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哲人老子的“道生—道德—道相—道势”宇宙论框架的理论学说,代表着中国最高的形而上学,也代表着中国哲学的诞生,以及中国哲学宇宙本体论的理论根基。
古哲人老子建构“道”的学说,就是在探寻、解释宇宙世界的本原问题。而且,迄今为止,还是老子率先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道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道”。并且,老子解释了是“无限无体的阴阳者之本之一”创造了“有限有体的阴阳者之体之多”的宇宙万物,解释了宇宙世界的“第一推动者”的阴阳行为原则之德之势,以及解释了宇宙万物都遵循服从于“自然的行为原则”之德之行。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道”在生化万物的活动中,始终遵从自然的行为原则,亦即“道法自然”。
因此说,古哲人老子建构“道”的学说,代表着中国古哲人认识主体从“有神”的思维向“无神”的哲学思维跃迁的重要标志。
西方哲学或伦理学在理论上就没有“道德观”的学说,或者说,西方哲学是无法解释、回答什么是道德普遍原则。其原因是,西方哲学舍去了“上帝”(宇宙本体)与“上帝的行为原则”(宇宙本体的行为原则)的追问与解答,使得西方哲学家的理论观点或给出的哲学概念都不具有终极性、普遍性、绝对性,他们所给出的结论或哲理概念只具有相对性。因此,西方哲学家是无法解释、回答“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之道德。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西方哲学是没有“道德”理论学说,或者说,西方哲学是没有“道德观”的。
然而,西方哲学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或充其量可以认为是相对性的人的伦理。在近代,由于日本和中国学者没有透彻地理解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与“道德”的哲理本义,将西方哲学中的" Morality"错译成“道德”,使得中国哲学核心概念“道德”被狭义化,进而严重影响了后学和中国哲学的范式。
要理解中国哲学核心概念的“道”、“道德”的定义是什么?那么,首先我们要理解中国古哲人老子称谓的“道”,其哲理本义是什么?进而我们才能理解、解释“道”之“性”的行为原则之“德”,即“道德”。
简单说,哲学是研究宇宙万物的终极性、普遍性与普遍行为规律的学说,也就是说,哲学概念一定要具有普遍性,以及哲学概念要给出哲理性的定义。哲学,不是哲学家的名言或格言的集合,如"我思故我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命题,也不是哲学层面里方的“逻辑”,“否定之否定”,更不是狭义的西方哲学“第一性原理”。
中国哲学核心概念“道”的定义是什么?根据老子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理本义,我在哲学范畴给出“道”的终极性、普遍性与普遍行为规律的定义:
“万物之本之一”生化“万物之体之多”的生命机制中,“有与无”共同存在,“无”依存在“有”之中,并且“无以势之行”之形式,依存在“有”的目的之中,称之为道。
或者,宇宙生化之道,是道中的“有与无”共同存在,“无”依存在“有”之中,并且“无以势之行”之形式,依存在“有”的目的之中,称之为道。即,老子说的“道可道”。
注:老子的“有”与“无”是具有最为普遍性的、极高抽象性的、哲学概念的一对共同存在的名词,不是科学范畴里的“有”和“无”是一对反义词及概念。
在无限无体的“万物之本之一”中,“有”反映的是无限无体(无质量)的阴阳双方之精,“无”反映的是阴阳双方之间的“气”之“势”;在有限有体的“万物之体之多”中,“有”反映的是宇宙物质世界,“无”反映的是宇宙精神世界。
“有”是“无”的本体,“无”依存在“有”之中而共同的存在,不存在“无”与“有”,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伪命题,或截然的相互孤立、对立、反义的科学概念的“无”和“有”。老子曰:有无相生。
中国古哲人老子称谓的“德”,主指“道之德”或“道德”。即,道是德的本体,德依存在道中而共同的存在。道德的本义是指宇宙本体的行为原则,也就是指宇宙万物的行为原则。因此,“道德”也就是人类世界之上的无时间、绝对性、终极性的“道德普遍行为原则”,或者“道德普遍原则”。
特别指出:西方哲学是无法解释、回答“道德普遍原则”是什么?其原因,西方哲学是无法解释、回答“上帝的行为原则”是什么?
道德普遍原则,必须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须普遍有效适用于一切场合和一切人,即适用于宇宙万物(不涉及具体的人、习俗、宗教、意识形态)。也就是说,针对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则能够作为人类相对行为标准秩序的终极绝对标准来接受。
正因为,“道之德”是最高的、无时间、绝对性的道德普遍原则,所以“道之德”之“和”的行为原则,就是全球人类自身有时间、相对伦理道德的本体,就是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共识,就是全球人类社会中不同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必须遵从的伦理道德底线。
然而, 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之善”或“道之德行”,即为“道德理性”,其本义是指宇宙万物的行为理性(简称:道理)或宇宙万物的“伦理”。那么,“宇宙万物的伦理”的英文译法对应于西方“ethics”, 其实两者的本义也是不同的。
道德理性,就是道之本之“一”的精气,在生化万物的过程中存在物质理性、生物理性和万物的伦理性,进而体现出“道之善”。
正因为,客观存在道德理性,这就为人类认识世界、认识真理提供了本体。所以,人类认识主体所认识的物理化学规律、生物生理规律、万物及人类伦理,都要遵从最高的道德理性,或者说,都要遵从最高、最为普世的自然价值取向客观的行为规律。
老子《 道德经》 , 短短五千言, 以“道”为核心, 建构了独特而又丰富的哲理体系。原著不过五千言, 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它告诉了我们许多。
几千年来, 大家都在研究道, 而有研究著作流传下来的, 古今名家的著作, 有数十家之多, 如果搜罗广泛一点, 也许可到达百家以上,且争鸣不断。
但是,这些研究著作都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即道家思想的精髓主要就是让人要像水一样,即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南怀瑾老先生在《国学八讲》就曾解读到:
可见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 便要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 至净、 能容、 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水, 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 它能使万物得它的利益, 而不与万物争利。
水的确和人不同, 它没有想到要与别人“争上游”, 也没有想去占别人的“上风”, 而是一心朝低处流, 始终往下方滴。
拼命“争上游”的人往往被卷进了漩涡, 竭力想“占上风”的人常常被摔得粉碎, 而往下滴的最终滴穿了石头, 朝低处流的终于汇成了咆哮的黄河, 汇成了漭漭的长江, 汇成了壮观的湖泊, 汇成了浩瀚的海洋。
做人要像水那样避高趋下, 顺其自然而无所违逆;
心境要像水那样清明渊深, 永远保持其恬淡虚静;
对人要像水那样利泽万物, 博施广润而不求回报;
说话要像水那样严守信用, 逢圆便回旋, 遇方就转折, 遭堵必停蓄, 开决又流动;
为政要像水那样清污涤垢, 铲除一切渣滓败类, 还社会以安宁, 还民风以淳朴;
处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 装在圆器中就成为圆, 注入方盒中又变成方, 随物赋形而不滞于一;
行动要像水那样不失时机, 一入冬就结冰, 一开春便融化。所以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孰得孰失? 孰愚孰智呢?
道家思想的精髓你明白了吗?
老子一生著作虽五千言,却道尽了天地的玄妙,正因为他洞悉了大道,他沉默守拙,但关于他的传说却很多。老子化身众多,上始于盘古,后来的广微子。河上公都是他的化身。
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就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老子和庄子并称为老庄,同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但是庄子在道教神祗中仅位列南华真人,地位和老子相差太多,这大概是因为《道德经》五千文和老子身上散发出来的神秘气息所致。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公元前571年出生在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历乡曲仁里,名李耳,字聃。老子是个遗腹子,出生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这个初生的婴儿一副异象:白发,黄脸,白色的额头上满是皱纹,方眼,耳垂很大。于是这个孩子就起名为聃。聃就是耳垂很大的意思。由于名字和相貌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人们就只知道他的小名叫李耳,不知道他的名字。
老子学问渊博,在当时是著名的学者,所以被任命为周朝守藏室之吏,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后来又相继担任了一些其他的官职。老子是当时著名的哲学家,孔子就曾向他请教。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孔子问礼图》。
孔子问礼图
后来李聃辞官归隐,乘着青牛西出函谷关。李聃离函谷关还很远,守关的官吏尹喜就看见远远地有一团紫气东来,尹喜大喜,知道必有大圣人将至。尹喜素来仰慕李聃的学问,见老子来到关前,亲自出关相迎,向老子问道。并盛情挽留老子在函谷关住了几日。老子就是在这里写下了他唯一的著作《道德经》,之后出关不知所踪。
老子的教义主张“道法自然”,强调自然和平衡的重要性。他认为人们应该顺从大自然的规律,与其悖逆而行,不如顺势而为。他主张“无为而治”,意味着人们应该摒弃功利心和欲望,顺流而行,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老子大概活了160岁,还有说他活了200岁。总之他的一生散发出谜一样的气息。
“生活就像燃烧的火焰,形体就像燃烧的燃料,燃料屈指可数,而火却一直传承下去,永远没有穷尽。”这是老子死后,庄子为他写下的一段寓意深刻的名言。
老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义成为了道教的核心理念,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道法自然”主张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与平衡的价值观,对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今天的世界,老子的教义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感到压力和困惑。而老子的教导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衡,学会顺应自然的规律,以实现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 总结起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老子,以他洞悉天地玄妙的见解和神秘的气息,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教义强调自然和平衡的重要性,影响了道教和中国传统文化。至今,他的思想仍然对我们思考生活的方式和追求内心的平静有着深远的指引作用。
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成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
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的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
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以下十句话正是《老子》的精髓所在。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曰: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
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曰: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曰: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
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
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曰: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
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
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
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
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
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曰:话说多了,就会一再遇到无言与对的尴尬,倒不如信守中道而寻找中的的办法。也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并无所谓“仁爱”,而是把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其自然。
圣人也无所谓“仁爱”,而把百姓都当作祭祀用的祭品那样用完即扔,莫不相关,任他顺从于道自然发展。认为“希言自然”,少说空话是本应如此的事。
重要的是“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能够得当地把握住中正之道,“允执其中”,顺从于道,才能成大事。所以认为以其多说空话而一再穷尽困窘,还不如信守切中于道的原则而能够真正办实事。
7、治人事天莫若啬
老子曰: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
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
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8、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曰: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
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9、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
“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10、善用人者为之下
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
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支重要流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它的核心理念是“道”,即宇宙的最高原则和万物的根源。本文将从道家思想的起源、基本概念和对生活的启示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思想的精髓。
道家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老子和庄子,他们是道家思想的奠基人。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了道家的基本理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道无法通过言语和文字来准确描述,因为它超越了有限的概念和语言。庄子则通过寓言和譬喻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道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放下功利心和欲望,与道统一,达到心灵的真正自由。
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最高原则,是无形无象的存在,包含着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即通过顺应自然的道来达到最高的境界。在实际生活中,道家思想主张追求“无为而无不为”,即放下执着和欲望,以自然的姿态面对人生,做到适应环境、随缘而动。这种思想对于减少人们的焦虑和追求简单生活的人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道家思想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启示。首先,它告诉我们要放下功利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功利的目标所困扰,导致了心灵的疲惫和迷失。道家思想主张追求真实的自我,超脱社会的标准和压力,重建内心的联系,找回生命的本真。其次,道家思想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尊重自然,与环境相互融合。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当今社会亟需强调的价值观念。最后,道家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兼容并包、和谐相处。只有通过相互尊重、包容和理解,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观念和理念,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一股重要的思潮。道家思想强调了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顺应自然的规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思想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社会也具有深远意义。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学习,我们才能从道家思想中获得更多的启示,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心灵境界。
#讲中国历史文化#
道家思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道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道”,是道教发展的基础。
道: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被认为是宇宙的本源之道。道被描述为一种无形、无处不在、超越人性的本体力量。道既是存在的,也是不存在的,就像无形之气和虚空一样,是一种奥秘的存在。
自然:道家思想重视自然,认为自然是上帝的杰作。自然是理性、伦理和人类机智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
自由:道家思想鼓励自由而不受惯例所侵扰,强调个体思想自由。人们应当追求内在自由,不被社会琐事所困扰,生活得实在、简单而美好。
非行为:道家思想不善于干预事物自然的发展过程,倡导不为所动、不做作为。不干涉、不干扰是道家非行为哲学的主旨。
抱朴守拙:道家思想主张保持朴质的个人品性,追求自然简朴、清心寡欲的自然生活方式。
非物质:道家思想认为物质是短暂的,真正的价值在于灵魂和精神。重视精神的升华和灵性的丰富,提倡财富朴素、名位低调。
道家思想突出强调自然、自由、非行为的核心价值,这些思想部分地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文化和社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