携厚礼送子弟前来求学,请他多加关照,可他一概回绝,他认为学生不论贵贱贫富,当一视同仁。他为官清廉,一生清贫甚至于潦倒,《宋史》记载欧阳守道“卒,家无一钱”,最后还是学生们凑钱将他安葬。可他安贫乐道,怡然自得,顺逆毁誉,其志不改。
欧阳守道学问渊博,品行正直,尤其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气节的培养。吉安古称庐陵,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白鹭洲书院中供奉五位庐陵大贤,分别是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与杨万里。欧阳修乃一代文坛宗师,为官宽简,受民爱戴;杨邦乂被金人俘虏,宁死不屈,“不作他邦臣”何等慷慨大义;胡铨誓死“不与秦桧共戴天”,使金人惊呼“中国不可轻”;周必大任宰相八年,革除弊政、强兵富国;诗人杨万里坚决主战,铁骨铮铮。欧阳守道言必赞之,对这五位大贤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以其事迹与人格教育自己的学生。
涓涓细雨,点点入心。学生们在此强大人格精神的感召下,砥砺奋进,昂扬向上,终于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丙辰科中,结出丰硕果实。该科共601人中进士,庐陵有44人,大部分都出自白鹭洲书院,特别是文天祥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这个了不起的成绩名列全国之首,令宋理宗欣然题写“白鹭洲书院”匾额,以示奖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等,文则妙笔生花,书济世之著;武则浴血奋戈,保卫国家。这些青年才俊,以天下为己任,筚路蓝缕,上下求索,正是欧阳守道“传道授业解惑”的巨大成功。
“先生之文,如布帛菽粟,求为有益于世用,而不为高谈虚语以自标榜于一时。”他力主文章不能夸夸其谈,似纸花炫目,终无大用。必须要有根,根深本固,才能枝繁叶茂,花团锦簇,“文资于理,理资于学。”正是基于这个根,他的学问才能经世致用,益于身,益于世,益于国,他的文章才具有吸引力和震撼力,他的讲授才具有令人信服的内在逻辑,“经筵所讲,皆切于当世务,上每为之动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欧阳守道“持论咸有根柢,非苟立异同”。
对老师欧阳守道的道德学问,文天祥敬服不已,钦佩之至:“其与人也,如和风之著物,如醇醴之醉人……其为人也,发于诚心,摧山岳,沮金石,虽谤与毁来而不悔。其所为也,天子以为贤,缙绅以为善,类海以为名儒,而学以为师。”
德高望重的欧阳先生,敦亲孝友,宅心仁厚;学有本源,根深叶茂;一尘不染,高尚廉洁;一以贯之,至死不辍;千古风范,巍如山岳。这样的世之师表,一生守道,其道安能不弘?(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