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马

诅咒的意思(诅咒的意思解释)

时间:2024-01-21 23:34:14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文化云客厅 | 为什么侦探的助手,总是那么笨?

撰文|罗拉

“迷雾剧场系列”目前推出的两部悬疑剧《十日游戏》《隐秘的角落》都已完结。其中,《隐秘的角落》刚开播便冲上热搜,收获压倒性好评,影片中的梗“一起爬山吗?”“我还有机会吗?”火出圈,成为豆瓣为数不多评分超过9.0的国产剧。

推理的热度这几年一直居高不下,从小说到悬疑剧、推理型综艺、剧本杀,我们渴望进入一个烧脑世界,享受解谜带来的快感。上文提及的两部热剧都改编自推理小说,《十日游戏》改编自东野圭吾的《绑架游戏》,《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坏小孩》。推理小说不仅是悬疑剧、推理型综艺的“源代码”,在世界文坛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

但推理小说读多了以后,我们会发现各式各样的“套路”。比如,侦探一定要等到凶案越来越多后才开始推理,助手总是智商“不在线”,半途中出现声称自己知道凶手是谁的路人,准会在第二天就领“盒饭”(网络用语,指在剧情中被杀死).......这样的情节布局,其实都是有意为之。新京报文化云客厅系列直播活动第14期,我们邀请推理小说家、译者陆烨华,在新京报文化客厅直播间分享了推理小说中常见的套路,以及为什么这些套路能吸引住我们。

陆烨华,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春日之书》《今夜宜有彩虹》《逐星记》等,并译有阿加莎·克里斯蒂长篇小说《长夜》《他们来到巴格达》。

推理小说四大流派

推理小说也有分类,最基本的四大派别为本格派、社会派、硬汉派、新本格派。除了硬汉派以外,这些类别都是日本的分法,日本的推理小说发展时间虽短,却已有完整的体系和个性鲜明的流派,所以我们大都采用这种划分方式。

1

本格派:古典、正统

“本格”(ほんかく)是日语,大意是最初、最原味。因此,本格派常被看作推理小说中最经典、正统的流派,注重逻辑性和推理性,也叫古典侦探小说。作家会把所有的线索都告诉你,作家和读者是平等的。代表作家如埃勒里·奎因、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他们对人和景物的描写非常简洁,对诡计的推理下了最多的笔墨,正如陆烨华所说:“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通往最后的真相,让你享受和凶手斗智斗勇的过程。”

埃勒里·奎因,是美国推理小说家曼弗雷德·班宁顿·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表兄弟二人合用的笔名,他们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成功的先例。

直播回顾短视频:新本格的杀机,何时何地都可能诞生。

2

社会派:轻视手法,注重动机

“二战”后,日本社会动荡,民众信仰破灭,人性的复杂处处彰显。人们对于侦探坐在“安乐椅上破案”这种乌托邦形式,开始感到了厌倦。这时,日本作家松本清张带着社会派推理小说横空出世,他后来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世界三大推理文学宗师。

相较于本格派,社会派不注重作案手法,更注重凶手的动机。书中最后的结论往往是:凶手并非无缘无故杀人,而是因为自己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对待。作者通过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案件,其实是在表达对社会事件的看法。

松本清张,日本推理小说作家,开创了“社会派推理”。

3

硬汉派:破案靠“揍人家脑袋”

硬汉派起源于美国,类似于犯罪小说。如果用一句话来区分本格派和硬汉派,那便是“本格派破案靠脑袋,硬汉派破案靠揍人家脑袋”。

陆烨华总结道:“硬汉派破案的经典场景就是某人在酒吧喝酒,碰上了黑社会,挖出了一些黑暗的链条,然后他孤身闯入虎穴,用拳头去逼人说出真相。”虽然也有一些逆转,但硬汉派侦探主要靠体力和“酒吧”破案——即使他知道嫌疑人就在前方,他也不会去问,而会先找一家酒吧喝一杯酒,喝醉了才能去找嫌疑人聊天。

4

新本格派:诡计突破人类想象力

“二战”后,松本清张开创的社会派风靡了30多年,本格派一直被压得抬不起头。直到1987年,以绫辻行人出版《十角馆事件》为标志,推理小说开启了新本格时代。

《十角馆事件》,绫辻行人著,龚群译,新星出版社,2016年6月。

与本格派相比,新本格派的“新”,在于动机。本格派的案件往往发生在庄园或是大宅子里,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当中尤为常见:主角多为受到诅咒的家庭或富有的家族,杀人动机不外乎钱财、仇恨和爱情。新本格派的动机则更为多样。在水族馆工作的凶手,可以只为保护水族馆不被拆迁而杀人。这也是新本格派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杀机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可能产生,凸显意外感和夸张感。

其次,新本格派的诡计更加大胆,甚至突破了人类的想象力。如果说原来的推理小说作者还会在意诡计的可行性(比如很多作家会亲自去实验笔下的密室诡计能否成立),那么新本格派的密室不仅不一定能够成立,而且作者或许没有条件去做这种实验。比如说发生在宇宙飞船里的案件。

“设定系”是新本格派的另一个标志,指无法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事情。设定系虚拟了一个架空的世界,比如在西泽保彦的《死了七次的男人》中,背景设定主角可以死生轮回七次。

《死了七次的男人》,西泽保彦著,马杰译,新星出版社,2017年7月。

折原一的“倒错系列”也属于新本格派,“倒错系列”包括《倒错的死角》、《倒错的轮舞》等作品。所谓“倒错”,即颠倒错乱。折原一喜欢牵着读者走,然后再给出反转,给读者一种此前被“愚弄”的感觉。因此,书中处处充满了叙述性诡计。叙述性诡计简称“叙轨”,是指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利用文字的特性来欺骗读者,显得有些“无赖”:一本书,案件都可以不用发生,即使发生了,侦探也不用出场推理,只需要最后有一个颠覆、一个逆转,那么它就是一本推理小说。再比如乾胡桃的《爱的成人式》,书的前十几万字都是普通的恋爱情节,没有任何罪案发生的痕迹,但是最后几行字却颠覆了整本书。“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前面以为的事情不是这样的,这个人也不是以前那样,由此造成一种意外感。”

“倒错系列”,折原一著,曲阳译,新星出版社,2012年1月。

陆烨华说:“推理小说追求的无非就是意外感,只不过在本格派等派别中,我们追求的意外感是‘凶手,居然是他?’‘他居然用了这样的诡计完成了不可能犯罪?’‘凶手背后的动机居然是这样的?’而新本格派追求的意外感,是‘居然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我被骗得好惨!’这也是一种意外感。

5

读者提问:“包青天”系列算什么流派?

直播弹幕中,有读者提问:“包青天”算什么流派的推理?陆烨华答道:“‘少年包青天’系列算本格派,但‘包青天’系列不算推理,是公案小说。”因为在包青天破案过程中,他并没有亲自推理,破案的缘由常常是受害者托梦给了他。“包青天”系列通过案件主要想表达的是包青天的铁面无私,他不会为了强权而屈服于地方势力,而会公正地做出不倾向于任何一方的判决。

推理小说写作,套路能否得人心?

推理小说的核心是创新诡计。如果一本推理小说不创新的话,它就不是合格的推理小说。陆烨华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被开枪打死,可是他的尸体上没有子弹,这是为什么?” 第一位作者可能会把子弹写成冰做的,打进去之后冰会自动融化消失。在陆烨华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诡计,可第二个人就不能再写冰,否则就变成了抄袭。那么要想做到创新,第二位作者可以写用猪骨头,或者用凶手自己的骨头做成子弹,如此一来,子弹就变成了尸体的一部分,这就是诡计的创新。

同时,推理小说也是特别套路的小说。你可能要问,如此讲究创新的推理小说,怎么还会充满套路呢?陆烨华认为,正因为它非常注重创新诡计,所以作者创作时,会把几乎所有的创意都贡献给诡计,也就意味着作者不太可能再分散精力到剧情、人物当中,所以我们往往看到侦探、助手、凶手的形象在每本小说中都并无二致。

1

侦探形象套路

全凭“一口仙气”吊着

侦探的形象如何设定套路?四个字:无欲无求。陆烨华以最经典的侦探形象福尔摩斯为例:“他什么都不要,福尔摩斯吃美食吗?不吃;福尔摩斯谈恋爱吗?不谈;他有任何爱好吗?没有。无聊时他甚至给自己注射。从爱伦·坡笔下的名侦探杜宾,到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再到岛田庄司笔下的御手洗洁,名侦探们全凭‘一口仙气’吊着,这口仙气就是案件,只有案件,才能让他们活下去。”

福尔摩斯,杰里米·布莱特饰。

名侦探们还有另一个在传统本格推理当中相当常见的套路:侦探们一定要把事情全弄清后才去破案。陆烨华分析道,这么写其实是为了把小说写得更完整。比如埃勒里·奎因非常经典的推理小说《X的悲剧》:“它的逻辑虽然无懈可击,但在小说里发生了三起命案,侦探在第一起命案发生后,便表明已经知道凶手是谁,可非到第三起命案,他才会去揪出凶手。”

作者会借侦探之口说出理由,比如暂时还没有证据,或者现在只是一个猜测,但实际上,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剧情。“有时人们甚至觉得,凶手最大的帮凶就是名侦探本人。因为侦探已经知道了是谁作案,但他却不阻止凶手,而阻止凶手的那个人会被凶手杀掉。”侦探总会默默暗中观察,直到凶手把人都杀完了才去公布。仿佛他想要成全自己:因为凶手杀的人越多,说明这个案子越大,那么破案后得到的勋章也就越大。

《X的悲剧》,埃勒里·奎因著,唐诺译,新星出版社,2017年1月。

在推理小说中,往往会冒出一个比侦探更聪明的人,比侦探更早发现凶手,但这时凶手会把他杀死。这也是推理小说的常见套路。这个套路让推理小说的节奏有点诡异,也和实际生活有很大出入。然而这些套路化的叙事方式,看似拖拖拉拉,其实是为了让读者能够看到更多的线索和伏笔。“推理小说是虚构的,是作者和读者在纸上的竞技较量。侦探和读者天生不公平,因为作者在写的时候已经知道了答案,而读者得通过作者的描写来猜测作者的脑洞,所以作者就需要让侦探的‘磨叽’来拖住时间,让侦探若有似无地提醒读者一些线索。”

2

助手形象套路

“哦,这真是太神秘了”

助手的形象比起侦探,要更加固定呆板。侦探们往往是天才,有一些怪癖,可他们天才的方向不一样,怪癖的点也不同,然而助手的平庸却如出一辙。

助手为什么总要“卖傻”?陆烨华回答道:“助手会把现场观察到的任何细节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再去帮读者问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一方面是为了告诉读者这个地方有线索,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写法来烘托整本书的气氛。助手的台词往往是‘这真是太神秘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事情?’其实如果让侦探发言,他的台词可能是‘好无聊’,如果这样,这本书就没有卖点和悬疑了。”

3

凶手形象套路

“死亡三问”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凶手的特征,陆烨华的回答是:“矛盾”:“凶手既然能够聪明到设计出那么天才的诡计,为什么他还会傻到要杀人呢?”凶手往往在一本书的前半部分聪明无敌,侦探和助手、读者看到现场时,都会惊呼好厉害,这是恶魔的智慧。但等到后半段,侦探需要他上钩的时候,他便开始变得愚笨。

推理小说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套路:侦探给后半段变“笨”的凶手下套,而凶手也会乖乖落入陷阱。陆烨华描述了一个情节:“侦探什么都推理出来了,但还有一个证据没有拿到,需要凶手亲口承认。这时侦探会故意放个破绽,在案发地说有地方还留下一个指纹,然后就回家了。但侦探其实联合一帮警察助手,偷偷躲在厨柜里。半夜时凶手竟真的傻乎乎地溜进来,想擦掉莫须有的指纹。等他潜入到房间中央时,‘嘣’地灯就开了,所有人一拥而上,高唱‘Happy Birthday to you!’开个玩笑,之后当然凶手就这样落网了。”

所以凶手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形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剧情服务,作者需要他这时聪明,他就得聪明,作者需要他傻,他就得傻。因为需要他傻时如果他再聪明,侦探就破不了案了。

凶手被指认后往往还会发出“死亡三问”——你怎么知道?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你有证据吗?请记住,只要凶手问出这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他就是凶手“实锤”了。

当侦探指着凶手说“凶手就是你”时,凶手会反问:“你怎么知道?”接下来侦探便开始他的推理,而如果凶手不问的话,侦探就无法推理下去,所以凶手一定会问为什么,因为在推理小说中,读者需要看到侦探的推理过程。

凶手的第二问是:“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侦探往往会答:“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了。”我们看到这句话会很想寄刀片给作者:你从一开始知道了,为什么你到现在才说?非要等到凶手杀了那么多人后,侦探才开始盘问凶手,这个是前面吐槽过的。

凶手的第三问是:“你有证据吗?”凶手问到这句话时已经气急败坏,它暗含的意思是:“无法反驳了,你说得都对,但是我不承认,没有证据你能奈我何?” 这时侦探会说:“我有证据,就在刚刚我给你下了一个套儿。”然后开始解释自己做了哪些事,凶手又如何乖乖进入了侦探设定好的圈套中。

直播回顾短视频:推理小说是最套路的小说。

新京报文化云客厅——云享文化生活,live每周不停!

更多直播活动,欢迎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文化客厅微信、新京报APP文化频道、新京报书评周刊微博活动预告。

撰文|罗拉

编辑|吕婉婷 罗东

校对|危桌

文化云客厅 | 为什么侦探的助手,总是那么笨?

撰文|罗拉

“迷雾剧场系列”目前推出的两部悬疑剧《十日游戏》《隐秘的角落》都已完结。其中,《隐秘的角落》刚开播便冲上热搜,收获压倒性好评,影片中的梗“一起爬山吗?”“我还有机会吗?”火出圈,成为豆瓣为数不多评分超过9.0的国产剧。

推理的热度这几年一直居高不下,从小说到悬疑剧、推理型综艺、剧本杀,我们渴望进入一个烧脑世界,享受解谜带来的快感。上文提及的两部热剧都改编自推理小说,《十日游戏》改编自东野圭吾的《绑架游戏》,《隐秘的角落》改编自紫金陈的《坏小孩》。推理小说不仅是悬疑剧、推理型综艺的“源代码”,在世界文坛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意义。

但推理小说读多了以后,我们会发现各式各样的“套路”。比如,侦探一定要等到凶案越来越多后才开始推理,助手总是智商“不在线”,半途中出现声称自己知道凶手是谁的路人,准会在第二天就领“盒饭”(网络用语,指在剧情中被杀死).......这样的情节布局,其实都是有意为之。新京报文化云客厅系列直播活动第14期,我们邀请推理小说家、译者陆烨华,在新京报文化客厅直播间分享了推理小说中常见的套路,以及为什么这些套路能吸引住我们。

陆烨华,作家,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春日之书》《今夜宜有彩虹》《逐星记》等,并译有阿加莎·克里斯蒂长篇小说《长夜》《他们来到巴格达》。

推理小说四大流派

推理小说也有分类,最基本的四大派别为本格派、社会派、硬汉派、新本格派。除了硬汉派以外,这些类别都是日本的分法,日本的推理小说发展时间虽短,却已有完整的体系和个性鲜明的流派,所以我们大都采用这种划分方式。

1

本格派:古典、正统

“本格”(ほんかく)是日语,大意是最初、最原味。因此,本格派常被看作推理小说中最经典、正统的流派,注重逻辑性和推理性,也叫古典侦探小说。作家会把所有的线索都告诉你,作家和读者是平等的。代表作家如埃勒里·奎因、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他们对人和景物的描写非常简洁,对诡计的推理下了最多的笔墨,正如陆烨华所说:“一切的铺垫都是为了通往最后的真相,让你享受和凶手斗智斗勇的过程。”

埃勒里·奎因,是美国推理小说家曼弗雷德·班宁顿·李和弗雷德里克·丹奈表兄弟二人合用的笔名,他们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成功的先例。

直播回顾短视频:新本格的杀机,何时何地都可能诞生。

2

社会派:轻视手法,注重动机

“二战”后,日本社会动荡,民众信仰破灭,人性的复杂处处彰显。人们对于侦探坐在“安乐椅上破案”这种乌托邦形式,开始感到了厌倦。这时,日本作家松本清张带着社会派推理小说横空出世,他后来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世界三大推理文学宗师。

相较于本格派,社会派不注重作案手法,更注重凶手的动机。书中最后的结论往往是:凶手并非无缘无故杀人,而是因为自己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对待。作者通过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案件,其实是在表达对社会事件的看法。

松本清张,日本推理小说作家,开创了“社会派推理”。

3

硬汉派:破案靠“揍人家脑袋”

硬汉派起源于美国,类似于犯罪小说。如果用一句话来区分本格派和硬汉派,那便是“本格派破案靠脑袋,硬汉派破案靠揍人家脑袋”。

陆烨华总结道:“硬汉派破案的经典场景就是某人在酒吧喝酒,碰上了黑社会,挖出了一些黑暗的链条,然后他孤身闯入虎穴,用拳头去逼人说出真相。”虽然也有一些逆转,但硬汉派侦探主要靠体力和“酒吧”破案——即使他知道嫌疑人就在前方,他也不会去问,而会先找一家酒吧喝一杯酒,喝醉了才能去找嫌疑人聊天。

4

新本格派:诡计突破人类想象力

“二战”后,松本清张开创的社会派风靡了30多年,本格派一直被压得抬不起头。直到1987年,以绫辻行人出版《十角馆事件》为标志,推理小说开启了新本格时代。

《十角馆事件》,绫辻行人著,龚群译,新星出版社,2016年6月。

与本格派相比,新本格派的“新”,在于动机。本格派的案件往往发生在庄园或是大宅子里,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当中尤为常见:主角多为受到诅咒的家庭或富有的家族,杀人动机不外乎钱财、仇恨和爱情。新本格派的动机则更为多样。在水族馆工作的凶手,可以只为保护水族馆不被拆迁而杀人。这也是新本格派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杀机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可能产生,凸显意外感和夸张感。

其次,新本格派的诡计更加大胆,甚至突破了人类的想象力。如果说原来的推理小说作者还会在意诡计的可行性(比如很多作家会亲自去实验笔下的密室诡计能否成立),那么新本格派的密室不仅不一定能够成立,而且作者或许没有条件去做这种实验。比如说发生在宇宙飞船里的案件。

“设定系”是新本格派的另一个标志,指无法发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事情。设定系虚拟了一个架空的世界,比如在西泽保彦的《死了七次的男人》中,背景设定主角可以死生轮回七次。

《死了七次的男人》,西泽保彦著,马杰译,新星出版社,2017年7月。

折原一的“倒错系列”也属于新本格派,“倒错系列”包括《倒错的死角》、《倒错的轮舞》等作品。所谓“倒错”,即颠倒错乱。折原一喜欢牵着读者走,然后再给出反转,给读者一种此前被“愚弄”的感觉。因此,书中处处充满了叙述性诡计。叙述性诡计简称“叙轨”,是指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利用文字的特性来欺骗读者,显得有些“无赖”:一本书,案件都可以不用发生,即使发生了,侦探也不用出场推理,只需要最后有一个颠覆、一个逆转,那么它就是一本推理小说。再比如乾胡桃的《爱的成人式》,书的前十几万字都是普通的恋爱情节,没有任何罪案发生的痕迹,但是最后几行字却颠覆了整本书。“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前面以为的事情不是这样的,这个人也不是以前那样,由此造成一种意外感。”

“倒错系列”,折原一著,曲阳译,新星出版社,2012年1月。

陆烨华说:“推理小说追求的无非就是意外感,只不过在本格派等派别中,我们追求的意外感是‘凶手,居然是他?’‘他居然用了这样的诡计完成了不可能犯罪?’‘凶手背后的动机居然是这样的?’而新本格派追求的意外感,是‘居然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我被骗得好惨!’这也是一种意外感。

5

读者提问:“包青天”系列算什么流派?

直播弹幕中,有读者提问:“包青天”算什么流派的推理?陆烨华答道:“‘少年包青天’系列算本格派,但‘包青天’系列不算推理,是公案小说。”因为在包青天破案过程中,他并没有亲自推理,破案的缘由常常是受害者托梦给了他。“包青天”系列通过案件主要想表达的是包青天的铁面无私,他不会为了强权而屈服于地方势力,而会公正地做出不倾向于任何一方的判决。

推理小说写作,套路能否得人心?

推理小说的核心是创新诡计。如果一本推理小说不创新的话,它就不是合格的推理小说。陆烨华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被开枪打死,可是他的尸体上没有子弹,这是为什么?” 第一位作者可能会把子弹写成冰做的,打进去之后冰会自动融化消失。在陆烨华看来,这是一个很好的诡计,可第二个人就不能再写冰,否则就变成了抄袭。那么要想做到创新,第二位作者可以写用猪骨头,或者用凶手自己的骨头做成子弹,如此一来,子弹就变成了尸体的一部分,这就是诡计的创新。

同时,推理小说也是特别套路的小说。你可能要问,如此讲究创新的推理小说,怎么还会充满套路呢?陆烨华认为,正因为它非常注重创新诡计,所以作者创作时,会把几乎所有的创意都贡献给诡计,也就意味着作者不太可能再分散精力到剧情、人物当中,所以我们往往看到侦探、助手、凶手的形象在每本小说中都并无二致。

1

侦探形象套路

全凭“一口仙气”吊着

侦探的形象如何设定套路?四个字:无欲无求。陆烨华以最经典的侦探形象福尔摩斯为例:“他什么都不要,福尔摩斯吃美食吗?不吃;福尔摩斯谈恋爱吗?不谈;他有任何爱好吗?没有。无聊时他甚至给自己注射。从爱伦·坡笔下的名侦探杜宾,到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再到岛田庄司笔下的御手洗洁,名侦探们全凭‘一口仙气’吊着,这口仙气就是案件,只有案件,才能让他们活下去。”

福尔摩斯,杰里米·布莱特饰。

名侦探们还有另一个在传统本格推理当中相当常见的套路:侦探们一定要把事情全弄清后才去破案。陆烨华分析道,这么写其实是为了把小说写得更完整。比如埃勒里·奎因非常经典的推理小说《X的悲剧》:“它的逻辑虽然无懈可击,但在小说里发生了三起命案,侦探在第一起命案发生后,便表明已经知道凶手是谁,可非到第三起命案,他才会去揪出凶手。”

作者会借侦探之口说出理由,比如暂时还没有证据,或者现在只是一个猜测,但实际上,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剧情。“有时人们甚至觉得,凶手最大的帮凶就是名侦探本人。因为侦探已经知道了是谁作案,但他却不阻止凶手,而阻止凶手的那个人会被凶手杀掉。”侦探总会默默暗中观察,直到凶手把人都杀完了才去公布。仿佛他想要成全自己:因为凶手杀的人越多,说明这个案子越大,那么破案后得到的勋章也就越大。

《X的悲剧》,埃勒里·奎因著,唐诺译,新星出版社,2017年1月。

在推理小说中,往往会冒出一个比侦探更聪明的人,比侦探更早发现凶手,但这时凶手会把他杀死。这也是推理小说的常见套路。这个套路让推理小说的节奏有点诡异,也和实际生活有很大出入。然而这些套路化的叙事方式,看似拖拖拉拉,其实是为了让读者能够看到更多的线索和伏笔。“推理小说是虚构的,是作者和读者在纸上的竞技较量。侦探和读者天生不公平,因为作者在写的时候已经知道了答案,而读者得通过作者的描写来猜测作者的脑洞,所以作者就需要让侦探的‘磨叽’来拖住时间,让侦探若有似无地提醒读者一些线索。”

2

助手形象套路

“哦,这真是太神秘了”

助手的形象比起侦探,要更加固定呆板。侦探们往往是天才,有一些怪癖,可他们天才的方向不一样,怪癖的点也不同,然而助手的平庸却如出一辙。

助手为什么总要“卖傻”?陆烨华回答道:“助手会把现场观察到的任何细节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再去帮读者问出问题:‘这是怎么回事?’一方面是为了告诉读者这个地方有线索,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种写法来烘托整本书的气氛。助手的台词往往是‘这真是太神秘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事情?’其实如果让侦探发言,他的台词可能是‘好无聊’,如果这样,这本书就没有卖点和悬疑了。”

3

凶手形象套路

“死亡三问”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凶手的特征,陆烨华的回答是:“矛盾”:“凶手既然能够聪明到设计出那么天才的诡计,为什么他还会傻到要杀人呢?”凶手往往在一本书的前半部分聪明无敌,侦探和助手、读者看到现场时,都会惊呼好厉害,这是恶魔的智慧。但等到后半段,侦探需要他上钩的时候,他便开始变得愚笨。

推理小说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套路:侦探给后半段变“笨”的凶手下套,而凶手也会乖乖落入陷阱。陆烨华描述了一个情节:“侦探什么都推理出来了,但还有一个证据没有拿到,需要凶手亲口承认。这时侦探会故意放个破绽,在案发地说有地方还留下一个指纹,然后就回家了。但侦探其实联合一帮警察助手,偷偷躲在厨柜里。半夜时凶手竟真的傻乎乎地溜进来,想擦掉莫须有的指纹。等他潜入到房间中央时,‘嘣’地灯就开了,所有人一拥而上,高唱‘Happy Birthday to you!’开个玩笑,之后当然凶手就这样落网了。”

所以凶手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形象,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剧情服务,作者需要他这时聪明,他就得聪明,作者需要他傻,他就得傻。因为需要他傻时如果他再聪明,侦探就破不了案了。

凶手被指认后往往还会发出“死亡三问”——你怎么知道?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你有证据吗?请记住,只要凶手问出这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他就是凶手“实锤”了。

当侦探指着凶手说“凶手就是你”时,凶手会反问:“你怎么知道?”接下来侦探便开始他的推理,而如果凶手不问的话,侦探就无法推理下去,所以凶手一定会问为什么,因为在推理小说中,读者需要看到侦探的推理过程。

凶手的第二问是:“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侦探往往会答:“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了。”我们看到这句话会很想寄刀片给作者:你从一开始知道了,为什么你到现在才说?非要等到凶手杀了那么多人后,侦探才开始盘问凶手,这个是前面吐槽过的。

凶手的第三问是:“你有证据吗?”凶手问到这句话时已经气急败坏,它暗含的意思是:“无法反驳了,你说得都对,但是我不承认,没有证据你能奈我何?” 这时侦探会说:“我有证据,就在刚刚我给你下了一个套儿。”然后开始解释自己做了哪些事,凶手又如何乖乖进入了侦探设定好的圈套中。

直播回顾短视频:推理小说是最套路的小说。

新京报文化云客厅——云享文化生活,live每周不停!

更多直播活动,欢迎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文化客厅微信、新京报APP文化频道、新京报书评周刊微博活动预告。

撰文|罗拉

编辑|吕婉婷 罗东

校对|危桌

实用心理学:来聊一聊「知识的诅咒」

媒体人沈帅波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中国,再众所周知的事情,都至少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而大多数的时候,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

什么是“知识的诅咒”

所谓知识的诅咒,即我们一旦知道某种知识,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种知识时会发生什么,所以说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这使得我们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为我们无法轻易摸透听我们讲述的人的心理状态。

每个人的认知基础是不一样的,当我们向其他人讲述某一件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带入自己地认知基础,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你让朋友帮你做一件事情,其中某一个环节跟你想的完全不同,你无法理解,这不是常识吗,他为什么连这都不懂。如果你这么想了,或者反过来你是那个被人无法理解的人,那么你就是陷入了知识的诅咒。如果在工作中你经常给别人讲事情讲不清楚,虽然你很努力的解释但是别人还是不够明白,你也需要警惕,是不是陷入了知识的诅咒,你需要想一想,是不是某些事情的背景没有交代清楚,是你自己知道而别人并不知道的。

当然,“诅咒”的范围很广,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经验,它甚至包括感官,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理论最早是因为什么被提出来的。

你敲我猜

1990年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在斯坦福大学做了关于一个简单游戏的研究。在这个游戏中,她把参与者分为两种角色:“敲击者”和“听众”。每个敲击者会拿到一张有25首名曲(针对美国人民)的清单,例如《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每位敲击者要做的事情就是从中挑选一首并通过敲桌子把这个节奏敲给听众听,然后让听众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歌曲。

这个游戏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仔细想想就会感觉到它的难度非常高。在伊丽莎白的实验过程中,敲击者敲出了120首曲子的节奏,而听众仅猜出了其中的2.5%,也即120首里的3首。更有趣的是,在听众猜歌曲名前,伊丽莎白让敲击者预测听众猜对的概率,他们预测地概率为50%。

敲击者传递的信息40次中才有1次被理解,但是敲击者确认为2次就有1次,为什么呢?

很简单,当一个敲击者敲打的时候,他听到的是他脑子里的歌曲。因为他知道那首歌的歌名,比如说“祝你生日快乐”,于是他的脑海里一直在循环着这首歌——不可能避免在脑中听到曲调。但是对听众来说,他的脑袋里没有“歌名”这个信息,他不知道这首歌具体是什么。也就听不到这个曲调——他们所能听到的仅是:嗒,嗒嗒,嗒嗒嗒,而他们面对的是自己脑袋里面庞大的曲库,同时还要思考这有可能是一个从来没听过的曲子(你可以把自己带入听众的角度想一下,这种感觉会更明显)。

问题在于敲击者已拥有的知识(歌曲题目)让他们想象不到缺乏这种知识会是什么情形。当他们敲击的时候,他们不能想象听众听到的是那些度里的敲击声而不是一首曲子。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有哪些“诅咒”的重灾区

领导布置任务

有些领导布置任务的时候每个字你都听的很清楚,但是仔细想想,好像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或者你觉得你都理解了领导的意思,做出来的东西领导却并不满意,这很可能是因为领导无意地”隐藏“了一些关键信息。

辅导孩子作业

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常常犯的错误就是不能代入孩子的角色,这也是辅导孩子容易心梗的原因

老员工指导新员工

老员工常常觉得新员工这也不懂,那也不懂,明明很简单却总是做不好。新员工恰恰相反,觉得老员工讲事情讲不清楚,不够全面。

老师教学生

这个场景似乎有悖常理,大家一般认为既然作为老师那么把知识讲清楚就是基本技能,当然事实也的确如此,老师在正常授课的时候肯定是没问题的,这里面也有教材和教学经验帮助他们避免陷入“知识的诅咒”,但是遇到某些具体问题,又同时面对大量学生的情况下,老师是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因为每个人对当前的知识以及以前的知识的掌握情况都各不相同。

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形也有很多,我相信每个人随便一想都能想出一打,这里不再举例了。

如何规避

规避“诅咒”很简单,换位思考+正确方法,不管你是分享知识的人,还是接收知识的人,都很重要。

作为分享知识的人,你需要将自己带入到接收知识的人的角色,自己先明确确定知识的确定背景,在自己脑子里要形成完整的链条,然后尽量全面的对比双方的基础认知差异,并尝试补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传授。当然你可以一边讲一边补充,但是你要注意到“诅咒”的存在,要理解接收知识的人跟你并不在一个认知层面上,因此你需要足够的耐心。

作为接收知识的人,同样需要意识到分享知识的人很容易陷入“知识的诅咒”,有不清楚的地方就仔细询问,不要害怕被看不起,因为没讲清楚是讲东西的人的问题。

你遇到过“知识的诅咒”吗,欢迎评论区讨论。

热门推荐